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目標心率運動!變強必知的鍛鍊法

達到目標心率運動!變強必知的鍛鍊法

不論是想減肥、準備賽事或是想鍛鍊體能,心率都是很值得參考的數據,能幫助你達到預設的運動強度,以達到訓練的目的。《Hello健康》為您介紹關於心率測量方式等相關知識,同時為您詳細介紹目標心率(Target heart rate,簡稱 THR)的算法及用途。

心率的測量方式

心率指的是心臟跳動的速度,計算單位為 Bpm(Beat per minute),也就是每分鐘的心跳數,例如心臟一分鐘跳 60 下,心率就是 60 bpm。

市面上有販售心率監測器,或稱心跳帶的相關產品,能用儀器自動計算自己的心率,現在有些智慧 3C 產品,也有類似功能。不過就算手邊沒有這些工具,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計算,方法就是用二指併攏壓著頸動脈或腕動脈,然數脈搏在一分鐘內跳了幾下即可。當然,如不想等待這麼久,也可以只數 15 秒內的脈搏跳動次數,再將結果乘以四,一樣可以算出當下的心率。 3 個關於心率的名詞

心率在不同的活動狀態,都會有不同的變化;而不同的訓練項目,也會要求你設法達到特並的心率。

1. 靜止心率

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指的是身體靜止不動時,心臟每分鐘所跳動的次數。一般來說,最好的測量時間是早晨剛起床,或靜坐五分鐘之後。休息時,每個人會因年紀和身體條件,而有不同的靜止心率。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簡稱 NIH),靜止心率的標準如下: 一般人:十歲以上,包括老人,為 60~100 bpm。 訓練有素的運動員:40~60 bpm。

體能好或是身體較健壯的人,靜止心率會較低,而青少年的靜止心率可能會偏高,屬於正常的現象,並不代表身體不健康。

2. 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就是每分鐘心跳數的極限,大概的預估方式為: 220 - 年齡 = 最大心率 

例如 20 歲的人,最大心率就是 220 - 20= 200 bpm。或者也可以根據田中醫師(Dr. Tanaka),發表於美國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簡稱 NCBI)的計算公式計算:208 - (0.7 X年齡)= 最大心率。

不論使用哪種算法,最大心率多少都還是會因人而異,因為除了年紀,性別和基因也會造成影響,得依靠更專業的測量,才能算出精準的數字。儘管如此,這些公式簡單好記,誤差並不大,還是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3. 目標心率

目標心率是一個用來測量運動強度的指標,在不同的目標心率範圍運動,會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而目標心率的算法,就是:

最大心率 X 運動強度 % = 目標心率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維持在最大心率的 50~70% 屬於中強度運動,70~85% 為高強度運動。如果想要鍛鍊心肺耐力或燃燒脂肪,至少要在最大心率的 60~70% 之下運動一段時間。然而很少運動,甚至完全沒在運動的人,剛開始訓練時,只要讓到最大心率的 50% 即可。(同場加映:運動減肥無效?做HIIT快速且持續燃脂

設定好目標心率後,若在運動時未達到目標心率,就得再加把勁,讓心率提高;若超過目標心率,也得小心運動強度過高,不要因負荷不了而造成傷害。可以參考 Hello健康的 THR – 目標心率計算器,並搭配心率監測器運動,督促自己達成訓練目標。

不靠數據自我檢測運動強度

除了用公式及心率監測器,大家也可以參考以下幾種判斷運動強度的方式:

中等強度運動 感覺有一些辛苦,呼吸加快,但又不至於很喘。 運動十分鐘後,有輕微的出汗。 運動中可以談話,但不能唱歌。

高強度運動

感覺很吃力,呼吸急促且深。 開始運動幾分鐘後,就開始滿頭大汗。 運動中無法一口氣講完整個句子,需要斷斷續續地完成談話。

最後,如果運動時喘不過氣或感到疼痛,那這個運動強度對你來說可能就太高,若繼續運動很有可能受傷,應該重新調整,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才是正確的作法。(同場加映:運動就該喝運動飲料?視運動程度而定)

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一表看懂吃飽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關於飯前還是飯後運動,有很多種說法,有一派意見認為飯前運動,會增加熱量的吸收率,消抵減肥的功效,另一派則說飯後運動會讓腸胃消化不良;究竟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比較好?吃飽後多久可以運動?《Hello健康》為您詳細說明!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視分量和食物而定

人體的腸胃約需3~4小時來消化一頓正餐,而且這個消化時間會依下列2點而有所不同:

一餐的份量:分量愈大,消化時間愈長;換句說話,一餐吃得愈多,腸胃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食物。 一餐的內容物:食物的油脂、蛋白質及纖維量愈多,消化時間愈長,反之則愈短;所以如果食用速食、鹹酥雞或大量甜點,腸胃可能就需要4~5小時來進行消化。

