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這3類高風險群

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這3類高風險群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截至2020年3月20日為止,已有25萬多例確診、1萬多例死亡、172國有疫情,台灣確診有135例,即時疫情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的數據,全球的可參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分享的即時數字。而從目前確診與死亡的案例顯示,慢性病人、年長者和男性的死亡率高,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群。

[covid_19] 新冠肺炎已全球大爆發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全球各地確診案例激增,人心惶惶,義大利也祭出鎖國政策,不少名人也確診感染並隔離,例如好萊塢明星湯姆漢克(Tom Hanks)夫婦、摩納哥國王亞伯特二世(Prince Albert II)等,全球最大的美國職籃NBA也宣布停賽,奧運延期也岌岌可危,眼看疫情愈來愈難控制,遲遲不肯宣布疫情大流行(Pandemic)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也宣布新冠肺炎已造成全球大流行。

在台灣,雖然中研院已研發出15分鐘的新冠病毒快篩試劑,防疫表現極佳有目共睹,在國際上不斷受到各國肯定,但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仍是一大考驗。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日前也坦言,未來社區感染恐怕很難避免,必須做好防範疫情大爆發的準備。專家也紛紛建議,除了檢疫和隔離措施,落實分艙分流、輕重症分流,將是會未來防疫的重點。而對民眾來說,了解自己是否屬於感染的高危險群,以及是否為對新冠病毒抵抗力較弱的族群,更能幫助防疫及後續治療。

慢性病人、年長者、男性死亡率高

我們都曉得,病毒和疾病更容易攻擊免疫力低的人,不過不同病毒,主要感染的對象及嚴重程度各不同。例如1918年曾造成全球5億人感染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感染者多數為20~39歲的年輕人,身體愈壯愈容易被病毒感染,而65歲以下的人更佔了總死亡人數的92%;2003年的SARS感染者中,也多為年輕族群;2015年爆發的茲卡病毒(Zika virus)則對孕婦及胎兒尤其危險。

這次的新冠肺炎,則以年長者、慢性病人和男性為主要風險群,中國境內有87%的感染者為30~79歲,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發現,中國境內的確診患者中,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在1~9歲和10~19歲,分別只佔了1%,且死亡率為0%。但70歲以上的感染者,卻有8%的死亡率,80歲以上的死亡率更近15%;另外,慢性病人死亡率分別為:心血管疾病10.5%、糖尿病(Diabetes)7.3%、慢性呼吸道疾病6.3%、高血壓(Hypertension)6.0%、癌症5.6%。

紐約時報報導,新冠病毒似乎放過了抵抗力較弱的兒童,而對中老年人較具威脅,這當中又以男性更危險。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發布的大規模冠狀病毒病例分析報告,發現雖然男性和女性感染該病的人數大致相同,但男性的死亡率為2.8%,而女性為1.7%。事實上,同為冠狀病毒感染的SARS和MERS,男性的死亡率也都明顯偏高。

這可能因為男性的生活習慣或健康意識較差,例如中國男性抽菸人口要高出女性20多倍,佔了全世界抽菸人口的1/3,而在美國,女性生病就醫要較男性積極。然而,也有證據顯示,女性在對抗其他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較佳,針對病毒感染研究性別差異的科學家薩布拉克萊恩(Sabra Klein)就表示:「男性的預後(Prognosis, 治療成果)可能更差,我們在許多呼吸道病毒感染中,都觀察到了此現象。」 新冠肺炎比流感可怕

根據JAMA同份研究,高達8成都是輕症患者,其餘20%為重症、病危或死亡,嚴重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病毒性肺炎、器官衰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目前新冠肺炎死亡率調升為3.4%。高於季節性流感不到1%的死亡率,又比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死亡率10%來得低,卻也因為症狀輕、甚至已出現無症狀的傳染者,且新冠肺炎確診的感染者,也比SARS高出10倍以上。

WHO截至2020年3月1日的累計死亡人數,中國的死亡率將為56%,而中國境外死亡率將為152%。根據流行病學模型估計,在疫情爆發中心的武漢市,COVID-19的死亡率可能高達20%。

哈佛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麥可∙米納(Michael Mina)表示:「因為疫情遲早會擴散,比起花費許多力氣在隔離和檢疫上,政府更應該盡全力做好因應疫情擴散的措施。」除了建議政府應調整防疫策略,米納也認為民眾應該做好自我評估,例如自己若屬於65歲以上的高危險群,就應該避免非必要的國外旅行,並減少前往醫院等高風險場所,在密閉空間也請戴上口罩,如出現身體不適,建議民眾在家自主隔離。 防疫勤洗手且勿摸口鼻

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與其他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落實用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以及做好咳嗽禮貌,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 、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且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類,肉類與蛋類也請煮熟後再食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提醒民眾,這段時間沒有必要就別旅行,可能有時候覺得很重要的旅行、已安排很久了,不過真的要千萬要忍一忍,畢竟風險很高,而且帶回台灣來,大家都得不償失。

