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3高與癌症病人請注意這幾點

天氣轉涼~3高與癌症病人請注意這幾點

作家李維菁驚傳驟逝,享年49歲,令眾多藝文界好友不捨悼念。曾以小說集《我是許涼涼》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她,已罹癌並持續化療1年多。日前赴醫院做例行檢查時,突因血壓過低而休克辭世。專家提醒,癌症或3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天氣變化大時需格外注意身體狀況。

休克屬於一種因疾病引發的特定臨床表現。通常由於循環功能障礙,而引發組織血液灌注量不足使器官功能異常。為防範休克,專家提醒,平時須注意保暖,也避免至溫差大的高溫處。若平時定期服藥者也勿擅自停藥。生活作息需規律,減少飲酒或吃刺激性食物。若天氣變化時身體不適,請別忽略症狀,務必盡速就醫檢查。

嘗試建立以下3習慣,幫助強健身體與減少溫度變化造成的不適: 1. 保持身體活動

在天冷時,維持運動習慣可以增強免疫力。不論是散步或跑步,都是很好的方式,身體有肌肉可以減緩疼痛,並保持體力和元氣。 2. 規律健康飲食

天冷會促進食慾,但也易使人暴飲暴食。除了維持健康且規律的飲食習慣,還要避免冷飲與冰品,也請注意糖分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會間接導致體內產生發炎反應。 3. 接觸陽光與新鮮空氣

冬天的陽光總是特別舒服,不妨趁著午餐時間到室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有些治療癌症的藥物會降低骨質密度,而曬太陽有助於質吸收,甚至研究指出,適量陽光可以預防某些癌症。但即使是日曬,外出請記得穿著保暖。

除了上述習慣,也要盡量遵守以下3要點: 1.  定期接種流感疫苗

癌症患者沒有足夠的白細胞(舊稱白血球)來抵禦感染,因此,這些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併發症,所以流感疫苗對患者極為重要。 2. 確保四肢末梢的保暖

一些癌症治療可能會引起四肢麻木的副作用,使患者容易因忽略四肢寒冷而凍傷。腳部麻木者甚至更有跌倒風險。除了麻木之外,可能會因感冒而使身體倍感疼痛。

3. 保持衛生勤洗手

對那些因化療而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患者們,必須勤洗手遠離病菌,因為身體可能無法承受任何更多的細菌威脅。遠離細菌,洗手真的非常重要。

上班好想睡? 5種方法喚回高效率

近來陰晴不定、有時細雨連綿的天氣,上班心情難免受到影響而鬱卒,做起事來感覺好沒效率,這時不妨試試以下5種方法,讓你在工作空檔休息之餘,能盡速充飽電,讓接下來的工作不再悶悶好想睡。

1. 不時站起來動一動

每天上班如果都坐滿8小時,維持固定的姿勢,對身體的負擔確實不少,很容易在下班時一起身就腰痠背痛,因此要設定鬧鐘,提醒自己定時從座位上站起來動動手腳和身體,如此不但能暫緩長時間盯著螢幕的眼睛疲勞,也能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

2. 來一口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是上班族最好的工作零嘴,輕巧容易入口又營養,黑巧克力富含纖維素,能幫助消化,咖啡因則能提神醒腦,讓工作更專注、有效率。此外,研究也顯示攝取巧克力能有效改善鬱悶情緒,所以上班空閒時來一口,增加體力,也能提升好心情去完成工作。 3. 幫植栽小物澆水

建議在辦公室擺放綠色植栽,除了美觀好看,也有淨化空氣的效果,在努力工作之餘,可以呼吸到新鮮氧氣。2014年,埃克塞特大學心理學家克萊斯特奈特博士(Christ Knight)與來自澳洲、英國等大學的學者合作一系列的研究,發現綠植栽辦公室的員工,生產率平均提高了15%。因此,想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幫這些功臣們澆澆水,讓它們陪著你一起開心地茁壯。 4. 線上學習10分鐘

隨著網路線上課程越來越普及,即使連休息時間也不放過吸收新知的學習狂,也能「恣意」休息,你可以從手機App、Youtube,到國內外大學的開放式課程,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知識,從外語學習、數理訓練到運動常識,應有盡有,利用休息時間幫助你在體力和知識上,都能走得更遠。 5. 整理辦公桌和信件

工作太忙,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的辦公桌了? 是不是感覺到空間有些雜亂不堪? 在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不妨花個10分鐘將東西整理歸類:新文件、待處理、審核中、已處理,讓各種資料依序有自己的家; 文具、水杯、零食等雜物也分門別類、細心收納,才不會時常面臨要剪刀沒剪刀,要吃巧克力只找到過期的窘境。

