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脂肪瘤

脂肪瘤的基本概念

脂肪瘤,是指緩慢累積在皮下與肌肉層之間的脂肪,屬於良性腫瘤,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它們大多出現在頸部、肩膀、手臂,和大腿,然而,也可能會長在小腸等其他部位。

脂肪瘤有多常見?

脂肪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但特別好發於中年女性,其症狀因人而異,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方法。

脂肪瘤的症狀

脂肪瘤通常一開始會出現皮膚下,呈現如圓形且軟、無痛的腫塊。患者常常沒有發覺自己長了脂肪瘤。因為大部分的腫瘤可能會呈現膏狀或橡膠狀,或軟或硬,容易轉移至其他周圍部位,並且身體可能有不只一個腫瘤,如果腫瘤壓迫到神經或血管,恐會導致疼痛。脂肪瘤的尺寸時常改變,但很少超過8公分。它們一般長在前臂、腿部、背部和頸部。另外,脂肪瘤也可能發生在肺部、大腸,和胸部等部位,其症狀因生長部位而異。還有症狀未提及,如果對於自身症狀還有疑問,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脂肪瘤較少危及生命,但如果在身體任何地方有長腫塊或凸出物,其部位甚至會疼痛。若感覺腫瘤在一年內急遽變大,如2倍大,應該立即聯絡醫師。然而,事實上,脂肪瘤若生長緩慢,端看尺寸的變化,也是另一種問題。

脂肪瘤的原因

造成脂肪瘤的原因仍未知,基因問題可能是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脂肪瘤可能同一家人都有機會罹患。(推薦閱讀:脂肪太多變成瘤?認識「脂肪瘤」:別怕脂肪瘤、變惡性腫瘤機率低) 脂肪瘤的風險因素 年齡:40~60歲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身體有其他狀況:多發性缺陷瘤症候群(Cowden syndrome)、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合併有表皮樣囊腫(Gardner’s syndrome,又稱嘉得氏症)。 家族病史:家人也有此狀況。

脂肪瘤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脂肪瘤屬良性腫瘤,通常不需特別治療。然而,如果發現腫瘤有增長的情況,醫師會開刀移除。一般而言,脂肪瘤切除後不會再復發。另外,抽脂也能幫助去除脂肪瘤,但可能無法去除完全。脂肪瘤雖然無害,但醫師仍須確保它並非囊腫、膿腫,或癌脂肪組織(Cancer adipose tissue)。癌細胞快速組成的脂肪組織,在皮下較不容易轉移,但會造成疼痛。

脂肪瘤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脂肪瘤: 檢查身體上的腫塊:脂肪瘤或許無害,但其他的腫瘤可能情況嚴重,甚至需要治療。 如果看到皮膚脂肪呈現紅色、腫起,或熱熱的,應該聯絡醫師。 應該複診去檢查症狀和健康的狀況。 遵從醫師指示,別隨意用藥。

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協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良性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的定義 什麼是良性脂肪瘤

脂肪瘤,是指緩慢累積在皮下與肌肉層之間的脂肪腫塊,觸感柔軟成團狀,且手指按壓會移動。其屬於良性,而非惡性腫瘤(癌症),通常是無害的。因此,一般來說,接受治療並不是必要的,但如果脂肪瘤很干擾,或覺得疼痛,或許能諮詢醫師來移除它。

良性脂肪瘤有多常見?

良性脂肪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但容易在中年人身上發現,有些人可能不只一處的良性脂肪瘤,其症狀因人而異,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方法。 良性脂肪瘤的症狀

良性脂肪瘤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它們大多出現在頸部、肩膀、手臂,和大腿,然而,也可能會長在小腸等其他部位。皮膚腫瘤有許多類型,但良性脂肪瘤通常有以下的明顯特徵:

觸感柔軟。 手指戳到,容易滑動。 緊在皮下組織。 呈白色或無色。 生長緩慢。

良性脂肪瘤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有任何疑問,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諮詢醫師,找出最適切的治療方法才是最好的。 良性脂肪瘤的原因

造成脂肪瘤的原因仍未知,基因問題可能是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脂肪瘤可能在同一家人裡都會出現。(延伸閱讀:脂肪太多變成瘤?認識「脂肪瘤」:別怕脂肪瘤、變惡性腫瘤機率低) 良性脂肪瘤的風險因素 年齡: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有脂肪瘤,但40~60歲的風險比一般人高,而兒童則較少。 身體有其他狀況:患有竇根氏病(Adiposis dolorosa,又稱關節痛性肥胖)、多發性缺陷瘤症候群(Cowden syndrome),和嘉得氏症(Gardner’s syndrome)。 家族病史:家人也有此狀況。

良性脂肪瘤的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良性脂肪瘤如何診斷?

