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狀況要注意!補水防曬抗熱浪

身體狀況要注意!補水防曬抗熱浪

熱浪,指的是室外溫度相較於平日變得異常高溫,通常發生在海洋性氣候地區,如歐洲和地中海一帶。以英國為例,每年平均都有兩千起熱傷害死亡事件。而台灣在分類上雖屬副熱帶氣候,但也具有海洋性氣候的特徵,因此也有可能受到熱浪的威脅。

(同場加映:熱浪來襲擋不住?7種疾病恐讓人怕熱

本文將舉出應對炎熱夏天的三個撇步,在此提醒民眾一定要多多補充水分,並務必留意熱衰竭和中暑症狀,尤其是呼吸及心臟問題的人更要小心。

(同場加映:酷夏中暑可致死!症狀與急救5招必知) 1. 時時補充水分

不管是什麼季節,喝水補水總是重要的,我們都知道每天至少要喝六到八杯水,而其訣竅在於多方攝取水分,除了白開水,選擇含水量的蔬果,也能幫助身體補水。

(同場加映: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建議大家出門隨身攜帶水瓶,即便瓶中的水喝完了,在捷運站、車站或商店等地都有飲水機可以使用,一方面也能減少購買瓶裝水次數,為環保盡一份力。此外,也盡可能避免喝太多咖啡、高糖分茶類,以及酒精,因為它們反而會加劇身體脫水。

「經常喝水」是適合大多數人的飲水原則,你可以透過觀察尿液顏色做簡單的飲水需求檢測。如果水有喝足夠,尿液會呈現清澈的淺黃色。若是因疾病關係須控制飲水量的人,則建議與醫師討論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如何調整喝水的量。

2. 出門請防曬 沒事待室內

大部分人待在室內的時間比在外來得長,因此室內舒適要顧好,且避免正午時分出門,在家可將空調溫度調低到舒適溫度,並拉上窗簾,待晚上才稍打開窗,讓冷空氣流進家中。另外,你也可以洗冷水澡,幫助身體降溫,避免或減少使用烤箱或熱爐,以免製造更多室內熱氣。

(同場加映:PA、SPF、UVA?一次搞懂防曬乳指標

如果真的需要在大熱天出門,務必在家先做好防曬,包括擦防曬乳、戴帽子和太陽眼鏡、穿淺色寬鬆的天然纖維製衣服。可以的話,建議以室內活動為主,像是看電影、逛百貨公司等等,避免太陽照射。

(同場加映:衣物也能防曬!認識紫外線防護係數 UPF)

3. 事前計畫並懂緊急求助

凡事要有計畫,面對熱浪也是如此,出門前先看天氣預報是個好習慣。此外,如果發現身體因為天氣太熱而感到不舒服,請一定要向人求救或尋求醫療協助。當然,除了顧好自己的健康,也要留意身邊人的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千萬不要放嬰兒或孩子獨自在車上,儘管車內有冷氣仍有危險性。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衛生署(New South Wales Ministry of Health)提醒,即使熱浪結束了,也別因此鬆懈,依然保持每天常常喝水的習慣、確保居家室溫舒適涼快,以及讓身體獲得充足的休息。

(同場加映:一到夏天就又熱又累?夏日疲勞症候群是什麼)

手指腳趾腫脹、指甲病變!認識乾癬性關節炎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簡稱PsA)顧名思義就是與乾癬(Psoriasis,又稱牛皮癬,銀屑病)有關的發炎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

患者通常會先確診乾癬,並於10年後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但也有案例是先出現乾癬性關節炎,卻不知自己罹患乾癬。《Hello健康》帶您了解乾癬性關節炎的原因、症狀與治療方式。 乾癬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免疫系統異常

當身體的免疫系統開始攻擊健康的細胞和組織時,就會引發乾癬性關節炎。這種異常的免疫反應還會導致皮膚細胞的過度增生。目前醫學界雖無法完全了解為乾癬性關節炎的原因,但推測與遺傳有關。

通常有家族病史者,有很高的機率也會罹患乾癬性關節炎;身體上的損傷或是病毒與細菌的感染,也可能使家族病史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手指腳趾腫脹、指甲病變

乾癬性關節炎引發的症狀有大有小,包括:

倦怠 肌腱疼痛、腫脹 關節僵硬、疼痛、腫脹 嚴重會關節變形 手指腳趾腫脹,又稱香腸指 四肢、關節的靈活度降低 早上起床仍然覺得疲倦,身體也特別僵硬 指甲發生變化,例如指甲凹陷,或是指甲與甲床分離 眼睛發紅、疼痛

要注意的是,有嚴重乾癬症狀的患者未必會有嚴重的乾癬性關節炎。

如何治療乾癬性關節炎?