麻醉劑牛奶針會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

在醫療麻醉科中,有一種乳白色溶液,很常在手術作為麻醉藥和鎮定劑,它就是異丙酚(Propofol),俗稱牛奶針。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由於牛奶針的效用非常快,且通常藥效很快就結束,因此容易被濫用。若使用過量失去意識,是可能致死的,以下將剖析服用此藥物的風險和症狀。

牛奶針是毒品限專業麻醉師用

衛福部提醒,台灣已於2015年將此藥物列為第4級毒品,只有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才能服用,並且須由專業醫療人員給藥、監控服用者的心臟及呼吸等生命徵象,以避免使用過量。過去曾有不法人士謊稱牛奶針能解毒癮,但這是不實的資訊,況且共用針筒或來源不明的藥物,可能還會提高感染愛滋病(AIDS)的風險,切勿以身試法,遠離毒品才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唯一道路。

牛奶針依賴性強恐上癮

根據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毒物控制中心的資料,牛奶針能帶來醉意和高潮,若遭濫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並上癮,最後愈服愈兇,變得無法自拔,一旦癮頭無法滿足,就容易變得焦慮和激動。如果原本有在用機械式呼吸輔助(Mechanical ventilation),還可能會產生抗拒,妨礙治療。因此若要接受牛奶針的相關治療,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醫師,若有在使用乳清蛋白、非處方藥、草藥,以及其他營養保健品,也要在開始使用牛奶針前一併誠實告知,以確保身體在療程前後都不會有狀況。 牛奶針的睡意有別一般睡眠

與一般的麻醉藥一樣,牛奶針會造成低血壓(Hypotension)、抑制呼吸,且使腦和神經系統變遲鈍。此外,牛奶針還會帶來暈眩和睡意,並會持續數小時,所以服用後的24小時內別開車,或從事任何需要全神貫注的活動。

其他用藥後可觀察到的症狀還包括:輕微搔癢、皮疹(Rash)、注射處灼熱或刺痛、肺功能異常、心律不整(Arrhythmia)、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和高血壓(Hypertension),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異丙酚輸注症候群(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 PRIS)、嚴重癲癇發作(Seizure)、胰臟炎(Pancreatitis)、顆粒白血球減少症(Granulocytopenia)、血小板過少或過多、心跳停止、心臟病(Heart attack)等等。

另外,牛奶針帶來的睡意和一般睡眠並不一樣,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的資料顯示,正常睡眠時,腦電波圖會有可遵循的特徵圖,血壓也會是平穩的,但如果用牛奶針血壓可能會遽降。更可怕的是,平常睡覺可以被叫醒,但用牛奶針睡著後卻不一定醒得來。 孕婦小孩和過敏者避開為妙

特別要注意的還有孕婦、剛分娩的媽媽、小孩、老人患者、肝或腎疾病病患、胰臟炎病患,以及高膽固醇(High cholesterol)、高三酸甘油酯(High Triglyceride)或癲癇(Epilepsy)的人。哺乳媽咪們也要小心,因為牛奶針可以藉由母乳傷害胎兒,這類的麻醉藥使用時間愈長,次數愈多,就愈可能破壞小於3歲小孩的腦部發展,造成往後成長學習和行為能力的障礙。

如果對大豆或雞蛋過敏,不要使用牛奶針較安全,因為牛奶針含有大豆油和蛋黃脂肪和甘油,吃了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像是暈眩、呼吸微弱、注射處刺痛的症狀。若出現呼吸困難、起疹、臉部或唇舌或喉嚨腫脹,請馬上就醫治療。

中醫西醫怎麼選?了解科學實證與陰陽平衡的醫療差異

多數人生病看診通常都會先選擇西醫,它仰賴的是科學實證,相對的,中醫認為調正人體氣的流動和陰陽平衡才是痊癒的關鍵。事實上,兩者各有優缺點,身體不適時該怎麼選擇?不如利用兩者優勢相互輔助治療。本文將剖析中醫西醫的特色、差異,和適用的病症。

西醫針對生理症狀做治療

在西醫的世界,醫師會先觀察病人身體所呈現的外相和病徵,例如量體溫、血壓、體重,以及其他疾病可觀察的症狀,然後再以生理理論(Physiological theory)做出合理的解釋。按照西醫的邏輯,要研究人體疾病,就要去掌握現代病理學、生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等醫學知識,小則細胞,大至身體系統,務必都要將其分析透徹。

