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與肝硬化~弄清楚哪裡不同

肝纖維化與肝硬化~弄清楚哪裡不同

肝臟纖維化是什麼?肝纖維化會怎樣?

肝臟纖維化(Liver fibrosis,LF)是累積過多瘢痕組織的結果,而瘢痕組織則是因肝臟慢性發炎,過多肝臟細胞損壞所致。

肝臟纖維化是指肝臟內瀰漫性細胞外基質(特別是膠原蛋白)過度沉積,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許多慢性肝臟疾病均可引起肝臟纖維化,其病因大致可分為感染性、先天性代謝缺陷、化學代謝缺陷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通常有創傷時,身體的反應就是形成疤痕。在肝臟纖維化的情況下,癒合過程就會變得很困難。肝細胞受到病毒、酒精、毒素、創傷或其他因素破壞時,免疫系統便開始修復損傷,纖維化過程中,受損的肝細胞會產生物質釋放到肝臟中,導致瘢痕組織的積聚。

纖維化是肝臟中瘢痕組織形成的早期階段,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因為肝功能仍然運作得很好。但隨著發炎症狀與肝臟損傷,瘢痕組織會持續積累與互相連結,進而破壞肝臟的代謝功能,如果病情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導致肝硬化(Liver cirrhosis)、肝臟嚴重結疤,使得肝臟的血流量顯著減少,造成嚴重的肝功能衰竭。

通常,健康的肝臟非常柔軟,但纖維化之後,肝臟就會變硬且堅固,一旦演變成肝硬化,就可能硬得跟石頭一樣。

肝硬化是什麼?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呈現進行性、瀰漫性、纖維性病變,具體表現為肝細胞瀰漫性變性壞死,繼而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結節狀再生,上述這三種改變反覆交錯進行,結果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途徑,逐漸被改建,使肝變形且變硬。

肝硬化是肝臟纖維化的下個階段,纖維化的程度愈高,肝硬化就愈嚴重。普遍認為,肝硬化是肝臟組織對病變的反應持續數月或數年之後,所導致的最終結果。

一旦肝硬化,纖維化將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它會把肝臟分成許多小模塊(這些是存活下來的、小的肝細胞)。肝臟的復原能力受到阻礙(也可能被稱為不可抗力),到了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這個階段,就會導致肝臟收縮和固化。 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差異?

肝纖維化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疾病化的過程,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肝纖維化是肝硬化的早期表現,而肝硬化則是纖維化的最終結果。

有許多因素會導致纖維化,以及纖維在身體器官裡積聚。 當肝臟纖維化時,並不會在肝臟中形成不同區塊,但等到肝硬化時,就會出現像一道牆般的區隔了。肝纖維化相對來說較易治療,但肝硬化就很容易影響患者的生活。

因此,如果懷疑肝有纖維化的問題,便應前往口碑良好的醫院尋求治療,找出肝纖維化的病因。治療期間,應注意保護肝臟,避免肝纖維化,使病情不要發展成肝硬化,否則治療起來會更加困難。 肝纖維化有救嗎?肝硬化如何改善?

在肝炎(有明顯症狀)或疑似肝炎(疲勞、厭食、消化不良、肝部位疼痛等)的情況下,病人應做疾病和病因的檢查。以此為基礎,醫師將及時、合理地指定治療方式,並提供健康、飲食、生活方式等建議。 為了積極預防疾病,慢性肝炎患者需進行肝功能、肝臟超音波等檢查,尤其是檢測α-胎兒蛋白(一種肝癌中常見的蛋白)。如果懷疑罹患肝癌,便應盡快治療。 不要喝酒:酒精會使發炎惡化,並加速肝硬化及肝臟衰竭。 謹慎使用藥物:很多藥物會損害肝臟,尤其是持續服用時。肝臟功能如果不正常,使用藥物時,應與醫師討論。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健康飲食及適當運動。良好的營養和運動,除了能改善生理健康,還有助於克服憂鬱症(Depression)。 預防肝炎:包括疫苗注射、食物處理、工作場所的感染控制程序,如洗手、戴手套等,保持安全的性生活、不要共用注射針頭及針筒、避免身體穿洞或刺青、不要共用牙刷、針頭,或其他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

如有肝炎相關之主要症狀,如失去食慾、體重減輕、虛弱疲勞、腹部腫脹、皮膚及眼睛變黃(黃疸 Jaundice)等,應諮詢醫師,尋求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猛爆性肝炎=爆肝?猛爆性肝炎症狀、前兆、原因及治療全解析

「爆肝」通常用來形容一人過度勞累,身體不堪負荷,但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這種診斷,較接近的疾病為「猛爆性肝炎」,兩者雖然名稱相似,但意義與病理卻大不相同。

猛爆性肝炎為肝病的一種,初期症狀與其他肝病相似,但病程發展更快,死亡率也高。《Hello健康》帶您了解何為猛爆性肝炎,解說猛爆性肝炎的原因、前兆、症狀及治療方法。 猛爆性肝炎是什麼?

