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兒童弱視在台灣並不少見,依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每100位小孩中就有5位弱視。而弱視的重點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現今仍有家長有「弱視長大就會好」、「長大了再接受治療」的想法,導致小孩錯過黃金治療期。弱視未在幼兒期矯正,視力將終身無法治癒,孩子會永遠斜視或有一隻眼睛看不清楚。

Hello健康》為您說明弱視是什麼?兒童弱視的原因?弱視的黃金治療期是幾歲?以及弱視的治療方法為何? 弱視是什麼?

弱視(Amblyopia)又稱作懶惰眼(Lazy Eye),指眼睛發育不良使大腦缺乏視覺刺激,造成兒童視力不佳,單眼或雙眼無法接收清晰影像。

若兒童矯正(配戴近視度數)後的視力未達同年齡應有的標準,例如: 4歲無法達0.6度 5歲無法達0.7度 6歲無法達0.8度

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以上,例如0.5度和0.7度,即可視為「弱視」。

弱視原因:大腦的視覺中樞發育不良

嬰兒出生時的視力非常弱,必須藉由將眼睛所看到的影像,正常傳送到大腦後,大腦的視覺中樞才能發育成熟;若在視力發展的階段,有妨礙眼球正常接受影像的原因,便會導致兒童停止使用特定眼睛,造成視力開始減退。(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一般而言,小孩到9歲時的視力已發展成熟,因此超過9~10歲的弱視就難以治癒。兒童弱視最好的治療時機是6歲以前,所以滿3~4歲的兒童應前往眼科做初次檢查,及早確認兒童的視力是否在正常發展的範疇。

兒童弱視的5種原因類型

依據不同原因,兒童弱視可分為5種類型: 弱視原因1:斜視性弱視

斜視為最常見的弱視類型。因為眼球肌肉不協調,使雙眼朝向不同方向。為避免複視所造成的視覺混淆,大腦會抑制其中一隻眼睛的視覺發育,而過度依賴另一隻眼睛,造成一眼的發展阻礙,嚴重時可能會形成鬥雞眼。 弱視原因2:屈光不正性弱視

無論近視、遠視或散光,若度數過高皆會使影像模糊,無法對視覺中樞產生正常刺激。若發生此情況卻未矯正視力,就會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3:雙眼不等性弱視

當雙眼度數相差甚多時,大腦會依賴視力較好的那隻眼睛,進而抑制另一眼的發育,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4:剝奪性弱視

若小孩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眼皮下垂或角膜混濁等眼睛疾病,會阻礙光線進入眼球,造成視網膜影像模糊,進而導致弱視。

弱視原因5:遺傳因素

家族有弱視或斜視病史,小孩有較高機率會有相同問題,因此家族成員有弱視,小孩出生後最好提早赴眼科檢查並定期追蹤。 兒童弱視如何治療?矯正弱視的4種方法

治療弱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配戴眼罩。戴眼罩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強迫使用弱視的那隻眼睛,促進弱視眼的視力逐步正常發展。

眼罩配戴的時間因治療開始時間或弱視程度而定,通常愈早發現則弱視程度愈輕微,治療時間相對愈短,這也是為何醫師建議及早檢查與治療的觀念。弱視兒童通常一週會維持5~6天的配戴頻率,每天配戴8小時以上,但此頻率與時間長度也會因不同個案或病情而有所變化,例如某些小孩十分排斥在幼稚園戴眼罩,父母可能會斟酌改成周末或在家時間才配戴。

基本上,配戴的時間愈長且頻率愈高,效果會愈好,但也不可連續好幾天配戴或不換眼配戴,以免視力正常的那隻眼睛反而退化。家長需遵從醫師指示配戴。通常配戴1~2個月後,弱視眼的視力就會開始進步。

其他治療弱視的方法包括: 配戴弱視眼鏡:若有屈光不正的問題,除了配戴眼罩之外,小孩還需配戴眼鏡調整焦距。 弱視訓練:透過讓小孩看視覺刺激儀、手機或平板上的弱視訓練app,刺激視覺發展,屬於輔助療法。 手術治療:若小孩為剝奪性弱視,即需透過矯正眼瞼下垂或白內障手術等治療方式,讓眼睛所見的影像可正常傳送至大腦。

5特徵判斷小孩是否弱視

嬰兒階段

滿月後,眼睛對玩具或小手電筒的光線沒有反應

幼兒滿3歲後 行動遲緩或手眼協調能力差 直視時有一眼會向內或向外偏移 經常有歪頭、瞇眼、皺眉或閉起單眼的習慣 經常眨眼、怕光或流淚

寶寶吐奶怎麼辦?拍嗝有用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6招處理嬰兒吐奶

新手父母都會遇到嬰兒吐奶、溢奶的情況,初次面對時多數父母都十分緊張。

Hello健康》為您說明吐奶、溢奶原因,解釋兩者之間的差別,並教您如何處理嬰兒吐奶與溢奶,讓您遇到吐奶不慌張,有效減少嬰兒吐奶的情況。

嬰兒吐奶、溢奶的差別?