然而,人不需要等到食物全部消化才能運動,但至少要讓為胃部完成基本的消化工作;胃部需要約1~2小時來消化食物,並會於消化完畢後,將食物送至小腸、大腸,接續後面的消化工作。

如果在胃尚未消化完成時,就開始劇烈運動,容易使胃消化不良,出現以下症狀:

腹脹、脹氣 腹痛 噁心、嘔吐 胃食道逆流或上腹部有灼熱感(俗稱火燒心)

吃飽飯後多久可以運動?一表看懂飯後運動時間

飯後運動的時間,除了視食物的分量和種類之外,也會因運動的種類而有所不同;如果是簡單的運動,例如散步或伸展,不會影響消化作用,飯後運動反能促進血糖利用,達到減脂、瘦身的功效。

以下依據食物的分量、種類及運動的類型,提供建議的飯後運動時間:

適合運動時間 飲食種類  低強度運動

(能輕鬆講話,例如散步、慢騎單車) 中強度運動

(能講話但不能唱歌,例如快走) 高強度運動

(無法邊運動邊講話,例如快跑、籃球) 輕食或小點心 飯後 飯後30分鐘 飯後30分鐘 正餐 飯後 飯後30分鐘 飯後1~2小時 食用大量或高油脂、纖維的食物 飯後15~30分鐘 飯後1小時 飯後2~3小時

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

根據研究,飯前運動同樣也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吸收,且減脂效果比飯後運動更佳;而且飯前運動不受運動種類及時間的限制,無論從事何種運動、運動時間多長,都不會影響後續的進食消化;因此整體而言,飯前運動的好處及便利性比較高。

若習慣飯後運動,則需注意食用的分量和內容、間隔時間及運動的種類,避免造成腸胃不適,或演變成長期的消化道問題。

蠶豆症會影響寶寶發育?蠶豆症發作症狀、遺傳、原因一次看

蠶豆症是人類常見的一種遺傳性疾病,也是國內常見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平均100 個新生兒中,就有3個病例,其中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究竟蠶豆症發生的原因為何?有那些症狀應該注意?《Hello健康》帶您了解了解蠶豆症,幫寶寶健康長大。

蠶豆症原因?

蠶豆症(原名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鋂缺乏症,簡稱G-6-PD缺乏症)是紅血球內葡萄糖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

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鋂是一種酵素,在人體內協助葡萄糖進行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物質(NADPH)保護紅血球。蠶豆症患者缺乏這種酵素,讓紅血球容易遭受特定物質破壞發生溶血反應,嚴重時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蠶豆症發作症狀為何?

若患有蠶豆症時,發病時會有下列的症狀: 新生兒黃疸:因黃疸而住院的新生兒中,約30%是因為蠶豆症所引起,若出現溶血性的黃疸,必要時需進行換血治療。大部分的寶寶2~3天可以恢復,少部分寶寶會產生核黃疸,將造成永久性的神經傷害。 急性溶血性貧血:體內紅血球若因感染、服用藥物或是吃到蠶豆時,氧化壓力會上升,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的症狀,臉色會蒼白、全身黃疸、精神不佳、深茶色的尿液,嚴重時有呼吸窘迫、心臟衰竭,甚至生命危險。 慢性溶血性貧血:少數的蠶豆症病患會有慢性溶血現象,通常都是偶發的,肝臟、脾臟都會變得腫大。

為何蠶豆症患者男性多於女性?

正常人都有23對(46個)染色體,其中第23對為性染色體,男性為XY染色體,女性為XX染色體。因蠶豆症的異常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若是女性帶有一個缺陷的X色體,另個一正常的X染色體會彌補不足,症狀會較輕微或是不易發病;若是男性,因只有一個X染色體,因此只要有一個異常的X染色體,就會得病,這也是為什麼主要患者為男性、且症狀較嚴重的原因。 遺傳蠶豆症的寶寶發育會受影響?

蠶豆症是很常見的遺傳性疾病,若能多注意寶寶的身體狀況平日隨時注意避免各類易引起溶血的物質,或在發生溶血時趕緊送醫治療,通常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至於蠶豆症並不會影響寶寶發育,包括身高,體重及智能等各方面的發展;所以,請父母不用過度擔心,只要平日多加注意,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健康地長大。 蠶豆症不能吃什麼?如何預防症狀發作?