猛爆性肝炎也稱急性猛爆肝衰竭,正式醫學名稱則是「急性肝衰竭」,指肝細胞突然大量死亡,造成肝的排毒、代謝及製造等功能降低,甚至喪失;若未即時接受治療,體內毒素會隨血液抵達腦部,傷害中樞神經,引發肝性腦病變。(延伸閱讀:肝病4階段:肝發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 猛爆性肝炎對肝功能的影響

人體會透過肝細胞進行各種複雜的代謝活動,包括: 生成與分泌膽汁 調節血糖濃度、膽固醇 合成脂質與分泌血漿脂蛋白 合成尿素、血清蛋白、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質 代謝藥物及其他外來物質

AST、ALT是一種酶,平常存在於肝臟細胞中,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時,AST、ALT會從肝細胞釋出到血液中,此時抽血檢驗就會驗出指數異常,因此又稱為肝發炎指數。當肝細胞因為某些因素而大量損傷時,上述肝功能就會受到影響,AST、ALT急遽上升,進入急性肝炎的階段。

猛爆性肝炎為急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病患在短期內喪失肝功能,造成身體許多器官,例如腦、腎及血液系統都受到影響,必要時需洗肝、換肝才能醫治。

猛爆性肝炎的原因?

猛爆性肝炎的發病原因,可歸類為以下4類,其中以肝炎病毒最為常見,特別國內較多帶原者的B肝病毒。 1.病毒性肝炎

無論A、B、C、D、E型肝炎,都可能因發炎過劇,導致肝細胞大量死亡,引發猛爆性肝炎。

依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解說,B型肝炎約有1%機率會發生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的發生率為0.1~0.35%。(延伸閱讀:小時候打過B肝疫苗就OK?這些人補打更保險!B型肝炎疫苗成分、副作用、常見問題大解惑) 2.藥物過量、亂服草藥或偏方

肝負責代謝多數藥物,服用過量藥物或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藥,會增加肝臟負擔,進而影響肝功能。

在藥物引發猛爆性肝炎的病例中,以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普拿疼最常見,單顆普拿疼的劑量為500mg,單日只要服用8顆以上,就可能導致急性肝炎。 3.代謝疾病、其他因素 遺傳疾病威爾遜氏症:因為無法正常代謝銅,導致銅過量累積,引起肝炎。 急性妊娠脂肪肝:罕見且發生原因不同,多出現於懷孕末期,需中止懷孕才能改善。 甲狀腺機能亢進:因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引起肝昏迷(肝性腦病變)。 中暑、熱衰竭:肝細胞對體溫變化非常敏感,當中暑體溫過高時,全身多處器官,包括肝臟、心臟及腎臟等,都會產生熱傷害,而這種發炎反應又會引起呼吸衰竭、凝血障礙,惡性循環之下,就會對肝臟造成缺血性傷害。(延伸閱讀:中暑症狀有哪些?中暑和熱衰竭差異?輕微、嚴重中暑的處理方法

猛爆性肝炎前兆、症狀有哪些?

猛爆性肝炎的初期症狀與其他肝病相似,包括: 噁心、嘔吐 疲倦 食慾不佳 右上腹不舒服

隨著肝細胞大量壞死,肝的代謝功能降低,膽紅素、氨或細菌分解等毒素,在經由血液流到其他器官後,膽汁中的膽紅素會先累積於皮膚、眼睛,使病患排出茶色尿液,皮膚與眼白變黃,形成黃疸現象;此時,若病情仍未受到控制,氨會隨血液送至腦部,引發肝性腦病變,病患開始出現情緒及性格劇變,並逐漸嗜睡及意識昏迷,嚴重時會併發腦水腫,或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症。

猛爆性肝炎的診斷標準?

除了問診、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外,只要病患在出現黃疸後8週內,發生肝性腦病變,即確定罹患「猛爆性肝炎」。

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資料,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高達8成,為死亡率最高的肝炎,其存活率會受「黃疸後發生肝性腦病變」的時間影響: 黃疸「1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約36% 黃疸「1~4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約7% 黃疸「4~26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有14% 猛爆性肝炎如何治療?

確診猛爆性肝炎後,首先要找出肝細胞突然壞死的原因,從源頭阻止肝細胞繼續損壞,若由肝炎病毒引起,需趕緊服用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毒量;若是藥物過量所致,則需施打解毒劑;同時,病患需接受支持性療法,解決肝炎所引發的併發症,為肝臟爭取恢復時間,若支持性療法無效,就需洗肝或換肝。 支持性療法:藉由給予營養和藥物,例如抗生素、白蛋白及凝血因子等,控制相關併發症及提升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洗肝:類似洗腎的急救處理方式,利用儀器將毒素洗出,並給予體內缺乏的凝血因子等成分;但是肝功能既廣泛且複雜,所以洗肝不如洗腎般能長期使用,至多只能維持1~2週,為等待肝臟移植的患者爭取部分的緩衝時間。 肝臟移植(換肝):針對猛爆性肝炎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一旦患者有嚴重黃疸,凝血時間延長,並出現肝腦病變,就需進行肝臟移植。

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定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顧名思義,即患者很少喝酒,甚至滴酒不沾,肝臟仍然會囤積過多的脂肪,而形成脂肪肝,並可進一步細分為: 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單純的脂肪肝若發展為脂肪肝炎,肝臟可能已經嚴重發炎,是較嚴重的階段,若未妥善治療與管理健康狀況,可能會導致肝臟產生類似疤痕的纖維組織,甚至造成更多無法復原的傷害。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也有可能造成類似酗酒對肝臟的傷害,最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演變為肝硬化或肝衰竭。如果病況未改善的話,肝硬化可能導致以下結果: 腹腔積水 食道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 嚴重者可能破裂出血 意識混亂、嗜睡、言語不清等肝性腦病變(Hepatic encephalopathy) 症狀 肝癌 肝衰竭末期,亦即肝功能停止運作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多常見?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十分普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罹患,不過肥胖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心臟病 (heart disease) 的 40~50 歲族群的人風險較高。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還是有機會逆轉、降低發作的風險。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諮詢您的醫師。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狀

