【聽醫師的話】秋冬感冒咳嗽特別多 中醫治療、緩解及飲食建議

【聽醫師的話】秋冬感冒咳嗽特別多 中醫治療、緩解及飲食建議

近期天氣變化大,可能一夜之間就要換上一件件冬衣,隨之而來的,是呼吸道感染患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特別要注意的是,若出現久咳症狀,切記要及早就醫,把握治療時機,才能避免惡化或併發症的發生。

上呼吸道感染種類及症狀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扁桃腺炎及喉炎…等,都可以算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感染的病原體以「病毒」為主,同時也會合併不同的症狀出現,較常見的症狀如下; 咳嗽 喉嚨痛 流鼻水與鼻塞 全身性症狀,包含全身痠痛、疲倦、頭痛或發燒等

總之,治療之前應先確認自己屬於哪一種疾病感染,再進行治療,千萬不要任意購買成藥,避免耽誤就醫。 中醫如何判斷感冒種類及採用何種治療方式?

以中醫角度來說,上呼吸道感染屬於「外感」,是一種以風邪為主的疾病,同時也會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以感冒為例,可依體質不同,分為風寒或風熱;風熱會使喉嚨痛,但風寒也可能會出現喉嚨痛,雖然症狀相同,但其實致病因素卻大不相同。 風寒:甚至會出現怕冷、寒顫、肌肉緊繃僵硬等症狀 風熱:可能會出現怕熱、口乾舌燥、面色發紅、尿黃、煩躁等症狀。

針對感冒治療,中醫強調的是多方蒐集病人資訊,例如望、聞、問切的診察蒐集,才能有助於更準確地判斷病人的狀態,開立最適合個人的治療藥物。 感冒為何容易引發後續咳嗽症狀?

診間近期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屬於風寒感冒居多,許多患者都是因為著涼後出現感冒症狀,多數伴隨有喉嚨痛、鼻涕黏稠或痰稠難出的狀況,雖然都是風寒,卻偶爾兼夾化熱的現象。

其實,這或許這與秋季入冬、氣溫驟降,較容易促動人體的發炎免疫反應有關;此時的感冒治療,需要更細心地治療,除了風寒,也要針對化熱的狀況同步進行,更重要的是,需要避免病程的迅速轉變。

一般感冒喉嚨痛在消炎緩解過後,容易變成喉嚨癢,當喉嚨癢不停,就容易出現咳嗽不止的現象。所以,中醫在治療感冒的同時,也得預防後續咳嗽的發生,盡可能讓感冒的發病過程縮短,才能避免後續病根的遷延,也減少誘發呼吸系統過敏疾病的產生。 中醫如何緩解咳嗽?

門診曾有位30歲女性患者,就診時主訴易胸悶、喘氣,已長達兩個月之久。伴隨多種症狀,包括咳嗽咽癢、痰多黏稠、夜咳甚、鼻塞涕多、易口乾舌燥、欲飲可解、易煩躁及身微怕冷卻無汗出等;加上患者過去氣喘病史已約6年,秋冬季節夜晚更容易發作。即使使用吸入性類固醇,緩解咳嗽症狀,但長期下來症狀仍反覆,發作頻率無明顯下降。

經中醫辨證,乃屬痰熱內蘊、微惡風寒的哮喘症,治療方式如下: 使用中藥定喘湯或麻杏甘石湯的加減進行治療 搭配芍藥酸甘斂陰、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使用少量活血通瘀藥物來改善呼吸道發炎纖維化,增加局部循環及修復能力

經3~4週調理後,患者咳嗽減緩、氣喘發作頻率減少4成左右,夜間睡眠時也較穩定,大大地增進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

其他如感冒後咳嗽難癒或久咳痰飲壅盛的患者,則搭配桔梗、半夏、前胡、苦杏仁、乾、細辛、五味子等中藥配方治療,達到溫化痰飲及調理肺氣宣發肅降的功能,使肺臟生理功能和諧運作,自然咳嗽症狀就可以減緩或消失。 感冒咳嗽患者不適合吃哪些食物?

若因感冒而出現喉嚨痛、咳嗽等症狀,必須忌口重口味的食物,例如:辣味、炸物,過鹹等食物都應避免,因為這些過度刺激的調味劑,不但會影響呼吸道黏膜的滲透壓,更會降低黏膜組織的免疫修復功能,吃越多,喉嚨痛就好得越慢。

此外,也應避免飲用冰品,雖然剛飲用冰品時會出現有如「冰鎮」的狀態,讓痛感暫時停止,但當黏膜的血流量減少,長久下來,喉嚨要修復健全的時間可能反而因此延誤!

(本文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柏鋒授權刊登)

RSV症狀是什麼?呼吸道融合病毒多久會好?原因、治療解析

RSV是什麼?呼吸道融合病毒介紹

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屬於單股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或近距離的接觸傳染,會造成呼吸道感染,為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對嬰幼兒的威脅最為明顯;在台灣,每年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高達9成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 RSV症狀有哪些?呼吸道融合病毒症狀解說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典型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包括: 咳嗽 鼻塞、流鼻水 發燒:通常在初期出現

嬰兒感染後,通常還會出現以下症狀:

煩躁不安:經常哭鬧或睡不好。 食慾下降:對食物失去興趣。 活動力減少:容易累,休息或睡眠時間變長。 呼吸困難:例如呼吸比平常更急促。 哮喘:屬於較嚴重的症狀,在嬰幼兒身上特別常見。 中耳炎:為併發症的一種。

成人或年長者感染RSV後,若症狀惡化,可能會導致氣喘、急性細支氣管炎,或甚至演變為肺炎。 呼吸道融合病毒大人症狀較輕微,但仍須注意

大人或年紀較長的孩子感染RSV後,症狀一般較輕微,像普通感冒一樣,只須多休息、多喝水,維持飲食均衡,如果特別不舒服,再去醫院看診吃藥,通常就會逐漸緩解。

然而,如果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後通常有較高機率惡化,併發急性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因此一旦症狀惡化、高燒不退,請務必立即就醫治療。

(建議閱讀:2歲以下很危險!RSV病毒的症狀與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多久會好?

