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鼻子能治好過敏?洗完鼻水反而更多?教你洗鼻器正確用法!

洗鼻子能治好過敏?洗完鼻水反而更多?教你洗鼻器正確用法!

過敏性鼻炎病患,尤其是過敏兒的家長們,為改善孩子們的過敏症狀,通常會積極做功課,尋遍所有可能的改善方法,而洗鼻子(鼻腔沖洗)便是其中之一。

不少父母聽聞洗鼻子可治療過敏,紛紛買了洗鼻器幫孩子洗鼻子,但洗完後不僅鼻子過敏絲毫不見改善,鼻水量反而增加,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

讓《Hello健康》為你介紹洗鼻器,說明洗鼻器是否可以治療鼻子過敏、哪類人特別適合洗鼻子,以及洗鼻器的正確用法。

洗鼻器介紹

洗鼻器是一種清潔鼻腔的工具,可分為手動、電動(診所多用此類)2種,屬於低風險的第1級醫療器材。

洗鼻器的運作方式是藉由將生理食鹽水送入鼻腔,通過鼻前庭、鼻竇及鼻咽部,最後從另一側的鼻孔或嘴巴排出,將鼻腔內的細菌、汙垢與過敏原沖出,達到過濾雜質與有害物質、軟化黏稠分泌物,以及恢復鼻腔濕潤的功效,進而緩解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症狀。

洗鼻子只是輔助 過敏應優先用藥治療

從上段介紹可知,洗鼻器是透過物理性的方式將鼻腔內的髒污、過敏原排除,而生理食鹽水本身對治療鼻炎並無療效,就像沖水洗澡,但水並不會治療體內疾病,僅能移除外在的髒污。

由於鼻子過敏是因鼻腔黏膜接觸過敏原而觸發,因此透過洗鼻器去除過敏原,的確有助緩解過敏性鼻炎症狀。

然而,洗鼻子在治療鼻炎上(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僅作輔助功用,若症狀嚴重,仍需以過敏藥物作為治療主軸。(推薦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英國2007年曾針對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鼻子對改善慢性鼻竇炎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如下: 類固醇鼻噴劑改善慢性鼻竇炎的效果,比生理食鹽水洗鼻子更好(延伸閱讀: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使用生理食鹽水洗鼻子可改善慢性鼻竇炎 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加上生理食鹽水洗鼻子,可提升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效果 生理食鹽水洗鼻子改善慢性鼻竇炎的效果,與按摩鼻腔鼻竇並無顯著差異 高張食鹽水和等張食鹽水對於改善鼻竇炎上,兩者效果並無顯著差異

同時,該研究也明確指出在緩解慢性鼻竇炎症狀上,應以類固醇鼻噴劑和抗組織胺等藥物控制症狀,再輔以生理食鹽水洗鼻法以達到加成效果。

不過,若鼻炎症狀輕微,平時確實可以藉由洗鼻子進行日常保養與緩解不適。

洗鼻子的常用適應症

一般而言,在臨床上鼻腔清洗多用於以下情況: 有黏稠鼻涕時(推薦閱讀:擤鼻涕太用力恐導致中耳炎、鼻竇炎!正確擤鼻涕3步驟!) 慢性鼻竇炎 萎縮性鼻炎 頭頸部放射治療後 鼻腔手術後

這4類人最適合洗鼻子

下列4類人最適合在工作結束後或症狀發生時洗鼻子,將鼻腔內的粉塵、過敏原、發炎物質與鼻腔分泌物去除,以減少鼻腔與呼吸道的負擔: 經常接觸廢氣工作者(如交通警察、工廠工人) 工作置身於多粉塵環境者(如工地工人、裝潢工人) 處在重度空污縣市的居民(如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及高屏等空氣品質監測常亮紅燈的縣市之居民) 過敏性鼻炎嚴重或正在接受鼻炎治療的患者

洗鼻子的步驟 清潔雙手: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清潔雙手。(延伸閱讀:乾洗手效果差~還是清水肥皂最乾淨) 準備溫鹽水:在鼻腔沖洗瓶內加入生理食鹽水,並調配水溫至30~35°C,或加入專用洗鼻鹽,依照指示水量指示加入溫開水,並均勻搖晃瓶身,直到鹽粉完全溶解。 將瓶口頂住鼻孔:低頭湊近水槽,嘴巴微開,並以嘴巴呼吸。 輕輕擠壓瓶身:瓶口持續頂住鼻孔,輕輕擠壓瓶身,讓半瓶鹽水注入鼻腔,從另一側鼻孔或嘴巴流出。 排出鼻腔鹽水:洗完一側後,不要捏鼻子,用紙巾輕輕擤出。 清洗另一側鼻孔:重複3~5步驟,清洗另一側鼻孔。 完全排出清洗液:將頭部輕輕左右搖擺,緩緩吹氣將鼻內液體完全排出。 清洗洗鼻器與晾乾:使用清水徹底清洗,並放置於通風處晾乾。

不可不知!洗鼻子8點注意事項 生理食鹽水或以洗鼻鹽調製而成的鹽水,對鼻腔的黏膜細胞刺激性較小、傷害較小,最適合用於鼻腔清洗。 不可以使用自來水、蒸餾水、眼鏡用生理食鹽水或自行用鹽調配濃度不明的鹽水,避免鼻腔黏膜水腫和脹痛,甚至引起感染發炎。 可使用無碘鹽,以每500毫升水量加入4.5克的鹽調配鹽水。不建議使用海鹽調配,除售價較為昂貴外,更需擔心是否含有海中生物的殘骸或排泄物。 鹽水水溫需控制在30~35°C之間,過低或過高皆會刺激鼻腔黏膜細胞,引發更嚴重的不適或過敏反應。 洗鼻時水流力道不可以太強,避免鼻黏膜受傷腫脹,甚至流鼻血。 使用完洗鼻器後,務必洗淨晾乾,建議每3個月更換1次洗鼻器,以免細菌滋生。 洗鼻器屬輔助用品,建議使用前諮詢醫師意見,使用頻率至多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即可。 建議於擁有藥商許可執照的藥局,購買具備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合格洗鼻器,避免購入品質不良的產品。

