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蕎麥麵~吃麵發出聲音有原因

嘖嘖嘖蕎麥麵~吃麵發出聲音有原因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在吃麵時,習慣發出「嘖嘖嘖」的啜食聲,藉此表達對餐點很滿意,但對多數外國人來說,這樣的飲食文化讓他們難以接受,同時也會影響其他客人的用餐心情。在網路社群上,此行為還被稱為麵騷擾(Noodle harassment,日文縮稱為ヌーハラ),以下為您揭開日本人吃麵發出聲音的真相,喜歡去日本玩的旅客,更要細讀本文了解詳情。

吸出聲音才是蕎麥麵正確吃法

日本是一個重視禮儀的社會,單從見面鞠躬和問候語分輩份就可以看出了,但為什麼卻在吃麵食會如此「不雅」,尤其在吃蕎麥麵(Soba,日文為そば)和拉麵時,更是像交響樂般的「嘖嘖聲」不斷。對此,更科堀井蕎麥麵老店(Sarashina Horii soba)第9代掌門人梅原堀井(Yoshinori Horii)解釋,蕎麥麵的獨特香氣來自於料理的過程,若使用的是竹蒸籠,其蒸氣所散發出來的味道會更加濃厚。可是當蕎麥麵煮好上桌後,它的味道反而很淡,即使貼近聞也很難聞到。所以,吃蕎麥麵時,不能單靠鼻前通路(Orthonasal olfaction)用鼻子嗅,而是要加上鼻後通路(Retronasal olfaction),透過嘴巴鎖住麵的香氣,才能讓味道直接往鼻腔內散播。

以吃冷蕎麥麵(Zaru-soba,又稱Mori-soba)為例,因為它是冷面,不會有蒸氣,所以建議要把麵條「吸」出聲音,才能感受到香氣在嘴中「炸」開的滿足感,沒錯,這就是正確的蕎麥麵吃法。

蕎麥比米飯營養 麩質過敏也可吃

另外,蕎麥麵的歷史可追溯到早期江戶時代(Edo period)的日本東京,由於它比米飯更快煮熟、更有營養價值,所以非常受當地人的喜愛,成為很重要的地方名產。純正的蕎麥麵是用100%的蕎麥粉製作,雖然蕎麥屬於準穀物(Pseudocereal),不是真的榖粒(Cereal grain),但兩者的營養卻很相似。

其中最讓人心動的,是蕎麥的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高離胺酸(Lysine,一種胺基酸),以及能幫助降低膽固醇的芸香苷(Rutin,也稱蘆丁)。且由於它不含麵筋(Gluten),所以對麩質過敏者可以安心食用,但請民眾購買時,注意商品成分有無參雜麵粉,因為多數廠商為節省成本,並使其更有嚼勁,會加入少許麵粉。

要料理蕎麥麵,其實只要用沸水燙約7分鐘,接著用冷水沖,即可食用,通常會以冷麵的方式處理,並依照個人喜好沾醬和配小菜一起吃。在日本,一般會在吃完正餐後,把湯倒進還留有沾醬的杯子裡喝,因此叫做蕎麥湯(Sobayu)。 東京生活步調快 吸麵成一種習慣

東京是一個生活步調很快的都市,人們奔波忙碌,一方面想縮短吃飯的時間,一方面也想吃得健康,因此,蕎麥麵麵攤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漸漸地,到處都可見庶民百姓坐在攤位前,一口接一口快樂地「吸麵」。或許就是這樣的攤販文化,影響了日本人吃麵的習慣,但這不意味著不重視用餐禮儀,而是說,與其去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更懂得珍惜和擁抱自己的身分。