雖然乾癬性關節炎無法完全根治,但有越來越多的療法能減緩病情惡化,也可以減輕乾癬性關節炎的疼痛,並且鞏固關節的靈活度。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分2種:

物理治療:建議每日適度運動,伸展脊椎,不要用太軟的床墊。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簡稱 NSAID)、疾病修飾抗風濕藥(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簡稱 DMARD),以及生物制劑(Biologics) 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

生物製劑的療效有目共睹,但生物製劑也會提高患者感染結核病,或是B型肝炎、C型肝炎的風險,所以一定要經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或是風濕免疫科醫師、骨科醫師診斷後再使用。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8大方法改善腳汗、去除腳臭

在公司忙了一整天,回到家準備要洗澡時,卻聞到奇怪的臭味。腳臭是許多人的煩腦,雖然穿鞋時不易察覺,但一旦到了需要脫鞋子的場合,就讓人無法忽視。《Hello》介紹8種改善腳臭的方法,讓脫襪後的雙腳不會再臭氣薰天。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除腳臭的8大方法 除腳臭方法1:腳汗是腳臭的主要原因,清洗雙腳別馬虎

由於穿襪子的關係,腳汗會乾涸沾黏在腳部,無論是使用肥皂或是沐浴乳,在清洗雙腳時,最好能夠多加的反覆搓揉,確保髒汙不再殘留於腳上。另外,腳趾甲的縫隙也是許多人在洗澡的時候,常常忘記加以清洗的部位,尤其若是沒有經常修剪腳趾甲,襪子的棉絮以及汗水可能會融合在一起,卡在趾甲縫中,導致臭味產生。 除腳臭方法2:縮短穿襪子時間

穿襪子會讓雙腳的出汗量增加,汗水被悶在襪子當中愈久,臭味也就愈明顯,在理想的情況下,盡量讓雙腳脫離襪子的束縛,當然是最佳方式。一回到家就把襪子脫掉就不用說了,在家中就是要輕鬆自在。另外,有些人會在公司放一雙拖鞋,在位子上的時候穿著,讓雙腳透透氣,也是不錯的避臭方式。當然,如果是服務業這種工作型態,就無法如此效仿,購買標榜透氣和除臭的襪子,可能是比較好的折衷作法。 除腳臭方法3:保持雙腳乾燥

在洗完澡後,千萬別只用毛巾將身體和頭髮擦乾之後,就讓雙腳踩著濕濕的拖鞋到處亂走,雙腳潮濕除了容易產生異味外,也會造成細菌孳生,提高罹患香港腳的機率。 除腳臭方法4:更換襪子勤快些

如果您的腳汗情況嚴重,也可以考慮多帶一雙襪子更換,可以減少雙腳悶在汗水浸溼襪子的時間,尤其台灣夏季天氣炎熱,有時候我們都會多帶一件衣服替換了,襪子也是同理。 除腳臭方法5:止汗劑作為輔助

容易腋下出汗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使用或考慮過購買止汗劑,讓腋下不再濕濕的見人,其實止汗劑同樣也能用在腳部,減少出汗量,如果您是用滾珠式的止汗劑,請不要滾了腳下又滾腋下,以免腳部細菌沾染到腋下。不過,由於止汗劑含有化學成分,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止汗劑作為除臭的方式。 除腳臭方法6:鞋墊消除異味

在腳部出汗量大的情況下,汗水也可能被鞋墊吸收,累積導致鞋子發臭,如果您每天都穿同樣的鞋子,鞋子沒有足夠的時間通風,讓異味散出,便會造成這種情況,如果發現鞋子本身發臭,請將鞋墊清洗,並連同鞋子一併晾曬。要注意的是,將鞋墊放回鞋內時,請確定鞋墊已經完全乾燥,潮濕的鞋墊只會讓雙腳的異味變得更加嚴重。另外,跟襪子一樣,選購除臭鞋墊也可以明顯減少異味在鞋內堆積。

除腳臭方法7:不穿襪子很有關係

一般來說,有腳臭困擾的人,腳汗的分泌量都不小,如果不穿襪子就穿著鞋子,就等於是讓鞋子代替襪子,作為吸收腳汗的載體,差別在於,襪子我們可以每天洗,但是有人會每天洗鞋子嗎?赤腳穿鞋子,又沒有洗鞋子的情況,就如同一雙襪子穿了好幾天甚至好幾個禮拜都不洗一樣,讓你的雙腳沐浴在充滿細菌的鞋內,不僅避不了臭味,一旦腳部有傷口,便很容易發生感染。 除腳臭方法8:酒精幫助清潔

