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國人十大死因公開!詳解台灣十大死因、癌症死亡率排名

111年國人十大死因公開!詳解台灣十大死因、癌症死亡率排名

衛生福利部6月12日公布最新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其中癌症連續41年蟬聯榜首;與110年相較,國人死亡率則上升13.9%,其原因究竟為何?《Hello健康》本篇文章為您解答:

為何111年死亡率上升,死亡人數增加2萬多人? 國人十大死因排名 十大癌症死因排名 男、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 111年死亡人數增加的原因

衛福部指出,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24,266人,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上升13.9%,主要是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

在111年增加的2萬餘死亡人數中,65歲以上占9成,其中5成5因COVID-19死亡;換言之,過半數因新冠病毒而死,近半數則因老化或其他疾病死亡。

在111年因COVID-19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110年增加10歲,顯見COVID-19 對高齡者衝擊最大。 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結果

111年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名;COVID-19從110年的第19名,上升至第3名,原第3名之後的其餘死因,皆順勢下降1名。

除了COVID-19的死亡率顯著提高之外,其他死因的死亡率也有成長,其中以高血壓性疾病(10.6%)、心臟疾病(8.3%)及糖尿病(7.3%)的漲幅最多。

死因別 死亡人數(人) 死亡人數年增率 1.癌症 51,927 0.5% 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23,688 8.3% 3.COVID-19 14,667 1556.9% 4.肺炎 14,320 5.7% 5.腦血管疾病 12,416 1.9% 6.糖尿病 12,289 7.3% 7.高血壓性疾病 8,720 10.6% 8.事故傷害 6,953 2.4% 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6,494 4.1% 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5,813 6.3%

11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結果

111年與110年比較,十大癌症死因的順位皆無改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延伸閱讀:健檢發現肺結節?免驚!定時追蹤肺結節、持續11症狀快就醫防止肺癌!

癌症別 死亡率(每十萬人口) 死亡人數(人) 死亡人數年增率 所有癌症死因 222.7 51,927 0.5%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43.1 10,053 0.1% 2.肝和肝內膽管癌 33.4 7,781 – 2.4%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29.4 6,853 2.9% 4.女性乳癌 24.1 2,834 – 2.7% 5.前列腺(攝護腺)癌 15.9 1,830 8.3% 6.口腔癌 14.9 3,479 2.5% 7.胰臟癌 11.9 2,769 4.1% 8.胃癌 9.8 2,277 – 1.4% 9.食道癌 8.5 1,980 – 2.5% 10.卵巢癌 6.5 765 9.9%

一般民眾所熟知的大腸癌,即是結腸直腸癌。

追溯過往近10年的癌症死因,前列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的死亡率皆有成長趨勢;相較於101年,各自死亡人數與死亡率的上升幅度如下:

死亡人數上升幅度 死亡率上升幅度 前列腺癌 46% 47.5% 胰臟癌 67.1% 66.8% 卵巢癌 40.4% 38.4%

【延伸閱讀:罹患卵巢癌和基因有關?了解卵巢癌原因、風險與預防方法】 111年男、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

依111年癌症死因統計結果,男性每十萬人口的癌症死亡率為270,女性為176.3。

男、女性第一大癌症死因都是肺癌,男性第2和第3名的癌症死因是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延伸閱讀:女性預防乳癌:了解乳腺癌的原因與風險)

男性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54.5% 2.肝和肝內膽管癌 45.1% 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34.2% 4.口腔癌 27.7% 5.食道癌 15.9% 5.前列腺(攝護腺)癌 15.9% 6.胰臟癌 12.7% 7.胃癌 12.1% 8.非何杰金式淋巴瘤 7.1% 9.膀胱癌 6.5%

女性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31.9% 2.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24.6% 3.女性乳癌 24.1% 4.肝和肝內膽管癌 21.9% 5.胰臟癌 11.1% 6.胃癌 7.5% 7.卵巢癌 6.5% 8.子宮頸及部分未明示子宮癌 5.2% 9.非何杰金式淋巴瘤 4.9 10.白血病 4.3%

*註:上表以每十萬人口計算 從年齡看111年癌症死亡人數

依年齡別來看,111年癌症死亡人數多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占總數的87%,其中以65~74歲死亡人數的增加幅度最多。

年齡別 死亡人數 較110年增減人數 0~24歲 145 – 27 25~34歲 256 11 35~44歲 1,448 – 142 45~54歲 4,943 – 104 55~64歲 10,728 45 65~74歲 14,554 745 75~84歲 11,898 – 335 85歲以上 7,955 78

選對配方奶不怕生病!3大營養成分增強寶寶免疫力,打造健康好體質

新手爸媽最擔心寶寶生病,一方面看著孩子因為不舒服而哭鬧、沒有食慾,心裡不捨;另一方面,也害怕寶寶病情加重、長期影響身體健康。

寶寶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因外在環境變化而感冒生病,例如送至托嬰中心、幼幼班過團體生活,或是季節轉變、室內外溫差大等;因此,盡早為寶寶打造健康好體質,便能增強抵抗力,避免病毒入侵。

Hello健康》為您詳細介紹3種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的營養成分,協助您挑選合適的配方奶粉,替孩子建構完善的免疫力,打擊細菌和病毒,讓寶貝健康發育、快樂成長。 寶寶如何增強免疫力?

營養是幼兒免疫力及成長發育的基礎,若營養充足且均衡,孩子自然不易生病、成長發育順利;反之,若營養失衡或不足,寶寶不僅容易生病、康復速度慢,成長發育也相對落後。

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就需藉由補充均衡且足量的營養成分,以建立穩固的免疫系統及發育基礎。經臨床實證,又以下列3種成分,對於打造寶寶健康體質至關重要:

DHA 長鏈+短鏈益菌生 (Prebiotics) β-葡聚糖(β-Glucan)

提升寶寶免疫力3大營養重點 重點1:補充足量優質DHA

DHA(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尤其在腦部以及視網膜含量最高,對於寶寶的大腦發育與視力發展極具重要!不只如此,DHA對於建構免疫系統亦有極大影響;研究發現,孕婦若額外補充DHA,嬰兒出生後,感冒的機率會降低,流鼻水、發燒及咳嗽等感冒症狀的持續時間也會縮短;簡言之,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生病也好得比較快。

另一項研究:將一群3歲以下的嬰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給予添加DHA的配方奶粉,另一組則給予不含DHA的配方奶粉,結果發現有額外補充DHA的寶寶,發生呼吸道疾病的機率較低。

因此,寶寶在出生後至幼兒階段,建議應持續補充DHA,有助於加速免疫系統成熟,減少感冒及過敏的風險,同時幫助寶寶在認知、動作、情感、語言等各項學習上有良好的發展。 重點2:同時攝取長鏈+短鏈益菌生(PDX+GOS)

益菌生(Prebiotics)是益生菌的營養來源,能幫助腸道內既有的益生菌生長和繁殖,建構健康的菌叢生態,進而抑制細菌、病毒的入侵,提升抵抗力;因此,欲強化寶寶免疫力,單單補充益生菌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攝取足夠的益菌生才能幫助好菌持續生長且發揮功效!