每個國家的文化都不一樣,我們可以選擇入境隨俗,但若沒辦法接受,也不應給予任何批評,這才是健康的文化交流,畢竟最重要的不是吃的方式,乃是吃出感恩的心。

間歇性斷食安全嗎?太餓受不了怎麼辦?別放棄多喝水是秘訣

不論是為了減肥,還是為了健康,間歇性斷食都是不可忽視的一股潮流,有別於傳統飲食作息,它提供了一個新的飲食選擇。還不太瞭解斷食的人,建議先閱讀《什麼是斷食?間歇斷食如何吃?認識 4 種間歇性斷食法輕鬆減肥》以理解間歇斷食法的概念;另一篇《斷食好處竟然這麼多!不只助減肥還防老降血糖》說明了間歇斷食對身體的好處。本篇將告訴你,斷食的原理、以及身體在執行間歇性斷食時的反應,教你如何應對斷食可能遇到的障礙,並告訴你哪些族群不適合斷食。

斷食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斷食約八小時後,身體的肝醣幾乎用盡,在沒有碳水化合物的狀況下,人體會開始出現「糖質新生」作用,也就是將非碳水化合物的物質,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研究顯示,糖質新生會增加熱量消耗,身體轉為消耗脂肪為主,將其轉化為葡萄糖,如果持續斷食,身體最終會進入飢餓狀態,有生命危險。不過要達到飢餓狀態,必須在連續好幾天、甚至幾週都沒進食的狀況下,才會發生,因此,除非身體有其他健康狀況,一般斷食 24 小時是相對安全的。 斷食的身體反應:多喝水降低飢餓感

一些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除了能幫助減肥,還能改善血糖、血壓、血脂等數值,甚至有預防癌症及延長壽命的可能。除此之外,斷食也會引起許多身體反應,尤其剛開始斷食的時候,一定會遇到不少障礙和困難,以下為常見的狀況: 口渴:許多人因為少了從食物中攝取的水分,會覺得口渴,因此,請記得適當補充水分。 飢餓感:剛開始斷食會容易覺得餓,甚至肚子開始咕嚕作響,此時建議可喝水或茶類來舒緩,若還是感到飢餓,就趕緊吃東西,別過於勉強自己,循序漸進地增加斷食時間,避免身體不適或是餓過頭的情形。另外,應減少食物氣味或視覺的刺激,因為看見或聞到食物,都會導致胃酸分泌,更增加飢餓感。 情緒不穩:加拿大學者哈沃德(Howard Steiger)指出,影響心情和食慾的機制是雷同的,食物會影響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活躍度,所以飲食失調或肚子餓時,可能造成情緒較不穩定、甚至容易發脾氣,因此斷食也要吃得飽、注意營養均衡。此外,睡眠充足也能幫助維持好心情。 暴飲暴食:因為斷食了一長段時間,許多人會渴望口味重、較不健康的食物,也容易過度飲食,除了會造成腸胃不適,還可能因為攝取過多熱量反而變胖。 疲累、睡眠障礙:斷食時,因為攝取較少熱量,容易感到疲累是正常的。斷食也會對身體產生壓力,導致有些人出現失眠或睡眠障礙的症狀,如有以上情形,建議嘗試冥想或瑜伽等紓壓活動來改善。

孕婦與營養不良者請勿斷食

斷食並不是人人都適用,像是孕婦、哺乳期媽媽、糖尿病患或是患有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者,都不應該嘗試斷食,發育期的小孩、較虛弱的老人、營養不良或有服用藥物者,也不建議自行斷食,因此民眾若想嘗試任何形式的斷食前,請衡量身體狀況,並諮詢醫師。

雖然不少研究指出,除了減肥,間歇性斷食還能降低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但間歇性斷食對人體的長期影響(例如是否會復胖等疑慮),仍需要更多長期、規模更大的研究。因此,無論採取什麼飲食方式,均衡的飲食以及規律運動仍是不變的健康守則。

母親節大餐怎麼吃?衛福部給4點建議

母親總是扮演著照顧他人的角色,但在母親節這個重要的節日,Hello健康更要提醒每位媽媽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此刻子女和爸爸們肯定都在想著要送媽媽什麼大禮,但無論最後送出的是蛋糕、母親節大餐或是其他驚喜,都千萬別忽略了媽媽的健康。以下就提供衛福部給民眾在母親節大餐的4點建議。