下列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見的症狀,但並沒有全部列出,因此,如果您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任何疑慮,請洽詢您的醫師。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見症狀 肝臟腫大 倦怠 右上腹疼痛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與肝硬化的可能徵兆與症狀

腹部積水(Ascites) 靠近皮膚表層的血管腫脹 男性患者可能乳房腫大 脾臟腫大 手掌泛紅 皮膚與眼睛發黃 (黃疸)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或者有任何相關疑問,請洽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症狀不盡相同,如果發現任何異狀,最好盡快尋求醫師的專業意見,以瞭解最適合自己的診療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因為肝臟的脂肪量過高所引起,而糖尿病 (Diabetes)、糖尿病前期 (胰島素阻抗 Insulin resistance)、過重或肥胖、血脂過高 (例如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過高)、高血壓等等,都有可能是引起肝臟囤積脂肪的因素。最近,學者研究出了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關的幾點因素,包括了: 氧化壓力 (Oxidative stress):人體內的促氧化劑與抗氧化不平衡,導致肝臟細胞受損 患者的炎性細胞、肝臟細胞,或是脂肪細胞製造並釋放出有毒的炎性細胞激素 (cytokines) 肝細胞壞死 (Necrosis) 或凋亡 (Apoptosis) 脂肪組織發炎、白細胞浸潤 (Infiltration) 腸道微生物 (Gut microbiota,或稱腸道菌叢 Intestinal bacteria) 也有可能是引起肝臟發炎的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因素

有許多因素會增加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例如: 膽固醇過高 高血脂症 新陳代謝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睡眠呼吸中止症 (Sleep apnea) 第二型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Hypothyroidism) 腦垂腺機能衰退症 (Hypopituitarism) 年紀增長

如何診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無法透過任何單一檢測診斷而出,醫師會向您詢問是否有其他健康問題,以利進一步診治。

血液檢查: 全血細胞計數 (Complete blood count) 肝酵素與肝功能檢查 慢性病毒性肝炎檢查 (A 型肝炎 Hepatitis A、C 型肝炎 Hepatitis C…等等) 乳糜影像檢查 空腹血糖測試 糖化血紅素 (Hemoglobin A1C) 測試,用以判斷血糖的穩定程度 血脂檢查,測量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脂肪數值

影像檢查: 超音波檢查:如果醫師懷疑患者有肝臟疾病,通常會最先安排此項檢查。 腹部電腦斷層掃描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或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雖然無法透過這兩種檢查區分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不過還是適用於初步的判斷。 肝纖維掃描 (Transient elastography):超音波檢查的進階形式,用來測量肝臟之硬度,進而判斷肝臟纖維化或疤痕組織嚴重的程度。 磁共振肝纖維掃描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結合了核磁共振以及肝臟反射聲波的結果,並透過成像的結果來判斷肝臟的硬度變化,以評估患者肝臟是否纖維化或有疤痕組織。

肝臟活組織檢查:

如果上述檢查都無法檢測出確切的結果,則醫師可能會建議安排肝臟活組織檢查,也就是俗稱的肝穿刺檢查或肝臟切片。醫師會利用穿刺針穿過腹腔,取出肝臟的組織樣本,而樣本將交由實驗室分析,以確認是否有發炎或疤痕之徵兆。肝臟切片基本上是安全、風險低的檢查,且疼痛程度類似於抽血,只有部分患者會在檢測中或檢測後感到相當疼痛。 如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

要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從管理風險因素、控制症狀做起,例如: 降低總膽固醇 減重 (減去 3%~10% 的體重,就會有顯著的差異) 控制糖尿病 停止或減少飲酒 養成運動習慣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維持健康體重 飲食均衡 養成運動習慣 限制飲酒量 只服用必要的藥物,並且遵守醫師或藥師的建議用量

肝功能與膽固醇互相影響!做到這幾件事維持健康

膽固醇過高一般都會讓人想到心血管疾病,不過肝功能和膽固醇指數的關係也很密切。人體的膽固醇1/3從食物攝取而來,剩下的2/3是肝臟所製造,因此當肝臟有問題時,也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的變化。《Hello健康》為您講解肝功能如何影響膽固醇高低。

肝功能如何影響膽固醇指數?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製造膽汁,這種汁液可以幫助身體消化脂肪、清除膽固醇。 若肝臟受損,這項功能也會下降,導致膽固醇指數上升,於是脂肪和膽固醇會聚積在肝臟和血液中。相反地,血液中的高膽固醇指數,將會使肝臟受損更嚴重。 舉例來說,肝臟中累積了脂肪,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或脂肪肝。(延伸閱讀:遠離壞膽固醇防心臟病!清除壞膽固醇食物要吃「這些」) 肝功能併發症

肝功能一旦出問題,會造成肝臟無法正常地製造膽固醇。以下是一些相關的狀況: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種常見的肝功能障礙,全世界有25%的人都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問題,若本身過重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罹病的機率更高。非酒精性脂肪肝與血脂異常有關,血脂異常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和類似化合物異常的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也與脂肪代謝障礙有關,這是指身體分配脂肪時缺乏規則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包括了許多種病症,包括NASH(1種更嚴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同時,NASH也可能是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細胞癌的前兆。(延伸閱讀:肝病4階段:發炎、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

肝硬化

肝硬化的原因,包括酗酒或某些疾病例如肝炎,所造成的肝臟長期受損。 肝硬化會在肝臟中留下瘢痕組織,讓它無法發揮基本的代謝功能。因此,肝硬化會造成膽固醇指數異常。 藥物

藥物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損傷。由於肝臟的主要功能,是代謝體內的化學物質,因此很容易受到藥物、處方藥、非處方藥、娛樂性藥物的損害。 高膽固醇的影響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如果過多,會使脂肪積聚在動脈裡,使血液更難到達心臟。此外,當壞膽固醇支配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時,身體將變得無法清除斑塊,也無法消除脂肪沉積,這些狀況會使人們面臨患心臟病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會怎樣?每4人就1位中標!掌握膽固醇標準值盡早改善)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這些生活習慣要做到

生活方式與飲食的改變,對肝功能和膽固醇指數,都會有好的影響。我們應該維持健康體重,控制血糖值,並且節制飲酒。此外,固定運動、擁有健康飲食,也是很重要的。

何時該看醫師?