益菌生可分為短鏈及長鏈等2種,前者分解速度較快,主要作用於小腸;後者分解較慢,可通過小腸,在腸道遠端發酵利用,同時補充短鏈及長鏈益菌生,才能讓作用擴展至全腸道,更有效的提升免疫力及腸胃健康,達到下列功效:

提升腸道吸收力,促進成長發育 維持排便順暢,讓嬰兒大便較軟 預防及改善腹瀉 驅逐腸道壞菌,提升寶寶免疫力 調節免疫功能,減少過敏問題

重點3:免疫強化β-葡聚糖(β-Glucan)

β-葡聚糖,也稱為β–聚葡萄糖,是一種多醣體,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一種,在自然界中,主要存於穀類及真菌類食物之中,例如:香菇、靈芝、燕麥及酵母等。

諸多研究指出,補充β-葡聚糖有助於刺激腸道免疫細胞活化,進而提升自體免疫力,可幫助減少感冒、流感及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機率。一項研究將175位、4至7歲兒童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含有β-葡聚糖+維生素C的營養液,一組則只給予維生素C;研究持續長達一年,最後發現有長期有多補充β-葡聚糖的兒童,除了感冒機率較低外,也較少出現流感和下呼吸道感染。 黃金免疫組合:DHA + 長短鏈益菌生 + β-葡聚糖

上述3種營養成分都有助於提升寶寶免疫力,但同時攝取才能建造更全面的防護力。

2014年由美國兒科學會期刊發表一項研究,針對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以及β-葡聚糖等營養成分進行實驗,證實長期補充含有3種營養成分的配方奶之幼兒,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次數較少,感染時間也較短,並且較不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換言之,幼兒的抵抗力變得比較好,即使生病,身體的免疫系統也能在短時間戰勝病毒,也較少因為生病而缺席上課。

而當寶寶的免疫力好,產生過敏的機會也相對降低:在2016年在營養期刊也發表一項整合型研究,該研究安排兩組1至4歲兒童,一組提供添加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以及β-葡聚糖的配方奶,一天飲用3次,持續28週,另一組則給予一般的配方奶;研究結束發現,長期攝取3大免疫營養成分的小孩,無論是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是哮喘、濕疹、蕁麻疹等的發生率皆顯著較低。 選對3大免疫力營養素,為打造寶寶健康好體質

根據研究統計,呼吸道感染及腹瀉是5歲以下兒童患病及死亡的主因,而且眾多兒童疾病中,有11%為營養失衡或不足所致,顯見提升免疫力和腸胃健康,以及維持營養均衡、攝取關鍵營養素之重要性。

無論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幼兒都可能有營養失衡或不足的現象。台灣兒童普遍挑偏食,家庭也都以外食居多,若不特別注意,小孩很容易就攝取過多糖分、脂肪,並且缺乏DHA、益菌生、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素。

透過選擇含有DHA、長鏈(PDX)及短鏈(GOS)益菌生、β-葡聚糖的配方奶,除了可幫助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外,並能有效提升幼兒的免疫力、降低過敏,幫助發育及學習表現,讓小孩擁有好體質,頭好壯壯健康長大。

為什麼會過敏?認識過敏原因,向過敏說Bye Bye!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且空汙嚴重,不少人自幼便是過敏體質,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過敏人口每年都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單一年度就有超過350萬人因過敏而就醫,平均每十萬人就有1萬5千人就診;究竟是何種原因讓人過敏?過敏是否可以預防或根治?讓《Hello健康》帶你了解過敏成因與應對方法。

過敏反應的形成原因

過敏反應會因為接觸到特定的物質而誘發,而誘發過敏的過程主要可分為2個階段: 當身體與這些過敏原接觸時,免疫系統會將這些物質視為外來者,提高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數量,以抵抗外來入侵。這些免疫球蛋白E會黏附在肥大細胞上,但此時仍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當人體再次與相同的過敏原接觸時,已帶有免疫球蛋白E的肥大細胞會受刺激,而釋放組織胺,引發紅腫、發癢、黏液增多等過敏現象。

什麼是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E是被視為抗體的蛋白質,也是引發過敏的媒介。若人體接觸到過敏原,免疫系統會為了對抗過敏原而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蛋白會留在體內,於下次碰上過敏原時便會產生過敏反應。每一種過敏原都能與免疫蛋白結合,例如與花粉結合的免疫蛋白,也只會對花粉有過敏反應;換言之,不同的過敏原擁有不同的免疫蛋白,這也是為何過敏原檢測的項目繁多。 花粉症是許多日本人皆患有的過敏症狀。 有哪些的常見過敏原與症狀?

過敏反應可能影響氣管、鼻竇、鼻腔、皮膚,有些人過敏時症狀輕微,有些人則嚴重到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依據過敏原的不同,患者可能出現的過敏症狀也會有所差異:

花粉過敏:打噴嚏、鼻子會有搔癢感、流鼻水、眼睛會流淚紅腫。(延伸閱讀:花粉過敏好難受!快看醫師免得引起感染) 食物過敏:諸如花生堅果類、雞蛋、海鮮和麩質食物,容易引發過敏並造成嘴巴刺痛、喉嚨或是嘴唇腫脹、長紅疹、呼吸短促。 被昆蟲叮咬的過敏:被叮咬的地方會紅腫刺痛、全身搔癢、長紅疹、咳嗽、胸部有壓迫感或呼吸短促。 藥物過敏:常見藥物過敏如盤尼西林、止痛消炎藥,患者可能出現紅疹、皮膚癢、臉部水腫或呼吸短促等症狀。(延伸閱讀:不小心吃錯藥!藥物過敏的治療與診斷) 其他環境過敏原:如塵螨、動物毛屑(貓、狗)、清潔劑、黴菌。若吸入可能引發鼻子搔癢、流鼻水或眼睛流淚;接觸則會引發皮膚紅腫和發癢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發癢紅腫,形成片狀或塊狀皮屑。

嚴重過敏恐引發過敏性休克

大多數的過敏雖然會造成些微不適,但並不致危及生命。然而,少部分患者可能因食物或遭昆蟲叮咬,引發激烈過敏反應導致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以下為過敏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

失去意識 血壓下降 呼吸急促 頭暈 噁心、嘔吐 心跳加速

不知道對什麼過敏?過敏原檢測揪元兇

過敏原有很多種,若要查清自己對何種物質過敏,則可考慮做過敏原檢測。過敏原檢測主要針對食物過敏或接觸型過敏的病患,如因食用特定食物而出現過敏,或皮膚碰觸某些物質出現過敏;鼻子過敏病患的過敏原多為塵螨、灰塵及動物皮屑,過敏原因大同小異,因此檢測實質意義不大。

過敏原檢測可分為2種,其一是透過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E的濃度,另一種則是將過敏原以貼布或注射等方式,觀察皮膚有無出現紅腫反應。

然而,檢測結果並非百分之百反應身體的真實狀況,尤其在食物過敏的檢測上更難以斷定;有些人抽血時得知自己對海鮮過敏,但卻從未因吃海鮮而引發任何過敏症狀,原因可能與部分食物過敏需免疫蛋白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會引發症狀。 以過敏原貼布覆蓋患者的皮膚,可直接觀察該處有無出現過敏反應。 過敏原檢測分為急性與慢性

坊間的過敏原檢測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這2種,一般人較熟悉的是急性過敏原檢測,這種檢測是針對IgE免疫球蛋白,以吸入性過敏原為主,如塵螨、黴菌、花粉、動物皮毛等。

慢性過敏原則是以食物為主,與急性過敏源檢測不同的是,慢性過敏原檢測是測量免疫球蛋白G(IgG)。不過免疫球蛋白G是正常免疫反應,不管吃什麼食物都會產生免疫球蛋白G,因此最正確的檢測還是要透過IgE免疫球蛋白。 如何預防過敏?