吐奶和溢奶常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其實兩者差別在於吐奶的反應較激烈,寶寶除了會出現嘔吐的反應外,奶水還可能由嘴巴或鼻孔噴出;溢奶則相對緩和,奶水可能是因為胃食道逆流或姿勢不良,由嬰兒的嘴巴緩緩溢出。

若嬰兒在喝奶過程或喝奶後,有咳嗽搭配奶水噴出的狀況,則稱為「嗆奶」,原因可能是一次喝太多、排氣不足或胃食道逆流所致。

嬰兒吐奶、溢奶原因

寶寶滿3個月大前,吐奶或溢奶的情況皆屬正常,其原因可分為以下6點:

腸胃發展未成熟:由於新生兒的賁門尚無法完全緊閉,使得喝下的奶水容易因嬰兒激烈運動、姿勢變換,而發生胃食道逆流,導致溢奶。 過度餵食:嬰兒胃容量很小,若一下喝太多奶,可能造成胃部壓力過大,引發吐奶。 喝奶姿勢不佳:親餵寶寶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寶寶要主動吸吮才有乳汁;瓶餵寶寶則相對被動。如果平躺餵奶的話,嬰兒容易因奶水進入氣管而嗆到,或是喝下太多空氣而脹氣。 奶瓶孔洞太大:孔洞過大代表奶水的流速也會增快,易導致寶寶來不及吞嚥而溢奶或是嗆奶。 奶粉過敏:有些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喝下配方奶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出現便祕、拉肚子或是嘔吐等症狀。(推薦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生理結構異常:例如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餵完奶後幫寶寶拍嗝可減少寶寶因脹氣而發生溢奶或吐奶的機會。 嬰兒吐奶怎麼辦?6招處理吐奶、溢奶

家長發現寶寶有吐奶或溢奶狀況時,可參考以下6種方法改善: 確認奶瓶流速適中:將奶瓶倒置,觀察奶水是否呈一滴一滴流出,若沒有的話、或是孔洞過大流速過快,則建議更換奶瓶。 餵完奶後拍嗝:將寶寶頭部靠於肩膀處,以手掌由下往上輕拍背部,幫助寶寶打嗝排出氣體。或也可讓寶寶坐在腿上,一手以虎口托住寶寶下巴和身體,另一手幫寶寶拍嗝。拍嗝不僅能減少寶寶脹氣,也有助降低吐奶機率。(推薦閱讀:寶寶打嗝打不停怎麼辦?4招小撇步教你舒緩) 餐後避免激烈運動:在寶寶喝完奶後20~30分鐘內,盡量不要讓寶寶做太激烈的活動。 避免寶寶趴睡:趴睡的寶寶若發生吐奶可能會埋住臉部,導致無法呼吸。 更換奶粉:對於一喝配方奶就會吐奶或溢奶的寶寶,建議家長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減少寶寶的腸胃壓力。 適時哺餵寶寶:避免寶寶餓過頭、以致於下一餐因飢餓而一下子喝進過多奶水,很容易發生嗆奶或吸入過多空氣。

嬰兒吐奶需要看醫生嗎?

基本上,嬰兒吐奶或溢奶的情形十分常見,通常稍作休息後即可緩解,很少於短時間內不斷發生,或造成嚴重併發症。但若你已嘗試以上方法,卻仍發現寶寶吐奶或溢奶情形頻繁發生,不妨考慮就診檢查。此外,若發現寶寶吐奶、溢奶合併以下症狀,建議立即就醫:

吐出來的奶混雜黃、綠色液體,或是帶血。 拒絕進食 吐奶情形嚴重 寶寶體重停滯

小孩晚睡長不高?這時間入睡是關鍵!7大晚睡常見問題一次看

現代小孩容易因社群軟體、線上遊戲等誘惑,而拖延睡覺時間,尤其每到假日就晚睡,甚至熬夜的小孩更不在少數。

究竟小孩晚睡會造成什麽影響?有哪些方法能避免孩子成為夜貓族?《Hello健康》一次為你解惑孩子晚睡的各種問題!

小孩晚睡有哪些壞處?4大常見生理問題一次看

若因長期晚睡而導致睡眠不足,便有可能出現以下4種問題: 容易在白天想睡覺 無法集中注意力 容易感到煩躁、易怒及喜怒無常 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延伸閱讀:不只小孩會過動!成人ADHD過動4症狀

別讓小孩晚睡的3個理由

小孩晚睡不單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體力,長期晚睡更會妨礙孩子發育,以下列舉3項晚睡對兒童發展的危害: 1. 小孩晚睡會影響身高發展

據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醫師於長高門診的觀察發現,現代孩子容易長不高的原因,並非源自營養不良,而是與運動及睡眠較為相關,尤其睡眠作息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鍵因素。

依人體的生理時鐘,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屬於深度睡眠期,也是兒童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時段,這段時間內,生長激素不僅會刺激骨骼生長板,還會修復肌肉、腦神經等組織,使人恢復活力。若孩童未能在此段時間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導致生長激素的分泌無法進入上升波段,即可能影響兒童的身高發展。

2. 學習能力下降

睡眠佔據每人生命中約1/3的時間,是人類基本生存要素之一,對正值發育階段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其重要性更不在話下。

據兒福聯盟所提供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每天睡眠時數為6.9小時,平日6點多起床上學後,通常都會等到晚上12點才能上床睡覺,每日包括上課及唸書可能就超過10小時,若在加上玩手機或使用其他3C產品的時間,就相當容易導致晚睡的情況發生。