如果不得已出國,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海關檢疫人員,並配合各項防疫措施;返國後14天內若出現疑似症狀,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依指示戴口罩且應盡速就醫,並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的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等。

人畜傳染症狀像感冒!兔熱病嚴重恐致命

吃野味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動物身上可能帶有人體無法抵抗的細菌和病毒,而兔熱病(Tularemia),又稱野兔病(Rabbit fever)、鹿蠅熱(Deer-fly fever)或大原氏病(Ohara’s disease),也是其中一種罕見的人畜傳染病,藉由壁蝨、蚊子、鹿蠅、野兔等囓齒類傳給人類,症狀類似感冒。至今為止,台灣只有一個境外移入的病例(2011年),且不會人傳人,請民眾放心,以下剖析兔熱病的原因與症狀。

兔熱病可藉由空氣傳播 嚴重恐致命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兔熱病屬人畜細菌感染疾病(Bacterial zoonotic disease),是由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所導致,其劇毒性絕不容小看,嚴重的話是會致命的。

民眾請注意,此病菌傳染的途徑除了由動物、其細胞組織和唾液、受汙染的水源以外,還能透過空氣的懸浮微粒(Aerosol)進行傳播,而若被濫用於生化武器的製造,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症狀難診斷 2個風險族群請留意

由於兔熱病的發病徵兆並不明確,包括像發燒、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慢性疲勞(Chronic fatigue)、沒食慾等其他感冒症狀,造成診斷上有困難。按照美國國家罕見疾病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簡稱NORD)的資料,美國每年都有100~200個新案例,而有一半以上的案例都是發生在郊區,此外,以下2個高風險族群也要特別留意。

跟動物有頻繁接觸的工作者:動物和森林保護人員、動物標本師、獸醫、獵人、屠夫、肉販等,接觸到受感染動物及其血液的機率較高。 除草和建築工人:因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的適應能力很強,若停留在環境中的時間夠長,會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汙染,而人在除草或鬆土的過程中,細菌就可能透過呼吸進入人的體內。 5種兔熱病症狀不一

一般來說,兔熱病的潛伏期為3~5天,但也可能長至14天才出現症狀,這得看細菌從身體的哪個部位侵入,不同的部位所呈現的症狀和程度不一,最常見的為皮膚的侵入,而最危險的則是吸入肺部的感染,可致命的感染部位還有心臟、腦部及脊髓。

以下針對5種兔熱病感染部位做解釋,千萬別輕看它的破壞力,若不及時處理,會進而導致骨髓炎(Osteomyelitis)、肝發炎、敗血症(Sepsis)等病變。

潰瘍腺型兔熱病(Ulceroglandular tularemia):細菌從皮膚進入體內,多數經由被壁蝨咬,或接觸受感染動物,可能造成皮膚潰瘍或起疹子,伴隨著淋巴結腫大(Lymphadenopathy)和疼痛,通常於腋下或鼠蹊部,其他症狀還包括:發燒、發冷、頭痛、疲累。但也有的病例是沒有皮膚症狀,只有淋巴結腫大,兩者佔總病例超過75%。 眼腺型兔熱病(Oculoglandular tularemia):當細菌感染眼睛,多數發生於被感染之手擦拭眼睛的結果,造成結膜炎(Conjunctivitis),症狀包括眼睛發癢和紅腫、眼皮內側潰瘍,以及耳朵上的淋巴腺腫脹。 口咽型兔熱病(Oropharyngeal tularemia):倘若吃或喝到被感染的動物或被感染的水,可能有的症狀包含像喉嚨痛、口潰瘍、扁桃腺炎(Tonsillitis)、發燒、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頸部淋巴腺腫脹,嚴重則胃腸出血。 肺部型兔熱病(Pneumonic tularemia):這是最嚴重的一種,可能是經由呼吸道進入肺部引致,或是沒有及時做好治療,細菌已從血管侵入肺部,症狀包括:發高燒、乾咳、胸痛、胸膜積水、肺膿瘍、呼吸困難。 傷寒型兔熱病(Typhoidal tularemia):另有一種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可觀察的症狀有:發高燒、腹瀉嘔吐、肌肉痠痛、極其疲累,可能會導致脾腫大、肝腫大、肺炎(Pneumonia)。

盡早治療為妙 多數人痊癒後就免疫

由於兔熱病的症狀和其他疾病很像,使診斷的困難度又往上提高了,醫師可能需要了解您以前的病史,包括進行血液和痰的分析。為安全起見,當您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兔熱病,應盡早找專業醫師求助,特別是被壁蝨或動物咬後,開始發燒、皮膚潰瘍,或淋巴腺腫脹,早期治療能把抗生素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其狀況得依照病例進行評估,而多數人在痊癒後就對兔熱病免疫了。

解密武漢肺炎疫情:認識冠狀病毒與肺炎症狀差異

疫情仍持續發燒的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造成世界各地人心惶惶,台灣與全球的即時疫情,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的數據。以下為大家整理關於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資訊。

[covid_19]

台灣俗稱的武漢肺炎,已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它定名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CO是Corona,VI是Virus,D是Disease,19是2019)。肺炎(Pneumonia)是由病毒引發的一種嚴重症狀,而2019年底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的元凶。不過究竟什麼是冠狀病毒?而為什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能在短短不到兩個月內,就超越了當年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總感染人數呢? 什麼是冠狀病毒?

