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第8週:何時用奶嘴 身體檢查有哪些

嬰兒第8週:何時用奶嘴 身體檢查有哪些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這個階段,寶寶的大腦愈來愈大,也愈來愈複雜。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寶寶的頭圍會增加約五公分。

你可能會發現,寶寶會短暫地安靜下來,並顯現出警覺的樣子,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寶寶正在觀察環境,這時是與寶寶互動的最佳時機,你可以說話、唱歌,或詳細說明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即便寶寶還不能理解,但是他能從中學習到聲音與表達。(同場加映: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健康成長?解讀寶寶的行為模式

八週大的寶寶可以做到: 趴著時,能 90 度抬頭。 直立時,頭部能維持穩定。 會拍手。 會莫名其妙突然安靜下來,其實是寶寶正在觀察與學習。

如何照顧寶寶?

這是寶寶學習的重要階段,你應該利用寶寶沉默的時間,隨時隨地多跟寶寶交流、對話、唱歌、描述圖片裡的事物。也可以在換尿布或吃奶時,唸唸詩句,這樣能夠幫助寶寶的語言、聽覺及視覺發展。(換尿布訣竅請看:寶寶屁股爸媽守護~勤換尿布6點須知)

寶寶的健康須知

你可能已經帶寶寶去看醫師了。一般來說,醫師會執行下列的檢查: 用聽診器聽寶寶心跳,並目視檢查胸腔。 透過觸診檢查腹部是否有異常的腫塊,旋轉腿部檢查是否有脫位的情形。 檢查四肢發育是否正常,能靈活運動。 檢查背部與脊椎,是否有異常現象。 用眼底鏡(Ophthalmoscope)或筆燈檢查眼睛,確認角膜光反射、聚焦,以及淚管功能是否正常。用耳鏡(Otoscope)檢查耳朵的顏色、液體及運動。 使用耳鏡檢查鼻腔,確認黏膜的顏色及狀況。 使用木製壓舌板,檢查口腔及喉嚨的顏色,以及是否有潰瘍或腫塊。 檢查脖子,確認甲狀腺和淋巴腺的大小(嬰兒的淋巴腺更容易被摸到,這是正常現象)。 檢查腋下是否有淋巴腺腫大。 用手感覺頭部軟軟的地方,也就是囟門。 觀察呼吸狀況,有時會使用聽診器,或輕拍胸部和背部。 檢查生殖器是否有任何異常,例如疝氣(Hernia)、隱睪症(Undescended testicles)或肛裂(Anus fissure)。 檢查臍帶是否癒合,若進行包皮環切術(Circumcision),要檢查傷口是否癒合。 檢查皮膚的顏色,是否有起疹子、病變或是胎記。(進一步了解寶寶皮膚,請看:胎記 痱子… 認識6種嬰兒皮膚症狀) 整體的活動、行為,以及與他人聯繫的能力。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以下是照顧這個階段的嬰兒,該注意的事項: 包皮環切術

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會執行包皮環切術。割完包皮後,疼痛與少量出血很常見,不需過度擔憂。第一天可以使用雙層尿布,讓陰莖得到緩衝,並避免寶寶的大腿壓迫。記得要保持清潔,直到癒合前,洗澡時要避免弄濕陰莖。 打嗝

有些寶寶不是出生後才開始打嗝,而是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愛打嗝了。專家說,這是寶寶的反射動作,也有另一派理論認為,寶寶會打嗝,是因為喝母奶或配方奶時,把空氣吞進肚子裡。總之,寶寶打嗝不會造成困擾。(同場加映:寶寶打嗝打不停怎麼辦?4招教你預防解決) 打噴嚏

寶寶的呼吸道裡可能有一些羊水或過多的黏液殘留,使寶寶打噴嚏。打噴嚏能夠幫助寶寶,清除呼吸道裡的外來物,模式就跟成人聞到胡椒粉,會打噴嚏一樣。寶寶曝露在陽光下,也可能會打噴嚏。

寶寶的眼睛

若你發現寶寶的眼睛是鬥雞眼,不需要太擔心。事實上,多數情況只是內眥贅皮(內眼角的眼皮皺褶),導致寶寶看起來像鬥雞眼。隨著寶寶的成長,皺褶會向內縮,眼珠看起來就不會擠在一起了。為保險起見,你可以在寶寶回診時,向醫師提起這件事。

在最初幾個月,你可能會發現寶寶的眼睛,不是每次都能完美地協調運作,這些隨機的眼球運動,代表寶寶還在學習如何使用與加強眼部肌肉。三個月後,眼睛的協調應該會大大改善,若眼睛仍然不協調,那麼回診時請告知醫師。這可能是真正的鬥雞眼,需要諮詢兒童眼科醫師。 新手爸媽小提醒 奶嘴

在寶寶的眾多習慣之中,你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吸奶嘴。決定是否使用奶嘴之前,請考慮以下事項,若確定要給寶寶奶嘴,要決定什麼時候給、給多久。

奶嘴能縮短親餵的時間,然而,另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早點給寶寶奶嘴,並不會造成乳頭混淆(Nipple confusion),或是影響前三個月的親餵情形。父母能決定使用奶嘴的時機,尤其是你已經餵奶、搖寶寶、唱歌,以及來回推嬰兒車好幾個小時的情況下,奶嘴是個安撫寶寶的好東西。(奶嘴使用要注意!請看:寶寶睡覺別含奶嘴~奶瓶性蛀牙請小心)

然而,若寶寶過度依賴奶嘴,可能會適得其反。睡前使用奶嘴可能會影響寶寶學習自己入睡,也可能在半夜沒奶嘴時打斷睡眠,無法回到夢鄉,這時你就得起來把奶嘴放回嘴裡。如果只是暫時用來滿足寶寶強烈的吸吮需求,使用安撫奶嘴是無害的,還可以幫助父母減輕壓力。但若使用時間過長,寶寶可能對奶嘴上癮,變成習慣後會難以戒除。(同場加映:堅持除非不得已才使用!戒奶嘴就不難)

你已經撐過第八週了,別擔心,你不是一人孤軍奮鬥,我們第九週會持續陪在你身邊!