另外,調查也發現學生睡眠和疲累的程度呈現中度負向關係,即睡愈少愈容易疲累,反之亦然。長期睡眠不足及沉重的疲累感,讓學生難以在學校支撐1天近乎10小時的學習生活,因此部份學生經常會於上課時,出現打瞌睡的情況發生,進而造成學習能力下降。(延伸閱讀:快睡著突然抖一下驚醒?睡覺抽動竟會影響健康) 3. 睡眠不足恐提高近視風險 

晚睡不僅可能會造成孩子隔天早上起床,因睡眠不足而注意力不集中,還有可能會提高近視的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比起睡眠時間達9小時的學童,近視風險增加9.04倍,而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有近視的學童佔76.5%;睡眠時間達9小時的學童近視率則僅有23.5%。(推薦閱讀:眼睛疲勞、紅腫癢!用眼過度快休息

睡眠充足、做好視力保健

建議各位爸媽除鼓勵孩子盡早上床睡覺,也應每年定期帶孩子接受視力檢查1~2次,提醒孩子每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並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近視或避免度數持續加深。

每天睡多久剛剛好?兒童、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大公開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所建議的睡眠時間,18~60歲的成年人每日應睡足7小時以上。然而,對於還在發育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睡眠充足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究竟孩子每日應該花多少時間才合適?請見以下說明: 學齡前兒童(3~5歲):10~13小時 學童(6~12歲):9~12小時 青少年(13~18歲):8~10小時

如何讓孩子不晚睡?養成這5種習慣就對了! 不論平日或假日都鼓勵孩子維持固定的就寢及起床時間,避免晚上睡不著的情形發生。 在睡前30分鐘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視等3C產品,以防其投射出的藍光延後褪黑激素分泌,導致孩子入睡或睡眠品質受影響。(同場加映:睡覺手機別作伴!3壞處影響睡眠品質) 攝取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讓人情緒異常亢奮,因此睡前6小時建議盡量避免給孩子飲用茶、咖啡、可樂、提神飲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晚餐最好在睡前3~4小時用餐完畢,且不要吃得太飽,以防增加腸胃消化時間,影響睡眠品質。 午睡以30分鐘為限,以免造成夜間就寢時,因腺苷濃度不足而缺乏睡意,進而導致晚睡而睡眠不足,影響隔日學習狀態。

新生兒黃疸2週以上快就醫!膽道閉鎖用3症狀判斷,治療晚恐須肝臟移植

膽道閉鎖(Biliary atresia)是新生兒漸進性的膽道疾病,在台灣每1萬5千名新生兒中,約有1個會發生膽道閉鎖。根據台大醫院護理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會新增30~40名膽道閉鎖病童,但有3成病童因未被發現,而錯失黃金治療時間。《Hello健康》為你介紹什麼是膽道閉鎖,分享判斷膽道閉鎖3大症狀。

膽道閉鎖是什麼?

膽道閉鎖是一種好發於新生兒的肝膽疾病,可能原因包括膽管的先天性畸形、發育不良,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因缺血導致膽道分化及發育障礙所致。

膽道閉鎖指連接肝臟與十二指腸間的膽道已無法暢通。由於膽道主要功能是將肝臟製造的膽汁運送至腸道,作用為消化脂肪性食物。而膽囊則負責將膽道輸送來的膽汁儲存起來,當有食物待消化時才會收縮,並將膽汁釋出至十二指腸。一旦膽道不通時,肝外管腔將隨之封閉,以致於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運送至腸道,糞便將呈現灰白色,並累積在肝臟,進而產生肝硬化的風險。

若2歲前未及早診斷出膽道閉鎖的可能性並加以治療,恐怕將造成肝臟變大且硬化,進而引發肝衰竭而有生命危險。

判斷膽道閉鎖的3大症狀

不少人常將膽道閉鎖與新生兒黃疸搞混,父母們應多加觀察以區別;若寶寶黃疸持續時間過長、超過14天以上,應儘速就醫,診斷是否為膽道閉鎖。

建議父母可觀察有無下列3大症狀: 持續性黃疸:超過2週以上,且已排除因母乳哺育讓代謝效率變差所造成的黃疸。 糞便呈灰白色:可利用衛生福利部提供的九色卡來對寶寶的糞便顏色,當顏色落在1~6號的異常色時,應立即就醫。 肝脾腫大:產生腹脹、腹水。(你應該要知道: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膽道閉鎖恐需肝臟移植

除了上述症狀外,醫師還會透過下列3項檢查診斷是否為膽道閉鎖:

抽血:檢驗肝指數、膽紅素,進行血清、尿液檢查,確認是否有新生兒肝炎。 超音波:腹部超音波檢查膽囊、膽管是否有腫大。 核子攝影:肝膽道核子攝影可檢查出膽囊、膽管腫大。

在診斷出膽道閉鎖後,醫師會依照嚴重程度進行手術或肝臟移植:

手術治療:施行葛西手術(Kasai procedure,肝門空腸吻合術),切開不通的膽道,將小腸連接到肝,讓膽汁不再淤積。越早接受手術,越能成功讓膽汁流通。若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才進行手術,成功機率較低。值得注意的是,當肝臟持續纖維化、黃疸加深,併發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肝昏迷時,只能轉為肝臟移植保障寶寶的性命。 肝臟移植:若手術失敗,將需進行肝臟移植才能保命。建議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可直接考慮肝臟移植,成功率將比手術高。(推薦閱讀:胎盤前置風險多!日常4招避出血、預防前置胎盤發生

許多父母會想知道,當寶寶經過手術後是否能恢復到正常人一樣?答案是不一定,術後可恢復到正常水準的機率僅有1/6,多少都將有肝硬化情形,因此手術後仍應定期追蹤治療,預防膽管發炎、肝硬化、水腫、腹水等併發症。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嬰兒長鮭魚紅斑怎麼辦?會消失嗎?寶寶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的原因、治療有解!