媽咪健康殺手:腰圍超標 肥胖率高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18歲以上的媽媽過重及肥胖率達36.2%,腰圍超過80公分者達31.9%,而40~64歲的媽媽過重及肥胖率則高達40.7%,腰圍超標者也高達35.3%。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肥胖者罹患糖尿病(Diabetes)、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起維持健康體重者要高出3倍以上。另外,腰圍能反映腹部脂肪的多寡,而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濃度及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由於多數子女都會想慶祝節日,帶媽媽去吃母親節大餐,精緻美味的蛋糕更是少不了,國健署更呼籲愛媽媽的子女們,母親節禮物要送健康不送負擔,建議聰明選擇聚餐食物種類,並帶媽媽外出增加活動量,讓媽媽遠離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三高問題。

聚餐4點注意 享受美食無負擔 1. 避免吃到飽 適量不過量

每逢節日聚餐,吃到飽餐廳總是一位難求,再加上許多人抱著要吃夠本的心態,總是攝取過多的食物,因此建議無論有無吃到飽服務,盡量維持7分飽即可,不必為了一時口腹之慾,或擔心沒吃夠本,而賠上健康,如果真的太多美食選擇,建議每樣吃一點,既能享受美味,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 2. 口味清淡少沾醬 避免精緻加工食物

不少美食的口味較重,但也不是絕對,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與體態雕塑愈來愈重視,同時保有健康和美味的料理,也逐漸成為主流。建議讀者在挑選菜色時,可以依照低脂少油少鹽的原則,減少高脂食材及加工食品,儘量挑選清蒸、川燙等烹調方式,減少油炸、過油、油淋、勾芡的菜色,減少沾醬的使用量,最多吃到7分飽就好。 3. 多吃高纖全穀類與蔬果

建議挑選2道以上的蔬菜菜餚(蔬菜佔該道菜餚量一半以上者),多以全穀類如五穀米、雜糧米飯糰或胚芽米壽司,取代精製白米與白麵製品,餐後也別忘記吃點水果當做點心。

4. 甜點和蛋糕淺嚐即止

1個6吋的黑森林蛋糕或乳酪蛋糕,熱量就高達2,500大卡,若分成6等分,吃掉一等分就攝取約400大卡。甜點和蛋糕不但熱量高,其糖分及油脂含量也都不可小覷,若業者使用含反式脂肪的氫化植物油,更會大幅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避免選擇使用油炸、奶油及糖霜製作表層、夾層或內餡的蛋糕及點心,避免攝取過多糖、油脂及熱量。 餐後散步 可安排出遊踏青

大快朵頤之後,相信有不少人會吃得太飽,這時散步便是緩解不適的絕佳活動,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在聚餐之後可以全家出遊踏青,適當日曬多運動,可以使體內產生維生素D幫助質吸收。除此之外,小旅行不但可以讓媽媽心情放鬆,為全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更可增加身體活動量,為健康加分。

聚餐出遊勿忘防疫

Hello健康提醒大家,防疫期間至餐廳用餐,請配合量體溫及酒精消毒,飯前飯後使用肥皂洗手,保持室內1公尺、室外1.5公尺的社交距離,並注意咳嗽禮節,進出人潮眾多的環境也務必戴上口罩,開心出遊、聚餐也別忽略防疫喔!

櫻桃有5大好處!抗癌助失眠還可減緩關節炎

你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呢?台灣有水果王國的美名,如鳳梨、香蕉、蘋果等,都是容易在市場或超市買到的水果,但是像櫻桃這種以進口為主、價錢偏高的水果,比起本土水果還是比較少人會買來吃。《Hello健康》將為大家介紹櫻桃的5種好處與功效,不妨偶爾換吃其它水果,感受一下櫻桃的獨特滋味,對身體也有許多驚人的好處與功效。

櫻桃的營養成分

根據衛福部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的櫻桃,所含的營養成分如下:

熱量:75大卡 蛋白質:1.2公克 碳水化合物:19.1公克 膳食纖維:1.3公克 鉀:236毫克 維生素C:10.7毫克

櫻桃的5大好處與功效 1. 抗氧化抗發炎

櫻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只要攝取100公克的櫻桃,就能滿足人體每日應攝取維生素的1/10,而維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也可以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另外,發布於分子期刊(Molecules)的其中一篇研究表示,櫻桃有多種植化素,其中的多酚,如花青素與類黃酮等,具有抗發炎的功效。

根據營養期刊(Nutrients)的研究指出,多酚對於預防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可能有所幫助。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份研究中,提到味道愈酸的櫻桃,酚類含量愈多,因此不妨多吃點偏酸的櫻桃吧!(延伸閱讀:如何吃才能預防癌症?8大最佳抗癌食物大公開) 2. 有助肌肉痠痛恢復

櫻桃的眾多植化素,提供了豐富的抗發炎與抗氧化功效,可以加快健身或運動後,肌肉痠痛的復原速度,同時減輕疼痛感,其中又以酸櫻桃的功效最好,例如蒙特莫朗西酸櫻桃或酸櫻桃汁,這些都有不錯的效果。

3. 避免心臟病

現代人外食比例高,尤其超商微波食物,多數都含有偏高的鈉含量,吃太多可能會引發水腫和高血壓等問題,且當體內鈉含量太高的時候,為了讓血液的鈉濃度減低,心臟會加大血液的輸出量,導致高血壓,因此外食族可以多吃點櫻桃和香蕉等富含鉀的水果,以平衡體內的納鉀比例,減少罹患心臟病的機會。

慢性病期刊(Chronic Disease)的研究指出,櫻桃中的花青素、類黃酮與兒茶素,也可以藉由氧化還原反應,減低自由基對心臟造成的傷害。不僅如此,另一份有84000多人參與的研究,指出大量攝取多酚,能降低5年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腎臟病患者並不適合吃鉀含量較高的水果,因為在腎臟功能低下的情況,容易引發高血鉀症,而水果的鉀量普遍不低,患者不可不慎。 4. 有助關節炎與痛風患者

櫻桃的抗發炎效用,同樣也能應用在關節炎與痛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指出,10位年齡位於22~40之間的健康女性,在進食280公克的櫻桃後,體內的尿酸量與C反應蛋白(CRP, 血漿蛋白也作發炎指標)明顯降低,前者是造成痛風的主因,後者濃度高低則可以做為身體有無發炎反應的參考指標。

無獨有偶,NCBI 上的另一篇研究表示,經由對633位痛風患者,在為期1年的追蹤後,有持續吃新鮮櫻桃超過2天以上的人,比起沒有吃的降低了35%的痛風發作機率。

5. 改善失眠

研究發現,連續7天飲用酸櫻桃濃縮汁的人,比起安慰劑組別,不管是睡眠品質和睡眠長度都有提升,這都得歸功於櫻桃當中的褪黑激素,它能夠幫助人體產生睡意,進入睡眠狀態。

這樣準備才安全!生魚處理三步驟

生魚是經典的日式料理之一,也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如握壽司和生魚片,沾上山葵醬之後,一口放進嘴裡,能品嘗到魚肉被烹煮前最真實的口感。不過,如果生魚沒有經過謹慎的處理程序,就會容易將細菌一併吃進肚子裡,以下介紹準備生食時需要注意的3個步驟,享受美食可別讓肚子受罪了!

