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致死率高。一名長年服藥的心臟衰竭患者,在病情穩定後,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日常出遊或運動與一般人無異;但卻在自行嘗試減藥後,多年不見的病症又再次出現。醫師說明,要控制心臟衰竭病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規律服藥與維持劑量穩定是不二法門。
《Hello健康》為您邀請亞東紀念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說明心臟衰竭為何不可逆的原因與及早治療之重要性,與介紹心臟衰竭第一線治療藥物,以及多數人所不知的2大治療重點。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及早治療改善預後與存活率
心臟衰竭又稱為鬱血性心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指因心臟功能受損,無法打出足夠血液量,以滿足身體及組織代謝的需求,進而產生一連串的症狀。心臟衰竭患者往往不只有心臟問題,也常合併其他共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為常見。(延伸閱讀:洗腎者罹患心臟衰竭10倍於常人 心腎症候群類型、風險、治療詳解)
心臟衰竭會使人體分泌神經荷爾蒙、刺激交感神經亢進等種種因素而造成心肌細胞凋亡或死亡,再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形成惡性循環;然而,藥物雖能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但已受損的心臟機能是無法恢復的,所以治療重點在於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心臟功能繼續惡化。
心臟衰竭分級系統主要有兩種,一個是紐約心臟學會的症狀分級,另一個是美國心臟協會考量心臟衰竭風險因素的綜合分級。曾炳憲主任強調,無論是哪個分級,提早治療的效果都比較好,愈早治療,愈能改善病患的預後、死亡率及提升存活率。(延伸閱讀: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透析病友心臟檢查項目一次看,定期檢查才安心)
以美國心臟協會的ABCD分級來說,A和B級的5年存活率都有97%,但到C級,5年存活率就降至74%,D級則只有20%;可見及早治療,對於提升存活率的重要性。
心臟衰竭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4大類藥物: 統稱A類藥物:可擴張血管與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 新的雙重機轉藥物,可改善心臟功能。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可減緩心跳、降低血壓、抑制交感神經系統。 礦物性皮質素/醛固酮受體阻斷劑(MRA):促進腎臟排除鈉與水,減少荷爾蒙對心血管的危害。 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i):促進腎臟排除糖分,進而排除體內水分,並透過參與脂質及其他機轉促進心臟功能。
曾炳憲主任解釋,基本上4大類藥物的重點都在於降低心臟負荷,避免心肌細胞持續受到不利荷爾蒙與交感神經的刺激;根據歐美臨床指引,若確診為心臟衰竭且已有症狀,建議直接使用上述4大類藥物;因為心臟衰竭為相當嚴重的病情,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心臟衰竭需規律服藥,隨意減藥或停藥易惡化
曾炳憲主任特別提到,心臟衰竭的治療有兩個重點: 需嘗試將藥物調至目標劑量。 一旦病友病情穩定,輕易減藥或停藥都容易使病情惡化。
心臟衰竭藥物經過臨床實驗後,都會訂定為達最佳療效所需的目標劑量;醫師會視病友狀況,緩慢將劑量調升,以求及早控制病情;若病友在服藥過程中,出現低血壓、高血鉀或其他問題,醫師則會暫時調低劑量,待狀況穩定後再嘗試調升;一般而言,醫師都會和病友一起朝目標劑量努力,只要能達到50%以上的劑量,療效就會顯著提升;但有些患者因為身體狀況不穩定,可能需半年或1年以上才能達到目標劑量。
當患者已經接受藥物治療,劑量或功效只能往上加,就不要隨意降低,除非有其他狀況。曾炳憲主任對此說明,一般人所熟知的累、喘、腫等症狀只是心臟衰竭所表現的冰山一角,即使症狀在服藥後穩定,心臟仍可能持續受損及惡化,所以需要持續穩定服藥才能妥善控制;任意減藥、停藥,或是改用療效較差的藥物,都可能加重病情。(延伸閱讀:30歲透析病友有顆80歲的心?當心「心腎症候群」!預防心臟衰竭注意這2點)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30201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