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內視鏡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準備

鼻竇內視鏡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準備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基本概念

鼻竇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或稱鼻竇手術(Sinus surgery),是一種用來治療或預防鼻竇炎(Sinusitis)復發的療法。鼻竇炎一般都不會太嚴重,但症狀十分煩人;鼻竇炎是鼻竇的內膜發炎,症狀包括疼痛、鼻塞、流膿、嗅覺變差、鼻子後側和喉嚨有黏液的感覺等。

為什麼需要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

若藥物無法治療或改善慢性鼻竇炎,就會需要做鼻竇內視鏡手術。大多需要動刀的慢性鼻竇,最適合的手術就是鼻竇內視鏡手術。本手術並不像傳統鼻竇手術,術後並不會留下太多肉眼可見的傷痕,而且花費也比較低,因為住院天數比較短,恢復得更快。然而,術後的照顧還是很重要。

除了鼻竇內視鏡手術外,鼻竇炎還有其他的療法:

使用抗生素可改善發炎。 若您的鼻竇炎是過敏所引起,可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或是服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來預防鼻竇炎。 若長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可縮小息肉(Polyps)。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風險因素

就跟其他手術一樣,鼻竇內視鏡手術也有潛在的風險;手術前,請務必了解手術風險與併發症。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

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微併發症,像是瘢痕組織(Scar tissue)附著在鄰近的組織上、眼周瘀血腫脹。而有低於 1% 的機會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像是嚴重出血、眼周受傷、腦傷等。不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絕大多數的併發症都可治療與預防。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過程與準備

手術前,請禁食禁水 8 小時,並告知醫師您最近的用藥、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手術當天,請準備好所有書面資料、並與麻醉師會談,而且只服用醫師與麻醉師所同意的藥物。

手術的過程為何?

鼻竇內視鏡手術是透過您的鼻孔動刀,並不會在臉上留下傷疤,也不會改變鼻子的形狀。外科醫師會使用有彈性的內視鏡,來檢查您的鼻道,並使用一些醫療道具來清除息肉,疏通鼻竇到鼻子的通道。 手術通常會全身麻醉,但也可能局部麻醉,手術時間通常為 1~2 小時。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 鼻竇內視鏡手術的術後恢復 手術結束當天就可出院返家,不過,若您的鼻內有無法溶解的填塞物,隔天早上會需要取出。 請至少 1 週不要擤鼻子,鼻塞的狀況可能會延續數週。 外科醫師會給您鼻噴劑或滴鼻劑,也可能為您安排抗生素療程,以避免感染的風險。 規律運動能幫助您盡速回歸日常生活。但運動前,請先諮詢醫師的意見。

心血管的沉默殺手:睡眠呼吸中止症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的讀者,對於上班族或學生在車廂熟睡的場景一定不陌生。當然,這些通勤族也可能前一個晚上追劇,或是通宵玩線上遊戲而睡眠不足。但是其實很多人是盡力要睡飽,但醒來仍然很累。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在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的問題。而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除了讓你第二天無精打采,更有許多健康上的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你疲倦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在睡眠過程中,呼吸經常反覆中斷,空氣因而無法好好進入肺部,使血液中的氧氣量降低;二氧化碳增加,患者會因此睡到一半會突然醒來,以便重新呼吸,而這種間歇性的睡眠,非常有損我們的睡眠品質。

我們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血紅素,血紅素主要功能就是帶著從肺部得到的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細胞。細胞利用氧氣產生呼吸作用(Cellular respiration)分解養分,產生能量供身體所需。然而一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就無法好好讓氧氣進入體內,我們的細胞也無法好好地分解養分。因此,當身體能量不足時,就算前一天晚上睡得再久,早上起床仍然會覺得很疲倦。(推薦閱讀:胸悶、焦慮、慢性疲勞是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找回健康) 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心血管的影響

