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排毒食物助抗癌!有益肝臟食物看這篇

12種排毒食物助抗癌!有益肝臟食物看這篇

你是否有睡不好、變胖、常頭痛等問題?這些都是身體中有很多毒素的徵兆,這些毒素可能來自飲食、生活習慣,或環境中的有害物,讓肝臟必須更辛苦地工作,才能將血液中的所有毒素排除掉。為了幫助肝臟,你可以改變飲食,為肝臟提供必需的養分,讓它運作得更有效率。

肝臟的功能

肝臟是人體能量的轉換中心,人體需要的養分經由腸道吸收後,肝臟再把糖和脂肪轉換成蛋白質,也能用蛋白質和脂肪來製造肝醣。那麼肝臟還有什麼功能?一起來看看: 製造膽汁 儲存維生素、礦物質 紅血球代謝 解毒功能

健康肝臟排毒有8大好處

清除掉肝臟中不需要的毒素以後,會感受到身體有明顯的變化: 增強能量 強化免疫系統 心情和精神都更好 鼻竇不再疼痛 不再胃痛或消化不良 不再口臭 皮膚更透亮 月經更規律、減少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

12種排毒食物有益肝臟

肝臟也是最沉默、任勞任怨的器官,當肝臟發炎時不會有任何症狀,等到身體開始感到疲累、出現黃疸時,幾乎已經為時已晚了。為了維持肝臟的健康,我們可以吃下列有益排毒的食物來維持肝臟的健康:

1. 水:喝水有益身體健康與幫助代謝,若水分不足,肝臟就不會健康,要讓毒素離開身體需透過體液形式去排掉,例如尿液、汗水等。

2. 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有綠花椰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和吲哚類。這些天然化學物質有益肝臟進行化學物質、殺蟲劑、藥物和致癌物質的中和作用。

3. 綠葉蔬菜:羽衣甘藍,抱子甘藍、高麗菜等都有很高的含硫量。這種化學物質最厲害的就是解毒肝臟的能力,且可以用多種方式烹調。另外還有蒲公英,蒲公英是最有效且最受推薦的肝臟草藥之一,它不僅可以為肝臟解毒,還能刺激肝臟和膽囊的生成,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 海菜類:通常也通稱為藻類,類型很多,包括鹿尾菜、海苔、昆布、裙帶菜、羊栖菜、紫紅藻、洋菜、海帶等。日本人的肝病死亡率最低,因為海菜在他們的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們對肝臟的助益,在於可防止重金屬被人體吸收。

5. 發芽的種籽、堅果、豆類與榖物:芽中的蛋白質和酶,可幫助增強肝臟對抗毒素的防禦能力,也含有可預防癌症的化學物質。

6. 富含硫的食物:肝臟需要硫,才能去除汞和某些食品添加物,以進行解毒。儘管氣味不佳,但硫磺也具有抗發炎的作用,對身體的其他部位也很有益。含硫的食物有大蒜洋蔥、青蔥、韭菜、舞茸、香菇和靈芝。

7. 水果:每天食用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降低脂肪百分比,最終導致肝臟脂肪減少。請選擇豐富多彩的蔬果,以便從每種食物中,獲取不同種類的營養。此外,確保每天食用4份5種不同的蔬菜,和3份3種不同的水果。

8. 益生菌纖維食品:益生菌纖維是指一組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於腸道中的消化作用,功能是吸收脂肪量,進而降低脂肪肝的風險。

9. 發酵食品:泡菜、醃漬菜、味噌湯和豆腐等發酵食品,可增加腸道中的微生物,讓消化更輕鬆。此外,發酵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化合物,已經過分解,對肝病患者來說,更容易消化。

10. 健康脂肪:脂肪提供能量給身體,讓你有能量工作和玩耍。健康的脂肪可以在天然產品中找到,例如亞麻籽、大麻籽、奇亞籽、椰子油、橄欖油等,還有很多人最喜歡的酪梨。這些食物都含有健康的脂肪,包括不飽和脂肪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對肝臟健康最佳的omega-3脂肪酸,則是來自海鮮。