由於蠶豆症是染色體基因異常,屬於先天性的代謝疾病,目前並沒有方法可以將缺乏的酵素活性正常化;以下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主要是預防症狀發生,讓蠶豆症患者一樣可以過得健康:

勿隨意服藥:有些藥物會引紅血球的氧化反應,需要用藥時務必要請教醫師,切勿自己服用成藥。 避免吃蠶豆及蠶豆製品;若母親哺育母奶,也不可食用蠶豆及蠶豆製品。 家中衣櫥或廁所不可放置樟腦丸:主要避免naphthalene(荼丸) 不使用紫藥水(龍膽紫) 若發現孩子有黃疸、臉色蒼白、貧血或解尿呈深茶色(或可樂色)時,應儘速送醫診治 隨身攜帶G6PD備忘卡,以便就醫時告知醫師 避免硫磺胺類藥物、解熱止痛劑、抗瘧疾藥物

此外,若含有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及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冬青油)等成分的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等產品,衛生福利部也曾發布新聞稿指出,廠商應在仿單上加註「嬰兒及2歲以下幼童(含嬰兒)禁止使用」警語,家長也應特別留意。 蠶豆症的遺傳基因檢測

蠶豆症是政府對新生兒的篩檢項目之一,醫師會將剛出生48小時的新生兒採取少量的腳跟血液進行先天性代謝異常的檢測。現代的醫療發達,懷孕之前也可以先去醫院做檢測,了解家族是否有蠶豆症的基因。

厭奶期怎麼辦?厭奶期症狀有哪些?6招改善寶寶不喝奶

新生兒剛出生時,通常餓了就哭、喝奶喝飽了就睡,體重也快速增加;但常見到了約3個月大時,突然喝到一半就不想喝,喝喝停停或甚至抗拒大哭,讓不少父母擔心,寶寶到底怎麼了?其實,寶寶們大都會經歷一段厭奶期(Infantile Anorexia),《Hello健康》帶您一起了解,何時會出現厭奶期?一直不喝奶有辦法可以解決嗎?

嬰兒厭奶期:出生3~6個月後

厭奶期是許多嬰兒必經的成長過程,大多在出生約3個月至6個月後發生;一般來說,1歲以下發生都很正常。寶寶開始厭奶的原因主要如下: 味覺開始發育:對於奶粉的味道感到厭煩,想要嘗試其他新口味。 認知發展逐漸成長: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探索周遭環境會讓寶寶不專心吃奶。 成長速度趨緩:寶寶的成長速度逐漸趨緩、平穩,需要的熱量不如以往,也不像新生兒的時候愛吃奶。 長牙:寶寶長牙後會想要咬東西,漸漸不愛吸吮。

只要寶寶的體重、頭圍在生長曲線的正常範圍,且沒有出現生病症狀,爸媽們不需要太過擔心。

厭奶期症狀、特徵有哪些?

寶寶的厭奶期症狀可以分成生理性與病理性,通常若是生理性厭奶,父母不需太過緊張;不過,若出現病理性厭奶,建議諮詢小兒科門診。 生理性厭奶: 活動力不錯卻不怎麼喝奶:怎麼活動都不會餓,餵奶時還會大哭、將頭別開。 喝奶時很容易分心:很容易在吃奶時到處東張西望,會被聲音、鮮豔的顏色吸引。

病理性厭奶: 活動力變差 體重下降 經常哭鬧 腸胃出問題

父母除了觀察寶寶有無上述症狀之外,也可以定期到診所、醫院追蹤寶寶的生長曲線,是否都在正常的範圍。(延伸閱讀:寶寶吐奶怎麼辦?拍嗝有用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6招處理嬰兒吐奶) 厭奶期怎麼辦?6招改善寶寶不喝奶 不強迫喝奶,試試看少量多餐:強迫寶寶在厭奶期喝完奶,可能會讓寶寶感到害怕。可以試著按照寶寶的意願給予適當的奶量,不想喝了就不強迫繼續進食。 多消耗體力:可以趁著寶寶對外界感到好其實,多消耗體力,讓寶寶容易感到飢餓。 餵食方式要改變:寶寶長牙後不喜歡吸吮東西,試著用湯匙餵食寶寶,增加一點新鮮感。 奶嘴孔洞大小要注意:有些寶寶會因為奶嘴的孔洞大小不合,喝奶時不順暢導致厭奶;可以檢查奶嘴孔洞是否有順利流出奶水,最好的速度大約是1秒1滴。 試著調整進食環境:寶寶已經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若吃飯時有過多的聲響會吸引注意力,可以換成安靜的地方壤寶寶喝奶,減少感官的刺激,寶寶也可以專心喝奶。 適時添加副食品:若寶寶已經4~6個月大時,可以視情況增加一些副食品,讓寶寶可以咬咬食物,訓練口腔、吞嚥的能力。(延伸閱讀:寶寶副食品停看聽!你做對了嗎?4~6月就能開吃

苦茶油功效、好處?可以炒菜嗎?苦茶油種類、保存禁忌說明

健康飲食不只須留心食材,烹飪用油也會影響人體。其中「苦茶油」便對人體益處多多,有降血脂,保護心血管和提升生育力等功效。但市面上往往會有炒焙、冷壓等苦茶油,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挑選,營養功效又有甚麼差別。

Hello健康》將介紹苦茶油對人體有何益處?以及該如何挑選適合烹飪的苦茶油?