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可以治好嗎?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症狀及治療詳解

不少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兒童疾病,只有寶寶才有,但其實有1/4的人成年之後才會發病。有別於過敏、氣喘這類有著明確致病原因的疾病,異位性皮膚炎因為原因不明,難以控制和預防,治療起來相對棘手,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乾癢」所苦。

到底異位性皮膚炎是否能治癒?異位性皮膚炎真的沒有致病原因嗎?讓《Hello健康》從異位性皮膚炎的名稱由來、原因、症狀及治療等各層面,為你深入介紹這個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介紹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又稱異位性濕疹、嬰兒濕疹、過敏性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的名稱由來?

異位性皮膚炎的「異位性(Atopic)」一詞(注意不是異味哦!),源自於希臘文Atopy,字面本身的意思為錯置(Wrongly placed)。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受特定過敏原刺激免疫系統,而產生皮膚發炎、紅腫、脫屑等過敏反應。(延伸閱讀:過敏原檢測有用嗎?測越多越好?檢測過敏原前先看這篇

關於異位性皮膚炎你該知道的重要數據

在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約4.1~6.7%,其中約半數患者在嬰兒時期便出現症狀,有3成病童會於1~5歲間發病,並有50~80%患者合併有異位性體質(如過敏性鼻炎、氣喘)。 全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者約有10%,嬰幼兒患者佔3~5%,其中1歲之前發病者有60%、5歲之前發病者佔90%,而男孩的發病年齡通常早於女孩。 全球約有7.88%的過敏及氣喘兒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並有1/4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於成年後才出現症狀。

為什麼會得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機轉有多重因素,無法以單一因素來解釋,但目前多數研究皆將主要致病原因歸咎於免疫功能異常,而其成因則包括遺傳、環境或其他因素。

遺傳是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主因之一,若父母皆有異位性皮膚炎,小孩有81%機率有異位性皮膚炎,若父母僅有1位有異位性皮膚炎,罹患機率則為59%。

其它異位性皮膚炎危險因子包括:

居住於市區 住在紫外線曝曬不足或氣候乾燥的地區 典型西式飲食(飲食中含有大量糖分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5歲前反覆使用抗生素 壓力或情緒變化大 食物過敏 汗水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異常敏感,因此患者容易受外在環境的突然變化,或吸入過敏原而發病,如: 空氣變化(如空氣突然變冷、變熱或乾燥) 接觸過敏性或刺激性物質(如動物皮毛、地毯、尼龍或肥皂等) 吸入過敏原(如花粉、動物毛屑及塵蟎等) 吸菸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癢」和「乾」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特色,其初期症狀包括紅斑、丘疹、劇癢,並由於長期搔抓、揉擦而導致續發性病變,如破皮、脫屑、潰爛,以及各類色素沉澱與皮膚增厚苔癬化。

東方人常因此出現魚鱗癬(Ichthyosis),並伴隨手掌指紋加深及毛囊角化症(Keratosis pilaris)。此外,上唇或口角發炎也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特點。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型態與分佈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在臨床上可分為3期: 1. 嬰兒期(2個月大~2歲)

嬰兒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通常從2個月大開始顯現,但也可能早自2~3星期大即發病。病灶最常由前額、臉頰和頭皮開始,延伸到頸部、軀幹及四肢伸側。

尿布包裹的區域由於常與尿液接觸,皮膚濕度足夠,且有尿布保護搔抓不到,因此通常不會有症狀,其他可能患病的部位則包括耳朵、手和拇指。

由於患部不斷滲出組織液或結痂,經常處於潮濕狀態,嬰兒通常會因乾癢不適,而長期煩躁不安、哭鬧、徹夜難眠。(延伸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2. 兒童期(2歲~12歲)

此期病灶主要分佈在四肢屈側,特別是膝後窩、前肘窩、手腕、足踝、頸子、眼瞼、背部、臀部及大腿。

患童嘴唇或口腔周圍的皮膚經常處於乾裂、脫屑的狀態,並因此形成溝紋。典型症狀為皮膚乾裂、斑丘疹,以及由劇癢搔抓所引起的皮膚潰爛、色素沉澱及增厚的苔癬樣皮膚。 3. 青春期及成人(12歲之後)

此期病患的皮膚通常處於乾燥且敏感的狀態,並經常會發癢及出現苔癬化,分佈範圍包括四肢屈側、頸部、口腔周圍及上部軀幹,約30%患者的病灶由上肢開始出現,但部分患者僅手部有病灶浮現。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因此持續控制病情、減少誘發因子及改善皮膚情況便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重點。

讀者們可依據前述年齡階段及症狀嚴重度,瞭解自身或寶寶的病況,並與您的醫生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避免前述各項危險因子。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將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分為3個階段,各階段治療方法及使用藥物如下: 第1線治療 潤膚劑:屬於輔助腳色,用於促進角質含水量及減緩水分蒸發。 局部皮質類固醇:主要治療藥物,作用為消炎及長期控制病情,若輔以潤膚劑做維持治療,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效果長達20週。(推薦閱讀:類固醇藥膏強度分7級,皮膚癢該擦哪款?超詳細類固醇藥膏選用指南!) 抗組織胺:同為主要治療藥物,可改善皮膚炎搔癢症狀,副作用雖低,但療效較類固醇弱。 治療性的病患衛教:由於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透過專科、跨領域的整合照護方式,因此病患需瞭解完整衛教資訊。

