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腺結石引口臭!3撇步預防扁桃腺結石,讓你喉嚨不卡卡

扁桃腺結石引口臭!3撇步預防扁桃腺結石,讓你喉嚨不卡卡

一名50多歲婦女,某天與朋友交談的過程中,被指出說話時出現嚴重口臭,她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所致,便開始減少喝咖啡及吃甜食等飲食習慣,長久下來卻未見好轉,朋友建議她去耳鼻喉科檢查,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為扁桃腺結石(Tonsilloliths),讓她大吃一驚。

究竟導致扁桃腺結石的原因與症狀為何?結石該自行清理,還是接受治療比較好?《Hello健康》將帶大家一探究竟!

什麼是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位於喉嚨後方2側,表面如同月球般凹凸不平,有大約10~30個凹陷處,稱為隱窩。

當壞死的免疫細胞、表皮細胞、黏液及食物殘渣,持續堆積在隱窩內,即有可能進一步化,形成扁桃腺結石。外觀如同白黃的小米粒,但帶有明顯酸臭味,也是扁桃腺結石患者的口臭來源。(推薦閱讀: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扁桃腺結石2大原因

扁桃腺結石好發於20~70歲的成年人,兒童則較為少見,以下為造成扁桃腺結石的2大主因:

口腔衛生不佳(延伸閱讀:潔白亮牙平時做起~5招維持口腔衛生) 胃食道逆流:食物殘渣與細菌可能隨著胃酸逆流而卡在隱窩,此外,長期胃食道逆流也容易造成咽喉慢性灼傷,甚至提高食道癌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不只會口臭!公開扁桃腺結石5大常見症狀

扁桃腺結石主要會引發下列5種常見症狀: 口臭 喉嚨卡卡、有異物感 吞嚥困難 吞嚥疼痛 味覺異常

何時該就醫?看哪科才對?

當病患長期出現口臭、咽喉不適或異物感,但沒有任何發燒或其他上呼吸道症狀,應及早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結石的診斷方法

通常醫師會先藉由頭燈及壓舌板,對病患進行口腔及口咽部基本檢查,之後可能會再以纖維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喉部、下咽部有無腫瘤、炎症等異狀。

經上述檢查後仍無異狀時,醫師則可能採用閃頻喉鏡檢查時常使用的70度硬式喉內視鏡,從口腔進入,再對口咽、下咽部再次放大檢視,檢查是否存有扁桃腺結石。

如何治療扁桃腺結石?

一般而言,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多漱口、喝水,以利沖刷掉藏匿於隱窩的扁桃腺結石。而當病患扁桃腺結石較多時,醫師可使用器具將結石吸出。另外,也可能考慮搭配抗生素治療,以減緩口腔內細菌的生長。

若病患扁桃腺結石情況嚴重,即便改善生活作息與習慣仍不斷長出,醫師也許會建議施行扁桃腺切除術,讓結石無處可生;有部分學者指出兒童滿5歲後,扁桃腺的免疫功能會逐漸被其他器官替代,若患者長期受扁桃腺結石所苦,即可考慮切除扁桃腺,但建議患者應與醫師仔細討論後再做決定。

扁桃腺結石自行清理這樣做!

如果發現自己有扁桃腺結石,可透過以下2種方式自行清理: 用鹽水漱口:漱口可以緩解喉嚨不適,再加上鹽水會改變口腔內的化學物質,能有助於去除結石及改善口腔異味。 手動移除:一般不建議患者用牙刷等硬物去除,因扁桃腺周圍組織非常脆弱,病患往往會不小心用力過猛或沒做好清潔工作,而導致扁桃腺出現感染、破皮甚至出血等症狀。如果真的需要自行嘗試去除結石,可使用棉花棒輕輕將結石刮除,並做好清潔工作。

跟口臭說再見!3招預防扁桃腺結石

想預防扁桃腺結石上身,平時就應遵守以下3種好習慣: 多喝水:多喝水保持口腔濕潤,可幫助清除口腔內的細菌與食物殘渣,降低扁桃腺隱窩藏污納垢,引發口臭的風險。 口腔清潔:建議飯後漱口,若能刷牙更佳,不僅有助減少牙菌班形成,也能有效預防結石形成。 預防胃食道逆流: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等,並避免腹部壓力過大,如少穿太緊衣服、減肥。另外,飯後應避免立刻躺下,並且盡量避免於睡前3小時內進食,皆可降低胃食道逆流機率。(延伸閱讀:頸後墊枕頭睡覺!7招改善消化不良、緩解不適)

喉嚨痛好不了?常吃這類食物小心慢性咽喉炎!6大症狀別輕忽

許多人老是覺得喉嚨卡卡,感覺好像有異物卡在咽喉處,怎麼咳都咳不出來,還會出現吞嚥困難及喉嚨痛的症狀,其實這些情形除了可能由感冒引發,也可能是罹患慢性咽喉炎(Chronic Pharyngitis)的警訊。

究竟什麽原因會引發慢性咽喉炎?會出現哪些症狀?慢性咽喉炎又該如何治療才適當?《Hello健康》將於本文為你解答有關慢性咽喉炎的大小事,讓你擺脫喉嚨不適症狀!