醫師通常能透過體檢,診斷出良性脂肪瘤。它的觸感通常柔軟,不太會痛,並且由於組成誤植為脂肪,所以良性脂肪瘤觸碰到時,容易滑動。有些時候,皮膚科醫師會針對良性脂肪瘤做組織切片,並移交實驗室化驗,檢查是否有癌症的可能性,因為有些脂肪瘤看起來像是脂肪肉瘤(Liposarcoma),雖然名稱很像,但脂肪肉瘤是惡性,恐為癌症的,並且在皮下生長速度快,也容易造成疼痛。若醫師根據化驗結果,判定是脂肪肉瘤,可能透過核磁共振(MRI)和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進一步檢查。 良性脂肪瘤如何治療?

良性脂肪瘤,通常不需特別治療,除非醫師發現腫瘤會疼痛,或有增長的情況,醫師可能會建議以下的治療措施:

開刀移除:良性脂肪瘤一般都能透過手術移除,且切除後通常不會再復發。但疤痕和瘀青則是其副作用。然而,若採取微創手術則能留下較小疤痕。 類固醇注射:這種療法能幫助縮小脂肪瘤,但無法完全根除。 針或抽吸管清除:運用器具移除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較難透過一己之力治療。或許冰敷或熱敷能幫助改善某些皮膚腫塊,但由於脂肪瘤事由脂肪組成,所以難以達到療效。若想要移除良性脂肪瘤,還是請諮詢醫師,來幫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許多人對類固醇(Steroid)的名字都不陌生,但是遇到要服用類固醇藥物或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時,可能就會不太願意,因為普遍認為其副作用很大,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但實際上,只要根據醫師的指示,類固醇是一個相當有效且方便的治療方式。本文將為您介紹類固醇藥物,包括其種類、功用和副作用,建立正確觀念,破除類固醇迷思。

人體也會分泌類固醇

出乎意料的是,人體每天也會分泌一定量的類固醇,這項工作主要由腎上腺皮質(Adrenal cortex)負責,而分泌的類固醇可以分成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與性激素(Sex hormone)2種,而本文的主角,廣泛作為藥物使用的糖皮質類固醇(Glucocorticoids),只是眾多身體可分泌的類固醇種類之一。 類固醇藥物的功用

大多數發炎性和免疫性疾病或症狀,幾乎都能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其中濕疹(Eczema)便是一項常見的例子;這是因為身體接觸到過敏原,而導致發炎、紅腫和脫皮,跟細菌或是黴菌其實沒什麼關聯,如果您因為富貴手等濕疹症狀去皮膚科就診,醫師大多數都會開給您皮質類固醇藥膏,要求您一日塗抹數次,便能使症狀痊癒,不過若濕疹較嚴重,或是患者希望能盡快將濕疹治療好,可能會搭配口服的類固醇藥物,加快治療速度。

由於皮質類固醇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統,減輕發炎症狀,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od arthritis)、紅斑性狼瘡(Lupus erythematosus)或氣喘(Asthma)等症狀,甚至是器官移植時,可能產生的器官排斥反應,使用皮質類固醇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另外,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這種因為體內皮質醇(Cortisol,可體松)分泌不足,而引發的疾病,也可以透過皮質類固醇治療,順帶一提,皮質醇是屬於糖皮質類固醇的一種,並非皮質類固醇的簡稱。

類固醇藥物的種類

皮質類固醇藥物有許多類型,例如:吸入式、藥膏、口服藥或注射,一般來說,吸入式和藥膏所產生的藥效最小,副作用也是,通常用於治療局部的症狀。但是像全身性的發炎症狀,如紅斑性狼瘡,這種全身到處都有可以出現發炎症狀的疾病,便可能要透過口服或是靜脈注射類固醇,以提供足夠劑量控制病情。 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藥即是毒」,不論是任何藥物,在沒有遵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下隨意濫用,只會使藥物的副作用對人體造成傷害,除此之外,長期、高劑量或大範圍的使用類固醇,也會造成副作用的影響隨之攀升,以下為類固醇的一部分副作用: 提高血糖,有可能提高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機會。 抑制質吸收,提高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的發生機率。 提高膽固醇(Cholesterol)和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 胃潰瘍或胃炎的風險增加。 使人體脂肪分布改變,導致「月亮臉」或是「水牛肩」。

除了上述的副作用之外,根據使用的類固醇種類不同,也可能會引發各種其他副作用,像是使用類固醇藥膏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就是塗抹處的皮膚變紅且變薄,容易因為輕微的碰撞甚至觸碰,就產生瘀青。