別以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只會讓我們白天的時候總覺得沒有睡飽而已,有一類睡眠呼吸中止症名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以下簡稱 OSA),更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患者可能會因為 OSA 的關係,在睡覺時容易缺氧而引發交感神經興奮,讓血壓無法降下來,影響到血液中的凝血功能,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律不整(Arrhythmia)、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冠狀動脈疾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及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其中常見的就是中風(Stroke)。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比起一般人,有高於六倍的風險罹患「睡醒後中風」(Wake-up stroke)的風險。這類中風通常是病人在睡醒後才發現自己身體局部麻痺無力,需要格外注意,否則容易因延誤送醫而錯失治療腦中風的黃金時間,造成憾事。(同場加映:狂打哈欠!小心是睡眠藥物和心理問題) 睡眠呼吸中止患者難自知

睡眠呼吸中止症之所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通常無法察覺到自己的病症,常常自以為睡夠了,卻總是感到精神不佳,之後怎麼補眠都沒辦法睡飽,導致專注力及記憶力越來越差。若覺得睡再多仍疲憊不堪,或是枕邊人發現有異狀時,一定要盡速就醫。

母親哺乳飲食很重要!6招降低母乳中的有毒物質

母乳對寶寶來說無庸置疑是最好的營養來源,因為母乳能提供寶寶至少前6個月的完整營養需求,此外,餵母乳也能為寶寶及媽媽帶來親密感,但科學家也發現母乳中可能也含有某些有毒物質。因此請各位親餵母乳的媽咪多注意,在哺餵心愛的寶寶之前,請先確認自己的母乳是不是安全無虞。

母乳的有毒物質哪裡來

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含有很多有毒化學物質,例如每天生活中碰觸過的食物、化妝品、水甚至是空氣都可能含各種有毒物質,由於這些毒物含量輕微,所以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但是卻會透過母乳傳遞給寶寶。

含有毒物質的母乳會影響寶寶嗎

所幸母乳所含的有毒物質非常微量,因此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事實上,寶寶在子宮裡,就已經接觸過這些毒物了,只是比母乳所含的更微量罷了。而且,目前尚無研究證實這些有毒物質會影響寶寶腦部發育,因此請媽媽不用過度擔心。

該不該繼續餵母乳

因為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完美的食物,所以各位媽咪應該要繼續餵母乳;母乳不僅能提供寶寶抗體,可以幫助寶寶預防一些小兒常見疾病,例如:胃腸炎(Gastroenteritis)、感冒(Colds)、肺部感染(Lung infections)或耳朵感染,而且母乳還含有腦部發育所需的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因此,餵母乳的好處大過於任何的潛在風險。 該如何儘量降低母乳的有毒物質

多留意並遵守指示適量地攝取肉類、魚、蛋及其他富含脂肪的食品,並注意您的食物來源未受污染,您也可以諮詢專家意見以確認您的食物來源是否可能暴露於過量的有毒物質中。從飲食做改變可能幫助不大,但聊勝於無,而且若您擔心因餵食母乳將毒物帶給寶寶,您可以參考以下6方法來儘量降低母乳中的有毒物質:

建立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這樣您就能避免從單一來源攝取污染食物的風險,記得也要吃多樣的蔬果、食品、肉、魚與澱粉食物。 烹調前先切除肉類的脂肪。 轉換成低脂產品。 食用多脂魚對您跟寶寶健康都有好處,但每週勿食用多脂魚或鮪魚超過2份,一週內勿食用鯊魚、旗魚或馬林魚超過一份,因為這些魚的汞含量很高。 如果可以,請購買有機食物,尤其是肉類,食用前要徹底洗淨。 勿食用魚肝油營養補充品,如鱈魚魚肝油(Cod liver oil),因為污染物通常都會累積在魚肝,但您可以食用使用新鮮魚肉製成的魚肝油營養補充品。

