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吃什麼?9種超級食物控制血糖、穩定糖尿病情

糖尿病要吃什麼?9種超級食物控制血糖、穩定糖尿病情

適當飲食是控制血糖及對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健康的飲食習慣並非一蹴可幾。《Hello健康》為您介紹9種營養豐富、低Gl值(升糖指數)的超級食物,幫助您控制血糖水平、穩定糖尿病情。

適合糖尿病吃的9種超級食物 糖尿病推薦食物1:豆類

多數豆類都富含纖維、複合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也是鎂和鉀的良好來源。一篇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network)的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食用豆類可幫助降低血糖。

除了新鮮豆類及豆製品,也可以食用罐裝豆,但食用前要瀝乾罐中水分以去除多餘的鈉。(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糖尿病推薦食物2:非澱粉類蔬菜

非澱粉類蔬菜包含深綠色蔬菜、葉菜類、各種椒類等。這些蔬菜只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但卻含有大量纖維,可降低飢餓感、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可幫助控制體重及穩定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少數可放心食用的食物之一。(延伸閱讀:糖尿病飲食禁忌!油鹽糖和精緻澱粉少碰為妙)

糖尿病推薦食物3:柑橘類水果

橘子、葡萄柚檸檬等柑橘類水果是纖維的良好來源。為了提高攝取的纖維量,建議食用完整的整顆水果,而不僅飲用榨汁後的果汁。此外,研究證實食用柑橘類水果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推薦食物4:莓果

草莓藍莓等莓果是天然糖分的優良來源。每天食用少量的莓果能提升纖維的攝取量。在優格或冰沙中加入各式莓果就可成為一道美味的甜點,但需小心控制每日的糖分攝取量。 糖尿病推薦食物5:番茄

番茄可生吃、當佐調味料食用、煮熟製菜餚,或作成醬汁搭配主食。各種食用方法都可以讓你攝取維生素A、C、E及鐵質。另外,食用番茄也有助降低罹患癌症(特別是攝護腺癌)和心臟病的風險。

糖尿病推薦食物6:高脂肪含量的魚類

鮭魚和其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尤其是與糖尿病相關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另外,生活在冷水區的魚類還富含維生素D和硒,有助維持頭髮、皮膚和指甲健康。

魚肉不含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避免血糖水平出現大幅波動,不過也應注意不要攝取過多脂肪,適量就好。 糖尿病推薦食物7:全穀類食物

全穀類食物為高纖食物,不會提供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十分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部分全穀類食物含有鎂、鉻、鉀及葉酸等高價值的營養成分,有助維持營養均衡、提升免疫力。 糖尿病推薦食物8:堅果類

核桃和亞麻籽等堅果同樣也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也富含鎂與纖維,營養成分極高。您可以將堅果當作零食,每天吃攝取1湯匙的量剛剛好,不僅止飢又不會造成血糖飆高。(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糖尿病推薦食物9:脫脂或低脂乳製品

乳製品含有豐富質,能維持牙齒健康和骨骼密度。研究更顯示,食用乳製品還能有效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達9%。不過,若你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記得選擇脫脂牛奶及優格,以免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死亡

國內一年約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COPD),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有症狀者抗拒就醫;有醫師分享,近來因「咳、痰、喘」等症狀就醫而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從疫情前約20%上升到35%;值得注意的是,約1/5肺阻塞病人在急性惡化住院後在1年內死亡,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觀察,新冠肺炎改變人們對於肺部健康的態度;所謂長新冠,跟肺阻塞共通點是「咳、痰、喘」等三種症狀,許多到胸腔科門診的新冠肺炎病人,通常只有咳或喘,痰的狀況不甚明顯;不過一般民眾較難區分,也難以直接聯想到肺阻塞。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北區委員柯信國說,以前在門診收治的「咳、痰、喘」病人中,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約20%,「後來我們發現,這個數字在疫情之後大概上升到35%,推估可能是疫情趨緩後,民眾驚覺自己的症狀已持續太久,或變得太嚴重了才到門診求助」。可見在疫情期間,肺阻塞(COPD)患者延誤就醫的狀況確實有所增加。

究竟肺阻塞成因為何?出現哪些症狀就應特別注意?《Hello健康》帶您了解肺阻塞,及早診斷肺阻塞,就能更早避開致命危機。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肺阻塞成因為何?