呷飽就愛睏!原因揭露與午睡的好處

學校跟許多公司都會規定午休時間,給員工和學生時間吃飯及午睡。說到午睡,不知道您屬於午睡完精神飽滿;還是反而更加擺脫不了睏意的人呢?讀完本篇文章,您將了解午睡的好處與壞處,以及最有效運用午睡的方法。

為什麼會想午睡?

人在醒著的時候,體內會有一種稱為腺苷(Adenosine,也稱腺嘌呤核苷)的助眠物質逐漸增加。由於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也就是生理時鐘,會與其抗衡,所以人體不至於動不動就想睡覺。

一般來說,中午用完餐後,約下午1~3點間,睡眠驅力(Sleep drive)會達到高峰,也就是人體想睡覺的程度,。而此時生理時鐘的制衡能力會下降,因此我們能感到睏意襲來。當人體經歷午睡後,睡眠驅力就會快速下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適當的午睡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當然,午睡的慾望也會因晚睡,和其他造成晚上睡眠不足的原因而加強。維持足夠的睡眠,在晚上的時候睡個好覺,可以降低對午睡的倚賴程度,也能避免因為過量午睡,而陷入晚上難以入睡的惡性循環。

另外,與成人相比,兒童更加倚賴午睡來恢復體力,而且一天午睡可以達到2、3次左右,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4~5歲。

午睡的2大好處 放鬆:通常早上都是我們最忙碌的時間,各種會議和報告可能都在早上進行。午休時的小睡,可以幫助我們放鬆緊繃的神經,舒緩心情以迎接下午的工作。 增加工作效率:當人體處於疲倦的狀態時,不只工作效率會下降,出錯的機率也會上升。某些職業,例如司機,如果在精神不佳的狀態下開車,不只司機自身,連乘客的安全都會面臨危險。適當的午睡,可以幫助您恢復精神,回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午睡太久的2壞處

目前的研究指出,午睡時間以不超過20分鐘為佳。因為過長的午睡時間,可能會導致下列2種問題:

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也稱睡眠倦怠):有些人一睡就一個小時過去,醒來時可能會感覺還是睡意濃濃,恨不得馬上再趴回去夢周公。過長的午睡時間會使人體進入深層睡眠,而當我們從深層睡眠被打斷而醒來後,身體便會有強烈的睡眠不足感,也就是睡眠惰性。 影響夜間睡眠:適當的午睡理論上不至於影響晚上睡覺的品質,但是若您有失眠的症狀,午睡可能就不是個好選擇。此外,午睡時間太久或是與晚上睡覺時間太接近,也會影響晚上睡覺的入睡時間和睡眠品質。 享受午睡的3要點

午睡的時間不要離晚上就寢時間太近,以免晚上睡不著。 找個安靜且光線較昏暗的地方,也可以自備眼罩或耳塞,來避免環境的噪音。 午睡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怕睡過頭的人可以設鬧鐘。

嬰兒第13週:明確認出爸媽 預防尿布疹撇步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第 13 週,寶寶可能會: 雖然在幾天大的時候,就能認出你,到了第 13 週,寶寶能更清楚意識到這件事。在這個年齡的嬰兒,有一半都能準確地認出爸媽。 能夠對陌生人微笑,尤其是其他人直視眼睛、陪玩或是說話的時候。寶寶會注視著,分辨出是誰,當然,寶寶會更愛父母或常伴在他們周遭的人。 寶寶能夠保持安靜,與你四目相交,也能在房間裡看到你時,晃動手臂或興奮地笑。寶寶甚至會覺得你的味道,聞起來很舒服。 躺著時,能抬頭 45 度。

如何照顧寶寶?

研究顯示,常與父母對話的寶寶,智商較高,字彙量也較豐富,且較其他孩子成熟。因此,與寶寶的互動非常重要。當帶寶寶出去散步或經過雜貨店時,可以告訴寶寶周遭的事物。雖然寶寶還無法覆述你說的話,但他/她會將這些資訊,一點一滴記入腦袋裡。

(同場加映:想要寶寶更聰明?試試這5招 贏在起跑點) 寶寶的健康須知

這個月,大部分的醫師不會預約定期的檢查,倘若你有任何問題,無法等到下一次檢查,請直接去就診詢問醫師。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尿布疹

尿布疹(Diaper rash)通常是由潮濕與摩擦引起的。尿液或糞便長時間在尿布上,會刺激寶寶的皮膚,並造成細菌與黴菌滋生,有時候還會使皮膚發炎感染,少數情況是由尿布或濕紙巾的味道,或添加物引起的。(延伸閱讀:寶寶尿布疹原因預防~可以用痱子粉嗎