呼吸道融合病毒一般感染後,須約2週時間才會完全痊癒。 RSV病毒感染7大高風險群

以下族群除了須嚴加預防感染外,一旦感染了,也務必盡速就醫,仔細觀察病情變化。 好發於未滿6個月的嬰兒 早產兒 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肺病的嬰幼兒 免疫系統較弱的孩童,如接受化療或器官移植的孩童 年長者 氣喘、鬱血性心臟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之患者 免疫力低下患者,如白血病、愛滋病或HIV帶原者

RSV感染原因?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傳染途徑

呼吸道融合病毒屬於易傳播,高感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只要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病毒就可能經由眼睛、鼻子或嘴巴等處進入身體。

此外,病毒也能在物品表面上存活數小時之久,因此接觸任何受污染物品後,再摸眼、口、鼻等部位,也容易感染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如何診斷?

醫師會透過理學檢查、症狀表現,判斷是否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並視病況搭配以下檢查,以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

無痛皮膚監測(又稱脈膊血氧感測):檢查血流中的氧氣濃度是否低於正常值。 血液測試:檢查白血球數目或確認是否有病毒、細菌或其他有機體存在。 胸部 X 光:檢查是否罹患肺炎。 實驗室檢查:檢查由鼻子取得的呼吸道分泌物,確認是否有病毒存在。 RSV治療方法? 1.支持性療法

在症狀較不嚴重時,醫師可能會建議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幫助退燒,也可能會在發現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等細菌性併發症時,開立抗生素。

照護者請務必注意患者有無補充水分,仔細觀察是否有脫水(Dehydration)的徵兆,如口乾、尿量少或無尿、眼睛凹陷、極度煩燥或嗜睡。 2.住院治療

嚴重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時,可能須住院接受靜脈注射和使用呼吸加濕器;住院的嬰兒可能也須使用上呼吸器,讓呼吸更順暢,或是使用沙丁胺醇(Albuterol)等支氣管噴霧來治療哮喘。 RSV預防5重點

勤洗手、戴口罩 頻繁清潔和消毒物品表面,包括嬰幼兒的玩具 避免與任何有感冒或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或共用餐具 若成人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配戴口罩,並避免與寶寶有太多密切接觸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聽醫師的話】孩子咳不停!兒童氣喘5大症狀,2治療方法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常會暴露在許多病菌環境,有時感冒、咳嗽、流鼻水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如果發生頻率太頻繁,甚至會有「咳不停」、「晚上咳嗽厲害」的狀況,爸爸媽媽就要更加小心,孩子可能有「氣喘」的體質喔!

兒童氣喘比例:15.7%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在2000-2007年間,20歲以下的孩子或青少年有氣喘的比率約為15.7%。平均6個小朋友就有一個孩子有氣喘!

氣喘有哪些症狀呢?

兒童氣喘常以這些症狀表現: 頻繁咳嗽 夜咳

鳴喘聲 呼吸急促

胸悶、胸痛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因為氣管、支氣管、肺部產生「慢性發炎」的關係,讓呼吸道產生狹窄,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這樣子的阻塞,就會看到孩子會出現喘、咳嗽咳不停,有時有會聽見孩子發出鳴喘聲。 為什麼會氣喘?竟是過敏惹的禍

會產生這樣的「慢性發炎」,跟過敏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氣喘的孩子大約有8成是有過敏體質。

當過敏發生時,有些人手上腳上、眼皮、身體就會開始腫脹、發紅。這是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的反應。氣喘也是一樣,當氣喘發作時,呼吸道也會產生相似的反應,氣管、支氣管會開始腫脹、水腫。

由於呼吸道空間有限,當腫脹厲害時就會阻擋到空氣進入肺部,就會造成孩子出現胸痛、喘、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也因為呼吸道狹窄的關係,孩子呼吸的時候就會聽到像是吹口哨一樣的鳴喘聲。 氣喘要怎麼治療呢? 慢性氣喘治療方式:吸入性的類固醇

由於氣喘是「慢性發炎」,因此需要長期使用保養藥物,控制發炎反應。這些保養藥物,主要是吸入性的類固醇。

吸入性的類固醇好處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氣管、支氣管,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且比較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缺點是孩子要會使用吸入器,以及比較容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 急性氣喘治療方式: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

有時孩子突然喘起來的急性發作時,會使用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使用以上兩種藥物,還是沒辦法有效控制時,會使用一些調節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改善過敏狀況進而減少氣喘發作。 孩子有氣喘:給家長的9大注意事項

1.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

許多家長常因孩子症狀改善,就將長期使用的藥物貿然停止。這樣反而會讓已經被控制的發炎反應再次惡化,有時需要會需要更強的藥物才能抑制。因此氣喘藥物的調整,一定要和醫師討論,不可貿然停藥!