第2線治療 局部調磷酸酶抑制劑:具有抗發炎和免疫調節的作用,長期使用可預防、延遲及減少1年內的疾病復發。 短期高劑量全身性皮質類固醇:主要針對,適用於緩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急性發作,,通常僅施用於成年病患。 光照療法:藉由照射設備所發出的紫外線,以達到免疫抑制、抗發炎和止癢的作用。 局部和全身性抗生素:透過抗生素減少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其他病毒所引起的續發性皮膚感染。 第3線治療 全身性免疫調節劑:適用於重度或難治型病患,因其藥效與副作用皆高,通常僅做短期使用。 抗菌劑:透過浸泡漂白水浴、鹽浴,或使用抗菌紡織品,以達到減少接觸細菌、避免感染惡化的目的。 替代療法:以中醫、心理治療等其他療法輔以第1、2線治療。

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鼻噴劑是治療過敏的常用藥物,除了診所、醫院會開立鼻噴劑外,藥妝店和藥局也均有販售。

鼻噴劑的種類繁多,讓人眼花撩亂,不禁苦惱哪一種鼻噴劑效果比較好,藥妝店和醫院的鼻噴劑又有什麼差異?別擔心,讓《Hello健康》為你介紹市面上常見的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以及鼻噴劑的正確使用方法。

市面常見鼻噴劑有3類 1. 去鼻塞充血劑

常見藥物名稱:歐治鼻(Otrivin)、醫鼻易(Sindecon)

又名血管收縮劑、去充血劑、擬交感神經促進劑,市面藥妝店常見的鼻噴劑皆屬此類,主要作用在於使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縮,減少腫脹,進而改善鼻塞,對於其他鼻腔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搔癢,並無治療效果。

去鼻塞充血劑藥效作用極快,適用於需快速緩解鼻塞的情況,在臨床上多為「急救」使用,並視情況搭配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改善過敏症狀。

禁長期使用!去鼻塞充血劑副作用有這些 

長期使用去鼻塞充血劑會導致藥效越來越差,而且會在停藥後產生「反彈性鼻充血」,造成鼻塞變得更加嚴重,形成所謂的「藥物性鼻炎」,最後漸漸對藥物產生依賴性,進入使用就緩解鼻塞,不使用就嚴重鼻塞的惡性循環,因此建議避免連續使用去鼻塞充血劑超過3~5天。

鼻塞充血劑的副作用包含心悸、呼吸急促、躁動、頭痛、失眠、血壓升高、眼壓升高、尿液滯留等,因此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攝護腺肥大與甲狀腺亢進患者需小心使用。 2. 類固醇鼻噴劑

常見藥物名稱:艾敏釋(Avamys)、內舒拿(Nasonex)

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要鼻噴劑,屬於處方用藥,需由醫師開立處方簽才可取得。

類固醇鼻噴劑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相當有效的維持性治療藥物,藥效比口服抗組織胺或抗組織胺鼻噴劑更好,主要作用在於免疫調節,抑制鼻黏膜發炎,緩解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也有助改善結膜炎。

類固醇藥效作用較慢,初次使用需等6~12小時才有效果,且需連續使用數天才可達到最佳功效,因此往往得長期使用,與去鼻塞充血劑的特性正好相反。若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後症狀獲得控制,醫師多會為建議將劑量調整至「最低有效劑量」,以維持控制過敏性鼻炎的功效,但減低副作用的影響。 類固醇鼻噴劑副作用

一般民眾使用類固醇,多會擔心月亮臉、水牛肩、發胖等副作用,但類固醇鼻噴劑的劑量低,藥效絕大部分僅作用於局部鼻黏膜組織,全身性吸收率遠低於1%,因此發生副作用的機率較低且多僅發生於鼻部,如鼻出血、乾燥、刺激、灼熱、疼痛感等。整體而言,類固醇鼻噴劑安全性高,也十分適用於長期控制過敏性鼻炎。

此外,口服型類固醇雖也會用於治療過敏,但因藥效較強,多在症狀嚴重時使用,不會長期服用。

3. 抗組織胺鼻噴劑

常見藥物名稱:噴立停(Azetin)

同為處方藥,需遵循醫囑使用,不販售於一般藥妝店。抗組織胺鼻噴劑藥效作用極快,最快15分鐘就有效果,但對鼻塞症狀緩解的程度不如類固醇鼻噴劑,但可緩解流鼻水、打噴嚏、發癢等不適。 抗組織胺鼻噴劑副作用

抗組織胺鼻噴劑主要缺點在於患者使用鼻噴劑時,藥劑流至口腔時會產生苦味或噁心感,常見副作用包括中樞神經影響(嗜睡、疲倦)、抗乙醯膽鹼副作用(便祕、排尿困難、口腔和眼睛乾燥、眼壓升高),因此服用後需避免駕駛與操作危險機械,青光眼及攝護腺肥大患者也需小心使用。 抗組織胺藥物 第一代VS第二代

由於一代抗組織胺藥物具的嗜睡副作用較為顯著,有時候會作為失眠藥物使用,但也因其抗乙醯膽鹼副作用較明顯,年長者與兒童應避免或小心使用。二代抗組織胺副作用發生機率較低,藥物作用時間較長,因此使用上較為安全和方便,但藥劑味道相對較苦。 4. 其他鼻噴劑