讓寶寶保持在乾燥的環境,是治療尿布疹的最佳方法。經常幫寶寶更換尿布,不要讓髒的尿布穿太久。你也可以幫寶寶塗抹軟膏,使皮膚跟排泄物中間,有一道阻隔,這樣就能避免刺激與感染。可嘗試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的藥膏,因為它能夠在皮膚上,形成比潤滑油更厚的保護層,並在皮膚上保留更長的時間。研究顯示,穿一次性尿布時親餵,起尿布疹的機率較小,因此,建議你經常親餵。

不要使用紙巾摩擦,改用溫水裝在噴霧瓶,清理寶寶的屁股。若需要更仔細地清潔,可以使用軟布或是棉花,輕輕擦拭。你可以使用溫和的肥皂,來增加香氣,接著,在低溫下,吹乾寶寶的屁股。你可以偶爾讓寶寶不穿尿布,在嬰兒床或院子裡玩耍,這時,底下鋪一層防水墊即可。若寶寶嚴重的尿布疹,是由黴菌引起,請打電話給醫師,詢問有效的治療方法。 嬰兒猝死症

事實上,只有少數寶寶會發生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不需要過度擔心。寶寶一歲大後,就幾乎不會有嬰兒猝死的風險,不要讓焦慮影響到你和寶寶。 新手爸媽小提醒 建立固定作息

即使已經三個月大,許多孩子還是無法按表操課。吃飯與睡覺的時間,都是說要就要,說不要就不要。若你的孩子是屬於上述情形,你需要決定是否該採取行動,給寶寶建立固定的作息。

下列提供兩種選擇的優點: 照表操課:替寶寶建立固定時間,不代表你沒有滿足寶寶的需求,而是在特定的狀況與時間內滿足。 照寶寶的需求:寶寶的作息不固定,但一樣能健康成長。傾向這一派的人相信,照著寶寶的需求,有助於讓你更了解寶寶、培養自信,並且增進寶寶與父母間的溝通。

見不到面又想要?網路性愛可以增進伴侶間的關係

許多人認為網絡性愛是破壞關係的元凶之一。但是,對許多夫妻來說,網路性愛帶來的實質好處,甚至高過於許多潛在的危險。事實上,擁有深厚關係的伴侶實行網愛,跟與不認識的人在網路上做愛相比,風險還來得更低喔!

網路性愛的定義及好處

紐布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的研究人員發現,根據不同的對象,網絡性愛有不同的定義和特性。研究結果建議,網路性愛的定義是「2人或多人之間,專注於性行為時的性交流,且透過同步網際網路互動的模式操作。」這種描述顯示出網路性愛有多種型式,藉由不同線上通訊方式,例如電子郵件或聊天室,配合有無自慰,而有不同種類的變化。

網路性愛可以幫助社交能力不佳、低自尊心和缺乏性經驗的人提供性樂趣,且不會被人品頭論足的機會。對年輕人和青少年來說,網路性愛可以滿足他們的性幻想和性需求。 網路性愛可以增進關係嗎

有些性學專家認為,網路性愛可以增進伴侶間的關係。它有助於擁有親密關係的伴侣找到解決性生活問題的方法,尤其是當令人不舒服或尷尬、無法直接提出來討論的問題時。對於希望獲得不同刺激、全新體驗的伴侶來說,網路性愛也是很好的選擇。即使是關係親密的伴侣也可以經由網路性愛的幫助,在性生活上獲得更大的滿足感。網路性愛不但能使性交流經驗更美好,還有助於獲得舒適度更高,和更緊密的離線親密關係。

專家表示,與伴侶一起進行網愛會提高一段關係所需的穩定性和幸福感,以及彼此之間的誠實、開放、理解和同情。另外,對於患有慢性疾病或性傳播疾病,例如HIV的患者,網路性愛也可以提供他們得到性滿足,而且又不會影響伴侶身體健康的機會。 網路性愛有利於遠距戀愛

對於遠距戀愛的情侶,或分隔兩地的伴侶來說,網路性愛是保持彼此間愛火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幫助您和另一半之間的連結。甜蜜的訊息、貼心的禮物和長時間的談話雖然也不錯,但是,性愛畢竟才是任何戀愛關係中最不可代替的一部分。網路性愛可使2人感受貼近彼此,也有助於降低沮喪感,並提供了探索這個不同性愛方式的機會。

嬰兒第45週:理解力變強 跌倒很平常 做好安全措施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積沙成塔,現在你已經可以從寶寶口中聽到很多字彙了,而且他變得更擅長有意義地運用它們,寶寶的大腦持續在進步,就如同他們的理解與演說能力。

在第 11 個月的第一週,你的寶寶已經可以做到下列事項: 不須攙扶地直接坐下。 用手指尖撿起小物(請將危險物品移離寶寶的視線範圍)。 懂得「不」字,但仍舊對它充耳不聞。

如何照顧寶寶?