每天晚上洗完澡後,使用酒精噴霧或是用塗抹的方式,讓雙腳都接受酒精的消毒,尤其需要特別著重在腳趾縫和趾甲,這些特別容易藏匿汗垢的地方。

現代人必須的維生素?攝取鎂的8大好處

上班族常常覺得感到肌肉緊繃、神經緊張或是入睡品質困難,有些人因此情緒起伏越來越大,有些人則會尋求醫師協助;若有上述的徵狀出現,可能是缺少了­­­­「鎂」!鎂是什麼樣的礦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好處與功效?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了解。

鎂的功效與好處

鎂(Magnesium)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之一,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要從食物攝取。鎂對於人體的功效與好處如下:

維持神經與肌肉健康:鎂可以保護骨骼,而且能輔助跟鉀的吸收,參與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維持人體的結構與功能。 改善失眠:能安定神經,幫助睡眠。 放鬆心情:有些疲勞的人容易發脾氣,神經總是很緊繃,這是由於體內缺少鎂的關係,因為鎂具有幫助體內神經傳導的能力,並有助於放鬆以及鎮定的效果。(延伸閱讀:你可能缺了點鎂!補充關鍵營養,緩解焦慮穩定自律神經) 提升運動表現:鎂是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角色,由於肌肉會堆積乳酸,降低運動表現,鎂可以將血糖轉移到肌肉裡,並減少乳酸帶給肌肉的痠痛 降血壓:人體的血管是藉由鈉、鎂、這3種礦物質互相影響。若人體的鎂含量不足,就會造成鈉含量上升,使得鈣跟著增加,這時血管會收縮導致血壓上升。 預防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鎂比一般人少了48%,缺少鎂會讓胰島素無法穩定血糖,造成糖尿病。 減緩經前症候群:不少女性生理期來臨前總是水腫、腹部痛且容易疲累,不過鎂卻可以讓減緩女性在經前的不適感,多吃深綠色蔬菜這類富含鎂的食物,也能舒緩經痛。 有效預防慢性病、心血管問題:體重過重、老年人很容易被慢性病或是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不過鎂可以合成卵磷脂,加速人體對膽固醇的代謝,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或動脈硬化,有效預防慢性病。

哪些飲食會影響鎂的吸收?

現代人的鎂攝取量雖逐漸提高,但血中的鎂濃度卻呈現下降趨勢,這可能與飲食或生活習慣有關,以下為影響鎂吸收的可能原因:

太常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的鎂含量非常低,例如常常吃甜甜圈的人,身體鎂含量遠低於吃糙米飯的人。 飲食不正常:除了太常吃加工食品,不少人會大量飲酒、飲食過鹹或攝取太多咖啡因,這些都會影響鎂在身體的含量。 過度補充鈣質:有骨質疏鬆的人通常都會補充很多鈣質,然而鈣與鎂都是保護骨骼的重要元素,過多的鈣質反而會影響腸道對於鎂的吸收。 鎂要從哪裡補充?

人體無法製造鎂,必須從日常飲食來補充。日常飲食中,堅果、深綠色蔬菜、以及豆類都富含鎂;另外,也可從發泡錠、保健食品或是補充劑來增加體內鎂的含量,不過鎂的補充劑可能會與特定抗生素產生副作用;想要補充鎂之前,還請醫師評估才可。(延伸閱讀:鎂的功效與作用: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吃太多鎂有什麼副作用

適當地補充鎂可以讓安定神經、提升運動表現等,不過要是攝取過多,可能會引起噁心、想吐,或是腹瀉。

異位性皮膚炎乳液怎麼擦?1天擦幾次?乳液3大挑選重點報你知

在台灣,超過8成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許多病童常因為皮膚乾、癢,將身體抓得又紅又腫,甚至流血、流膿,讓父母非常憂心。

很多醫師會建議父母幫小孩擦乳液,以改善症狀,但乳液種類這麼多,到底該如何挑選?每天擦1次就好,還是癢了就擦?乳液和藥膏能同時使用嗎?《Hello健康》帶您了解乳液的挑選重點及使用須知!