孩子是爸媽們的心頭肉,多數父母當在嬰兒身上,發現有大片紅斑時,特別是臉部和脖子的部位,都會不知所措且異常緊張,擔心寶貝孩子從小就壞了樣,或可能得一輩子帶著顯眼的胎記見人。

其實,「鮭魚紅斑」就是先前《Hello健康》曾說明過的嬰兒血管瘤 的一種,因此也經常和「葡萄酒色斑」、「嬰兒血管瘤」一併討論,其,而產生「鮭魚紅斑」的原因為何,「鮭魚紅斑」又該如何治療,發生「鮭魚紅斑」時一定會變胎記嗎? 就讓《Hello健康》為爸媽們一次解惑! 嬰兒血管瘤≠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

嬰兒血管瘤常被稱為鮭魚紅斑,但兩者在醫學上實為不同病變,多數時候是為了方便病人理解而以此稱呼。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infantile)為良性的血管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腫大所致,等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如腦部血管瘤、肝臟血管瘤,只是發生位置為皮膚。(延伸閱讀:皮膚長紅痣?「櫻桃血管瘤」上身小心肝異常、7成以上好發年長者!

而鮭魚紅斑(Salmon Patch)、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則是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s ),意即血管產生結構上的異常,導致血管顏色顯露於表皮上。

相對於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病變位置柔軟、扁平,容易受外力影響而改變顏色,像是用手按壓時顏色會消散,且通常沒有增生期或消褪期,會一直維持相同外觀或結構,唯鮭魚紅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散。

鮭魚紅斑:前額、後頸最常發生

鮭魚紅斑是一種暫時性的胎記,顏色呈粉色或鮭魚似的肉紅色,通常出現在前額區域如眉間、眼睛周圍,或頭部後方、後頸部,因此又稱為天使之吻(Angle’s kiss),或送子鳥的叼痕(Stork bite),意指送子鳥叼著寶寶後頸所留下的痕跡而來。

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因血管會在皮膚層下擴張。擴張過程中若有過多的血液流向特定區域,便會造成鮭魚紅斑。由於鮭魚紅斑為微血管擴張所致,因此當寶寶大哭,或洗完澡、天氣太熱而體溫升高時,顏色就會加深,但溫度降下後就會恢復正常。

鮭魚紅斑會消失嗎?需要治療嗎?

鮭魚紅斑一般無需治療,待嬰兒滿1~2歲後就會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晚至6~7歲才褪色。不過亦有研究指出,約有半數人的鮭魚紅斑會持續至成年,終生不會消褪。若小孩的鮭魚紅斑生長部位十分顯眼,且至6~7歲以後仍未消失,父母可考慮讓小孩接受脈衝染料雷射(Pulse dye laser system, PDLS)治療。

脈衝染料雷射所射出的雷射光,可使擴張血管內的紅血球吸收雷射光的熱能,進而使血液凝固、微血管萎縮,並且不會造成疤痕及傷口。只要定期接受雷射治療,鮭魚斑便會漸漸褪去,徹底消失。(推薦閱讀:皮膚長疹紅又癢別亂抓!了解玫瑰糠疹原因、症狀、治療) 葡萄酒色斑不會消失、建議及早治療去除

葡萄酒色斑同為微血管異常擴張所致,新生兒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其顏色如同其名,為葡萄酒似的暗紅色、紫紅色或淺紅色,並可能出現於臉部、頸部或四肢。

相較於鮭魚紅斑,葡萄酒色斑無論是外觀、病況或治療都較為棘手。葡萄酒色斑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消失,反而會加深顏色、病變處會突起、變厚,並可能合併其它神經或結締組織的病變,如長於臉部,可能會引起眼睛或神經方面的異常。(你也想知道:寶寶臉長紅疹、皮膚掉屑?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一次改善

當長於四肢時,即可能造成骨骼或肌肉方面的異常;長於背部脊椎處,亦恐發生脊隨血管異常,因此建議及早赴醫檢查,諮詢醫師是否應盡早去除,避免惡化後引起其它併發症。 成年後顏色加深的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是脈衝染料雷射,小孩愈早接受治療,治療的效果愈好。因血管尺寸尚小、血管壁較薄,容易透過雷射去除。一般而言,若在幼年或葡萄酒色斑尚為突起時接受治療,通常每3~6個月治療1次,照射3~6次後即可;反之,若已成年且葡萄酒色斑已經突起,便需治療約6~12次即可去除。

產後哺乳胸部真的會下垂?一次搞懂餵母乳的好處與乳房構造變化

不少媽媽們於哺乳期間,除了可能會因疏忽或餵母乳的技巧不純熟,導致乳房出現不適,有些母親也會擔心哺乳後胸部形狀會產生改變,如胸部下垂或是2邊不對稱等。

究竟哺乳能帶給母親何種好處及壞處?胸型是否真的會有所改變?又該如何解決胸部下垂或2側大小不均的問題?《Hello健康》將為你一次解答! 有效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4大哺乳好處報你知

