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接觸者追蹤?掌握病例阻疫情

什麼是接觸者追蹤?掌握病例阻疫情

當全球都在應對同一種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病毒,為何東亞地區能把疫情控制得好,而相對的,西方國家的感染及死亡人數卻不斷遽增,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涉及所運用科技的資訊安全授權,意指接觸者追蹤(Contact tracing),本文將剖析目前所知關於它於各國的運作模式,提供您參考。

[covid_19] 成為高風險密切接觸者的6種情況

在探討接觸者追蹤之前,我們得先找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Close contact)者,他們屬於感染機率較高的一群人。根據紐西蘭國家衛生部(New Zealand Ministry of Health)的資料,在病例的感染期間,任何人在無正確配戴個人防護設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簡稱PPE)下,接觸了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都可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以下是您該注意的6種高風險情況。

與新冠肺炎患者有肢體接觸。 與新冠肺炎患者者未保持2公尺社交距離,或是面對面交談超過15分鐘。 未做保護而直接接觸新冠肺炎患者的分泌物,像是打噴嚏。 與新冠肺炎患者待在密閉空間超過15分鐘,如住家、教室、會議室等。 在飛機上,未保持與新冠肺炎患者至少2個座位的距離,或有緊密接觸;若患者者症狀較嚴重,或於機上走動,則全部乘客都可能成為密切接觸者。 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或者實驗研究員在未做好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運送或研究新冠病毒樣本。

接觸者追蹤需政府與人民共同支持

事實上,只要分析東亞國家在面對疫情所抱持的態度,我們就可以了解,接觸者追蹤這種方法之所以行得通,要歸功於國民有集體主義(Collectivist)的思想,加上政府積極運用醫療科技蒐集病毒資料,兩者的無間配合才能使疫情受控制。簡單的說,接觸者追蹤讓醫療人員可以很快地找到密切接觸者,並告知他們可能遭受感染,有必要則馬上進行隔離程序。

一般在診斷接觸性傳染病(Contagious disease)時,醫師首先會詢問患者過去一週所接觸的人,來確認病毒的傳染程度及媒介,但此方法仍有缺失,因為它只能憑患者記憶所述得知,況且大多數人往往不會留意幾時幾分去了哪,或跟誰有交談互動等日常生活細節,所以手機應用程式和科技數位架構就變得至關重要了,政府可以藉由手機藍牙裝置追蹤,並用簡訊通知曾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的民眾,提醒其儘早就醫診斷。

各國抗疫方式不同 藍芽科技有助追蹤

台灣目前正使用過去發生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全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事件所制訂的健康管理系統,加上定時用電話確認居家隔離者不四處趴趴走;南韓則有人開發一款應用程式,使用者可得知半徑100公尺內新冠肺炎患者,以避免前往該區域;香港於所有國外入境者強制隔離14天,並配上手環限制行動。

雖說如此,基於濫用資安的犯罪風險,以及國民對隱私權的要求,以上的控制疫情方法不見得適用於歐美國家。不過在美國,Google和Apple正計畫與地方公共衛生署合作,研發一個跨平台的接觸者追蹤藍牙科技,以便更仔細和有效的掌握疫情流向,並且告知民眾採取適合的措施。

藍牙識別密碼匿名 且定期更換

正常的藍牙晶片會持續向藍牙裝置發出無線電波(Radio wave)訊號,即使您沒按下「確認連結」,它也會有所紀錄,隨著時間過去才會自行刪除,但接觸者追蹤的藍牙卻是不同,它並不會自動刪除。

但民眾請放心,接觸者追蹤藍牙所發出的訊號只是一串含糊的字碼,並附上時間標記,它不含使用者的個人資料,所以就算被人看見也不會構成犯罪動機。以手機為例,每個手機藍牙都有個別的識別密碼,且於每幾分鐘就會換一串新的,當與另一個手機藍牙有了接觸,它們就會互換識別密碼,所有作業流程都不會上傳至雲端或線上伺服器,僅存在手機裡。只有一個特例,假設您不幸被診斷感染新冠肺炎,醫院就有權把病人手機的識別密碼傳送給所有曾互換此密碼的使用者,幫助對方採取相對的保護措施。

根據Google和Apple的最初規劃,此藍牙科技並不會要求全球定位系統(GPS)授權,而是運用藍牙近距數據(Bluetooth proximity data),應用程式的開發將交由公共衛生署或其他公司,更多細節有待程式公布後再考察。

戴口罩東西方不同~重複使用收納必知

在西方國家,戴口罩這件事曾經很難被當地人接受,但從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於全球大肆蔓延後,現在反成為每個人出門必備的保護裝備,也因此引發了各國口罩嚴重缺貨的現象。本文將探討東西方文化對戴口罩的看法,以及重複使用口罩需要注意的事項,在此提醒民眾,只有正確地戴口罩、勤洗手,才能有效避免被病毒感染。