換句話說,西醫診斷的目的在簡化疾病的大小細節,並找出生病或影響身體機能的原因,而藉由先進科技和醫療設備的輔助,讓再細微的異變都可以被發現。這種單目標導向治療法使分子辨識和細胞追蹤變得更容易,透過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簡稱EBM)除去生病症狀,且由於它的效果迅速,對正處生命危急的病人來說非常重要,適合用於傳染病、急性病,以及創傷照護,治療方式如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化療及手術等。

中醫相信器官互通和陰陽平衡

有別於西醫的症狀式治療,中醫會針對該個體的生物系統(Biosystem)和免疫系統做剖析,在中醫的觀念,每個人的身體系統和器官都是互通,且相互依賴的,這包括肢體、情感、心靈的健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中醫是種整體療法(Holistic therapy)。

西醫與中醫最大的不同,就在其使用的診斷工具,西醫以免疫系統為指導方針,像是免疫分型(Immunophenotyping)及追蹤免疫反應,中醫則遵照「陰陽五行」(Five element theory)理論,以及人體氣的流動,不過,雖然中醫已有超過2千年的歷史了,它在科學實證上,仍有些爭議。

不過,對信仰中醫的人來說,比較少有副作用是一大優點,他們相信只要人恢復了陰、陽和氣的平衡,身體自然會痊癒,所需做的僅是好好調養身體,包含給予特定的草藥、食物療法、針灸(Acupuncture)等。

另一個中醫與西醫不同的特點是,因此即使是罹患同一個疾病或病毒,以中醫的治療方式來說,不同的人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相較於西醫針對症狀的標靶藥物治療取向,中醫或許更講究個人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同場加映:氣多氣少都不妙~簡單4招補氣剛剛好) 中西醫雖不同但能互補

另外,中醫和西醫對於疾病有不同的看法,中醫認為疾病是因為病人的體內失衡所致,比起西醫會說「得到疾病」,中醫認為疾病是患者體內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也不使用「疾病」這一詞。在中醫理論中,所謂生病只是身體機能的失衡或不調,恢復身體系統的平衡才是治療的核心目標。

西醫會針對身體細胞和化學成分等做分析,中醫看的則是身體細胞的能量,所以,與其比較哪種治療方法較好,不如融合西醫的實證醫療以及中醫的個人化醫療,相信大家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

這幾招學起來!到哪玩都零時差

什麼是時差?

對於飛機旅行者或跨國商務人士來說,時差一點都不陌生。它是由於在短時間內飛越多個時區,移動速度比體內時鐘調整的速度快,而造成夜晚淺眠、白天疲勞等現象,是一種暫時性的睡眠障礙。一般而言,由西向東會比由東向西的時差症狀更嚴重。跨的時區愈多,疲倦的症狀可能愈長且愈強烈。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減少時差影響,讓您更享受海外旅程:

1. 有意識管理生理時鐘

醫師建議,若是向東旅行,可預先提早睡覺。若是向西旅行則反之。您也可以嘗試將用餐時間調整成更接近您在目的地的用餐時間。若在當地白天需要小睡一下的話,建議每次不超過20分鐘。此外,旅行即將結束時請調整就寢與起床時間,約以30~60分鐘的長度逐漸調整。

2. 在飛行中調整您的手錶

這也具有心理提醒作用。若目的地已經是晚上,也可試著在飛機上睡覺,反之若是白天就盡量保持清醒。但別強迫自己,可能反而會導致沮喪而阻礙睡眠。

3. 保持身體水分

搭機前後與飛行中要多喝水,並在睡覺前幾小時避免攝取酒精或咖啡,避免因脫水或酒精及咖啡內的刺激性物質而干擾睡眠。

4. 聽音樂與定時伸展

在飛機上定時起身走動,做一些簡單的伸展。或者聽音樂,閱讀自備的刊物來幫助放鬆。

5. 適當服用褪黑激素

身體會分泌褪黑激素,有助於調節晝夜節奏並幫助入眠。但因日光會妨礙人體分泌褪黑激素,所以市面上買得到褪黑激素錠,但建議先諮詢醫生,勿擅自服用,否則可能有嗜睡等副作用。

6. 接收光照

由於光線有助於改變生理時鐘,幫助在適當時間醒來。往西航班上盡量接收晨光,下午和晚上時則避免光線。往東則避免接收晨光,並在下午和傍晚盡量接收光線。若無自然光,機艙的閱讀燈也有助於應對時差。也可在當地的第一個早晨,去戶外散步或快走。

