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內致命的超級真菌:耳念珠菌

3個月內致命的超級真菌:耳念珠菌

近來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不斷在國際間擴散,入侵歐美亞洲等20多國,約半數案例都在短短90天內死亡,使全球提高警戒。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去年一名老人在紐約市的醫院做完腹部手術後,發現遭感染這種新菌種,儘管立即被隔離,卻仍在90天後死亡,且之後該病房每個角落皆遭汙染,使院方大動作消毒。

耳念珠菌是新型抗藥性菌種,台灣近年僅有一例確診為輕症,雖該患者日後痊癒,但民眾們仍不可輕忽。因為抗生素的長期濫用,英國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時,恐將有1,000萬人受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

什麼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Fungus,包含了酵母、黴菌等微生物),最早於2009年在日本發現,它具有多重抗藥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能抵抗多種抗真菌藥物,並且需用專門的實驗室技術,才可準確識別,傳統實驗室技術容易辨別錯誤,造成不當管理,便難以控制疫情在醫療環境傳播,目前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列入「緊急威脅」的名單。 耳念珠菌的傳播途徑

以目前的數據來說,耳念珠菌可透過接觸受汙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或是人與人接觸等方式傳播,因此經常進出醫療機構的人,需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感染耳念珠菌後的症狀

耳念珠菌可能會進入血液並擴散至全身,會出現如發燒、疼痛和疲勞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引發血液、傷口和耳朵等感染,但一般只從症狀來看是無法判斷的,必須經由檢驗才能確診。此外,雖然在呼吸道和尿液中也可採集到樣本,但目前仍未確認是否會導致肺部或膀胱感染。 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目前有限的數據資料顯示,感染耳念珠菌的高風險族群,包含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糖尿病(Diabetes)患者、使用廣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和抗真菌藥者等,以及住院中免疫力差,或戴有呼吸器、血管留置導管、導尿管等患者。若身體健康、免疫力佳的人,則較不易受該菌威脅。

平時別忘飲食均衡、規律的運動和睡眠作息,才能養出好免疫力,並且盡量少用抗生素,進出公共場所記得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以減少感染機會。

恙蟲病可致死!夏季高峰這3招預防

每逢夏季戶外郊遊,就會傳出不少恙蟲病(Scrub typhus)的案例,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台灣每年都有恙蟲病的病例生,從4~5月時開始增加,6~7月為高峰期,在2015~2018年間,每年約有350~500個病例。雖然恙蟲病的感染傷口小,但也有造成死亡的風險,民眾仍須多加防範注意,以下介紹恙蟲病的症狀和3個預防方法。

恙蟲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是由一種稱為恙蟲病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的細菌所引起的病,該菌會寄宿在恙蟲幼蟲體內,若被有該菌的恙蟲幼蟲叮咬,就會因此感染,出現發燒、頭痛、全身痠痛、長皮疹等症狀。恙蟲病常見於亞洲與大洋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通常恙蟲會生長在荒野、田園、溪邊的草叢堆中,並伺機攀附在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而老鼠是最普遍的宿主。

恙蟲病的症狀

被恙蟲叮咬後,潛伏期有6~21天之久,而通常在10~​​12天時,會開始出現發燒、發冷、頭痛,及全身淋巴結腫大等現象,傷口在初期約為1公分的紅色硬塊,接著變為囊腫,破裂成傷口和結黑色的痂。通常第1週時,發燒的體溫會高達攝氏40~40.5度(°C),並伴隨嚴重的頭痛和咳嗽,在發燒的第5~8天時,會出現斑疹(Macular rash),並延伸到手臂和腿部,這類斑疹也許會迅速消失,但也可能變成斑性丘狀(Maculopapular)的疹子,顏色明顯。

嚴重的話,可能會有脈搏增加、血壓降低、脾腫大等症狀,並出現精神錯亂、昏迷、肌肉抽搐等,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會轉為肺炎(Pneumonia)和間質性心肌炎(Interstitial myocarditis)等,有致命的可能。若初期經過治療,最快可在36小時內開始退燒,若無,則高燒可能會長達2週以上。

預防恙蟲病的3個方法

1. 到郊外遊玩,或到有草叢堆的地方時,最好穿著長袖長褲和中高筒鞋,來遮蓋皮膚預防恙蟲叮咬。

2. 露出的皮膚,可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准,含有DEET(敵避)的防蚊驅蟲劑,但不適用在嬰兒皮膚,或兒童的臉和手上,避免接觸到眼口鼻,且在活動結束後,最好盡快換洗衣物和清潔身體。

3. 住家附近或田園邊的雜草需定期清除,以免恙蟲孳生,也要做好衛生消毒,避免鼠患。

小心!茲卡病毒也會透過性交來傳染

聽起來可能會讓你非常驚訝,但是茲卡病毒(Zika virus)已經被證實,除了透過蚊子傳染之外,也會透過性交作為傳染途徑。因此,我們該如何同時保有親密關係、又可預防茲卡病毒呢?準確來說,茲卡病毒會透過肛交、陰道性交或口交傳染。除此之外,若您和性伴侶共同使用情趣用品,那麼感染茲卡病毒的風險就會特別高。因此,即使您的感情關係很穩定,您還是有可能感染茲卡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茲卡病毒在精液的存活時間比在其他體液都還要長,因此男性和女性的罹病時間也有所不同。

性交時該做什麼防護?