1. 挑有光澤且扎實的魚肉

若想去市場買魚做生魚片,請觀察魚的新鮮度,雖然有的細菌無法透過肉眼覺察,但至少能避開已經臭酸的魚,撇步是儘可能挑選有光澤、魚肉扎實的魚。此外,固定找可靠的魚攤販或供應商買,這能減少買到不新鮮的魚的機會。

要準備生魚片料理,選對魚是關鍵,因為有的魚可以生吃,有的並不適合生吃,建議選鮭魚、吳郭魚及黃鰭鮪,其中,吳郭魚對孕婦比較安全;另外,鱈魚和大嘴鱸則不適合生吃,鱈魚有吃到寄生蟲的風險,所以需要高溫烹調才安全。

(同場加映:4種肉這樣吃~膽固醇過高也不用擔心)

2. 魚易長菌不宜冷藏超過2天

魚置於常溫環境會快速滋長細菌,千萬不要放在室溫下超過1或2小時,如果不打算馬上吃的話,務必先將魚密封並放置冰箱冷藏,要達到殺菌請以冰櫃為準,溫度調至負20°C放1個禮拜,或是負35°C長達15小時,家用冰箱儘快以2天內烹調處理。

放置冰箱時,生食要個別分開放,避免交叉污染(Cross contamination),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把冰箱塞得太滿,造成溫度不均。

(同場加映:不是全部塞冰箱~蔬果正確保存這樣做) 3. 預備前洗手且刀具要殺菌

預備生魚的過程不能馬虎,退冰請控制在0~4°C之間,再著手處理食材。其次,廚房器具在使用前和後都要殺菌,沒有使用時,請將刀具浸泡在殺菌液裡,避免暴露在外而沾上細菌或灰塵,且殺菌液要每天更換。另外,在準備生魚前,一定要先洗手,建議開著水洗約20秒,才碰生魚和刀器。

在過程中,也建議戴上手套和口罩,若喉嚨或胃腸不舒服,包含腹瀉和嘔吐,請先不要處理生食,手受傷者則可包上防水繃帶再處理食物。

旅行大解放也吃不胖!掌握 5 關鍵享受美食不怕胖

相信想減肥、或是習慣飲食規律且健康的人,在外出旅行時會感到不方便,因為在開心出遊總想吃吃喝喝,除了每餐的份量、食物內容難以掌控之外,用餐時間也不太固定,甚至很多人就直接解放大吃大喝起來,把控制體重和健康飲食概念先擺一邊,等假期節束後再說。

不過如果想在旅程中大啖美食,同時想保持健康又不變胖是有方法的,雖然旅行較難維持規律的飲食,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讓自己在旅程中,選擇對身體較有益或無害的飲食,享受美食不怕胖,可以掌握以下 5 個原則: 1. 選擇蛋白質與高纖食物,避免酒類飲料

用餐時,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可以避免之後吃下更多零食。盡量避免攝取高升糖指數(高GI值)食物,例如糖果、餅乾、麵包等,因為這些容易使你的血糖快速上升,卻也容易在不久後感到飢餓。旅行時,要記得保持水果和蔬菜的優先權。無論是自助餐還是餐廳吃的其他餐點,盡量保持餐盤裡有一半是水果和蔬菜。

此外,在飛機上或餐廳用餐時,也盡可能少喝酒類飲料,因為含酒精成分的飲料中,除了有不少卡路里,酒精還會讓身體脫水。

(同場加映:用飲食控制血糖~蛋白質早餐與纖維) 2. 多喝水,讓身體保持有充足的水分

保持身體裡有充足的水分,不僅有益健康,還有助於你在選擇食物時,做出正確的決定。搭乘長途航班或車程時,受到攜帶液體量的限制或不方便上廁所,因此許多人會刻意減少喝水量,但請注意,若身體缺水,大腦可能誤以為這是該進食的信號。 因此要讓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才可以降低大腦誤判而增加食慾的機會。

下次搭飛機旅行時,記得帶個空水瓶,在通關後將水瓶裝滿。 開車旅行時,也別再去超商買飲料,還是隨身帶水瓶吧! 3. 隨時備有方便取得的零食

若身邊備著容易取得的食物,就不太會因為飢餓,而開始延伸對食物高度的慾望,而且過度飢餓會容易讓你的下一餐攝取過量的食物。

出發前建議準備這些零食: 分散成小包裝的堅果與果乾:方便控制每次的食用量 蘋果或橘子這類方便食用的水果 全麥餅乾配起司或堅果 蔬菜蛋三明治 蔬菜沙拉或優格,放在有冷卻劑的保冷袋中