為什麼擦乳液能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正常人皮膚角質層的細胞與脂質排列緊密,如同一道磚牆,能將水分保留在角質底下,同時阻絕外在刺激物質侵入。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角質層排列鬆散、充滿縫隙,就像一道蓋壞的牆壁,無法阻絕過敏原侵入,水分也會不斷從表皮流失;過敏原侵入會讓皮膚容易癢,水分流失則會讓皮膚變乾,一旦極度乾癢,就會使人忍不住搔抓,進而再次破壞角質層,讓縫隙變大、陷入症狀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

外用藥膏能消炎,讓皮膚比較不易癢,而乳液則能留住水分,使皮膚比較不易乾、裂,幫助重建表皮屏障。(延伸閱讀:類固醇藥膏強度分7級,皮膚癢該擦哪款?超詳細類固醇藥膏選用指南!)

異位性皮膚炎保濕品怎麼選?乳液、乳霜的差異?

不少人認為乳液泛指所有外用的保濕產品,但依成分、水分及油脂比例的差異,保濕產品可分為以下3種: 乳液(Lotion):由粉末物質溶於水製成,油脂比例較低,揮發速度較快,且揮發時皮膚會有冰涼的感覺,因此有些微的止癢效果。 乳霜(Cream):油脂含量較高,保濕效果較持久。 油膏(Ointment):凡士林就是油膏的一種,油脂含量最高,具有保護、軟化及高黏稠的特性。

3種保濕產品的使用時機: 乳液:適合日常保濕及夏天使用,因為乳液揮發快,不會將汗水鎖住、滋生細菌。 乳霜:適用於明顯乾燥的皮膚區域,例如臉、手或手肘,或在秋冬天氣乾冷時使用。 油膏:適用於嚴重乾燥的皮膚區域,也可以在塗抹乳液、乳霜之後進行二次補強。

異位性皮膚炎乳液挑選3大重點

乳液由於水分較多,成分較複雜,挑選時建議可參考以下3點,避免擦了無效或使症狀加劇: 無色素、香精或香料: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較敏感,容易受到化學物質刺激,因此最好選擇未添加色素、沒有明顯香氣的乳液。 乳液成分愈單純愈好:減少刺激、誘發過敏的可能。 避免動物性油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較容易對含有動物性油脂的產品過敏,例如蜂王乳、綿羊油或馬油等。

異位性皮膚乳液怎麼擦?1天擦幾次?

通常洗澡後可先全身塗抹乳液,並於較乾燥的部位塗抹乳霜,若有某部位特別乾燥,或在秋、冬乾冷季節,則可再塗抹油膏加強。

擦的次數主要視皮膚的乾燥程度而定,若每天擦1次就能讓皮膚維持滋潤,就不必多擦;若塗抹後數小時皮膚就感到乾燥,就可以再次塗抹,但要注意,不可過度塗抹,反而讓汗水、細菌悶在皮膚表面,可能引起發炎、起疹。

若塗抹乳液時要擦藥,因為乳液揮發速度快,可先塗抹乳液,再用藥膏塗抹症狀較嚴重的患部。

味精是什麼?吃了會過敏?正常食用免擔心,但2類人需注意!

台灣人經常使用味精調味,炒菜時往鍋裡灑一匙,食物頓時多了一種美妙的鮮味。味精的功用如此神奇,但也不禁讓人擔心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網路上更充斥不少「味精使人過敏」、「味精有毒」或「味精可能致癌」的資訊。到底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可能導致何種病症?「中國餐館症候群」又是什麼?讓《Hello健康》為您說明味精的製作原理、成分、安全性,以及食用上的注意事項。

味精是什麼?

味精是麩胺酸的鈉鹽,因此又稱麩胺酸鈉或麩胺酸鹽,英文則為Monosodium glutamate(國外多直接以MSG稱呼);麩胺酸則是普遍存在於所有蛋白質的一種胺基酸。

1908年,1位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發現在湯裡加海帶或昆布能提升料理風味,於是他特別針對海帶及昆布等食物進行研究,發現這類食物當中所含的「麩胺酸」能增加食物風味,並將其風味定義為「鮮味」,日文為うま味(羅馬拼音為Umami)。

自此之後,鮮味便成為酸甜苦辣外的第5大味道,而池田教授則成立「味之素」公司,開始販售由食物所提煉出來的味精。

味精是化學製成,所以對人體有害?