陪小孩看書有方法!培養閱讀興趣從小開始

閱讀好處很多,從小培養閱讀興趣,對小孩的認知發展和知識學習都很有幫助。小說、雜誌、網路文章等,不管小孩在讀什麼東西,哪怕只是一張生日卡片,他們都可以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父母也可以參考以下建議,加上正向的態度,讓閱讀變成小孩喜歡的活動。

把閱讀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如果父母可以跟小孩一起看書,閱讀這個活動對小孩來說會比較有吸引力。而且這麼做不但能加深親子感情,還可以幫助小孩培養對書本的興趣,如果小孩年紀還小,父母可以嘗試在睡前念故事給他們聽,這樣以後他們就會把書本和快樂聯想在一起。

別讓小孩覺得閱讀很無聊

不要用無聊的書和沒有抑揚頓挫的音調,扼殺小孩對閱讀的興趣。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父母務必要想辦法,用正面的方式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例如製造音效、發揮演技等等,讓小孩覺得閱讀是一件好玩的事,一點都不無聊。唸完的時候,父母也可以讓小孩講一下自己喜歡剛剛哪一段情節,或故事裡的哪個角色 。此外,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不要一直唸都不中斷,除了演戲融入劇情、中途討論,也可以跟小孩輪流唸,一人一段,小孩有看不懂的字時再幫他就好。 父母以身作則多看書

如果父母希望小孩多看書,自己卻不看,那不是很奇怪嗎?因此建議父母以身作則,如果自己很久都沒閱讀了,請把書拿起來看吧,讓小孩知道自己的爸媽也是個愛看書的人。

讓小孩選自己的讀物

如果讓小孩在圖書館或書店挑自己喜歡的書,他們會比較願意和比較常去看它。另外,平常如果小孩問了您不知道的問題,也不用裝懂,而是可以一起與他們找書查資料,因為透過對自發的知識渴望找到的讀物,對小孩來說閱讀起來也會比較有趣。 處處都有學習閱讀的契機

閱讀並不只限於書本,世界上到處都有學習閱讀的契機。父母可以盡量讓小孩接觸各式各樣的讀物,例如餐廳的菜單、食物包裝上的字、傳單、招牌等,裡面都有很多他們可以學到的新字。

很像卻不一樣!雙胞胎個人特質別忽視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算是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也喜歡被當作是一個獨立且獨特的人看待。不過一般人常常會忽略這點,就連他們的父母和家人,有時也會誤認為雙胞胎就是什麼想法和喜好都一樣,同時雙胞胎也常被拿來與同時期出生的兄弟姊妹比較,讓他們感到尷尬、不悅。

這樣的處境,其實很容易限制雙胞胎小孩的個別興趣和人格發展,並可能造成日後的心理問題。所以專家建議生雙胞胎的父母,從小就要將他們看作兩個獨特的人看待,個別用適合他們的方式培養他們長大。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 鼓勵小孩展現個人特質

父母是小孩小時候最親近也最具影響力的人,因此父母有責任鼓勵小孩展現個人獨特的特質。 2. 不要老把雙胞胎當成同個人

雙胞胎雖然同時出生,但還是2個不同的人,不是一組2個一模一樣的人,所以不要老是把他們當同一個人對待。 3. 個別跟雙胞胎單獨相處

就算他們還小,也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建議可以個別跟他們獨處,一次只跟一個小孩講話、互動、抱抱等,這樣小孩比較會覺得有得到父母的關注。 4. 對雙胞胎也要因材施教

父母應該對雙胞胎因材施教,並分別針對小孩的需求給予協助。 5. 別亂將雙胞胎比較打量

就算是一般人也不會喜歡被拿來比較,而每個人都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不同的興趣和專長。其中一個雙胞胎擅長數學,不代表另一個雙胞胎也要喜歡或擅長數學。 6. 雙胞胎興趣各自發展