雖然懷孕和餵母乳都是相當辛苦的過程,但是母乳可說是寶寶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也是健康與成長的重要關鍵。不僅如此,餵母乳也能為媽媽本身帶來以下4種好處: 產後出血較少:若寶寶能正確吸吮乳房,便能刺激產婦的腦下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與恢復,以減少產後大量出血。 協助產後身材恢復:由於孕期儲備的脂肪,為製造乳汁的原料,再加上哺餵母乳時需要消耗的能量較多,所以哺餵母乳的媽媽們,通常較容易恢復好身材,達成瘦身的效果。(推薦閱讀:產後減肥難?5個原因作怪這樣解決) 罹病風險低:哺乳後可降低媽媽們罹患卵巢癌、乳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自然避孕:餵母乳可延長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達到自然避孕的效果,但非100%,故產後若恢復性生活時,最好搭配保險套、避孕藥等避孕方式較妥當。(延伸閱讀:不想生了?解析女生結紮手術優缺點、費用與後遺症,避孕效果近100%

哺乳真的會導致胸部下垂嗎?哺乳後乳房構造變化一次了解

一般而言,乳房沒有肌肉,是由脂肪、乳腺與纖維組織所構成的,並藉由庫伯氏韌帶(Cooper’s ligaments,支撐乳房腺體結構)連結到胸膛。而懷孕時這些韌帶會向外延長,血液也會被送至乳房內,使胸部更重、更飽滿。

另外,母乳的分泌也會增加乳房組織的密度,而哺乳期後乳房內的脂肪組織和結締組織,也會逐漸改變。(同場加映:成人喝母乳行嗎?味道甜但營養價值不高

基本上,不論是否有餵母乳,每位媽媽都會受到身體質量指數(BMI)、過去懷孕的次數、懷孕前胸部的大小、年齡,以及過去有無抽菸等因素,而影響胸型。

乳房與胸膛連接的韌帶,會在懷孕期間被拉長,並在完乳期過後收縮,所以可能會使胸型輪廓改變。雖然胸部有機會恢復原本的大小,但也可能導致胸部下垂的情況加劇,或是依哺乳習慣,而出現大小不同的情況。

胸部下垂、大小不均如何解決?

由於較常哺乳的乳房大小會偏大,因此建議各位媽媽,哺乳時可採用左右乳房輪流餵奶的方式,以避免胸部大小差異過大的情形發生。

此外,現在醫美產業發達,想要搶救哺乳後的胸部外觀,例如胸部下垂或大小不均等問題,皆能考慮接受胸部整形手術,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在手術前請務必和醫師做詳盡的諮詢,以了解手術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副作用。

成為母親自然會歷經這些外觀上的變化,其實還是有許多媽媽在產後或哺乳後,即使身形或胸型改變,仍然很愛惜自己自然的樣貌。

新生兒腎盂擴張別慌張,定期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就OK!

新生兒若患有先天性腎臟泌尿系統異常,出生後通常無明顯症狀,因此父母容易輕忽,例如新生兒腎盂擴張,雖然通常會自行好轉,但若症狀持續存在,便可能影響腎功能,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腎臟萎縮或腎臟衰竭。

究竟新生兒為何會出現腎盂擴張,以及該如何治療,以確保寶寶的腎臟能健全發展?讓我們先了解腎盂擴張是怎麼一回事吧! 腎盂擴張是什麼?

腎盂位於腎臟之中,形狀類似漏斗,功用是將腎臟所製造的尿液收集起來,排至輸尿管中。當尿液通過輸尿管後,便會儲存在膀胱,再從尿道排出。

腎盂擴張(Dilated Renal Pelvis,亦稱水腎、腎水腫、腎積水或腎腫大)指尿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外,累積在腎盂內,其問題如同一條堵塞的水管,當水管前端(輸尿管、膀胱)因某種原因而堵塞,無法正常排水,後端水管就會開始膨脹(腎盂)。

為什麼新生兒會腎盂擴張?

新生兒發生腎盂擴張的機率約1~2%,且多數為男嬰,發生原因可依生理性及病理性分別討論。 1. 生理性腎盂擴張

由於部分胎兒先天腎臟組織較大,在胎兒時期時產生尿液較多,且出生後較少排尿,導致尿液滯留腎盂之中,屬於先天性良性變化,因此部分醫師會用腎盂擴張描述此狀況,並以水腎或腎水腫稱呼較嚴重的腎盂擴張問題。

一般而言,新生兒腎盂擴張多會隨著寶寶成長而逐漸改善,無需接受手術治療,但應定期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追蹤。 2. 病理性腎盂擴張 輸尿管阻塞:新生兒輸尿管因先天狹窄而發生阻塞,其狹窄位置可能為腎盂與輸尿管交接處,或膀胱與輸尿管交接處。 膀胱輸尿管逆流:指膀胱排尿時,尿液一部分經由輸尿管逆流而上,同樣屬於先天泌尿問題。 輸尿管複製:屬於罕見疾病,患者擁有2套完整輸尿管,經常合併尿液逆流、輸尿管囊腫及水腎等問題。 多囊腎:腎臟成囊狀結構且失去功能,並於超音波上呈現腎盂擴張的影像。

新生兒腎盂擴張如何治療?