如果有下述徵兆和症狀,請尋求醫療協助: 黃疸 疲勞 感到虛弱 食慾不振 腹部積水 經常瘀青

肝腫大: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肝腫大的定義

肝腫大(Hepatomegaly)是指肝臟腫脹超過正常大小,通常是多種不同嚴重疾病的徵兆。 肝腫大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有肝腫大,但在年長者身上最常見,且受到嚴重燒燙傷或感染寄生蟲的兒童,也會有肝腫大的現象。做好自我健康照護及管理,能降低患有肝腫大的風險因素,請諮詢醫師,以取得進一步資訊。 肝腫大的症狀

肝腫大會伴隨的症狀如下: 腹部右邊的上半部感到疼痛 疲勞 肌肉疼痛,或得肌痛症(Myalgia),一種全身多發性酸痛症,酸痛部位大多在韌帶或肌肉。 噁心嘔吐 食慾不佳或體重減輕 皮膚、眼白變黃,也就是黃疸(Jaundice)。 搔癢 腹部大範圍疼痛 腳或小腿腫脹 很容易瘀青 腰圍變粗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有下列症狀,請立即看醫師: 腹部嚴重疼痛 發燒、黃疸。 嘔吐時有血,或嘔吐物形狀、顏色像咖啡渣。 呼吸急促 糞便如柏油般呈暗黑色,或有鮮紅色的血便。

如果有任何上面列舉的徵兆或症狀,或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最好的方法是與醫師詳細溝通、討論,以了解個人的健康狀況。 肝腫大原因

下列是最常見導致肝臟腫大的原因: 1.酒精性肝病變(Alcoholic Liver Disease) 酒精性脂肪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 2.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3.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型肝炎(Hepatitis A) B型肝炎(Hepatitis B) C型肝炎(Hepatitis C) D型肝炎(Hepatitis D) E型肝炎(Hepatitis E) 4.肝癌(Liver cancer)

或是從體內其他器官散佈到肝臟的癌症(Cancer),例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Leukemia)。 5.其他少見的肝臟疾病 特定類型的淋巴瘤(Lymphoma)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遺傳性疾病(Genetic disease) 血鐵沉積症(Hemochromatosis) 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 高雪氏症(Gaucher’s disesase)

6.心血管問題

肝靜脈回流阻塞造成的疾病,例如巴德吉亞利症候群(Budd-Chiari syndrome)、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以及心臟三尖瓣或二尖瓣狹窄。 7.寄生蟲感染 阿米巴性痢疾(Amebiasis) 細菌引起的肝膿瘍(Liver abscess) 瘧疾(Malaria) 血吸蟲病(Schistosomiasis) 片吸蟲症(Fascioliasis) 蛔蟲症(Toxocariasis)

8.中毒

例如因服用藥物造成肝臟損傷,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商品名:Tylenol,泰諾強效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商品名:Augmentin,安滅菌錠;商品名:Amoclan,泛剋菌靜脈注射劑)。或因為暴露在有毒環境,如工廠化學藥劑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氯仿(Chloroform),所引起的毒性肝炎(Toxic hepatitis)。 9.由其他器官的疾病所致

例如類澱粉沉著症(Amyloidosis)、自體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原發性硬化膽道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代謝性疾病、肝醣儲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缺乏溶酶體酸性脂肪酶(Lisosomal acid lipase)。 肝腫大的風險因素

很多風險因素會導致患有肝腫大,如: 酒精濫用導致肝臟受損 服用過量的藥物、維生素,或補充劑,因為會提高肝臟受損的風險。 有些特定的草藥,像康福利草、麻黃、槲寄生,都會提高肝臟受損的風險。 2項肝功能指數:天門冬胺酸轉胺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又稱麩胺酸草乙酸轉胺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以及丙胺酸轉胺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又稱麩胺酸丙酮酸轉胺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AST、ALT是血液中的轉氨酶,兩者皆存在肝細胞當中,當細胞破壞死亡後,肝細胞內的AST、ALT會釋出到血液中,造成檢驗數值上升。 如何診斷肝腫大?

要檢查肝臟是否生病,醫師會採取觸診,先按壓患者肋骨下方的右腹,再觸摸肝臟邊緣,確認肝臟大小、質地,與柔軟程度。由於每人肝臟生病原因不同,腫脹的肝臟摸起來,可能柔軟,也可能堅硬或不平整,有時候也會發現明顯的腫塊。

用手觸診只能粗略評估肝臟大小,如果要更準確知道結果,就必需借助造影技術。一般會先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才要做電腦斷層掃瞄(CT),或核磁共振造影(MRI)。

確認有肝腫大後,醫師會做進一步檢查,以確認導致的原因,檢查包括: 血液檢查,目的是要確認肝臟酵素的濃度,了解肝臟的健康狀況,或檢查是由什麼病毒導致的。 核磁共振彈性圖相儀(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檢查,運用剪力波(Shear wave)繪製肝臟組織堅硬度的影像,也就是所謂彈性影像(Elastography)。這項檢查是非侵入性的,可以做為肝臟切片檢查(Liver biopsy)的替代方案。 進行肝臟切片檢查,過程為先用超音波定位,再用細長穿刺針從體外穿刺至肝臟,抽取部分組織做病理檢查。

如何治療肝腫大?