過敏雖然對身體的傷害不像疾病明顯,但常常流鼻水或是眼睛紅腫也讓許多人相當困擾,甚至大大影響生活品質。《Hello健康》也提供以下4項建議,幫助你預防並減少過敏的發生次數,提高日常生活品質: 避免過敏原、保持環境整潔:保持環境乾燥整潔有助減少灰塵、寵物毛髮、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的數量,降低過敏發作頻率。 有藥物過敏請告知:若曾有服用藥物後發生過敏的情形,應確實記錄下來,以利日後就醫或領藥時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引發藥物過敏。 紀錄日常飲食、活動:有些人長期處於過敏反應,但卻無從得知究竟是對哪些物質過敏,建議可透過紀錄日常飲食或活動概況,從生活細節中揪出引發過敏原的主要原因。 透過藥物進行長期控制:多數過敏症狀皆會因不同時間(如季節、日夜)、環境等因素而反覆復發,透過長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類固醇吸入器等藥物,可穩定控制過敏症狀,降低過敏反應的頻率及嚴重度。(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嬰兒脹氣好心疼!8方法教爸媽消除寶寶脹氣

嬰兒很容易脹氣,每天放屁 13~21 次是很常見的事。寶寶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吸入空氣引發脹氣,如吃東西、喝母乳、吸奶瓶、吸奶嘴、哭鬧等。

雖然等到寶寶消化道發育較成熟後,寶寶脹氣的情況會改善,但在這之前,爸媽若希望從根本解決寶寶脹氣問題,兒科醫師葉真宜建議,可以透過哺餵母乳的方式,讓寶寶建立健康的腸道環境,或是讓寶寶改喝含有母乳成分的水解奶粉,解決寶寶腸胃不適的問題。

嬰兒脹氣怎麼判斷?

雖然說嬰兒脹氣很常見,要怎麼判斷寶寶是否有脹氣呢?打嗝、放屁、大哭、難安撫,或是發現寶寶的肚子硬硬的,這些都是寶寶脹氣時會有一些症狀。有時觀察寶寶的表情也可以,寶寶如果看起來很不舒服,或是看起來很痛,都可能是寶寶脹氣了。 如何避免和消除嬰兒脹氣?

1. 注意餵寶寶喝奶的姿勢

餵寶寶喝奶時,請讓寶寶的頭部高於胃部,奶才會直接下沈到胃底,多餘的空氣也會向上跑,讓寶寶更容易打嗝。此外,在餵寶寶喝奶時,請小心輕拍奶瓶的瓶身,讓奶嘴頭裡沒有多餘的空氣。(同場加映:寶寶打嗝打不停~小撇步教你預防解決) 2. 寶寶吃飽後要打嗝

要舒緩寶寶因為脹氣產生的不適,最簡單方法是在餵奶時和與餵完後幫他拍嗝。如果寶寶吃飽後沒有馬上打嗝,請讓他臉朝上躺著休息一下,幾分鐘後再試試看;如果是用奶瓶餵,可以改用較孔較小的奶嘴頭。 3. 幫寶寶按摩做運動

當寶寶舒服躺著時,請輕柔地幫寶寶按摩,來回輕輕握住他們的腳,好像在騎腳踏車一樣,並觀察他們的狀況。也可以讓寶寶泡溫水澡,減緩他們脹氣的不適。 4. 留意給寶寶吃的食物

有些家長會給寶寶喝含山梨醇(Sorbitol,一種糖醇)的果汁,但寶寶的身體無法吸收,所以喝了容易引發脹氣。如果媽媽平常是餵寶寶喝母乳,雖然有助於讓寶寶激活免疫力,建立健康的腸道環境,但若媽媽平常有吃乳製品、咖啡因等成分的食物,就有可能透過母乳傳給寶寶,讓寶寶引發脹氣問題。

家中寶寶若開始吃副食品時,建議家長也可以諮詢醫師,看哪些食物比較容易引發脹氣,並適時避免。(關於寶寶副食品的資訊可以參考:自製副食品注意~除了營養也要顧衛生) 5. 選擇有母乳成分的水解奶粉

葉真宜醫師建議,若要解決寶寶脹氣問題,應讓寶寶改喝含有母乳成分的水解奶粉,讓母乳中的多元母乳活性因子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腸道環境。

多元母乳活性因子成分包含HMO、gsMO、sn-2 PA、核苷酸、IgA、IgM免疫球蛋白、活性益菌B.L.、MOS寡醣等,有助於激活寶寶的免疫發展,在寶寶的腸道產生屏障,提前阻攔病原體、壞菌入侵寶寶體內,全面解決寶寶腸胃不適等問題,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幫助激活寶寶的免疫發展。

6. 讓寶寶服用成藥治療脹氣

有些成藥對寶寶脹氣有幫助,但請不要擅自買成藥,一定要諮詢醫師或藥師,並且家長要確認寶寶服用的成藥,不會與他們吃的其他東西產生交互作用,寶寶也不會對該藥物過敏,或是服用過量。 7. 減少寶寶因腸絞痛哭鬧的頻率

寶寶剛出生的前四個月,腹部可能會有腸絞痛(Colic)的情況,症狀是在一週有三天以上會哭三小時,而且持續三個星期。寶寶若有腸絞痛的情形,可能會在哭鬧的過程吸入過多空氣、引發脹氣,建議家長避免餵食不足或過度餵奶,並給寶寶的肚肚適度的按摩來避免腸絞痛的發生,但若腸絞痛嚴重且無法緩解時,請務必諮詢醫師。 8. 帶寶寶去看醫師

寶寶脹氣很常見,也可以治好,僅有少數情況可能是嚴重消化系統問題的徵兆。如果寶寶有下列情況,請立即帶他們去看醫師:

變得很挑剔且無法安撫。 沒有排便,或是出現血便、嘔吐的症狀。 發燒肛溫達到攝氏 38°C 或更高,請讓醫師檢查是否有感染,特別是未滿三個月的寶寶。

胰臟癌7大症狀前兆!「癌王」胰臟癌原因、存活率、治療一次看

胰臟癌早期幾乎無症狀,但一旦發病後轉移快、治癒率低,僅有2成病患存活,因此又稱為「癌王」,諸多名人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等,都因胰臟癌而相繼辭世;究竟胰臟癌存活率多少?是否能在初期就診斷出來進行治療?本文將一一介紹胰臟癌的成因、症狀、診斷與治療。

胰臟位置在哪?功能是什麼?