2.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由於氣喘的孩子大多都有過敏體質。減少過敏原的暴露,就可以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

3.避免接觸動物

貓、狗、鳥類等動物的毛和皮屑是常見的過敏原,要盡量避免

4.避免塵蟎

塵蟎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塵蟎大多藏匿在床墊、枕頭、棉被、地毯、填充玩具等處。因此如果孩子有氣喘,家中地毯或是填充玩具應盡量減少。

5.減少灰塵、保持整潔

灰塵也會造成氣喘發作,定期清潔,減少灰塵產生,就能減少氣喘發作的次數。

6.避免化學芳香劑、除臭劑等

化學芳香劑、除臭劑有很強烈的氣味,這類的氣味會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氣喘發作,應盡量避免。

7.家中成員戒菸

二手菸對於呼吸道有刺激性,會引發氣喘的發作。蘇格蘭一項研究發現,當禁菸法案通過之後,兒童因為氣喘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18%。

8.治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和胃食道逆流

氣喘的孩子常合併這些疾病。而這些疾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也會讓氣喘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治療氣喘的同時,也要控制這些疾病。

9.記錄孩子氣喘發作的情況

醫師會根據孩子平常氣喘控制的情況,評估治療需要加強、維持或是減藥。

一般會記錄以下事項: 白天氣喘發作次數 晚上是否因氣喘(喘、夜咳)而醒來 因氣喘而使用急救藥物的次數 有沒有因氣喘導致活動受限(不能運動、不能上體育課等)

65歲以上打這3種疫苗!老年長者預防肺炎鏈球菌、流感

每逢季節交替之際,天氣變化大,長者一不注意便容易感染季節性疾病,例如流感、肺炎等;接種疫苗,除了有助於建立完整保護力,也能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

Hello健康》特別整理出3種適合65歲以上長者接種的疫苗,相關接種注意事項與價格,協助你評估適合自己或親友長輩的疫苗類型,盡早施打最安心。

65歲以上打疫苗3大推薦與介紹

過了耳順之年後,人體對氣溫變化的抵抗力也逐漸下降,諸如冬、秋冬或春夏交替的時期,皆是老人感染流感的高峰期。當流感高峰來臨時,也建議年滿65歲之長者可考慮選擇接種以下3類疫苗,降低常見傳染病的威脅:

過了耳順之年後,人體對氣溫變化的抵抗力也逐漸下降,諸如冬、秋冬或春夏交替的時期,皆是長者感染流感的高峰期。當流感高峰來臨時,也建議年滿65歲之長者可考慮選擇接種以下3類疫苗,降低常見傳染病的威脅: 1.肺炎鏈球菌疫苗:價格、多久打一次、公費資格

疫苗簡介: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分為2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內含13種血清型,能終生免疫,主要適用於小朋友和追加接種者;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內含23種血清型,產生抗體較迅速,主要適用於高危險群及65歲以上老人。(延伸閱讀:肺炎鏈球菌疫苗比一比!13價和23價疫苗成分、副作用、公費施打條件報你知) 建議成人施打時程:65歲以上長者建議接種1~2劑,依照疫苗接種歷史,又可分為以下5種情形: 一、從未接種過:接種1劑PPV23或PCV13;或先接種1劑PCV13,間隔1年後再接種1劑 PPV23。

二、 65歲後接種過1劑以上PPV23:間隔1年後可再接種1劑PCV13。 三、 65歲前接種過1劑以上PPV23:滿65歲後與前一劑PPV23間隔至少5年再接種1劑PPV23;或間隔至少1年接種1劑PCV13;或間隔至少1年接種1劑PCV13,且與前一劑PPV23間隔至少5年,可再接種1劑PPV23。 四、65歲前接種過PCV13:滿65歲後與PCV13至少間隔1年後再接種1劑PPV23。 五、65歲前接種過PCV13與1 劑(含)以上PPV23:滿65歲後與前一劑PCV13間隔1年以上,且與前一劑PPV23至少間隔5年,再接種1劑PPV23。 費用:13價肺炎疫苗約為3000元;23價則約1000元。目前衛福部提供公費23價肺炎疫苗給未曾接種過且滿71歲以上長者,不過部分地方政府則有放寬公費接種範圍,如新北市、台北市與高雄市均放寬至年滿65歲以上之長者接種。 接種副作用:少數人會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多於接種後2天內消失,極少會有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建議民眾接種完成後,留院觀察後30分鐘再離開。 注意事項:若正在發燒或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建議等待病情穩定再行施打。

2.季節性流感疫苗:多久打一次、公費資格

疫苗簡介:流感疫苗為死病毒製成的不活化疫苗,施打後並不會因此罹患流感。目前國內提供三價流感疫苗及四價流感疫苗施打,而四價相較三價多1種B型疫苗株,效力更佳,因此目前公費疫苗也為四價流感疫苗。 建議成人施打時程:每年施打1劑。 費用:50歲以上長者可接受公費施打。 接種副作用: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少數人則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症狀。為預防嚴重過敏反應,民眾接種應於診所或附近停留30分鐘,以便獲得立即性的醫療協助。 注意事項:對蛋或蛋白過敏者,應事先告訴醫師,並在施打後觀察有無過敏反應。另外,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則須加壓注射部位超過2分鐘,觀察是否有血腫或是持續出血。(延伸閱讀:感冒不能打流感疫苗?打過1次就免打?破解流感疫苗5大迷思)

3. 帶狀皰疹疫苗:價格、副作用 疫苗簡介:帶狀疱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讓毒性降低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進入人體,以使人產生抗體。 建議成人施打時程:50歲以上,不論先前是否有帶狀皰疹病史,建議施打1劑。 費用:目前皆為自費,1劑約為6000元。但各地方政府有不同補助,可向醫院或衛生局詢問。 接種副作用: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發紅或腫脹局部反應,偶爾也會引發頭痛、手臂或腿部疼痛。 注意事項:接種前曾服用特定抗病毒藥物,需接種後14天,才能重新服用藥物。另外患有嚴重免疫系統缺失、接受水痘疫苗、孕婦或使用抗皰疹藥物者,則建議先向醫師諮詢是否應該施打。而在施打後4週,由於體內仍有病毒,不應捐血。(延伸閱讀:「皮蛇」上身OMG!帶狀皰疹要打疫苗嗎?帶狀皰疹怎麼吃?預防皮蛇看過來!)