使用保險套能大幅降低罹患茲卡病毒的機率。 每次性交,不管是怎麼樣的性交方式,整個過程都一定要用保險套,可以諮詢醫師,以了解保險套的正確使用方法,也可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到茲卡病毒疫情國家該注意什麼? 建議孕婦盡量不要去有茲卡病毒的疫情國家。若一定要去,請先諮詢您的醫師因應措施。 若孕婦和伴侶要一同前往可能有茲卡病毒疫情的國家,請確保每次性交都一定要用保險套,或是也可以暫時不要性交,以保護胎兒的健康安全。 有些人可能已經被感染,只是還沒有出現症狀而已,因此請一定要格外注意。

打算生小孩的夫妻該注意什麼?

想要有孩子的夫妻應該要特別注意預防茲卡病毒,而且必須做定期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狀況適合懷孕。此外,也應該諮詢醫師,以了解潛在的風險與因應措施。

其他人該注意什麼呢?

若您沒有懷孕、也沒有懷孕的打算,還是得小心茲卡病毒。因為目前尚未有茲卡病毒相關的疫苗可施打。

新冠肺炎4大疫苗種類比較!成分、保護力一次了解

新冠肺炎自2020年爆發至今,經政府單位積極推展疫苗施打措施下,民眾施打率也逐漸增加。經疾管署統計,台灣目前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已達83%,而第2劑則接近78%,第3劑亦已有約51%的施打率。

根據《Hello Health》集團日前於台灣進行的一項疫苗問券調查顯示,有高達94%的受訪者表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確實更幫助他們理解到施打疫苗的重要性,並且也對於疫苗能提供進一步的防禦力加以肯定。

也為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和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政府更進一步鼓勵民眾施打第4劑,降低重症的致病風險。而目前在台能夠施打的4款疫苗,包括AZ、莫德納、BNT及國產高端疫苗,因成分各有不同,對人體的保護力亦有些微差異,4大疫苗的成分、保護力分別有何不同,就由《Hello健康》為大家詳細說明! AZ疫苗成分、保護力

台灣最早開放施打的AZ疫苗(AstraZeneca Vaccine)含有SARS-CoV-2病毒棘蛋白(S protein)基因的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之疫苗,除我國開放該疫苗施打外,該疫苗也已通過WHO、歐盟、其他先進國家的緊急授權使用。

AZ疫苗是利用帶有SARS-CoV-2 棘蛋白核酸序列(DNA核酸序列)的腺病毒,接種後在人體細胞內製造SARS-CoV-2棘蛋白,並將抗原自人體細胞釋出,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保護力對抗病毒入侵。而不含可複製之SARS-CoV-2病毒顆粒,不會因接種本疫苗罹患COVID-19。

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完成接種2劑AZ疫苗者,可預防63%有症狀感染之風險,而經臨床實驗分析,當接種間隔超過12週且完成2劑接種時,保護力會提升至81%。

因此,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建議,AZ疫苗的第一劑與第二劑應間隔至少8週;若能延長至10~12週,則保護效果更佳。 接種後常見副作用

依據疾管局提供資料,接種AZ疫苗後,最常出現以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 54.2%,疲倦 53.1%,頭痛 52.6%,肌肉痛 44.0%,畏寒 31.9%,關節痛 26.4%,發燒(>38度) 7.9%。

莫德納疫苗成分、保護力

莫德納疫苗(Moderna Vaccine)是SARS-CoV-2病毒棘蛋白(S protein)之mRNA疫苗,不含可複製的病毒顆粒,此疫苗目前已通過美國、歐盟及我國等其他先進國家緊急授權使用。

莫德納屬於mRNA疫苗,其特色為疫苗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病毒結構蛋白之一,為目前SARS-CoV-2疫苗選定之疫苗抗原)的mRNA,接種後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棘蛋白,並將抗原釋出細胞外,進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對抗SARS-CoV-2棘蛋白的細胞免疫力與體液免疫力。而疫苗不含可複製之SARS-CoV-2病毒顆粒,不會因為接種本疫苗而罹患COVID-19。