所謂肺阻塞,是一種因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呼吸道長期受髒空氣或化學物質刺激,便會產生發炎反應,讓呼吸道分泌過多黏液,進而造成支氣管阻塞,使氣體無法順暢進出肺部,嚴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6.3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導致的死亡中,更有45%可歸因於菸品使用 肺阻塞成因主要與外在刺激有關,以下為高風險因子:

吸菸 二手菸 空氣汙染 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 廚房油煙

根據統計,台灣40 歲以上成人約有6.1%患有肺阻塞(COPD),許多研究都證實長期吸菸是高風險因子,而且菸齡越長,罹患肺阻塞的機率越高。

除了外來刺激外,成年前肺功能發育不良也要特別小心;柯信國表示,「有些人肺功能基本發育比正常人差,若再加上20幾歲就開始抽菸,即使發病時間與一般人相近,肺阻塞症狀的表現也會嚴重許多」。

柯信國呼籲,若屬於肺阻塞的高風險族群,最好能避免繼續接觸風險因子,尤其當咳、痰、喘症狀持續出現,應透過肺功能檢測,確認這些症狀是否可能與肺阻塞相關。

肺阻塞4大症狀

肺阻塞早期症狀,易與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10大死因第7位,其中40歲以上成人更有約6.1%罹患肺阻塞。因肺阻塞為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典型症狀如下: 慢性咳嗽 濃痰 喘鳴 運動易喘 肺阻塞死亡率為何如此高?

根據研究顯示,約1/5肺阻塞病人會在急性惡化住院後1年內死亡;柯信國說,「一般人也許很難想像,只是咳、痰、喘而已,死亡率怎麼這麼高?」主要原因如下: 肺阻塞症狀需達一定的嚴重程度才會住院 急性惡化會加速肺功能的衰退,進而提高死亡率

如何自我測試肺功能?

患者易因輕忽肺阻塞症狀,或缺乏病識感而延遲就醫,導致病患確診時,病情多已達中重度,造成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特別是長期吸菸的民眾,或自覺有慢性咳嗽(長達3週)、濃痰、喘鳴、運動易喘,建議多利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展的「1分鐘358」登階測試(爬樓梯),進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狀況,如有異常應就醫接受專業診斷,避免延誤早期治療時機。 0~30階: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1分鐘內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1分鐘內登階 50 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控制您的肺阻塞,3大方式輕鬆達標: 戒菸與遠離二手菸:「菸害」是造成肺阻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改善自身呼吸道症狀及保護親人,都應儘早戒菸。可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衛生所的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戒菸協助。 規律正確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肺阻塞的主要藥物之一,應遵醫囑規律且正確使用藥物及吸藥技巧,並按時回診追蹤監測,可有效控制疾病避免惡化。 肺部復原運動:患者配合醫囑指示,並依照身體狀況進行肺部呼吸及運動訓練,來增強肺功能;相關運動建議:散步、騎腳踏車、噘嘴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柯信國強調,很多病人上網搜尋後發現肺阻塞(COPD)是不可逆的疾病,覺得再怎麼治療也沒用,事實並非如此,患者在用藥治療後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進而維持生活品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肺阻塞知多少手冊》,民眾可自行透過網路下載: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530,瞭解肺阻塞的成因、共病症、營養照護、用藥及運動等相關知識。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10月開跑 三地巡迴廣邀民眾免費檢測

為了宣導早期診斷肺阻塞(COPD),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1分鐘登階測試,民眾可藉由自己的登階速度自檢,若1分鐘內爬不到30階(約1-2層樓),應盡速至胸腔內科就醫。