苦茶油:來自東方的橄欖油

苦茶油,是由油茶籽榨製成的食用油,由於對人體有益,又被稱作東方的橄欖油。產出油茶籽的苦茶樹可分為大果種及小果種,前者產於中國,後者產於台灣。小果種油茶籽由於採收及加工較為費工且產量較少,因此對人體益處較高,價格也較高。

苦茶油的製程也影響苦茶油的風味,依照溫度高低可分為:

油壓式壓榨:以低溫製成的苦茶油,顏色為金黃色,散發植物的清香,保存期限較低,油品較容易變質。 螺旋式壓榨:透過高溫焙炒製成的苦茶油,顏色為紅褐色,風味較受民眾喜愛,過去認為高溫製成的苦茶油因溫度而流失營養,但近年來已有研究指出,苦茶油經過高溫製成後,營養並未因高溫被破壞,反而更加安定並保存更長,民眾並不需過度追求低溫苦茶油。

苦茶油5大功效、好處

保護心血管:苦茶油富含大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橄欖油,可助人體去除壞膽固醇,保留好膽固醇,預防肥胖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苦茶油還含有山茶甙、山茶皂甙以及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同樣能降低膽固醇,並能溶化血栓、疏通血管和活化血管的彈性,保護心血管。 優秀的抗氧化劑:苦茶油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E,能夠對抗人體內自由基,降低發炎症狀。 容易被人體吸收:苦茶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少,並且不含有難以消化的芥酸,油品中的營養皆容易被人體影響,適合消化機能衰弱的中老年人食用。 保護胃部:根據實驗指出,苦茶油所含的維生素E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抗氧化作用時,能夠保護因藥物以及酒精而受損的胃部。 抗疲勞和提升運動耐力:苦茶油富含角鯊烯,能夠幫助人體減緩疲勞。且苦茶油的抗氧化作用,同樣能降低因運動產生的血氨,提升運動耐力。

苦茶油可以炒菜嗎?

不同油品都有各自的發煙點,即為油品加熱至冒煙的溫度,只要油品開始冒煙,就會變質裂解,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相較其他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烹飪用油,如:橄欖油或葵花油,苦茶油的發煙點更高,約莫在200-250度,用於中式料理的「煎、炒、炸、煮」都適合。 苦茶油的保存禁忌

保存苦茶油也須注意貯存地點,由於空氣中的溼度容易導致油脂水解,產生游離脂肪酸,使得人體更容易囤積並增加三酸甘油脂。另外,高溫及光線容易導致苦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產生對油品變質的化學分子,使得風味變質。且苦茶油若是接觸空氣,微生物及內含酶也會使得苦茶油酸敗及氧化。

故若要貯存苦茶油,建議避免讓苦茶油遭光線直射,並存放於冷藏環境中,減少變質可能。若是已經開封,為避免苦茶油與空氣接觸而氧化,盡速將苦茶油使用完畢為佳。

杏仁果功效、禁忌解說!杏仁分3種,這1種人要少吃

杏仁果作為食品,深受人們喜愛,常見作為蛋糕或餅乾等甜點的其中食材。而杏仁含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能夠降低人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有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其實杏仁總共分為3種,名稱容易和杏仁果混淆,若是挑錯種類,不僅風味不佳,可能還會帶來毒素!《Hello健康》將介紹杏仁的種類,以及對人體有甚麼功效,食用上的禁忌是如何。

杏仁分3種:北杏仁、南杏仁、杏仁果

杏仁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的山杏,而依味道可分為北杏仁及南杏仁。平常所食用的杏仁果,實際上為甜扁桃的果仁,與前2者十分不同。 北杏仁

因味道較苦,又被稱作苦杏仁,為中藥藥用杏仁,有抑制咳嗽、殺菌和通便潤腸之功效。苦杏仁含有苦甘仁酸,經人體消化水解後會產生劇毒氫氰酸,使人出現眩暈、頭痛和心悸等症狀,需要煮沸處理過後才能減低毒性。建議成人1日食用不超過2顆,兒童則是避免食用。

南杏仁

形狀較北杏仁大,顏色也較淺。由於味道較甜,故被稱為甜香仁,大多數用於甜點和料理之中,如杏仁茶、杏仁豆腐等等。南杏仁所含毒性較低,對人體無恙,故能放心食用。 杏仁果

杏仁果正名為扁桃,為甜扁桃的果仁,市面上所見堅果零食,即為杏仁果,與甜杏仁的營養價值相近。

杏仁果5大功效

杏仁果富含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和纖維等營養素,對人體好處相當多,且無論是烘烤或加入料理都不容易破壞其營養素,可以每餐都加入一茶匙的杏仁來補充營養。以下是杏仁果為人體帶來的5種好處:

預防心血管疾病:杏仁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人體代謝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人體內的壞膽固醇;且含有維生素E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等抗氧化劑成分,幫助血管減少因氧化造成的損害,保持血管壁健康,避免高血壓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維持大腦活性:左旋肉鹼以及核黃素能夠防止腦部認知能力下降,維持腦神經系統活絡,減少腦部發炎症狀,可預防或舒緩阿茲海默症及失智症等認知疾病的發生。 使腸道吸收營養:杏仁皮含有豐富的纖維促進消化,且改善腸道環境,增生益生菌。另外,杏仁充足的脂肪可幫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並有效參與膽固醇以及營養合成。 保持骨骼健康:杏仁富含鎂、和磷等礦物質,幫助人體維持骨骼以及牙齒健康。 控制血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人體吸收並調節葡萄糖和穩定血糖,並避免出現胰島素阻抗,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杏仁果禁忌:1日最好不超過5顆,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忌口

杏仁果屬堅果類,油脂含量較高,若作為零食容易攝取過多脂肪,導致肥胖。故食用杏仁果,建議以1日5顆為上限,可加入三餐之中,以每餐加入約一個拇指指節的杏仁,每日總共攝取一隻拇指大小的量,確保攝取適量的油脂,同時補充到杏仁豐富的營養。

另外,由於杏仁果當中含有較高的磷離子,若是代謝功能較弱的腎臟病患者食用,可能導致高血磷,使患者出現皮膚發癢、骨骼病變或是腎功能衰退等症狀。故不建議腎臟病患者食用杏仁果以及含有豐富磷離子的堅果類食品,如:開心果、腰果、核桃或花生等。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外食族如何維持營養均衡?謹記「3少3多」,健康外食不煩惱!

現代生活緊湊,在家開伙愈加不便,讓許多人三餐都選擇簡單方便的外食。只是外食為了美味以及食物的外觀,往往高油、重鹽以及高糖,鮮少兼顧飲食均衡,導致許多習慣外食的上班族不僅容易營養失調,還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究竟該如何在外食以及健康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點呢?

Hello健康》將會介紹外食族應該注意的飲食守則,讓各位在工作之餘,還能兼顧健康,放心用餐。 謹記3少3多原則

大部分外食高油鹽、口味重,無形之中給食用者帶來不小的健康負擔,若想吃得放心,就得先注意以下3點守則:

少油:選擇食物時,避開食用油煎、油炸、燴或是油脂含量高(如三層肉)及勾芡的菜色、多選擇蒸、煮的食物,並以白肉(禽類、魚肉)為主,去除外皮再食用則可進一步降低脂肪攝取量,另外也應少淋高油脂的醬料,如:肉汁、麻油、沙拉醬或美乃滋。(延伸閱讀:沙拉不一定好!速食如何健康吃看這裡) 少鹽:建議減少食用採醃、燻、滷烹調的料理,以降低過量的鹽分與鈉攝取。民眾不妨也可於點餐前,先行詢問店家能否能減輕餐點調味。若是要增加風味,可選擇以植物辛香料調味食品,如八角、花椒或香草等。 少加工食品:外食族仍應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盡量避免食用加工後的精緻食品,包括:罐頭、速食、甜點、蛋糕、汽水等,此類食品往往含有過多添加糖、脂肪與鈉,多食無益。

外食族大多缺乏蔬果,重口味的飲食則易引誘人於餐後選擇飲用含糖飲料,因此須謹記以下3大原則,才能保有健康的外食生活: 多蔬果:每日的蔬菜水果攝取量,應達到至少3份蔬菜、2份水果。平時可少點1份肉製品改為蔬菜,或可利用下班時間前往超市採購當季水果,提高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等營養素攝取量,不僅增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多穀:澱粉主食選擇全穀主食,用五穀米、糙米飯、燕麥取代白米飯,每日建議主食有1/3份為未精緻全穀類,可降低熱量,補充纖維以及維生素。 多水:以無糖茶、咖啡取代含糖飲料,多飲用白開水,每日至少補充1500ml的水分,若天氣炎熱或從事運動而大量流汗,應視情況增加水量攝取。

小撇步:若尿液顏色偏深黃,就代表該喝水了!