根據臨床試驗與統計結果發現,完成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者,對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可達94%。而依照國際指引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建議,民眾接種莫德納疫苗應間隔至少28天,以獲得更優異的保護力。 接種後常見副作用

依據疾管局提供資料,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在16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中,最常出現以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 84.1%、疲倦 62.9%、頭痛 55.1%、肌肉痛 38.3%、畏寒 31.9%、關節痛 23.6%、發燒(>38度) 14.2%。 BNT疫苗成分、保護力

BNT疫苗(BioNTech Vaccine)是含有SARS-CoV-2病毒棘蛋白(S protein)之mRNA疫苗,不含可複製的病毒顆粒。

mRNA疫苗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病毒結構蛋白之一,為目前SARS-CoV-2疫苗選定之疫苗抗原)的mRNA,接種後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棘蛋白,並將抗原釋出細胞外,進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對抗SARS-CoV-2棘蛋白的細胞免疫力與體液免疫力。

BNT疫苗已通過WHO、歐盟、我國等其他先進國家緊急授權使用。依照目前臨床試驗結果資料顯示,年滿16歲以上之青少年及成人受試者接種完2劑BNT疫苗,將擁有高達94%的保護力,而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完2劑BNT疫苗7天後,預防症狀感染的有效性則高達近100%。(延伸閱讀:感冒可施打新冠疫苗?一次看懂打疫苗前後注意事項懶人包

接種後常見副作用

依據疾管局提供資料,接種BNT疫苗後,年滿18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最常出現以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 92.0%、疲倦 70.0%、頭痛 64.7%、肌肉痛 61.5%、畏寒 45.4%、關節痛 46.4%、噁心/嘔吐 23.0%、腋下腫脹/壓痛 19.8%、發燒(>38度) 15.5%、注射部位腫脹 14.7%、發紅 10.0%。

高端疫苗成分、保護力

高端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已通過我國核准專案製造,是含有SARS-CoV-2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此種疫苗是以基因重組技術所製成之SARS-CoV-2 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接種後引起抗體免疫反應,並藉由佐劑加強免疫反應,產生人體之免疫保護力。

依臨床試驗結果分析顯示,高端疫苗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95%信賴區間下限為AZ疫苗3.4倍,大於標準要求0.67倍;高端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95% 信賴區間下限為95.5%,大於標準要求50%。

足見免疫生成性與恢復者血清中和抗體數據,與國外獲得EUA之疫苗皆符合保護力標準。 接種後常見副作用

依據疾管局提供資料,接種高端疫苗後,最常見的副作用如下:注射部位疼痛/壓痛 71.2%、痠痛/全身無力 36%、肌肉痛 27.6%、頭痛 22.2%、腹瀉 15.1%、注射部位腫脹/硬結 10.5%、噁心/嘔吐 7.7%、注射部位泛紅 4.9%、發燒 0.7%。 疫苗混打保護力比較

根據《刺胳針》研究顯示,莫德納、AZ、BNT這3種疫苗混打的保護力由高至低之說明如下:

莫德納 + 莫德納:保護力達87% AZ + 莫德納:保護力達79% BNT + BNT:保護力達78%   AZ + BNT:保護力達67% AZ + AZ:保護力達50%

然而,疫苗效力是否會隨著時間下滑,也是大家相當關注的議題之一。依據瑞典10月25日發表的研究顯示,在842,974位的受試者當中,AZ疫苗混打mRNA疫苗,121天後的效力達66%,比接種2劑BNT和2劑AZ都還要更高。

有鑑於此,衛福部已同意開放國內已接種AZ疫苗第一劑者,第二劑混打mRNA疫苗(BNT、莫德納)。(延伸閱讀: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副作用免驚!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症狀一次看!

感冒可施打新冠疫苗?一次看懂打疫苗前後注意事項懶人包

當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覆蓋率提升而趨緩,但也不時聽聞民眾接種後產生副作用的情況發生。其實在施打疫苗前後,若能多留意身體的變化並調整飲食與作息,皆有助減輕副作用的不適。

究竟施打新冠疫苗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如果感冒仍適合接種疫苗?《Hello健康》將一一為你解惑。(點此了解各類新冠疫苗副作用)

打疫苗前注意事項 睡眠充足:施打疫苗前一晚請充分休息,睡足7~8小時,才能有效增加疫苗的保護力。 毋須預先服用止痛、退燒藥: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表示,民眾若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或疼痛症狀再服用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之鎮痛、解熱藥物即可,如普拿疼(Panadol),減緩不適症狀,不建議預防性用藥。 預先申請疫苗假:預約好施打疫苗的日期後,上班族可向公司申請1~2天疫苗假,以免因副作用而影響工作效率 遠離發炎食物:精緻澱粉、精緻糖類、植物油、人工甘味劑、洋芋片等食物容易使身體慢性發炎,降低免疫力,最好避免。(延伸閱讀:遠離慢性病!多吃這4類抗發炎食物) 攜帶健保卡:曾施打過第一或第二劑的民眾,請備妥健保卡與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首次施打新冠疫苗的民眾,則需攜帶健保卡與身分證,以便接種站人員登入資訊,並進行身分查核。