病毒表面如皇冠的冠狀病毒,其實有許多種類,大多在哺乳類及鳥類身上傳播,例如:蝙蝠和駱駝。而目前已知會傳染給人類的冠狀病毒有7種,包括4種常見的冠狀病毒: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感染後會出現如同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鼻塞、流鼻水、咳嗽或發燒等),較嚴重的為另外三種冠狀病毒,包括: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以及目前發生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動物傳人更嚴重

大多數在動物身上的冠狀病毒,鮮少傳染至人身上,不過一旦相互傳染,由於人類從未接觸過該種病毒,更容易產生嚴重症狀,例如當初疑似由蝙蝠感染給果子狸,之後又傳染給人的SARS病毒;或是經由駱駝傳至人體的MERS;新型冠狀病毒則疑似由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動物傳染給人。

另外,雖然冠狀病毒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tic disease),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和家裡的寵物接觸有感染風險,因此民眾不必過於擔心與寵物交叉傳染。而且,寵物貓狗所屬的冠狀病毒,種類與感染人類的不同。 2019年12月就已人傳人 

SARS疫情爆發之初,病例僅限於有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或武漢旅遊史的人,當時還無法確認為有效人傳人,不過後來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指出,有證據顯示,病毒早在2019年12月中就已經能透過近距離接觸,在人類之間直接傳播,這也是疫情擴散如此快速的原因之一。

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因此突變的速度快,容易產生嚴重疫情,如SARS、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都是如此,而新型冠狀病毒比起SARS和MERS,疫情擴散的速度更快,除了人傳人的因素外,也因為多數患者症狀輕,有些甚至沒有發燒等典型症狀,造成大眾或醫療人員疏於防範,並可能產生檢疫漏洞,導致疫情快速擴散。 以飛沫與近距離傳染為主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方式,目前認為以飛沫和接觸為主,在180公分的近距離接觸時,有傳染風險。另外在打噴嚏或咳嗽時,病毒可能傳播至他人的口鼻,進而被吸入肺部後染病。至於接觸到環境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經由觸摸口、鼻或眼睛而感染,目前則無法確定。 症狀比一比:武漢肺炎、SARS、流感和感冒

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到發病的時間,WHO指出,根據過去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的經驗,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也是各國要求隔離疑似病例的天數,不過目前發病多在 2~11 天內,平均為 5.2 天。但根據中國病毒專家鍾南山團隊發表於MedRxiv平台的論文,個案潛伏期最短 0 天,最長達 24 天。而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告,此案例發生機率極低,應將重點擺在中位數三天。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資料指出,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可能出現輕微或是無症狀的情形,但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死亡,武漢肺炎的典型症狀包括以下三種:

發燒、四肢無力 咳嗽、乾咳 呼吸困難

據台灣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患者大多數都能康復,但嚴重可能發展成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病例多有慢性病史。

加速疫苗研發 恐仍跟不上疫情擴散

根據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在中國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學者已在當天(1月10日)就火速開始研發疫苗,倫敦皇家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黏膜感染和免疫學部的主任羅賓∙沙托克(Robin Shattock)教授告訴媒體,疫苗將開始進行動物試驗,順利的話,夏天就能開始進行人體試驗。沙托克更提到,過去一般需要2年以上才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現在只需要14天就能生產一株候選疫苗,大大加快了疫苗研發的進程。不過,科學家仍坦言,儘管過去SARS和MERS的經驗加速了疫苗研發時程,但可能還是無法即時應對疫情的擴散。(日前已有多株疫苗開發完成,關於台灣的疫苗接種規劃請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網頁) 防疫大作戰 您可以這樣做

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與其他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落實用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以及做好咳嗽禮貌,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 、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且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類,肉類與蛋類也請煮熟後再食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提醒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海關檢疫人員,並配合各項防疫措施;返國後14天內若出現疑似症狀,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依指示戴口罩且應盡速就醫,並請務必告知醫師您的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等。

防疫即作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這樣防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已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它定名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CO是Corona,VI是Virus,D是Disease,19是2019)。已讓中國現在封了包括武漢等數十個城市,第一現場也讓醫護人員疲於應對,我們來看看更深一層,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困難全貌。至於台灣疫情的即時動態,包含確診、死亡與治癒的人數即時更新數據,可參考衛福部疾管署的數據,有中、英文版本,全球的可參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分享的即時數字。