治療方法取決於造成肝腫大的原因,醫師可能會建議下列治療: 服用藥物治療肝衰竭(Liver failure),或像C型肝炎之類的感染。 用化療、手術、放射線治療肝癌,或針對轉移癌從源頭加以治療。 肝臟移植。 治療淋巴瘤或白血病,詳細療法會根據疾病類型、散佈速度,以及身體健康狀況而定。 戒菸,並不要再亂吃藥。此外,一些常見導致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發病原因,在患者戒酒、遵守健康飲食、固定運動,以及減輕體重後,狀況都能獲得良好改善。 肝腫大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幫助降低肝腫大的機會: 健康飲食,多吃蔬果以及全麥食品。 飲酒請適量,請諮詢醫師,以了解適合您的飲酒量。 服用藥物、維生素或補充劑時,請遵照醫師囑咐的劑量服用,不要超過。若要服用非處方籤的膳食補充劑和草藥,請事先諮詢醫師,以了解相關的風險與益處,否則可能會傷肝,尤其是標榜可以雕塑身材,或是可以減重的產品。一些應避免的草藥包括苦草、木餾油樹、番瀉葉、槲寄生、康福利草、麻黃、纈草、卡瓦胡椒、白屈菜、以及綠茶萃取物。 儘量少接觸化學用品,並只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噴霧清潔劑、殺蟲劑,等有毒化學用品。此外,使用這些化學用品時,請戴手套、穿長袖衣物,並戴口罩。 保持健康體重,請諮詢醫師,找到健康的減重方法。

肝膿瘍是什麼?肝膿瘍原因、7大症狀及治療一次答

小病沒及時治療,小心釀成大病,以推廣生酮飲食聞名的醫師謝旺穎,就是因為罹患肝膿瘍(Liver abscess),導致腹腔發炎,引發敗血性休克,在45歲時就不幸病逝;其實,只要及時治療,肝膿瘍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Hello健康》帶您了解肝膿瘍是什麼,說明發生的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肝膿瘍是什麼?

肝膿瘍是指病原細菌(Pathogenic Bacteria)在肝臟增生,使肝臟出現囊腫,囊腫裡則充滿著膿。常見的肝膿瘍有以下幾種:

化膿性肝膿瘍(Pyogenic Liver Abscess):受到細菌感染 阿米巴性肝膿瘍(Amebic Liver Abscess):受阿米巴原蟲感染。

只要及早發現,肝膿瘍通常可靠藥物或手術順利治療;若未及時治療,肝膿瘍可能破裂,感染會擴散,引發敗血症(Sepsis)

肝膿瘍原因?

肝膿瘍主要是肝附近的以下構造受細菌感染,擴散至肝臟,或身體其他部位受細菌感染,血液將細菌帶到肝臟,讓肝臟也受感染: 膽管 膽囊 腸道或闌尾

肝膿瘍也可能因肝臟動過手術,或遭受過重大傷害而造成;若因感染,主要由以下幾種感染方式: 細菌感染 寄生蟲感染 真菌感染 肝膿瘍7大症狀

肝膿瘍的症狀可能經過2~4週才會發生,通常有以下症狀: 咳嗽、發燒、畏寒、出汗。 腹瀉、便祕,或兩者都有。 覺得噁心、嘔吐,或兩者都有。 尿液顏色變深、大便顏色接近土灰色。 關節、胸部、肩膀或腹部右上方疼痛。 體重莫名減輕、沒食慾。 皮膚及眼白變黃(黃疸 Jaundice)。

若有以下症狀,表示情況很嚴重,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發高燒(超過攝氏38度)。 心跳過速。 呼吸問題,如呼吸急促、難以呼吸、呼吸很勉強或哮喘等。 心理狀態或行為改變,例如感到錯亂、譫妄(Delirium 一種症候群,特徵為意識混亂、注意力不集中)、昏睡或出現幻覺等。 肝膿瘍的治療方法

肝膿瘍的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藥物:依不同類型的肝膿瘍,藥物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以靜脈注射方式;也可用口服藥物方式 手術:多用針或導管穿入腹部,抽出囊腫裡的膿;若情況嚴重,可能需在切開腹部,才能進行手術治療

克隆氏症4大症狀!會遺傳嗎?死亡率、6大檢查項目一次看

目前仍是大學生的李同學近幾個月來發現經常拉肚子、腹痛,體重還莫名減輕了將近10公斤,讓他感到相當焦慮。至大醫院檢查後,發現竟是罕見的「克隆氏症」,經過治療後已經穩定許多,不過這個疾病容易復發,醫師也提醒李同學須終身服藥來避免再次發作。

究竟克隆氏症會出現哪些症狀?飲食上該如何調整?就讓《Hello健康》一次解答你所有的疑問。 克隆氏症是什麼?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是慢性、反覆發作的炎性腸胃道疾病,通常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而兒童患者則較少,克隆氏症在歐美國家較為常見,不過近年因亞洲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高油、高糖),使得亞洲克隆氏症的病例數出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同場加映:與腸躁症不同!發炎性腸道疾病種類和症狀看這邊

克隆氏症的特徵為「跳躍性病灶」,即發病部位不連續,從口腔至肛門皆有可能會發生炎症反應,不過最常發炎的部位為小腸與結腸,也有機會擴散至腸道外的腹膜與淋巴,造成患者出現腹瀉或腹痛等症狀。 克隆氏症的原因:與遺傳有關嗎?

