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還會需要我嗎?面對空巢期、這4件事提早準備更寬心

我的孩子還會需要我嗎?面對空巢期、這4件事提早準備更寬心

女性一生的角色多元,從女兒到從出嫁成為太太、媳婦,再轉變成母親或婆婆。到母親階段,女性幾乎將心力投注在下一代、工作與家庭上,因此當孩子成長獨立時,多數母親即面臨重心消失、無所適從的處境,又加上可能適逢更年期,若伴侶早逝、離異或獨居,除了生理不適之外,心裡的失落感與寂寞更可能導致憂鬱、空虛與悲傷等情緒。

台大醫學院臨床心理中心指出,此階段的心理變化即是所謂的「空巢期」。究竟該如何面對空巢期?心理又該如何調適?《Hello健康》為您深入說明。

什麼是空巢期?

當孩子逐漸長大、離家時,家中只剩父母或獨居的階段被稱為空巢期(Empty nest syndrome)。此時若未及早做好心理調適,許多女性或父母很可能出現悲傷、焦慮、沮喪、或憂鬱症等負面情緒外,反映在生理上亦會出現下列問題:

頭痛 全身痠痛 食慾不振 消化不良 胸悶 喘不過氣

當空巢期來臨,多數女性相較於男性而言所面臨的心理打擊普遍更嚴重,由於空巢期經常伴隨著更年期而來,不但要面對熱潮紅、盜汗、骨質疏鬆等生理變化,更要獨自接受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的事實。

由於女性經歷懷孕、哺乳等過程,而與孩子建立起較多數男性更親密的依存關係,部分女性更會選擇回歸家庭以全心照料子女,因此當母親對孩子付出的心力越多、時間越長時,預期此類母親日後面對空巢期的衝擊也將較其他母親愈巨大。(延伸閱讀:更年期要補女性荷爾蒙?補充營養的注意事項)

如何面對空巢期?

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部之廖俊惠醫師指出,當女性們即將進入空巢期時,應即早調整自我認知,並建議可自4大方向循序漸進調適,依舊能成為孩子離家後最堅強的後盾。 子女教養

教導孩子培養獨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空巢期時無謂的擔心,並積極建立與孩子間的正面溝通模式。由於不少亞洲女性傾向為孩子做好做滿的養育方式,反而容易養成子女的媽寶性格,即使離家也不易養成獨立面對問題的觀念。 生活規劃

提早規劃子女離家時的生活內容。參與課程、培養個人興趣、與朋友聯繫,重新找回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將有助於將對子女的重心轉移至自己的下半生。

正確心態

當子女離家,女性面對的就是配偶甚或獨居生活,此時心態應將空巢期的空虛感視為轉機,與伴侶或自己重啟過去因照顧子女而暫停的人生規劃,開啟人生下一階段的里程。 維持健康

唯有當體能與健康狀態保持一定活力時,方能邁向下一階段的人生安排,因此此時女性與伴侶應以更積極的態度照顧自身健康,定期安排檢查與運動,以免空巢期帶來的不只是心裡無法填補的空洞以外,還伴隨著因健康亮紅燈而難以面對的病痛。(你也想知道:減肥、掉髮、骨質流失?醫師解答6大女性常見營養問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