擅自停用類固醇藥物是大忌

前面提到,人體自身也會分泌皮質類固醇,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時間類固醇藥物後,人體為了平衡體內的皮質類固醇濃度,腎上腺皮質便可能會減少或是停止分泌皮質類固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因自行判斷症狀好轉,或是因其他因素而突然停藥,容易引發腎上腺功能低下的症狀,包括身體疲勞、沮喪、痠痛、低血壓和性慾減低等症狀。

為了減少停藥後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醫師會根據您所使用的類固醇種類、劑量、使用時間,來決定減量的多寡,擬定合適的停藥流程。

如何將類固醇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基本上,類固醇藥膏和噴劑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通常也不需要擬定停藥流程;若是使用口服藥物或注射類固醇的方式,定期回診追蹤病情並且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便足以將副作用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當然,就診時您也可以跟醫師討論使用類固醇的必要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您已經持續使用類固醇藥物持續數週,卻改至其他醫院就診,請切記一定要告訴醫師你目前的用藥情形,最好包括藥物種類與使用時間,除了方便醫師判斷病情外,也能避免醫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再次開立類固醇藥物,可能導致您的類固醇用量過高。

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的定義

蚊蟲叮咬是指被昆蟲螫咬穿刺的傷口或割傷,當被昆蟲螫咬時會釋出一種唾液造成疼痛或立即的皮膚反應。火蟻咬傷,蜜蜂、黃蜂、胡蜂螫傷通常很痛,蚊子、跳蚤、蟎蟲叮咬造成的癢則大過於疼痛,昆蟲和蜘蛛咬傷的毒液致死案例比蛇咬傷還多。

並非所有蚊蟲叮咬的症狀和處置方式都相同,所需的急救治療和醫療照護視叮咬的蚊蟲而定,有些昆蟲種類造成的危害較大,而有些個案則是因為過敏反應而造成嚴重的風險。

蚊蟲叮咬非常常見,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蚊蟲叮咬的症狀

症狀取決於被叮咬的類型,可能出現的症狀有: 疼痛 發紅 腫脹 癢 灼熱感 麻 刺痛

有些人對蚊蟲叮要會出現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應,稱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過敏性休克發生突然,若無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突發性死亡。

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是全身性的且發生突然,症狀包含: 胸痛 臉或嘴部腫脹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昏倒或頭昏眼花 腹部疼痛或嘔吐 出疹或潮紅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若您出現以下症狀,請聯繫您的醫師: 呼吸困難 嘴唇、眼皮或咽喉腫脹 頭昏目眩或意識不清 心跳加速 麻疹 噁心、抽筋或嘔吐 兒童被蠍子螫傷 蚊蟲叮咬的原因

常見的蚊蟲螫傷如下: 大黃蜂 蜜蜂 胡蜂 火蟻 黃蜂

常見咬傷吸血的昆蟲: 床蝨 跳蚤 蒼蠅(例如:黑蠅、沙蠅、鹿蠅、馬蠅) 蝨 蚊子 蜘蛛 壁蝨

蚊蟲叮咬的風險因素

當您在戶外工作或從事露營、健行等戶外活動時,就可能遭到蚊蟲叮咬,尤其是當您的皮膚大量暴露在外時,如手臂或腿,被蚊蟲叮咬的機率大增,蚊蟲叮咬的風險因素包含: 穿著黑衣服 在戶外用餐 接近蜂窩或昆蟲巢穴 擦香水 穿寬鬆的衣服 參與戶外活動 在戶外工作 蚊蟲叮咬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蚊蟲叮咬的診斷會從理學檢查與回顧病史開始,一般蚊蟲叮咬不需要進行檢驗,檢驗只用於當蚊蟲咬傷的傷口疑似感染病菌時才需要,在排除一些類似的疾病,例如帶狀皰疹(Shingles或水痘(Chicken pox)後,醫師才會提供您蚊蟲叮咬的相關治療。

昆蟲毒液過敏測試:蚊蟲叮咬最可能安排的是昆蟲毒液過敏測試,醫師會刮患處的皮膚取樣少量毒液並檢查皮膚腫脹的大小,以判斷個別昆蟲毒液的過敏反應。 萊姆病檢驗(Lyme disease test):當在萊姆病疫區遭壁蝨叮咬,在壁蝨從皮膚上被移除後,通常必須進行萊姆病的致病源-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的檢驗。

一般蚊蟲叮咬只是造成些微困擾,但不會導致長期且嚴重的健康問題,但萬一叮咬的蚊蟲帶有其他感染病菌則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或者在叮咬後出現的過敏反應則會出現嚴重與致命的症狀,需要急救。 蚊蟲叮咬如何治療