11. 草藥:使用草藥或香草類,是促進肝臟健康最便宜的方式。它們的用途很廣泛,可以拿來泡茶或當作調味料,且富含抗發炎、抗病毒和抗菌解毒的特質。已知的幾種強效草藥,可促進肝臟轉化營養素和排除毒素,包括牛奶薊、聖羅勒、蒲公英根、柴胡。若需要更多可治療肝臟的草藥,請查看我們關於肝臟排毒草藥的文章。

12. 動物性蛋白質:要維持肝臟健康就一定要吃肉了。雖說若使用了來路不明的肉類、或肉品未達食品安全標準時,會有氨毒的風險,但若您購買的食物來自有機品牌、正確地烹飪時,幾乎可避免這種風險。

有時候,毒素實在很難避免,食物、環境和我們使用的產品中,都可能有毒素。儘可能地消除毒素,是很重要的。試著把上述這些可清潔、助肝臟的食物,加到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裡吧!

起司好處這麼多!3種好處你不可不知

起司是歷史悠久的食物,全世界的種類高達上千種。可以運用在披薩、義大利麵、麵包,相當受歡迎。不過你知道吃起司有什麼好處嗎?一天要吃多少才可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起司的好處與營養。 起司的營養成分和分類

天然的起司是用牛奶、鹽、發酵劑,以及一種被稱為凝乳酶的酶製成的,富含質、脂肪和蛋白質,以及大量的維生素A、B12、B2、鋅及磷等。依據乳品、菌種與發酵時間的不同,可製造出不同種類的起司,且各具不同的營養比例:

鈉含量較低的起司:瑞士起司、瑞可塔起司和蒙特利傑克乳酪。 脂肪含量較低的起司:帕瑪森起司、磨碎的羅馬諾起司和部分脫脂的莫札瑞拉起司。

一般來說,質地較軟的起司,比硬的起司含有較少的鈉。若是由完全草飼動物的乳品所製成的起司,營養成分最高,且含有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K2。 起司對健康的好處多多

1. 幫助預防蛀牙

牙科綜合雜誌(General Dentistry)在2013年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吃起司能降低口中酸性,並保護琺瑯質,可能是因為吃起司能促使唾液增加之故。 2. 維持骨骼健康

起司富含質,任何年齡層都適合補充。不過食品與營養研究雜誌(Food & Nutrition Research)於2016年發表的文章指出,起司在兒童身上對骨骼健康的正面影響,似乎比成年人更顯著。 3. 維持心血管健康

如藍紋起司、布里起司和切達起司等高脂起司,含有少量的共軛亞麻油酸,有研究表示,共軛亞麻油酸可幫助預防肥胖、心臟病和減少體內發炎情形,若為完全草飼的動物乳源所製的起司,則含量更多。其實不只起司,其他發酵乳製品(如優格)也有類似效果。

起司含有大量飽和脂肪,最好還是攝取適量即可。根據歐洲營養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於2017年發表的分析發現,每天吃一點起司可降低患心臟病的機率,其中每天吃40公克起司的人,降低心臟病風險的幅度最大。 起司熱量有點高

雖然起司的好處多多,不過攝取太多的話,熱量也會爆表。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數據指出,一般市售的切片起司,100公克就有309大卡,而低脂切片起司的熱量則是241大卡,至於常常放在披薩、義大利麵上的刨絲起司,熱量大約是323大卡。

超級食物地瓜好處多!地瓜料理方式介紹與迷思破解

地瓜在我們的生活中相當常見,不論是在便利商店、超商、菜市場,還是餐廳的菜單裡,都能見到地瓜。多數人都知道地瓜除了美味、營養價值也非常高。而且地瓜容易栽種,還能抗蟲害,是個不可多得的超級食物。這就來瞧瞧地瓜的神奇功效與健康好處吧!

地瓜好處與營養有哪些 地瓜營養價值高、含膳食纖維與多種維生素

地瓜富含許多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维生素B5(Vitamin B5,又稱泛酸Pantothenic acid)、維生素B6、錳、鉀、銅、礦物質等等。鉀可以調節心跳,鎂則是能夠放鬆肌肉,可以保護、控制腎臟活動。

而橘色肉和紫色肉的地瓜,更是富含抗氧化劑(Antioxidant),可以抵抗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自由基是不穩定的微小分子,可能破壞DNA,引起發炎。自由基和一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臟疾病、老化都有一定的關聯。 地瓜促進腸道好菌生成、改善腸道健康