容易緊張、愛吃辣要注意!公開慢性咽喉炎2大原因

慢性咽喉炎的成因繁多,主要可依照其病因,分為以下2種類型說明: 內因性慢性咽喉炎:容易緊張、敏感、焦慮或失眠,皆為罹患慢性咽喉炎的原因之一。 外因性慢性咽喉炎:患有鼻部疾病、過敏、腸胃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常會因鼻涕倒流或胃酸逆流長期刺激咽喉,而造成咽喉慢性發炎;而嗜食油炸、辛辣食物,或經常抽菸、飲酒,也會提高罹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

慢性咽喉炎6大常見症狀

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能出現下列6種症狀:

咽喉異物感 喉嚨乾 喉嚨痛 喉嚨癢 胸悶 呼吸困難 何時應求診?

如果長期出現上述症狀,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應盡速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如何診斷?

慢性咽喉炎一般可經由症狀及咽喉的表徵來診斷,若醫師懷疑為腫瘤或是感染所致,則會進行組織切片檢查及特殊微生物培養;若為胃酸逆流則可能會做24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檢查或是上消化道胃鏡檢查。 慢性咽喉炎治療以藥物緩解為主

多數慢性咽喉炎患者經常患有過敏性鼻炎或胃食道逆流等疾病,醫師會個別針對上述慢性疾病進行治療。通常會以藥物治療,緩解發炎與疼痛症狀,以下為大家介紹3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常見藥物:

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是最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能有效緩解流鼻水的症狀,以減緩因鼻涕倒流,長期刺激咽喉,而引發的慢性咽喉炎;但是抗組織胺也有黏膜乾燥的副作用,因此醫師會依照臨床症狀來調整劑量。 消炎止痛藥:如抗生素、類固醇消炎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皆具有陣痛、消炎及解熱的作用,能夠減緩組織發炎,有效治療扁桃腺發炎、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胃酸抑制劑:包括組織胺阻斷劑及質子幫浦抑制劑,皆能減少胃酸分泌,幫助胃食道逆流的病患緩解胃酸逆流所致的慢性咽喉炎。

如何擺脫慢性咽喉炎?5種保養方法報你知

想要避免喉嚨痛、喉嚨癢等慢性咽喉炎症狀,除了可藉從事能減輕心理壓力的休閒活動,以預防內因性慢性咽喉炎外,也可從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做起,降低罹患因胃食道逆流所致的外因性慢性咽喉炎。以下為5種保養咽喉,減少胃食道逆流的小建議:

控制飲食:平日應採取少量多餐,每餐吃8分飽為佳,並避免暴飲暴食,讓食物把食道賁門撐開,引發胃食道逆流。另外,也應盡量減少食用甜食或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油炸食物、麻辣鍋等,以防胃排空速度變慢,食物停留在胃部太久,提高胃食道逆流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吃飽飯後勿馬上躺下:飯後建議走動10分鐘以上,可幫助消化,減少胃酸逆流造成喉部不適。 避免習慣性清喉嚨動作:當咽喉出現異物感,讓你難以忍受時,許多人都會習慣性清喉嚨。不過經常清喉嚨,不僅對聲帶的影響很大,還容易造成喉嚨發炎,長期下來則可能引發慢性咽喉炎,因此當發生喉嚨不適的情形時,不妨可多喝溫開水來緩解症狀。 睡覺枕頭墊高:若已患有胃食道逆流者,睡覺時建議可將枕頭墊高或睡2個枕頭,以防胃酸逆流發生,進而導致慢性咽喉炎。 多運動:除了控制日常飲食能有效避免慢性咽喉炎外,透過簡單的快走或慢跑等運動,能使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達到平衡,並減少胃酸分泌,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降低罹患慢性咽喉炎的風險。

咽喉逆流≠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症狀不只喉嚨卡卡,3類人需注意!

「喝咖啡,吃甜食,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許多人都曾親身體會或耳聞過胃食道逆流,但卻對「咽喉逆流」不太熟悉。其實,當咽喉逆流發生時,不僅會造成聲音沙啞、口臭的症狀,還經常合併胃食道逆流。究竟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差異為何?什麽原因會導致咽喉逆流?又會引發哪些症狀出現?

Hello健康》將於本文為你介紹咽喉逆流的常見症狀,以利了解其與胃食道逆流的關鍵差異,並提供咽喉逆流的治療與預防建議,讓你跟喉嚨卡卡及其他惱人的症狀說再見! 咽喉逆流、胃食道逆流差在哪?

胃酸逆流到食道就稱為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若胃內食物與酸液逆流高至咽部和喉部,則會造成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目前研究發現,胃中內含物以胃蛋白酶和胃酸對咽喉的傷害最大,而膽鹽則會加劇喉部傷害。

相較於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症患者坐著就能感受到咽喉逆流的症狀,而胃食道逆流病患則是躺下時症狀才會較為明顯。

此外,胃食道逆流者會有明顯胸口灼熱(火燒心)或胃酸過多的感覺;咽喉逆流者則較少,因此多數咽喉逆流患者容易因缺乏警覺而延誤就醫,造成病灶擴大,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 咽喉逆流3大高風險族群