蚊蟲叮咬很常見,大部分症狀也很輕微,只有當叮咬的昆蟲有毒、帶原病菌或當人體出現過敏反應時,情況才會變得緊急。當這類的急症發生時,只要有精確的診斷及適當的治療就能挽救性命並避免組織永久性的傷害。

大部分的蚊蟲叮咬的不適都是小範圍、局部性的,也很容易處置,事實上,一般的蚊蟲叮咬只需要居家照護就能緩解症狀。

若您對蚊蟲叮咬過敏,減敏治療(Desensitisation)也是可能的選項,昆蟲毒液的免疫療法能預防對蚊蟲叮咬敏感的人發生系統性的過敏反應。 蚊蟲叮咬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照護可以協助您克服蚊蟲叮咬: 水泡:別戳破因蚊蟲叮咬出現的水泡,這可能導致感染,水泡破掉會疼痛或在皮下時會產生壓痛,如果可以,請使用黏性繃帶保護起水泡的部位。 一般性蕁麻疹(Generalized urticaria):若您發現蚊蟲叮咬處出現會癢的腫塊或傷口,醫師可能會開給您口服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及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例如普賴鬆(Prednisone)來治療患處,如果症狀惡化,請就醫治療。 大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 :大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可使用短效的口服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或鎮痛藥(Analgesics),若局部腫脹嚴重,醫師可能會給您口服類固醇(Steroids)。 小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小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則視叮咬的部位使用冰敷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乙醯胺酚(Paracetamol)或布洛芬(Ibuprofen),麻醉劑(Anaesthetic)、類固醇藥膏( steroid cream)或抗組織胺藥錠(Antihistamine tablets)也能幫助舒緩疼痛。請勿在傷口隨意使用藥膏,並遵從藥品包裝指示用藥,雖然患處可能很癢,也請避免抓傷口,因為您可能會抓傷皮膚,導致細菌入侵感染。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洗手要勤也要正確!乾濕2洗法防細菌

看到別人上完廁所沒洗手好噁心,但是你知道,洗手方法不對也很噁心嗎?趕快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以後不再白做不正確的動作,也可以順便教育其他人,預防細菌傳播,守護公共衛生!

什麼時候該洗手?

不只是上完廁所要洗手,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也都必須洗手以防細菌上身,列舉幾種常見的狀況,提醒您記得洗手:

準備食物之前、之後,或過程中。 準備進食之前。 接觸嘔吐、腹瀉病患前、後。 處理傷口前、後。 如廁完畢後。 幫寶寶換完尿布,或協助完小孩上廁所後。 擤鼻涕、咳嗽、打噴嚏後。 接觸到動物、動物的食物或排泄物後。 處理完垃圾後。 配戴隱形眼鏡之前。 使用棉條或月亮杯前、後。 手用肉眼看起來明顯很髒時。

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

濕:用乾淨的水將手沾濕,冷熱皆可。把水龍頭關掉,繼續下一步。 搓:將肥皂塗抹於手上,兩手對搓,手心、手背、指縫、指甲縫隙都要洗到。這個步驟至少要進行20~60秒,或是唱完一首「生日快樂」歌。 沖:用乾淨的清水,將肥皂、汙垢沖洗乾淨。 捧:若水龍頭受面沾滿肥皂,可先捧一點水將它沖掉,再關起來。 擦:用乾淨的紙巾、布料,或烘手機將手擦乾。

若沒水和肥皂則用乾洗手

如果出門在外,無法很快找到水和肥皂洗手,就請記得出門前要帶乾洗手,請選擇酒精成分至少有60%的產品。用乾洗手時,雙手對搓的時間也一樣要有20~60秒,且整隻手,包括指縫,都要抹到。

麻醉藥物「吩坦尼」介紹:藥物及貼片使用原則

Netflix上線的台灣影集《誰是被害者》中,不斷提到麻醉藥物吩坦尼(Fentanyl),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資料,民國 91年至 103年間,國人的吩坦尼使用量成長 2.2 倍,其中以貼片的使用量為大宗。吩坦尼貼片藥效長達 72 小時,是一種經皮吸收(transdermal)的類鴉片止痛劑,不過吩坦尼屬於二級管制藥物,注射過多會導致死亡。因此,本文將介紹貼吩坦尼貼片及藥物使用的相關注意事項。(同場加映: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吩坦尼貼片使用6大原則

衛福部的資料顯示,曾有病患使用吩坦尼貼片緩解疼痛後,將使用過的貼片任意丟進家中的垃圾桶,造成家中小孩誤用吩坦尼貼片而死;也有病患因為吩坦尼貼片的黏貼部位靠近熱源,使得貼片溫度上升造成人體吸收增加,最後發生藥物過量致死的慘劇。因此食藥署呼籲,使用吩坦尼貼片須遵守六大原則:

請不要任意更改劑量並維持貼片的完整性,不可剪開或破壞貼片後再使用,因為切割貼片會破壞藥效。

使用前先用清水清潔皮膚,不能使用肥皂、潤膚油、乳液或任何其他會刺激皮膚的物質,避免影響皮膚通透性。 使用時,貼片應貼於腰部以上、清潔乾燥的皮膚,最好是無毛髮生長的區域,但不可貼於傷口處。 避免貼有吩坦尼貼片的部位靠近高熱的環境,以免產生藥物過量致死等副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者發燒也會促進藥物吸收,所以有發燒症狀請告知醫師,醫師會視情況調整貼片的使用。 移除貼片後,新的貼片與前一片要貼在不同的位置。而同一部位的皮膚必須相隔數日,才可再使用一片新的貼片。 病人需將使用情形寫在使用紀錄表上,並將使用過或是未曾使用過的貼片,連同使用紀錄表繳回醫院或藥局,不可隨意棄置。

吩坦尼藥物服用方式

吩坦尼屬於處方藥物,有很多種服用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下列七種: 透皮貼劑:讓病人貼在身上吸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吩坦尼貼片。 片劑或錠劑:由藥物和輔料製成,口服用。 舌下錠劑:放在舌頭下溶解服用。 舌下噴劑:將藥劑噴在舌頭下。 口腔含片:病人將含片含在口中,直到含片溶解。 鼻噴劑:將噴劑噴入鼻腔吸收。 注射:由醫護人員負責注射。

吩坦尼藥物副作用及禁忌

根據衛福部的文獻,吩坦尼的止痛效力比嗎啡高 50~100 倍,因此常用於手術麻醉、癌症末期、重度疼痛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和其他藥物一樣,吩坦尼也有副作用,常見的包含噁心、嘔吐、便祕、暈眩、嗜睡、多汗、頭痛或食慾差,通常這些副作用只會持續幾天或一、兩個星期,如果變得更嚴重就要尋求醫師協助。較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血壓降低、腎上腺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雄性激素缺乏(Androgen deficiency),甚至引發呼吸抑制症狀,可能導致病患死亡。此外,吩坦尼是類鴉片止痛劑,就像毒品一樣會使人上癮,症狀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dilated pupils)或焦躁等等。

有些醫師會視病人體質,配合其他藥物、維生素或草藥讓病人服用。請記得,如果您正在服用吩坦尼,或是使用吩坦尼貼片,在服用其他藥物之前,都請記得請教醫師,確認可以搭配再服用。以下列出兩種不可以和吩坦尼合併服用的藥物:

丁丙諾啡(Buprenorphine,或稱丁基原啡因),市面多以「速百騰」為名販售。如果此藥物和吩坦尼一起服用,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或是降低吩坦尼的藥效,不過也有兩個症狀一起出現的可能性。 憂鬱症(Depression)藥物,例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一起服用可能出現焦慮、幻覺、呼吸變慢或昏迷等症狀。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割包皮要不要用包皮槍? 專家幫你分析手術優缺點

割包皮注意事項

包皮環切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手術技術,近年來「包皮槍」(Disposable circumcision suture device)的竄起讓許多患者來門診詢問該如何選擇。

先說重點:不論傳統環切、或是包皮槍的使用,尋找有經驗的醫師(或是自身朋友親身經歷後推薦的)並且討論才是最正確的。必須先確定是否真的需要手術,再依照患者需求做客製化設計(推薦閱讀:割包皮手術怎麼選?包皮槍VS傳統環切術差別讓你知!)

包皮環切的精神在於將緊縮的包皮處切除,露出龜頭,減少日後發炎感染。

不論是傳統環切或是使用包皮槍都需要經過估算,以判斷需要在近龜頭處保留多少,緊縮的環位置以及總共需要切除多少包皮,多一分少一分都可能會影響術後的美觀及傷口復原狀況。(延伸閱讀:多麼痛的領悟!5種避免包皮破裂的方法) 使用包皮槍的好處

對筆者而言,使用包皮槍最大的好處有二:

縮短手術時間,讓患者在手術台上的焦慮及折磨過程降低。 不需暴露出真皮層,避免使用電燒或雷射止血時產生的熱效應,導致術後傷口附近組織水腫及瘀血,這也間接大幅縮短後續傷口疼痛的時間。

其他在網路上列出的好處,還有出血量少、傷口平整等等,但基本上,一位有經驗的醫師的傳統環切傷口應該與包皮槍相仿,故筆者認為這點只能算是小加分。

然而,包皮槍最大的缺點就是費用偏高,但轉頭看看你旁邊滑手機的女友,他週年慶花在保養品的錢應該一年就超越手術費用了。這是要跟你一輩子的下半身,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