接種疫苗後不舒服怎麼辦?

多數疫苗副作用應於數天內改善,但若遲遲未癒,或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過敏和氣喘牽緊緊~了解症狀與治療法

氣喘是什麼?和過敏有什麼關係?

氣喘主要由下列兩種原因導致:

氣管收縮(或進入肺部的呼吸管)阻礙氣流進入肺裡。 因為氣管內膜腫起,分泌黏液,導致氣管阻塞。

過敏反應是導致上述這兩個原因的關鍵之一,這些原因使病人呼吸困難、胸腔疼痛、慢性咳嗽、喘鳴。大約有20~25%有鼻腔過敏的人, 同時患有氣喘(Asthma)。相對的,有20~80% 的氣喘患者,同時受過敏性鼻炎所苦,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然而過敏並非氣喘的唯一原因,另外一個導致氣喘的原因,則是空氣汙染。 過敏症狀和氣喘

過敏和氣喘皆可導致呼吸症狀,例如咳嗽或呼吸道阻塞,然而有些症狀是單一疾病獨有的。過敏會導致以下症狀:

流眼淚和眼睛發癢 打噴嚏和流鼻水 喉嚨搔癢起疹且產生蕁麻疹(Urticaria)

氣喘一般不會導致上述的症狀,但有氣喘的人,常有下列的經驗: 胸悶 喘鳴 夜間或清晨呼吸困難地咳嗽

過敏還會有其他症狀嗎?

過敏反應會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並導致該部位產生症狀,例如以下:

發癢起疹 蕁麻疹 消化不良 皮膚發紅

過敏反應可能同時發生在身體一至多處,另一方面,同一個人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因時間而改變。例如一個新生的嬰兒可能有過敏性濕疹,他們成長時,濕疹會更難以照顧,年紀較大的人,則可能會有頸部疼痛、乾咳和腹痛。 過敏和氣喘的治療方式

如我們所知,所有的症狀都是由身體曝露在過敏原中所導致,這些過敏原會刺激身體,釋出導致生病症狀的化學物質。因此,最合理的治療方式是,減少與異物接觸的機會,可能的話,檢視並改變環境,例如,若對犬貓過敏,則離他們遠一點。若對灰塵過敏,則經常打掃房子,並使用空氣清淨器。若無法避免過敏反應,應使用藥物預防過敏反應並減緩症狀。 對於過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或解鼻充血劑(Decongestant)藥物,使用其中一種或兩種都可,依有無鼻塞而定。 對於第一代抗組織胺產品如鹽酸二苯胺明(Iphenhydramine,或稱苯拉君,Benadryl),病人可能會有嗜睡、工作困難,或無法駕駛等副作用。 二代抗組織胺,例如柔他錠(Loratadine,或稱克敏能,Claritin)、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又稱艾來錠劑,Allegra)不會導致嗜睡。此外,醫師可能會在鼻腔噴劑中,加入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然而抗組織胺和解鼻充血劑的作用,是減緩症狀而非治癒疾病。治本的方式,可能需要免疫治療(或過敏針劑)。

諮詢醫師,按照步驟限制暴露在過敏原中的機會,即使是同時患有氣喘和過敏的人,依然可以有效控制這兩種症狀。

肺氣腫怎麼辦?會好嗎?肺氣腫6大症狀、原因及治療完整看

72歲的王伯伯每天都會抽1包菸,菸齡已長達40年,但最近半夜睡覺時,經常不斷咳嗽且痰多,導致他難以入睡,甚至覺得呼吸困難,讓他不堪其擾,因而自行購買成藥,想止咳化痰,但吃了3個月仍無好轉跡象,便決定就醫檢查。

經胸部X光與肺功能檢查後,王伯伯才知道自己有肺氣腫的問題,需搭配藥物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及早控制病情,進而改善肺功能。

本文將為你介紹可能引發肺氣腫的原因、常見症狀,並提供3個預防肺氣腫的小撇步,與你一起守護肺部與呼吸道健康。 肺氣腫是什麼(Pulmonary emphysema)?

肺氣腫(Pulmonary emphysema)是種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可能因長期吸入香菸或其它有害物質,導致肺泡彈性減弱,造成呼吸時空氣滯留於終末細支氣管與肺泡內部,無法有效進出肺臟,進而破壞肺泡壁,使其失去彈性,呈現腫大的狀態。 肺氣腫原因說明

造成肺氣腫的主要原因為抽菸,其它還包括呼吸道反覆感染、空氣汙染,或者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石綿、煤灰等有害物質,皆為罹患肺氣腫的高危險因子。(延伸閱讀:無法治癒的疾病!矽肺病的原因與預防)

然而,少數肺氣腫患者則與遺傳疾病有關,如罹患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肺部便可能會因缺少a1抗胰蛋白酶的保護,使肺部組織失去彈性,因而引發肺氣腫。

肺氣腫6大症狀有這些

肺氣腫早期大多無症狀,一旦病程拉長後,便可能會產生以下6種症狀:

咳嗽 呼吸困難、急促(推薦閱讀:呼吸困難快檢查!COPD嚴重程度不一樣) 咳痰 疲倦 食慾不佳 體重減輕 肺氣腫診斷:X光、肺功能檢查、CT

若出現上述症狀,即有可能罹患肺氣腫,需盡快就醫檢查,尤其是長期抽菸或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更應多加注意。赴醫院檢查時,醫師可能會透過以下方式確認患者是否罹患肺氣腫: 胸部X光檢查:利用輻射線透射人體成像,以檢查患者有無肺氣腫、肺積水或肺炎等疾病。 肺功能檢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透過肺功能測試、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擴張試驗等肺功能檢查,可測量患者目前的肺活量與肺容積,以確認病患肺功能受損程度,檢查時間約10~30分鐘。 電腦斷層檢查(Computed tomography):電腦斷層檢查是利用連續的X光照射患者胸部,取得患者的多張肺部橫切面X光照片,以利醫師更精確的了解患者肺部病變狀態。