除上述3大類鼻噴劑外,臨床上還有下列鼻噴劑: Cromolyn sodium 肥大細胞穩定劑:藥效較類固醇及抗組織胺鼻噴劑差,副作用低,單日給藥頻率需達3~4次。因可對抗立即性的過敏原反應,在暴露於過敏原前30分鐘用藥,可達到預防過敏症狀的功效。 鼻內抗膽鹼藥物:改善流鼻涕的效果顯著,但對於其他鼻炎症狀皆無療效,可用於過敏性或非過敏性的流鼻涕症狀 正確使用鼻噴劑6步驟 新開封噴劑必須先對空氣噴壓數次,直到噴嘴可噴出足量噴霧,以確保每次給藥劑量足夠。每次使用前都必須搖勻。 清潔鼻腔:若鼻腔內有黏液或鼻垢,可能會影響鼻噴劑的吸收,請用乾淨紙巾事先清潔,或使用無菌生理食鹽水進行鼻腔盥洗。 使用鼻噴劑時,頭部保持直立並稍向前傾,以可避免藥物流入口腔。 將鼻噴劑的噴嘴置入其中一個鼻孔,噴嘴朝向鼻翼側,注意避免噴嘴接觸鼻黏膜。用手指壓住另一側的鼻孔。(註:因鼻中膈較為脆弱,可能因部分藥物如類固醇而造成損傷,故給藥時應避開鼻中膈。 完整按壓鼻噴劑1次,同時輕輕吸氣,使藥物進入鼻腔。吸氣不需過於用力,以免將藥物吸入口腔。之後閉氣5~10秒,增加藥品在鼻腔滯留時間,再用嘴巴緩緩吐氣。 另一鼻孔重複步驟,若每次需給藥2下,則建議左右邊鼻孔先各給藥1次,再從起始的鼻孔開始第2次(例左右左右)。 若給藥過程中若感覺藥物流入口中,建議漱口清除藥味並避免不必要的吸收。給藥結束後請以乾淨、乾燥紙巾清潔鼻噴劑噴嘴。

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鼻子過敏是十分惱人且難纏的症狀,即便許多人已盡力改善環境,打掃、除濕、換床單及與寵物分房等,過敏性鼻炎症狀卻仍不見緩解。

在這種情形下,過敏患者便需尋求藥物治療,但過敏藥百百種,要如何知道何種過敏藥最適合自己且最有效呢?

Hello健康》為你介紹所有常見過敏藥的種類、功效與藥名,一次讓你了解哪些過敏藥最適合自己,哪些應小心使用。

過敏藥有5大類

過敏藥可分成5大類: 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 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去充血劑(Decongestants) 肥大細胞穩定劑(Mast cell stabilizers) 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antagonists)

以上藥物皆可治療或緩解過敏性鼻炎,但依據使用方式、藥劑成分又可細分不同類型,以下依序為大家介紹。 1. 抗組織胺

第一型組織胺接受體阻斷劑(H1 receptor blocker)能阻斷組織胺所媒介的過敏反應,對鼻癢、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的治療效果顯著,但對鼻塞的改善效果並不理想。

依使用方式可分為:

口服抗組織胺:以二代抗組織胺為主要用藥,眼、鼻症狀大多於1小時內發揮效果,減緩鼻塞的效果中等。 抗組織胺鼻噴劑:對眼、鼻症狀藥效迅速,最快30分鐘內發揮效果。

依成分則可分為: 第一代抗組織胺:有中樞神經的副作用,如鎮靜、嗜睡、疲倦及注意力減退等,並具有弱抗膽鹼素作用(Anti-cholinergic effect),可能造成解尿困難、便祕、口乾,因此兒童及攝護腺肥大患者需避免服用,服用後也需避免駕駛及操作危險機械。 第二代抗組織胺:由於不通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不會有中樞神經副作用,如鎮靜或嗜睡等,安全性較高,而且藥效作用時間較第一代長,一天只需服用1~2次,方便性高。

常見藥名: 第一代口服抗組織胺:佩你安錠(Pilian Tablet)、特息敏錠(Dex-CTM Tablet)、希普利敏液(Cypromin Solution)、勝克敏液(Cetirizine Oral Solution) 第二代口服抗組織胺:停敏膜衣錠(Denosin FC)、艾來錠(Allegra Tablet)、驅異樂膜衣錠(Xyzal Film-coated Tablet) 抗組織胺鼻噴劑:噴立停(Azetin Nasal Spray)

2. 類固醇

類固醇能抑制發炎反應,減緩釋出過敏介質及其化學反應,並穩定血管壁,減少滲出液。對過敏性鼻炎的各種症狀,如鼻癢、流鼻水、打噴嚏及鼻塞等都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依使用方式可分為: 口服類固醇:對於舒緩過敏性鼻炎症狀十分有效,但因易引起諸多副作用,應避免長期使用,通常用於嚴重過敏性鼻炎症狀急性期。 類固醇鼻噴劑:屬於第一線治療用藥,在長期過敏性鼻炎控制上療效顯著。除可緩解諸多鼻炎症狀,對鼻充血與嗅覺恢復亦有效果。使用後6~12小時產生功效,但最大療效需連續使用數天才可達到。(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常見藥名: 口服類固醇:普力多寧錠(Predonine Tablet)、必爾生口服液(Kidsolone Oral Solution) 類固醇鼻噴劑:艾敏釋(Avamys Nasal Spray)、內舒拿(Nasonex Aqueous Nasal Spray) 3. 去充血劑(去鼻塞充血劑)

可使鼻甲中的血管收縮,緩解鼻塞症狀,多與其他類藥物併用。

依使用方法可分為: 去充血鼻噴劑:藥局所販售的鼻噴劑多為此類,適用於快速緩解鼻塞症狀,對其他鼻炎症狀皆無效果。此外,長期使用易會造成藥物性鼻炎,加劇鼻塞症狀,因此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3~5天。(延伸閱讀: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口服去充血劑: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散瞳等副作用,臨床上較少使用,並不建議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患者及小孩服用。

常見藥名:

去充血鼻噴劑:醫鼻易(Sindecon Nasal Spray)、歐治鼻(Otrivin Nasal Spray) 口服去充血劑:秀得寧錠(Seudorin Tablet)

4. 肥大細胞穩定劑

鼻噴劑藥物,能穩定鼻黏膜肥大細胞,抑制其釋放過敏介質。主要用於預防鼻過敏的發生,因此應在過敏反應發生前就使用,對於已出現的過敏症狀僅具輕度緩解效果,整體而言,對鼻過敏改善之上藥效較其他藥物差。