另一個缺點是包皮槍是用鋼釘做切割後的吻合,在鋼釘自然脫落過程約莫需要 2 週,比起傳統傷口來的久一些(可吸收線的線頭脫落大約一週)。

寶特瓶重複用甘A賽?小心毒素、細菌、塑膠微粒和重金屬

為了方便出門在外補充水分,許多人都會隨身攜帶水壺,但為了方便,許多人所用的「水壺」,可能只是將喝完的寶特瓶空瓶重複使用,這樣雖然比用完直接丟掉環保,但是畢竟寶特瓶仍是由塑膠製成,重複使用難道不會有毒素釋出的可能?本文將帶您了解寶特瓶重複使用可能產生的問題,讓你遠離生活中危害健康的毒物疑慮。

寶特瓶遇高溫釋毒素

大家應該都曉得寶特瓶不能裝熱水,因為高溫會讓寶特瓶釋出毒素,除了裝水外,如果將寶特瓶置於室外,就要注意陽光曝曬的問題,長時間的日照,會使瓶身溫度升高,導致毒素釋出。

除此之外,不少人喜歡把寶特瓶放在車內或是機車車廂內,而許多測試已經表明,在炎熱的夏天,太陽的照射可以輕易地讓車內溫度飆高,半小時內就能達到 60ºC 左右,更別提將水瓶放在前擋風玻璃下,這種容易被太陽直射的位置,溫度升高會更明顯。 清潔是重複使用保特瓶的隱藏風險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定義,PET 的耐熱度為 60~85ºC 間,這樣看起來,寶特瓶只要不裝熱水或放在高溫環境,重複使用大致上是安全無虞。但寶特瓶重複使用的風險,其實在於保存與清洗方式,一般人並沒有清潔寶特瓶的習慣,而若是沒有時常清潔寶特瓶,累積在瓶口的口水很容易滋生細菌,對健康造成威脅;而若是使用寶特瓶盛裝一些含糖飲料、牛奶或豆漿等,除了細菌的孳生、也可能會在瓶口留下更難清洗的汙垢。

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有簡單的清洗衛生觀念,總不會有人每天都想喝自己隔夜的口水吧!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在清潔瓶口的時候,如果只是用清水和洗碗精沖洗可能還好,但如果用菜瓜布刷洗,就會在寶特瓶上創造許多細微、肉眼看不見的裂痕,導致塑膠微粒的釋出。

寶特瓶幾乎不用塑化劑製

大部分的市售瓶裝水或飲料,幾乎都是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材質製成,其分類編號為 1 號,並不會使用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塑化劑)。一般來說,塑化劑比較常用來製作保鮮膜等需要延展性的塑膠製品,所以就算寶特瓶因高溫造成塑膠材質劣化、分解,也不會產生塑化劑。不過就算沒有塑化劑,寶特瓶經重複使用,特別是經過高溫曝曬時,仍會有單體或添加劑等小分子釋出,例如塑膠微粒和銻(Antimony)。(同場加映:化妝品含塑化劑!常用可能提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重複使用寶特瓶可能增加重金屬銻

銻屬於重金屬物質,根據食品添加劑與汙染物期刊(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的研究指出,將瓶裝水放置於室溫下保存三年後,水中的銻含量就會增加。不過就算如此,仍只佔世界衛生組織(WHO)每日銻攝取規範的 1%,因此如果不要重複用超過三年,並不要置於高溫環境,就不需過於擔心重金屬的問題。

寶特瓶使用不當會有塑膠微粒

您可能曾經看過新聞報導,有些強調幫助去角質的洗面乳中,添加了塑膠微粒,但在這個新聞報導之後沒多久,政府就宣布禁止販售此類產品了。塑膠微粒並不一定是我們看得見、摸得到的,而任何的塑膠製品在使用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釋出些許的塑膠微粒,包括用不耐熱的塑膠製品裝熱水、燃燒塑膠、對塑膠表面造成損傷等不當使用行為,都會大幅增加塑膠微粒的釋出數量。

塑膠微粒由於體積相當細小,無法被汙水處理系統攔截,可以很輕易地進到海洋當中,被海中生物吃下肚。而當我們在吃海鮮時,就會把塑膠微粒在環境中吸附有害因子,包含空氣中的毒素、海洋中的汙染物等等,一起吃進身體裡,可以說是完成了一次生態循環。

雖然聽起來十分駭人,但以目前的研究來說,塑膠微粒本身對人體的影響不明,無法確定是否有害。然而,跟基改作物一樣,目前對人體的影響有限,不代表就可以大肆製造、使用,對生態長遠的負面影響,更是沒有人能確定。