7. 隔絕干擾睡眠的因子

眼罩或耳塞等物品,可以幫助在飛機上與目的地的睡眠品質。盡量在睡前消除房間內的干擾,例如拉起窗簾隔絕窗外光線等。

人體有酸鹼性?一次搞清楚酸鹼平衡

身體有酸鹼值之分嗎?10多年前提倡此論調還出書的美國作家楊恩(Robert O. Young),因多年來欺騙癌症病患接受注射小蘇打粉混合液等另類療法,加上無照行醫,日前在美被判詐欺罪成立,罰金高達30億台幣。事實上,身體的確會出現偏酸或鹼的情況,但多半是已有疾病的特殊情況。正常來說,身體自有一套機制來平衡酸鹼,我們不需要刻意藉由飲食或治療來調整身體酸鹼。究竟身體何時會出現酸鹼失衡以及原因為何,並且酸鹼性的飲食對人體酸鹼度有什麼影響呢?

當體內血液達到最佳運作狀態下的酸鹼水平,稱為酸鹼平衡。酸鹼pH值範圍為0(最酸)到14(最鹼),正常血液pH值水平為7.40。我們的肺和腎,在平衡體內的酸鹼上扮演關鍵角色,若肺或腎出問題,體內血液pH值會開始不平衡,甚至可能導致「酸中毒」(血液酸性過強或血液酸鹼值低於7.35)和「鹼中毒」(血液過於鹼性或血液酸鹼值高於7.45)等狀況。 肺和腎如何維持酸鹼平衡?

二氧化碳是由體內細胞產生的廢物,偏微酸性,在體內會影響酸鹼平衡。而肺會藉由呼氣排出二氧化碳調節體內酸鹼平衡。由於大腦會偵測它的含量,使身體不自覺地調整呼吸的深淺,來排出更多或更少的二氧化碳。腎臟則會代謝體內的酸,透過排尿幫助維持身體酸鹼平衡,所以尿液酸鹼值小於pH5.5是正常現象。

發生酸或鹼中毒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肺部的呼吸問題或是腎功能的代謝問題,這需要求助醫師的治療,無法靠飲食調整:

1. 呼吸性酸中毒

當肺部無法藉由呼吸排出足夠的二氧化碳,可能會導致呼吸性酸中毒,通常是因為肺部疾病的影響,如哮喘、嚴重肺炎、使用麻醉劑或睡眠藥物等。或是患有腦和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導致呼吸性酸中毒。主要症狀為極度疲倦、思緒不清、頭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更嚴重,甚至昏迷或死亡。

2. 代謝性酸中毒

通常因為腎臟問題,使體內累積過量酸性物質,使身體無法排出多餘的酸,或流失過多的鹼。若血液中碳酸氫鈉含量過少,可能會造成嚴重嘔吐或腹瀉的併發症;若患者體內極度缺乏胰島素,葡萄糖無法有效被利用,此時身體會分解脂肪產生酮體堆積在血液裡,導致酮酸血症;若腎臟未能將酸釋放到血液中,會產生腎小管酸血症。若不小心攝取某些物質如甲醇、大量阿斯匹靈等,也可能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症狀為噁心、嘔吐和極度疲倦等。它與呼吸性酸中毒一樣,如果不盡速治療,可能會昏迷或死亡。

3. 呼吸性鹼中毒

這是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太少,原因包括由焦慮引起的過度換氣,恐慌發作等,症狀是肌肉痙攣、抽搐、手指與腳趾和嘴唇發麻,以及煩躁不安。

4. 代謝性鹼中毒

當血液中的碳酸氫鹽水平過高或身體流失過多的酸時,就會發生代謝性鹼中毒。嚴重會大量嘔吐,造成的原因包括過度使用利尿劑或有過多的腎上腺素,或是攝入大量小蘇打引發腎臟傷害。其症狀與呼吸性鹼中毒相同。

通常醫院會透過血液、腎功能、尿液來分析身體酸鹼度,但根據不同症狀,醫師也會採取其他方式檢查,例如糖尿病患者,可透過葡萄糖和酮的水平來檢視。不同症狀的治療方式也迥然不同,若原因是過度換氣或恐慌,就採用調整呼吸,藥物或心理治療的治療方法。

那我要採取鹼性飲食嗎?