此外,今年(2022)學會更邀請台中榮民總醫院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同舉辦肺功能檢測體驗活動,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40歲以上、有菸癮或正在戒菸、常接觸二手菸或三手菸者、咳痰喘症狀長達3周以上者」,就能免費上車體驗,並了解自己的肺年齡。現場也有專業的呼吸治療師駐點,與民眾分享正確的肺健康觀念,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眾呼朋引伴,一同響應!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活動詳情請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官網

每日檢測時間:11:30-18:30 ※18:00為最後開放上車時間

台北場:10/3(一)-10/5(三) 台北青年公園

台中場:10/6(四) 台中榮民總醫院、10/7(五)-10/8(六) 台中中央公園

高雄場:10/12(三)-10/14(五)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屁股癢要擦什麼藥?肛門濕疹的原因?3招有效預防肛門濕疹

台灣夏季炎熱潮濕,好發各式皮膚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疾患之一莫過於濕疹。濕疹可能出現於各部位,如手部(富貴手)、頭部(脂漏性皮膚炎),更令人不安的是,濕疹也極有可能出現在肛門。

由於肛門為排出糞水的器官,所處位置悶熱潮濕,加上個人清潔習慣不佳或衣著過緊、不通風等原因,就易出現紅、癢、刺痛等濕疹症狀。但有時肛門癢卻又未必是濕疹,那會是什麼?《Hello健康》就和你一起從肛門癢的症狀認識濕疹,了解可能發生的疾病,一次告訴你造成肛門濕疹的原因、症狀、治療及如何在夏天預防肛門濕疹找上門。

肛門癢就是濕疹?

肛門搔癢的原因繁多,臨床上就有一病症為「肛門搔癢症」。泛指所有因感染、皮膚病、肛門疾病及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的肛門搔癢。若長期受肛門搔癢所苦,建議應前往大腸直腸科安排檢查,以免誤判病症或亂用成藥止癢,反倒有久病不癒或日漸惡化的風險。

肛門癢有可能不是濕疹,是痔瘡!

一般人多認為痔瘡的症狀為流血、肛門痛,但其實痔瘡也會造成肛門癢。以痔瘡發病的部位來說,內痣會因發炎腫大,擠壓肛門皮膚,並滲出組織液,使肛門濕黏發癢;外痣則會直接摩擦肛門皮膚,造成癢、痛等症狀,因此若屁股癢,建議就醫檢查清楚最安心。

為什麼肛門會有濕疹?

濕疹(Eczema​​)是指當皮膚出現發炎、紅腫的反應,一般可分為夏季濕疹與冬季溼疹。

夏季濕疹因天氣炎熱,大量汗水及皮屑累積於皮膚皺摺處,如腋下、胯下及肛門等,長期刺激並導致皮膚發炎;冬季溼疹則因冬天氣候乾燥,皮脂分泌減少,角質層無法留住水分,另加上洗澡水溫過燙、室內使用暖氣等因素,使皮膚失去過多水分及油脂而引發刺激。

肛門濕疹的原因

肛門因位在屁股夾層處,悶濕且不易透氣,不分季節皆易累積汗水與皮屑,加上肛門負責排出糞便,若清潔不當或糞水過稀、殘留於肛周(肛門周圍),加上部分濕疹患者偏好穿著緊身衣物,便容易引起濕疹。

然而,若因搔癢而過度清潔肛門,或使用具刺激性的清潔用品(肥皂、沐浴乳),甚至是溫度過高的水溫,也會導致肛門出現類似冬季溼疹的情況,使皮膚因缺乏具保護作用的油脂而引起搔癢。 3大類肛門濕疹: 發作時間長短各不同

濕疹的典型症狀為皮膚紅腫、丘疹、搔癢、水泡、結痂及脫屑等現象,若長期濕疹未癒,患部反覆搔抓、流膿及糜爛,則會導致皮膚組織增生變厚或苔蘚化。

濕疹依發作時間長短及症狀,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等3類,以下簡列各類濕疹症狀及治療方法。 肛門濕疹的症狀與治療:

