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活著心臟就會跳動,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很少感覺到自己的心臟正在跳動。真的感覺到心跳變快、或跳得不規律時,不僅來得突然,也可能帶有不舒服的感覺,其實這就是心悸(Heart Palpitations)。《Hello健康》將介紹什麼是心悸,以及造成心悸的原因。
什麼是心悸?
心悸其實是一個滿籠統的名詞,當你突然感覺到心臟正撲通撲通跳,不論是意識到心跳突然加快、變慢、漏拍或是強度變強,這些不正常跳動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心悸。
無論你正在走路或是坐著休息,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心悸,你可能感覺到心悸的部位也不只有胸口,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喉嚨或脖子也會有心悸的不適感。
什麼時候該就醫?
雖然心悸發作的感覺有點可怕,但發生心悸並不一定代表真的心跳過快、過慢或心律不整(Arrhythmia)。
一般而言,偶爾發作、每次僅有數秒鐘的心悸,不需要過於擔心,但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臟病史、心悸持續時間很長、靜止心率高於100次/分鐘,那就需要及早去醫院接受相關的心臟檢查。(同場加映:目標心率計算器:計算最大心率、測量運動強度)
若心悸合併發生胸痛、胸悶、手臂、脖子、上背疼痛、嚴重呼吸困難、頭暈或冒冷汗的狀況,請立即就醫。(推薦閱讀:心好痛演哪齣?狹心症=心絞痛!胸痛症狀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想瞭解心臟如何運作及如何保健,請參考:維持心臟健康:心臟保健與功能介紹
心悸常見原因:心律不整、咖啡、恐慌症
可能造成心悸的可能有非常多,常見原因有以下3大類: 環境、藥物和心理:劇烈運動、熬夜、失眠、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抽菸)、古柯鹼(Cocaine)、壓力、焦慮、恐慌及服用抗憂鬱藥。(同場加映:少喝咖啡10理由!助眠少焦慮護腸道) 生理變化:脫水、荷爾蒙變化、甲狀腺激素過多或不足、血液中氧氣或二氧化碳濃度過低、低血糖、大量失血、電解質異常、感冒藥或其他藥物的副作用。 疾病因素:恐慌症、發燒、心臟病、貧血、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
雖然心悸在多數情況下無害,但若符合下列狀況,建議盡早就醫治療:
患有焦慮症且定期發作 孕婦 服用含有興奮劑的藥物 甲狀腺機能亢進 心律不整 患有心臟病 動過心臟手術(推薦閱讀: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曾心肌梗塞 心臟瓣膜缺陷 心臟病高風險族群,如抽菸、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缺乏運動、更年期女性、有家族病史者等(同場加映:女人更年期後要小「心」!了解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心悸的併發症
心悸基本上沒有什麼併發症,除非患者是因心臟病而引起的心悸,那麼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便與心臟病相關,如下: 昏倒 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 中風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如果你懷疑自己有心悸的而就診,醫師會先用聽診器聽你的心音,了解你的過往病史,並可能利用以下方式對你的心臟進行檢查: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ECG or EKG):每位有心悸者均須作靜態心電圖,查看心律狀況有無異常,雖然基本上如果只用靜態心電圖檢測,通常看不出什麼問題,因為心悸並不一定會在檢測時發作。但是心電圖仍然可以幫助醫師了解,患者的心臟有沒有其他可能導致心悸的問題。
如果患者的心室有早激(Pre-exitation)現象,如WPW症候群患者在靜態心電圖會顯現PR間距縮短及δ波(delta wave)異常。
如果有意義的左心室肥大再加上心電圖在導極I、AVL及V4-V6等代表是心室中膈的Q波變深,則可能是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值得關切的是此型可能會誘發年輕人及運動員猝死。(延伸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如果心電圖有明顯的Q波異常,則可判斷患者之前得過心肌梗塞。如果心電圖有QT間距延長,則患者可能有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運動心電圖(Stress test):讓患者在運動的狀況下接受心電圖檢測,此檢測更容易顯現出心臟在壓力底下的運作狀況。 霍特連續心電圖(Holter monitor):此心電圖可以讓患者隨身攜帶,最常用來記錄24小時內的心臟活動變化。這種方式能夠更容易掌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的心悸狀況,並記錄下來。企圖找出嚴重的心律不整。 心臟事件紀錄器(Event recorder):適用於心悸發作頻率更低的患者,患者在心悸發作當下,需要手動按下按鈕才可紀錄。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以超音波檢查心臟結構與血流有無異狀。 實驗室資料(Laboratory data):必須包含 全血細胞計數(Complete blood count, CBC)可評估貧血及發炎狀況。 血清尿素、肌酸酐(Creatinine)及電解質等可評估電解質失衡或腎功能障礙。 甲狀腺功能檢查可檢測有無甲狀腺亢進。
不是由心臟病引起的心悸,基本上不需要治療,醫師會推斷患者的心悸可能是由何種原因引起,再給予患者相關的建議。例如:如果患者一喝咖啡就心悸,那就不要喝咖啡。如果心悸是由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臟、心理疾病(如恐慌症)所引起,則醫師會根據疾病類型安排相關治療方案。 心悸的預防方法
心悸主要成因不外乎就是心理壓力、興奮劑(咖啡因等)與心臟病,這3大類型,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預防心悸: 少喝或不喝咖啡 避免服用會引起心悸的藥物 避免處在高壓環境,找到方法紓解壓力 戒菸 少喝酒 多運動 健康飲食
【想看更多心臟疾病相關文章,請前往心臟健康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