在這個時期,你的寶寶或許已經可以模仿聲音的抑揚頓挫,也能回應做出簡單的指令,例如:請把球拿給我、把湯匙撿起來,請搭配手勢等肢體語言,將複雜的指令,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寶寶學習。(延伸閱讀: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寶寶的健康須知

大部分的兒科醫師並不會在這個月安排例行檢查,但若你觀察到寶寶有不對勁的地方,也無須猶豫,直接就診。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你的寶寶已經可以跨步行走了,但你可能留意到他的腿無法併攏,膝蓋看起來好像會撞在一起似的,我們稱之為弓形腿,無需為此擔心,你的寶寶未來會變得更加活潑、更擅於走路跑步,弓形腿(Bowed legs)會慢慢自己矯正回來,以下有些相關的資訊提供給你參考: 弓形腿

即使是時裝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們,他們跨出的人生第一步,也看起來是 O 形的,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兩歲以前,腿部都有點彎曲,隨著他們步行的時間愈長,會慢慢變成 X 形腿(Knock – kneed,即膝蓋在站直時會靠攏,但腳踝不會靠在一起),直到 10 歲,孩子的膝蓋跟腳踝才會成一直線,腿部才會看起來是正常的形狀。一般不需要特製的鞋子或矯正器來改善,他們對腿部的正常發育也沒有幫助。

偶然狀況下,也有小孩的腿是真的呈現異常,比方只有一隻腿是彎的、一隻腿的膝蓋內翻,或者寶寶腿部過度 X 形或 O 形,若家族有遺傳的 O 形腿或 X 形腿病史等特殊情形,寶寶才需要進一步接受兒科或小兒骨科醫師的診斷,看是否需要治療。你需要留意的是,可能導致永久弓形腿的佝僂病(Rickets),提供孩子足夠的牛奶、維生素 D,並補充足夠的質。 跌倒

在這個時期,很多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小心受傷,跌倒裂傷的嘴唇、瘀青的眼睛、碰撞、瘀青、挫傷,以及數不清的哀嚎聲,其實最好的學習辦法,就是讓孩子親身經歷。

有些寶寶在第一次跌倒後,很快地就學會謹慎,但有些(尤其是那些喜歡自己體驗,多過於爸媽的警告)似乎永遠學不會小心。好了傷疤忘了疼,正是這個時期孩子們的寫照,過了幾分鐘,他又開始冒險了。

學習走路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你不能也不該干涉這個學習過程,與其做一個戰戰兢兢的旁觀者,不如關注如何讓孩子安全地跌倒。在客廳的柔軟地毯上跌倒,傷的只是他一時的自尊心,但撞到玻璃茶几的銳角上,流的可是血。請儘量降低造成嚴重傷勢的機會,確認居家環境對寶寶是安全的,即使你已經將所有的危險物品通通移除,還是請記得,最安全的還是有大人在一旁陪伴與關注。

再安全的地方,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你必須準備當危險發生時如何因應,你可以去上嬰幼兒的急救課程,學習一些緊急的救助程序。

父母的態度,常常渲染了寶寶對事故的反應。如果每一次跌倒就引起每個大人都慌張地跑來問:「你還好嗎?哪裡受傷了?」那你的寶寶也會對於每一次的跌倒,有過度的反應,即使他並不覺得很疼,卻淚流滿面、嚎啕大哭,這會使寶寶變得過度緊戒,或喪失冒險精神。

新手爸媽小提醒

在 45 週 ,你可能試著替寶寶斷奶,以下建議或許可以幫你順利地將奶瓶換成杯子: 選擇適當的斷奶時機(請看:哺乳媽媽如何斷奶?抓準斷奶時機、循序漸進並注意鐵質補充) 循序漸進 把奶瓶移離寶寶的視線範圍 讓杯子看起來有趣 要有寶寶大鬧一場的心理準備 勿有過度的期待 示範教學 正面積極 需要耐心 多給些關愛

以上是你的寶寶第 45 週大的轉變,以及如何照顧孩子的建議,讓我們快來看寶寶第 46 週的新發展吧!

嬰兒第39週:扶著家具走 扁平足正常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第 39 週,寶寶能夠做到下列事項:

玩拍手遊戲,或揮手說再見。 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聽起來像真實的詞彙、片語或句子。 會扶著家具走。 知道「不」的意義,但不一定會服從。

如何照顧寶寶?

比起你說話的內容,寶寶更能理解你的語氣,知道你什麼時候開心,所以你可以多說一些讚美的話,例如:你把玩具撿起來了,很棒喔!愈常跟寶寶對話,寶寶愈能學會怎麼溝通。(延伸閱讀: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寶寶開始理解「不」的意義,但不一定會服從。例如,你跟寶寶說不能碰某樣東西,寶寶可能還是會繼續摸。最好謹慎使用「不」 這個字,說的時候,把寶寶從惹禍的現場移開,並引導寶寶做其他事情。 寶寶的健康須知

醫師會根據寶寶不同的情形,執行不一樣的檢查。不過,大致上你可以預期醫師會進行下列檢查: 若先前沒預防接種,可能會執行。若先前曾發生任何反應,請與醫師討論。 可能會檢查血色素(Hemoglobin)或血細胞容積比(Hematocrit),來確認是否貧血(通常會用針扎手指)。

鏈球菌咽喉炎

英文為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或稱 Strep throat。寶寶很少會得到鏈球菌咽喉炎,若你身邊的人,像是寶寶的兄弟姊妹感染鏈球菌,就要特別留意。檢查扁桃腺是否腫脹、發紅或布滿白色斑點。另一個症狀則包含持續數日的喉嚨痛、體溫超過攝氏 38 度、發冷或寶寶下顎的淋巴腺腫脹或疼痛。

若你發現上述症狀,或寶寶呼吸及吞嚥困難,請打電話給寶寶的醫師。若寶寶鏈球菌檢測為陽性,醫師會開立抗生素治療。即便寶寶的症狀好轉,也請服用完整個療程,若提早停藥,會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 扁平足