肺氣腫怎麼辦?會好嗎?2種肺氣腫治療方法一次了解

 一般而言,肺氣腫可使用藥物治療,並經醫師評估後進行肺部復健運動,改善呼吸急促、咳嗽等不適症狀,相關治療方法如下: 1. 藥物治療 支氣管擴張劑:支氣管擴張劑為治療肺氣腫的主要藥物,包括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抗膽鹼藥物或2者併用,而其中又以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的治療效果最佳;若為作用時間較長的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每天只需使用1次,即可有效控制症狀,避免病情惡化。 吸入性類固醇:如輔舒酮、可滅喘等吸入型類固醇藥物,皆可降低患者肺部的發炎反應、改善肺功能,並提高其生活品質,但在部分患者可能會因藥物殘留口中,而引發口腔念珠菌感染,或出現聲音沙啞及皮膚瘀青等副作用。

2. 肺部復健運動

對於肺氣腫患者而言,平時若可多練習肺部復健運動,不僅能協助體內氣體交換,降低疲倦、呼吸困難或急促等不適症狀,還能增進呼吸肌肉的力量與耐力,將位於深處的痰液咳出。不過,在做肺部復健運動前,應先接受醫師評估,以免造成病況加劇。(延伸閱讀:腹式呼吸提升肺功能!肺部復健6要項)

肺部復健運動主要可分上肢、下肢及腹部復健3大類,而上肢復健運動可分為無負重擴胸運動、無負重舉臂運動及負重舉臂運動,透過上述運動,便可使肺氣腫病患肩膀、手臂與肩部肌肉運動,以增進胸廓通氣量及上臂肌肉的強度及耐力。

下肢復健則可分為抬腿運動、下床坐椅、固定式腳踏車、原地踏步運動及使用輔助物步行訓練,病患藉由上述4種方法,改善活動時的肌耐力,並搭配抬臀運動、走坐運動及使用砂袋加壓腹部等方式進行腹部復健,以增進呼吸肌功能,並改善運動耐力。 及早戒菸、保護呼吸道預防肺氣腫找上你

想要預防肺氣腫,平時不妨採取以下3種方法: 盡早戒菸或避免處於二手菸環境,以防尼古丁傷害呼吸道,導致肺部腫大。 暴露於遭受汙染(如粉塵、空汙或油煙)的環境時,應配戴口罩,避免有害物質與懸浮微粒進入呼吸道,於肺部沈澱。(同場加映:致命的PM2.5與懸浮微粒:4招預防戶外空氣汙染) 冬季時應加強口、鼻、喉及四肢等部位的保養,且避免接觸已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才能有效降低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

感冒咳不停?病毒感染引急性支氣管炎!預防氣管發炎4招有效

黃小姐最近常到醫院照顧罹患肺炎的爸爸,因此不小心染上了感冒,本來不以為意,但咳嗽卻愈來愈嚴重;擔心被傳染肺炎的她,趕緊掛號看診,最後發現是急性支氣管炎。

究竟除了感冒,還有哪些原因會造成急性支氣管炎?有哪些常見症狀?又需進行何種診斷與治療?本文將為你一次解惑!

急性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發

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大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一旦致病菌由鼻腔進入,病患便會出現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等到致病菌進入下呼吸道後,支氣管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分泌大量黏液,進而引發咳嗽。

另外,長期抽菸或時常處於充滿粉塵或有害物質環境者,則可能導致支氣管發炎而出現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且因其支氣管黏膜多數皆已遭到破壞,也較不易復原。(推薦閱讀:壓力大來根菸好嗎?女性抽菸的動機與健康危害)

相較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需經歷長達3個月以上的病程,急性支氣管炎病患則大多能在7~10天內自行痊癒,但咳嗽的症狀仍可能持續數星期至數月才會消失。

急性支氣管炎常見6症狀

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可能出現以下6種常見症狀: 乾咳 咳出綠色或黃色的痰液 胸悶或胸口不適 疲倦 呼吸急促 輕微發燒

何時應就醫?如何診斷急性支氣管炎?

雖然急性支氣管炎與普通感冒一樣,即使不就醫,亦可靠自身免疫力慢慢恢復,但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咳血或膿痰持續2天,或者咳嗽3週以上,還合併胸痛與發燒等症狀,則應盡快就醫檢查,否則可能會引發肺炎。(你也想知道:感冒怎麼好的快?4大感冒飲食+2道美味食譜、緩解不適吃起來)

一般而言,醫師會先透過問診的方式,詢問患者有無劇烈咳嗽、鼻塞、流鼻涕或呼吸急促等症狀,以及確認症狀持續時間。之後,醫師才會考慮為病患進行胸部X光及肺功能檢查等肺部理學檢查,進一步確認是否為急性支氣管炎,還是其他呼吸道疾病所致。 急性支氣管炎治療方法:針對不同症狀服用藥物

急性支氣管的發炎反應是暫時性的,當感染或刺激物消失,發炎反應也會慢慢緩解,因此治療重點以緩解不適症狀為主,如咳嗽可給予鎮咳劑、發燒則給予退燒藥,若合併細菌感染者,如博德氏桿菌(Bordetella),則會開立抗生素進行治療。(延伸閱讀:喉嚨痛吃感冒藥起紅疹?搞懂5大常見感冒藥成份、副作用,遵5原則好安心)