味精是從食物提煉出來,平時人類亦會自食物攝取麩胺酸,諸如牛肉、雞肉、魚肉、番茄、海帶、昆布及柴魚等,皆含有豐富麩胺酸。

編按:眼尖的讀者可能很快就注意到,這些食物剛好也是鮮味較重的食材。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成人平均每日皆會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攝取約13克麩胺酸,而味精平均每日攝取量僅有0.55克。人體對屬於加工食品的味精及存在於天然食物之中麩胺酸,兩者在代謝上並無差異,人體不會區分麩胺酸來源,攝取後皆由腸道來進行代謝及吸收。

味精會造成中國餐館症候群?這是什麼病?

1968年,有美國民眾於中式餐廳用餐後,發覺身體不太舒服,出現麻痺、心悸及口渴等症狀,便投書至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隨後更有學者對此進行研究,便將此狀況命名為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中國餐館症候群並非一個疾病的名字,而是籠統地稱呼在中式餐廳用餐後出現類似症狀的現象。自中國餐館症候群一詞出現後,使許多民眾對味精十分擔憂,許多研究單位、機構亦對味精著手進行安全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味精可能造成相關症狀的研究結果。

儘管極少數人食用以味精烹調的料理後,出現上述不良反應,但此一狀況多為個人體質所致。若你發現身體易於食用味精後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減量或避免食用味精。

此外,由於味精亦含有鈉,高血壓及慢性腎病患者患者應斟酌使用,切勿認為以味精代鹽無須擔心,便於食物中大量添加,以免血壓升高。(延伸閱讀:補就對了?高血壓可以喝雞精嗎?鈉含量過高小心血壓飆上天) 攝取過量可能有害,但正常食用便無問題

2017年,歐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提出成人每日麩胺酸鈉添加物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30毫克,意即1位50公斤的成人,每日建議不要攝取超過1.5克的麩胺酸鈉添加物(味精),60公斤為1.8克,70公斤則為2.1克。若超過此攝取量,便可能出現頭痛、血壓上升、胰島素水平上升等問題。由此可知,一般日常食用味精(成人平均攝取量為0.55克)對人體並無大礙。

美國FDA對於味精可能造成的危害亦進行過實驗,並發現若成人於空腹情形下,攝取超過3克麩胺酸鈉,可能會出現頭痛、潮紅、麻木、心悸及睏倦等不良反應,不過3克為一般平均值的6倍,且多數人皆不會於空腹時食用味精,因此適量地食用味精並無問題,民眾毋須過度擔心。

吃豬肝補血還是補高膽固醇?豬肝營養成分佳、高蛋白低熱量助減肥!

台灣人對內臟料理情有獨鍾,尤其「豬肝」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榜上有名;豬肝湯、麻油豬肝、涼拌或下水等吃法多元,不僅點播率超高,更是眾多女性大力推崇的補血聖品之一。

然而,也有不少人因抗拒內臟的味道、認為豬肝的膽固醇過高,或甚至是有毒素殘留而能閃則閃。究竟吃豬肝的好處大於壞處、還是有何地雷該注意?讓《Hello健康》和你一起了解豬肝的營養成分、好處外,一次為你釐清是否豬肝有膽固醇過高和毒素殘留的疑慮。

豬肝的營養價值

豬肝的營養價值極高,除了是優秀的補血食材之外,還具有十分豐富的微量元素。根據衛福部所建議的國人膳食營養素攝取量中,以下也列出豬肝特別突出的營養成分(以每 100 公克為單位計算):

維生素 A:豬肝含維生素 A 達 3661 微克,是建議攝取量(RDA)的 12 倍。維生素 A 有助於視力、免疫系統與生殖外,也可以保護心臟與腎臟。(你也想知道:護眼睛吃這些!護眼5寶告別惡視力) 維生素 B2:又稱核黃素(Riboflavin)。維生素 B2 是細胞發育與維持功能,不可或缺的一種營養素,另外,它也在食物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豬肝的維生素 B2 比每日建議攝取量高出 1.7 倍。 維生素 B12:豬肝的維生素 B12 遠超出 RDA 將近 13 倍,而維生素 B12 有助於形成紅血球與 DNA,對於健康大腦功能的維持也很重要。 鐵:我們都聽過「吃鐵補血」的說法,而補充鐵質的確能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對於女性來說,由於經期會增加失血量,豬肝湯或是其他含鐵量高的食物,可以減少貧血的狀況。一般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鐵攝取量為 15 毫克,而 100 公克豬肝則能提供近 10 毫克的鐵。

低熱量高蛋白幫助減肥

說到健身的人的飲食菜單裡,絕對少不了雞胸肉,因為其脂肪及熱量低,卻含有較高的蛋白質,成了增肌減脂的首選食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豬肝的熱量其實跟雞胸肉差不多,100 公克約 120~130 卡左右,再加上每 100 公克豬肝就有 20 公克左右的蛋白質,如果你有減肥的需求,不妨考慮將豬肝加入你的減重菜單。