打疫苗可能反應

接種完疫苗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其中AZ、Moderna、BioNTech 3種疫苗皆有可能在接種7天內,出現頭痛、腹瀉、關節痛、肌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畏寒、發燒、噁心、嘔吐,建議持續觀察,若出現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請盡速就醫。而高端疫苗副作用較少,可能出現頭痛、腹瀉、注射部位疼痛、全身無力、注射部位硬結等症狀。(延伸閱讀:新冠肺炎4大疫苗種類比較!成分、保護力一次了解) 打完疫苗後注意事項 休息至少15分鐘再離開:為即時處理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嚴重過敏反應,疾管局建議民眾應於接種單位附近休息至少15分鐘再離開。

若曾因接種疫苗或注射治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接種過後則需要留在接種站附近觀察至少30分鐘,以便於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時,獲得立即的醫療幫助。 出現不適盡速就醫: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症狀一直未能改善,請盡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 避免菸酒:為避免頭痛、疲倦或發燒等副作用加劇而不適,請於接種新冠疫苗後數天內,避免飲酒與抽菸。(延伸閱讀: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避免激烈運動:為免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恐因運動而加劇生理機能不適,甚至導致運動傷害,建議施打新冠疫苗的24小時內,不要進行激烈運動,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延伸閱讀:規律運動10大好處:減肥、助眠、護膚、更「性」福) 補充水份要適量:許多醫師皆建議施打疫苗後應適量飲水,以降低副作用發生機率,但也提醒過度飲水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尤其是心臟病及洗腎患者應避免於短時間內飲水超過1公升以免造成肺積水等狀況發生。(延伸閱讀: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飲食均衡:均衡的飲食能提供各類營養素與熱量,幫助人體恢復體力。建議施打完新冠疫苗的民眾可多吃各類蔬菜、薑黃大蒜等富含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以提高免疫系統運作;當季的水果因富含大量的維他命C,能有效對抗疫苗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也建議可多加攝取。 每天睡眠至少7小時:疫苗保護力的建立與人體免疫力有密切相關,因此建議於接種疫苗後,每日睡滿7~8小時。若睡眠時間過短,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運作,引發更多副作用。

感冒可施打新冠疫苗嗎?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建議,若發生急性感染像是感冒、流感,或有其他疾病正在接受治療(如服用抗生素)者,建議暫緩施打,待病情趨緩穩定,並經醫師評估再施打新冠疫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也提醒,曾對新冠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者,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除不建議接種外,且應與醫師討論進一步措施。 施打新冠疫苗前後可接種其他疫苗?

新冠疫苗不建議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目前建議先完成3劑新冠疫苗接種後,再施打其他疫苗,等待施打第3劑新冠疫苗的期間也不建議接種其他疫苗。

完成第3劑新冠疫苗接種之後,至少間隔14天才可施打其他非活性疫苗;至少28天才可施打其他活性滅毒疫苗。

新冠疫苗追加劑哪裡打?4月份各縣市隨到隨打地點、預約接種站報你知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確診人數連日攀升,民眾紛紛詢問新冠疫苗追加劑要至何處施打。隨著「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於4月暫停服務,政府現以各縣市隨到隨打、預約接種等兩種方式,提供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基礎劑或追加劑,讓《Hello健康》告訴你第三劑要至何處預約、各縣市隨到隨打之地點。

1. 預約制:可施打第一、二劑與追加劑

各縣市政府預約制度不同,民眾若欲了解所住縣市的預約方式,施打地點、日期及劑型,可至「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查詢。

2. 新冠疫苗隨到隨打地點

請至「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接種站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查詢所屬縣市隨到隨到之接種日期、時間、地點以及可接種的疫苗類型。

施打新冠疫苗注意事項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經醫生評估過往疫苗接種史及檢核接種紀錄後,提供民眾疫苗接種。另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之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

新冠肺炎專區

感冒可施打新冠疫苗?一次看懂打疫苗前後注意事項懶人包 新冠肺炎4大疫苗種類比較!成分、保護力一次了解 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副作用免驚!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症狀一次看! 打莫德納會有心肌炎?心臟病史病患能打第三劑嗎?疫苗與心肌炎問題詳解 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差在哪?新冠肺炎最新防疫規定總整理! 新冠肺炎傳播靠空氣!病毒傳播途徑、停留時間一次解答 Omicron症狀徵兆全解-Omicron變種病毒像感冒?專家:「勿掉以輕心!」

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副作用免驚!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症狀一次看!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Omicron來勢洶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宣布,即將開放一至三類醫護人員施打第3劑疫苗,其中AZ、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施打過後會產生何種副作用?