寶寶有扁平足非常常見,因為小嬰兒很少走路,腳部肌肉還沒得到充分的運動去發展足弓。再者,寶寶的腳底脂肪填滿了足弓,很難辨認出來,尤其在胖嘟嘟的寶寶身上更常見。而且寶寶開始學走路時,會張開雙腳來維持平衡,重量放在足弓上,使得腳底更平坦。

在大多數小孩身上,扁平足會慢慢消失,生長完全後,都能擁有漂亮的足弓,只有少部分人才會是真正的扁平足。 提早開始走路

早期學站或提早學走,並不會造成腿太彎曲或其他身體問題,反而能增強寶寶的肌肉。若寶寶打赤腳,也能幫助增強腿部力量。當然,我們也不要揠苗助長,強迫這個階段還不願意走路的嬰兒學走路。(延伸閱讀:寶寶幾歲會走路才正常?破解寶寶學走路2迷思

新手爸媽小提醒 寶寶害怕陌生人

最初幾個月,寶寶會明顯偏好父母,六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對大人都有正面的反應。不管是認識的人還是陌生人,都會將其視為能夠照顧、滿足需求的人。當寶寶八到九個月大時,就會開始注意到父母是主要照顧者,開始黏著爸媽並避開其他想要把自己與父母的人。在這個時期,即便是祖父母也可能被寶寶拒絕,只要爸媽抱抱。

一歲過後,對陌生人的情緒,很快就會消失,或者是達到高峰。大約有兩成的寶寶,從未經歷這個階段,或是時間太短,根本無從發現。若寶寶表現出對陌生人的焦慮,請不要逼寶寶,自然而然就會克服了,讓寶寶依照自己的意願做出回應。在這個階段,你應該告訴家人與朋友,寶寶現階段的狀況,太快接近寶寶會嚇到他,不要一開始就擁抱或把寶寶抱起來,建議先從對寶寶微笑、說話、提供玩具開始,讓他安心地坐在大腿上。

若把寶寶單獨留給保母時,寶寶仍然焦慮不安,那你應該重新評估托育的情形。也許是因為保母沒有給寶寶足夠的關注與愛,也可能單純是對陌生人感到焦慮。有些寶寶,尤其是親餵寶寶,在媽媽離開後,會哭上好幾個小時,即使是保母或爸爸、祖母抱她也一樣。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減少與寶寶分離的時間,直到這個階段過完。若無法,也請盡可能隨時隨地待在寶寶身邊。

第 40 週的寶寶,又會如何發展呢?

嬰兒第26週:注意寶寶營養需求 防蛀牙別喝果汁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第 26 週,寶寶能夠做到下列事項: 能以腿部承受重量站直。 不需要協助,能自己坐著。 臉會轉向聲音來源。 能夠用噴口水發出好笑的聲音。

如何照顧寶寶?

寶寶可能喜歡使用某一隻手,之後才換成另一隻手。現階段寶寶還不能明確知道哪一隻手比較有力,要等到兩到三歲才會揭曉。不要刻意影響寶寶,因為這些能力在出生前就決定好了,若你強迫孩子使用非慣用手,可能會出現混淆,造成手眼不協調、不靈活及寫字的問題。

若你想教寶寶手語,現在就是個好時機。教寶寶表達的工具,能降低不舒適感。首先,可以先教寶寶常見的單字,試著用手語表達,例如書是雙手合在一起再打開、肚子餓是雙手放在肚皮上。

寶寶喜歡模仿,尤其是喜歡模仿聲音與語言。有時候,你可以反過來讓寶寶成為掌控遊戲規則的人,你來模仿寶寶的聲音。 寶寶的健康須知

根據寶寶的狀況,醫師會進行體格檢查,並使用不同的診斷工具及流程。 體格檢查,包含再次評估先前的問題。 檢查寶寶長牙的狀況。 評估發展情形。醫師可能會經由你的觀察與紀錄,來得知寶寶的狀況,或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像是坐著時,控制頭部的能力,以及視力、聽力、抓取物品、抓握小東西、翻滾、腿部承重等能力,藉由跟醫師互動,聽寶寶的聲音。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維生素與營養補充品

親餵寶寶及一天喝少於 960 毫升牛奶的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 D。雖然皮膚曝露在太陽下,即可製造維生素 D,但最好還是盡量減少寶寶曬太陽的時間。寶寶的皮膚既薄又敏感,曝露在陽光下的每分每秒,都會增加皮膚癌(Skin cancer)及皺紋的風險。防曬乳能避免孩子受到陽光的影響,但也會減少身體的維生素 D 製造。(延伸閱讀:避免寶寶曬傷!防曬配備全方位

至於其他的維生素,醫師可能不會特別建議你補充,因為你應該從慢慢調整寶寶的飲食做起。不過也有例外,例如,早產的寶寶體重不足、寶寶的腸胃功能不佳、喝的母奶或配方奶量少於其他同齡的兒童,或受慢性病影響進食與吸收能力,上述狀況都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 若有任何疑問,請詢問醫師。

關於劑量問題,請諮詢醫師正確的用法與用量。絕對不要給寶寶成人標準的劑量,即便你自行幫寶寶減少了一些也一樣。只有在醫師開處方的情況下,才可使用維生素補充品,過量的藥物或維生素,都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甚至造成危險。(延伸閱讀:兒童成長的關鍵!必需這6類維生素

