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6大症狀公開,3前兆自我檢查!鼻咽癌原因、治療

鼻咽癌6大症狀公開,3前兆自我檢查!鼻咽癌原因、治療

鼻咽癌在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及台灣為高罹病區,在西方世界非常罕見,其發生率約白種人的20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皆有超過千人罹患鼻咽癌,好發年齡為50歲,其中男性發生率又是女性的兩倍。

究竟鼻咽癌症狀有哪些?致病原因為何?該如何治療?《Hello健康》為您深入說明! 鼻咽癌6大症狀

臨床上為了方便診斷及掌握病情,將鼻咽癌的症狀分為以下6類: 1.頸部腫塊

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且最常出現的臨床症狀,因為鼻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管,癌細胞很容易經由淋巴管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或身體其他地方。

約30~40%病患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而有70~80%病患確診鼻咽癌時,已出現頸部腫塊。 2.鼻涕或痰有血絲

鼻咽富含血管且容易出血,當鼻咽形成腫瘤時,腫瘤表面會逐漸潰爛、出血,導致鼻涕或痰(尤其是從鼻部倒吸的痰)會夾帶血絲。 3.類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鼻部症狀

鼻咽腫瘤會堵塞鼻腔,產生分泌物,導致患者出現鼻塞、膿鼻涕、鼻涕倒流及嗅覺異常等症狀,且鼻腔可能因為腫瘤潰爛而飄散臭味。 4.耳悶、耳鳴

耳部症狀主要因耳咽管功能受損而致。耳咽管具有平衡中耳腔壓力的功能;舉例來說,搭飛機時,耳朵容易因為內外耳壓力不平衡而出現悶塞感,此時只要吞口水、打哈欠,就能打開耳咽管,進而平衡中耳腔的壓力。因此,當鼻咽癌腫瘤侵犯耳咽管,影響其功能時,患者會產生耳悶、耳鳴、中耳積液及聽力障礙等症狀。

5.頭痛

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與鼻竇、顱腔相隔,當鼻咽癌腫瘤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顱腔時,會造成頭痛現象,此種頭痛通常是單側性。 6.腦神經症狀

鼻咽部於頭顱中央,周圍佈滿血管與神經,鼻咽癌的癌細胞可能會經由周圍神經侵犯大腦,引起腦神經的相關症狀,例如顏面出現麻木感、複視、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等。 鼻咽癌自我檢查3前兆

若能早期發現,鼻咽癌治癒率高達90%以上,以下為鼻咽癌早期的3大症狀,若有類似徵兆,請盡快就醫檢查。 頸部腫塊: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的兩側;腫塊本身不痛不癢,且持續2~3週都不會消腫。 鼻涕或痰有血絲:鼻涕或痰中有暗紅色的血絲或血塊。 耳悶、耳鳴:在沒有感冒或鼻竇炎的情況下,出現耳悶、耳鳴、重聽或耳內有流水聲,尤其是單耳時。 鼻咽為圖中的紫色處,位於鼻腔後方,咽喉上方 鼻咽癌原因

鼻咽癌致病原因仍不明,但較常被提及的為種族基因及遺傳因素外,以下因素也可能提高鼻咽癌的發生率:

遺傳及家族病史:一等親內若有人罹患鼻咽癌,自身的罹癌率為常人的20倍。 常吃醃製或發酵食品 帶有EB病毒: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也稱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的抗體指數都很高,因此醫界認為鼻咽癌和EB病毒存在某種相關性。 抽菸、喝酒及嚼檳榔 長期在空氣汙染的密閉環境下工作

鼻咽癌的檢查

鼻咽癌主要的檢查工具有3種: 鼻後鏡及鼻咽內視鏡:鼻後鏡檢查是利用壓舌板壓住受檢者舌部,再將一個小鏡子放置於口咽部深處,利用燈光與頭鏡來檢視鼻咽部;鼻咽內視鏡則是直接進入鼻孔,經過鼻腔檢視鼻咽部。 EB病毒抗體檢測:多數鼻咽癌病患都有EB病毒抗體,因此可作為輔助的診斷工具。 鼻咽病理切片:為最主要的診斷方式,直接透過檢驗切下來的病理組織,判斷患者是否罹癌。

其他檢查方法還包括X光、電腦斷層檢查及磁振掃描等影像檢查,這些檢查主要是幫助醫師判斷腫瘤大小、位置及擴散情況。

鼻咽癌的治療

鼻咽癌屬於放射敏感的腫瘤,所以放療的治療效果顯著,針對鼻咽癌早期病患,醫師多以放療為主;若病患進入第二或第三期,則會合併放療與化療,避免腫瘤擴散;若病患進入第四期,有遠端轉移的情況(癌細胞擴散至骨骼、肺部或肝臟),就會以化學治療為主,其他治療為輔的方式來控制病情。

由於鼻咽靠近腦部,不易執行手術,加上鼻咽癌易發生轉移,所以手術通常僅用於診斷,或治療放射線治療的後遺症、併發症,或輔助處理鼻咽癌復發等狀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