地瓜中的纖維可以和結腸中的益菌進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強化腸道內層的細胞。另外,紫肉地瓜裡的抗氧化劑,可以促進腸道好菌的生成,降低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和感染性腹瀉的發生率。

地瓜的花青素可降低罹癌風險

研究指出,紫肉地瓜中的花青素(Anthocyanins),可以減緩膀胱、結腸、胃、胸腔部位的癌細胞生長。地瓜中的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則能降低罹患肺癌(Lung cancer)、胃癌(Stomach cancer)、結腸癌(Colon cancer)的風險。

另外,對於停經前期的女性來說,地瓜裡的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及纖維,對於乳癌的預防是有幫助的。 地瓜能幫助視力保健

地瓜富含β-胡蘿蔔素,它會在人體轉換成維生素A,形成眼睛裡能感光的接收體,且類胡蘿蔔素也是抗氧化劑之一,對養生、保健、減緩老化也都有幫助。也有研究發現,地瓜中的花青素,可防止眼睛的細胞受到損害。 地瓜可強化大腦功能

在老鼠實驗中已發現,地瓜萃取物可加強老鼠的學習力和記憶力,這和地瓜裡花青素的抗氧化功能可能相關,花青素也可防止大腦的發炎反應。雖然這方面還沒有在人體做過實驗,但多吃抗氧化的食物,對於降低心智退化及失智症的機率,確實是有幫助的。 地瓜能讓血糖上升較慢

地瓜富含膳食纖維,也是低GI食物,可以穩定血糖,不讓血糖波動大,對於控制血糖的人來說是個好食物。 地瓜皮可以吃嗎?地瓜料理方式介紹

地瓜有沒有去皮其實都能吃,而且地瓜皮植化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至於地瓜吃法有哪些?其實地瓜用烤、蒸、煮、炒、煎的都可以。推薦的一些料理方式如下: 烤地瓜:切成薄片,火烤,上頭再佐以堅果奶油或酪梨。 地瓜片:削皮,切薄片,再用烤箱烤或是用炒的。 炒地瓜:削皮,切成一根一根的,再用烤箱烤或是用炒的。 地瓜泥:削皮,煮過後再搗成泥,加牛奶和調味料。 洋蔥地瓜:削皮,地瓜切成細末,加進洋蔥放平底鍋煎。 螺旋地瓜條:切成螺旋狀,煸過,再淋上醬汁。

地瓜發芽能吃嗎?有毒嗎?

馬鈴薯不同,地瓜發芽後並沒有毒性,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地瓜發芽後,因為營養物質的消耗,營養價值會下降,建議民眾盡量趁食材新鮮食食用。

千年草藥快種!6個強大功效蘆薈都有

蘆薈(Aloe Vera)為熱帶性植物,常被拿來做為草藥,根據歷史,數千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蘆薈,其葉片內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Bioactive Compounds),像是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抗氧化劑等,對於健康和美貌十分有幫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蘆薈有什麼樣成分,以及有哪些功效。

蘆薈的營養成分有這些

蘆薈的水分高達99.5%,剩下的則是維生素B1、B2、B6、C、E、葉酸,以及鋅、鎂、鉀等礦物質,這些成分可以幫助蛋白質的吸收,也有抗氧化作用。另外,蘆薈也有氨基酸和木質素,其中木質素有殺菌作用,減少細菌生長。 蘆薈有6大功效

1. 能抗菌又抗氧化

蘆薈有許多強大的抗氧化化合物,絕大部分是多酚(Polyphenol)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E,能消除破壞人體的自由基,也因為蘆薈能夠去除老化的跡象,因此在青春美顏產品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外,多酚搭配蘆薈其他的成分,便能有效抵抗有害細菌,避免感染,若作為外用,還能加速傷口的痊癒。 2. 蘆薈幫助肌膚修復

蘆薈可刺激一種製造膠原蛋白的細胞,稱作纖維組織母細胞 (Fibroblasts)。如許多人知道,膠原蛋白對肌膚的構造與彈力影響很大,目前已證實,外用蘆薈凝膠可減緩皮膚老化的速度,若使用含有蘆薈的抗老化產品,例如:滋潤霜和眼霜等,能有效減少皺紋和其他老化跡象。