排便習慣的改變

對親餵爸媽來說,從一開始寶寶柔軟、黏稠、無刺激味道的便便,變成黑色、濃稠且臭臭的大便,可能會感到震驚不已。不過,請放心,這是正常現象。雖然在斷奶之前,喝母奶的寶寶糞便,會比瓶餵寶寶來的軟,但開始吃東西以後,寶寶的大便會愈來愈趨近成人的模樣。(延伸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 預防牙齒疾病

為了避免寶寶得到牙齒疾病,請遵循下列事項:

即便在寶寶長牙前,或是寶寶已經開始喜歡甜味,也絕對不要給他喝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包括藍莓汁、混合果汁、稀釋果汁加水。 寶寶長牙時,不要讓寶寶晚上睡前或小睡前喝配方奶、母奶或果汁。若你想在睡覺時間,給寶寶喝一點東西,請給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不會造成牙齒的傷害。(延伸閱讀:小心奶瓶性齲齒!注意寶寶口腔衛生預防蛀牙) 不要讓寶寶在沒人監督下,在旁邊爬行或是躺著時吸奶嘴或奶瓶,因為長時間的吸吮行為會傷害牙齒。吸奶瓶應該視為正餐的一部分,或是點心,只能在特定的地方進行(抱著、嬰兒坐椅、高腳椅或其他椅子上)。 長牙後,晚上餵奶要記得刷牙再讓寶寶睡覺,以免蛀牙。(延伸閱讀:預防嬰兒奶瓶性蛀牙 簡單6步驟預防和照顧) 寶寶一歲大以後,就不要再使用奶瓶了。 新手爸媽小提醒 親餵的寶寶拒絕瓶餵

你可以試試下列小技巧,幫助寶寶習慣奶瓶:

只在肚子餓的時候餵奶 肚子飽的時候不要餵奶 假裝忽視寶寶 餵奶前先陪寶寶玩 不再親餵寶寶 輕拍寶寶入睡 知道什麼時候該退讓

嬰兒第29週:發燒這樣做 別一直抱著寶寶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第 29 週,寶寶可能做到下列事項:

自己吃餅乾 噴口水發出笑聲 開心時咿咿呀呀 與你互動時經常笑(延伸閱讀:寶寶說話微笑模仿你?認識他們表達愛意的行為

如何照顧寶寶?

在這個階段,你可以試著讓寶寶從杯子裡喝水。最好讓寶寶使用有兩條帶子能掛住水杯,且有杯蓋的設計。你需要示範給寶寶看,如何傾斜杯子好讓水流入嘴裡,若寶寶沒辦法從水杯裡喝到水,而感到沮喪時,你可以把蓋子整個拿掉,讓寶寶直接從杯子喝。(延伸閱讀:嬰兒第24週:注意過敏原 教他拿杯子) 寶寶的健康須知

大部分的醫師,在這個月不會幫寶寶安排檢查。你可以隨時把問題記下來,在下次回診時詢問醫師。

寶寶發燒

進入第七個月,你已經很了解孩子了,而且寶寶不對勁時,能快速發現。若寶寶看起來比平常還要熱,請用溫度計替寶寶量體溫。雖然我們常聽說 37 度是正常的體溫,但理論上,健康的寶寶,體溫應該介於攝氏 36~38 度。(延伸閱讀:破解小孩發燒8迷思~千萬別洗冷水澡)

也許聽起來很難讓人相信,但有時候發燒有助於寶寶健康,這代表寶寶的身體,正在對抗感染,小孩的平均體溫,通常比較高,因此,只有下列症狀才算是發燒: 肛溫或額溫超過攝氏 38 度 耳溫攝氏 37.8 度 腋溫高於 37.2 度

寶寶才七個月大,若感到疲倦或生病,還無法開口跟你說,因此,若寶寶體溫高於上述,請考慮就醫。七個月大或年紀更長的時候,只有在肛溫達到攝氏 38 度,才需考慮去醫院看診。不過一般來說,若寶寶發燒時仍然能正常吃飯、睡覺及玩耍,那就不必特別治療。

如果你發現寶寶除了發燒,還伴有呼吸困難、皮膚呈紫紅色與出現斑點、食慾不振、喪失吞嚥能力、流口水、昏迷、眼神迷離、表情異常、煩躁不安或其他不尋常的舉動,請立即就診。此外,發燒也可能使一歲以下的嬰兒癲癇發作。

為了退燒,可以試著幫寶寶脫衣服。將寶寶放入溫水的浴缸,用海綿洗澡,或是把寶寶放在涼爽的房間休息(不要太冷),記得定時餵奶,避免寶寶脫水。

若上述步驟都無法退燒,請就醫尋求醫師協助。不要未經醫師許可,隨意給寶寶服用藥物,例如阿司匹靈(Asprin)或水楊酸的藥物,有可能會造成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這種疾病是一種好發於孩童的急性腦部病變,雖少見但死亡率很高,不可不慎。 寶寶需要協助才能坐著

不同的寶寶,每個階段的發展情形都不太一樣。雖然平均而言,大約六個月半的寶寶,就能夠不需協助自己坐好,但有些寶寶,可能早在四個月大就會坐了。寶寶以後的人生還很長,若這時候發展較緩慢,也不需要過度擔心。(延伸閱讀:寶寶還沒坐起來?父母秒懂新知助成長