胰臟又稱為胰腺,是位於後腹膜腔的器官,其主要功能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胰島素與升糖素分泌,可負責調控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之外,還具有分泌胰液的功能。胰液內含蛋白酶、澱粉酶等,是人體行消化作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酵素。

胰臟癌原因?為什麼難發現?

胰臟的成因就如同許多癌症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但如今有許多報告研究顯示,糖尿病、抽菸、酗酒、肥胖等被視為胰臟癌生成的危險因子之一。當胰臟細胞發生癌變就會形成胰臟癌,其中有92%為腺癌,然而其高死亡率主要原因大概可囊括成以下2點: 位置:胰臟所在的後腹膜腔位於脊椎後側,可說是相當隱密的位置,這也造成胰臟發生癌病變時,比較難以及早發現。 症狀不明顯:胰臟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可言,導致許多患者產生不適,前往醫院檢查時才發現病情已經相當嚴重。

胰臟癌7大前兆症狀

胰臟癌出現症狀的時候,通常代表腫瘤已經成長到一定大小,若你發現自己有以下疑似胰臟癌的症狀,請一定要儘早前往醫院檢查,避免延誤治療: 1.黃疸

黃疸可說是胰臟癌病患最常出現的症狀。變大的惡性腫瘤可能壓迫到總膽管,使得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順利進入小腸分解膽紅素,進而導致黃疸。

患者皮膚和眼白會泛黃,尿液顏色偏棕、大便顏色呈現灰或白色或是因為脂肪無法被分解而浮於水面,另外還可能有皮膚發癢的症狀。 2.腹痛或背痛

變大的胰臟腫瘤可能會壓迫到其他器官或周圍神經,導致背痛或腹痛。這些症狀通常會慢速推進,導致患者腹痛情形可能長達半年以上,而且會在平躺或伸張脊椎時加劇症狀。 3.體重異常下降

食慾下降、消化不良都可能導致胰臟癌患者的體重減輕。 4.噁心、嘔吐

若腫瘤壓迫到胃部,患者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這也會導致體重下降與降低進食意願。 5.膽囊、肝臟腫大

當腫瘤壓迫到總膽管,無法輸送出去的膽汁可能會在膽囊積聚,導致膽囊腫大。若腫瘤擴散至肝臟,則會出現肝臟腫大的情形。 6.糖尿病

雖然較罕見,但胰臟癌可能會破壞胰島素的產生,進而引發糖尿病(Diabetes)。 7.血栓

在某些狀況下,胰臟癌患者可能會有深層靜脈血栓的問題。患者的小腿可能會腫脹、疼痛,如血栓剝落留到肺部可能導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胰臟癌的高風險族群

符合以下狀況者有較高機率罹患胰臟癌: 年齡較高:胰臟癌好發於長者,以60歲以上的患者居多。 胰臟癌家族史:當親戚或家人患有胰臟癌,你的罹癌風險也較一般人高。 基因變異:有PRSS1, SPINK1, CFTR, Chymotrypsin C(CTRC)基因變異者,可能有較高的機率罹患胰臟炎或胰臟癌。其中PRSS1與SPINK1基因變異者更比一般人多出50~80倍罹癌機率,屬於胰臟癌的超高風險群。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還有BRCA1, BRCA2, CDKN2A, MLH1, ATM, TP53這幾種基因變異與胰臟癌相關,不過它們同時也跟其他疾病有所關聯。比如BRCA1和BRCA2變異就是乳癌和卵巢癌的關鍵風險因子。 其他遺傳疾病:例如黑斑息肉症候群,又稱珀茨-傑格斯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或是林奇症候群( Lynch syndrome ,又稱遺傳性非息肉結直腸癌HNPCC) 胰臟發炎:先前提到部分變異基因會造成遺傳性胰臟炎,然而即便與遺傳無關,胰臟發炎者仍需小心恐有較高機會罹患胰臟癌。 抽菸、酗酒、嗜食加工肉品都可能導致慢性病,提高罹癌風險。(延伸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胰臟癌的診斷方式

多數情況下,健康檢查並不適用於預防胰臟癌,因為常規的檢查幾乎不會特別針對胰臟,這也是為何胰臟癌初期不易發現的原因之一。

胰臟癌的檢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腫瘤標記:又稱腫瘤指數,主要有CEA和CA 19-9兩種,但在檢查準確性上都不太足夠,這是因為患者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而導致腫瘤指數上升。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提供橫斷面影像,主要用於檢查胰臟癌是否有擴散到周遭的器官。 核磁共振掃描(MRI):適合觀察胰管和膽管有無病變,也可跟血管攝影一起進行。 超音波檢查:由於腹痛是胰臟癌的常見症狀之一,如果患者有腹痛情形,通常會用腹部超音波做初步檢查,若懷疑是胰臟癌,則可能會再做CT或MRI等其他影像檢查。 血管攝影(Angiography):透過將顯影劑注入血管中,再透過X光照射觀看特定區域的血流有無被阻斷或是有異常增生(可能是為了供給腫瘤而新生的血管)。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道攝影(ERCP):從喉嚨放入內視鏡,直到內視鏡抵達小腸前段,以便確認膽管和胰管有無堵塞。此檢查也可以同時採取腫瘤組織,用於活體切片檢查。 活體切片檢查:採取一部份的腫瘤組織透過顯微鏡觀察後,做出進一步判斷(胰臟癌分期或是接下來的療程)。 胰臟癌的分期

胰臟癌治療方式?

胰臟癌的治療得視情況而定,如果腫瘤可被切除,一般會以手術治療優先。如果腫瘤在胰臟頭部或擴散至十二指腸的話,就可能會使用惠普式手術(Whipple operation,又稱十二指腸切除術)將腫瘤切除;如果腫瘤在胰臟體部或尾部的話,則可能使用胰臟尾部切除術(Distal pancreatectomy)。 胰臟癌存活率?

前面提過胰臟癌初期不易發現,尤其非胰臟頭部的腫瘤,往往拖到很後期才會因壓迫或擴散而出現明顯症狀,因此許多病人確診後可能已達胰臟癌末期。

根據107年癌症登記報告,該年診斷為胰臟癌的患者共2,750人,該年死於胰臟癌者則有2,292人,超過8成的高死亡率,可能是因為高達90%的胰臟癌患者無法透過手術根除,導致5年存活率不超過5%。

雖然有全胰臟切除手術(Total pancreatectomy)的方式,但此手術容易破壞內分泌與外分泌機能,因此通常不會採取胰臟全部切除的手術。

對於腫瘤過大、無法根除的胰臟癌末期病患,醫師可能採用放療和化療減緩病人的不適以延續生命,或是透過胃部繞道手術,引流淤積的膽汁到小腸,改善末期患者的生活品質。

胰臟癌如何預防?