克隆氏症的致病原因仍在研究當中,目前推測以下原因皆可能提高罹病風險: 飲食高油、高糖 環境、壓力 自體免疫失調 家族遺傳

國外研究指出在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人若患有克隆氏症,另一人發病的機率是58%,異卵雙胞胎則是 3.9%;不過台灣目前所觀察到克隆氏症患者有家族史的比率遠低於國外。

克隆氏症狀

克隆氏症根據發病部位有不同的病徵,而常見臨床症狀如下: 腹瀉 腹痛 血便 體重莫名減輕

此外,克隆氏症還可能讓皮膚出現結節性紅斑、口腔鵝口瘡、關節炎、舌炎、虹彩炎,也會出現下列嚴重的併發症: 肛門膿瘍、瘻管 腸壁變厚 腸道狹窄 腸穿孔 腸阻塞 營養不良 貧血 骨質疏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腹痛、腹瀉這些症狀經常出現,但克隆氏症不易好轉,若以上的症狀反覆發作且持續3個月以上時,建議立即至醫院檢查。 克隆氏症檢查

克隆氏症無法光靠單一檢查結果就可以確診,通常需要搭配多種檢查,排除感染與惡性腫瘤的可能性,綜合評估後才能做出診斷:

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 內視鏡檢查如大腸鏡 病理切片 細菌培養 小腸鏡 膠囊內視鏡

患者前往醫院就醫時,醫師會依據個別患者的狀況來評估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克隆氏症治療 藥物治療:症狀輕微者,使用抗炎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即可治療;若症狀嚴重者,則需要生物製劑。(延伸閱讀:診斷治療炎症性腸病~藥物和手術雙管下) 外科手術:患者經藥物治療無效後且有膿瘍、腸穿孔、腸阻塞等併發症時,則考慮用外科手術來治療。

克隆氏患者日常飲食的注意事項

除了上述的治療方法外,亦可從飲食方面調整來改善克隆氏症: 低渣飲食:克隆氏症患者腸道狹窄不易消化太硬的食物,因此攝取纖維量低的食物能減少腸胃蠕動,例如精緻澱粉、去筋的肉類、加工過的豆製品皆屬於低渣飲食。(你可能想知道:發炎性腸道患者怎麼吃才好?) 低FODMAP飲食:為含有短鏈碳水化合物、糖醇的食物,例如牛奶、起司、市售含糖飲料、堅果類等。這些食物經過腸道內的細菌分解後容易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脹氣、腹瀉、腹痛等問題。但低FODMAP飲食的限制較多,建議患者採用這種飲食法之前先諮詢營養師。(延伸閱讀:腸躁症患者有救了!試試低FODMAP飲食)

另外,患者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調味料,並以清蒸、水煮來烹煮食物,待症狀緩解後,再循序漸進地補充膳食纖維。然而,有些藥物會與營養素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抗發炎藥物Sulfasalazine會影響身體吸收葉酸的能力,而因葉酸多由蔬菜攝取,採行低渣飲食的患者可能須考慮攝取葉酸補充劑,以滿足身體需求。 克隆氏症死亡率

克隆氏症有時候會導致人們死亡,但不用擔心,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一項涉及約6000名患者的英國研究指出,克隆氏症的年死亡率為1.6%。

肝臟移植是什麼?換肝條件有哪些?捐肝方法、流程一次看

肝臟移植是什麼?

肝臟移植是一種先將生病或受損肝臟切除後,再用健康的肝臟替換的手術,一般都會建議發生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此術,以下是原發性肝癌患者接受肝臟移植的相關訊息。 換肝條件

少數患有原發生肝癌的人,是可以接受肝臟植移的。如果您有下列情形,您就適合接受肝臟移植:

單一腫瘤,長度不超過5公分。 單一腫瘤,長度在5~7公分之間,腫瘤生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 5個小腫瘤,每個腫瘤長度都不超過3公分。

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到肝臟以外地方,就不能進行肝臟移植,因為手術完成後,癌細胞還是會散佈在體內各處;如果嚴重肝硬化(Liver cirrhosis)也無法接受肝臟移植。 捐肝方法有3種

醫師會在診斷後評估患者是否可以進行手術,以及手術後可能需要的復原時間。如果評估後發現風險過高,存活率很低,就不會為患者進行肝臟移植手術。肝臟捐贈的方法主要有3種:

往生者器官捐贈:醫師會從剛往生的遺體摘取器官,以供移植。大多肝臟移植手術,都是採用這個方法。 自活體摘取肝臟:醫師會從捐贈者身上切除部分活體肝臟,再植入受贈者體內。由於肝臟會自行再生,受贈者的肝臟,以及捐贈者切除後的部分肝臟,都會再長回來,並長成與原有肝臟大約相同的體積。 分割肝臟移植:把剛往生者的肝臟分割為二,分別移植給兩位不同患者,之後移植的肝臟會再長回原來的大小。

肝臟移植流程及換肝等候時間

捐贈者和接受者的體重、血型都必需相同,而大部分用來移植的肝臟,都是捐贈者同意在他們往生時,捐出來給別人的,詳細資訊可以諮詢醫師。

如果肝臟移植對是可行的治療方法,患者的名字就會列入受贈者等候名單,排隊等候。根據身體健康狀況而定,在您等待肝臟移植的期間,患者可能會住院,或待在家裡等候,沒有人可以明確知道何時有適合的肝臟。