每個階段的技能發展,跟基因遺傳有關,雖然父母無法加快寶寶發育的速度,但是有些方法能避免孩子生長遲緩,你可以讓寶寶多坐在嬰兒坐椅、嬰兒車或高腳椅,減少寶寶長時間躺著或放在搖籃裡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學坐的時間也會不一樣。 新手爸媽小提醒 不要一直抱著寶寶

雖然這個年紀的寶寶,不容易被寵壞,然而,如果你太愛寶寶,連續抱寶寶好幾個小時,不僅會使你無法完成自己的事情,還會影響寶寶。

在你的懷裡,寶寶無法練習爬與坐等技能,他只能靠在你身上。再者,寶寶也沒有機會學會用自己的身體,做其他重要的事,例如短時間內自己玩耍、產生自尊心。這些都是一直把寶寶抱在身上,所無法學到寶貴的經驗。 找出寶寶哭的原因

有時候寶寶會哭,是因為想抱抱,不是想出去玩,也可能是想得到關注,或覺得舒服一些。因此,你首要的工作,就是確認寶寶是否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安撫。

我們再來看寶寶是否還有其他需求,寶寶尿布濕了嗎?該吃午餐了沒?寶寶渴了嗎?累了嗎?如果是上述原因,請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再進行下一步。 幫寶寶換個環境

若寶寶在搖籃裡,就帶寶寶到外面走走,若寶寶喜歡走路,這樣剛好能呼應到寶寶的喜好。再者,確認寶寶手邊有玩具能玩,像是辦家家酒、玩偶或其它寶寶喜歡的遊戲。你應該在寶寶觸手可及之處,放兩三個玩具,但也不要放太多,太多玩具會讓寶寶感到無所適從。

若寶寶為了討抱抱而持續哭泣,試著進行某些活動,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而不是直接抱寶寶。你可以擺積木給寶寶看、介紹玩偶的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再教寶寶跟著你的指示一起做。 讓寶寶接受你的短暫離開

若寶寶已經習慣你必須時時待在他的身邊,那你可就沒有休息時間了。你可以試著在跟寶寶說話或唱歌的同時,慢慢離開寶寶的視線之外,但持續讓寶寶聽到你的聲音。或者在離開房間前,把頭斜向一邊,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讓寶寶做好你要走的心理準備,但知道你還會再回來。

但記得,只有寶寶在安全的地方,像是嬰兒床或孩子的房間,你才能這麼做。 嘗試讓寶寶自己玩

你應該逐漸延長不抱寶寶的時間,如此一來能鼓勵寶寶自己玩,不要讓寶寶覺得哭是唯一能獲得你關注的方法。大部分的寶寶,自己玩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即使是最獨立的嬰兒,仍然需要頻繁的更換玩具及空間,因此,你最好能常常把寶寶換到其他地方,這樣寶寶就能在不同環境下玩耍。

放寶寶一個人的時候,不要感到內疚。若你有這種感覺,可能會把讓寶寶自己玩,當成一種懲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寶寶需要空間來自主學習與探索世界。但也別忘了,寶寶還是需要擁抱培養安全感。能彈性地抱寶寶和放下寶寶,有助於增加你跟寶寶之間的親密感,同時避免過度依賴。

第 30 週的寶寶,會是什麼樣子呢?

嬰兒第48週:踏出第一步 掌握戒奶嘴時機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若寶寶還沒開始走路,這時可能已經快要準備好踏出第一步了。若寶寶還沒準備好,也不用過度擔心,有些完全正常的孩子,要到 16 或 17 個月大時,才會走路。

在第 48 週,寶寶能夠做到下列事項: 自己站好 好好走路 用哭以外的方式表達需求 玩球且能把球滾到你身邊 自己用杯子喝水 說的話聽起來像是外星語 不需要肢體動作就能達成一個指令 能說三個或更多個除了「媽媽」或「答答」以外的詞彙(延伸閱讀:寶寶學說話分階段!注意有無語言發展遲緩徵兆)

如何照顧寶寶?

跟平常一樣,請確保寶寶在安全的環境裡活動,絕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無人看管。再來,請準備好相機。沒有什麼比親眼看到寶寶跨出第一步,還要振奮人心,你可以站或跪在寶寶前,鼓勵寶寶握著你的手走路,或是握住寶寶的雙手,讓寶寶走向你。

如果寶寶與大部分小朋友一樣,那麼他在邁出第一步時,會先伸出雙手手臂、彎曲手肘、腳朝向外、肚子向前挺,屁股重心向後,來保持平衡。 寶寶的健康須知

這個月,大部分的醫師不會安排定期檢查,因為這個年紀的寶寶不喜歡給醫師抱。不管醫師多麼溫柔,對陌生人感到恐懼的寶寶仍會不留情面。不過若你有任何問題,請直接就診詢問醫師。 水痘

你應該要了解水痘(Chicken pox)的症狀,注意寶寶身上有沒有紅點,尤其是如果寶寶最近曾跟長水痘的小孩接觸,接觸病毒的 10~21 天後,感染症狀才會顯現。(延伸閱讀:水痘、濕疹、手足口病-常見 5 種兒童皮膚問題) 水痘的症狀

你會在寶寶身上發現發癢的紅疹,之後會變成透明的水泡,水泡底部是粉紅色,接著乾掉結痂。水痘會從身體和頭皮開始,然後擴散至臉、手臂和腿。寶寶可能看起來特別疲倦,伴隨著低燒,但不會特別餓。

寶寶得到水痘該怎麼辦?