[covid_19] 口罩始於西班牙流感

首先,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戴口罩是為避免病毒透過口沫傳染給其他人,同時也能保護自己不受其他病菌感染,那為何生病不戴口罩?根據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所的研究,口罩的製作要追溯至發生於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但一直到了90年代,口罩才開始慢慢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尤其在日本,它成為了保護自己很重要的醫療防護配備。

事實上,日本社會戴口罩的習慣也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當時因應當地政府推動的西方思想運動,並鼓勵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而隨著流行病一一觸發,口罩需求因此也更受重視了。此外,日本人的禮儀文化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加上有專業醫療人員和政府一同加入自我防疫的行列,督促民眾做好自主健康管理,若有感冒症狀,就主動戴口罩,以降低病毒感染,這才是關照他人最實際的表現。

在中國,出門戴口罩也屬常見的現象,其中以腳踏車代步的人居多,這可能是因為空氣汙染的關係,但在西方國家,即使是在醫療照護的場合,民眾對戴口罩的接受度仍很低,特別在美國,因為它違背了其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意識形態,畢竟臉部正是展現自我最直接的方法。至於東亞國家,包括台灣,戴口罩已經是國人在外的最基本防疫配備,而對年輕人來說,它可以為自己的樣貌增添些神祕感,拍照也更凸顯眼睛魅力。

這3種情況一定要戴口罩

口罩雖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但它並非萬能,關於使用的時機點,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只有在出現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以及照顧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的人,才需戴口罩。當然,很多人並不同意世衛的說法,覺得戴了總比沒戴好,至少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目前台灣的本土感染病例已不再僅限於家庭群聚,但請民眾不要恐慌,目前並無社區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現階段的疫情可分為「零星社區感染」與「發生持續性或廣泛性社區傳播」兩大情境,建議企業可依疫情情境、風險評估,做出相對的因應對策,好讓企業營運能持續進行。

國人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像是公車、捷運、高鐵,也務必要記得遵照政府的規定,車程一律戴上口罩,並減少碰觸車內設施,可以的話,挑人潮不多的時間搭乘,若要去的地方距離不遠,建議選擇走路、騎腳踏車。

另外,指揮中心也呼籲,口罩使用時機仍著重在3種情況:1. 看病、陪病、探病時。2. 有呼吸道症狀者。3. 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針對網路流傳「口罩配戴方式會依其身體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衛福部證實這是錯誤的消息,戴口罩時,有顏色的那一面要朝外,白色的那一面朝內,這樣的戴法與口罩的設計及材質有關,在此也提醒民眾,要購買符合經濟部標檢局CNS15980檢測標準的口罩。 戴口罩記住開戴壓密4步驟

戴口罩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其跟臉部是密合的,才能有效防範病毒入侵,並在戴之前先洗乾淨雙手,戴上後也要避免碰觸口罩。若要摘下來以方便說話或吃飯,建議從後面或耳帶移除,切勿觸及口罩前面部位,若不小心碰觸前面的話,請馬上洗手或消毒。對此,衛福部提供以下4個正確戴口罩的步驟,提醒民眾在疫情延燒的非常時期,持續保持警惕,並做好自我防疫。

開:打開口罩包裝並檢查口罩是否有破裂或缺陷,一般設計為有顏色是外層,此面朝外,且鼻樑片應在最外層上方。 戴:將兩端的耳帶(鬆緊帶)掛於雙耳,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口罩完全攤開拉至下巴,若必要可打結調整鬆緊帶長度,並維持臉部密合度。 壓:雙手食指均勻輕壓鼻樑片,使口罩與鼻樑緊密結合。 密:可透過鏡子輔助,或觸摸確認口罩是否正確戴好,包含內外側、帶子鬆緊、鼻樑片方向及形狀等。

口罩壽命關鍵在乾燥 收納請勿碰觸外層

因應我國口罩產量供不應求的狀況,也許現階段沒辦法每天換一片口罩,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延長口罩的壽命,以持續使用幾天,但這僅限於同一個人重複使用。對此,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山醫院(Mount Elizabeth Novena Hospital)傳染病學專家梁浩楠指出,保持乾燥是延長口罩壽命的關鍵,將口罩連同乾燥劑放入收納袋是不錯的方法。

此外,衛福部也提出方法,把無破損、無髒汙的口罩放入電鍋,採無水加熱殺菌處理約3分鐘,然後靜待5分鐘再取出,這樣可重複使用3~5次再丟棄。加熱溫度建議控制在110℃或以上,以殺死大多數細菌,理論上,只要於65℃高溫處理4分鐘,幾乎就能完全抑制冠狀病毒的活性,但請謹記,乾蒸殺菌超過5次,口罩的過濾效力也會逐漸遞減,民眾須換一個新的口罩。