[covid_19]

冠狀病毒並非流感病毒

冠狀病毒並不是流感病毒,沒有快篩工具,唯有咽喉拭子(Throat swab)或痰液做PCR(病毒核酸大量複製),與世衛組織(WHO)公布的核酸(Nucleic acid)序列做比對,需要1~2天的時間才能確診。第一時間的懷疑,是靠高燒攝氏38度以上且伴隨有武漢疫區的旅遊史。

然而,至今而言,有部分武漢肺炎的死者生前並沒有發燒現象,發燒超過38度有可能不再是黃金指標。尤其根據武漢影像科報告,和電腦斷層同時間的變化比較,單純胸部X光片不易診斷早期肺炎(Pneumonia)浸潤,但是台灣與歐美在第一步理學檢查上非常依賴X光片。第一線要求電腦斷層也不切實際,會帶來更多群聚感染機會。

另外,根據中國第一線醫療人員在適度呼吸道防護的情況下,受感染人員仍不斷爆量增加,超級傳染者的證實出現以外,也極度懷疑是從眼睛去感染,這是過去冠狀病毒所沒有的事。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MERS同家族

以上都代表這次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承襲了過去冠狀病毒爆發流行時的感染優勢,在大量傳播下突變率已經超過了當時SARS和MERS的狀況,這都讓診斷更為困難。有醫師呼籲務必施打流感疫苗,衛福部在事發早期也有這前置作業,施打疫苗可使流感病人的數量大幅減少,因此對於發燒病人的診斷會比較單純,若有旅遊史的狀況,就可合理懷疑可能是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與之前SARS、MERS屬於同一家族,且是族譜關係極其相近的病原,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不同,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類似克流感的藥物可以使用,沒有治癒的作法,完全依賴症狀支持,以自己的免疫力去面對。 了解國際情勢 切莫驚慌

目前在中國之外各國的通報案例,都有武漢旅遊史的掌握案例,一個疫情是否爆發,是來自於社區是否有發生追蹤之外的新確診個案,如果有新個案沒有旅遊史,那就代表追蹤出現斷層,且社區也已經醞釀群聚爆發了。

WHO剛開始還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但是怎麼樣是符合國際公衛緊急事件(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呢?

我們來回顧WHO的定義,用於評估公共衛生事件的4個決策標準是: 事件對公共健康影響的嚴重性 事件的異常或意外性質 國際傳播的風險 其他國家將施加旅行或貿易限制的風險

以上4項若符合2項,即可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武漢肺炎目前如我之前所提,在中國境外案例皆為有武漢旅遊史的病例,尚都在有效的各國防疫網範圍之內,各國還沒有出現像是廣州沒有旅遊史的社區爆發案例,然而實質而言,如同台灣已經啟動第二級警戒,符合了國際間施加限制的條件,沒有政治因素的話,武漢肺炎已符合上述2項以上,應被認定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恐怕才符合客觀現況。

果然,WHO在1月30日於日內瓦召開緊急會議,WHO秘書長譚德塞醫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終於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的武漢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您需要做什麼呢?

在人多、人流動的地方配戴口罩,切忌防塵口罩,那是無效的,請配戴拋棄式外科口罩,才能防止飛沫接觸喔!

然而,外科口罩的防護僅適合一般人可以保持一公尺外的安全距離。如果您是密集工作者,如醫療人員、與動物接觸的檢疫人員,則需要依照上級指示配戴N95口罩,N95對外來空氣傳染的阻絕性,才能面對您的病人或您要處理的動物。

另外比較有爭議的,像是機場的地勤與機艙的空服員,其實需要主動全程戴口罩,以及自備拋棄式手套與酒精乾洗手,甚至餐廳與專櫃人員都應該考慮積極配合。在鐵路、飛機艙內的旅客,也應該攜帶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為您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員們。

除了上述的職業別要特別注意之外,一般人也要減少出入人潮密集地帶,甚至是菜市場,並避免接觸動物。洗手的方式也要正確,請參考衛生單位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方式確實洗手,WHO也有一樣的洗手步驟,時間約20秒,大概是完整唱完2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如果您發現身邊有親友發燒,並且有旅遊史,可以撥打免付費電話1922通知疾管署,也可以置大型醫療機構求診,告知旅遊史,一樣可以進入通報系統與鑑別診斷、協助排除是否真的是冠狀病毒喔!