3. 加快燒燙傷痊癒速度

蘆薈除了能治療瘍瘡,還能夠治療燒燙傷。另外,研究指出,蘆薈能夠有效治療一度和二度燒燙傷,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蘆薈能大幅加快痊癒速度,大約9天之後,傷口就能痊癒。 4. 幫助頭髮清潔與生長

將蘆薈塗抹於頭皮上,或使用天然的蘆薈產品,能幫助清潔頭皮與毛髮,並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有益於頭髮生長的速度與品質。 5. 可治療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十分常見,大多數人都曾出現過這樣的病症,這種潰瘍大多出現在口腔內或嘴唇後方,持續7~10天,目前有研究指出,使用蘆薈能幫助傷口痊癒,不僅傷口範圍縮小,疼痛也隨之減弱許多。 6. 舒緩便祕、腸胃問題

蘆薈的黏多醣對於腸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可以不讓胃酸過度分泌,以減緩胃酸對於胃壁的刺激。而蘆薈也可以促進消化、平衡腸道內微生物菌叢,舒緩便祕的情況。

糖尿病營養品怎麼挑?7大選購重點一次看

市面上糖尿病營養品形形色色,每一種都強調能維持身體健康,但對糖友來說,不僅選對合適的營養品非常重要,還須正確使用營養品,對維持健康才會帶來更大幫助。《Hello健康》為您解說糖尿病營養品7大挑選重點,說明營養品正確用法與使用時機。

補充糖尿病營養品為什麼重要?

糖友有許多飲食限制,而且多數年紀偏長,可能還有許多身體狀況,因此,不少糖友常因為飲食禁忌太多,或飲食控制不便,只吃特定少數幾樣食物,導致營養狀況受影響、體力下降。

合格的糖尿病營養品應符合糖尿病的飲食原則,並含有多元營養,適用於替換正餐,因此,使用糖尿病營養品可作為糖友日常飲食的輔助策略,幫助進行糖尿病的營養管理,同時也能維持營養攝取多元,增加體力與精神,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糖尿病營養品7大挑選重點 1.選低GI產品,以異麥芽酮糖取代麥芽糊精

高GI值(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容易影響健康,部分市售產品為提升接受度,甚至會添加精緻糖,對糖友更不友善,故應選擇低GI、無糖配方,並最好選用添加異麥芽酮糖的產品,維持身體健康。 2.多元營養素

若糖友的年紀較長,家中無人協助處理三餐,或經常外出需要外食,很容易因為飲食限制多,而只吃特定的安全牌食物,久而久之,營養攝取受限,連帶地就對身體造成影響;因此,選擇含有多元營養的糖尿病營養品,可補足欠缺的營養,調節生理狀況,讓體力和精神更加分。 3.注意蛋白質含量,過高恐增加負擔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與肌肉生長及身體運作息息相關,但若攝取過多,恐增加糖友的身體負擔,所以最好依據身體狀況,與醫師或營養師確認合適的攝取量。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第二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指出,糖友若無其他疾病考量,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為總熱量的15~20%。 4.有無優質脂肪酸

脂肪是主要的熱量來源之一,因此營養品的脂肪是否優質便很重要。天然脂肪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又分成單元、多元等兩種),飽和脂肪對身體負擔較大,容易影響健康,特別是年長者;不飽和脂肪則是屬於低負擔的健康脂肪。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友在飲食中應添加更多的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並減少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人造脂肪),因此,建議可選擇含有高比例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品。 5.符合國際建議標準

若不擅於辨識產品上頭標示的營養成分,建議可認明成分符合國際或專業糖尿病組織的建議標準,例如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DAROC)。 6.成分專為糖尿病設計

營養品除了基本的低GI、適量蛋白及不飽和脂肪酸等需求之外,若成分又專為糖尿病設計,添加特定營養素,更能調節生理狀況,健康效果也更加分;以艾益生的力增糖尿病配方為例,其成分專為糖尿病設計,並添加以下3種關鍵營養素: 鉻(含量達100微克):鉻具有維持醣類正常代謝的作用,維持身體健康。 水溶性纖維:可延長食物進入消化道的時間,增加飽足感。 異麥芽酮糖:與其他醣類相比,釋放成單糖的速度較慢,較不易造成身體負擔。