若來不及或忘了自備零食,也可以在旅途中經過便利商店時,進去採買健康食材,總比飢餓時衝去速食店點餐來得好。

4. 享受每一口美食,不要過度批判

不要過度放縱食慾,但也不要過度拘泥,請嘗試找到一個飲食的平衡點,享受美食卻不過度放縱。例如一天分配80%攝取優質的蔬果與蛋白質,其餘 20% 就吃您喜愛的美食佳餚等。其實旅行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下,如果過度堅守這些條件,也會造成壓力,所以只要盡力秉持上述原則即可。

(同場加映:學會正念飲食!享受美食不罪惡) 5. 找機會多運動

記得在旅行中,利用機會盡可能地多運動,幫助消耗更多的熱量。不妨多走路或騎單車,取代自行開車。也可以多利用飯店的健身設施,或在房間內做些簡單的瑜伽或伸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會讓旅行更有精神!

(同場加映:免進健身房!7妙招簡單運動學起來)

螺旋藻為何保健抗肝癌?研究這麼說

患有癌症的人,特別是肝癌患者,身體通常都非常虛弱,幾乎沒什麼體力。因此,加強身體抵抗力,對肝癌患者而言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持續改善健康狀況,並對抗疾病侵擾。而服用螺旋藻是一種選擇,能提供肝臟需要的蛋白質和纖維素,同時也有助於改善病情,對保護肝臟是有幫助的。

認識螺旋藻

螺旋藻(Spirulina,又稱為Spirulina platensis),是多細胞水生藻類,呈現螺旋狀,藻體寬度只有數微米(μm),藻絲長度可達為300~500微米,由於肉眼幾乎看不到這微細藻類,因此必須使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最近研究結果指出,螺旋藻的學名應該是Arthrospira,而不是Spirulina,目前科學界的正式學名為Arthrospira platensis,屬於藍綠藻門(Cyanobacteria)的顫藻目(Oscilatoriales)。事實上,螺旋藻這種藻類,是1960年代法國科學家克雷蒙(Clement),在非洲中部查德湖(Lake Chad)無意中發現的,在過去,科學家已對螺旋藻研究多年,發現它的營養成分多元而且均衡,能提供人體充足營養素,被全世界科學家公認,是一種對人體很有幫助的生物有機體。

螺旋藻如何增進健康

螺旋藻富含基本胺基酸(Amino acid):例如賴胺酸(Lysine)、息寧胺酸(Threonine),這些是兒童成長必要營養素。螺旋藻含有的礦物質、豐富微量元素,能有效預防營養素不足導致的貧血(Anemia),對厭食症患者也能提供良好的營養補給。 螺旋藻兼具各種抗氧化劑:例如:β–胡蘿蔔素(β-carotene)、維生素E(Vitamin E)、γ次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由於抗氧化劑的功效,這些物質能消除體內自由基(Free radical),減緩細胞老化速度。 螺旋藻富含礦物質:例如鐵、,身體很容易吸收,提供了必要的保護、支持。 有助於老年疾病的改善:例如貧血、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等疾患,螺旋藻也能有改善效果。

螺旋藻能對抗肝癌 數據會說話

2009年6月刊載於國際生物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螺旋藻能有效治療肝癌。這份研究報告具體指出,用螺旋藻治療活組織,肝癌發生率會從80%巨幅減少至20%;另一項在試管內進行的研究結果也顯示,螺旋藻的活性成分:藻藍素(C-Phycocyanin),對患有肝癌的動物能提升牠們存活率。

除此之外,科學家在內容物豐富的螺旋藻,也發現多種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的微量營養素:β-胡蘿蔔素、藻藍素、多醣(Polysaccharide)。這些物質能增加體內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舊稱白血球)數量,有助於消滅自由基(造成肝臟腫瘤主要原因),增加身體抵抗力。