常見藥名:艾麗鼻用噴液劑 (Allergocrom Nasal Spray) 5. 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

口服藥物,國內以欣流(Singulair)為大宗,可降低人體白三烯素的活性,減輕氣喘發炎過程引起的各種症狀,主要用於合併氣喘的過敏性鼻炎病患。

因不含類固醇,過去廣為國內氣喘病患接受,但2020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布聲音指出Singulair(欣流)具有躁動、憂鬱等神經精神病學相關副作用,因於其藥品仿單上加註相關警示,使為數不少的過敏兒母親擔憂,但其實使用上安全性高,副作用發生率極低。(延伸閱讀:氣喘藥「欣流」副作用會使人躁動、憂鬱,過敏兒還能繼續吃?

常見藥名:欣流(Singulair)

花粉過敏喉嚨痛!快看醫師避免繼發感染

花粉季一到,當喉嚨痛、腫脹,就表示它發炎了,這也是花粉症(Pollen Allergy)的症狀之一。當過敏原刺激身體釋出組織胺(Histamine),就會導致喉嚨發炎、敏感。這個症狀不只不舒服,其實也很危險。以下三點,都是不能忽視的花粉過敏症狀,及早就醫才能避免繼發感染。

1. 喉嚨痛

喉嚨痛(Sore throat)是花粉症的常見症狀,若置之不理,喉嚨可能會腫脹到令人難以吞嚥食物和唾液,並使喉嚨受損。因花粉症引起的喉嚨痛,還可能會使喉嚨變得異常敏感和脆弱,進而演變成更難醫治的鏈球菌性咽喉炎(Strep throat),或其他繼發感染。(延伸閱讀:喉嚨痛怎麼辦?6招有效緩解喉嚨痛)

2. 鼻涕倒流

花粉症也會使鼻竇黏液增生,過多的鼻涕倒流至喉嚨,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喉嚨發炎。而堆積在喉嚨的鼻涕所引起的細菌滋生,就會變成日後喉嚨感染的罪魁禍首。因此若發現喉嚨有黃色濃稠的鼻涕,建議向醫師求診,因為這可能是繼發感染的前兆。

3. 異常的聲音改變

花粉症引起的喉嚨痛,會導致聲音沙啞,以及喘鳴(呼吸聲音粗糙)。這因為當喉嚨變敏感,喉頭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讓人無法正常發聲。花粉症也會使呼吸道阻塞,除了喘鳴,也可能造成呼吸困難,對有氣喘的人來說特別危險,應儘速就醫。(延伸閱讀:保養喉嚨養出好聲音!無咖啡因茶等5食材首選

這些可怕的症狀如何緩解?

首先應盡量避免讓自己暴露在有花粉的環境中,若已經有過敏反應,可以使用抗組織胺類的藥物(Antihistamine drugs)來緩解症狀。如果喉嚨痛持續,建議盡速就醫,請醫師會為患者做全面檢查。喉嚨痛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前兆,不能輕忽,即使症狀輕微,及早就醫才能避免潛在麻煩。

7月8日世界過敏疾病日:認識各種致敏原因

7 月 8 日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也許你沒聽過,但是對過敏(Allergy)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在季節交替、溫度急遽變化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而空氣汙染也會大幅增加氣喘等過敏性疾病的發作機率。難怪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早已把過敏性疾病列為 21 世紀的重點研究。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 2017 年因過敏性疾病就醫的人就約有 341 萬人,是不小的數字,本文就帶大家近一步了解過敏,認識各種致敏原因。

不是過敏而是不耐症

一項 2019 年的研究指出,美國各地四萬多名的成年受試者中,約有 10% 的人對一種或多種的食物會產生過敏反應,但是卻有高達 19% 的受測者「自覺」他們對某些食物過敏,比實際上還多出兩倍。這通常是在吃完某種特定的食物之後,出現如拉肚子等症狀,受測者可就此自我診斷,但並不一定準確。

研究結果指出,這些自以為過敏的受測者可能患有「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erance),而台灣人比較孰悉的就是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吃下乳製品後,會有腹瀉(Diarrhea)、脹氣和放屁的情形,但是真正的過敏的症狀,是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某些食物有過度的反應,嚴重的話會致命。但是,要判斷到底是食物不耐症還是過敏,仍要請專業的醫療人員診斷。(延伸閱讀:腹瀉與消化不良怎麼辦?這些食物都要避開)

對貓過敏恐無解

我們在各式的社群媒體上,經常看到貓奴如何利用自家寵物賣萌的照片和影片,不過愛貓又對貓咪過敏該怎麼辦?坊間一般認為這問題出在貓毛上,所以寵物店推出了短毛貓,號稱牠們為「低致敏」的貓咪(Hypoallergenic cats)。但引發對貓過敏的幕後元兇,其實藏在貓咪身上特有的蛋白質裡!