由於多數新生兒腎盂擴張皆為良性(生理性腎盂擴張),父母僅需依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確認腎盂有無繼續擴張,或是否隨著時間經過而逐漸恢復正常大小。

若檢查後發現腎盂並未變小或仍逐漸擴張,醫師便會建議做更密集的超音波追蹤檢查,並進一步安排其它影像學檢查,確認背後病因,並視其嚴重度評估是否執行外科手術。

病理性腎盂擴張無法透過藥物治療,因此若情況嚴重,影響腎功能或導致泌尿道頻繁感染,便需接受手術治療;反之,若情況輕微,醫師評估暫時不會影響腎功能,便可繼續定期追蹤檢查。 新生兒腎臟超音波檢查不能少!

母親在懷孕時期需接受例行性的超音波檢查,檢查胎兒腎臟大小、形狀及尿量。若此時已發現胎兒腎盂擴張,則生產後應接受追蹤檢查,確認新生兒腎盂擴張的情況,一般而言,新生兒腎盂擴張多會在數月後,隨著幼童泌尿系統發育成熟而逐漸好轉。

由於新生兒症狀表現較不明顯,若腎盂擴張持續已久,便可能影響腎功能及引起泌尿道感染,若腎功能嚴重下降,長期更可能引發腎臟衰竭或腎臟萎縮,進一步危害腎臟功能與人體代謝健康,因此新生兒父母不可不慎。

寶寶愛哭難哄睡怎麼辦?高需求寶寶特徵有這6個,掌握3撇步輕鬆照顧

每個寶寶天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和氣質,有的寶寶照顧起來很輕鬆,餵奶的需求不會太多,容易哄睡又睡得沉,而有些寶寶則天生容易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容易不安和哭鬧,常需要人抱著才能入睡。通常這類「高需求寶寶」(High-needs baby),照顧起來比較辛苦,需要爸媽們花多點時間陪伴。

若家中的寶寶經常哭鬧、不好哄睡,不妨看看他是否符合以下6項高需求寶寶的特徵,如果是也別擔心,《Hello健康》將於本文教你3招照顧高需求寶寶的方法。 高需求寶寶6大特徵

1. 吸吮需求高:高需求寶寶吸吮母乳的需求較高,且當他們想喝奶時,表達的方式會非常強烈且明顯。對他們而言,喝奶不僅能填飽肚子,還可以讓他們在母親的肌膚上感受到安全感,並增加親子間的身體接觸,奠定彼此親密溝通的基礎,也因如此,其斷奶的時間通常也會拖得比較晚。

2. 強烈表達情緒:承上述所說,高需求寶寶的哭鬧聲不僅只是表達內心的慾望,而是種迫切的需求。當高需求寶寶感到不滿足或有任何感覺時,會用盡全力表達,如大聲哭泣、滿足地喝奶、開心地笑等。

3. 活動力強:高需求寶寶的肌肉和心情,其實很少處於平靜狀態,甚至在睡覺時也會做出動作,且他們不喜歡被隔離或限制在嬰兒床、汽車座椅等地方。

4. 容易醒來:一般的寶寶只要不過度吵鬧,還是可以安穩地睡著,但高需求寶寶卻可能會因為輕微的噪音而醒來。(同場加映:了解嬰兒睡眠時間:睡前儀式讓寶寶乖乖睡

5. 非常敏感:高需求寶寶對周遭環境的改變十分敏感,他們偏好安全且熟悉的環境,若環境變化太多或與不熟悉的人接觸,便容易受到驚嚇或不安,而開始哭鬧。父母這時應保持冷靜,溫柔地輕撫寶寶,讓他們漸漸放鬆,接受改變。

6. 不易滿足:高需求寶寶哭鬧時,無法自我安撫、平靜,也很難感到滿足,但爸媽們也別因此覺得挫敗和沮喪,可多嘗試多種方式,如抱著時搖擺、走動、唱歌、給安撫奶嘴、傾斜床墊等。

照顧高需求寶寶的3撇步

若你發現家中的寶寶屬於高需求寶寶的話,先別太擔憂,也不要認為這是負面的特質,因為通常這類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他們較具有同理心、樂於關心別人,也由於他們擁有敏銳的洞察力,所以通常具有較高的思考和自律能力,能考慮到自身行為對他人產生的影響。以下是3個照顧高需求寶寶的小撇步:

1. 接受寶寶特質:學會接受這就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特質,不要因為無法滿足寶寶而過度自責,只要盡可能地讓寶寶獲得安全感就好。

2. 讀懂寶寶的需求:學會察覺和分辨寶寶的需求,例如媽媽將寶寶從他人手中接過來抱時,就不哭了,那就代表剛才寶寶的哭泣是希望媽媽抱。在觀察寶寶需求訊號的過程中,需要一些耐心,請爸媽們別氣餒喔!

3. 請家人協助:照顧高需求寶寶是很費心的,建議老公或其他家人盡可能地從旁協助,或是做些未完成的家事,別讓媽媽獨自一人忙碌。(同場加映:在家工作兼顧小孩不抓狂~3撇步分享

孩子「七坐八爬」慢了怎麼辦?可能是「粗大動作發展遲緩」、6大發展指標這樣看!