Hello健康》就從大家最關心的第三劑疫苗副作用討論起。而各疫苗間第一、二劑施打過後的相關症狀又有何反應?在此一次看好看滿,全民抗疫不鬆懈! 第三劑新冠疫苗副作用? 疲倦、痠痛免不了

施打新冠疫苗除了能有效預防重症之外,還能減少新冠肺炎病患住院率及死亡率。然而,不少民眾因接種新冠疫苗第一、二劑時出現精神不濟或其他副作用而降低施打意願,但這並不代表第三劑也會有相同情況。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指出,民眾在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發生副作用的機率相較於前兩劑明顯下降。以下為台灣目前可接受施打之4款新冠疫苗第三劑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症狀:

莫德納第三劑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 疲倦 頭痛 肌肉痠痛 關節疼痛 AZ第三劑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 疲倦 全身痠痛 發熱 BNT第三劑副作用 注射部位痠痛 疲倦 頭痛 肌肉痠痛 身體發冷

高端疫苗副作用

目前無相關統計資料。根據第三劑混打試驗,受試者出現僅少數出現肌肉酸痛、疲倦感,並無明顯副作用。 第一、二劑副作用有哪些?

根據各國新冠疫苗的施打經驗與研究發現,民眾接種疫苗後的常見副作用大多為注射部位疼痛、容易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發燒等症狀。

然而,各款疫苗的副作用與發生機率雖僅有些微差異,根據統計數字發現,明顯出現不良反應的時間點多集中在AZ第一劑,莫德納及BNT第二劑,因此體質相對虛弱或過去對疫苗反應相對顯著的民眾,不妨作為參考,在施打前可針對潛在反應症狀提前安排因應措施。 AZ疫苗

AZ(AstraZeneca vaccine)疫苗第二劑施打後的副作用普遍不若其他疫苗嚴重,原因推測可能與他款疫苗製作原理不同有關;由於莫德納和BNT疫苗屬於mRNA疫苗,而AZ疫苗屬於腺病毒疫苗,疫苗原理不同,民眾接種後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也有所不同。 AZ疫苗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54.2%) 疲倦(53.1%) 頭痛(52.6%) 肌肉痠痛(44%) 畏寒(31.9%) 關節痛(26.4%) 發燒(>38度)(7.9%)

AZ疫苗第二劑不良反應通常較第一劑輕微且明顯下降,據統計數據顯示,患者於注射後出現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佔45% 、疲倦佔25% ,而發燒則約佔2.9%。 BNT疫苗

根據台灣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BNT疫苗(BioNTech/Pfizer vaccine)是含有SARS-CoV-2病毒棘蛋白(S protein)之mRNA疫苗,其作用機轉是使人體細胞自行產生SARS-CoV-2病毒蛋白質片段(疫苗抗原),人體進而產生自體免疫反應;BNT適用於12歲以上、接種2劑。另外,於不同年齡層接種後的副作用機率也會有些差異。

以下並區別為12~15歲青少年,以及年滿16歲以上青年人與成人之BNT疫苗副作用之統計結果說明: BNT疫苗常見副作用

12至15歲青少年

注射部位疼痛(90.5%) 疲倦(77.5%) 頭痛(75.5%) 肌肉痛( 42.2%) 畏寒(49.2%) 關節痛(20.2%) 發燒(>38度)(24.3%)

年滿16歲以上青年人與成人

注射部位疼痛(84.1%) 疲倦(62.9%) 頭痛(55.1%) 肌肉痛(38.3%) 畏寒(31.9%) 關節痛(23.6%) 發燒(>38度)(14.2%)

根據各國接種結果分析後發現,民眾於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燒的機率明顯高於第一劑,尤其是青少年出現心肌炎的比例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國內「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建議已接種第一劑BNT疫苗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12~17歲青少年族群,可施打第2劑BNT疫苗,並建議兩劑間隔12週以上。然而,專家建議若於接種第1劑BNT疫苗時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應暫緩施打。

指揮中心也表示,依據各國上市後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

如民眾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出現以下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應立即就醫。 莫德納疫苗

莫德納疫苗(Moderna vaccine)屬於mRNA疫苗,此種疫苗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病毒結構蛋白之一,也是目前SARS CoV-2疫苗選定之疫苗抗原),接種後可於人體細胞職內製造棘蛋白的細胞免疫力與體液免疫力。

第二劑施打時已有多數民眾反應「注射部位疼痛」,根據疾管署統計,第二劑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的機率超過80%,其它常見症狀還包含疲倦、肌肉疼痛等。