詳細閱讀營養標示

除便當店與自助餐外,許多外食族也習慣於超商購買三餐。不過在購買前,記得詳加閱讀營養標示,可幫助你有效計算熱量與其他營養攝取,並避開過量添加的食品。 讓餐點多加變化

部分外食族的飲食習慣相當固定,每日三餐的飲食都相當類似,補充的營養素便相當侷限。舉例而言,若每次都習慣吃排骨便當,下次不妨可選擇鯖魚或雞腿便當,試著讓三餐的肉類或蔬菜來源多樣化,可降低某類營養素攝取不足的風險。

店家選擇:提供新鮮蔬菜優先

平日用餐地點,選擇能夠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為優先,若能提供多樣菜色,如蔬菜、穀類、豆類,每日更換菜色則更佳;儘量少去吃到飽餐廳,除容易熱量超標外,也容易吸收多餘的糖分、油脂。(推薦閱讀:吃到飽餐廳學問大!3個飲食原則請記住) 依三餐所食動態調整食量

每餐的進食量應由自己一天所需熱量做動態調整,一般上班族每日應該攝取大約1300~1600大卡左右。若是中午已經大魚大肉,那麼晚餐則該減少食量,以免超標,只要熱量維持固定,就能有效避免肥胖。(可參考BMR小工具並了解你的基礎代謝率,以利計算每日熱量攝取)

健身前別碰!8大地雷健身飲食吃了做白工

許多健身愛好者都會關心運動前應該吃什麼,特別是哪些地雷食物不能吃、應該避免,因為萬一吃錯,不僅可能造成運動時感覺不適,還會讓運動成效變差;因此,為了讓您了解如何保持運動後的健美身材,《Hello健康》以下列舉8種常見的NG健身飲食,請您務必避開。

不易消化還會使血糖飆升!這8種健身飲食快避開

根據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林芳瑋營養師表示,運動前1小時可先補充碳水化合物,並挑選易消化、體積及重量小的食物,例如香蕉(未全熟)、饅頭或菜包等;若體質較不易脹氣,也可選擇高纖、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地瓜、燕麥、蘋果芭樂等,有助穩定運動時的血糖,維持體力。(推薦閱讀:脂肪練不出肌肉!這些健身迷思錯很大

健身愛好者除了可於健身前攝取上述食物,還有哪些飲食需要避開呢?以下為常見的8種健身地雷飲食:

1. 燕麥或高蛋白營養棒

健身愛好者可能都很熟悉燕麥或高蛋白營養棒,運動前,藉此補充身體所需消耗的熱量,看似不錯;不過,所謂「營養棒」是否真如廣告宣稱的營養?建議還是應該先看一下營養標示,因為這類營養棒常含有大量的糖,除了提供熱量外,可能不如想像中的營養。 2. 蔬菜的纖維不易消化

攝取纖維是均衡飲食的一環,不過在運動前最好少吃綠花椰菜、白花椰菜或球芽甘藍等蔬菜,因這些蔬菜都較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運動時不適,建議攝取較容易消化的蔬菜,例如:蘆筍。 3. 高油脂食物易造成疲累

雖然並非所有高脂食物都對人體不好,但若在運動前攝取高油脂食物,大多會影響體能狀況,主要原因是人體機制在消化肉類時,需要耗費額外能量,才能將食物轉化成熱量,這會使人在運動前,反而開始感到疲累。(延伸閱讀:減肥也要吃好油!5種最健康的高脂食材) 4. 小心優格高糖高脂肪

優格要吃下肚前,應該先仔細查看營養標示,有些優格可能含有高糖或高脂;如同營養棒一樣,對人體健康反而不好。

5. 亞麻籽平時吃就好

近年很流行堅果、種子類食物,人們通常用來改善便祕或降低膽固醇,雖然種子類食物對健康有許多好處,不過它們含有高纖維和高脂肪酸,並不適合在運動前攝取。(推薦閱讀:吃籽超營養!4 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6. 速食快餐讓健身做白工

速食雖然方便,不過應該盡量避免,因為速食通常含有高油、高糖,不僅可能讓您的訓練白費功夫,還有可能造成運動中腸胃不適。

7. 能量飲料易造成血壓高

能量飲料似乎能幫助運動表現,但能量飲料裡面的成分,會讓人變得緊張,造成心跳速率加快、血壓增高的現象,建議如果要喝,應在運動後再喝。 8. 汽水沒有營養價值

汽水含有很高的糖份,以及些許咖啡因,所以喝完可能會覺得很有活力,但這種飄渺的活力很快就會消失。而且汽水除了高熱量,並沒有其他營養價值,更不應該拿汽水來補充水分。

運動前吃什麼食物才對?

雖然不少食物都不適合運動前吃,但是一般也不建議空腹運動,因為運動時需要一定的熱量。專家建議,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是最好的選擇,不僅透過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蛋白質也能幫助肌肉的修復,例如:可以將香蕉切片,放在塗花生醬的餅乾上,再搭配葡萄乾和一顆水煮蛋。

運動前選對食物吃很重要,但是吃完馬上運動是大忌,因為消化和運動都需要氧氣和血流量,如果剛吃飽就運動,不僅可能造成消化不良,也讓運動表現不佳,至於運動應該多久前吃東西?其實,需要多久時間是因人而異,但多數人在運動前1~3小時吃飯,就能避免上述情形。

3種寶寶副食品食譜、嬰兒副食品順序及注意事項全公開

在《寶寶副食品停看聽!你做對了嗎?4~6月就能開吃》中,我們已了解為何寶寶該吃副食品和過敏相關知識。相信有不少家長已迫不及待想了解副食品的作法和地雷,又有哪些食譜可以讓寶寶胃口大開?