依研究理論來說,吃多了乳製品、肉類,精緻澱粉和加工食品等,會使身體產生酸。而大多數水果和蔬菜、豆類,以及堅果等都是鹼性食物,若大量攝取的話,可能使尿液短暫呈現微鹼性,但對身體酸鹼度不會有顯著影響,因為身體時時都在平衡酸鹼值。

至於有些人提出鹼性飲食可幫助減肥,或是應該吃鹼性食物來預防癌症等等,從本質來看其實多吃蔬菜水果,避開高油脂、精製糖、高鈉等加工食品,本來就可以幫助減重和促進健康,減少心臟病風險等。目前無充分研究佐證可靠鹼性食物改變體內酸鹼度,反而我們更該重視的是天然和均衡的營養,此外像運動、壓力、睡眠、服用的藥物和病史,也都是影響人體健康的要素。

整型等一下!請先自我評估這9點

整型可以幫助人們改善外貌,多數人在手術後,都會感到特別有自信或開心。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整型手術,在決定動刀之前,請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為什麼想整型?

整型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提升個人形象,而個人形象也就是您對自我的感覺,而對自我的形象感覺較強的人,相對地也會更有自信、更有生產力和社交能力。

2. 是為了迎合別人嗎?

整型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若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整型,您對成果永遠也不會滿意,因為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而您也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3. 是否抱持合理期待?

面對手術應抱持合理的期待, 整型雖然能改善您的外表,但仍有一定的侷限,手術前請與醫師充分進行諮詢。 4. 您的情緒狀況如何?

對於情緒不穩定的人,不建議進行整型手術。例如若您剛經歷離婚、親人去世或失業等,整型對您顯然不是個好選擇。外科醫師通常不建議有憂鬱症(Depression)、精神不穩定或完美主義的人進行整型手術。 5. 現在是動手術最好的時機嗎?

即使情緒很穩定,但若工作繁忙,也不適合在此時整型。最好能安排連續幾天完整的空檔,來進行手術,如此在術後才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並讓傷口癒合,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6. 您準備好迎接改變了嗎?

整型後也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特別是如果整的部位多且幅度大,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接受全新的自己。若是非侵入性的手術,例如施打肉毒桿菌(Botox)、為了除皺或變豐腴而注射填充物等,適應時間就會相對短一些。 7. 您是否能夠承擔意外或風險?

雖然現今整型技術很進步,但整型失敗的例子仍時有所聞。建議您先預想最糟的狀況,並分析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該風險。若不滿意手術的結果,您可以和醫師討論如何改善,這一切都需要時間、耐心和信任。 8. 是否有人支持您?

在手術後的恢復期,病人的身體和心理,都需要有人在旁支持。或許有人會對您的整型發表負面評論,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別受影響,同時也有願意幫助的人,重要的是,請接受那些主動協助您且正面思考者的幫助。

9. 您的經濟條件許可嗎?

一般而言,您的健保不會給付非醫療的整型費用,請事先查詢您想進行的整型項目費用,以及有哪些付款方式,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慢性疼痛患者有福了!這樣改善睡眠品質

如果您今天患有慢性疼痛,那麼在夜裡痛醒,有可能會經常發身在您身上;而且這個疼痛有可能比一般健康的人痛苦10倍以上。而且,擁有良好的睡眠,對您的身體、大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充分的睡眠,可以讓您在白天時有充足的體力、精神;若是睡眠不足,您的身體功能某些部分可能會停止運作,大腦也將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您患有慢性疼痛,為了能有好的睡眠品質,下列是您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也告訴您睡眠有多重要。

每天需要多少的睡眠才算足夠?

根據年齡的不同,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同。一般而言,成年人平均每天最少需要7~9小時的睡眠。當您睡覺時,您的大腦也在休息,為明天做準備,因為有充分的睡眠才能讓大腦在白天正常運作。

夜晚良好的睡眠也有助於改善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外,睡覺時,您的身體會修復體內受損的組織,也有助於平衡體內荷爾蒙,幫助啟動肌肉成長所需的荷爾蒙,並促進身體健康、甚至可以長高。 睡眠與疼痛之間有什麼關聯?

慢性疼痛是很普遍的症狀,有超過6千萬人受到影響。睡眠與疼痛通常是息息相關的,而且可能會產生惡性循環。因為,疼痛有時在半夜會讓人痛到醒來,而睡眠不足會使疼痛變得更加劇烈。

如果睡眠不足所導致的風險?

