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黴漿菌成為台灣兒童社區型肺炎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患病後日常精神及活動力不太受影響,素有「行走型肺炎」(Walking pneumonia) 之稱。《Hello健康》帶您了解肺炎黴漿菌是什麼?症狀及傳染方式各為何?
黴漿菌肺炎是什麼?
肺炎黴漿菌是一種不具細胞壁,大小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可以在動植物身上發現,分佈很廣。黴漿菌是兒童非典型肺炎常見致病菌之一,一年四季都有感染案例,在春、夏之交及秋天特別容易發生。 黴漿菌肺炎會出現何種症狀?
黴漿菌感染可能導致任何程度的呼吸道症狀,但肺炎感染是最常見的表現,主要特色為明顯的咳嗽及發燒;不過,黴漿菌感染通常不會流鼻涕,臨床上,也可藉此作為區分黴漿菌感染或其他感染所導致的肺炎。
雖然黴漿菌肺炎只是輕微的感染,一般來說會慢慢痊癒,但有些情況下,它仍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因此父母要多加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此病的潛伏期可持續二到三個禮拜,常見的症狀如下: 咳嗽 喉嚨痛 支氣管炎(Bronchitis) 疲勞 發燒 耳朵感染 頭痛、胸痛或肚子痛 身體忽冷忽熱、 嘔吐 皮疹(Rash) 哮吼(Croup) 鼻竇炎(Sinusitis)
若是5歲以下的孩子被感染,有可能不會出現發燒的症狀,而是出現類似感冒的病症,包括嘔吐及腹瀉。另外,哮喘病患需要特別注意,黴漿菌感染可能讓病情更嚴重。
在一般情況下,小孩感染的黴漿菌肺炎並不需給予治療,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修復,但若其症狀持續了數天仍沒好轉,請務必找專業醫師求助。
(同場加映:小孩氣喘控制有招!父母這樣就安心) 黴漿菌肺炎傳染方式
黴漿菌肺炎感染隨時都可能發生,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感染後潛伏期為 1至4 週;通常需要在近距離接觸的環境,像是透過講話、咳嗽、打噴嚏所傳播的空氣飛沫,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感染。
因此,當孩子在學校跟其他同學玩在一塊的時候,黴漿菌就可能藉由口水或痰被傳開來;其他高風險場所還包括,密閉的家中、宿舍、夏令營、軍營,以及演唱會。
肺炎黴漿菌好發族群為何?
國內在全面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根據台灣小兒感染症聯盟 (Taiwan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Alliance, TPIDA) 在 2011 年到 2012
所做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肺炎黴漿菌為第二常見的致病原 (約佔 22%),僅次於肺炎鏈球菌(約佔 30%),5 歲之後的學齡兒童族群為最好發族群,唯 2 歲之後所佔比例便逐漸有上升的趨勢。 防感染 衛生觀念要正確
根據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黴漿菌肺炎感染佔了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簡稱 CAP)在學兒童的4成,因此,正確衛生觀念要做好,除了要勤洗手,也要避免小孩共用餐具,並且教導孩子打噴嚏後用紙巾擦拭,再丟進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