肥胖者:肥胖可能會改變胃和食道交界處的型態及功能,導致食道下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壓力下降,增加胃酸回流和暴露;目前也有說法指出可能是上食道括約肌鬆弛所造成。 飲食習慣不佳者:攝取高脂肪食物、含糖飲料或甜食會使食道下括約肌壓力下降、延長胃排空時間,增加咽喉逆流發生率;辛辣食物則會直接刺激下食道黏膜,引發下食道黏膜惡化發炎,提高咽喉逆流的風險。(推薦閱讀:吃甜食、胃酸多讓你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快吃這3款食物、5大地雷快閃開) 嗜酒者:喝酒會加重咽喉逆流的症狀,且無論是較高酒精濃度的威士忌、伏特加,還是酒精濃度較低的葡萄酒和啤酒皆可能造成咽喉逆流。

咽喉逆流常見症狀

咽喉逆流常與鼻涕倒流、慢性鼻炎及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所引發的症狀相似,以下為咽喉逆流可能會出現的11種症狀: 聲音沙啞 喉嚨痛 喉頭有異物感 喉嚨分泌物變多或鼻涕倒流 吞嚥困難 慢性咳嗽(尤其是吃完飯或躺平時會咳嗽) 習慣性清喉嚨 口臭(延伸閱讀: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呼吸困難或出現窒息感 胸痛 胸口灼熱

如何診斷咽喉逆流?

醫師通常會根據咽喉逆流的臨床症狀、先以軟式或硬式喉鏡檢查,之後可能會再以內視鏡檢查,並輔以消化道酸鹼值監測,以確定是否為咽喉逆流,再擬定下一步治療方向。

咽喉逆流治療:生活習慣調整>藥物>手術

以下為咽喉逆流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1. 藥物治療

耳鼻喉科醫師通常會先建議患者,藉由調整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來改善咽喉逆流的不適,如果症狀一直都沒有明顯改善,就會使用藥物替病患做進一步治療,下列為治療咽喉逆流常會使用的藥物: 藻酸鹽(Alginate):藻酸鹽是由天然褐藻所提煉的多醣體聚合物,此可作為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的物理性屏障,阻絕胃酸往上逆流到食道,並能於3~5分鐘內,緩解咽喉逆流所帶來的不適症狀,且藥效可以維持4個小時,副作用較小。 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又稱作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目前用來治療咽喉逆流主要藥物之一,能抑制胃酸分泌,避免咽喉逆流的症狀加劇。 神經調節劑(Neuromodulator):當咽喉逆流的患者使用上述2種藥物仍無效,持續出現不適症狀時,醫師可能就會使用神經調節劑,如逆流減少劑(Reflux-reducing agent)或內臟性疼痛調節劑(Visceral pain modulator),以便改善咽喉逆流的症狀。 2. 手術治療

若咽喉逆流病患使用上述藥物治療無效時,醫師便會考慮請患者接受腹腔鏡逆流手術,通常會採用「胃底摺疊術」,改善胃食道交接處肌肉過於鬆弛的問題。

以往胃底摺疊術多需開腹動刀,但目前腹腔鏡手術已成主流,在手術過程中,病患需全身麻醉,於腹部穿刺5個小孔,以重建下食道括約肌,手術所需時間約為2~4小時,而目前腹腔鏡手術的成功率幾乎達100%,併發症則約為3%,多屬輕症。

調整生活習慣是關鍵!4方法減緩咽喉逆流

患有咽喉逆流的人可遵守以下4方法,來緩解咽喉逆流所致的不適症狀: 控制飲食:平常應固定時間吃3餐,避免暴飲暴食,飯後也不宜馬上躺臥,睡前3小時則應避免進食。另外,也須減少攝取甜食、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雞排、咖啡、汽水、酒類等,以避免因引發胃酸分泌過多,造成咽喉逆流。 維持適當體重:肥胖為咽喉逆流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若要減緩咽喉逆流症狀,建議有肥胖問題的咽喉逆流患者應從事規律運動(如有氧運動、慢跑),並減少每日熱量攝取,以維持適當體重,改善咽喉逆流所帶來的不適症狀,但須切記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否則反而會造成咽喉逆流的病況加劇。 睡覺時枕頭可墊高:睡覺時以枕頭墊高頭部,能幫助患有咽喉逆流的人緩解不適症狀。另外,也建議應避免往右側躺,因為此姿勢會增加食道下括約肌放鬆及咽喉逆流的時間。 多喝水:平時應適當補充水分維持喉嚨濕潤,以預防咽喉逆流的問題發生。(同場加映: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鼻塞呼吸困難?解說鼻中膈彎曲原因、症狀,手術及藥物治療

林先生因為鼻中膈彎曲,長期深受鼻塞困擾,不僅難以入睡,即便睡著也常因呼吸困難而鼾聲如雷,嚴重影響枕邊人的睡眠品質。

究竟為什麼會鼻中膈彎曲?有哪些症狀?一定要手術治療嗎?《Hello健康》為您一次說明!

鼻中膈是什麼?