由於大多數的癌症成因皆不明,建議大家能奉行戒菸、少喝酒、避免接觸化學藥劑、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習慣,降低誘發癌症生成的危險因子。不過,胰臟癌狡猾的之處也在於早期幾乎無症狀,檢查也特別繁瑣、發生率低,因此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或遺傳基因變異的高風險群,應同時定期安排檢查,以確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優勢。

對於一般人來說,建議仍應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為重,遠比定期檢查更加實際;同時,時時留心自己的身體變化,若有不適,不妨儘早至醫院檢查。

皮膚長痣、長斑是皮膚癌前兆?皮膚癌初期4大症狀快確認、檢測、9大皮膚癌風險全解析

許多人不喜歡自己身體上有過於顯眼的痣,尤其當長在臉上時,特別容易引人注意,但是你知道除了影響外表之外,痣也可能「暗藏危機」嗎?特別是在皮膚上出現不明黑點或痣斑時,極可能是皮膚癌的好發前兆之一。

皮膚癌究竟是什麼?當皮膚癌發生時有何症狀、皮膚癌有何檢測方式外,又有哪些高風險族群容易罹患皮膚癌,讓我們一起從頭認識皮膚癌。 皮膚癌是什麼?

皮膚癌是當皮膚細胞病變為癌細胞後所形成的癌症。導致細胞病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期暴露於紫外線照射,例如像是手臂、手背、臉、頭皮、耳朵、嘴唇,或當夏季時經常穿著短褲而露出腿部,都是容易在陽光曝曬下容易被紫外線照射到的皮膚區域。

國人對皮膚癌認識普遍不深;由於相較於白人,黃種人皮膚可分泌較高的黑色素,可減少紫外線吸收,因此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比起白人較低。 黃種人皮膚癌預後較差

身為台灣人,雖然我們罹患皮膚癌的風險較低,但可不能因此掉以輕心!研究指出,有色人種往往在皮膚癌晚期才確診,而且皮膚癌的預後也比白種人差,因此仍需做好皮膚防護、隨時自我檢查,才能有效降低皮膚癌的威脅。 皮膚癌初期前兆有哪些?4大皮膚癌症狀一次看

皮膚癌症狀依據類型而有所差異,一般可分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這3種,但絕大多數的皮膚癌通常沒有症狀、不痛不癢。所幸皮膚是我們可以看到、摸到的部位,透過觀察皮膚的質地與顏色,有助於及早判斷是否有罹患皮膚癌的跡象。以下列出4大皮膚癌症狀與特徵: 1.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好發於經常受陽光照射的皮膚區域,例如脖子或臉部,主要患病族群以老年人為主,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前面提到皮膚癌罹患人數的上升,可能跟台灣的人口結構老化亦有相關聯。基底細胞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病灶看起來光亮,好像打上蠟一般。 顏色像珍珠般,但也可能偏肉色、咖啡色或藍黑色,或呈現紅斑狀。 可能有潰瘍的狀況。(你也想知道:外出不防曬?休傑克曼也躲不過的「基底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的皮膚症狀別輕忽) 2.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與基底細胞癌類似,同樣都是長期受陽光照射而導致,是老年人第2常見的皮膚癌類型,可能出現的症狀有: 病灶有角化、堅硬的結節、紅斑,表面粗糙、結痂、呈脫屑狀,患者易有搔癢感。 顏色通常偏紅,容易因潰瘍而流血。 病灶可能發展成蕈狀的大腫塊。

3.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Melanoma,又稱惡性黑色素瘤)雖是皮膚癌中最少發生、卻是最嚴重的種類。它可能出現在人體任一處的皮膚,使既有的痣發生癌變且容易轉移。以下是黑色素瘤的常見特徵: 病灶呈突起結節或斑塊。 顏色偏黑,但是色素並非均勻分布,可能一塊黑、一塊是皮膚色。 病灶的邊緣形狀不規則。

4.由砷中毒引起的波文氏症

除了上述所列的3種常見皮膚癌種類外,台灣還有一部份老年人有波文氏症(Bowen’s disease)的問題,這其實與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殊途同歸,大多源自於台灣早年西南沿海一帶的居民,因為飲用含有高量砷的井水、地下水,久而久之,因為慢性砷中毒而在皮膚上出現病灶,而可能進一步演變成鱗狀細胞癌。 皮膚癌原因? 皮膚白皙者:皮膚白代表黑色素較少,而黑色素可以幫助抵禦紫外線,這也是為何白人特別容易罹患皮膚癌。 過度曝曬於陽光下:喜歡戶外運動、或工作必須長時間處於太陽下的人,紫外線對皮膚的威脅就會比其他人高,尤其若沒有做好防曬,不僅容易曬傷,罹患皮膚癌的風險也會提高。 痣多者:身上痣很多的人,出現異常痣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這些異常的痣形狀不規則,而且比正常的痣大,容易有癌變的可能。(推薦閱讀:痣變大、變多、長毛會變皮膚癌嗎?認識痣的形成與原因 ) 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又稱光化性角化症,患者因長期接受陽光照射,而出現的皮膚病灶,患者會有棕色或紅色的結痂斑塊,有演變成鱗狀細胞癌的可能。 有皮膚癌家族病史。 長時間暴露於輻射中。 愛滋病患等免疫系統較弱者。 砷中毒。(延伸閱讀:蝦與維生素C生砒霜?網路謠言別盡信) DNA 修復機制中的遺傳缺陷,如著色性乾皮病和Muir-Torre症候群,也使患病的個體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很高。

身體長痣懷疑有皮膚癌?皮膚癌的診斷與自我檢查

皮膚癌的早期檢查非常重要,若腫瘤已經變大而且轉移至淋巴結,甚至是內部其他器官,患者的存活率就會顯著降低。

醫師在診斷皮膚癌上,除了透過肉眼進行初步判斷外,還可以透過皮膚活檢(活體組織切片),在病灶處切除小片組織,透過分析儀以判斷是否為皮膚癌。

確診皮膚癌後,醫師將依據皮膚癌的種類進一步檢查;像是黑色素瘤容易轉移到其他部位,可能需透過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X光、核磁共振(MRI),以更精確地掌握癌細胞的動向。

如何自行檢查皮膚癌?

除了前往醫院診斷之外,平時在家的檢查其實更為重要,你可以利用ABCDE檢查口訣,幫助你及早發現皮膚的異狀並求診。

此外,研究發現有色人種(黑人、黃種人)有更高的比例罹患黑色素瘤,而且腫瘤通常會長在不容易照射到陽光的部位,比如手掌、腳掌,或是手指甲、腳趾甲底下,因此在檢查時也應特別留意,這些地方有無異常的皮膚變化。 何時該就醫?

根據ABCDE檢查口訣,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皮膚出現新的腫塊、腫瘤或斑塊,且逐漸長大,甚至已產生潰瘍、流血,並超過1個月還無法癒合,就應該前往皮膚科進一步檢查。 皮膚癌分期

只要是癌症就有分期,皮膚癌的分期可分為非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分期,以及黑色素瘤分期: 皮膚癌分期: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

皮膚癌分期:黑色素瘤

皮膚癌治療方法?