在收納口罩時,要注意別碰觸其外層,所以建議先自製或用收納袋保護口罩外層,才往內對摺3次,接著利用耳帶將其綁牢,這不但可節省空間,也能降低沾汙或破損的風險。最後,在丟棄口罩時,千萬不可隨地亂丟,因為口罩上可能含有大量的分泌物,若人不慎接觸恐有感染風險,正確的做法是把用過的口罩用衛生紙包起來,再丟進垃圾桶。

疫情助性?7種末日性興奮類型報你知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全球疫情的波及,有的人會意識到自己對性的渴望愈來愈大,這或許是因為在行動管制期間,在家的時間突然變長,大幅少了平日生活上的刺激,而恐懼死亡的強烈情緒也被證實能激起我們的性慾望,專家們將此稱之為「末日性興奮」(Apocalyptic horny)。本文將舉出7種性興奮類型,在疫情如此緊張的時刻,除了可以藉此機會檢視自身的生理需求,您也可以在性生活上做些調整,以夫妻為例,請確保彼此有在一起的時間,也有分開獨處的時間,並避免把話題都聚焦在疫情上,適時的放鬆才能幫助更保持樂觀。

[covid_19] 1. 憂鬱式性興奮(Melancholy horny)

這一種性興奮相當常見,多數人都會有慾火焚身的時候,但因為害怕疫情惡化,所以他們還是會乖乖遵守政府的防疫規則。不過,要壓抑住內心澎湃的情緒和性慾,簡直是極其難受,較好的舒壓方式可能是找家人或朋友暢聊一番,當然是保有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前提下。 2. 下午茶性興奮(3p.m. horny)

下午悠閒地喝杯咖啡,有的人即使是居家隔離也要活得有品味,而所攝取的咖啡因(Caffeine)可能就會把能量都傳送到性器官,進而刺激性慾,但這純粹只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假設。

3. 自誇式性興奮(Performative horny)

這類人擅長在社群網路公開自己的近況,包含自身的性慾狀態,他們也許只是想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心,或可能真是有性興奮的感覺,其動機和真相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而因為其網路的高曝光率,他們的行為也會成為身邊人談論的話題,值得注意的是,其發表的內容通常都圍繞著多麼思念過去的性愛、性愛中做過的瘋狂事情等等讓人搖頭的行經。 4. 嬉鬧式性興奮(Frisky horny)

與其說對性愛渴望,這類人更求社會互動與連結,他們之所以想要性興奮,只是因為單純想要為生活增添些自我滿足感,舉例來說,由於無法參加多人派對的活動,他們可能會嘗試用簡訊或電話跟性愛對象聊色。

5. 探索(好奇)式性興奮(Curious horny)

一個人在家沒事做,有的人亦會把握機會探索平常不會做的事,這類人會用這段時間好好研究自己的生理和性愛層面,若是單身,可能就會看色情網站和手淫;而對情侶、夫妻來說,或許嘗試新的性愛姿勢、使用性愛玩具是新的消遣方法。 6. 目標導向性興奮(Goal-oriented horny)

有別於探索式性興奮,這類人很清楚自己身體生理的需要,他們想要手淫就手淫,想要聊色就聊色,有些人也會先於網路約會,待疫情結束再約對方進入性愛關係。對他們而言,不管任何時候,設定目標且如期執行才是重要,即使是性愛之事也不例外。

7. 不計後果性興奮(Dumbass horny)

這是7種性興奮類型中最要不得的,因為他們不願遵守防疫條規,只為滿足性慾而行動,進而危害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命。在此提醒民眾要對所做的行為負責,多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也許這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中藥對新冠肺炎那麼神?治療成效報您知

中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TCM)和西藥長久以來一直都存有其獨派說法,即使面臨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挑戰,兩方仍是各持己見,非要爭個輸贏。事實上,中西藥皆有優缺,本文將列出中藥對治療新冠肺炎的功效和限制,在此提醒民眾,千萬別使用效用不明的藥物,而因為傳統中藥通常是由數十種草藥熬煮而成,使其成分變得更加複雜,若未經專業醫師就服用,恐帶給身體不確定的健康風險。

[covid_19]

4種中藥調湯輔助治療

根據英國倫敦南岸大學(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衛生與社會保健系所的研究,中藥最主要的功能是調節氣(Chi,中醫相信它是一種生命能量彰顯),進而保護身體不受病毒攻擊,並維持免疫系統的日常運作。雖說中藥只是輔助治療的角色,但有不少中國的研究卻指稱僅憑服用中藥就能緩解新冠肺炎的症狀,並達到痊癒的狀況,不過成功的機率仍是非常困難的,此外,配藥師還得針對病人情況做調整。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劉建平教授指出,在眾多中藥分類與調和,有4種湯劑(Decoction)對治療新冠肺炎比較有效,它們分別是:清肺排毒湯(Qingfei Paidu Decoction,QPD)、甘草湯(Gancao Ganjiang Decoction)、射干麻黃湯(Shegan Mahuang Decoction)、清肺頭泄扶正湯(Qingfei Touxie Fuzheng Decoction)。