睡眠不足會影響您的思考、反應、工作情形,還有與同事的相處、應對進退。睡眠不足的人,健康上也有較高的風險,就像是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如:肥胖、糖尿病(Diabetes)、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腎臟病、高血壓(Hypertension)、中風(Stroke)等疾病。睡眠不足容易導致您經常感到飢餓、控制情緒也相對的更不容易,注意生活周遭的變化也變得更加困難。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憂鬱、自殺傾向,或是產生衝動魯莽的行為。

晚上缺少充足的睡眠,可能會導致微睡眠(Micro sleeping)。微睡眠是指人在白天的時候,大腦局部的片斷睡眠狀態。您是無法控制微睡眠的,因為當微睡眠發生時,大腦類似進入睡眠狀態,但實際上您是清醒的。微睡眠是身體因為缺乏睡眠產生的反應。請注意,如果您在開車或操作重型機械(Heavy duty machines)的時候發生微睡眠,後果可能非常危險。

擁有足夠睡眠的8種方法

1. 服用藥物並接受治療

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可能必須服用很多藥物來控制疼痛程度,因此可能不太願意為了好好睡一覺,另外再服用其他藥物。但是吃藥若能換得舒適的睡眠,對慢性疼痛的患者而言,是有效的方法。其他的治療方法有:針灸、電流刺激法(Electrical stimulation)、神經傳導阻滯(Nerve blocks)、手術等,都能降低慢性疼痛的程度,讓患者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2. 改變睡覺的姿勢

背部或頸部疼痛的患者,請不要以腹部接觸床面的姿勢睡覺,因為這個姿勢會使脊椎形成不自然的弧形,造成疼痛更加劇烈。請您以背部仰躺床上,並在膝蓋下方放置枕頭,因為這個姿勢能分散脊柱的壓力,並有助於舒緩疼痛。

睡覺時,如果您經常轉身、翻來覆去,建議您放個枕頭在身旁邊靠著,以防止身體的轉動、翻滾。您也可以在膝蓋之間放置枕頭,以避免膝蓋彼此碰撞;如果有需要,可以購買為減輕脖子疼痛設計,支撐脖子專用的枕頭。您睡覺的姿勢很重要,若您有胃灼熱(Heartburn)或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睡眠的姿勢更要特別注意。如果對睡眠姿勢是否會影響疼痛程度,請您諮詢您的醫師,以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3. 找到自己心中的平靜

有些人無法好好睡一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不去注意疼痛,正因為受到思緒的困擾,而不能真正一覺好眠。您可以試著透過下列簡單、降低疼痛的運動,來找到內心深處的平靜。 找出讓您能夠舒服躺下來的姿勢。 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手部進出動作保持平衡,維持數分鐘之久。 如果有任何想法浮現腦海,請不要多加思索,讓它們自由流逝,也不要評論是「好」或「不好」。 讓您的思緒達到中立的境界,並將心思專注在呼吸上。 大腦與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壓力、憂鬱與焦慮,都會影響我們身體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請試著在經歷這些負面想法的同時,轉化您自己的情緒,儘量不受到影響。

4. 讓您的肌肉徹底放鬆

您可以在睡前透過浸泡熱水澡來讓您的肌肉放鬆。當您躺在浴缸裡,可以藉由聆聽悅耳的音樂,或是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完全放鬆您的身體與精神,將自己轉變成自由自在的輕鬆模式,這樣您疼痛的肌肉可以徹底放鬆,並舒緩不舒服的感覺。

5. 營造舒服的睡眠氣氛

雖然有些人不會受到睡眠的環境影響,但是,就算是就寢時間的改變,您的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些人睡覺時必須是完全無聲才能好好入睡;而有些人則偏好睡覺時,房內有冷氣、電風扇或機器運轉產生的白噪音(White noise,又稱為背景雜音)。白噪音會產生類似屏障作用,因為持續的聲音能夠擋掉其他噪音的改變,進而幫助睡眠者的睡眠更穩定。

當您已經準備好上床就寢,為了免除干擾,請您避免使用手機、筆記型電腦或看電視。也請您儘可能每天在相同時間就寢、起床,週末、放假日也請維持固定的上床、起床時間。中午時,短暫午睡對您是很好的;不過,要請您在下午或傍晚時,午睡或休息時間不要長達4~5小時,這會影響到您晚上睡覺的時間。

請您不要在睡覺前飲用咖啡、酒精性飲料或茶。並且睡前的3~4小時,請您不要從事大量、激烈運動,因為運動後身體產生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會導致您無法入睡。

6. 請您不要再多思索疼痛的問題

如果您把時間用在考慮疼痛的相關問題,很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想法,進而影響您的睡眠品質。當您整天一有空閒時,不妨做些讓您自己感到開心、快樂的事,如讀本好書、雜誌,或是按照您的興趣,從事一些能夠讓您忘卻疼痛的活動;這樣將有助於您夜晚時更輕鬆入睡。