貓是世界上唯一能產生 Felis domesticus allergen 1(以下簡稱 Fel d 1)蛋白質的動物,而對貓過敏其實是對這種蛋白質過敏。Fel d 1 存於貓的皮膚上,及尿液、唾液之中,會隨著貓咪掉落的毛髮四處飄散。而且貓咪會用舌頭梳理自己的毛,待唾液風乾之後,含有 Fel d 1 的分子會被釋放到空氣中,所以無論貓毛或長或短,我們都不容易避免 Fel d 1,所以低致敏的貓咪仍然無法完全杜絕過敏的症狀。

(同場加映:貓奴的夢魘!貓過敏的治療與改善方式) 運動可能也會造成過敏

我們都知道多運動有益健康,但對某些少數人來說,運動竟然是他們的過敏原!其實體能活動的確會誘發蕁麻疹(Hives)、流鼻水、腸胃道等症狀等,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ereditary angioedema,簡稱 HAE)或咽喉、支氣管阻塞,這些我們稱之為運動誘發性過敏(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以下簡稱 EIA),不過有趣的是,相較於其他運動,游泳比較不容易引發 EIA。

另一個比較常見是運動誘發型食物過敏(Food-dependent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簡稱 FDEIA),在吃某種特定的食物後,幾個小時內運動才會發生過敏反應。

藥物過敏:症狀、原因、治療、預防

藥物過敏的定義

藥物過敏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藥物有異常反應,無論是處方藥、非處方藥或草藥都可能導致藥物過敏。

每個人藥物過敏的症狀不同,最常見的是蕁麻疹(Urticaria)、出疹或發燒,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血壓突然降低、呼吸道緊縮等致命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藥物過敏並非藥物的副作用也不是服藥過量所導致的症狀。(推薦閱讀:認識過敏) 藥物過敏有多常見?

每個人都可能發生藥物過敏,不幸的是,目前尚無方法可以檢驗你對什麼藥是否有藥物過敏,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服藥後發生過敏反應才知道。藥物過敏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

你可能在想,那麼藥物過敏怎麼辦?其實降低藥物過敏的風險是可能的,繼續看下去就可以知道檢測與治療的方式囉! 藥物過敏的症狀

藥物過敏的症狀通常發生在服藥後一小時內,常見的藥物過敏症狀有: 皮疹 蕁麻疹 搔癢 發燒 腫脹 呼吸困難、短促 喘鳴 流鼻水 眼睛癢 流眼淚

有些藥物可能會引起某些人嚴重的過敏反應,必須就醫的嚴重症狀如下: 心跳或脈搏加速。 呼吸道、喉嚨緊縮,造成呼吸困難。 焦慮或暈眩。 意識喪失。

然而有些藥物過敏反應可能持續數天或數週,甚至有些症狀在你停藥以後仍持續,長期藥物過敏症狀包含: 發燒、關節疼痛、腫脹以及噁心。 貧血(Anemia):一種紅血球減少的反應,會導致疲倦、心律不整、呼吸困難或其他症狀。 皮疹、白血球數量過高、全身腫脹、淋巴結腫脹或潛伏的肝炎復發。 腎臟發炎(Nephritis,又稱腎炎):會引起發燒、尿蛋白、全身腫脹、意識不清以及其他症狀。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藥物過敏反應可輕可重,嚴重時亦可能有生命危險,若你有以下症狀,請速就醫: 急性蔓延的皮膚發紅疼痛或起水泡。 皮膚無水泡但成片脫落。 魚鱗癬。 身體極不適。 高燒。 眼部、嘴部或生殖器起皮疹、水泡。 血壓異常、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請速尋求醫療協助。 藥物過敏的原因

藥物過敏起因於你的免疫系統對藥物的化學物質起不良反應,你的免疫系統誤將藥物視為有害的化學物質而開始免疫攻擊。在藥物過敏的診斷上,一般會將藥物過敏導因與你先前曾碰過的食物、水或藥物,若你的免疫反應對於初次接觸的物質有反應,你的身體會生成抗體而導致藥物過敏。如下列藥物。 抗生素,例如:青黴素(Penicillin)。 阿斯匹靈(Aspirin)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治療癌症的化學治療藥物。 治療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藥物,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含有皮質類固醇的乳霜或乳液。 愛滋病(HIV/AIDS)用藥。 蜂膠產品。 紫錐菊(Echinacea): 一種被用來治療一般感冒的草藥。 醫學影像檢查使用的顯影劑(Radiocontrast media,又稱放射性對比劑)。 止痛的鴉片類藥物。(推薦閱讀: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局部麻醉劑等。

藥物過敏的風險因素

導致藥物過敏的風險因素有很多:

曾有過敏病史,例如:食物過敏或熱過敏。 曾對其他有效成分相同的藥物過敏。 對該藥物過敏的家族病史。 藥物劑量過高、重複使用或延長使用。 患有愛滋病(HIV)或感染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藥物過敏檢測與治療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藥物過敏檢測: 理學檢查:醫師可以從皮疹、水泡,檢查心跳或呼吸道的生理反應來判斷藥物過敏。 問診:關於過去的過敏史、用藥史,使用藥物的狀況等,若對其他有效成分相同的藥物過敏,那對同類型的藥物產生過敏的機率很高。(過敏

你的醫師可能會安排進一步的實驗室檢驗來確診是否為藥物過敏,例如: 皮膚試驗(Skin tests)(推薦閱讀:過敏原診斷~了解3種皮膚測試法) 血液檢查(Blood tests) 如何治療藥物過敏?

醫師會用降低過敏症狀來治療藥物過敏,或使用其他方式來幫助你在不過敏的狀態下仍繼續服藥。

服用抗組織胺藥物來防止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 停用導致過敏的藥物。

治療過敏症狀的療法如下:(推薦閱讀:打針吃藥免疫治療~躲不了過敏原免哭) 對於嚴重的過敏反應可服用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 立即注射腎上腺素(Epinephrine),並住院觀察血壓及呼吸狀態。 在醫師的監控下服用過敏藥物,該療法目標是為了讓你對過敏藥物減敏。 先從小劑量開始服用,然後每 15~30 分鐘逐步加量,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直到過敏反應消失為止。 進行過敏原測試。 預防藥物過敏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幫助你預防藥物過敏發生:(推薦閱讀:花粉過敏喉嚨痛!快看醫師避免繼發感染) 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若情況允許,隨身攜帶可自行施打的腎上腺素。 服用類固醇普賴鬆(Prednisone)或抗組織胺藥。 就醫時先告知醫師會引起你藥物過敏的藥物名稱。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什麼是塵蟎過敏?原因、症狀、治療、改善方式