我們常聽到關於嬰兒發展「七坐、八爬、一歲站」的順口溜,究竟有無其參考價值?若家中寶寶表現不如預期、甚至感覺「比較慢」,會有不良影響嗎?每位孩子從出生開始,其生理機能就逐步往成熟的方向發展,而每個孩子發展軌跡都不盡相同,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嬰幼兒的兒童發展連續圖可發現,寶寶們在相同的生理年齡已經可以做出發展里程碑的動作。

這裡指的即是約有8成的孩子在相同的生理年齡時,已可做出該項動作,但如果落後,就需要注意孩子可能有「發展遲緩」的狀況。發生遲緩的部分可能在不同的發展面向,如認知、動作、語言等,可說是較容易被父母們觀察而警覺的重要指標,更進一步,就可能是所謂的「粗大動作發展遲緩」。

究竟「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指的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了解家裡的寶寶有「粗大動作發展遲緩」呢? 什麼是粗大動作發展遲緩?

「粗大動作發展遲緩」的兒童,即是指在行走、爬行、跳躍、跑步等大肢體動作,發展成熟的速度明顯慢,或是動作品質如平衡、協調、耐力顯著較差。其實,嬰幼兒的發展有許多面向,但孩子們的爬行、站立、行走等粗大動作,是較容易被我們觀察而警覺的部分。舉例來說,當孩子經常跌倒、動作笨拙、或老是喊累要大人抱等都是警訊。

透過檢視發展里程碑,我們就能夠確保孩子在動作發展的步調上,是否與同儕進度相同。

發展遲緩知多少?

「發展遲緩」指的是 孩子與大多數同年齡的兒童做比較後的「相對結果」:

在同齡兒童中約有90%已具備爬行、站立或行走等相關能力,但若孩子仍無法執行或表現時,或孩子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就應懷疑有遲緩的可能。

 

此時即有必要透過詳細完整的專業醫療評估,並持續追蹤一段時間後判定是否具「發展遲緩」的可能。

幼兒期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

每個年齡階段,孩子都在經歷大腦、神經、肌肉與骨骼等生理各方面的發育。從嬰幼兒早期的原始生理反射,逐漸隨著大腦成熟而整合消失、頭頸部開始的肌肉動作穩定、視覺從灰濛到能夠辨別物體,檢視幼兒發展有許多可觀察的重點。 6大年齡發展指標這樣看

依據年齡作為區分,我們列出以下各年齡時應發生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以及在足齡時就應完成的指標動作有哪些,幫助爸媽留心孩子的發展狀況:

滿4個月: 趴臥且骨盆貼在床板上時,頭胸可以抬離床面 從仰臥的姿勢拉扶孩子做起,頭會跟上抬起而不垂墜 扶坐時,寶寶的頭幾乎都維持抬起

滿6個月: 直立姿勢抱著寶寶時,脖子可以豎直讓頸部維持中正 能自己翻身,由俯臥趴撐翻成仰臥 可以自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

滿9個月: 不需大人攙扶就能坐穩 能獨立自己爬行(腹部貼地、匍匐前進)

滿12個月: 雙手扶著傢俱會走幾步 牽著雙手可以走幾步路 可以拉著物體自己站起來

滿1歲半: 可以走得很快、走得很穩 扶著欄杆或牽手能夠上樓梯

滿2歲: 會自己上下樓梯 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 會踢球(短暫的單腳站立另一腳踢球)

學齡前的粗大動作的發展指標

寶寶在滿二足歲後,大多開始進入幼兒園的幼幼班就讀,進行學齡前的校園生活與學習。此時幼兒們的動作發展也有了新的躍進,我們可以觀察到更多有爆發力、穩定的動作出現!

家長、學校老師則能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各式活動表現,檢視孩子是否有落後的情況:

2~3歲: 不扶東西可以雙腳同時離地跳 會手心朝下丟球或東西

3~4歲: 不需牽扶就可自己上下樓梯 不扶東西。可以單腳跳一下

4~5歲: 能夠腳趾腳跟相接,向前走2~3步 不扶東西,能夠單腳連續跳五下以上

5~6歲:

不扶東西,可以單腳站10秒鐘 能夠雙腳立定跳遠45公分遠

動作發展指標落後怎麼辦?

綜合以上觀察條件與標準,一旦觀察到家中的孩子疑似有動作發展指標落後的現象時,切記不要有鴕鳥心態,或拖拖拉拉、延後尋求專業協助的時間。若孩子疑似動作發展慢,建議應與孩子一同前往專業醫療院所之復健科,由治療師、醫師共同進行發展評估,確認是否為全面或單項能力的遲緩,提供確切之診斷並及早開啟早療計畫。(你也想知道:當沉默不是金~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 早期療育:3~6歲為黃金治療期、治療結果達10倍以上!

當我們能夠越早發現孩子動作發展落後的情形,就越能及早透過積極介入與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為動作發展落後的孩子即時治療!一般來說,6歲以前是早期療育的黃金階段,若能在3歲之前開始療育,效益更是高達10倍。因此,當家中幼兒發生動作發展較慢時,家長也先別慌,只要透過完善的療育計畫以及積極的參與,您家中的寶貝也可以趕上!

「粗大動作發展遲緩」3大重點!