治療皮膚癌的手術方式繁多,較早期發現或範圍小的皮膚癌,可透過冷凍或雷射治療即可。若是黑色素瘤,需考慮有轉移的風險,可能就需搭配使用多種治療方式,以徹底清除癌細胞。 冷凍治療:透過液態氮進行冷凍治療,對於早期皮膚癌治療比較有效果,不適用黑色素瘤。 雷射:使用高頻電刀或二氧化碳雷射切除病灶,與冷凍治療相似,大多用於早期、小型、表淺的皮膚癌。 手術切除:最廣泛運用的皮膚癌治療方式,以手術將癌組織與周遭的皮膚切除,病灶愈大則切除的範圍與深度都會增加,以免日後再度復發。 莫氏手術:這種手術是藉由一層一層去除病灶的皮膚組織,再透過顯微鏡檢查,直到確認沒有癌細胞殘留的狀況為止。主要適用直徑大於2公分且基於美觀與功能完整性,而無法大範圍切除皮膚的部位,例如頭/頸部︑手和腳︑生殖器等部位的皮膚癌。 放射治療:透過高能量放射線,例如X光,照射病灶以殺死癌細胞。依據情況可作為輔助性或主要性治療使用。 化學治療:透過特定藥物殺死癌細胞,但對於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的治療效果不佳。而表淺型的皮膚癌,使用含5-FU藥膏可能有些許幫助,若是黑色素瘤,則會使用Dacarbazine(DTIC)和 Nitrosourea 等藥物,但治療效果仍比不上其他療法。 光動力治療:利用感光性的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方式包括塗抹藥膏、乳液或是注射於病灶,之後再使用特殊光線照射、活化藥物,以去除癌細胞,一般適用於日光性角化症或其他表淺的皮膚癌治療。 免疫療法:藉由藥物促進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將癌細胞消滅。相關藥物包含干擾素(Interferon)、介白素(IL-2)與最新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標靶治療:針對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方式,若該患者為「BRAF V600 突變陽性」,則可以考慮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相關藥物包含:Dabrafenib、Trametinib、Zelboraf 等等。

皮膚癌預防4方法

我們已知紫外線是造成皮膚癌的罪魁禍首,因此預防方法也和防曬息息相關,卻不應如此就完全足不出戶,因為人體仍需仰賴日曬獲得維生素D,適度曬太陽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究竟有哪些方法能讓我們在享受陽光的同時,也減少皮膚癌的風險: 避免中午出門: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通常是陽光最強的時間,若要出門的話,建議盡量避開此時段,或在室內活動較不受強烈紫外線的侵襲。 做好防曬:許多男性認為曬黑反而顯得陽剛,因此普遍較女生更不在乎防曬的重要性,但皮膚癌可沒有性別之分,因此即便男性仍應小心。建議可塗抹防曬乳,或著長袖衣褲、戴帽子或太陽眼鏡來防曬,並選擇SPF 30以上或是PA+++以上的防曬產品之外,每2小時需補擦1次才能有效防曬。(推薦閱讀:防曬乳怎麼擦? 2 小時補擦一次 SPF 至少 30) 避免使用日曬機:或稱曬膚機、曬黑床,這種機器會釋放出紫外線,提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經常檢查皮膚:可透過先前提到的ABCDE檢測,自行檢查有無異常痣或斑塊出現。

子宮內膜癌4大分期:罹患子宮內膜癌非末日!早期治療存活率9成

熟齡婦女是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的高風險群,當自己或身邊的親友不幸罹患子宮內膜癌時先別消沈,其實只要在子宮內膜癌尚未擴散或轉移前,治癒率高達九成;《Hello健康》為您說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分期及治療。

子宮內膜癌如何診斷?

陰道異常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易察覺的症狀;由於多數患者正處更年期前後,常有異常或是不規則出血的情形,很多女性會誤以為是更年期導致而輕忽。

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提醒,若已停經後(停經指的是無月經超過1年以上)出現陰道出血情況,就應盡快諮詢醫師。醫師通常會先利用例如腹部或陰道超音波,判斷子宮是否有紊亂、不均勻的回音區,以及確認子宮內膜厚度。一般而言,停經後女性子宮內膜厚度不應大於0.5公分。

劉奕吟醫師指出,若有增厚且合併出血現象,應進一步抽樣檢查內膜是否為子宮內膜癌,但須注意仍有約4%患者經超音波診斷未有內膜增厚之情形。(點此了解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徵兆)

當懷疑為子宮內膜癌時,醫師會採取侵入式檢查來確定癌細胞的發展情形。主要診斷方式如下: 1.子宮內膜搔刮術

醫師將自陰道放入醫療用刮勺後,刮取少許子宮內膜組織供病理分析,以便判斷患者的子宮內膜是否有癌細胞存在與發展階段。 2.子宮鏡

子宮鏡其實就是內視鏡的應用之一,經由陰道將內視鏡放入子宮之中,除能採集子宮內膜組織,醫師還能藉內視鏡親眼確認病變位置及範圍,以改善子宮內膜搔刮術因無法目視、恐將遺漏病變組織的風險。(推薦閱讀:5大常見癌症診斷方式!一次看懂癌症診斷有哪些

另外,若醫師懷疑子宮內膜癌細胞已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子宮附近的器官,或較遠的肺部、肝臟,則可能會加上胸部X光、核磁共振檢查(MRI)提高診斷的準確度。

子宮內膜癌4大分期

病患的癌期因接受診斷與治療的時間不同,而有輕重之別與病變差異。子宮內膜癌主要分為4期,多數第一期患者在治療後幾乎都能完全治癒,但隨著病程的發展,各期患者的存活機率則向下遞減。 子宮內膜癌第一期

癌細胞只存在子宮內。 IA期:僅存在子宮內膜,或已侵入子宮肌肉層但範圍不到一半。 IB期:子宮肌肉層受癌細胞侵襲達一半以上。 子宮內膜癌第二期

癌細胞蔓延至子宮頸間質組織,但未擴散到子宮以外。 子宮內膜癌第三期

癌細胞已擴散至子宮體外。 IIIA期:侵襲子宮漿膜層或子宮附屬器官。 IIIB期:已轉移至陰道及子宮旁組織。 IIIC期:已轉移至骨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 IIIC1期:已轉移至骨盆腔淋巴結。 IIIC2期:出現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或合併骨盆腔淋巴結轉移。(你也想知道:發生率排名第5!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前兆

子宮內膜癌第四期

癌細胞已侵襲膀胱或腸子的黏膜層,或發生遠處轉移。 IVA期:蔓延至膀胱、腸子黏膜層。 IVB期:已發生遠端轉移,包括腹腔、肝臟、肺臟、骨頭及腹股溝淋巴結。

子宮內膜癌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子宮為主

子宮內膜癌目前多以分期手術處理為優先,切除範圍包含輸卵管、卵巢和子宮、骨盆腔及主動脈淋巴結,清除後才能藉由病理組織得知最終準確的癌症分期。劉奕吟醫師表示:「第IA期病患通常藉由完整的子宮切除手術,就能治癒子宮內膜癌,不需後續的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不過若子宮內膜癌已發展至IB期以後,則需於術後合併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將體內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清除。」(你也想知道:5大超級食物預防子宮頸癌!吃好吃滿+抹片、遠離子宮頸癌!