另外,在減肥的時候,因為需要降低熱量的攝取,容易造成部分營養攝取不足,但是你只要吃不到 50 公克的豬肝,維生素 A、B、B12 的每日攝取量就能達標甚至超過,可說是 CP 值滿滿的食物。

另外,根據營養學期刊(Nutrition Journal)的一篇研究指出,攝取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人體產生飢餓感,即便其含有的熱量較低。因此別在肚子餓的時候,吃一些高熱量、低營養的零食充饑,體重恐怕只會不降反升,得不償失。

豬肝膽固醇會太高嗎?

2015 年以前的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天不要攝取超過 300 公克的膽固醇,然而每 100 公克豬肝就含 288 毫克的膽固醇,豬肝吃還是不吃?究竟該怎麼辦?

膽固醇含量偏高是許多人對動物內臟的疑慮,因為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有膽固醇太高會導致心臟病,容易讓血管堵塞的觀念存在,但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一篇研究顯示,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膽固醇並不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罹患風險。

事實上,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之一,不過其中有僅有2~3成來自食物本身所含的膽固醇,也稱為「膳食膽固醇」,而大部分則是人體自行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推薦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比起膳食膽固醇,我們可能更要小心飽和脂肪的攝取,已有眾多研究指出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的高度關聯性,而美國也於最新的 2015~2020飲食指南中,將每日建議攝取 300 毫克膽固醇的限制移除。

不過沒有限制,並不代表可以「吃得沒有節制」,內臟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因此仍該酌量攝取。(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這2種人豬肝少吃為妙

雖然豬肝的營養豐富,但是下列2大族群吃豬肝前恐怕得特別注意:

孕婦:過量的維生素 A 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由於豬肝的維生素 A 含量特別豐富,因此有些人會建議孕媽媽避吃豬肝,不過天然食物畢竟不是營養補充品,正常飲食中包含些許豬肝,其實並不至於過量。但對於孕婦來說,仍不適合作為孕期間的飲食首選。衛福部的孕產期營養手冊則仍將豬肝列入補鐵食物的選擇之一,但每日食用量建議為 30 公克。

另外,由於肝臟仍是主要處理與代謝生物體內毒素的器官,建議購買具合格檢驗標章的豬肝,或與熟識的攤商選購並自行料理,可降低吃到豬肝中毒素殘留或超標的風險。(你也想知道:懷孕飲食全指南!聰明孕養新撇步) 痛風患者:動物類內臟都含較高的普林,豬肝亦同。普林通常會經人體的肝臟代謝後,轉化成尿酸,再自腎臟轉換成尿液並排出體外;但痛風患者體內由於尿酸含量過高,導致尿酸堆積在關節處而引發痛風,若再攝取高普林的豬肝,可能造成急性或加劇痛風症狀發生。(推薦閱讀:痛風怎麼吃?內臟海鮮普林偏高應少吃

風靡全球這種奶你喝過沒?「植物奶」是什麼?植物奶的營養好處有哪些?

現代人健康意識興盛,蔬食、無肉飲食不再只是素食者的專利,連飲品也吹起這股風潮,帶動「植物奶」銷售直線上升;究竟什麼是植物奶?而植物奶是不是真的能取代牛奶的營養價值?喝植物奶的好處有哪些?讓《Hello健康》帶大家來了解植物奶的好處與營養。

根據專業醫學期刊《The Lancet 》發表論文指出,台灣近88%成年人有乳糖不耐症,亦即每10個人中就有至少8位喝完牛奶後就會引發脹氣、腹瀉等不適;因此,以黃豆、燕麥、杏仁等植物製作的植物奶風潮順勢而起,可減少乳糖不耐症造成的不適,坊間咖啡館或餐廳也都順勢推出植物奶飲品,吸引顧客上門。

植物奶是什麼?