莫德納疫苗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92.0%) 疲倦 (70.0%) 頭痛(64.7%) 肌肉痛(61.5%) 關節痛(46.4%) 畏寒 (45.4%) 發燒(>38度)(15.5%)

高端疫苗

高端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是含有SARS-CoV-2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由於以基因重組技術製成SARS-CoV-2重組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因此接種後會引發抗體免疫反應,再藉由佐劑加強免疫反應,進而使人體產生自體免疫保護力。

高端疫苗目前僅提供民眾施打第一、二劑,第三劑則於日前已經開放追加施打,若民眾有需要,可致電當地衛生局或是醫院詢問是否有疫苗存貨。 高端疫苗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壓痛(71.2%) 痠痛、全身無力(36%) 肌肉痛(27.6%) 頭痛(22.2%) 腹瀉(15.1%) 注射部位腫脹、硬結(10.5%) 噁心、嘔吐(7.7%) 注射部位泛紅(4.9%) 發燒(0.7%)

根據國內針對新冠疫苗接種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接種高端疫苗後,1/100~1/1000的機率會出現如接種部位搔癢、寒顫、皮疹、鼻咽炎、口咽疼痛、心悸、顏面神經麻痺或眼壓過高等罕見症狀。

水痘只限兒童?成人也可能感染或復發

台灣某大學 4 月 9 日前後才有兩名學生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近­期又爆發 14 名學生群聚感染水痘(Chicken pox)。大家對新冠肺炎的關注度大大輾壓了水痘,卻很可能輕忽其傳染力極高,可透過接觸、空氣或飛沫等途徑傳播。本篇將幫助您更明白水痘對成人的影響,讓我們用抗疫的警覺心,來了解一下水痘對我們的潛在威脅吧!

接種過水痘疫苗仍可能二次感染

很多人小時候都打過水痘疫苗,照理來說之後就不會感染。但看完上述新聞,您可能會納悶,難道過去他們都白白挨針了?研究顯示,施打過2劑水痘疫苗,便有高達 94% 的預防效果。不過就算接種過疫苗,仍有再度感染水痘的可能。好消息是接種過疫苗的二次感染者,相對而言症狀會輕微許多。 3 種人容易復發水痘

有些看似水痘復發的病人,其實正在經歷他們首次的水痘感染,某些紅疹與水痘看起來非常相似,容易讓醫生誤判。其實大多數的水痘的患者康復後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若符合下列三種狀況,則很可能再復發:

出生不到六個月便感染水痘 第一次長水痘的症狀極度輕微 本身的免疫系統不良

待水痘復原之後,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簡稱VZV)仍然會潛伏於神經組織裡。當我們免疫力下降,VZV 會趁機活化,沿著軀幹或顏面發展成令人疼痛難耐的水泡,形成帶狀疱疹(Shingles,俗稱皮蛇)。一般來說,症狀會持續三個星期,1~2 個禮拜過後水泡會開始結痂。帶狀疱疹的患者並不會直接傳染帶狀疱疹,卻會傳染引發水痘或是帶狀疱疹的 VZV,雖然機率不高但仍要小心。

這 3 類族群出現水痘併發症的機率較高

成年後若感染水痘,會有更嚴重的症狀與水痘併發症的風險。符合以下條件即為高危險群:

因為疾病,諸如愛滋病或癌症等等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服用類固醇藥物(Steroid medications) 。 沒有長過水痘或是接種疫苗的孕婦 。

感染水痘的成人患者嚴重的話會併發肺炎(Pneumonia),醫生會以抗病毒藥物(Antiviral)治療,但是成效不佳,還好這類肺炎現已非常少見。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無法施打水痘疫苗,若得了水痘可能會垂直感染胎兒,嬰兒的致死率可高達 30%。所以孕婦一定要杜絕所有的水痘感染源,甚至與尚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孩童互動都要十分謹慎。(推薦閱讀:「皮蛇」上身OMG!要打帶狀皰疹疫苗嗎?預防皮蛇看過來!) 阿司匹靈有風險 使用藥物前請諮詢醫師

預防勝於治療,施打疫苗仍是最佳的療法。就算是接觸水痘感染源的 3~5 天內,疫苗仍然可以防止感染,或是降低重症的風險。經醫生評估後,可能會給予病患服用抗疱疹病毒劑(Acyclovir),降低併發症的機率,並使用布洛芬(Ibuprofen)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來止痛與退燒。建議您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當諮詢醫師。

另外,罹患水痘且 20 歲以下的年輕的病人或病童絕對不可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來退燒,因為這樣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造成肝腫大(Hepatomegaly)或是腦水腫(Cerebral edema)等病變,嚴重的話在幾天內就會致死。