其他輔助治療方式並有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2種。針對體況不適合進行手術或是局部癌症復發的病患,可使用放射線療法。若癌細胞已遠處轉移或是擴散至淋巴結,則需藉化療廣泛性消滅癌細胞,才能降低未來再次復發的風險。常見的化療藥物種類包含鉑金類藥物(Cisplatin、Carboplatin)、紫杉醇(Paclitaxel)或小紅莓類藥物(Doxorubicin)。 子宮內膜癌的預後如何?

預先了解治療後的結果如何是許多癌症病友或親人最為關心的重點之一。劉奕吟醫師表示:「一般而言,70~80%的子宮內膜癌被診斷出來時,僅侷限在子宮,患者的預後通常較佳,因此,更年期前後之婦女若有異常陰道出血的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

發生率排名第5!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前兆

談及女性常見癌症,乳癌與子宮頸癌肯定榜上有名,子宮內膜癌的成因與不正常的子宮內膜增生有關,究竟子宮內膜癌原因為何?前兆症狀有哪些?哪些人是高危險群?《Hello健康》為您一次說明!

子宮內膜癌的原因

女性的子宮壁由裡到外可分為3層,分別為子宮內膜層、平滑肌肉層與漿膜層,而子宮內膜癌便是源自子宮內膜病變所生成的惡性腫瘤。當癌症持續發展,子宮周遭的器官可能也會癌化,最終癌細胞可能會藉血液擴散到其它身體部位,如肝臟、肺部、骨骼等,也就是所謂的遠端轉移。(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根據多數研究顯示,子宮內膜若長期受雌激素(Estrogen,又稱動情素)刺激與黃體素不足,將提高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也就是子宮內膜的細胞過量生長,導致子宮內膜增厚或出血的狀況。

子宮內膜增生可進一步分為:單純性增生、複雜性增生與非典型增生3種,而通常僅有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有較高機率發展為惡性腫瘤,其它則多能透過黃體素輔助治療得以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子宮內膜癌也是子宮體癌症中最常見的類型。

子宮內膜癌前兆、症狀?

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指出,子宮內膜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陰道不正常出血:約75~90%患者有此症狀,例如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出血量大且持續超過1週,停經後出血或更年期前後有異常出血情況。(延伸閱讀:非經期出血要看醫生?「排卵期出血」有這些症狀) 排尿困難或有不適感 性行為時疼痛(延伸閱讀:愛愛結束後要愛自己!性交後常見女性問題) 下腹疼痛 陰道分泌物異常:有血絲或異味

子宮內膜癌的高風險群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熟齡女性,若已停經卻仍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應有所警覺並盡早就診確認。而除了更年期女性須多加注意外,符合以下描述者也有較高罹病風險:

長期或過度補充雌激素:長期補充過多雌激素會讓子宮內膜增厚,但缺乏黃體素的保護時,可能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患有卵巢相關疾病:多囊性卵巢患者因排卵時間不穩或長期不排卵,讓卵巢無法分泌黃體素,保護受到雌激素刺激的子宮內膜,讓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增加。 服用乳癌治療藥物:部分治療乳癌的口服藥物可能有引發子宮內膜癌的疑慮,例如泰莫西芬(Tamoxifen),因此在使用藥物期間也須定期回診,確認患者子宮內膜的健康狀況。 肥胖:由於脂肪細胞會促進雌激素分泌,因此肥胖者有較高機率受高濃度雌激素刺激,引發子宮內膜增生。體重愈重,罹癌機率愈高。 糖尿病、高血壓:研究顯示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劉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抗性、長期慢性發炎及卵巢分泌的激素較高為可能罹癌之原因。 未曾生育的女性:懷孕時會分泌黃體素保護子宮內膜,而未曾生育的女性缺少黃體素讓子宮內膜休息,因此得到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比懷孕過的女性高。 子宮內膜增生如何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劉奕吟醫師建議民眾可以採取以下建議:

改變飲食,減少環境荷爾蒙的暴露:遠離油炸、燒烤、高糖分食物;少吃紅肉、加工肉製品,以及魚卵、蝦卵、蟹黃等富含動物性荷爾蒙的食品。 規律運動及減重:避免過多體脂累積在身導致肥胖,增加罹癌風險。 遠離塑化劑:減少購買塑膠瓶裝飲料,避免塑膠容器盛裝或加熱的食物或飲料,減少塑化劑釋出風險。 使用避孕藥:若月經不規則,慢性無排卵如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可考慮諮詢醫師後,使用避孕藥減緩子宮內膜增生。 產後哺乳:研究顯示哺乳超過3個月,可以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因為哺乳時體內雌激素維持在較低水平。正處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不妨考慮延長母乳哺餵時間,不僅有助降低罹癌風險,也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與診斷:兒童血癌存活率?要骨髓移植嗎?

我們常會在電影中看到血癌患者急需骨髓移植,然而,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 ALL)上可不見得是如此!其實ALL 與其他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差異之大,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時,患者的預後和存活率是如何?本文將自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診斷、治療方式與預後為你深入介紹。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診斷

由於癌化的大量淋巴芽細胞主要聚集在骨髓當中,因此要確切的診斷出患者是罹患哪種白血病,通常都得藉由骨髓穿刺得知。

醫師除了先了解患者的病史並進行理學檢查以了解是否有腹部脹大、出血等 ALL 可能導致的症狀,接著以抽血檢查確認全血細胞計數(CBC)和血液抹片檢查的結果,若當紅血球數量過低、血小板數量過低,大量未成熟白血球等狀況有異時,便會考慮進行骨髓檢查,利用骨髓穿刺針從腸骨嵴抽取少量骨髓,以檢查骨髓內的細胞分化狀況。

另外,因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侵犯中樞神經的風險較高,醫師可能會要求疑似 ALL 患者做脊髓液檢查、即腰椎穿刺,以特殊針具從腰椎處抽取脊髓液,進一步檢查有無癌細胞存在。(延伸閱讀:癌症診斷的目的與方法:5種常見癌症診斷方式)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方法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與其他血癌類型一樣,都是以化學治療為主,以下為標準治療流程:

初期化療:大幅消滅癌細胞

第一階段為引導緩解期,為期約五週,醫師會使用 Prednisolone、Vincristine、Epirubicin(或 Idarubicin)、 L-asparaginase 等藥物,消滅患者身體中的癌細胞,並檢查患者體內的微量殘存白血病細胞數量,依據此點與是否有其他骨髓外侵犯狀況,將 ALL 患者分成:標準危險群、高危險群、最高危險群,危險度較高的患者的治療時間或藥物可能會增加,例如加上 VP-16 及 Cyclophosphamide 等藥效較強的藥物,或者有骨髓移植的必要。(推薦閱讀:最多兒童罹患的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與症狀) 鞏固治療:控制癌細胞數值