若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醫師便會請病患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如開立支氣管擴張劑、皮質類固醇或止咳化痰藥物,以有效減緩患者的不適症狀。

預防急性支氣管炎:定期打流感疫苗、戴口罩、戒菸

老人、幼童、具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險族群,皆可依照政府每年公告的流感疫苗施打時程,至各大醫療院所施打疫苗,以避免因流感而引發急性支氣管炎的風險。 出入公共場所請配戴口罩、勤洗手,並盡量減少與呼吸道疾病患者近距離接觸,以防遭到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致病菌感染。 冬季時,應加強口、鼻、喉及四肢等部位的保養,並且多補充營養,避免疲勞,降低得到感冒、流感或感染其他致病菌的風險。(同場加映:天氣變化大!預防季節性流感,65歲以上打這3種疫苗最安心!) 盡早戒菸或避免處於二手菸環境,以防尼古丁破壞支氣管,而使其出現發炎反應。

慢性支氣管炎6大症狀!原因、診斷及治療解說,4撇步保養支氣管

一名年約20歲的張姓年輕人,日前被母親帶來醫院,就醫時他臉色蒼白,還不停咳嗽,由於平時有抽菸習慣又久咳不癒,張媽媽不禁擔心他是否罹患肺癌;所幸經醫師診斷後為慢性支氣管炎,讓張媽媽稍微鬆了一口氣。

究竟為何會罹患慢性支氣管炎?可能會引發哪些症狀?需進行哪些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了解吧! 什麼是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種類之一,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主因多為患者長期抽菸、工作時吸入粉塵等因素,導致氣管、支氣管黏膜與其周圍組織出現慢性發炎反應。

當支氣管發炎後,其管狀構造便會開始腫大,並分泌過多的黏液,阻礙管道內空氣流通,進而引發咳嗽或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相較於急性支氣管炎,其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可能長達3個月,甚至是2年以上。(延伸閱讀:酷酷嗽現警訊!7種咳嗽沒那麼簡單) 慢性支氣管炎4大原因

以下為4種可能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原因:

長期抽菸(延伸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空氣汙染 長時間暴露在廚房油煙、過多粉塵或有毒氣體的環境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6大常見症狀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往往會出現「咳、痰、悶、喘」等症狀,而其病情進展速度較慢,初期可能僅在冬天較易發生咳嗽、多痰的情形,夏天症狀則較輕。

隨著病情持續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加重,出現咳嗽加劇,或者痰呈泡沫黏液狀。此外,慢性支氣管炎症狀大多會反覆發生,以下為慢性支氣管炎6種常見症狀: 慢性咳嗽(乾咳或有痰的咳嗽) 咳痰 胸悶 呼吸急促與費力 疲倦 輕微發燒

如何診斷慢性支氣管炎?

若出現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狀,長達3個月以上,便應盡快就醫檢查。而慢性支氣管炎如果未能及早就醫診治,便可能會引起支氣管擴張症、肺阻塞等併發症。

就診時,醫師除了會以問診及基本的身體檢查,判斷患者是否罹患慢性支氣管炎外,還會透過以下2種方法進一步診斷: 胸部X光檢查:主要是利用輻射線透射人體成像,以檢查患者有無慢性支氣管炎、肺積水或肺炎等疾病。 肺功能檢查:透過肺功能測試、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擴張試驗等肺功能檢查,可了解患者目前的肺活量,以確認病患肺功能受損的情形與嚴重性,檢查時間約10~30分鐘。

慢性支氣管炎以藥物治療為主

一般而言,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需透過長期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咳嗽、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以下為3種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常見藥物: 支氣管擴張劑:支氣管擴張劑可依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乙二型擬交感作用劑(Short-Acting b2 Agonists)、短效膽鹼性拮抗劑(Short-Acting Antimuscarinic Agents)與長效乙二型擬交感作用劑(Long-Acting b2 Agonists),此類藥物可緩解支氣管黏膜水腫或肌肉痙攣,以擴張呼吸道,促進氣體交換,改善慢性支氣管不適症狀。 皮質類固醇藥物:服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可減緩支氣管發炎症狀及擴張支氣管。 止咳化痰藥物:服用止咳化痰藥物,可有效減少咳嗽頻率、咳嗽嚴重度並改善胸悶等不適症狀。服用後搭配飲用適量的水,更有助於稀釋痰液,以利患者咳出。

4方法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戒菸、加強呼吸道保養

想要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平時不妨採取以下4種方法: 盡早戒菸或避免處於二手菸環境,以防尼古丁破壞支氣管,引起發炎反應。 暴露於遭受汙染(如粉塵、空汙或油煙)的環境時,應配戴口罩,避免有害物質或塵埃進入呼吸道與肺部。(同場加映:空汙好致命!口罩、禁菸遠離空汙,改善空汙6大Tips這樣做) 使用加濕器,因為溫暖潮濕的空氣能緩解咳嗽,並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並注意家居環境的清潔、通風、保暖,以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 冬季時應加強口、鼻、喉及四肢等部位的保養,且避免接觸已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才能有效降低罹患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

搞懂5大常見感冒藥成份、副作用,服用感冒藥注意這5點

在季節轉換之際,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感冒,開始咳嗽、喉嚨痛或流鼻水;為了儘早痊癒,多數人除了會到診所看醫生外,也可能直接至藥局買感冒藥。

然而,市售感冒藥種類琳瑯滿目,成分通常也相當複雜,究竟出現哪些症狀時該服用感冒藥?各成分又具有哪些副作用?就讓《Hello健康》為你解答! 出現5症狀建議服用感冒藥

一般而言,感冒得仰賴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與病毒對抗,通常可在1週內痊癒,而感冒藥僅能緩解過程中的不適,因此許多輕微感冒患者並不會服用感冒藥。