Hello健康》為新手爸媽們整理出自製嬰兒副食品的建議與陷阱地雷,透過容易上手的副食品食譜,讓家長們安心餵、寶寶們也能從副食品攝取營養開心吃。 嬰兒副食品順序:4個月大,泥狀食物優先

從寶寶4個月大開始,家長就可以讓寶寶慢慢開始接觸副食品。由於初期攝取量不大,此時主要還是以「嚐味道」為主、份量建議可先拿捏而非一口氣卯起來做一堆。最安全的方式不妨將食物打成泥後,分出一到兩茶匙先讓寶寶淺嚐即可,視接受度與喜好再進一步安排份量;加上若一次餵食太多可能也會導致寶寶脹氣,因此不需勉強或貪快。

基本上,各種蔬菜或水果泥如蘋果、香蕉、地瓜等,都是可嘗試打泥的首選。水果建議選擇較軟且完熟的類型如香蕉、蘋果、木瓜等;削去外皮後去籽、切塊,再以湯匙壓製成泥即完成。

如果是需要蒸煮的食物,例如馬鈴薯、地瓜 等蔬菜類的話,建議蒸煮得軟爛些,較容易壓成泥。青菜像是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等,則可考慮切到細碎或弄成泥狀再給寶寶吃。如果想讓寶寶嘗試肉食的話,建議可先從雞胸肉、魚肉等風味相對清爽的白肉嘗試起,同樣以打泥的方式來提供寶寶優質蛋白質。

至於常見市售的嬰兒米精、麥精等副食品,雖然也方便寶寶吞嚥,但畢竟屬於加工食品,仍建議家長先以天然食物為主餵食。 嬰兒副食品:十倍粥是什麼?

每個寶寶一開始的副食品都應該由十倍粥開始,在寶寶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只能食用糊狀或泥狀物時,粥品很適合做為寶寶副食品的優先選擇。而所謂的「十倍粥」即是將白米和水以1:10的比例熬煮而成的粥,因濃稠度正適合寶寶、不用咀嚼易吞嚥,製作也很簡單,因此經常成為新手爸媽第一次製作寶寶副食品的首選。如果以白米30cc來說,就再加入300cc的水以電鍋蒸煮,煮熟後再用果汁機打成米糊,避免裡面殘留小顆粒,放涼後即可給寶寶食用。

當寶寶吃習慣十倍粥之後,家長便能逐漸提高副食品的濃稠度,白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縮小變成七倍粥或五倍粥,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小朋友的狀況調整。

另外,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藍浩尹也提醒家長記得讓寶寶適量喝水,隨著副食品的占比增多、奶量減少,喝水量就需同步增加,以免出現便祕的狀況。 寶寶副食品順序:8~9個月逐漸嘗試固體食物

每個寶寶的發展狀況不一樣,通常寶寶在4~6個月大時,一開始只吃幾湯匙副食品便作罷,不過等寶寶習慣後,量就要慢慢增加,以利未來與固體食物的銜接。而當寶寶成長至8~9個月大後,就能開始將食物漸漸從泥狀進化到小型易咀嚼的固體。

原則上,此時只要食物的質地能藉舌頭施力頂碎,寶寶大概就可以接受;像是切成小丁的紅蘿蔔、地瓜、蛋、魚肉等都很適合。另外藍醫師也建議爸媽們,不妨將自己平常吃的餐點減少調味後,直接搗碎給寶寶吃,不僅方便、省時也兼具營養。

等到寶寶長牙之後,對於副食品的需求與接受度就會更廣,家長就能逐步增加食物種類,但建議還是應避開整顆的花生或堅果類,以免發生意外噎到的危險。 寶寶副食品地雷停看聽 1.易過敏的食物

以往認為將易過敏的食物延後給寶寶食用,可以減少寶寶日後產生過敏的機率,但目前已發現其並無達到想像中的效果,因此其實不需要特別害怕給寶寶吃這些食物,不過建議第一次接觸最好在家中嘗試,也方便家長在孩子不舒服的時候諮詢醫師。

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奇異果、芒果、海鮮、花生、蛋白等。(有關過敏食物的建議,可點此了解更多) 2.寶寶喝果汁可以嗎?