在第一階段完成後,雖然大部分的癌細胞都已經被消滅,但是仍須進行鞏固性治療,以免血癌復發,醫師會更換化療藥物,使用高劑量 MTX 或 6-mercaptopurine(6-MP) 等藥物,高危險群則會加上 Cytarabine 和 Cyclophosphamide ,而且在鞏固治療結束後,高危險群患者可能還需要進行再引導治療,基本上就是在進行一次引導緩解的療程,搭配骨髓檢測,以求癌細胞數量降到理想的數值,才能進行後續如中樞神經預防、骨髓移植等治療。 中樞神經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如前文所述,診斷時需進行的腰椎穿刺,在引導和鞏固治療後,為了治療或預防 ALL 侵犯中樞神經,醫師會把抗癌藥物(MTX、Cytarabine、Hydrocortisone)自腰椎注射進去,融入脊髓液中以消滅可能潛藏在腦膜的癌細胞。除了腰椎注射之外,頭部的鈷六十放射線治療也具有類似效果,但因為後遺症較大,因此通常不會用於標準危險群。 定期用藥治療: 維持期需持續觀察

最後一個階段是維持期,患者需要定時接受注射或口服抗癌藥物持續兩、三年,避免潛藏的癌細胞再度復發,而這時使用的癌症藥物劑量也會減低,例如 Dexamethasone、Vincristine、6MP、 MTX 等等,但如果是最高危險群則仍須加上 VP-16、Cyclophosphamide、 Cytarabine。

新型靶向療法有望提供有效的抗白血病活性,同時降低傳統化學治療藥物的毒性。鑑於 ALL 中發生的多種分子和遺傳改變,單一藥物不太可能對所有 ALL 患者有效。由於能夠表徵每個患者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和基因型,作為個體化治療策略的一部分,靶向治療有望改善緩解和生存。

用來治療 CML 的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已被成功用來治療 Ph 陽性 ALL,其他信號通路,如 PI3K/AKT/mTOR,也是小分子抑制有希望的目標。除了靶向細胞內途徑外,單株抗體還可識別細胞表面抗原。免疫偶聯物,例如 inotuzumab ozogamicin,與血癌細胞結合,可內化並釋放殺死癌細胞的細胞毒素。

至於 CAR-T 免疫療法則是透過患者自身的 T 細胞經過基因工程以識別白血病細胞,以誘導抗血癌免疫反應。 預防肺囊蟲肺炎併發症

化療不僅會破壞癌細胞,也會攻擊正常細胞,因此白血病友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容易發生細菌或病毒感染。其中特別危險的要屬肺囊蟲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因此醫師可能會使用 Baktar 來預防。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嗎

多數兒童白血病友不需骨髓移植就有明顯的改善,但有少數患者(不超過 5%)在引導期沒有完全緩解,或是有特殊染色體突變(例如費城染色體)者,可能就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多數情況下,兒童白血病患只有再次復發時,才會考慮骨髓移植。

在達到完全緩解後,治療選擇包括對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鞏固和維持化療或異體幹細胞移植(Allo-SCT)。對於高危患者和復發/難治性疾病患者,Allo-SCT 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治療標準和獲得持久反應的最佳機會。雖然標準因研究而異,但通常將高風險疾病定義為 Ph 陽性 ALL、WBC 計數升高、CNS 疾病、高風險基因重排或亞二倍體。

成人 ALL 病患的預後較差,尤其是有費城染色體的患者,通常會在引導緩解期後就接著進行骨髓移植,提高存活率。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預後

以目前的治療現況來看,兒童 ALL 患者的治癒率與長期存活率可達七成以上,可以說是非常不錯,因此有小孩罹患血癌的家長其實不必太過灰心或絕望,好好配合治療,兒童白血病反而是最容易治癒的白血病類型。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什麼?兒童急性血癌原因與症狀

癌症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罹患癌症絕對是每個人最不願意發生的事,但你能想像,有些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就成為癌症病友了嗎?本文將介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亦是俗稱的血癌,帶你了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症狀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方式。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什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 ALL)是最常發生的兒童癌症,發病高峰年齡為4歲,成年以後的發生率則明顯下降。

據統計,約有1/3的兒童癌症是白血病,因此也有人以兒童白血病代稱 ALL,不過兒童白血病還包含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 AML)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簡稱 CML),但發生率都不及 ALL。 白血病的影響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對人體的影響自骨髓開始;因骨髓有著造血幹細胞,維持人體機能重要的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皆是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以 ALL 患者為例,其病變發生在由造血幹細胞分化成的淋巴母細胞(或稱淋巴芽細胞)。

在正常情況下,淋巴芽細胞會繼續分化產生自然殺手細胞(NK 細胞)、B 細胞與 T 細胞。然而 ALL 患者的淋巴芽細胞會發生癌變,導致大量的淋巴芽細胞不斷增殖,壓縮其他細胞無法正常生產,數量不足而引發症狀。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原因?

如同許多癌症一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確切原因仍是個謎,一般常見的癌症危險因子,例如抽菸、喝酒、曾接受癌症治療等,幾乎都跟兒童比較無關。(延伸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果然是血癌是遺傳造成的吧?」有些人可能會這麼認為,但其實不盡然。

部分遺傳疾病如唐氏症(Down’s syndrome)、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雖然推估是白血病的危險因子,但統計發現因遺傳疾病而導致白血病的患者仍是少數。

在 ALL 中,染色體易位或染色體數目異常可導致前體淋巴細胞發生突變,從而形成淋巴母細胞。常見的突變包括 t(12;21) 和 t(9;22),也稱為費城染色體。

目前研究可以告訴我們的是,染色體易位是許多白血病患者會發生的突變狀況。舉例來說,第 9 對和第 22 對染色體發生易位,稱為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會生成一種稱為 BCR-ABL 的基因,有助白血病細胞生長。超過 90% 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部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身上皆有發現費城染色體,不過大多是在成人身上才會見到。(延伸閱讀:癌症原因與風險)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9大症狀

兒童白血病的初期症狀跟許多兒童疾病相像,諸如食慾下降、發燒、疲倦等,容易導致誤診,不過 ALL 的病程發展很快,接下來患者可能有:

因血紅素降低而發生貧血

血小板不足而發生的現象,例如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皮膚會有點狀或塊狀的出血點或瘀青)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骨頭或關節疼痛(延伸閱讀:小孩關節灼熱腫脹~可能就是痛風症狀

白血病細胞侵犯到胸腺、淋巴腺、肝臟、脾臟等,引起器官腫大,比如肝、脾腫大的患者會有上腹部腫大的現象。

嚴重感染

骨髓外侵犯:癌細胞可能侵犯睪丸或中樞神經等非淋巴器官。

腫瘤溶解症候群(Tumor lysis syndrome):因白血病細胞大量崩解,造成嚴重代謝異常,通常好發於 ALL 患者。

淋巴結腫大:頸部、腋下或鼠蹊等淋巴結聚集區域會腫大變硬,但並無疼痛感。

急性白血病傾向於非特異性表現,但最常見的表現特徵包括發燒、嗜睡和出血等。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和肌肉骨骼等症狀(尤其是脊柱和長骨)也可以作為診斷的線索。成人也可能有更明顯的貧血相關症狀,如呼吸急促等;或與血小板減少相關的症狀,如過度瘀傷或月經週期過多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