➡︎「發展遲緩」指的是 孩子與大多數同年齡的兒童做比較後的「相對結果」:

在同齡兒童中約有90%已具備爬行、站立或行走等相關能力,但若孩子仍無法執行或表現時,或孩子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就應懷疑有遲緩的可能。

 

➡︎粗大動作發展指標:分為幼兒期(4個月~2歲前)與學齡前(2歲~6歲)之觀察年齡區段。

 

➡︎疑似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時:3~6歲為最佳黃金治療期,應赴專業醫療院所由復健科治療師與醫師協助評估。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新手爸媽別大意!6大寶寶常見腸胃道疾病

寶寶腸胃不適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當寶寶無法透過語言、只能以哭鬧或是情緒躁動來表達身體不適時,新手爸媽們也應多加觀察,並透過日常互動中發掘潛在的寶寶不適症狀。而寶寶常發生的不適中,又以腸胃道疾病最常見,有時因攝取乳品時所致的乳糖不耐症、或是便秘而引起讓寶寶焦慮又難受,更是讓新手爸媽們無所適從。

Hello健康》邀請萬芳醫院小兒心臟專科醫師黃斯煒,彙整出6大最常見的新生兒腸胃道疾病,讓新手爸媽們及早發現,讓自家寶貝們及時接受治療,不再哭哭。 腸套疊

出生5個月到3歲左右的幼童易有腸套疊症狀,其主因源自寶寶的腸胃道尚未穩定,腸胃道在蠕動的過程中,前段腸子套入後方腸段內,造成腸阻塞(以小腸套入大腸中尤為常見)。

若卡住的時間過長,會引起腸壞死、腸穿孔、腹膜炎,嚴重時有致命的危險。(你也想知道: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黃斯煒醫師提醒家長,孩子發生腸套疊時,常有陣發性哭鬧不休的情形,此症狀可能會維持數分鐘,忽然間卻又停止哭鬧,但隔了數十分鐘後,孩子又會突然開始哭鬧不停且無法安撫。

此外,發生腸套疊的幼童亦有嘔吐、冒汗、臉色蒼白等症狀,當體力耗盡時會虛脫、嗜睡、脫水,有些寶寶則會排出「草莓果醬狀」的血便。

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由於寶寶的腸道神經未發育完全,乳糖不耐症、對牛奶蛋白過敏都會引起腸道蠕動,進而造成寶寶不適。

黃斯煒醫師表示,嬰兒腸絞痛好發於不滿5個月大的小寶寶,醫師通常會用「333」準則提醒家長:每天哭鬧時間超過3小時、每週超過3天出現症狀、持續超過3週。若符合以上3種情況,就要小心寶寶可能有嬰兒腸絞痛!(延伸閱讀:腸絞痛怎麼辦?關鍵5S改善寶寶腸絞痛的哭鬧)

腹股溝疝氣

尚未出生的嬰兒的鼠膝部位置,腹腔和表皮之間會有一條通道稱作鞘狀突。由於鞘狀突和腹腔相通,若腹腔中的腸子跑到鞘狀突內,則患者的肚子外觀會出現明顯凸起,像是有一包東西「凸出來」,此狀況稱作腹股溝疝氣。

黃斯煒醫師舉例,小男生的鞘狀突與陰囊相通,一般在出生前這條通道會自動關閉,否則腸子會跑到陰囊或鼠蹊部位置,甚至更往下進入到陰囊。此狀況有時會造成腸子無法推回,造成腸阻塞。情況較嚴重時,腸子會扭曲、壞死,甚至有致命風險。

黃斯煒醫師指出:「小女生雖然沒有陰囊,但仍是有鞘狀突這個孔道。因此當腹腔中的腸子跑到鞘狀突中時,也一樣會發生疝氣,不過男生發生腹股溝疝氣的機率遠高於女生,約是女生的4~5倍。」

當寶寶有疝氣時,會有便祕、腹脹、吐奶、食慾不振的症狀,爸媽通常可以在幫寶寶換尿布、洗澡時發現腹股溝看到或摸到突起的腫塊,若嬰兒安靜下來或睡著時就會消失。當發現這樣的狀況時,就需要找醫師進行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胃食道逆流

黃斯煒醫師強調,「沒錯,孩子也是會有胃食道逆流!更進一步說,新生兒胃食道逆流是相當常見的腸胃道疾病」

寶寶出生後4個月為高峰,7個月後又會逐漸改善。這是由於寶寶的賁門括約肌尚未發育成熟,會引起胃酸、消化液逆流到食道。大部分胃食道逆流的寶寶會出現吐奶、溢奶,但有些會食慾不振、哭鬧、躁動的症狀。(你也想知道:嬰兒第10週:寶寶學翻身 留意嬰幼兒胃食道逆流) 便祕

便祕是寶寶常見的腸胃困擾,且也是診斷上相對困難的問題,同時也需要靠爸爸媽媽多觀察。

黃斯煒醫師指出,便祕通常會有「排便困難」的症狀,如寶寶想大便時會出現憋氣用力、臉部漲紅的狀況,亦可能因上不出來而哭鬧不安。此外,寶寶便祕時的大便質地會偏硬、或是呈「一小顆羊大便」狀。

再更大一點的寶寶,若吃下的食物蛋白質含量較高、水分攝取較少,且不愛吃蔬菜水果,也較易發生便祕和糞便偏硬的狀況。

黃斯煒醫師也提醒家長,有些便祕則是疾病引起的,如先天性巨結腸症。因此,當孩子便秘久久未改善時,還是要給醫師再次評估,看看是不是其他疾病所造成的便秘。

腸胃炎

腸胃炎也是嬰幼兒常見的腹部疾病,主要是細菌(沙門氏桿菌)或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引起。常見的症狀為嘔吐、腹瀉(糞便呈稀水狀,摻有血絲或黏液),有時會合併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有些寶寶的情況較嚴重時,會導致脫水、低血糖,少部分則有腸阻塞、胃穿孔或敗血症,不可輕忽。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