急性濕疹:出現上述典型症狀且發病迅速,患者常因烈搔癢而搔抓破皮,使病況加重。針對急性濕疹,醫師會開立止癢及消炎的類固醇藥膏,幫助病患快速緩解搔癢問題。病患需避免摳抓患部、勤擦保濕乳液,加速重建受損皮膚。 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的症狀減輕而成,患部皮膚型態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仍會於搔抓後糜爛並滲出組織液。若類固醇藥膏治療成效不佳,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組織胺,加上短期口服類固醇,並視病況採取紫外線光照療法。 慢性濕疹: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屬於中重度的濕疹,患部通常會嚴重掉屑,皮膚乾燥、粗糙、組織增厚且色素沉著,醫師可能會開立類固醇藥物和免疫抑制劑進行控制,並同樣輔以紫外線光照療法。

3招預防肛門濕疹

肛門由於所處位置隱私,平常看不到,又負責排泄功用,因此多數人不僅較無保養肛門皮膚的觀念,若有症狀也較難觀察。以下提供3點預防肛門濕疹的建議:

維持肛門乾爽:汗水會導致濕疹惡化,建議少穿緊身外褲,下半身衣物以通風透氣為佳,並避免長時間置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中。 適當清潔肛門:過度清潔肛門會使肛門皮膚敏感、刺激,但未適當清潔也會使糞水殘留、肛周潮濕,進而引發濕疹或感染,建議每日洗澡時以手用溫水清洗肛門,並且避免用質地粗糙的衛生紙於便後用力擦拭,以免肛門因破皮而導致細菌入侵。 飲食控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類、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並多攝取水分及蔬果,以穩定免疫系統,減緩濕疹症狀,並同時可避免肛門血流增多,導致痔瘡急性發作。

不必再遮掩!靠這4招改善毛囊角化症

擔心手臂有一片摸起來粗糙像厚繭一樣?你很可能患了毛囊角化症(Keratosis pilaris,又稱毛孔角化症),以下就讓《Hello健康》告訴你關於毛囊角化症的所有資訊,並教你如何緩解和改善這個惱人的症狀。

罹患毛囊角化症的原因

毛囊角化症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角蛋白(Keratin)的堆積,角蛋白是一種保護皮膚不受外來有害物質侵入的堅硬蛋白質。角蛋白堆積指的是角蛋白堆積於毛囊處,形成外觀狀似鱗片的皮膚。角蛋白產生堆積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定,推測是屬於基因遺傳的疾病,或是異位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症狀。

毛囊角化症會出現哪些症狀?

毛囊角化症的症狀也會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而更加嚴重,例如: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以及懷孕的婦女,都是毛囊角化症的高風險族群。若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毛囊角化症,請進行下列3項自我檢測。

外觀看起來像一片鱗狀的小突起,可能有泛紅的狀況,摸起來感覺粗糙。 沒有傳染性,通常也不會感到疼痛搔癢的感覺。(推薦閱讀:夏天皮膚或癢又過敏?9個夏季皮膚解決之道) 冬天或是皮膚乾燥時,症狀更加明顯。 毛囊角化症好發區域

由於角蛋白會堆積於毛囊內,因此像是腳底或是手掌等無毛部位,便不太會有毛囊角化的症狀。下列為角蛋白質容易堆積的身體部位。(同場加映:關於毛囊炎的大小事!5 招有效預防) 手臂 大腿 臉頰 臀部

毛囊角化症如何治療?