塵蟎過敏的定義 什麼是塵蟎過敏

對室內灰塵中的小蟲起過敏反應稱為塵蟎(Dust mite)過敏。常見症狀與花粉症(Hay fever)相似,會出現打噴嚏及流鼻水。塵蟎過敏患者也容易出現氣喘症狀,如喘氣及呼吸困難。

塵蟎是蜘蛛及壁蝨的親戚,無法以肉眼看見,必須在顯微鏡下觀察。塵蟎以人類脫落的細胞為食,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在多數家裡,寢具、軟墊及地毯是塵蟎的理想生活環境。 塵蟎過敏有多常見

塵蟎,是屋中灰塵引起過敏最常見的原因。對塵蟎過敏的人通常在室內最不舒服。如想得知進一步資訊,請聯繫醫師。 塵蟎過敏的症狀 塵蟎過敏有哪些症狀

下列是常見的塵螨過敏症狀:

打噴嚏 流鼻水 眼睛癢、紅腫或流淚 鼻塞 上顎、喉嚨或鼻子癢 鼻涕倒流 咳嗽 臉部感到壓迫及疼痛 眼底的皮膚發藍、腫脹 小朋友不斷揉鼻子

若塵蟎過敏導致氣喘,您可能還會有以下症狀: 呼吸困難 胸悶或胸痛 呼氣能聽見喘息聲 呼吸不順、咳嗽或喘氣引發睡眠困難 感冒或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使咳嗽或喘氣情形惡化

塵蟎過敏從輕度到重度都有。輕度的塵蟎過敏可能會出現偶發鼻水、眼睛流淚及打噴嚏。嚴重的情形,病情可能持續一段時間(慢性),持續出現打噴嚏、咳嗽、鼻塞、臉部壓迫或嚴重氣喘發作等症狀。上述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有些輕度塵蟎過敏的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如流鼻涕或打噴嚏。有時無法輕易分辨是感冒還是過敏,不過,若症狀持續超過一週,過敏的可能性較高。

若症狀十分嚴重,如嚴重鼻塞、喘氣或難以入睡,請打電話給醫師。若喘氣、呼吸不過來的情形快速惡化,或是輕微活動及喘不過氣,請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塵蟎過敏的原因 什麼會導致塵蟎過敏

過敏是免疫系統對未知物質產生排斥的反應,那些物質稱為過敏原,通常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過敏原可能是特定食物、花粉或塵蟎。對塵蟎過敏的人可能也會對其殘留物出現過敏反應,如糞便或腐爛的屍體。

即便您的家裡比其他人相對乾淨很多,很多時候,家裡還是會成為塵蟎的溫床。要打造適合塵蟎的環境不難,事實上,一般的臥室就是理想的塵蟎生活環境,床具、地毯及軟墊類家具都會吸附溼氣,使塵蟎大軍不斷茁壯。經年累月,您不斷吸入塵蟎的排遺,可能會使過敏症狀惡化。

請特別留意,任何人都可能因為灰塵引起打噴嚏反應,但對塵蟎的過敏反應只會出現某些人身上。 塵蟎過敏的風險 什麼會增加塵蟎過敏的風險?

下列因素都可能導致塵蟎過敏: 家族過敏史:若您的家人有過敏史,您對塵蟎過敏的機率提高。 塵蟎接觸史:在高度塵蟎的環境下會增加塵蟎過敏的風險,尤其是幼年時期。 兒童或青少年:這個階段的人容易在童年或接近20歲的階段出現塵蟎過敏。 塵蟎過敏的診斷與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醫療建議,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塵蟎過敏

若您發現症狀惡化,尤其是在大掃除或上床睡覺時出現,請去看過敏免疫科。過敏免疫科醫師負責診斷及治療過敏。

醫師會透過一些測試來確認您是否對塵蟎過敏。最常見的測試是皮膚點刺測試(Skin-prick test),通常取微量的藥物使用注射器作用於患者皮膚,是藉助抗原、抗體在皮膚內或皮膚上的反應進行免疫學檢測的一種方法。醫師會等待約15分鐘,若確實對某種過敏原過敏,該區域可能形成腫塊,或會出現發紅及搔癢的情形。

有時也會選擇以抽血檢查取代皮膚測試。不過,血檢只能透過抗體篩選,結果可能不那麼準確。 如何治療塵蟎過敏?

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減少暴露於塵蟎的環境。若無法達成,下列幾種非處方及處方藥物能幫助緩解塵蟎過敏的症狀: 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如艾來錠(Allegra)或克敏能(Claritin)能緩解打噴嚏、流鼻涕及搔癢的症狀。 鼻噴皮質類固醇藥物(Nasal corticosteroids),如輔舒良(Flonase)或內舒拿(Nasonex)比口服藥物副作用少,抗發炎效果更加。 減充血劑(Decongestants),如偽麻黃素(Sudafed)或阿氟林(Afrin)可使鼻腔組織收縮,呼吸更加通暢。 結合抗組織胺及減充血劑的藥物,如愛發錠(Actifed)或克敏能D(Claritin-D)。

下列是可能減緩症狀的治療手段: 色甘酸鈉(Cromolyn sodium) ,如麥敏眼藥水(Cromo Eye Drops)。 白三烯調節劑(Leukotriene Modifiers),如欣流(Singulair)、雅樂得錠(Accolate)或齊留通(Zyflo)。 免疫療法,也稱作過敏針。