看到這邊您可能會想,以現在的塑膠微粒汙染狀況而言,要完全不攝入任何塑膠,可能比在有生之年移居月球還難,但在可以替代塑膠、對環境傷害小、價格又便宜的材料發明之前,人類使用塑膠的歷程可能還要持續下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少用塑膠製品,尤其是一次性的產品。(同場加映: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寶特瓶減量使用 保障健康更環保

考量寶特瓶清洗和保存不當所可能釋出的塑膠微粒,面對無法 100% 確定的健康風險,建議還是盡量減少重複使用寶特瓶。就算只用一次,避免了產生銻等毒素的風險,還是會製造垃圾,為地球帶來負擔。購買一個樣式喜歡、材質環保無毒的水壺,並好好用到壞掉,除了能減少健康上的疑慮,也可以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貢獻一份心力。(你也想知道:空汙好致命!口罩、禁菸遠離空汙,改善空汙6大Tips這樣做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貌似秋葵的毒物!曼陀羅3成分恐致命

有一種植物很像秋葵,但它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健康食材,若不小心將其食用的話,就會導致中毒,且產生精神性幻覺,嚴重則會造成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這就是曼陀羅(Datura),屬顛茄科(Nightshade)中的有毒植物。以下介紹曼陀羅的特徵,以及它對人體的危險,民眾千萬別把它誤當成秋葵吃啊!

整株都是毒的美麗曼陀羅

曼陀羅外觀賞心悅目,其花朵形狀像似號角,所以也被稱為天使的號角(Angel’s Trumpet),而因種類的不同,顏色也會不同,包含粉紅色、白色、黃色,以及紫色。前陣子一對夫妻誤食它,結果進入神志不清和不受控制的狀態,這都是因為生物鹼(Alkaloid)的化學成分在作怪,更恐怖的是,曼陀羅整株都有這種成分。

根據土耳其丘庫羅瓦大學(Çukurova Üniversitesi)醫學院的研究案例,食用曼陀羅將導致抗膽鹼中毒(Anticholinergic poisoning),其中最危險的是,它含有生物鹼的成分,包括阿托品(Atropine,或稱散瞳劑)、莨菪素(Hyoscyamine),以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 曼陀羅的3種危險成分

若按照醫師的藥物指示個別服用,這三種成分的副作用是有限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險,但若吃進曼陀羅,連這3種成分一起下肚的話,後果就嚴重了。它們能阻塞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進而癱瘓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簡稱CNS),以下分析這3類化學成分。

阿托品:這是一種抗副交感神經藥物成分,用以控制分泌物和一些疾病,像是過度黏液分泌、過度唾液分泌、腸胃痙攣、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心臟疾病等等。服用者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暈眩、視線模糊、瞳孔放大、鼻塞、噁心、便祕、脹氣、胃灼熱(Heartburn),以及排尿困難。

莨菪素:這種成分可以透過減緩胃酸分泌,來控制腸胃疾病,跟阿托品一樣,它能降低過度唾液分泌、鼻炎(Rhinitis)、憩室炎(Diverticulitis)、胰臟炎(Pancreatitis)等疾病風險。服用後的副作用包含:頭痛、暈眩、嗜眠、對光敏感、眼睛疼痛、口乾、皮膚潮紅、排尿困難,以及腹瀉。

東莨菪鹼:此成分能幫助治療動暈症(Motion sickness),像是噁心和嘔吐,通常治療期限為3天,但卻容易服用過量。它的副作用包含:定向力障礙、混淆、皮疹、幻覺、暈眩,以及眼睛疼痛。

總括來說,曼陀羅雖然在醫療上提供很多的幫助,但由於它所含有的生物鹼劑量並沒辦法安全地拿捏,加上症狀很難被察覺,請民眾不要自行食用,其種子只要介於15~25克(g);葉子15~100克,就能致命。其他的症狀還包含,精神性幻覺、體溫過高、心跳過快、散瞳,以及暴力行為,千萬注意別誤食。

登山客必看!做好這些準備不留遺憾

台灣群山環繞,熱愛爬山的登山客非常的多,不過登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沒做好準備,更是相當危險的行為,我們時不時都在新聞中看見登山客罹難的不幸消息,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老手都可能錯估形勢,或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因此,我們登山前與爬山時,不但要做好所有的相關準備,也要時時留意天候的變化與個人身體狀況。以下提醒大家登山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希望大家在享受台灣的美麗山景之餘,都要平安回家,不留遺憾!