毛囊角化症目前並沒有根治的方法,但隨著年紀增長,通常於25歲後,症狀會逐漸減輕,至30歲左右大概就會自行痊癒。若覺得已造成嚴重生活困擾,以下提供減緩毛囊角化症狀的4種方法。

擦拭乳液:除了保濕作用,使用含有α-羥基酸、乳酸、水楊酸和尿素的乳液產品,可以幫助去除死去的皮膚細胞、改善乾燥的皮膚。使用含有A酸的產品,可以避免毛囊堵塞,但要注意的是,這些酸類可能會造成皮膚紅腫、刺痛等不適感,最好先詢問醫師自己是否適合使用這些產品。 洗澡水溫適中:水溫過熱及長時間的泡澡會使皮膚失去過多的油脂,造成皮膚乾燥。建議洗澡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下,並且使用溫水沖洗。 避免過度清潔:不建議使用清潔力過強的肥皂或是沐浴乳來清洗身體,也不要過度用力的刷洗患部,這樣做並不會更加乾淨,反而因為皮膚受到刺激使症狀更加嚴重。洗完澡用毛巾擦乾身體時,用輕拍取代反覆擦拭,一樣可以減少皮膚受到刺激的程度。(同場加映:男女皆適用!教你5招保養基本功,讓皮膚健康又年輕) 避免過緊衣物:衣物與肌膚的摩擦會使症狀加劇。

手肘疼痛難耐?不運動也可能得網球肘!一文了解網球肘症狀、原因與預防

慢跑、自行車、重量訓練、網球,哪項是您喜愛的運動呢?如果您喜歡打網球,一定聽過網球肘這個症狀,不過,即使完全沒有打過網球或不喜歡運動的人,也可能罹患網球肘!本文將帶您了解網球肘成因、症狀及相關治療或避免方式。

產生網球肘的原因

所謂網球肘,其實是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的俗稱;肱骨指的從肩膀到手肘的這一塊骨頭,網球肘其名來自打網球時,因頻繁揮拍動作,施加大量壓力於手肘,導致手肘出現痠痛和發炎等症狀。

不過,除了網球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工作或事物,都需要手肘的「一臂」之力,像是家庭主婦便是網球肘常見患者之一,原因可能來自炒菜翻動鍋具,或採買時提重物等;又或是上班族,經常使用不正常的姿勢使用滑鼠,這些經常施加壓力在手肘的動作,都可能引發網球肘。

網球肘的症狀

常見的網球肘症狀主要是手肘感到痠痛、紅腫和發炎,有些網球肘的患者,甚至連平常沒有使用到手肘時,同樣會出現疼痛感;由於手肘是上手臂與前手臂的連接點,一旦出現網球肘症狀,就算刻意避免需要屈伸手臂的動作,可能還是無法完全避免疼痛感;特別是不可能整天完全不彎曲手臂使用電腦、手機或騎車等行為,也正因為如此,嚴重的網球肘症狀不僅可能限制手肘活動度,更可能因使用頻繁程度,造成惡性循環,讓病情愈發嚴重。 3方法避免網球肘

買菜或是購物時,如果您預估自己購買量可能不小,最好改用推車代替提袋,可以大大減少手肘的負擔。 在進行打網球這種對手肘壓力較大的運動時,確保做好暖身,以減少身體因為突然間激烈的運動,造成網球肘或引發其他的運動傷害。 如果運動後發現手肘有痠痛或紅腫的情形,請冰敷讓患處降溫,不過究竟要冰敷多久呢?曾提出RICE運動傷害處理流程的蓋伯.米爾金博士(Dr. Gabe Mirkin),曾於2015年發表的文章提到,在受傷後6小時內,每次冰敷10分鐘,便休息20分鐘,重複1~2次,除了不會影響傷口的恢復速度外,也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感。 網球肘的4種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主要是以緩解疼痛症狀,減輕發炎反應為主。以下為4種治療網球肘的方式