鼻中膈是1塊能夠分隔鼻腔左右通道的骨板,由鼻子前、後方的軟骨所構成,而當鼻中膈向左右任一側彎曲,呈現S曲線時,即為鼻中膈彎曲(Nasal septum deviation, NSD)。 鼻中膈彎曲2大原因一次看

鼻中膈彎曲主要可分成先天性及後天性,而先天性鼻中膈彎曲主要是因鼻中膈軟骨與硬骨生長方向及速度不同,造成彼此互相擠壓,產生隆起彎曲的現象。

後天性鼻中膈彎曲則多為外傷所致,如出生時的產傷,或者在打球、打架、跌倒等具衝擊性的情況下,撞傷鼻中膈,而導致鼻子的軟、硬骨接觸面錯位及偏移。(推薦閱讀: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鼻塞、呼吸困難!鼻中膈彎曲8症狀愛注意

在多數情況下,輕微鼻中膈彎曲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然而,當鼻中膈彎曲程度過於嚴重時,便可能會造成以下8種常見症狀: 單側或雙側鼻塞 臉部疼痛 流鼻血 睡覺時容易打呼(延伸閱讀:孕婦睡覺打呼zZZ 注意是否呼吸中止症) 口乾 喉嚨乾燥、出現異物感 鼻因性頭痛 嗅覺低下或喪失

鼻中膈彎曲的檢查方法

當你長期受到上述症狀困擾,影響生活品質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下列為鼻中膈彎曲常見的診斷方式: 鼻鏡檢查:可區分為前鼻鏡和後鼻鏡檢查,而前鼻鏡檢查就是利用一種前端有燈光的觀察鏡,由鼻孔觀察鼻中膈是否有彎曲的現象,後鼻鏡檢查則是以平面鏡伸入口咽部,並利用鏡子反射觀察後側鼻孔,確認病患有無鼻中膈彎曲。 軟式纖維內視鏡檢查:醫師除了會利用鼻咽鏡檢查外,也可能會替病患進行軟式纖維內視鏡檢查,以進一步確認鼻中膈彎曲的狀況。此項檢查主要會先於鼻腔黏膜表面局部麻醉,再將軟式內視鏡前端的攝影機伸入鼻腔內,觀察後鼻孔、鼻竇引流路徑與鼻咽區域影像,來判斷患者是否有鼻中膈彎曲。 鼻阻力檢查:透過鼻阻力檢查,可檢測出患者的鼻腔容積及鼻腔內空氣的流速,計算出鼻腔內的阻力值,提供醫師鼻塞數據,以確認病患是否確診鼻中膈彎曲。(延伸閱讀: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X光檢查:經過上述3種檢查後,醫師可視患者鼻中膈彎曲的嚴重度,再決定是否須進行更進一步的X光檢查,以整體診視鼻腔內部有無其它異常。 鼻中膈彎曲2大治療方法

鼻中膈彎曲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成以下2種: 藥物治療:醫師一般會先使用去鼻充血劑(Decongestants)、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劑等藥物,替病患減輕鼻內黏膜的腫脹。倘若藥物治療無效,就會建議病患接受手術,以改善鼻中膈彎曲所產生的各種症狀。 手術治療:鼻中膈彎曲嚴重的患者,可能需進行鼻中膈手術。患者在接受局部麻醉,醫師會在鼻中隔前方切1個口,將彎曲的軟、硬骨拿掉,最後再把2側的黏膜貼好。

儘管先天性鼻中膈彎曲無法預防,但建議民眾可於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鼻子遭受外力創傷,進行拳擊等競技運動應配戴頭部護具,降低鼻中膈彎曲或鼻樑斷裂等風險。

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梅尼爾氏症初期症狀、治療及飲食詳解

李小姐在家中看電視時,突然頭暈目眩,感覺周圍都在轉動,耳朵還會出現嗡嗡耳鳴聲。隨著日子過去,她的症狀愈加頻繁,經常噁心想吐,有時甚至會聽不見聲音;忍無可忍後,李小姐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梅尼爾氏症。

究竟為何會罹患梅尼爾氏症?初期有哪些症狀?多久會好?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Hello健康》為您詳細說明! 梅尼爾氏症是什麼?

梅尼爾氏症(Ménière’s disease)首先被法國醫師普羅斯珀.梅尼爾(Prosper Ménière)所發現,並以此命名。

梅尼爾氏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通常好發於20~40歲成年人,患者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是內淋巴循環受阻,而導致內淋巴液壓力增高,而此種壓力改變則會影響前庭系統,使其內耳無法發揮正常的平衡功能,最後引發梅尼爾氏症。 梅尼爾氏症的常見症狀:眩暈、耳鳴

梅尼爾氏症患者可能會出現下列3種常見症狀:大部分為單側

陣發性眩暈:感覺頭暈目眩且持續20分鐘以上,甚至幾小時,眩暈發生前可能沒有徵兆或是伴隨耳悶,嚴重時會伴隨嘔吐。(推薦閱讀:別以為頭暈沒事~這4類型是中風警訊) 低頻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由於患者的耳蝸缺少感覺細胞或受損,而造成聽力障礙,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永久性聽力喪失。 耳鳴:耳鳴即為耳朵內出現鈴聲、轟轟聲、鳴笛聲或嘶嘶聲等,而梅尼爾氏症的耳鳴通常是較低頻率的聲音。 耳悶

何時須求診?

倘若你長期出現上述任一症狀,請盡速就醫檢查,因為不僅有可能是罹患梅尼爾氏症,還有少數情況為罹患中風、腦瘤或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梅尼爾氏症12大高危險族群

下列為容易罹患梅尼爾氏症的12大高危險族群: 長期睡眠不足者 經常過度勞累者 高工作壓力者 容易緊張或情緒化者 酗酒或抽菸者 在噪音強烈的環境工作者 嗜鹹食者 過敏者(延伸閱讀:鼻塞、流鼻水?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頭部曾受過外傷者 罹患慢性中耳炎、糖尿病、梅毒、甲狀腺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低下等疾病者 女性 有偏頭痛問題者

如何診斷梅尼爾氏症?