登山前的準備

1. 規劃要完整:

包括登山的路線、需要帶的工具,需要的飲食分量等。

2. 裝備要充足:

爬山時要把裝備帶齊全,衣服多帶幾件,洋蔥式穿法,由內往外,依序從棉質輕薄的短T、長袖保暖的羊毛或羽絨衣,到最外層的防風防水外套,隨時要穿、脫都很方便。

還要記得帶雨具,以及合腳、能包覆整個腳踝、抓地力夠的鞋子,夏天可穿硬底靴,冬天若到可能下雪的地方,則應在靴子外加穿防滑冰爪釘鞋套。另外,也要記得做好防曬,海拔越高的地方,陽光越強烈(尤其雪會反射紫外線,強光會刺激到眼睛角膜與結膜),也要記得防蟲子。此外,也應攜帶緊急避難用的工具,例如帳篷,以防天氣狀況不佳時,可以躲避。

3. 注意天候狀況及地形條件:

要登山前,請先留意氣象報導,如果要去的山岳天候狀況不佳,最好擇日再去;另外,也要衡量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登山。

對於人類來說,山的高度超過1,500公尺就算是高海拔,而從海平面開始算起,高度每增加1,000公尺,溫度約下降6度,山上的氣溫不但低而且空氣稀薄,登山時要特別注意預防高山症發作,以下會有詳細說明。

4. 食物和水要帶夠:

不管要去登山多久,食物是絕對重要的,若因故(天氣狀況差,或是不幸發生意外需要等待救援等)需要待在山上時,有足夠的食物才能生存下來。要帶上山的食物,建議是重量輕、能充分補充能量的食物,如巧克力、水果乾、堅果、起司條等。另外,也要記得時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或中暑。飲食尤其重要的意義是,身體可以補償夠多的血色素適應不一樣的氧氣分壓環境,營養或水分循環不良是非常致命的。

5. 讓親友知道您的爬山行程:

要登山前,請務必依政府規定向有關單位事先申請、登記,讓相關單位知道您要爬的山、路徑、行程多久,所有相關訊息也要告知家人與朋友,以防需要救援時,他們可以用最快速度通報救援單位。除了手機之外,還可以攜帶無線電以當作通訊工具。 常見的高山症類型

高山症會發生的原因是,高山上的氣壓低,空氣變稀薄,人在呼吸時肺部吸收到的氧氣減少了,能送往全身的氧氣也跟著減少,因此發生缺氧(Hypoxia)的狀況。

1. 高山病(Altitude sickness,或稱 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高山病通常就是指高山症,常在登山後4~12小時之間出現症狀,登山高度超過2,500公尺時容易發生,症狀包括:頭痛、噁心、暈眩、疲勞、睡眠受到干擾。大部分的人下山後1~2天,症狀就會有所改善。建議事先諮詢醫師,或到藥局購買非處方的高山症藥,帶藥上山有備無患。

2. 高山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通常待在高於2,500公尺的高山第2晚會發生,因為胸腔內部承受與平時平地不同的壓力差,導致肺動脈被擠壓,增加肺部血壓,症狀包括:呼吸急促、乾咳、心跳和呼吸速率加快、發紺(Cyanosis,或稱青紫)、囉音(Rales,或稱肺鳴)。

3. 高山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此症狀和腦部無法調適因血氧分壓差而造成的腦部缺氧傷害有關,通常待在高於4,000公尺的高山1~2天會發生,嚴重時會造成昏睡,或在24小時內死亡,症狀包括:昏睡、疲倦、走路搖搖晃晃、意識錯亂、妄想、出現幻覺、個性改變等。 如何預防高山症?

高山症的出現是因為登上高山,所以提前去適應高海拔的地形會有所幫助,這叫適應氣候。在登山前1~8週,從低地慢慢待到高海拔的地方一段時間,慢慢適應高地地形。另外,也要注意自身的狀況,要補充水分、注意保暖,也可以喝含有電解質的飲料。

另外提醒,疑似高山症時,記住,降低海拔高度是最有效的方式! 意外發生如何處理?

若真的在登山時發生意外,請做好應對,等待救援:

不要慌、保持冷靜,評估傷者的傷勢,是否可以自行治療,是否能由同伴帶下山,或是需要外界救援。 將傷者帶至可避難休息的地方,幫助傷者保暖、補充水分,但若傷者疑似傷到脊椎時,千萬不要移動傷者。 若需要外界救援時但電話打不通,就要有人下山尋求支援。 不要待在離上山路線太遠的地方,因為救難隊找人時,是以登山客上山的路徑去搜尋,若要找避難處的話,記得留下記號指引救難人員您避難的地點。 想辦法與外界聯絡,等待救援的這段時間,注意保暖,食物盡可能有效分配,讓自己能撐更長的時間。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