7. 服用補充劑

有些補充劑能幫助您入睡,如:褪黑激素(Melatonin)。為了有效控制疼痛,您可能正在服用許多藥物,因此在服用補充劑前,請先諮詢您的醫師或藥師,確定是否適合您的需求。

8. 尋求醫師專業的協助

有時候,可能會有像有,如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失眠(Insomnia)的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情況發生。這些情況加上原有的疼痛,可能導致您完全無法入睡。一旦發生這些情形,請您立即尋求醫師的協助、治療,以消除造成您睡眠不足的原因。

冷氣吹一整夜不好?注意 3 風險

每到夏天,比起戶外的悶熱,更多人喜歡待在室內吹冷氣,睡覺時也沒關掉,一整夜都吹冷氣。其實正確的吹冷氣,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體溫,美國睡眠線上資源提供者創辦人克里斯.布蘭特納(Chris Brantner)對此表示,比起暖和溫度,我們的身體更習慣降溫,因此建議民眾可以開空調睡覺,但有三個吹冷氣健康風險要注意,本文就帶大家認識吹一整夜的冷氣有哪些風險。

最令人感到舒服的睡眠溫度大約是 15~20°C,它會促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對抗老化,減緩生成皺紋和老人斑,提升身體的健康品質。另外,你也可以拿室外溫度做衡量,但空內溫度最低不要低於室外溫度七度。

(同場加映:整夜吹電風扇睡覺傷身體?研究這樣說) 1. 冷氣吸走水分加速老化

冷氣不僅會吸走室內的濕氣,也會吸走我們身體水分,使人的肌膚變得乾燥,且失去原本彈性。此外,它還會加速老化症狀、衍生其他皮膚問題,若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鼻子、喉嚨及呼吸道容易不舒服,眼睛因為缺水,也會變得通紅、視線模糊。

為避免一覺醒來後皮膚變非常乾,請不要睡在對著空調出風口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不妨調成搖擺模式,或是將風口方向調成往上,這樣變化的風向,比較不會造成眼、鼻、喉、口等黏膜的不適。

(同場加映:吹冷氣總打噴嚏?6 種夏季感冒並非流感) 2. 關門關窗空氣不流通

開冷氣會關門關窗,不讓冷空氣外流,但是同時也會造成空間不通風,缺乏新鮮空氣進來,而人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會有一種永續疲勞感,嚴重則會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簡稱SBS),也有人稱大廈不良症候群,指因為密閉空間的室內空氣質量差,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如打噴嚏、喉嚨不舒服、胸悶、發熱或發冷等等,但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另外,若空調系統和出風口沒有定期打掃清潔,也會成為散播病原體的來源,惡化其空氣品質,甚至會讓人產生呼吸困難等症狀。

(同場加映:住地下室有4風險!除濕防過敏保健康) 3. 溫度太冷可致風濕頭痛

你有過半夜被冷醒的經驗嗎?太低溫並不是好事,因為它可能會造成肌肉關節風濕,並造成頭痛和背痛,嚴重還會引發關節炎。至於小寶寶,雖然沒有所謂標準的安全溫度,但為避免寶寶過熱,確保他們臉部朝上是最好的方式,冷氣溫度設定介於 24~26°C,使用風扇的話,請不要直接對著他們吹。

要避免空間過冷,設定計時關機或是調升溫度是不錯的方法,或是在睡覺前先開冷氣,待要睡時再關掉,這能確保房間不會熱,也能節省電費。此外,穿薄睡衣、蓋薄棉被,並把手腳露出棉被,這都能使睡眠品質更好。

(同場加映: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飛久也不累~搭飛機照樣健康吃和運動

不管是旅遊或工作,相信許多人都有搭飛機出國的經驗,而且是否感覺每次搭完飛機後,都感到皮膚乾燥、腰痠背痛?那是因為長時間處在密閉空間且坐著不動,對皮膚和肌肉來說都很不舒服。飛機內也暗藏許多細菌,所以坐飛機時,建議做些簡單的運動,以及一些保養與防護措施,飛行過程才會較舒適。