螺旋藻能避免化學治療的傷害

根據患者癌症的階段,與肝臟情況,醫師可能會指定患者接受化學治療。雖然化學治療能有效殺死癌細胞,但治療藥劑中的順鉑(Cisplatin)成分,卻很可能會造成腎毒性(Nephrotoxicity)情況。螺旋藻能有效保護腎臟,避免順鉑造成影響,同時也不會降低化學治療的效果。

癌症患有可以服用螺旋藻,但請千萬要記得,螺旋藻並不是傳統醫療方法的替代品。在服用螺旋藻之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以確定是否適合服用。

遠離慢性病!多吃這4類抗發炎食物

你知道身體也會發炎嗎?當身體接觸到任何外來的微生物、花粉或化學物質時,免疫系統就會啟動保護機制,而這通常會引起間歇性發炎反應,來保護身體的健康。但若是持續性的發炎反應,則要當心囉!這種慢性發炎和許多疾病有關,例如癌症、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關節炎(Arthritis)、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

對抗發炎,吃藥可能不是最好的辦法,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營養學系教授法蘭克胡(Frank Hu)表示,許多實驗研究指出,有些食物的成分可以抗發炎,若吃對食物可幫助降低慢性病機率,但反之,若長期吃不好的食物,會使健康狀況惡化。 以下介紹有益四類健康又常見的抗發炎食物。

(同場加映:抗氧化+抗發炎,多吃這些水果喝綠茶

1. 綠花椰菜

綠花椰菜中含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又稱萊菔硫烷),是一種抗氧化劑(Antioxidant),有助抗發炎。它和油菜、高麗菜、萵苣等,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根據研究,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2. 富含脂肪的魚

例如鮭魚、沙丁魚、鯡魚、鯖魚等魚,都含大量優質蛋白質,以及EPA、DHA等 Omega-3 脂肪酸。EPA 和 DHA 可以減緩發炎,並減少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心臟病、糖尿病和腎臟疾病的機率。

3. 菜椒類

如青椒、甜椒(紅椒與黃椒)和辣椒等,都屬於菜椒家族,它們富含維生素 C 和抗氧化劑,有效幫助抗發炎。其中,甜椒有種稱為槲皮素(Quercetin)的抗氧化劑,可減少氧化損傷,辣椒含有芥子酸(Sinapic acid)和阿魏酸(Ferulic acid),可以減緩身體發炎。 4. 蘑菇

蘑菇的熱量很低,富含硒、銅和維生素 B 群,並且也含酚類化合物和其他抗氧化劑,具抗發炎效果。研究發現,蘑菇若過度烹煮,會降低它的抗炎效果,所以最好別煮太久,若要生吃,最好選擇人工栽植、無毒的蘑菇,洗淨後才生吃。

羊騷味太重怎料理?處理羊肉別忘3招

對很多人來說,羊肉若處理得不好,它所散發出的味道會洋溢在整個空間,實在讓人難以接受,這就是我們普遍常聽的羊騷味(Gamey flavor)。事實上,這種味道會隨著羊的年歲而增強,也就是說,越老的羊,羊騷味會越重。為減低和去除羊騷味,以下列出料理羊肉的3個小撇步,讓您吃羊肉不再捂鼻子。

1. 去除油脂抹大量的鹽

羊肉之所以會有騷味,是因為油脂和肌紅蛋白(Myoglobin)的關係,只要將這些脂肪都去除,烹煮過程就會減少油脂的化學反應,羊肉味道也就不會那麼重了。接著,用大量的鹽塗抹在羊肉表面,可以去除肌紅蛋白,再將其浸泡在水中約30分鐘,能幫助打開肉中的細孔。

另外,也可以用稀釋的醋水取代開水,若有時間的話,浸泡在牛奶中也是個方法,建議放置在冰箱數小時或隔夜,幫助有效移除多餘的血和野味。 2. 調味料降低羊騷味

想要吃得更有香味,調味是不可缺少的步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調出您喜歡的味道,最常用的有炒蒜頭和薄荷檸檬汁、肉桂迷迭香等香辛料。此外,在烹調過程加上醃製醬料,像是照燒醬和醬油,能混進不同的香氣,降低羊騷味。