但若感冒症狀已經明顯影響生活品質,如以下5種情況,則建議服用感冒藥緩解:

發高燒(體溫超過38.4度) 嚴重喉嚨痛(吞嚥會痛) 嚴重鼻塞、流鼻水 鼻竇疼痛(延伸閱讀:慢性鼻竇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以下情況請就醫

如患者出現發燒持續5天以上或呼吸困難、短促等症狀,應盡速就醫診斷,已確定是否為感冒引發之併發症。

吃感冒藥讓你昏昏欲睡?5種常見感冒藥成分、副作用

在前往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時,建議應於購買時詢問專業藥師,以避免錯誤用藥。

在市售綜合感冒藥當中,含有多項能抑制感冒症狀的成分,包括用來止痛退燒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治療流鼻水的抗組織胺類藥品,還有緩解鼻塞的解鼻充血劑等藥品。

以下為各位介紹市售綜合感冒藥中常見的5大成分,以及服用後分別會出現的副作用: 1. 抗組織胺:緩解流鼻水、助眠

抗組織胺內含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及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能有助於緩解流鼻水等過敏反應,並具助眠效果。(推薦閱讀:吃什麼能讓你一覺到天亮?5大助眠必吃食物、方法一次看

建議用量

建議苯海拉明每次應服用25~50毫克、每4~8小時1次,且每日最多只能攝取300毫克;氯菲安明則建議每次應服用2~4毫克、每次4~6小時1次,且每天最多24毫克。(實際用量依醫師、藥師與藥品仿單為準)

藥品副作用

在服用內含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後,可能會出現下列3種副作用: 嗜睡(延伸閱讀:狂打哈欠!小心是睡眠藥物和心理問題) 食慾增加 尿滯留(主要以老年人為主) 2. 止咳劑:抑制咳嗽

止咳劑含Noscapine、Dextromethorphan等成分,各自能藉由不同作用方式,抑制咳嗽發生,降低咳嗽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建議用量

Noscapine每天最多只能服用3次,每次劑量應為10~20毫克;Dextromethorphan每次可攝取10~20毫克,每4小時1次;若為Dextromethorphan的緩釋型,每天則應服用2次,每次劑量為60毫克,2者每日最多都只能攝取120毫克。(實際用量依醫師、藥師與藥品仿單為準)

藥品副作用

下列為服用止咳劑後,可能會出現的4大副作用: 輕微頭痛 輕微嗜睡 疲憊 偶有過敏反應

3. 解鼻充血劑:緩解鼻黏膜充血、鼻塞

解鼻充血劑(去鼻塞充血劑)主要內含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脫羥腎上腺素(Phenylephrine)等成分。

建議用量

建議偽麻黃鹼每次攝取劑量為30~60毫克,每4~6小時服用1次,每日最多只能攝取240毫克;脫羥腎上腺素每次建議服用5~10毫克,每4-6小時1次,每日最多僅可攝取60毫克。(實際用量依醫師、藥師與藥品仿單為準)

藥品副作用

儘管上述2種成分能有效緩解鼻黏膜充血,並改善惱人的鼻塞症狀,但可能會引發以下7種副作用: 心悸 頭痛 高血壓 失眠 噁心 腹脹 皮膚起紅疹

4. 解熱鎮痛劑:退燒、止痛

解熱鎮痛劑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幫助人體退燒、止痛(頭痛和喉嚨痛)等作用。

建議用量

每次須服用500毫克,1天服用4次,建議於3餐飯後及睡前使用,且1天最多僅能服用4000毫克。(實際用量依醫師、藥師與藥品仿單為準)

藥品副作用

然而,服用解熱鎮痛劑過後可能會有下列4種副作用產生: 過敏反應 紅疹 肝臟產生毒性物質(使用過量時) 腎臟產生毒性物質 5. 中樞神經興奮劑:緩解疲憊感

中樞神經興奮劑的種類繁多,其中更有不少屬於毒品範圍。民眾可購得的感冒藥中大多僅會添加能使中樞神經興奮的咖啡因(Caffeine),不僅可有效緩解感冒可能會出現的疲憊感,還具有止痛效果。

不過也因攝入咖啡因後,會使人於短時間內提高血壓,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應擅自購買此類藥物使用。(推薦閱讀:吃懂高血壓藥物:如何降低血壓、高血壓藥的副作用與用藥須知)

另外,消化道潰瘍患者也可能會因攝取含咖啡因成分的藥物,而使腸胃道受到刺激,並促使胃酸分泌或造成胃黏膜組織損傷;癲癇及心律不整的病患則應避免使用,以防病症加劇。

建議用量

建議每日服用3次中樞神經興奮劑(咖啡因),每次攝取10~50毫克。(實際用量依醫師、藥師與藥品仿單為準)

藥品副作用

以下為中樞神經興奮劑可能對人體帶來的副作用: 心悸 頭痛 躁動不安 失眠 服用感冒藥應遵循「5不」原則! 不亂買:如需購買感冒藥,請至有藥師執業之合法藥局購買,並檢視外包裝有無衛生福利部核准的藥品許可證字號,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並遵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的原則,才可避免吃錯藥、吃到假藥,降低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不過量:感冒容易出現的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並不會隨著服用的感冒藥劑量增高,而較快痊癒,反而還會提高感冒藥的副作用。 尤其綜合感冒藥通常含有多種複方成分,如含有乙醯胺酚的退燒及止痛藥,一旦服用過量,即可能導致肝損傷;而用於舒緩流鼻水的藥物,若服用過多,則會因其內含抗組織胺成分引發嗜睡,因此請民眾切記遵照藥物仿單及醫囑服藥。 不併用:市售綜合感冒藥內含多種藥品成分,故不建議與其它感冒藥品合併服用。如需合併服用其他藥品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正在使用的藥品,並聽從醫師與藥師的建議服藥,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不飲酒:使用綜合感冒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因綜合感冒藥部份成分與酒精會產生交互作用,可能會加重嗜睡情形,甚至導致肝損傷。(延伸閱讀:打完疫苗能喝酒?三高、癌症能打疫苗?接種新冠疫苗10大常見問題) 不輕怠:感冒藥並無預防感冒或殺死病毒之功效,如服用感冒藥後3天症狀尚未獲得改善或變得更加嚴重,便應儘速就醫檢查。