而當中以清肺排毒湯的療效最好,它源自於漢朝末期用以治療傷寒病(Cold damage)的中醫理論,由21種草藥、4種調和配方製成的。雖然清肺排毒湯受中國中醫藥管理局(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NATCM)所推薦,但其治療程序仍要視病況做調整,此外,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獲取草藥恐怕是最難跨越的障礙。以美國為例,藥材之一的麻黃(Ephedra sinica)販售就要經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嚴格把關;細辛(Chinese wild ginger)則是被禁的草藥。

甘草或有效但有副作用

在清肺排毒湯眾多草藥中,甘草(Licorice root)算是最重要的成分,它是歐洲及亞洲地帶的土生「雜草」,於很久以前就被古埃及人和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ic)信徒列為傳統醫學的珍寶之一。其實,早在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又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爆發期間,學者已發現有些人因為服用了含甘草的中藥,所以沒有被感染,而關鍵就在它含有三萜類(Triterpenoid,一種植物性化合物),特別是甘草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甘草酸苷(Glycyrrhizic acid)對於控制SARS冠狀病毒(SARS-CoV)非常有效。

從實驗研究的觀點看,因應新冠肺炎相似SARS病毒,或許甘草能發揮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請民眾不要擅自服用甘草的藥物,並務必小心不肖廠商的欺騙手段。

且先不說新冠肺炎目前尚無有任何醫藥產品可達治療與預防效果,甘草的副作用對罹患慢性病者也很危險,包含有:頭痛、月經沒來、性慾冷卻、勃起困難、肺水腫(Pulmonary edema)、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壓、血壓過高性腦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低鉀血症(Hypokalemia)、肌紅素蛋白尿(Myoglobinuria)、偶發性腦損傷、嗜睡、肌肉消瘦、四肢麻痺、疲倦、虛弱。

抗體、抗原、PCR?一次搞懂常見新冠病毒檢測方式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爆發至今,疫情重災區從一開始的亞洲、歐洲、北美洲,到現在的中南美洲與非洲,世界各地都有病毒的蹤跡,在研發解藥及疫苗的同時,各國也想方設法要在短時間內測試出病毒。

根據美國 CNN 報導,最常見的新冠病毒檢測方式有三種,分別是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PCR)、抗體檢測(Antibody tests,或稱 Serology tests)和抗原檢測(Antigen tests),本文就為您介紹新冠病毒檢測方式的不同之處、檢測結果的判讀以及其他種類的檢測方法。 PCR 檢測與 Real-time PCR 檢測的差別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PCR 檢測是最為常見,且準確度較高的檢測方式。每個細菌都有自己專屬的遺傳密碼,而要進行 PCR 檢測新冠肺炎時,檢疫人員會先用鼻咽拭子,從病人的鼻子或咽喉後部收集分泌物,再將採檢到的咽喉棉棒(Throat Swab)或痰液樣本(Sputum sample),利用儀器放大檢視,並找尋新冠病毒的遺傳密碼排列。然而,即使是目前最好的採檢方式,PCR 檢測仍有缺點。PCR 檢測除了需要專業的醫療用品外,器材也要價不菲,更需要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進行採檢,但美國 CNN 報導,突如其來的龐大檢測需求,已經讓美國醫療體系難以支撐,他們甚至連試紙都不夠用。

台灣主要採行的篩檢方式則是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Real-time PCR),又稱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qPCR)。Real-time PCR 和 PCR 最大的不同是,細胞的 DNA 在進行 PCR 檢測時,會經歷變性(denaturation)、引子黏合(annealing)和引子延長(elongation)等三個階段,並且不斷循環;而 Real-time PCR 則能透過螢光試劑蒐集 PCR 的數據,相比之下,Real-time PCR 較 PCR 省時。(同場加映:普篩利弊一次看~偽陰性的潛在威脅大

抗體檢測 掌握病毒擴散範圍

一般來說,當人體遭受病毒入侵時,身體就會產生抗體,因此抗體檢測並非檢測病毒本身,而是檢測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否已產生抗體對抗新冠病毒。抗體的分子是由蛋白質構成,並藉由血液樣本進行檢測,醫護人員會透過手指或是靜脈採集血液,再交由專家小組鑑定血液樣本中是否有專門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因此抗體檢測又稱為血液或血清學檢查,以下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主要鎖定的2種抗體類型: 免疫球蛋白M(IgM):在感染後兩星期內,脾臟會大量生產 IgM 抗體,因此檢測結果若為陽性,代表近期或正在感染中。 免疫球蛋白G(IgG):大約從感染後四星期開始,人體會產生 IgG,屬於「再次免疫抗體」,因此檢測結果是陽性的話,代表曾經感染過。