7.通過國家核准且檢驗合格、獲專業醫師推薦

通過國家核准且檢驗合格,加上獲得專業醫師推薦,不僅品質更有保障,安全性、成分也獲得認證,使用上會更加安心。

糖尿病營養品的使用時機 早餐吃不下或來不及吃時 食慾不好或不便進食時 錯過三餐或正餐只吃少許食物時 在家準備或取得正餐有困難 外出用餐時間不便找到合適食物

除了搭配糖尿病營養品之外,糖友們日常飲食也須維持低GI、低糖、含纖、適量蛋白質與熱量攝取等原則,並盡可能依照飲食計畫,餐餐定時定量;若無法維持正常用餐習慣,建議搭配使用營養品,長久下來,可維持身體管理狀況,保持體力,精神飽滿有活力。

亞硝酸鹽會致癌?當食品添加硝酸鹽遇上「它」才危險

食物當中的化學添加物,不僅會為人體健康帶來負擔,長期累積甚至會引發疾病,例如耳熟能詳的「亞硝酸鹽」(Nitrite),便有致癌之惡名。但真是如此?《Hello健康》將為您破除亞硝酸鹽是迷思,從頭了解亞硝酸鹽的用途、危險性,以及應該如何避免其毒性。

加工食品添加物:硝酸鹽、亞硝酸鹽

硝酸鹽存在於自然界之中,是植物維生必需之氮肥,許多蔬菜皆含有不少硝酸鹽,而在動物體內也會自行生產硝酸鹽。

除天然硝酸鹽外。人們使用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物已長達數百年,如:臘肉、香腸、培根等,多為了上色及抑制肉毒桿菌等,由於其抑菌關鍵作用來自於硝酸鹽遭細菌分解為「亞硝酸鹽」,因此亞硝酸鹽也同樣作為核准之食品添加物。

對於硝酸鹽的使用,政府也有所規範。衛生福利部規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認定殘留量計為0.07公克/公斤以下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便能被人體透過代謝體外,平時若是擔心硝酸鹽是否超標,可以多注意成分標示。 硝酸鹽、亞硝酸鹽≠致癌 亞硝胺才是關鍵

硝酸鹽與細菌作用後,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幫助腸胃殺菌,且在24小時內就能隨著代謝排離人體。但當亞硝酸鹽碰到肉品衍生的「二級胺」,形成的「亞硝胺」,便對人體產生危害。「胺」類存在於肉類、魚類等蛋白質食物,是氨基酸的衍生物,若是肉品不新鮮,便會形成「二級胺」,當亞硝酸鹽與二級胺產生反應,便會形成亞硝胺,其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之一級致癌物。(推薦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過量食用亞硝酸鹽可能導致癌症、變性血紅素血症

硝酸鹽本身無害,但在人體內會形成亞硝酸鹽、亞硝胺有害物質,也因此2015年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將含有硝酸鹽的加工肉品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另外,若是幼兒食用過多亞硝酸鹽,可能就會導致變性血紅素血症。 癌症:硝酸鹽在透過口水分解後,會形成亞硝酸鹽,而此時若是亞硝酸鹽碰上了酸性物質、高熱以及胺類物質,所形成的化學反應會產生致癌的亞硝胺。

如香腸搭配養樂多,就是亞硝酸鹽碰上胺的例子,然而,食藥署表示,符合規範之硝酸鹽添加量,即便因化學反應而產生亞硝胺,因數量極少因此並不會引發明顯危害。反而適量添加硝酸鹽有助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降低食物中毒風險,因此民眾可適量食用含亞硝酸鹽食物,毋須過度擔心。 變性血紅素血症:亞硝酸鹽過多會促使紅血球氧化,無法攜帶氧氣至體內各器官,引發變性血紅素血症。尤其嬰兒對亞硝酸鹽的耐受性較低,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變性血紅素血症的高風險族群。