支氣管擴張症是什麼?符合6症狀快檢查!原因、治療及照護詳解

43歲的楊先生是位癮君子,每天至少抽2包菸,從年輕至今已持續20幾年,但約10年前開始,他就時常咳嗽、喉嚨常有濃痰,近一年來只要走路較快或爬樓梯就有點呼吸困難,咳嗽也愈加嚴重,痰液甚至出現血絲。楊先生因反覆咳血、吃藥不見改善,轉赴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自己竟罹患支氣管擴張症。

為何支氣管擴張會造成咳嗽、多痰?本文將帶你認識支氣管擴張症,說明支氣管擴張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是什麼?

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指肺臟中支氣管不正常且永久性的擴張。患者呼吸道常會彎曲、鬆弛且膨大,並因反覆呼吸道感染,導致病患常有濃痰、久咳、痰中帶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

根據台灣支氣管擴張症相關疾病之住院趨勢分析,國內成人支氣管擴張症的盛行率,男性約每10萬人有15人住院,女性每10萬人則有20人。 為何支氣管會擴張?支氣管擴張症的致病原因

當呼吸道慢性發炎時,氣道分泌物便難以有效被清除,導致痰液逐漸堆積,進一步引起細菌感染並造成支氣管受損、擴大且變形。反覆惡性循環之下,就會導致氣管結構,特別是氣管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損壞並擴張。

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如肺結核、百日咳、支氣管炎或肺炎)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佔支氣管擴張症近3成病因,其它原因包括:

呼吸道傷害:嗆入異物、吸入有毒氣體、胃食道逆流 先天性結構異常:支氣管軟骨發育不全(Williams-Campbell syndrome)、氣管支氣管巨大症(Mounier-Kuhn syndrome)、馬凡氏症候群(Marfan’s syndrome) 免疫缺失:免疫球蛋白缺乏、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賈伯斯症候群(Job’s syndrome) 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薛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 纖毛功能異常:卡塔格氏症候群(Kartagener syndrome) 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其它原因:惡性腫瘤、移植物抗宿主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黃指甲症候群、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症6大症狀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若你符合以下描述,建議就醫檢查: 慢性咳嗽且伴有大量濃痰,可能帶有血絲 晨起或入夜臥床時咳嗽及痰量增加 長期胸悶、呼吸不順或出現喘鳴聲 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時,黃綠色濃痰明顯增加 反覆肺部感染及咳血,嚴重時體重會明顯減輕、呼吸困難 杵狀指

慢性咳嗽、多痰是病徵?支氣管擴張症診斷方法有這些

若患者有慢性咳嗽且痰液多,或經常發生呼吸道感染,便需考慮支氣管擴張症的可能性,部分患者亦可能合併慢性鼻竇炎、頑固性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多見於非抽菸者)。

若懷疑有支氣管擴張症,醫師可能安排以下檢查項目: 影像學檢查 :初步通常會先透過肺部X光檢查,若發現可能罹患支氣管擴張症,則會安排胸部電腦斷層,進一步檢視支氣管壁有無變厚及擴張。 血液檢查:檢查患者是否因缺乏特定抗體而罹患支氣管擴張症。 微生物學檢測:支氣管若慢性發炎便容易發生細菌感染,此時便可透過微生物學檢測判斷患者痰液是否有革蘭氏陰性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麯菌等。 肺功能檢查:可確認患者的肺功能是否有氣流阻塞現象。 纖毛功能檢測:若患者有家族病史且發病年齡較年輕,有可能為先天性纖毛運動異常症,可安排糊精測試(Saccharin test)或鼻腔一氧化氮濃度測試。 支氣管鏡檢查:屬於侵入性檢查,適用於支氣管受異物塞住,需將異物移除之情況。

如何治療支氣管擴張症?姿勢引流痰液、搭配藥物改善發炎

由於支氣管擴張症患者的氣管因長期發炎、存有濃痰,且無法自行清除痰液,導致呼吸道反覆感染,因此在治療上首重以物理性方式清除濃痰,下為常見治療方式: 姿勢引流(又稱姿位引流):利用頭低腳高的姿勢,藉由重力讓呼吸道的濃痰容易咳出或抽出。 胸部扣擊(拍痰):拍擊患者胸部或背部,配合深呼吸及咳嗽讓痰液排出。 哈氣咳嗽:患者可單獨執行或在接受前2項治療時同步執行。

若患者症狀較為嚴重,亦可採用高頻胸壁振盪機器或負壓呼吸器除痰,前者是透過高頻震盪的方式,鬆動氣管痰液,後者則是在胸外穿戴負壓裝置,藉由讓胸內壓力轉為負壓,擴張肺部及呼吸道,促進換氣及排痰。

另外,醫師也會視個別患者病況,搭配以下方式輔助治療: 抗生素:治療呼吸道感染並改善發炎性痰液阻塞。 化痰藥物:幫助痰液變稀及排除。 噴霧器、化痰器:藉由吸入藥物或生理食鹽水稀釋痰液。 支氣管擴張劑:擴張支氣管,以利痰液排出。 口服型或吸入型類固醇:改善呼吸道過敏引發的多痰症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