每年排隊的人都很多,有些人可能只需要等幾天,有些人則需要等上數月。對患者和家人而言,等候消息的時間可能會漫長難熬,令人胡思亂想,擔心永遠等不到適合的肝臟。而且在還沒等到適合的肝臟前,患者可能會經常感到不舒服,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如果有這種情況,請尋求專業醫療的諮詢和協助。

在等候適合的肝臟期間,患者仍要到醫院做例行檢查。如果等候肝臟移植的時間太長,等候期間患者可能會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或腫瘤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以控制癌症病情。

當有合適的肝臟時,患者會馬上被告知,因此請隨時準備好住院的各項物品,以便立即展開手術。抵達醫院準備要進行手術時,醫師會再做最後確認,若發現肝臟配對不符,那患者可能得回家繼續等。如果有這種情況,醫師和護理師會盡全力提供協助。 換肝後的日常生活

在肝臟移植手術完成後,大多數的人都會再住院約2星期。此後,健康狀況應該會慢慢改善,且愈來愈好。不過要完全康復需要一段時間,大多數的人要休息幾個月後,才會漸漸恢復過去的正常生活。

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後,患者也要定期到醫院進行例行性檢查,讓醫師了解您的健康狀況。醫師可能會開立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s)的藥物給您服用,通常須終身服用,讓身體不會排斥新的肝臟。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什麼?

肝臟分泌的膽汁具有消化食物中脂肪、協助代謝體內用過的紅血球、膽固醇、藥物及毒素的重要作用。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主要是肝臟中的膽道(Biliary tract)受到自體免疫系統攻擊逐漸被破壞的疾病。

當膽道受損,有害物質會因無法代謝而累積在肝臟中,有時會導致肝臟組織結瘢纖維化,逐漸形成肝硬化(Cirrhosis)。請注意,肝臟組織一旦受傷是無法痊癒的。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有多常見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分布於各種年齡層,可以減少危險因子來降低罹患的風險。對此疾病有疑慮的人,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以獲取進一步的訊息。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症狀

儘管有一些已被診斷出來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多年來也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有些人則顯現了多種症狀。

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 疲勞 皮膚發癢 眼乾及口乾

晚期症狀包括: 右上腹部疼痛 骨頭、肌肉或關節疼痛 黃疸 色素沉澱:不是由於日曬所引起的膚色暗沈。 浮腫:腿及腳踝水腫。 腹水:肝衰竭引發腹水。 眼睛、眼瞼或手掌,腳掌出現脂肪瘤,或是脂肪堆積在手肘或膝蓋的皺折中。 骨質疏鬆:可能導致骨折 。 膽固醇升高 脂肪瀉、腹瀉:排泄物呈現油膩狀。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低下。

上面列出的症狀並未能涵蓋所有可能出現的症狀。如果您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向醫師諮詢。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或對您的健康有任何懷疑,請向您的醫師諮詢。身體狀況因人而異,症狀及治療方式有個别差異。最好與您的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原因

引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原因至今不明,多數專家認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這是因為人體內免疫反應異常,導致自身正常細胞受到攻擊的現象。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風險因素

引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危險因子很多,包括: 性別:好發於女性。 年齡:好發年齡層介於30~60歲。 遺傳因子:家族病史會增加您罹患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遺傳因子再加上環境因素,更容易引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這些環境因素包括:

可能是由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誘發的發炎(Bacterial, Fungal or Parasitic infection)。 吸菸。 環境毒素:研究結果顯示,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也可能誘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診斷及治療

以下資訊並不能替代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如何診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醫師會先詢問您的健康情况及家族病史,對您進行身體檢查。並配合下述檢驗程序來作診斷:

實驗室檢查: 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肝功能檢查(Liver function tests)主要檢驗項目是血液中的肝脢指數,當肝臓或膽管的細胞受到破壞時,這些指數就會上升。依據脢指數的上升程度就可以判斷細胞受到破壞的狀況。 抽血檢查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跡象:主要檢驗項目是血液中的抗線粒體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血清學檢測抗粒線體抗體)。這類抗體只可能出現在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身上。因此,AMA測試陽性是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極可靠的指標。不過,仍有一小部分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患者的AMA呈現陰性反應。

影像檢查: 超音波(Ultrasound):利用高頻聲波產製人體內部器官構造的影像。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又稱CT掃描):CT掃描利用特殊的X光線技術,可以提供比X光檢查更詳盡的訊息。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又稱磁振造影):MRI掃描儀使用磁場和無線電波來提供體內器官及組織的詳細影像。MRI檢查沒有牽涉到放射線照射,這點與CT不同。 彈性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這是一項較新穎的技術,利用MRI造影結合聲波,構成體內器官的視覺影像(Elastogram,又稱彈性圖),可用於檢查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纖維化),效果類似醫師以觸診(Palpate)檢查身體。 膽管攝影:藉由X光幫助,屬於侵入性的一種檢查方式,可能導致併發症。隨著MRI技術的進步,醫師越來越少利用膽管攝影進行診斷。