消炎藥:如果您選擇就診,醫師通常會先選擇開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布洛芬(Ibuprofen),改善患部發炎。一般來說,輕度的網球肘症狀只要吃消炎藥加上休息,不久便可痊癒。 衝擊波療法:將高能量的衝擊波從皮膚傳導到患處,能達到止痛效果。它的好處在於方便且安全,通常不需要麻醉,不過有可能造成瘀青或局部皮膚泛紅等副作用。 注射類固醇:若常用治療方式未獲得明顯改善,或是症狀相當嚴重,才會使用此方式治療;透過將類固醇直接注射於患部,可以快速抑制發炎情況。 復健:在發炎情況減輕後,便可以透過一些伸展和拉伸的動作,提高肘部的活動度;建議可前往醫院復健科或復健診所進行治療,或者自行嘗試以下的動作,加快恢復網球肘的症狀:

抓握訓練:網球肘經常造成握力下降,您可以將前手臂置於桌上,手掌朝上,出力握住捲起的毛巾或是握力球,持續10秒後放鬆,再次進行重複的抓握動作10次,有助於恢復握力。 手腕旋轉:以左手為例,將手肘放置於大腿或桌邊,手握一個1公斤的啞鈴,或是拿一個裝滿水的寶特瓶,接著手握其中一端,從手掌朝上的狀態,轉變成手掌往下,以180度順時鐘方式旋轉;之後,再改以逆時鐘方式,回復手掌朝上的姿勢,並重複進行此動作20次;如果您是右手疼痛,只要將順逆方向交換即可。 扭毛巾:首先先找一條毛巾,並找一張椅子坐下,肩膀放鬆,將毛巾兩頭用雙手握住,平舉於胸前,用擰乾濕毛巾的方式,扭轉手中的乾毛巾,若改用濕毛巾也行;重複擰毛巾動作10次後,再更換擰動方向,例如:本來是右手向前、左手向後,改換為右手向後、左手向前。

除痣別自己來!請找醫師避免感染留疤 醫師除痣4大方法報您知

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痣,有些人因為偏信命理,擔心有些痣可能影響運勢,或單純覺得影響外觀,便動念想要除痣;就醫學角度來看,不論原因為何,都不建議您自行嘗試除痣,應該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執行。《Hello健康》以下介紹自行除痣可能會引發的風險,以及4種常見的除痣方法。

不該自己除痣的原因

專業有價,但總有人想DIY自己來,不過,若是除痣,就不建議DIY。(推薦閱讀:痣變大、痣多或長毛會變皮膚癌?認識痣的形成與原因

自己除痣可能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使用器具沒有消毒或消毒不完全,容易引發傷口感染;再者,自己除痣的方法例如抹蘋果醋、敷搗碎的大蒜、塗碘酒或用刀具刮,也不一定能完全除痣;以下2種自己除痣風險,更不可不防: 除痣風險1:除痣膏可能導致疤痕

坊間常見有些標榜免手術、免雷射的神奇藥膏,號稱只要塗抹在痣上,就能夠輕易除痣;這類產品除了效果有待確認,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中可能含有腐蝕性化學藥劑,萬一不慎,可能產生明顯疤痕,可謂得不償失。

若遇見有人擺攤,號稱可便宜點痣,可能大多用的是此方法,雖然便宜,但可能產生的風險更大,建議讀者還是應該選擇專業皮膚科或醫美診所諮詢才保險又安全。(推薦閱讀:痘疤好困擾~皮膚科手術藥物助消除) 除痣風險2:黑色素瘤

另外1個自行除痣可能產生的風險,便是除到黑色素瘤(Melanoma),因自己未能警覺,反而導致癌細胞擴散;若是透過專業醫師診斷除痣,萬一發現黑色素瘤,就可以透過切片檢查,確定想除掉的痣是否為黑色素瘤,避免不必要捱細胞擴散風險。(推薦閱讀:曬傷恐增皮膚癌風險!黑痣變化要小心)