疾管署呼籲:4招預防屈公病疫情擴大

透過蚊子傳染的疾病,例如登革熱(Dengue Fever)、屈公病(Chikungunya),散播速度非常快,問題相當棘手,因此每年政府都會動用大量資源,防止病媒蚊孳生,和預防疾病爆發。然而,2019年7月,台灣竟出現了第1起屈公病的本土病例,截至同年9月15日,已有77人遭感染,其中本土病例占了11例。以下將詳細介紹屈公病的症狀,以及預防它的方法。

屈公病的症狀表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然發燒和關節疼痛為屈公病的主要症狀,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勞和紅疹。其中關節疼痛會讓人感到非常虛弱,且症狀通常會持續數天或數週,有少數案例,最久甚至可長達數月或數年。

多數病人都能完全從屈公病康復,但偶爾也會出現眼睛、神經、腸胃道或心臟等部位的併發症,而且嚴重狀況不常見,除非對象是新生兒、65歲以上老人、抵抗力較低者,或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糖尿病(Diabetes)、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一般來說,屈公病容易被誤診為登革熱,因為症狀相似,只是程度通常較輕微。可以參下圖,學會分辨屈公病與登革熱的差別。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管署) 屈公病的傳染方式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人類會因被帶有屈公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感染,但不會直接人傳人。病患在發病的前2天至發病的後5天期間,病毒會在血液中活動,稱之為病毒血症期(Viremia);此時如果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並使此病媒蚊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跟登革熱一樣,主要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巡、倒、清、刷  防止病媒蚊孳生

目前沒有疫苗或抗病毒藥物能治癒屈公病,故治療通常僅以緩解症狀為主。這也是為什麼預防病媒蚊的孳生,是杜絕屈公病,和防止疫情擴大最有效的方式。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徹底執行「巡、倒、清、刷」的動作,以清除生活周遭的病毒孳生源。

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有無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倒掉積水,並將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 清:收拾減少生活周遭閒置的容器,或將其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刷:去除蟲卵,所有欲持續使用的器具也都應徹底清潔。

疫區旅遊要小心  防蚊措施不可少

疾管署也呼籲,計劃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並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如果出現疑似屈公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療人員最近的旅遊和活動史,以利通報作業和診斷治療及早順利進行。

伊波拉病毒無藥醫!5方法了解可預防

您知道伊波拉病毒疾病(Ebola Virus Disease,簡稱EVD)嗎?這個致死率高達90%的危險病毒,多集中在西非周邊的國家,至今仍持續地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非洲中部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於2018年,共有33起伊波拉病毒死亡案例(死亡率61%)。對此,《國家地理頻道》更將1980年發生在美國的伊波拉事件改編成影集,現在就帶您來了解伊波拉病毒的5個真相!

1. 伊波拉病毒攻擊免疫系統和器官

伊波拉病毒也被稱為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因為當它侵入人體裡,就會殺死細胞並攻擊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器官,隨著細胞的凝血能力下降,就會出現嚴重出血的症狀。伊波拉病毒的潛伏期是2~21天,在這之前都不會有傳染給他人的危險,但若症狀開始出現,患者就要注意了,前期症狀包括感冒、發燒、疲倦、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後期則會有嘔吐、腹瀉、皮疹、腎和肝疾病徵兆、無故瘀血。 2. 天然宿主是狐蝠經動物傳染給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伊波拉病毒有6種已發現的屬類,但只有4種會傳染給人,而我們熟知的伊波拉病毒,其實指的就是薩伊伊波拉病毒種(Zaire ebolavirus),其名字因應發生在靠近伊波拉河的村莊而命名。

目前仍不清楚伊波拉病毒的來源,但科學家們推斷它是一種動物傳染病,而大蝙蝠科的狐蝠類,被認為是其天然宿主,病毒經由狐蝠傳播給其他動物,再傳染給人類。 3. 經體液傳播包含餵母乳和性行為

當人接觸到被伊波拉病毒感染之動物的血或體液,包含打獵和準備受感染動物的料理,病毒即會從傷口或黏膜侵入人體內,這就是「溢出物感染」(Spillover event)現象。但其實,真正可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染,因為病毒能從被感染者的體液進行傳播,包括血液、母乳、口水、嘔吐及排泄物,甚至連性行為和埋葬儀式,也都會提高感染的風險。

負責照顧伊波拉病人的醫護人員更要謹慎,記得要先穿好醫療手套,在救人要緊的當下,也要切記做好安全防範的步驟。

4. 至今無藥可醫但疫苗可降低發作

雖然至今並無藥物能治療伊波拉病毒,但有實驗疫苗(rVSV-ZEBOV)已證實能幫助降低伊波拉病毒的發作,現階段也已應用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針對伊波拉病毒病人,醫院能給予基本的醫療輔助,確保身體的含氧量、水分、血壓都處於正常狀態,其生存率還是仰賴自身的免疫能力,愈早接受治療,康復機率就愈高。 5. 勤洗手且離開疫區後自行隔離21天