感染水痘後,出紅疹的前兩天一直到水泡結痂痊癒,都帶有傳染力,一定好好自我隔離,保護身旁的人,就像我們面對新冠肺炎時一樣,不要存有僥倖的心態。

你不可不知!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做新冠快篩?新冠肺炎檢驗須知

台灣近日也出現感染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的本土案例,散播威力之大再度讓民眾人心惶惶,為能及時得知是否確診新冠肺炎,多數人也選擇到篩檢站進行快篩,以保心安。

究竟出現什麼症狀時需要進行新冠肺炎檢測?檢驗新冠肺炎又有哪些方式?如果要自費檢驗新冠肺炎該怎麼做?當新冠肺炎快篩為陽性時又需遵循什麼SOP?《Hello健康》集結出以上大家最常見的篩檢疑問,一次為您詳細說明!(延伸閱讀:二級警戒至12月27日!Omicron變種病毒入侵、台灣防堵高規格!) 出現什麼症狀要接受新冠篩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常見症狀為:

疲倦 發燒 咳嗽 失去味覺

較少見的症狀包含: 頭痛 喉嚨痛 腹瀉

嚴重症狀則有: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無法言語或無法正常活動 胸痛

若出現上述症狀,請勿自行搭乘大眾工具前往醫院或診所就診,民眾應先通報1922,依照指示就醫,並配合通報單位協助前往篩檢站確認。 新冠肺炎3種檢驗方式比較

1. 核酸檢測(RT-PCR):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延伸閱讀:抗體、抗原、PCR?一次搞懂常見新冠病毒檢測方式) 優點:準確率高,少量病毒也可檢驗出。 缺點:耗時,且需要專業設備及人員操作。 適用情況:較少人數的確診或疑似感染者的確認。

2. 抗體檢測(快篩試劑):檢測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抗體 優點:可找出曾感染過的人,以及體內是否有免疫力。 缺點:感染中後期才能驗出,對感染風險者分流幫助較小。 適用情況:由於抗體產生所需時間較長,因此抗體檢測大多用於事後疫調。

3. 抗原檢測(快篩試劑):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 優點:檢驗耗時較短,可快速得知是否有感染。 缺點:準確率較核酸檢測低、容易有偽陽、偽陰性發生。 適用狀況:大規模、高風險地區。

自費檢驗新冠肺炎注意事項

新冠肺炎自費檢驗已開放有需求的民眾,皆可至自費檢驗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採檢。 自費檢驗新冠肺炎適用對象?

檢驗新冠肺炎適用對象共分為下列9大類: 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 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入境他國家/地區之民眾。 工作因素之民眾。 短期商務人士 出國求學之民眾。 外國或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人士出境。 相關出境適用對象之眷屬。 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之對象 因其他因素須檢驗之民眾:

不符合上述適用對象,但有自費採檢需求者。 居家隔離/檢疫者,因國外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奔喪或探視,並配合填寫出境防疫檢核表。 自費篩檢新冠肺炎費用多少?

自費檢驗新冠肺炎分成快速件及常規件,以下費用皆含掛號費、診察費、檢驗費及檢驗報告英文版證明書1份: 快速件:新台幣4,500元 常規件:新台幣3,500元 自費篩檢新冠肺炎需要帶什麼?

請民眾依符合之條件,備妥申請相關文件:

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1)申請表;(2)申請原因相關文件。 因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入境他國家/地區檢附檢驗證明之民眾:(1)申請表;(2)申請原因相關文件,如電子機票、購票證明或訂票紀錄等。 因工作因素須檢附檢驗證明之民眾:(1)申請表;(2)工作證明文件,如職員證、工作簽證、出差通知書、電子機票、購票證明或訂票紀錄等。 短期商務人士:(1)申請表;(2)申請原因相關文件(如:在臺行程表或防疫計畫書等)。 出國求學須檢附檢驗證明之民眾:(1)申請表;(2)就學證明文件,如學生證、學生簽證、入學通知書、電子機票、購票證明或訂票紀錄等。 外國或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人士出境:(1)申請表;(2)護照、入臺許可證、電子機票、購票證明或訂票紀錄等。 相關出境適用對象之眷屬:(1)申請表;(2)身分證及相關出境適用對象之關係證明文件,如戶口名簿、戶籍謄本、適用對象之工作、就學證明等文件等。 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之對象:(1)申請表;(2)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函。 如果新冠肺炎快篩陽性怎麼辦? 居家檢疫者如檢測結果為陽性時,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防疫專線2375-3782)或撥打1922,依指示方式處理。 一般民眾於家中測出結果為陽性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並將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併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 如於醫療院所篩檢陽性,請依照醫護人員指示至專屬區域等待PCR結果,或由醫護人員聯繫當地衛生單位安排至檢疫所安置,待PCR報告出爐。 若PCR檢測結果為陰性,仍請遵循指揮中心的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如結果為為陽性,將由該醫療院所評估後收治,或待當地衛生局聯繫安排至專責醫院隔離治療。