3. 加鍋蓋鎖住味道

煮羊肉的基本原則就是避免太多蒸氣跑出來,不然整個廚房都是羊騷味,因此可以藉由放上鍋蓋,除了能鎖住熱氣和味道,還可以幫助肉質的軟化。煎燉羊肉或羊排時,若要吃到七分熟或全熟的熟度,建議烤至約63°C(145°F)或以上,請使用電子溫度計監控肉的溫度。 羊肉避免過量增膽固醇

總括來說,只要去除羊肉中的油脂,羊騷味就不會太重,但由於它是紅肉的一種,加上它富含膽固醇(Cholesterol)和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s),建議不要大量地攝取,特別是孕婦,以免造成血膽固醇(Blood cholesterol)遽增,提高懷孕和生產的風險。

然而,只要適量地吃羊肉,它不但能幫助健身的人長肌肉,也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有助於對抗發炎和老化,其中它也含有白胺酸(Leucine,也稱亮氨酸),對細胞組織的修復很有幫助,是不錯的蛋白質食物來源之一!

學會正念飲食!享受美食不罪惡

「正念飲食」可以幫助控制飲食習慣,這套方法已被證實可幫助減肥、減少暴飲暴食,並且幫助改善身心靈的感覺。

什麼是正念飲食?

這個概念是源自於佛教的正念(Mindfulness),可以幫助更專注察覺當下的心理和生理感受,以及如何應付。它也有助於治療許多疾病,包括飲食失調、憂鬱、焦慮和各種與食物有關的行為。 為什麼要嘗試正念飲食?

我們每天在飲食這件事上,一直在做決定,既要選擇吃什麼,又因為怕發胖,所以也要決定吃或不吃。隨著生活節奏愈來愈快,我們甚至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即使餓了也是邊吃飯、邊看電腦或回覆手機訊息。這讓飲食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並且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解決了一餐,不是真的在享受食物。

由於我們的大腦在開始用餐後20分鐘,才會意識到飽足感,若吃飯速度太快,通常到感覺飽的時候,往往已經吃得過多了。透過正念飲食來練習恢復專注力,放慢用餐速度,讓吃飯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當有意識地進食時,更能感受身體的飢餓和飽足程度,減緩暴飲暴食程度和避免情緒化的飲食。

絕大多數研究都認為,正念飲食可改變飲食行為和減輕壓力,進而幫助減重。當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減少後,減肥的成功機率就會增加且長久維持。

如何練習正念飲食? 每次吃飯前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吃東西,是否真的餓了。 練習放慢用餐速度,每一口都仔細地咀嚼。 斷絕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干擾,專心地吃。 不要一邊說話一邊吃。 認真感受食物的口感。 感覺飽了就不再吃。

剛開始練習可以先從一天當中的某一餐開始,一旦熟練後,就會自然而然地在每一餐都有這種習慣。

正念飲食的小撇步 列出購物清單:採購食物前,先仔細想想要買哪些,認真考量每樣食物的營養價值,並在購物時遵循清單上的項目來採購。 真的餓了再吃:但也請不要忍到極度飢餓,因為這樣很容易會狼吞虎嚥,無法享受食物。 從小口的食物開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更能感受食物的真味。 珍惜並感恩食物:飯前花點時間感恩能享用這份食物的機會,或是對做飯的人表達感謝。 把所有的感官都用上:在做飯時,觀察食物的顏色、質地、香氣,甚至是不同食物在烹煮時產生的不同聲音。咀嚼時,試著辨別添加的調味料有哪些。 徹底地咀嚼後再吞下:建議每口咀嚼20~40次,就可以品嚐到各種食材釋放出的不同味道。

其實無論是吃健康取向的食物或是垃圾食物,都可以用正念飲食的技巧,即便是薯條或甜甜圈,只要慢慢地、仔細品嚐每一口後再吞下,許多人都在享用完這份食物前,就已感到心滿意足而不會再多吃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