一般不建議寶寶喝果汁,因為果汁缺少了水果纖維,但卻增加了糖分,如果只是要給小朋友嚐嚐味道,可以加水稀釋,但不要以果汁作為寶寶主要的副食品。(推薦閱讀:嬰兒第26週:注意寶寶營養需求 防蛀牙別喝果汁) 3.自製副食品保存須知 現製現吃最佳,以免營養流失;若冷藏存放應以保鮮盒儲存,確認密封完整避免變質。 冷藏副食品盡量在24小時內食用完畢;冷凍則不建議儲放超過一星期。 蛋類、豆腐與海鮮都容易酸腐,建議當天新鮮現做、勿冷藏或冷凍保存。 任何副食品應放涼再儲放於加蓋之保鮮盒或真空保鮮夾鏈袋,再放進冰箱,以免食物變質。 製成冰磚狀的副食品應於1週內吃完,一旦取出退冰就要吃完,勿反覆進冰箱。

嬰兒副食品可彈性調整

照顧寶寶時,多數家長缺乏的並非知識而是時間,尤其如今雙薪家庭居多,工作家庭兩頭燒之外,幫寶寶製作專屬副食品所耗費的心力,也讓不少責任感強烈的爸媽們心力交瘁。

其實在副食品的製作只要記住幾大原則:食物軟嫩、方便吞嚥,並避免油炸、調味過多與零食,其實副食品準備起來比想像中簡單。而忙碌的爸媽們也可考慮將自己平常吃的餐點減少調味後,直接搗碎給寶寶吃,也是方便且兼具營養的折衷作法之一。 寶寶副食品食譜

以下是3種十分常見且受歡迎的寶寶副食品作法。 1.地瓜米糊

準備材料:熟地瓜100公克、熟白米100公克、開水200毫升

作法:食材放入攪拌杯中,使用手持攪拌機,按下開關,若無攪拌機,已可使用攪拌棒手動攪打。如果寶寶已經吃膩地瓜,也可以換成南瓜、紅蘿蔔、芋頭等其他食材。(參考自Viola料理師) 2.什錦茶碗蒸

食材:豬肉末10公克、 雞蛋1粒、 胡蘿蔔10公克

作法: 將豬肉末剁碎,胡蘿蔔切成小丁,先煮軟備用。 將雞蛋打散,加水拌勻,並將前面準備的食材倒入容器內,放入電鍋內蒸熟即完成。

3.魚肉蔬菜粥

材料:洋蔥20公克、 胡蘿蔔30公克、 稀飯½碗、 番茄30公克、 白魚肉30公克

作法: 將胡蘿蔔切絲,番茄去皮除籽,洋蔥切絲,煮熟後取出切碎。 把魚洗淨,仔細去皮及魚刺,放入滾水燙熟後取出剁碎。 將上述兩項食材與稀飯一起混合即可。

男生體重影響青春期?飲食運動最佳解

研究顯示,男生開始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和體重有關,在調查4,000名年齡在6~16歲的男生後發現兩個結果:第一,肥胖男生的青春期可能會延後發生,第二,體重過重(體重未達肥胖標準,但高於正常值)的男生,青春期可能會提早報到。雖然研究結果與不同種族的青春期階段發展有所出入,但仍可視為一種警訊。

男生青春期延後與肥胖的關係

許多研究已證實女生性早熟和過重的關聯性,然而,體重影響男生青春期的方式不同。先前的研究已證實雌激素(Estrogen)過度分泌和女性肥胖的關係,但科學家卻無法解釋體重如何影響男性的發育。最新的研究則將男性的體重、身高、睪丸大小(青春期開始的指標)納入考量,3,000名男性之中,白人約占50%,1/4是非裔美國人後代,1/4為拉丁美裔;60%的人體重正常,17%的人過重,23%的人肥胖。研究結果顯示,青春期延後可能和肥胖有關。

家長應該擔心小孩的體重嗎?

值得一提的是,此項研究無意證實,過重會影響青春期開始的時間,或解釋青春期的機制。由於這研究是兒科醫師做的,他們蒐集關於男性睪丸大小和生殖器發育資料的方法,可能不會比內分泌學家來的好。因此,研究人員未來必須從事更多新的研究,來了解種族、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和青春期開始的時間,會怎麼影響發育,畢竟這些資訊終究是要呼籲家長幫助孩子維持健康的體重。

就算大家都同意肥胖是青春期延後發生的原因,然而要想出一個控制肥胖的方法並不容易,因為肥胖是由許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複雜疾病。因此,父母照顧小孩最好的方法,便是提供孩子健康的飲食、均衡的營養和規律的運動,剛開始彼此可能會很不習慣,但為了小朋友的健康值得一試。因為相較於其他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胰島素抗性(又稱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糖尿病(Diabetes)、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和肌肉與骨骼壓力,青春期延後只是一個小問題。

如果您的兒子已經有青春期延後的徵兆,可以諮詢醫師以了解睪固酮(Testosterone)療法,而飲食的改變和規律的運動還是很有幫助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