雙胞胎可以各自發展自己的興趣,父母請確保能分辨他們喜好的不同,並鼓勵他們追尋自己獨特的愛好、表線自己的特質,和獨立結交自己的朋友。

7. 必要的時候讓他們分開

父母可能喜歡看自己的雙胞胎總是黏在一起,但有時候讓他們分開一下,有益於培養他們的獨特性,也能鼓勵他們自己結識新朋友。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代表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給我閉嘴!亂吼小孩沒用以後恐問題多

當大人快因壓力而爆炸,小孩卻持續跑來跑去,鬼吼鬼叫,怎麼講都講不聽,常常會讓人忍不住對他們大吼:「坐好!給我閉嘴!」不過您要知道,這樣吼小孩可能沒用,要是太常這樣,小朋友觀察大人感受的能力可能甚至會變遲鈍,並更常忽略您。

對小孩大吼大叫的負面影響

通常大人對小孩大吼大叫都是因為當時很生氣,而在情緒失控當下說的話,常常很容易傷人。要是您的小孩比較敏感,焦慮和自我認同低落,便成為必然的結果。

此外,亂吼小孩對他們的人格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因為小孩會模仿大人的所作所為,要是您常常吼小孩,他們長大時便可能會認為這就是正常的溝通方式,並把它變成自己的習慣,而等他們長大,甚至會對您吼回去。 停止對小孩大吼的方法

要停止對小孩大吼大叫的習慣,首先應該要知道自己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您生氣可能是因為小孩忤逆、粗心或忽視您,或者在經歷漫長的工作一天後,您其實是在用大吼抒發上班時的壓力,了解自己憤怒的根源和爆發的時機,才能控制亂發脾氣的習慣。

再來,每當您想吼小孩時,應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您希望小孩學到什麼,因為有時在情緒下對小孩施罰的懲處,可能跟小孩的行為沒有關係,對他們的教育也沒有用,只是大人純粹的發洩。

待您冷靜下來之後,再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小孩,慢慢並堅定地解釋哪些事情不能被接受,並具體說明您希望小孩怎麼做。若小孩年紀夠大,瞭解您說的話,您可以鼓勵他們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孩怕看醫師!事先描述過程讓他安心

小孩難免會生病,需要帶去看醫師,但如果他們害怕看醫師,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以下,我們將介紹一些幫助小孩克服恐懼的方法,希望爸媽以後帶小孩就醫,可以比較輕鬆不頭痛

跟小孩解釋看醫師的目的

如果您要帶小孩去做例行健康檢查,可以告訴小孩醫師會進行一些測試,來確保他們能健康長大。去之前,讓小孩知道他可以問醫師問題,各種關於自己身體的事,和身體是怎麼運作的都可以問,讓這趟就醫之旅變得好像很有趣,並可以學到新知識。

如果您要帶小孩給醫師診斷或治療,可以告訴小孩此行會幫助醫師判斷他們是否有任何問題,然後醫師會處理發現到的病症,幫他們對抗疾病,讓他們的身體不要這麼不舒服。

不要在未告知小孩的情況下帶他們看醫師,不然他可能會驚慌失措。如果不知道要怎麼跟小孩解釋看醫師的目的,也可以與醫師討論。 跟小孩描述看醫師的過程

您應該向小孩描述就醫的過程,如果小孩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事,他們可能會比較能接受。您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小孩理解,或可以用娃娃、玩偶等,示範護理師或醫師檢查的方法。用遊戲的方式告知小孩,可以讓他們比較好理解。

對小孩的恐懼展現同理心

不要跟小孩說:「別怕」、「醫師不會傷害你」或「不要哭」,因為這些話可能沒有用,也不能幫小孩克服恐懼。相對地,您可以說:「我知道你很害怕,我跟你一樣大的時候,也很討厭看醫師的感覺。」然後告訴小孩,只要您和小孩一同克服,整個過程都會很順利,而且您也會一直待在小孩的身旁陪他。 讓小孩帶喜愛的東西去看醫師