診所幫「抗疫」!新冠病毒自費檢驗、快篩、接種Covid疫苗一站到位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Delta、Omicron等變種株一波波來勢洶洶,目前政府除已開放民眾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以面對快速變種的新冠病毒,也號召各區中小型診所提供更進一步的「抗疫」服務。民眾不只能施打新冠疫苗,全台近百餘家經政府核可之診所,也加入COVID-19社區監測行列,讓基層診所醫師協助評估臨床症狀,同時提供公費家用快篩試劑至今年底;因此包含檢驗新冠疫苗抗體,診斷是否罹患新冠肺炎及快篩試劑採檢的服務,都能在診所一站到位!

究竟在診所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流程為何?又該有哪些相關規定需遵守?《Hello健康》彙整出診所「抗疫」懶人包,一次說明給你聽! 診所施打新冠疫苗流程

攜帶健保卡:曾施打過第一或第二劑新冠疫苗的民眾,請先備妥健保卡與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首次施打新冠疫苗的民眾,則需攜帶健保卡與身分證,以便診所內的相關人員登入資訊,並進行身分查核。(推薦閱讀:感冒可施打新冠疫苗?一次看懂打疫苗前後注意事項懶人包) 休息至少15分鐘後再離開:為即時處理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嚴重過敏反應,疾管局建議民眾應於診所內休息至少15分鐘再離開。若曾因接種疫苗或注射治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接種過後則需要留在診所內觀察至少30分鐘,以便於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時,立即獲得醫療幫助。 出現不適盡速就醫: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症狀一直未能改善,請盡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

可以到診所檢測感染新冠肺炎?

目前針對有檢測特殊需求的民眾,除了居家隔離/檢疫者,仍必須透過當地衛生局轉介外,中央疾管署已明定僅有以下10大類對象適用: 居家隔離/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 自主健康管理者,於管理期間,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至醫院探病 旅外親屬事故或重病等緊急特殊因素入境他國家/地區之民眾 工作因素之民眾 短期商務人士 出國求學之民眾 外國或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人士出境 相關出境適用對象之眷屬 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之對象 因其他因素須檢驗之民眾:

(1) 不符合上述適用對象,但自費採檢需求者。

(2) 居家隔離者,因國外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奔喪或探視,並配合填寫出境防疫檢核表。

(3) 居家檢疫者,因國外相關事務,縮短檢疫時間出境,並配合填寫居家檢疫者需出境防疫檢核表。

(延伸閱讀:你不可不知!出現什麼症狀需要做新冠快篩?新冠肺炎檢驗須知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資料,各縣市目前可檢驗新冠病毒的醫療院所數量包括:台北市39間、新北市23間、基隆市4間、桃園市16間、新竹市10間、苗栗市4間、台中市25間、彰化縣10間、南投縣6間、雲林縣6間、嘉義市10間、台南市19間、高雄市26間、屏東縣11間、宜蘭縣5間、花蓮縣7間、台東縣7間、金門縣2間、連江縣1間及澎湖縣2間。 身體出現以下症狀要注意

如出現以下疑似新冠肺炎之症狀,仍應先配合通報單位協助,前往指定篩檢站確認: 疲倦 發燒 咳嗽 失去味覺 頭痛 喉嚨痛 腹瀉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無法言語或無法正常活動 胸痛

能到診所自費檢驗血清抗體嗎?

目前依據衛福部疾管署所公布的136家血清抗體檢驗機構中,包括不少大型醫院及診所,基隆2家、北市15家、新北市15家、桃園市12家、新竹縣市6家、苗栗縣1家、台中市12家、彰化縣6家、南投縣3家、雲林縣3家、嘉義縣市7家、台南市10家、高雄市15家、屏東縣4家、宜蘭縣2家、花蓮縣2家、台東縣2家。(推薦閱讀: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副作用免驚!AZ、莫德納、BNT、高端疫苗症狀一次看!) 自費抗體適用對象

民眾因入境其他國家、求學或工作因素須附上抗體檢驗證明者。 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之對象。 不符合上述適用對象,但有自費採檢需求者。 自費抗體檢驗醫療機構申請流程 有意願提供自費檢驗之醫事機構,應依據醫療法第21條規定,將收費標準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 考量民眾於自費抗體檢驗前,需先經醫師評估,如具發燒、呼吸道症狀、味覺嗅覺喪失、不明腹瀉等疑似COVID-19症狀、TOCC風險或有疑慮者,應先進行核酸檢驗等措施,不宜逕自直接進行抗體檢測。醫事機構於申請時需併同提報上開檢驗服務流程,並預先規劃相關處置及診療機制,以利衛生局掌握。

另外,若欲了解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相關申請規定,可至此連結查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