為避免感染伊波拉病毒,最好的方式就是別去受到感染的疫區,若您不幸處在疫區中,要避免接觸感染源的體液和身體,包括不要直接碰觸動物和它的肉,尤其像蝙蝠和人猿類。

此外,謹記要勤洗手,當您在料理動物的肉、到醫院探病時,也務必要戴手套,以防病毒感染。當您離開疫區後,建議先與他人隔離21天,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是否出現感染的症狀,有任何不舒服請盡速就醫。

辦事愛用潤滑液!潤滑液使用6點須知

潤滑液可作為性愛時更順暢的小工具,對於陰道乾燥(Dry Vagina)或不能自然濕潤的女性,更是必備用品。在之前的文章中,常提及潤滑液的使用和對性愛的幫助,而在使用前,關於潤滑液這六件大小事,你一定得瞭解。(推薦閱讀:愛愛再也不怕乾!潤滑液這樣挑就對了

1. 潤滑液的功用和主要類型

在愛愛時,女性的陰道會自然分泌潤滑液,以讓性交順利進行,並保護脆弱的陰道表皮,如果分泌不足,那麼就會成為性事的障礙,而潤滑液主要功能就是增加潤滑度、減少摩擦力,防止皮膚摩擦產生傷害。潤滑液通常以凝膠或液體形式存在,主要有三種類型,常見有水性(Water-based)、矽性(Silicone-based)和油性(Oil-based)。其中水性適用於大多數情況;矽性雖比較持久,但不易清洗;而油性潤滑液則會破壞保險套,影響避孕功能,應特別小心。 (同場加映:超實用性愛技巧!專家教你破解愛愛 9 大地雷)

2. 避免使用油性潤滑液

在沒有潤滑液的情況下,有些人可能會嘗試不同的產品,如按摩油(Massage oils)、嬰兒油(Baby oil)或某些天然油(如:橄欖油或椰子油),但是這些產品並不能代替潤滑液。因為上述提到的油性產品都會破壞保險套,甚至可能會導致陰道感染的風險。(推薦閱讀:用對了沒?使用保險套的常見7種錯誤) 3. 人工潤滑液會引起刺激或過敏嗎

人工潤滑液通常包含苯佐卡因(Benzocaine)、麻醉劑(Anesthetic)、辣椒素(Capsaicin)和薄荷醇(Menthol),這些成分是可能的刺激或過敏原。此外,芳香或調味的潤滑液有可能導致敏感肌膚者產生過敏反應。對羥基苯甲酸酯成分(Parabens components),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Methyl-)、對羥基苯甲酸丁酯(Butyl-)、對羥基苯甲酸乙酯(Ethyl-)、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成份也可能引起發炎。

4. 天然潤滑液不易過敏

如果對人工潤滑液中的化學成分過敏,建議使用天然潤滑液作為替代品。天然產品中含有維生素 E 或蘆薈可以延長潤滑時間;而在所有天然潤滑液中,蘆薈是最常使用的,因為很少會引起過敏反應。不過請注意,在使用有機產品時,應該先詳細閱讀標籤資訊,並確保可以與乳膠保險套一起使用。 5. 潤滑液中的殺精子劑有風險嗎

為了防止意外懷孕,有些人會使用含殺精劑(Spermicides)的潤滑液。然而,殺精劑的成分是壬醇九(Nonoxynol-9),容易導致人體受到刺激和不適。此外,殺精劑會刺激皮膚上的裂痕,從而增加性病的風險。因此,選用保險套搭配一般水性潤滑液是避孕和預防性病的最佳選擇。

6. 潤滑液口味多樣安全嗎

與保險套類似,潤滑液的花樣也不少,其中不乏可食用且口味多樣的潤滑液。一些女性會對自己私密處氣味感到害羞而害怕口交,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調味潤滑液。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挑選前應該先試試口味,以避開可怕的味道,例如榴蓮(Durian)等。此外,患有糖尿病(Diabetes)的人應小心使用含糖配方的潤滑液。(推薦閱讀:性病別從口入!口交也有專門保險套(同場加映:戴好戴滿還中標!正確選戴保險套很重要

提升性能力 6 運動學起來!有氧重訓讓你性慾大增

規律運動對健康有益已經是老生常談,因為運動不僅能降低慢性病的罹患率,還能夠提升性生活的品質,不少研究都指出,規律運動會降低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也能降低女性性功能障礙的風險,除此之外,《性醫學雜誌》(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的研究還發現,強度高的有氧運動,更能夠增進男女的性功能、性慾和耐力。

運動助性愛 男女都有效

現代人多是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久坐少動會導致肥胖(Obesity)等各種身體健康問題,而且根據性醫學專家羅倫史翠雀兒(Lauren Streicher)表示:「不論男女,通常愈健康的人性功能愈好,因為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會影響到正常人的性功能或性興奮的能力。」