如果對診斷結果仍有疑問,醫師會進行肝臟穿刺切片檢查(A liver biopsy),取出一小片活體組織,作為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查,以確認診斷或疾病的程度。由於此病症不可逆,現今醫學技術還無法治癒,治療重點在於減緩疾病的進展,緩解症狀及預防併發症。這些治療方案包括: 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UDCA又稱熊二醇(Actigall,Urso),是一種膽汁酸,可幫助膽汁通過肝臟。 UDCA被當作是第一線的治療方式,並不能治癒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但如果在疾病早期就開始使用,可能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UDCA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對早期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對末期患者的幫助則有限。 肝臟移植:當患者面臨肝臟衰竭,肝臟移植便成為治療的優先選項。肝臟移植是一種將捐贈者的健康肝臟植入患者體內,取代已衰竭肝臟的手術。大部分的捐贈來自於已過世的人,少數情況則使用取自於活人的一小部分活體肝臟。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也有可能會在移植數年後復發。

醫師建議的治療方法會著重在使您生活更舒適的症狀控制,通常會以控制最常見的症狀為主。 如何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肝門靜脈高壓症(Portal hypertension):自您初診及隨後的幾年,醫師會監測肝門靜脈高壓和靜脈擴張的情況。如果出現門靜脈高壓症或出血的現象,治療方案可能會加入乙型受體阻斷劑或硝酸鹽(Beta blocker or nitrate)之類的藥物,或是需要進行手術。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醫師會建議您添加維生素D補充劑,也會建議您多運動以提高骨骼密度。 體內維生素缺乏:醫師可能會建議您補充維生素A、D、E及K。在服用草藥或營養補衝品之前請先諮詢醫師。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方式和家庭療法可能會幫助您改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食用低鈉食品:選擇低鈉或不含鈉的天然食品,鈉會導致身體組織積水及腫脹、腹腔積水。 多運動:以增強骨頭,減少骨質流失。 避免飲酒:酒精由肝臟代謝,所引起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患者應該戒酒。

在服用草藥或營養補充品之前,請先向醫師諮詢。肝臟生病後可能會對處方藥、非處方藥或膳食營養補充劑更為敏感,產生不同於已往的反應。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最佳治療方案。

每 3 人 1 人有脂肪肝!盡早減肥避肝纖維化、肝硬化

肥胖是健康的殺手,對肝更是不留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 30 的肥胖人口,幾乎人人都有脂肪肝;但是瘦子也別掉以輕心,若是生活不健康,腹部脂肪過多,也可能是高危險群。在現代人飲食失調、缺乏運動的生活下,過去幾乎只有酗酒才會得到的脂肪肝,如今卻成了 21 世紀的流行病,每個人都必須小心。

在台灣,脂肪肝的盛行更令人難以置信,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18年在新北市的調查發現,高達 55% 的民眾有脂肪肝,若以全國來看,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也達 30%,也就是每 3~4 個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比例之高不可輕忽。您也有脂肪肝嗎?以下帶你認識脂肪肝的原因、預防及治療。 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臟的脂肪含量,超過肝重量的 5% 以上,也就是過多的脂肪儲存在肝臟裡,主要分兩種: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長期喝酒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嚴重可導致酒精性之脂肪肝炎,甚至是酒精性肝硬化;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喝酒量沒達到會引起肝傷害的人,但肝臟卻含有過多脂肪,出現以巨室微脂粒大多孔室脂質體(Macrovesicle)為主的脂肪沉積,多數人的脂肪肝便是此類。

(同場加映:肝病4階段:發炎 纖維化 肝硬化 肝衰竭) 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當血流帶了過多的脂肪酸到肝臟,超過了肝細胞可以處理的情況,便會囤積於肝臟,形成脂肪肝。除了疾病(如糖尿病)及飲酒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與飲食、環境以及個人體質有關,其中,肥胖跟代謝症候群更是脂肪肝的頭號兇手,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可說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也因此,過去又稱為代謝性脂肪肝炎。簡單來說,現代人吃太好又缺乏運動,都是造成脂肪肝的主因。 脂肪肝可能引發的疾病

任何因肥胖產生的症狀及疾病,都有可能出現在脂肪肝患者身上,請注意,脂肪肝跟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因子相當接近,因此,要特別注意發作的機率。脂肪肝雖不是病,但一定要好好控制,否則除了發展成各種疾病外,更可能引起肝發炎,甚至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指脂肪肝情況嚴重,造成肝發炎或肝功能損害,雖有機率發展成肝硬化,但通常這類患者的狀況還算穩定。相對於酒精性脂肪肝,高達 50% 可能發展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則介於 4%~26%,所以患有脂肪肝的人,切記不能飲酒。 肝纖維化(Fibross)及肝硬化(Cirrhosis):肝臟發炎後會引起纖維化,甚至最後會變成肝硬化,少部分直接發展為肝癌。而肝纖維化一旦開始,便會持續發展,必須早期且積極治療,一旦進入肝硬化後,會更難回復健康狀態。 脂肪肝無症狀、難檢驗

罹患脂肪肝的人可能有肝臟腫大、感到特別疲累、右上腹疼痛等情形,但多數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沒有任何症狀,即使已發展成肝炎,也未必有明顯症狀,雖然超音波檢查能診斷是否有脂肪肝,但不論是超音波還是斷層掃描、甚至核磁共振掃描(MRI),都無法檢查出是否已發展成肝炎,因此,目前肝炎的確診,只能透過肝切片來確診。 減肥預防及治療脂肪肝

預防及治療脂肪肝其實是同樣的,減肥及運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少案例都顯示,正確的減重能直接改善脂肪肝的狀況,但切記不要過快地減重,除了損害健康外,還可能適得其反,讓脂肪肝變得更嚴重,最重要的是,減重一定要持之以恆。另外,若脂肪肝已經引起疾病,請就醫諮詢並進行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