機上皮膚缺水保濕6方法

機艙內的空氣很乾燥,若長時間待在飛機內,皮膚就會缺水,尤其是幾乎直接與乾空氣接觸的臉部,會特別需要保濕。澳洲臉部保養專家梅蘭妮葛蘭特(Melanie Grant),曾發表過搭飛機時的皮膚保養方式,整理如下: 可以不時用保濕噴霧噴臉,喚醒肌膚。 在臉上擦保養用的化妝油保濕,或擦抗氧化的精華液,以防止自由基造成的傷害。 有化妝的人,若上飛機後要卸妝,可用油性的卸妝潔劑,以達到滋潤及清潔的效果。 敷面膜,或是戴起來滑順且不用清洗的眼部面膜。 睡覺前可在皮膚上塗乳霜或抹油,以鎖住肌膚上的水分。 睡覺有助於維持好氣色,戴絲織眼罩和耳塞或許可以讓您睡得較好。而戴口罩的話,可以把您呼出的氣鎖住,用來滋潤自己,並防止皮膚乾燥或瘦空氣中的病毒感染。

可在飛機上做的9個伸展動作

搭飛機有時一坐就是10幾個小時,長時間久坐會讓肌肉緊繃、僵硬,並使身體的水分集中在腳掌,造成水腫或是血液循環變差,血液積在大腿靜脈,也會讓人容易得到深層靜脈栓塞,並產生疼痛、腿部腫大和虛弱的症狀。所以,搭機時要適度地動一動,以下是可以在飛機上做的動作: 扭動頸部:肩膀放鬆,盡量將耳朵往肩膀的方向倒,然後慢慢前後轉動;或是將左手放在右耳,將頭往左側倒,並輕拉,然後再換邊重複。 轉動肩膀:兩邊肩膀同時畫圓旋轉,往前往後各10次。 前彎:坐著雙腳著地,身體慢慢往前彎,可以的話,放鬆胸膛讓胸部碰到大腿,再把雙手慢慢往地板伸展,並維持最大伸展動作10~15秒。 轉腳踝:坐著,將一腳抬起,轉轉腳踝,順時鐘、逆時鐘都要,一腳做完換另一腳。 踮腳尖:大小腿呈90度坐著,並讓腳跟離地,直到只有腳尖碰地。 挺腳掌:大小腿呈90度坐著,腳尖勾起,直到只有腳跟碰地。 股四頭肌伸展:站著,右手扶著座椅或牆壁,左手從屁股後側抓住一邊腳踝,並把它朝背部輕拉,一腳做完換另一腳。 深蹲:可以到廁所做這個動作;膝蓋彎曲不要超過腳尖,直到大腿和地面平行,然後站起來,重複10次。 走路:每幾個小時就站起來走一下,有助於讓血液循環保持正常。

上機時避免吃喝這6類食物

搭飛機時,除了保濕和做小運動之外,吃什麼喝什麼也要慎選,否則吃錯食物或喝錯飲料會更不舒服,以下是搭機時建議避免的東西:

咖啡:咖啡有脫水作用,而且容易刺激到膀胱,讓膀胱不舒服。 酒:酒精也有脫水作用,若在飛機上喝酒,會讓脫水情形更嚴重。 蘋果和橘子:蘋果含的纖維會造成脹氣,而橘子本身的酸性會造成胃灼熱。 碳水化合物:在飛機上活動較少時,消化也比較慢,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麵包、米飯、麵等,最好別吃太多,這樣可以避免身上水分滯留,加快消化,避免脹氣。 含鹽食物:在飛機上攝取太多納,可能會引起腳水腫,含鹽食物吃多,也會造成身體水分滯留。 口香糖:口香糖的人工甜劑無法在小腸被吸收,會在結腸發酵,而嚼口香糖時也會使人吸入大量空氣,讓人放屁或脹氣,有些人工甜劑甚至可能造成腹瀉。 搭機時5方法避免接觸細菌

飛機上雖然有空氣過濾系統可過濾病毒和細菌,但不免還是會有部分殘留。大家可參考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研究感染疾病的醫師,阿賓納許沃克(Abinash Virk)的建議,避免與細菌接觸: 個人座位上的小桌板,是滋生細菌的溫床,因為大家都會在上面吃東西、閱讀、睡覺等等,因此使用前,可先用含酒精的溼紙巾擦拭。 摸過座位的坐墊後,最好洗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都可。 機上個人小電視用的遙控器,使用後最好用肥皂和熱水,或是乾洗手洗手。 盡可能不要碰到飛機廁所內的東西,罹如用馬桶時可用紙墊著,洗手時可用紙巾開水龍頭,並以肥皂和熱水洗手,再用乾淨的紙巾關水龍頭和開門。 若要放東西在椅背上的置物袋,盡可能放在袋子的上方,因為袋子下半部的內層,可能會藏匿細菌。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