娃娃、毛毯、填充玩具都可以安撫小孩的心情,讓他們感到比較自在和安全。您也可以帶小孩去認識其他不怕醫師的小孩,幫他們減少緊張害怕的情緒。

讓小孩有美好的就醫經驗

您可以給小孩一個親吻或擁抱,藉此鼓勵小孩,告訴他下次再來看醫師的經驗會更好。您也可以在看完醫師後,帶小孩去動物園或看電影,藉此增強小孩下次再來的意願,並減少剛才就醫的恐懼。

孩子有自閉症類群障礙?4招改善溝通

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孩子與他人溝通時,容易會出現困難,而且雖然此病無法完全治癒,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協助孩子改善他們的溝通技巧。如果您的孩子有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是您對這個問題感到興趣,本文將為您一一介紹,並且詳細說明。

自閉症類群障礙常見溝通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有自閉症類群障礙,他們可能時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跟外界做連接,且當別人告訴他們事情時,他們因為有障礙而無法完全地理解,也無法很清楚告訴別人,他們的想法是什麼。除此之外,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在非語言的溝通上也容易出現問題,如:會避免眼神接觸或無法控制自己的臉部表情,但是並不是全部有此障礙的孩子都會出現這些問題,畢竟每個人的溝通程度,還是會因人而異。

就像是有的孩子跟別人說話可以了解部分的內容、有些孩子則連發出字的音節都有困難、甚至有的孩子可以說話但無法完整表達,至於有些孩子,則有能力可以跟別人談論像職涯等的深度話題。 4招改善與此障礙的孩子溝通

因此,要如何與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溝通,下列幫您列出關於4點有用的技巧供您參考:

避免重複或死板的語言:您的孩子可能會不斷重複說聽到的話;他們在說話時,可能會使用沒有意義的字句,或是說出跟談話內容無關的東西,甚至在回答問題時,可能會用您的問題反問。他們也可能會用奇怪的聲音說話。另外,他們還會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做為談話的開始。 開啓他們有自信的話題:有此障礙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很出色,如:數學或美術。但他們無法跟別人進行正常的雙向對話。因此,建議可以用孩子們擅長的能力來作為開頭,使他們的對話能夠建立在信心上。 透過閱讀慢慢引導對話:這類型的孩子隨著時間慢慢長大,他們的語言能力可能會變得異常,但有些孩子在5歲時就能閱讀書籍或看報紙,但他們卻不了解書或報紙的內容是什麼。而有些患有此病的孩子,別人叫他們的名字時,他們不會回應。因此,可以透過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方式,透過內容來產生孩子有興趣的對話。 利用臉部表情加深溝通: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會對透過他們的臉部表情傳達感受、出現困難。當他們與別人談話時,他們通常會避免與別人有眼神接觸,或是對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連看都不看一眼。因此,運用孩子的表情來了解他們的情緒,可以更加深與孩子溝通時的互動。

用愛灌溉!養育自閉症孩子的5撇步

教養孩子不是件容易的差事,對於要養育患有自閉症(Autism)孩子的父母而言,想必當然也會多出更多困難、壓力與焦慮(Anxiety)。如果您的孩子患有自閉症,本篇文章將為您提供一些有幫助的5個小撇步。

1. 正向思考充滿愛

跟其他的孩子一樣,自閉症的孩子對正向的事情,一樣也會給予回應。請您記得,不管孩子的情況如何,父母要永遠保持正向思考態度,因為只要您細心呵護、照顧,他仍然會健康長大。您可以試著發掘孩子最讓您欣賞的行為、動作,如果他表現很好,您可以給孩子特別的貼紙或徽章,做為獎勵。如果孩子做錯事,請您不要急著處罰他,您可以從旁協助、加以改正。畢竟要成功教養孩子的關鍵是,用愛灌溉,讓孩子在滿滿的愛環境中成長。

2. 多教孩子一些溝通技巧

自閉症的孩子在溝通上,可能會面臨有些問題,如:您的孩子可能不了解您的意思,或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需求。因此,跟孩子溝通時,您可以使用簡短的字句,並在跟他說話前,記得加上名字,讓他知道您正在跟他對話。