醫師會藉由聽力檢查及詢問臨床症狀,為病患進行初步診斷,之後也可能會透過簡單的甘油試驗(Glycerol dehydration test ) ,請患者口服甘油,作為利尿劑,在利尿過程中測試聽力是否有改善。

若梅尼爾氏症病人,在甘油試驗中聽力出現暫時改善,即可稱為甘油試驗陽性,醫師會將其診斷為梅尼爾氏症。另外,醫師可能會再進行耳蝸電位(ECoG)及溫差眼振圖檢查已進行更精確的判讀。 為何梅尼爾氏症要用甘油試驗診斷?

醫師會使用甘油試驗作為診斷梅尼爾氏症的方法,主要是因為甘油能使血液處於暫時性高張狀態,引起內淋巴外滲,進行脫水及減壓,有助改善內淋巴水腫情形。

當內淋巴水腫及聽力於甘油試驗後皆獲改善,便屬陽性反應;反之,則未罹患梅尼爾氏症,其症狀可能是由其它疾病造成。 梅尼爾氏症能根治嗎?2大緩解治療方法一次看

梅尼爾氏症目前尚無法完全治癒,但大部分患者皆可透過使用藥物,或搭配手術來緩解、控制症狀。以下將分成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介紹: 1. 藥物治療

多數患者可經由服用藥物,包括前庭抑制劑、止吐藥物、內耳循環促進劑、低劑量利尿劑及口服類固醇,來緩解身體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並改善內耳液體的平衡狀態,以治療梅尼爾氏症。 2. 手術治療

只有很少數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梅尼爾氏症病患,才需考慮接受手術。目前較為常見的手術方式包含以下3種: 內淋巴囊手術:內淋巴囊負責管理內耳淋巴液分泌的多寡。透過內淋巴囊手術,可減少分泌淋巴液,或增進淋巴液吸收,減輕梅尼爾氏症病患的眩暈症狀。 前庭神經切除術:內耳前庭神經是維持人體平衡功能的主要系統,而接受前庭神經切除術後,通常可改善眩暈,又可保留受影響耳朵的聽力。 內耳迷路切除術:會切斷患者的第8對腦神經,也就是移除有梅尼爾氏症患者耳朵的平衡與聽力能力,而此手術由於會造成永久聽力受損,所以只會在病人受影響的耳朵聽力幾近喪失或完全喪失時,才考慮施行此術。

梅尼爾氏症不能吃什麼?飲食忌食及照護重點

梅尼爾氏症的患者平時應維持睡眠充足、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在飲食方面則須保持清淡,減少鹽分攝取,建議應戒菸、戒酒,並忌食含咖啡因或刺激性的食物。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則可以藉由從事自己喜愛的休閒活動,排解平日所累積的壓力,並盡量減少情緒的起伏,以避免梅尼爾氏症所引發的不適症狀再度出現。(同場加映:說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這4點)

聽不見別人說話竟是耳屎塞住耳朵!清潔耳垢千萬別用棉花棒

黃先生因左邊耳朵悶塞長達2週,無法聽清楚別人說話,擔心是否罹患耳部疾病,嚇得趕緊至附近診所求診。

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由於他耳毛偏多、耳垢代謝不正常,長期悶塞於耳道內造成耳垢栓塞(Impacted cerumen),才會這陣子都聽不太到聲音,直到醫師為他夾出一顆顆堅硬的耳屎後,耳朵不適才獲得緩解。

究竟什麼原因會造成耳屎塞住?可能出現哪些症狀?平時該挖耳屎嗎?如何清理才對?《Hello健康》以下為大家一一說明!

為什麽會出現耳垢?有什麼功能?

耳垢(Earwax,又稱作耳屎)是由外耳道表皮脫落的皮屑及分泌物混合而成的,通常會聚集在耳道最外面約1/3的位置。

外耳道的分泌物大多都具有抗菌與防水特性的皮脂,且含有抵抗細菌及真菌,能保護外耳道,其中的油性物質還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並形成防水保護層。

此外,耳垢特有的黏性,也可使灰塵、昆蟲等進入耳中的異物,因被黏住而卡在淺處,不致於接近耳膜。 乾、濕耳垢比一比!

人類的耳屎可分為呈現乾燥屑塊狀的「乾耳垢」及呈濕黏液狀的「濕耳垢」。乾耳垢多為灰色或灰褐色,質地易碎,而其成份則以皮屑與皮脂為主,較難堵塞耳道。

濕耳垢則多為褐色,質地又濕又黏,而其內含成份繁多,除了皮脂及皮屑外,還含有少許水分,也因濕耳垢密度較高,所以容易因堆積而造成耳屎塞住。

值得一提的是,耳垢類型是受基因所決定,歐美人濕耳垢者較多;台灣人則多為乾耳垢者。 這6類人容易出現耳垢栓塞!