與前面提到的 PCR 或 Real-time PCR 檢測不同,抗體檢測通常不會用來診斷病人是否染上新冠肺炎,而是用於了解病毒在人群擴散的範圍大小。特別是這次的新冠肺炎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在缺乏 PCR 或 Real-time PCR 檢測的情況下,抗體檢測能讓我們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從新冠肺炎中復原,畢竟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過。

抗原檢測 步驟簡單 耗時最短

抗原檢測在三個檢測裡是最簡單,費時也最短的檢測方法,檢測目的在於找到外來物質,像是細菌或病毒這些外來物質上可供辨認的蛋白質、核酸、脂類或多醣等,也就是抗原,這是抗原與抗體最大的不同。除了這次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也應用於流感(Flu)或是鏈球菌性咽炎(Strep throat),檢測多在醫師的監測下進行,無須昂貴的檢測儀器,只需幾分鐘就能得到結果。

五月初的時候,美國食藥署(FDA)緊急授權一款新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主要經由鼻咽拭子採集鼻腔的黏膜樣本,從中檢測病毒上的蛋白質來判斷。FDA 預計,這項檢測正式上市後,一天可檢測人數將提高至百萬人,有效幫助美國政府知道確切的感染人數。 其他新冠病毒檢測方式

除了我們最常見的三種方式之外,另外還有層析實驗(Lateral flow test),又稱為側向層析免疫層析測定法,是加拿大一間奈米科技公司 Sona Nanotech 研發出的檢測方式。一般情況下,層析實驗室用來辨識特定的生物標記(biological marker),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方面,例如懷孕檢測時,層析實驗直接檢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素由胎盤的滋胚層細胞分泌,使胎盤生長成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稱愛滋病毒)檢測時,則是直接偵測 HIV 病毒。

在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上,層析實驗可以採集多種樣本包含尿液、血液、唾液、汗水和血清等,根據檢查的結果判斷是否染上新冠肺炎。層析實驗不但花費少、不需要特別訓練檢測人員,而且大約 5~15 分鐘就能知道檢測結果。

伊波拉病毒無藥醫!5方法了解可預防

您知道伊波拉病毒疾病(Ebola Virus Disease,簡稱EVD)嗎?這個致死率高達90%的危險病毒,多集中在西非周邊的國家,至今仍持續地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非洲中部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於2018年,共有33起伊波拉病毒死亡案例(死亡率61%)。對此,《國家地理頻道》更將1980年發生在美國的伊波拉事件改編成影集,現在就帶您來了解伊波拉病毒的5個真相!

1. 伊波拉病毒攻擊免疫系統和器官

伊波拉病毒也被稱為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因為當它侵入人體裡,就會殺死細胞並攻擊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器官,隨著細胞的凝血能力下降,就會出現嚴重出血的症狀。伊波拉病毒的潛伏期是2~21天,在這之前都不會有傳染給他人的危險,但若症狀開始出現,患者就要注意了,前期症狀包括感冒、發燒、疲倦、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後期則會有嘔吐、腹瀉、皮疹、腎和肝疾病徵兆、無故瘀血。 2. 天然宿主是狐蝠經動物傳染給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伊波拉病毒有6種已發現的屬類,但只有4種會傳染給人,而我們熟知的伊波拉病毒,其實指的就是薩伊伊波拉病毒種(Zaire ebolavirus),其名字因應發生在靠近伊波拉河的村莊而命名。

目前仍不清楚伊波拉病毒的來源,但科學家們推斷它是一種動物傳染病,而大蝙蝠科的狐蝠類,被認為是其天然宿主,病毒經由狐蝠傳播給其他動物,再傳染給人類。 3. 經體液傳播包含餵母乳和性行為

當人接觸到被伊波拉病毒感染之動物的血或體液,包含打獵和準備受感染動物的料理,病毒即會從傷口或黏膜侵入人體內,這就是「溢出物感染」(Spillover event)現象。但其實,真正可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染,因為病毒能從被感染者的體液進行傳播,包括血液、母乳、口水、嘔吐及排泄物,甚至連性行為和埋葬儀式,也都會提高感染的風險。

負責照顧伊波拉病人的醫護人員更要謹慎,記得要先穿好醫療手套,在救人要緊的當下,也要切記做好安全防範的步驟。

4. 至今無藥可醫但疫苗可降低發作

雖然至今並無藥物能治療伊波拉病毒,但有實驗疫苗(rVSV-ZEBOV)已證實能幫助降低伊波拉病毒的發作,現階段也已應用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針對伊波拉病毒病人,醫院能給予基本的醫療輔助,確保身體的含氧量、水分、血壓都處於正常狀態,其生存率還是仰賴自身的免疫能力,愈早接受治療,康復機率就愈高。 5. 勤洗手且離開疫區後自行隔離21天