您也可以鼓勵孩子多問些問題,或是由您提出問題,讓他來回答,而且要耐心等待孩子的答案。此外,也要請父母提醒孩子,說話時要跟對方有眼神接觸,臉部也要帶有一些表情。此外,您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刺激孩子多與他人互動。 3. 多參與孩子每天的活動

帶您的孩子去超市走走,一起買些日常用品、食物,也可以去公園玩耍;如果可以,也可以帶孩子去您上班的場所。在您陪伴孩子過程中,您可以清楚了解孩子對周遭事物的反應,將有助於您知道他可能表現的行為。您可以試著跟主管討論,看是否可以把孩子帶到辦公室裡,或許您的主管會同意。

4. 對孩子要有耐心

做任何事都需要時間才能完成,尤其當您要面對的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更需要有加倍的耐心。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知道針對您孩子的治療方法是否合適,請各位父母請隨時保持正向思考,孩子在您努力下,情況會慢慢的愈來愈好。

5. 尋求他人協助

您可能會發現,同樣也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組成的支持團體,會給你很大幫忙;因為這些團體成員也能了解您的處境及情況。在支持團體裡,您可以與大家分享您的顧慮、焦慮與壓力,很多人也會提供有幫助的建議,您可以多參與有助益的活動。此外,諮商可能對您也有幫助,心理諮商師能給您一些專業建議,讓您更容易面對、解決問題。

女孩間的霸凌?家長這樣處理就對了

女孩間的霸凌事件已不是新聞,每天都有霸凌事件發生,而且愈演愈烈。您曾問過自己家的女孩是否是霸凌的受害者還是她自己就常是霸凌別人的加害者呢?本文我們將討論女孩霸凌事件的原因及如何停止這種現象。

女孩霸凌的原因

女孩間的霸凌事件是很值得探討的;缺發控制衝動的能力或缺乏同理心的忌妒女孩通常會成為霸凌者,因為他們必須感覺自己凌駕別人之上。依據研究顯示,女孩霸凌的心理因素是基於那些需要被接受、感覺融入、有控制,或自我價值的基本需求受到挫折,而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她們無所不用其極,因此就會導致很多霸凌事件的發生,例如,霸凌者可能只是單純因為在家受到家暴或童年遭受虐待,又或者是因為擁有某些特點也可能成為被霸凌的受害者。

如何停止女孩間的霸凌

做為家長,若您的孩子是霸凌的受害者,請與她好好溝通,透過傾聽並協助他們找到具體的解決辦法,或許我們無法直接解決這個問題,但也許能夠幫助孩子重拾自信心。首先您可以尋求學校老師的協助,您也可以鼓勵她從事一些課外活動,除此之外,您更可以嘗試以下4個步驟來幫助您的女孩:

沙盤推演一些當受到霸凌時的應對方式,幫助孩子面對霸凌時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解決。 列出處理霸凌的標準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並讓她隨身攜帶。SOP可能包含忽略霸凌行為、通報老師、與朋友同行不要落單,或預備一些被霸凌時反抗的台詞。 確定她身旁還有一些可以保護她的朋友。 請她寫下「霸凌事件簿」,並定期追蹤內容,您便可以知道何時應該介入。

但如果您的孩子是施暴者呢?坐下來好好跟她聊聊是絕對必要的,或許她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那樣做就是霸凌,您可以用以下3種方法來幫助孩子:

教導她什麼是霸凌,以及提出一些她可能做的行為卻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霸凌。 幫助她控制自己的憤怒,並用正確的方式管理情緒,而不是將它發洩到別的女孩身上。 安排心理諮商以釐清她成為霸凌者的真正原因。

承認並化解女孩間的霸凌事件對父母來說並非易事,但協助您的孩子處理它,您必須認真傾聽、付出關心並讓孩子理解她們並非孤立無助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