諸如年紀較大、罹患先天性耳道狹窄或長期配戴耳塞,都有可能導致耳屎塞朵的情形出現,以下為容易發生耳屎塞住的6類族群:

常使用助聽器、戴耳塞或耳機者 耳毛旺盛者 濕耳垢者 皮膚容易脫屑的者 不當使用掏耳棒者(延伸閱讀:寶寶耳屎好多怎麼辦?亂清有風險、教你正確清理原則) 老年人 先天耳道狹窄者 怎麼聽不見了?耳屎栓塞6大症狀一次看

當耳屎塞住時,可能會出現下列6種常見症狀: 聽力下降 耳鳴 耳朵有悶脹感 耳痛 頭暈 咳嗽(推薦閱讀:酷酷嗽現警訊!7種咳嗽沒那麼簡單

耳屎塞住怎麼辦?公開耳垢栓塞的治療方法

當耳朵連續3天出現上述症狀時,就應儘速就醫檢查。一般而言,耳垢栓塞多半因堆積時間過久,導致耳垢變硬,難以輕易地從耳朵清除,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耳垢軟化劑,來解決耳屎塞住的問題。

巿面上的耳垢軟化劑種類繁多,雖然很多無須處方籤也可購得,但建議民眾應遵守醫囑使用耳垢軟化劑為佳,以下是耳垢軟化劑的使用方法: 協助病患使用耳垢軟化劑者,在開始滴藥前應先清潔雙手。 以藥棉清潔外耳道。 將藥瓶握於手中數分鐘,使耳垢軟化劑溫度接近體溫。 病患須將頭側一邊,或側臥在床/沙發上,將需要治療的耳朵朝上。 協助者可將患者的耳朵輕輕地向上及向後拉,將耳道拉直,並按醫生指定的份量將耳垢軟化劑滴進耳道。 滴藥後,將耳道入口的三角形軟骨(耳屏)按下,然後輕輕按摩。 病患應停留在本來位置約2~5分鐘,即可回復正常活動。若需要點另一耳,可於10分鐘後再重複上述步驟。

能挖耳屎嗎?清理耳垢的正確方法報你知

大多數的情況下,耳垢會順著耳道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排出外耳道,因此不必刻意去清理耳垢。用棉棒或其他硬物挖耳,會把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內,堵塞耳道,引起耳朵不適及影響聽力。

若一定要使用棉花棒,則建議用於吸除水分而非清除耳屎。民眾在使用棉花棒時,應避免深入耳道,僅在耳道外側以旋轉的方式,吸除耳朵多餘水分即可。

通常只有以下3種情況才需要挖耳屎: 外耳道被耳垢阻塞造成聽力障礙及不適 耳垢遮蓋耳膜妨礙診斷耳科疾病(如中耳炎、外耳炎等) 需要長期使用助聽器或深耳道式耳塞的人士

如耳道已遭耳屎堵塞,影響聽力或有搔癢、疼痛等症狀,請前往耳鼻喉科接受醫師的專業檢查與治療。不宜由其他人或自行掏挖耳朵,若傷及耳膜更是得不償失。

耳朵突然聽不到?耳中風多久會好?耳中風症狀、治療及後遺症

40歲的楊先生某日起床接電話時,突然聽不到對方聲音,將手機拿到另一側的耳朵,聲音又突然出現了。楊先生驚覺耳朵有異,趕緊赴診所就醫,經診斷後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

究竟耳中風是什麼?為什麼耳朵會突然聽不到?耳中風該如何治療?《Hello健康》帶您深入了解。

耳朵突然聽不到?認識耳中風

耳中風的正式名稱為突發性耳聾,指在短時間內(醫學定義為72小時),耳朵突然聽不見,通常發生於單耳,雙耳同時發生的情形相當罕見。

耳中風經常發生於秋冬等氣溫多變的季節,病患年齡以40~60歲最常見,男、女發生機率相當。耳中風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都能恢復聽力,但若拖延4~6週後才治療,聽力通常難以挽回。 為什麼會耳中風?突發性耳聾原因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通常難以確認,高達85~90%的病患找無病因,10~15%的病患能在發病過程中,經檢查找出原因。

耳中風的可能原因包括:

病毒感染:例如曾在發病前感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擴散至內耳,造成內耳神經受損。 血管阻塞:這就是「耳中風」一名的由來,內耳的耗氧量大,只要血液循環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內耳機能,舉凡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皆可能因血管阻塞而出現耳中風。 氣溫變化:氣溫驟變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影響內耳功能。 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長期熬夜和壓力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神經系統,導致聽力受損。 自體免疫疾病:較為罕見,通常會造成雙耳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症狀:耳朵突然耳鳴、耳聾

在特定時間或期間內,例如某一、兩天或某日起床後,單側耳朵突然出現以下症狀:

聽力減弱:單耳突然聽不清楚,有時可能聽力減弱狀況輕微,導致患者完全不自覺已有耳中風。 耳聾:單耳完全聽不見。 耳鳴、耳悶或耳脹 暈眩:四周景物看起來不停旋轉,閉上眼睛後症狀就稍微好轉。

耳中風症狀有時會自行好轉,但仍建議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影響未來聽力。(延伸閱讀:小孩為什麼眩暈?認識內耳平衡系統

耳中風多久會好?治癒率高嗎?耳中風治療及後遺症

耳中風的治療時間點對於預後影響極大,若在發病後1週內治療,聽力通常能完全恢復;2週內治療,聽力最少能恢復至原先聽力閾值的一半;超過2週才治療,聽力可能終身受損,或有持續性耳鳴、間斷性暈眩等後遺症。