3方法預防亞硝酸鹽與亞硝胺 避免直接加熱加工肉品:若想避免亞硝酸鹽及亞硝胺帶來的危害,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避免食用,若要食用,也盡量不用油煎、炸、烤等方法,而是採水煮、微波爐加熱,能減少亞硝胺的生成。(延伸閱讀:烤肉致癌吃不吃?2大撇步安心吃烤肉) 不同時食用含硝酸鹽及胺類食品:由於亞硝胺需經硝酸鹽類與胺類反映後會形成亞硝胺,因此若能避免同時食用,有助降低致癌風險。硝酸鹽類包括: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熱狗;含胺食物則有包括:不新鮮的肉品、起司、鱈魚、秋刀魚、魷魚乾、番茄、香蕉,其中以不新鮮的肉品及放置過久的加工肉品最易產生二級胺與硝酸鹽結合。 食用蔬菜及多酚類飲食:平常多吃富含維生素C、E的蔬果,或是含有多酚類的食物,如:茶、咖啡、蔬菜及柑橘類水果,皆能幫助減少亞硝酸鹽殘留於胃。另外富含膳食纖維的穀物類,也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有害細菌在胃裡生長,也能避免亞硝酸鹽在胃中合成。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馬鈴薯、地瓜發芽可以吃嗎?蒜頭、紅蘿蔔、花生發芽呢?

食物放久了發芽是每一位下廚的人都曾遇過的情況,而其中又以馬鈴薯、蒜頭、地瓜及紅蘿蔔這些食物最為常見。到底應該把發芽的大蒜丟掉,還是應該把芽去掉煮來吃?就讓《Hello健康》告訴你哪些食物發芽不能吃、吃了會出現什麼症狀,以及該如何妥善保存,降低食物中毒或腸胃不適風險。

馬鈴薯發芽可以吃嗎?

馬鈴薯含有龍葵鹼(Solanine)、卡茄鹼(Chaconine)等兩種配糖生物鹼(或稱糖苷生物鹼),屬於神經毒素的一種,相同的生物鹼也可見於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當中。所幸在一般情況下,馬鈴薯、番茄及茄子這些食物所含有生物鹼量皆相當低,對人體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當馬鈴薯發芽之後,馬鈴薯所含有的龍葵鹼會增加40~70倍,尤其是發芽和表皮顏色變綠的部分,遠超過人體所能接受的範圍。當大量的龍葵鹼進入身體後,會抑制血液中的膽鹼脂酶,引發神經毒性。

攝取過量的龍葵鹼者,通常會在8~12小時後出現症狀,但若龍葵鹼濃度極高,也有可能在30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不適。輕微症狀包括嘴巴發麻、咽喉灼燒、腹部灼熱與疼痛,以及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症狀,並易導致患者脫水,電解質紊亂和血壓下降。症狀嚴重者則可能因心臟衰竭、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即使切除馬鈴薯的發芽部位、將馬鈴薯高溫加熱,馬鈴薯之中的毒素仍然存在,因此當馬鈴薯發芽之後,便應立即丟棄,不要食用。

地瓜發芽可以吃嗎?

地瓜雖然和馬鈴薯同屬於澱粉類食物,但兩者屬於不同科的食物,食用的部位也完全不同。地瓜發芽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有害物質,不過就和大蒜一樣,地瓜發芽後營養成分就會降低,澱粉含量下降,食用起來味道會變得比較苦澀,口感較不紮實,因此建議適量購買、避免存放過久,以確保可以食用到營養價值最完整、味道最好的地瓜。(延伸閱讀:地瓜葉超營養6大好處!想不到養豬菜這麼健康) 蒜頭發芽可以吃嗎?

大蒜所發出的芽就是一般常吃的蒜苗(又稱青蒜),因此大蒜即使發芽還是可以吃。大蒜發芽後,蒜頭本身營養價值會降低,因為蒜頭將自身的養分供給芽,導致蒜頭開始變得乾癟,反觀蒜苗的營養價值如抗氧化物質、含硫化物等,則會變得比新鮮蒜頭高,因此可將發芽後的蒜頭、蒜苗一起料理食用。(蒜頭9大功效來自大蒜素!吃蒜頭多這步驟抗癌效果滿分

一般市場和超市多將蒜頭盛裝在網袋中,這是最適合保存蒜頭的包裝,建議將網袋原封不動地懸掛在室內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以減緩蒜頭發芽的速度。

紅蘿蔔發芽可以吃嗎?