而運動是男性天然的威爾鋼,這點應該沒人會懷疑,不過對於女性來說,則較少人談論,其實根據性治療師蘿拉博曼(Laura Berman)解釋:「任何有助於心血管功能的方式,都能有助於性愛的反應和感受,血流和血管愈健康,性興奮的反應就愈佳。」除此之外,博曼也提到,血流是女性性興奮或高潮的關鍵,充足的血流會增進性器的充血、刺激感和潤滑程度,對整體性生活當然大大加分,因此所有增進心血管健康的方法,都能有效為性愛加分,當然,有氧運動更是最佳方式之一。

(同場加映:性愛技巧篇-慢慢來還是狂抽猛送?速度與激情大哉問) 6 種運動提升性能力

有氧運動除了能提升力量、柔軟度和耐力之外,也能提升性生活品質,以下將為您介紹 6 個能夠幫助性愛的運動。

1. 凱格爾運動防早洩助高潮

此運動能鍛鍊骨盆底肌肉(Pelvic Floor Muscle),除了能改善尿失禁問題,也能幫助女性緊實陰道,避免陰道鬆弛,達到更滿意的高潮,男性作凱格爾運動則能避免早洩的發生。

運動方式很簡單,想像主動暫停排尿的動作,用力緊縮骨盆底肌群(暫停排尿),持續3秒後,放鬆3秒,以此為1下,10下為1組,建議一天至少進行3組訓練。隨著肌肉力量增強,可以提升每次緊縮肌肉的時間,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不過,有研究顯示,近半數的人動作都可能作錯,一般來說,女性如果將手指放入陰道,應該要有被拉起的感覺,而男性做對的話,則會有陰莖提起的感覺。

(同場加映:產後陰道鬆弛不要來~凱格爾運動做起來

2. 重訓練肌肉也增性慾

重量訓練可以幫助增加肌肉量,且各部位所增加的肌肉和力量,都能增加性愛中的強度和耐力。除此之外,重訓也能夠促使身體分泌睪固酮(Testosterone),是讓男人有性慾的關鍵荷爾蒙。

(同場加映:沒性慾怎麼辦?10招找回活力免吃藥

3. 有氧運動練心肺

任何會讓您心率提高、感覺喘的運動,都能增進血流,對性生活很有幫助,例如:快走、飛輪或跑步等運動都很適合,如上述所提,有氧運動能提升血流量,不僅能夠降低男性勃起障礙的機率,也能提升女性的性興奮感。

4. 游泳促進血流人不老

學者發現,年紀約60歲且習慣游泳的人,他們的性生活都能像40歲一樣地活躍。此外,游泳除了增進血流外,也能加強耐力、改善柔軟度和力量,還能減輕壓力,幫助他們擁有更好的性生活,此外,減肥的效果也能防止性慾的降低,預防勃起功能障礙。

5. 核心和腹部運動必練

幾乎任何運動都需使用到核心肌群,當然也包括了床上的運動,腹部和核心的肌肉更是在性愛中,最常被使用到的肌肉。棒式(Plank)、仰臥起坐、捲腹(Crunch)等,都是很好的動作。

6. 骨盆上推(Pelvic Thrust, 又稱臀部上舉)

將雙腳、雙手、上背和頭貼地,將臀部上舉,停留2秒後放下,重複8~12次,總共3~4組,這個動作能鍛鍊到臀大肌、小腿、膕旁肌(大腿後側肌群),能提升整體的耐力和柔軟度,不論偏好傳統傳教士或女上男下的姿勢,這個動作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上運動除了在身體層面能有助於性生活,其實很重要的還有雕塑身形的效果,當身材更緊實、精壯時,人的自我意象或自信都會提高,更是理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雖然運動能提升性生活品質,不過,專家提醒,若是有性交疼痛等較嚴重問題建議先就醫尋求專業諮詢,評估是否需要治療,運動應作為保健的輔助方式,而非治療手段。

懷疑得 HIV?愛滋篩檢在家醫院都能匿名做

愛滋病(AIDS)看似很可怕,但其更可怕的,還有大眾鄙視的眼光。許多人在過去因為擔心遭受唾棄,即使有感染HIV(愛滋病毒)的疑慮,卻不敢前往醫院檢查,反而讓病情惡化。不過,現在政府除了在醫院推動愛滋匿名篩檢外,也在 2016 年開始,推行在家愛滋自我篩檢,至今反應相當熱烈。以下將詳細介紹愛滋篩檢方式,以及各種檢驗方式和篩檢地點,希望民眾更了解愛滋病,並安心篩檢。

愛滋篩檢對象及頻率

針對符合以下三種情形的人,衛福部疾管署的愛滋篩檢建議如下:

有過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一次篩檢。 有過無套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 若有過感染風險行為,例如與人共用針具、有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已感染性病等,則建議每3~6個月篩檢一次。

愛滋篩檢方式

愛滋病毒的篩檢,主要是在檢驗血液中的愛滋病毒抗體,篩檢方法有兩種: 抽血篩檢:以抽血方式進行,目的在檢驗血液中是否有愛滋病毒抗體,建議在有感染之虞行為後的6~8週檢測,準確度很高。 快速篩檢:利用唾液或採指尖血液,進行愛滋病毒抗體的檢驗,約 15~20 分鐘即可判讀結果。