為避免感染伊波拉病毒,最好的方式就是別去受到感染的疫區,若您不幸處在疫區中,要避免接觸感染源的體液和身體,包括不要直接碰觸動物和它的肉,尤其像蝙蝠和人猿類。

此外,謹記要勤洗手,當您在料理動物的肉、到醫院探病時,也務必要戴手套,以防病毒感染。當您離開疫區後,建議先與他人隔離21天,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是否出現感染的症狀,有任何不舒服請盡速就醫。

新冠肺炎疫情~呼吸器的重要性與風險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最近歐美國家頻傳出醫護人手不足、醫療資源缺乏等問題,美國紐約更是在4月初時,出現呼吸器(Ventilator)僅剩6天用量的緊急狀況,呼吸器在這一次的疫情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今全球依然供不應求,本文將為您介紹呼吸器在這次疫情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分類、用途與缺點。

[covid_19]

急診與加護病房必備呼吸器

呼吸器為急診室與加護病房必備的醫療器材,通常用在手術時,或是當病人無法自行呼吸,呼吸時的氧氣達不到身體需求時,就需要呼吸器輔助。呼吸器分成很多類型,並不是所有呼吸器的功能都一樣,依臨床症狀可分為家用級(Homecare)與強化看護級(Intensive),依治療對象則可分為嬰兒、兒童與成人,依給氣原理分為正壓、負壓與高頻3種通氣方式。

現在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人,症狀有輕症與重症之分,對於症狀輕微者,醫護人員採用支持性療法(Supportive care),這是指以一般抗生素等藥物幫助控制、舒緩併發症或是藥物副作用的療法,目的是不讓病人承受太多不適,症狀好轉即可回家。但新冠肺炎主要影響的是人體的呼吸系統,所以當病人出現呼吸衰竭的症狀,就需要搭配呼吸器治療。

呼吸衰竭需要呼吸器傳送氧

呼吸衰竭的症狀,包含出現呼吸急促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1分鐘約呼吸15次,但是呼吸急促會高達28次甚至以上。症狀輕微的病人,大多採用非侵襲性的呼吸器,例如藉由急救呼吸氣囊,將氧氣從儲罐傳送到肺部,但是大部分的醫護人員,會避免使用非侵襲性的呼吸器,因為病人在戴上氧氣面罩時,容易咳嗽或是唾液飛濺,這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

而中度或重度的患者,特別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時,會需要機械式呼吸器,而且會需要長達1星期以上。長時間對呼吸器的依賴,再加上不斷增加的病人,就是造成呼吸器不足的主因。

呼吸器的功能就是傳送氧氣到肺部,並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呼吸器都會有一根氣管導管,通過上呼吸道插入氣管內,以保障呼吸道通暢,稱為氣管插管。需要配用呼吸器的疾病包含:大腦受創、失去意識、昏迷、氣胸(Pneumothorax)、肺感染、肺炎(Pneumonia)、中風(Stroke)、小兒麻痺(Poliomyelitis)、吸毒過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重症肌無力症(Myasthenia Gravis)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

使用呼吸器的潛在風險

呼吸器雖然是救命的醫療器材,但使用上還是存在風險,包含以下:

感染:使用呼吸器最大的風險就是感染,因為氣管上可能會有細菌,細菌如果入侵肺部就可能引發肺炎,或是氣管經過口鼻的時候引發鼻竇炎(Sinusitis)。 刺激:氣管會摩擦並刺激喉嚨或肺部,病人使用呼吸器也沒辦法咳嗽(咳嗽可以幫助肺部排出灰塵和異物)。 喉嚨、聲帶等問題:因為氣管會經過喉嚨,也會經過聲帶,所以戴著呼吸器很難說話,但氣管也有可能傷害病人的喉嚨或聲帶,如果使用呼吸器有呼吸困難,或是拿下後一樣無法說話,就一定要告知醫師。 肺部受傷:氣胸、氧氣中毒(Oxygen toxicity),或是對肺部造成過大的壓力,都有可能造成肺部受傷。 其他症狀:例如皮膚感染或是形成血栓。

Hello Health Group 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遺體可傳新冠病毒?出席葬禮風險與須知

對華人而言,參加葬禮(告別式)是很莊嚴且重要的送別儀式,但因著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多國警戒民眾暫時避免涉入群體聚會的密閉空間,以降低群聚感染的機率,沒事就待在家。為安全考量,因此建議葬禮先延期,以避免發生社群傳播,以下是參加葬禮的3大風險,以及若在不得不去的情況下,您需做的一些基本自我防疫步驟。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資料,截至2020年4月13日,新冠肺炎已造成全球逾185萬人確診,約11萬人死亡,而面對身邊親友家人的離開,家屬無非想要幫他們做最後的告別儀式,但考量到人群流動會提高病毒傳播的風險,實在讓人很憂心。