紅蘿蔔發的黃芽即是播種紅蘿蔔時長出的幼芽。發芽後的紅蘿蔔不會生成任何毒素,但紅蘿蔔的營養價值及甜度皆會降低。建議將紅蘿蔔存放在家中陰暗通風處,不用冷藏。已切洗過的紅蘿蔔則可用濕紙巾包裹後放進冰箱。(推薦閱讀:吃紅蘿蔔顧眼睛!β-胡蘿蔔素營養好處有吃就贏) 發芽可以吃嗎?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依照採收的時期不同,可分為芽薑、嫩薑、粉薑、老薑(又稱薑母)。老薑在發芽後會減少營養價值,質地變得更加乾癟,但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任何物質。

不過放久或潮濕而腐爛的薑,會產生黃樟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黃樟素歸類為可能人體致癌物 (Group 2B carcinogens),意即目前為止,雖然無直接證據顯示此種物質會導致癌症,但具有可能的致癌風險,因此不建議食用已腐爛的薑。在保存方面則如同大蒜,放置於家中通風陰暗的地方。(推薦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花生發芽可以吃嗎?

發芽的花生無毒,但發霉的花生因為擁有黃麴毒素,容易使人體致癌,因此購入花生後建議盡快食用完畢,並放置於通風、乾爽的保存環境之中,避免受潮發霉。

得舒飲食好健康!記住8招防高血壓

得舒飲食(DASH Diet)是一種透過日常減納、攝取均衡食材的健康飲食方式,來達到降血壓的功效,意即從飲食來著手,就能有效預防高血壓,若能規律遵守,不僅能幫助管理血壓,連帶能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癌症、心臟病、中風及糖尿病的機率。

1. 降低脂肪攝取

平時減少脂肪攝取,能幫助控制血壓,尤其是飽和脂肪,因為人體能自主合成飽和脂肪,而飽和脂肪大多存在於動物類食品,如肉類、奶製品、椰子油、棕櫚油及可可脂。得舒飲食強調每日攝取的卡路里(Calorie)僅有1/3來自脂肪,且是來自植物油、堅果及魚類食品的優質脂肪。(推薦閱讀:反式脂肪是什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都有它的份

2. 減少鹽分攝取

研究顯示鹽分攝取與高血壓有高度相關,透過低鈉飲食,能有助於預防高血壓。(推薦閱讀:怕高血壓找上門?這5種飲食觀念快學起來

3. 少吃加工食品

建議以攝取天然食物,取代加工食品,例如罐頭、速食湯、調理包及零食類等,都必須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通常高鹽又高脂。(延伸閱讀:5招擺脫壞零食!養出健康飲食習慣

4. 吃素

試試看吃素吧!事實上,茹素有益降低血壓,雖然茹素降血壓的根據有待更多研究佐證,但茹素可增加鉀、鎂、的攝取,就如同得舒飲食的效果。

5. 充足的鉀、、鎂元素

多食用新鮮蔬果、奶製品及全穀物食品,可補充足夠的鉀、鈣、鎂元素。

6. 多吃魚或補充魚油

多食用魚或魚油並不能幫助降血壓,但它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每週至少食用2份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的魚肉諸如:鮪魚、鮭魚、鯖魚、湖鱒、鯡魚等富含魚油的魚類,均對心臟有益。

7. 多食用蒜頭及洋蔥

食用蒜頭、洋蔥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8. 營養補充品

透過均衡且多樣化的飲食,是攝取優質營養素最安全的方式,若日常難以時件均衡且多樣的飲食,也可諮詢醫師是否能以營養補充品代替。 (同場加映:茄紅素、Omega-3有益心臟健康!心臟病飲食3大營養素報你知

Omega-3和DHA~補腦的營養好夥伴

在我們的大腦與各個神經系統中,脂肪佔了其中的60%,因此,若想要我們的大腦越來越健康,那麼吃下肚的脂肪就應該要越好才行,不然大腦得到的脂肪量雖然夠,但可能不是我們大腦所需要的健康營養。因此,為了讓我們的大腦健康,我們應該要多攝取Omega-3脂肪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這兩種特別的營養物質。

為什麼Omega-3 脂肪酸和DHA對大腦很好?