植物奶(Plant milk)雖然聽起來像是奶類的一種,但其實植物奶並不屬於牛奶,植物奶是由豆類、種籽、穀物或堅果等植物所提煉出來的飲品;豆漿、米漿都屬於植物奶的一員,不過由於豆類獨有的豆腥味在飲品中更加明顯而僅受特定族群喜愛,讓近年發展出的杏仁奶、燕麥奶或是榛果奶等選擇比豆類植物奶更加受歡迎。(延伸閱讀:全球吃素風潮:素肉對健康的影響)

除了自乳糖不耐症患者需求發展如牛奶的需求而來,植物奶近年更搭上環境永續的環保議題。據英國Science and AAAS機構之研究指出,1杯動物奶所需的碳排放量是植物奶的3倍之多,且飼育動物奶所需的土地面積更高達植物奶的10倍之多。

植物奶的營養比一比

即便如此,當難以決定繼續選擇喝牛奶或因環保與健康改喝植物奶之前,先了解各種植物奶以及牛奶的營養成分之間有何差異,或許將有助於下一次的決定;以下營養比例皆以100公克為對照基準:

牛奶:熱量63大卡、脂肪7.1公克、蛋白質3.1公克、碳水化合物4.8公克、質104毫克、膳食纖維0公克。 豆漿:熱量56大卡、脂肪1.6公克、蛋白質3.2公克、碳水化合物9公克、質12毫克、膳食纖維2.1公克;若是無糖豆漿,則僅有1.8公克碳水化合物。 燕麥奶:熱量42大卡、脂肪1公克、蛋白質1公克、碳水化合物8.1公克、鈣質4毫克、膳食纖維1.1公克。(推薦閱讀:素食菜單前5名!讓您成功降低膽固醇)

再進一步,我們並針對目前市售最常見的下列幾種植物奶中,來討論其各別之營養價值: 豆漿、豆乳:大豆可說是目前種植範圍最廣、銷售量最大的植物奶來源,富含高蛋白質、膳食纖維與人體必須胺基酸與多種礦物質;從減醣觀念來看,與牛奶相比,蛋白質略高於牛奶,碳水化合物遠低於牛奶。 杏仁奶:杏仁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富含單元不飽和脂酸和維生素E;特別的是,杏仁幾乎沒有醣,同時也提供好油脂。 燕麥奶: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B群,可降低膽固醇且不含麩質及堅果過敏源。

自上述的營養成分比較下即可得知,牛奶和豆漿所含的蛋白質量幾乎相同,但鈣質仍遠大於植物奶;不過,燕麥奶的碳水化合物高於牛奶,熱量則比牛奶略低。

喝植物奶的5大好處

比起牛奶,植物奶的風味與選擇不僅更多元,根據英國的《素食新聞》機構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全球的植物奶市場總值預計在2024年時將超過340億美元,顯示這股植物奶風潮在全球引爆未歇;但喝植物奶究竟有什麼好處? 特定族群福音:乳糖不耐症患者、素食者、具宗教信仰者等族群因無法喝牛奶,能以植物奶替代可說是兼顧營養與自身需求的好選擇。(延伸閱讀:乳糖不耐症要喝什麼才好) 環境永續:如先前所述,製作植物奶所需之碳排放量比起動物奶更低,種植植物之土地面積也遠低於動物養殖。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牛奶所耗費的生產資源較高,但營養成分仍優於植物奶,想透過植物奶補充到與牛奶相同的營養,所需的資源會比牛奶還高,而此部分仍待努力。 促進腸胃消化:牛奶沒有膳食纖維,但是植物奶的膳食纖維含量卻相當豐富,若有便秘、腸胃蠕動不順的問題,植物奶將是絕佳選擇。 全植物性來源: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含量較低。 原料單純:由於植物奶多以未精製食材製作,可保留較多膳食纖維,提供絕佳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植物奶可以取代牛奶嗎?

植物奶能不能取代牛奶一直是許多人的疑問,2者雖然都很營養,但根據成大醫院營養部徐瑋婷營養師表示,除了豆奶以外,由於多數植物奶蛋白質含量都不高,並無法完全取代蛋白質豐富的動物性乳品類,建議應搭配其他食物,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才能維持和喝乳品一樣的營養價值。

為什麼沒有心臟癌?心臟不易罹患癌症的3大原因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肺癌、肝癌及乳癌等各種癌症,但卻很少聽過心臟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心臟不會罹癌嗎?《Hello健康》帶您了解為什麼心臟癌如此罕見?並進一步說明雖然心臟癌很少見,但也可能生成腫瘤或受癌症治療影響。

心臟不易罹癌的3大原因

人體的諸多器官,舉凡腎臟、胰臟、肌肉、骨骼、皮膚及大腦等等都可能罹癌,唯獨心臟很少受癌細胞影響,主要原因有3個:

癌細胞大多侵害食道、胃、大腸、鼻咽或肺部等容易受外來物刺激的器官,心臟與血管具有自成一體的封閉循環系統,因此不易受外在物質侵害。 心臟每日跳動10萬下,輸送超過7000公升的血液至身體各處,所以血液流速極快,即使癌細胞侵入血液系統並流至心臟,也會馬上被沖出去。 人體身體之構成,可分為上皮、結締、肌肉及神經等4大組織,癌細胞擅於侵害上皮組織,因為上皮組織容易癌變,並適合癌細胞生長,舉凡乳房、肺部、大腸及胰腺等皆含有上皮組織;心臟主要由結締及肌肉組織所構成,這兩種組織抵抗力強,不易受癌細胞侵害。

心臟癌症很罕見,但仍可能出現腫瘤

心臟腫瘤多數為原發性良性腫瘤,意即非受其他因素或疾病影響,或成因不明;其發生率極低,通常發生於中年族群,尤以女性最為常見。(延伸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心臟萬一出現腫瘤,仍會造成患者心悸、胸悶或胸痛等心臟疾病常見症狀;雖然腫瘤本身為良性,但若體積過大,仍會影響心臟收縮導致猝死,或破裂阻塞血管而引發中風;因此,若心臟有不適跡象,建議仍盡早就醫檢查。

心臟仍會受癌症治療影響

部分癌症治療方法,例如化療藥物小紅莓、胸部放射治療、單株抗體或特定標靶治療等,會導致心臟泵血效率降低,增加心臟毒性,提高血栓、心臟病發或心臟衰竭的風險,特別是心臟病患者,或是具有抽菸、肥胖及三高等心臟病高風險因子之族群;所以,即使心臟不易罹癌,癌症仍會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

此外,心臟本身也容易受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等慢性病損害,因此造成冠心病或心臟衰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需維持健康作息與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受心臟檢查,才能讓心臟跳得長久和健康。

心臟年齡是什麼?可測幾歲發生心臟病?心臟年齡計算與風險詳解

我們知道人有分實際年齡與身體年齡,例如實際年齡40歲,身體卻已經53歲;心臟其實也有一個年齡標準,心臟年齡愈高,中風或心臟病的機率愈高。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人不出30歲就發生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可見年輕不再等於健康保證,即使20出頭、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也可能有一顆70歲的心。

Hello健康》帶您了解什麼是心臟年齡、如何計算自身的心臟年齡,幫助您掌握心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什麼是心臟年齡?

心臟年齡指心臟受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影響,所改變的心臟及血管年齡,其評估方式通常包含以下風險因素: 年齡:年紀愈高,心臟病的風險愈高;65~75歲年長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35~44歲青壯年的7倍。 性別:統計上,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發生年齡較早;但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退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反而大幅提升,心臟病的死亡率每5年增長1倍。 BMI:肥胖會帶來全面性的影響,例如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及高血糖,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血壓:血壓會影響心臟健康,長期高血壓除了會損害腎功能,也會降低心臟機能。 膽固醇: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血管堵塞,增加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的機率。 抽菸: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及心臟血管收縮,導致心臟缺氧,同時也會促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正常人的兩倍;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蛋白糖化,加速脂肪斑塊沉澱於心臟冠狀動脈。

以下整理3個英文版的心臟年齡計算機,您可以透過網頁翻譯功能操作:

NYC Health – Calculate Your Heart Age(美國紐約市) NHS – What’s your heart age?(英國NHS網站) Heart Foundation – Heart Age Calculator(澳洲心臟協會)

您也可以使用我們設計的中文版心血管健康評估工具: 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中風風險評估

心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 每2名男性,就有1名心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多5歲或以上。 每5名女性,就有2名心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多5歲或以上。 超過75%心肌梗塞與中風的病例,皆由增加心臟年齡的風險因素所造成。

舉例來說,若是1位45歲的男性抽菸並患有高血壓(收縮壓長期高於150mmHg)、糖尿病及過胖(BMI高於23)病症,心臟年齡將高達75歲;換個例子來看,1位50歲的女性即使不抽菸,但BMI高於32,並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心臟年齡更會驟增至85歲。

心臟年齡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心臟年齡增加除了會提高心律不整、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也會上升,因為心、腎兩個器官緊密相連。(延伸閱讀:洗腎者罹患心臟衰竭10倍於常人 心腎症候群類型、風險、治療詳解

此外,30歲以下族群更不能因為年輕,就忽視飲食及作息所帶來的影響。臨床上有不少年輕人,因為長期食用高油、高糖的食物,鮮少運動且作息不正常,患有冠心病或發生心肌梗塞,特別是已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甚至腎臟病的病患,更要特別注意。(延伸閱讀:年輕不怕心臟病?罹病一定有前兆?10個常見心臟病疑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