改善塵蟎過敏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有助於改善塵蟎過敏: 使用抗過敏床罩:將床墊及枕頭置於防塵或抗過敏的床罩裡。這些緊密編織的外罩能防止塵蟎佔據或逃離枕頭及床墊。將彈簧床墊套上抗過敏床罩。 每週清洗床具:使用至少華氏130度(攝氏54.4度)的熱水清洗所有棉被、毯子、枕頭套及床罩,藉此殺死塵蟎並消除過敏原。若無法以熱水清洗床具,請將床具置於超過華氏130度(攝氏54.4度)的烘乾機中烘15分鐘以上。無法清洗的物品冷凍24小時可殺死塵蟎,但無法清除過敏原。 維持低濕度的環境:請將家裡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0%以下,使用除濕機或空調能幫助維持低濕度。可使用溼度計(通常可在五金行買到)測量房間濕度。 好好選擇家具:例如避免容易藏積灰塵且難以清潔的床單。並且,請使用濕抹布或靜電油拖把,不要使用乾掃具撢灰,如此一來,可避免灰塵到處飛。 購買能夠清洗的填充玩具:請經常使用熱水清洗並徹底烘乾。此外,別將填充玩具放在床上。 定期使用吸塵器:使用吸塵器吸地毯或軟墊家具可以清除表面灰塵,但是吸塵器無法去除多數的塵蟎及過敏原。請使用雙層微濾袋或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HEPA)的吸塵器,以減少清潔器產生的室內灰塵。 若您嚴重過敏,請在別人吸地板時遠離該區域,2小時後在進去。 東西擺放整齊:若小東西會沾灰塵,那塵蟎也會附著在上面。移除臥室中的小飾品、桌面飾品、書籍、雜誌及報紙。 移除地毯及其他塵蟎的家:地毯為塵蟎提供了一個舒服的家,若地毯鋪在水泥地上,情形會更嚴重,因為地毯會吸附水氣,為塵蟎提供潮濕的環境。如果可行的話,請使用磁磚、木材油地氈或塑膠地板取代地毯。請考慮換掉房間中可能沾染塵埃的家具,如軟墊家具、無法清洗的窗簾及百葉窗。 為暖爐及空調設備安裝高效濾網:請找最小效率測試值(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MERV)為11或12的產品,並同時打開電風扇使房間空氣流通。確保3個月有定期更換濾網。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打針吃藥免疫治療~躲不了過敏原免哭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遠離過敏原,是避免過敏的唯一方法,但這點實際上很難做到。幸好有一種東西叫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可以將稀釋後的過敏原,以最少的劑量注入體內,讓免疫系統適應,進而預防過敏的發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認識免疫治療的方式,還有可能的副作用注意事項。(推薦閱讀:過敏原診斷~了解3種皮膚測試法)

打針吃藥二選一

打針

醫師通常會施打在上臂,並且會視患者持續施打的情形,逐步增加過敏原的劑量。打針的免疫治療,基本上都能有效治療對蚊蟲叮咬、花粉、塵蟎、黴菌及寵物皮屑的一般過敏。但打針的免疫治療目前對食物、藥物過敏或乳膠過敏的療效,目前尚無法確定。(推薦閱讀:貓奴的夢魘!貓過敏的治療與改善方式) 吃藥

醫師會將免疫治療藥物置於患者的舌下,然後讓身體慢慢吸收、適應藥劑裡面的過敏原。藥劑可治療較廣泛的過敏,包含食物過敏。當患者無法打針時,就可以選擇吃藥治療。

進行免疫治療前後的評估

同一種療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醫師必須了解患者對過去的過敏原種類、反應程度、病史、醫療預算等資訊,才能決定適合的療程。患者自己也應該要去了解各種療法的優缺點,及可能的相關副作用後,再決定最好的治療方式。療程結束後,別忘了與醫師詳談治療成果,以供醫師評估給予的藥物是否合宜。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控管

由於有些藥物會因交互作用而增加副作用的風險,進行免疫治療前,患者必須告知醫師自己正在使用的各種藥物。通常免疫治療的標準流程,會讓患者在打針或服藥後的半小時到1小時內,留在醫院觀察是否有副作用發生。若患者出院回家後才出現發癢、呼吸困難、流鼻水或喉嚨緊等的不適等症狀,請盡速回診,或至最近的急診室就醫。

皮膚起疹好可怕!阿莫西林皮疹的照護

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種抗生素,屬於青黴素(或稱盤尼西林Penicillin)家族,對許多人來說是過敏原。一般來說,皮疹是使用抗生素後的常見副作用,阿莫西林特別容易引發。而阿莫西林皮疹(Amoxicillin rash),顧名思義就是使用阿莫西林抗生素後,所產生的副作用皮疹。

此疹好發於女性和特定患者

相較於男性,阿莫西林皮疹更好發於女性。患有單核細胞增多症(Mononucleosis),和淋巴性白血病(Lymphatic leukemia)的人,出現阿莫西林皮疹的機率也較高。 阿莫西林皮疹不危險但需關注

阿莫西林皮疹本身並不危險,但和任何過敏症狀一樣,就算目前不致命還是要加以關注。因為接觸過敏原的次數越多,過敏反應就會越嚴重,如果持續服用抗生素,儘管每次都只有單純的皮疹,反覆發生後,有一天也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並停止呼吸。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大多時候,阿莫西林皮疹會在停止服藥後,自行從體內代謝消失。萬一仍持續發癢,可用非處方藥物,苯海拉明(Benadryl)治療,或向醫師索取外用類固醇乳膏止癢。皮疹的發生是無法預測的,出現並不一定代表患者有嚴重的問題,但有時可能是致命免疫反應的徵兆。患者應諮詢醫生,以確認皮疹和蕁麻疹的反應,是否可歸咎於過敏。

阿莫西林皮疹的家庭療法和預防

詳細記錄過敏反應的情況,以便讓醫師評估過敏的嚴重程度,並適時為您替換藥物。 多喝水,有助於將殘餘的藥物從體內代謝,並減緩其他不適。 用燕麥洗澡,可以買現成的燕麥浴預拌包,或自己DIY,或許可以舒緩皮疹的不適。作法是將1杯燕麥片倒入浴缸與溫水混合,並泡15~30分鐘。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