我們的大腦是主要的腺體,會輸送所需要的化學物質到全身的任何一個角落,並且要求每個器官好好的運作,例如其中有一部份化學物質就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負責啟動人體的修復功能。因此為了讓化學物質能夠成功的傳送出去,我們的需要兩種脂肪,也就是Omega-6 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Omega-6脂肪酸在很多種油裡頭都可以發現,例如紅花油、葵花油、玉米和芝麻油,但是Omega-3 脂肪酸則只出現在亞麻、南瓜籽、核桃和深水魚中,例如鮭魚和鮪魚。這些脂肪酸都是腦細胞膜的重要建構成分,也對細胞膜中的酶很重要,讓細胞膜可以將營養和化學物質傳送進出細胞。 Omega-3 脂肪酸和DHA攝取不足會怎麼樣?

若人體和大腦欠缺必要的脂肪酸,就會使用身體裡類似的脂肪酸做替代,但這樣做對身體很不好,因為若血液中含有較高的替補脂肪,通常是跟飲食中氫化脂和Omega-6 脂肪酸過高有關。替補脂肪過高常出現在憂鬱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病患身上。因此,若飲食中富含Omega-3 脂肪酸,例如魚油中的DHA,就可以提供身體必要的健康脂肪,也可以降低體內壞脂肪的量,例如膽固醇,甚至改善反式脂肪所帶來的破壞。 為什麼大腦需要健康的脂肪?

因為脂肪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和功能,因此對正在發育的嬰兒以及老年人特別重要。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階段大腦對於營養特別敏感,第一段是剛出生的前2年,再來是進入老年期的階段。健康、有營養的脂肪不僅對正在發育的大腦很重要,也是對進入老化階段的大腦來說不可或缺的營養。

DHA則可以大幅改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和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反應時間。科學家認為,每天補充1公克的DHA就能幫助飲食中缺乏魚類、藻類的人。不過服用魚油時,請仔細閱讀魚油的成分表,計算1天需要吃幾個膠囊才會攝取到1公克的DHA。

多多攝取Omega-3~大腦越吃越健康

現在有許多研究都著重於,如何使腦部更健康,而Omega-3 脂肪酸則是學者們最關注的研究對象。研究證實,腦部的重量有8%是由Omega-3 脂肪酸所組成,為了要好好善用Omega-3 脂肪酸的益處,我們應該要多多了解,該怎麼吃和該攝取多少健康的食物!

Omega-3 脂肪酸的益處是什麼?

Omega-3 脂肪酸能刺激腦膜和新腦細胞的生成,還可以對抗心理疾病,例如憂鬱症(Depression)、失智症(Dementia),並改善您的心情和記憶力。然而,許多成人的Omega-3 攝取量都不足,因此,會慢慢形成心臟病(Heart Disease)、癌症、關節炎(Arthritis)和其他慢性疾病。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來源有什麼?

Omega-3 脂肪酸存在於很多植物和動物之中,例如: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和黃豆都是Omega-3 脂肪酸很好的攝取來源。然而,其他蔬菜像是油菜、大豆、紅花也都富含Omega-6 脂肪酸,這也是很棒的脂肪,但Omega-6 脂肪酸與Omega-3 脂肪酸的攝取比例應維持 3 :1,否則攝取過多Omega-6 脂肪酸會造成您慢性發炎。

Omega-3 脂肪酸最佳的食物來源為深水魚,例如:野生的鮭魚、比目魚、沙丁魚、鯖魚或鯡魚都很適合作為攝取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市場中有販賣很多人工飼養的魚,卻仍然標榜為野生的魚,這個時候就會不建議您購買來食用,因為大多人工飼養魚會富含Omega-6 脂肪酸是因為被餵食植物油,但卻都受到農藥汙染,而且Omega-3 脂肪酸的含量比較少。因此醫師建議,每週最少要吃2~3次的魚,而且是野生的魚!因為野生的魚帶給人體的好處遠比壞處多太多了。

除此之外,Omega-3 脂肪酸已經被證實,能夠帶給嬰兒很多好處。研究發現,有攝取Omega-3 脂肪酸的嬰兒智商會比較高、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比較好。而且,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自閉症(Autism)、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和視力不好的機率都比較低。

總結來說,我們很容易因為日常飲食攝取不夠,而造成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因此,服用營養補充劑是很好的做法。最受歡迎的Omega-3 脂肪酸營養補充劑就是魚油。研究證實魚油可降低ADHD的症狀、減緩焦慮、憂鬱症、記憶力衰退、雙極性情緒疾患(Bipolar disorder,又稱躁鬱症),預防老年人中風和認知能力疾病。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