若寶寶長水痘,請諮詢醫師。為了避免感染及留下疤痕,請修剪寶寶的指甲,防止他抓傷自己,同時也減少寶寶去摳或抓傷口。有些父母會嘗試給寶寶使用防抓手套,你也可以透過為寶寶沖洗加了小蘇打或燕麥片的冷水澡,來緩解寶寶搔癢的感覺。

若寶寶的症狀比預期中的嚴重或惡化,請告知醫師。出現下列症狀時也請務必告知醫師: 大量水泡 長在口腔或眼睛 寶寶發燒好幾天了 皮膚腫脹、發紅或一碰就痛

新手爸媽小提醒 寶寶戒奶嘴

在第 48 週,你可能會擔心很多事情,其中一項就是吸奶嘴。你可能會認為寶寶喜歡奶嘴很棒,而且奶嘴能讓寶寶暫時不會緊黏在你身邊。但其實一歲是開始戒奶嘴的好時機。

下列是建議戒奶嘴的兩個原因:第一,寶寶使用奶嘴的時間愈長,愈難戒掉。第二,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學說話,經常喋喋不休發表長篇大論,不太可能一直吸著奶嘴。

戒奶嘴會經歷一段辛苦的過程,但你應該一步一步來,慢慢從減少白天使用的頻率,接著再縮減晚上使用的時間。你也可以嘗試將奶嘴換成玩偶或玩具,轉移寶寶對奶嘴的依賴性。(延伸閱讀:寶寶依賴奶嘴易感染!戒奶嘴從這5點下手)

嬰兒第41週:別用疊字 注意寶寶睡眠呼吸中止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寶寶開始懂得一些簡單的單字和句子了,所以持續地與他對話變得更加重要,你可以試著用大人的語言,來回應這位小小話匣子的牙牙學語,以矯正他的發音,及培養良好的對話模式,比方當他們叫「ㄅㄅ」時,你可以輕聲地問:「你是要杯子嗎?」在這個時期,最好還是不要配合寶寶用疊字童語,雖然那很好玩,但從一開始就聽正確的發音及表達方式,有助於寶寶發展。

雖然這時候寶寶跟你常常辭不達意的對話,感覺起來很好笑,但保持跟寶寶對話,是鼓勵寶寶說話最好的方法,當他們一股腦胡言亂語地說了一堆時,你可以回答:「喔?是喔?真有趣!」他們就會回以微笑,然後繼續一直說下去。(延伸閱讀:嬰兒牙牙學語在說什麼?這樣做聽懂並回應寶寶說的話

在第 41 週,你的寶寶已經可以做到下列事項:

扶著身旁的人或物體站起來 能從坐姿自己站起來 若你把玩具拿走他會抵抗 牙牙學語地喊媽媽或爸爸 玩躲貓貓 對著你做來回轉身的動作

如何照顧寶寶?

與寶寶對話,是協助他們語言發展的最佳方式,請儘量回答他們手指著的,或你手上拿的物品名稱,好讓他們可以學習更多字彙。(延伸閱讀: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可以和寶寶玩一個遊戲,就是敘述你正在做的動作。當你幫寶寶坐進嬰兒推車時,你可以說:「來,坐上你的藍色推車,坐好了嗎?我們往公園出發!」你也可以一邊唱著兒歌,隨意搭配動作,透過這樣的遊戲,寶寶可以學習字裡行間的關鍵字。 寶寶的健康須知

大部分的兒科醫師並不會在這個月安排例行檢查,若你觀察到寶寶有不對勁的地方,不必等到下個月,請直接就診。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請留意這個時期,寶寶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這是指寶寶在睡眠中,短暫或反覆暫停呼吸的睡眠障礙疾患。症狀的成因可能是有物體阻礙了上呼吸道,而使得呼吸不順,包括腫脹的腺樣體、扁桃腺體、頻繁生病、過敏、唇顎裂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全等,皆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過程中,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寶寶會打呼、喘氣或咳嗽,經常上氣不接下氣,感覺焦躁或常出汗。寶寶也可能因夜間多次醒來,白天易呈現睡眠不足的狀態。

由於未經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心血管併發症、學習或行為上的問題,若有相關疑慮請務必諮詢醫師。 新手爸媽小提醒

在第 41 週,你的寶寶可能會有頭部搖擺、轉動的習慣,一般沒有危險性,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寶寶搖擺不停的律動感共處: 多給你的寶寶一些擁抱跟搖擺(不要用力搖晃寶寶)。 提供一些你和寶寶都可以接受的韻律活動,比方和他們一起坐搖椅,或教他們如何自己使用嬰兒搖椅,多給他們一些可以發出聲響的玩具樂器,跟他們用手或手指,一起玩擊掌搭配童謠的遊戲。 讓寶寶在白天有充足的遊戲時間。 建立一套舒緩的睡前就寢程序,包含擁抱、按摩或一些搖擺(但不是在正要睡的時候)。(延伸閱讀:用手傳遞愛~這樣按摩寶寶就對了) 若寶寶喜歡在嬰兒床上搖擺,請在他們已經躺下睡著後,再放到嬰兒床上。 如果寶寶喜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跳舞,可在嬰兒車下鋪張地毯或把輪子拆掉,以降低嬰兒床在搖晃時倒塌的危險,儘量別讓嬰兒床靠牆或其他家具,讓嬰兒床周圍塞滿軟墊,記得定期檢查嬰兒車的螺絲是否鬆脫。

寶寶第 42 週的成長與發展請見下篇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