若進行抽血篩檢,醫院會讓患者選擇酵素聯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或顆粒凝集法(Particle-Agglutination Method,PA)其中一種篩檢方式。如果呈陽性反應,會再重複1次ELISA檢測。若第2次仍呈現陽性反應時,就會再用另一種西方墨點測試(Western blot test)做最後確認,還是陽性就算確診。目前ELISA,為全世界篩檢愛滋病毒感染的主流方法。

愛滋篩檢空窗期:3 個月

雖然因為技術進步,各種篩檢方式受空窗期的影響愈來愈小,但是為了謹慎起見,一般仍認為空期過後篩檢較為準確,也就是初受感染的三個月後。

不過擔心自己染病的民眾,常等不及三個月的時間,就急著想知道答案。雖然目前確實有一種聚合脢鍊鎖反應(PCR)的檢驗方式,可在危險性行為後的 1~2 星期,就可以檢測是否被愛滋病毒感染。但由於此方法為直接偵測病毒,而非偵測病毒抗體,且價格十分昂貴,並無健保給付,醫院通常不會建議民眾進行。 全台皆有愛滋篩檢醫院

擔心身分曝光,或是害怕異樣眼光的患者,可以前往各大醫院、衛生所、民間機構和同志健康中心,預約進行匿名篩檢或快速篩檢。

過去匿名篩檢雖然既注重隱私、準確且免費,但從篩檢到確診,到最後開藥治療,往往需要 2~3 週時間,不利感染者及早就診服藥和盡快降低病毒量。所幸現在疾管署於 2019 年初,與國內 12 家醫院合作,包含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奇美醫院、成大醫院、義大醫院等,推出一站式愛滋匿名快速篩檢服務,從篩檢到確診不用一小時,民眾也可參考下圖由疾管署公布的「全台愛滋匿名篩檢醫院」地圖。 在家愛滋快速自我篩檢

而政府目前積極推動的「在家愛滋快速自我篩檢」,則是比一站式篩檢更方便快速的方式。民眾可點選此連結查詢販賣唾液篩檢試劑的自動服務機地點;搜尋人工發放地點,索取血液或唾液篩檢試劑;或是選擇在超商取貨,若登錄最後檢測結果,還能退還200元的費用。詳細操作細節請參考疾管署的網頁。

如果民眾有疑問,也可以撥打以下電話:24 小時諮詢服務專線 1922 (疾病管制署-在家愛滋快速自我篩檢服務)。

親愛的我得梅毒了!梅毒傳染途徑與梅毒治療方式

梅毒(Syphilis)屬於性傳播疾病,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的病菌引起。如果沒有適當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併發症,例如關節炎(Arthritis)、大腦損傷和失明。

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大多數人因為直接接觸到患者患部的病灶而感染梅毒,這些病灶會分布在患者的生殖器外部、陰道、肛門或直腸內,有時也可能會生長在嘴唇或口腔中。感染主要源自於陰道性交、肛交、口交和其他性活動。

馬桶座無法傳染梅毒

梅毒螺旋菌離開了宿主之後就很難生存,因此梅毒無法在一般生活環境或通過生活用品傳播,比如馬桶座、浴缸、游泳池或大門把手。也沒有人會因為交換衣服穿,或共用餐具器皿而染上梅毒。 孕婦會把梅毒傳給寶寶

受感染的孕婦會將梅毒細菌傳給未出生的胎兒,所以在第1次產前檢查時需要進行梅毒的篩檢,孕期第三期及臨盆分娩前也該再次篩檢。罹患梅毒的孕婦死產,或胎兒出生後死亡的機率很高,而受到感染的寶寶即使倖存,也仍然需要接受治療,以避免併發症在出生幾星期後出現。

預防梅毒感染的方法

避免與梅毒患者親密接觸,是降低罹患梅毒風險的方法。如果您不能確定自己的性伴侶是否趕染梅毒,那就在每次性行為時都使用保險套。但萬一接觸到分布在保險套覆蓋範圍之外的病灶,則仍然可能染上梅毒。所以即使使用保險套,還是要小心。不要有性行為,或是長期固定與對梅毒檢測呈現陰性的伴侶性交,也是避免感染梅毒或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有效方法。 梅毒是可以治療的

早期診斷、提早治療,梅毒是可以痊癒。感染短於一年的患者,只需要一劑青黴素(Penicillin)即可治癒,但如果您對青黴素過敏,醫師也可以使用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或其他抗生素治療。愈晚接受治療,需要的藥物劑量就越高。治療過程中,患者應暫停性生活,而患者的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及治療。治癒後的人,如果再接觸感染者,可能會再次受到感染,並需再次接受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