耳中風治療以類固醇為主,並分為口服、靜脈注射及耳內注射等3種方式;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住院5~7天,安排詳細的生化檢查,並同時接受口服與靜脈注射的類固醇療法;住院治療也有助於放鬆精神壓力、讓身體充分休息,對於預後幫助良多。

在治療期間,部分醫師可能會給予下列藥物,加強治療效果:

血漿擴張劑(靜脈注射):促進內耳血液循環 口服神經活化劑、血液循環改善劑:加速聽覺神經細胞的復原和活化

若口服及靜脈注射仍無法改善聽力,醫師可能會採取耳內注射療法,將類固醇注射至中耳腔,讓藥物浸潤至內耳,直接作用於患部。

經歷上述療程後,多數病患的聽力會於2~4週內逐漸改善,若超過6週仍不見好轉,病患聽力可能自此不會恢復。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突然暈眩一下,是頭暈還是眩暈症?眩暈症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許多人分不清楚眩暈和頭暈之間的差異,即使了解眩暈是什麼,也不知如何判斷自己是眩暈還是頭暈;究竟眩暈症是什麼?和頭暈、暈眩之間的差異?眩暈的原因為何?《Hello健康》帶您一次了解。

暈眩是什麼?認識眩暈症

暈眩(Vertigo)指一人突然出現天旋地轉、身體無法平衡的感覺,有時會伴隨著噁心、想吐及冷汗等症狀;在醫學上常用「眩暈」一詞,正式名稱則為「眩暈症」。

眩暈症是很常見的症狀,依據研究調查,約20~30%的人曾出現暈眩,盛行率約5~10%;換言之,每20人中,就有1~2人患有眩暈症。

眩暈症的發病率會隨著年紀上升而增加,40歲以上的盛行率為40%;若曾出現眩暈症,1年內的復發率為37.7%。 是頭暈還眩暈症?兩者症狀差異一次看

由於頭暈、眩暈的症狀相似,字義也十分相近,因此經常混淆;頭暈和眩暈最大的差異在於天旋地轉的感覺,覺得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前後搖晃,嚴重時可能無法站穩、走路失衡,甚至出現眼震(Nystagmus,眼睛產生規則性的跳動)。

頭暈的原因很多,例如身體虛弱、低血壓、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疾病、心血管或神經方面的問題等等,而這些疾病所產生的頭暈,通常讓人感覺:

頭昏昏浮浮的、輕飄飄的 頭重腳輕 頭昏眼花 無法站立或走路

雖然頭暈也可能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但不會有旋轉的感覺。眩暈一般都是掌管平衡能力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所以才會感覺搖晃、旋轉。

突然暈眩想吐?認識眩暈症6大原因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

又稱耳石症,指內耳耳石異常脫落,並且因為身體變換姿勢、頭部活動,而掉入半規管中的淋巴液,影響平衡神經 前庭神經炎

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受病毒感染而發炎,常合併噁心、嘔吐及盜汗等症狀;若病情嚴重,還會影響血壓、心跳,需立即就醫治療。 梅尼爾氏症

病患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內淋巴循環受阻等原因,使淋巴液壓力增高,影響前庭系統作用。(延伸閱讀:了解梅尼爾氏症3大症狀、治療方法) 前庭型偏頭痛

好發於年輕女性或有偏頭痛病史者,常在生理期前後發作,或因天氣變化、壓力及特殊飲食等因素而誘發。

腦幹及小腦問題

例如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影響腦幹及小腦的供血量,或是腦幹、小腦因為血管阻塞,而出現的中風前兆。 其他原因

例如壓力、糖尿病造成神經系統退化,或是服用特定抗生素、抗癌藥物,影響前庭神經和聽神經。

怎麼舒緩暈眩症?治療眩暈要先找出病因

由上可知,眩暈症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病因,不像頭暈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單純身體狀況不佳所造成,只要多休息、補充營養就能改善。

醫師通常會依據眩暈發作的型態、頻率、持續時間及原因,搭配下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電氣眼振圖 腦幹聽覺反應檢查 耳蝸電圖檢查 耳聲傳射檢查 前庭肌電位圖 血液生化檢查

針對急性的眩暈症,醫師會依據嚴重程度,決定注射抗組織胺、Phenothiazine藥劑,或開立相同成分的口服藥物。

在眩暈急性發作時,建議立即在一個硬實的平面躺下,身體不要動,眼睛張開看著固定一點,或直接閉上休息,待眩暈消退後再慢慢起來;休息時避免喝水,以免嘔吐。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有洞還發臭?小心耳前廔管發炎!了解耳前廔管發炎原因、治療方法

明明沒有穿耳洞,耳朵上竟出現1個神秘小洞,有時還會紅腫熱痛,留出乳白色濃液,讓人不堪其擾,不知道是耳朵哪裡出問題。

事實上,耳朵洞可能與遺傳有關,且經常會被忽略,其名為「耳前廔管」。多數人都會等到耳前廔管發炎、出現不適症狀,就醫後才會驚覺自己的耳朵有個小洞。

究竟耳前廔管是什麽?大多會出現在耳朵的哪個位置?當耳前廔管發炎時,應該如何治療?就讓《Hello健康》來為你解答。

耳前廔管是什麼?在耳朵哪個位置?