[covid_19] 3個參加葬禮的健康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前駐印度新西北部代表夏姆∙查都衛第(Shyam K. Chaturvedi)指出,現在是疫情緊張的非常時期,出席葬禮務必注意的3項健康風險如下。另要提醒,居家隔離者不應參加葬禮,請待在家別出門,因為身上可能帶有新冠肺炎病毒,或同住的家人帶有其感染源。 任何違反保持社交距離的人際互動形式,都應予以禁止,以避免病毒的傳播。 新冠肺炎患者的親戚朋友,有高可能性會傳播此病毒,因為其潛伏期可達14天,且症狀輕微、多元、不易察覺,也有無上呼吸道症狀的確診病例。 患者停止呼吸後,雖然體內的病毒會連同身體機能一併停止運作,但其身體就如同任何物品表面,新冠肺炎病毒仍可能附在上面數小時,尋找下一個宿主,要特別留意的部位有臉部、手部,以及衣物,所以戴口罩非常重要。

儘早處理下葬 置冷凍庫應做隔離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需要在嚴謹的受控條件下處理,且不得置放於露天空間,不管是土葬或火葬,都要儘早完成。在中國,新冠肺炎亡者都採火葬儀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簡稱UAE)阿米提大學(Amity University Dubai)鑑識科學系所副教授納蘭莎辛格(Nrashant Singh)解釋,火的高溫能抑制住病毒;若是土葬,則必須加入某種化學物質,加速遺體分解的過程。

在移動及搬運患者遺體時,工作人員要格外小心,且建議限制接觸遺體的人數,因為一旦身體開始分解,附在其上的病毒就會暴露出來,這對周遭的人是很危險的。辛格補充,倘若處理遺體有時間上的拖延,則得先做個別隔離在至少-10℃的冷凍庫裡,雖然科學家至今仍未能掌握溫度對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但若按照過去病毒的特性,極熱或極冷的溫度是可以使病毒變性,即使沒辦法殺死它,也能導致它沒有活性。 6個出席葬禮的注意事項

面對摯愛的家人或朋友離開,不捨和沮喪的情緒可能讓您很難承受,特別現在正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緊張的時刻,甚至可能連見最後一面也做不到。但換個角度思考,我們可以待在家,花一段時間為對方默哀,一樣可以達到紀念和祝福逝者的意義。至於要前往葬禮現場的人,英國慈善機構英國時代基金會(Age UK)舉出以下6點注意事項,請民眾別掉以輕心。 先在外面或車內等待,待接到主辦單位通知可入場再進去,但請依照該單位的指示行事,避免造成秩序上的混亂。 葬禮場合中,禁止與任何人握手,包括單位負責人和死者家屬。 遵照葬禮場合指示使用所準備的消毒水,若無可自帶消毒水使用。 讓葬禮工作人員開門關門,以避免門把的接觸,若無請在觸摸門把後洗淨雙手。 按著招待或工作人員所給的座位坐,並盡可能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 不建議碰觸棺木,給死者看最後一面足以表示誠意。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疾管署呼籲:4招預防屈公病疫情擴大

透過蚊子傳染的疾病,例如登革熱(Dengue Fever)、屈公病(Chikungunya),散播速度非常快,問題相當棘手,因此每年政府都會動用大量資源,防止病媒蚊孳生,和預防疾病爆發。然而,2019年7月,台灣竟出現了第1起屈公病的本土病例,截至同年9月15日,已有77人遭感染,其中本土病例占了11例。以下將詳細介紹屈公病的症狀,以及預防它的方法。

屈公病的症狀表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然發燒和關節疼痛為屈公病的主要症狀,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勞和紅疹。其中關節疼痛會讓人感到非常虛弱,且症狀通常會持續數天或數週,有少數案例,最久甚至可長達數月或數年。

多數病人都能完全從屈公病康復,但偶爾也會出現眼睛、神經、腸胃道或心臟等部位的併發症,而且嚴重狀況不常見,除非對象是新生兒、65歲以上老人、抵抗力較低者,或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糖尿病(Diabetes)、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一般來說,屈公病容易被誤診為登革熱,因為症狀相似,只是程度通常較輕微。可以參下圖,學會分辨屈公病與登革熱的差別。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管署) 屈公病的傳染方式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人類會因被帶有屈公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感染,但不會直接人傳人。病患在發病的前2天至發病的後5天期間,病毒會在血液中活動,稱之為病毒血症期(Viremia);此時如果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並使此病媒蚊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跟登革熱一樣,主要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巡、倒、清、刷  防止病媒蚊孳生