常見4種除痣方法

當您決定透過醫師診斷及除痣時,可能會用以下4種方式: 雷射:雷射除痣是相當常見的除痣方式,速度快,也不會造成太大傷口,但缺點是萬一痣所在位置在皮膚深處,去除成效不佳,通常需要2次以上才能完全去除。 電燒:電燒的原理其實跟雷射相似,但是由於電燒容易造成周邊組織熱傷害,產生疤痕的機率也較大,因此大多數仍會以雷射作為優先選擇。 剃刀刮除:在局部麻醉之後,醫師會使用剃刀狀的器具,水平沿著痣的表面,將痣刮除,產生的傷口不大,也不需要縫補。 手術切除:通常用在皮膚深處的痣或黑色素瘤;醫師會用手術刀將表面的痣,連同底下的組織一起挖出。開始切除手術前,醫師會先打局部麻醉針劑,手術所需時間約30分鐘,術後1週即可拆線;拆線後會留下1條細線狀的小疤,但比大顆且凸出的痣美觀,之後細線狀小疤痕也會慢慢消失,不必過度擔心。

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兒童弱視在台灣並不少見,依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每100位小孩中就有5位弱視。而弱視的重點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現今仍有家長有「弱視長大就會好」、「長大了再接受治療」的想法,導致小孩錯過黃金治療期。弱視未在幼兒期矯正,視力將終身無法治癒,孩子會永遠斜視或有一隻眼睛看不清楚。

Hello健康》為您說明弱視是什麼?兒童弱視的原因?弱視的黃金治療期是幾歲?以及弱視的治療方法為何? 弱視是什麼?

弱視(Amblyopia)又稱作懶惰眼(Lazy Eye),指眼睛發育不良使大腦缺乏視覺刺激,造成兒童視力不佳,單眼或雙眼無法接收清晰影像。

若兒童矯正(配戴近視度數)後的視力未達同年齡應有的標準,例如: 4歲無法達0.6度 5歲無法達0.7度 6歲無法達0.8度

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以上,例如0.5度和0.7度,即可視為「弱視」。

弱視原因:大腦的視覺中樞發育不良

嬰兒出生時的視力非常弱,必須藉由將眼睛所看到的影像,正常傳送到大腦後,大腦的視覺中樞才能發育成熟;若在視力發展的階段,有妨礙眼球正常接受影像的原因,便會導致兒童停止使用特定眼睛,造成視力開始減退。(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一般而言,小孩到9歲時的視力已發展成熟,因此超過9~10歲的弱視就難以治癒。兒童弱視最好的治療時機是6歲以前,所以滿3~4歲的兒童應前往眼科做初次檢查,及早確認兒童的視力是否在正常發展的範疇。

兒童弱視的5種原因類型

依據不同原因,兒童弱視可分為5種類型: 弱視原因1:斜視性弱視

斜視為最常見的弱視類型。因為眼球肌肉不協調,使雙眼朝向不同方向。為避免複視所造成的視覺混淆,大腦會抑制其中一隻眼睛的視覺發育,而過度依賴另一隻眼睛,造成一眼的發展阻礙,嚴重時可能會形成鬥雞眼。 弱視原因2:屈光不正性弱視

無論近視、遠視或散光,若度數過高皆會使影像模糊,無法對視覺中樞產生正常刺激。若發生此情況卻未矯正視力,就會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3:雙眼不等性弱視

當雙眼度數相差甚多時,大腦會依賴視力較好的那隻眼睛,進而抑制另一眼的發育,造成弱視。 弱視原因4:剝奪性弱視

若小孩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玻璃體病變、眼皮下垂或角膜混濁等眼睛疾病,會阻礙光線進入眼球,造成視網膜影像模糊,進而導致弱視。

弱視原因5:遺傳因素

家族有弱視或斜視病史,小孩有較高機率會有相同問題,因此家族成員有弱視,小孩出生後最好提早赴眼科檢查並定期追蹤。 兒童弱視如何治療?矯正弱視的4種方法

治療弱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配戴眼罩。戴眼罩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強迫使用弱視的那隻眼睛,促進弱視眼的視力逐步正常發展。

眼罩配戴的時間因治療開始時間或弱視程度而定,通常愈早發現則弱視程度愈輕微,治療時間相對愈短,這也是為何醫師建議及早檢查與治療的觀念。弱視兒童通常一週會維持5~6天的配戴頻率,每天配戴8小時以上,但此頻率與時間長度也會因不同個案或病情而有所變化,例如某些小孩十分排斥在幼稚園戴眼罩,父母可能會斟酌改成周末或在家時間才配戴。