耳前廔管(Preauricular fistula)在台灣發生率約為2.5%,屬於一種自體顯性遺傳,通常位於耳朵前方,其次則是在耳廓上。

由於耳廓在胚胎發育時,是由第1對及第2對的腮弓互相融合而成,而當胚胎在發育的第6週,出現腮弓癒合不完全的情形,就會形成耳前廔管。

耳前廔管外觀看起來就像1個小洞,大部分會出現在耳朵單側,只有少部分的人會於耳朵雙側出現。(推薦閱讀:耳鳴又有異物感?可能是耳咽管出問題

耳前廔管發炎會引發哪些症狀?何時應就醫檢查?

一般而言,耳前廔管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由於其管壁組織與皮膚類似,因此也會產生皮脂分泌物,或因此產生異味,而流出乳白色及帶有些微臭味的分泌物,但若能順利排出,對健康並無大礙。(延伸閱讀:耳朵有蟲免驚!4招安全清除耳內異物,這NG行為千萬別做

不過,當耳前廔管的分泌物堆積,引發細菌感染而發炎,出現紅腫熱痛或化膿潰爛等症狀時,就應立即至耳鼻喉科檢查。

醫師會藉由理學檢查,觀察耳朵外觀,並詢問患者有哪些不適,以進行相對應的治療。 耳前廔管發炎可用抗生素 未發炎則無需治療

擁有耳前廔管者其實不必過度驚慌,若一生中都沒有出現發炎反應,就不需進行任何治療或進行手術切除。

針對耳前廔管急性發炎的病患,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生素,但如果有膿瘍形成時,醫師則會先將膿瘍切開進行引流,等待發炎狀況緩解後,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耳前廔管切除手術。 如何進行耳前切除廔管手術?

耳前廔管切除手術會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從耳前廔管開口處或膿瘍處皮膚切開,並將病灶組織切除,隨後再進行清創後縫合,必要時醫師會視情況置放引流管,將膿液引出。

手術時間一般可在30分鐘內完成,患者在術後2週內需避免傷口泡水及保持傷口清潔,以免再次感染。

預防耳前廔管發炎 勿用牙籤或棉棒掏挖

由於耳前廔管會產生分泌物,因此有些人會使用牙籤或棉花棒掏挖或擠壓廔管,但此舉反而容易造成小傷口,提高細菌入侵風險,因此建議僅使用衛生紙將分泌物輕輕拭去即可,避免過度刺激耳前廔管。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暈眩原因、治療及飲食重點一次看

28歲的小萱最近經歷一場重感冒,感冒雖然好了,身體卻還是很不舒服,經常暈眩、想吐,整個人搖搖晃晃、無法站穩。

小萱擔心發燒燒壞了腦袋,趕緊赴醫院檢查,醫生檢查了小萱的耳朵、聽力及身體狀況,判斷是感冒引起「前庭神經炎」。

究竟前庭神經炎是什麼?與感冒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會造成眩暈、噁心?《Hello健康》為您一次說明白! 暈眩原因是前庭系統出問題!

耳朵的結構可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前庭系統位於內耳耳蝸的上方,由3個環形的半規管和橢圓囊所組成;半規管中存有淋巴液和感受器,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橢圓囊中則有耳石和毛細胞,能感受重力變化和直線加速度。

簡而言之,若前庭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人就會失去平衡感、方向感,開始感到眩暈、搖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延伸閱讀: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感冒後容易眩暈?小心是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前庭系統發炎,經常發生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之後,因為病毒擴散所引發,也常發生於晚秋、初春等氣候轉換劇烈的時節。

前庭神經炎的症狀和其他前庭疾病相似,包括: 眩暈,覺得自己或四周景物天旋地轉 失去平衡感 噁心、嘔吐 無法正常站立或走路

但症狀的表現方式不太一樣。首先,前庭神經炎所引發的眩暈症,持續時間比較長,從數小時至數天都有可能,而且症狀發作時,即使平躺也可能不會好轉;其他的前庭疾病,通常只持續十幾分鐘,且平躺休息後就能改善。

另外,患者痊癒後,可能會有數週至數月的暈眩後遺症,因為前庭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壞;後遺症的症狀較輕微,包括輕度眩暈、失去平衡感及走路困難。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治療方式、飲食重點一次看

前庭神經炎通常會持續3天至1週以上,視發炎程度而定,治療重點在於緩解暈眩、嘔吐等症狀,待病患的免疫功能逐漸恢復,讓炎症自行消退。

若病情輕微,醫師可能會透過靜脈或肌肉注射,給予抗暈眩的藥物,並輔以止吐劑;若症狀嚴重,病患完全無法站立、行走或正常進食,頻繁嘔吐且脫水,則需住院打點滴或注射營養針,補充體力。

針對急性且嚴重的前庭神經炎,目前醫界也嘗試使用類固醇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實際的治療方式為何,仍需由臨床醫師判斷決定。

飲食方面,病患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3及B12的食物,加快康復速度: 維生素B3(菸鹼酸):豆類、花生、啤酒酵母、全麥製品、瘦肉、肝臟 維生素B12:文蛤、牡蠣、蛋黃、鮭魚、鮪魚、乳酪、牛奶、牛肉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