目前沒有疫苗或抗病毒藥物能治癒屈公病,故治療通常僅以緩解症狀為主。這也是為什麼預防病媒蚊的孳生,是杜絕屈公病,和防止疫情擴大最有效的方式。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徹底執行「巡、倒、清、刷」的動作,以清除生活周遭的病毒孳生源。

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有無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倒掉積水,並將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 清:收拾減少生活周遭閒置的容器,或將其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刷:去除蟲卵,所有欲持續使用的器具也都應徹底清潔。

疫區旅遊要小心  防蚊措施不可少

疾管署也呼籲,計劃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並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如果出現疑似屈公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最近的旅遊和活動史,以利通報作業和診斷治療及早順利進行。

新冠病毒存活多久?依材質最長72小時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在全球的疫情日漸嚴峻,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和生存力都十分強,傳播率早已超越2003年盛行的傳染病,也就是簡稱SARS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日前,有報導關於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疫情規則的訊息,「冠狀病毒被證實氣溶膠(Aerosol)傳播,在空氣中可存活8個小時。所以,要求每個人在任何地方都得戴口罩。」然而,目前這樣的理論可能有部分錯誤,以下將介紹新冠病毒在各種物品材質上的存活時間,並進一步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

[covid_19]  新冠病毒存活的時間

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日本橫濱港停靠了1個多月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在乘客下船後的17天,科學家在船上發現,殘留有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通稱RNA),即病毒的遺傳物質,此發現讓很多人擔心,是否新冠病毒可以在人體以外,存活超過17天。對此,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流行病學教授莉亞馬克斯(Julia Marcus)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研究,這只代表該病毒是可被檢測出來的,但並不代表具有傳染效果。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免疫學教授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表示,病毒還需要其他多種元件,才能維持它繼續運作。所以如果體內只有某部分的病毒RNA,缺乏完整的病毒基因組,就無法製造病毒,也就是說,若體內只有部分的病毒RNA,就不代表會造成感染。

馬克斯教授表示,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銅(Copper)上存活長達4個小時,在紙板上可存活24小時,而在塑料和鋼鐵上,則長達72小時。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表面的病毒數量都會大幅減少,所以觸摸到病毒的感染風險,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低。

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與飛沫傳播

1. 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這個名詞,也許大多數人都對它感到陌生,氣溶膠是一種極細小的顆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召集人張上淳教授,曾在3月28日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氣溶膠的飛沫比一般咳嗽更細小,懸浮在空氣中更久,所以在同樣空間裡的傳染風險更高,所以現在給醫護人員的指引,都是盡量不要用會製造氣溶膠的措施。

而氣溶膠和空氣傳播不太一樣,張教授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做為空氣傳播的例子,肺結核病人噴出的顆粒,會在空氣中懸浮更久,並經由如空調等路徑,傳染給未防護者,兩者還是有些不同的。

2. 飛沫傳播

通常呼吸道的傳染病,可以透過不同大小的飛沫傳播,當小滴顆粒的直徑> 5-10μm時,稱為飛沫(Droplets),當直徑小於5μm時,稱為飛沫核(Droplet nuclei)。根據目前的醫學證據,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

3. 空氣傳播

在針對中國的確診案例中,目前尚未有證明空氣傳播的資料。空氣傳播不同於飛沫傳播,因為它通常是指直徑

根據WHO在3月29日發布的新聞稿,提到在氣溶膠顆粒中,發現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可達3小時,但是,官方並無表示「冠狀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8個小時,要求每個人在任何地方都得戴口罩。」這樣的說法。 新冠肺炎傳播的途徑

如上述所提,WHO強調目前研究的證據,新冠肺炎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染與接觸感染。

當與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或打噴嚏的人跟您的距離在1公尺以內,而且您讓有黏膜(Mucosa)的部位如嘴巴、鼻子,或結膜(Conjunctiva)如眼睛等,處於暴露的狀況下,就可能遭飛沫傳染。或是與感染者直接接觸、間接接觸感染者所處或接觸過的環境的表面,或穿戴感染者身上的物品等,也可能遭傳染。 新冠病毒傳染性強 切記勤洗手

岩崎明子教授表示,如果我們的手指上,只有一顆新冠病毒,就不太可能被感染,人體需要暴露在具有一定數量的病毒環境中,才會被感染。不過,新冠病毒算是傳染性很強的病毒,只需要10顆就會造成感染,而其他種類的病毒,可能需要數百萬顆。整體來說,接觸的病毒數量愈少,感染的可能性就愈低。

養成用肥皂勤洗手的習慣很重要,建議大家記住正確洗手的7口訣「內、外、夾、攻、大、立、腕」,並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在室內與人多的場所請戴口罩,做好防疫自我保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