基本上,配戴的時間愈長且頻率愈高,效果會愈好,但也不可連續好幾天配戴或不換眼配戴,以免視力正常的那隻眼睛反而退化。家長需遵從醫師指示配戴。通常配戴1~2個月後,弱視眼的視力就會開始進步。

其他治療弱視的方法包括: 配戴弱視眼鏡:若有屈光不正的問題,除了配戴眼罩之外,小孩還需配戴眼鏡調整焦距。 弱視訓練:透過讓小孩看視覺刺激儀、手機或平板上的弱視訓練app,刺激視覺發展,屬於輔助療法。 手術治療:若小孩為剝奪性弱視,即需透過矯正眼瞼下垂或白內障手術等治療方式,讓眼睛所見的影像可正常傳送至大腦。

5特徵判斷小孩是否弱視

嬰兒階段

滿月後,眼睛對玩具或小手電筒的光線沒有反應

幼兒滿3歲後 行動遲緩或手眼協調能力差 直視時有一眼會向內或向外偏移 經常有歪頭、瞇眼、皺眉或閉起單眼的習慣 經常眨眼、怕光或流淚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在母奶銜接配方奶,或單純替換配方奶的過程中,不少嬰兒會因換奶粉哭鬧或情緒煩躁,甚至厭奶或拉肚子。究竟為什麼寶寶換奶粉會哭鬧?怎麼換奶才能減少寶寶不適症狀?《Hello健康》教你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

為什麼嬰兒換奶粉會哭鬧?

嬰兒換奶粉多是以下4種原因: 母乳銜接配方奶 無法完全親餵母乳 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其他食物 減少嬰兒出現腸胃不適,例如拉肚子、脹氣或過敏等情形

但在換奶過程中,若嬰兒對新奶粉感到不適,例如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或拉肚子或口味不合等,就容易哭鬧和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延伸閱讀:換奶粉怎麼換?挑選配方奶及換奶的注意事項

嬰兒不像幼童或成人,可自不同食物攝取營養或已有成熟的消化系統緩解特定食物所帶來的不適。在嬰兒滿6個月且開始嘗試副食品前,母乳和奶粉是唯一的食物,因此換奶粉會對嬰兒帶來極大影響。

多數換奶粉哭鬧的狀況,也可能是因為不適應牛奶蛋白,或無法承受大量乳糖刺激,有些家長會先嘗試換成水解蛋白或低乳糖奶粉,但嬰兒哭鬧狀況仍不見改善。以下有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減輕家長的煩惱。(延伸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方法1:除非有不適症狀,否則避免換奶

若嬰兒對目前的配方奶適應良好,且沒有任何不良症狀,建議可持續餵食相同配方奶,避免因親友推薦或長輩意見就隨意更換。家長最好在一開始就做足功課,選定好最合適的配方奶,避免中途更換。有時即使嬰兒沒有不適,也會單純因習慣或口味變化而哭鬧。 方法2:循序漸進換奶粉

新生兒的腸胃與口味都較成人敏感,循序漸進換奶粉可減少不良反應。建議可逐匙更換奶粉,例如:A奶粉需用4匙沖泡,要換成B奶粉時可階段性酌量添加。 初期:3匙A奶粉+1匙B奶粉 中期:2匙A奶粉+2匙B奶粉 後期:1匙A奶粉+3匙B奶粉

換奶粉的速度需依照嬰兒接受度,若嬰兒反應良好,最快可逐餐更換,但若嬰兒對舊奶粉有不適症狀,例如過敏起疹子等,則換奶粉的速度就可加快,甚至直接換成新奶粉。 方法3:注意餵奶方式

脹氣雖然是寶寶的常見症狀,但有時也是喝奶方式所致,例如: 躺著喝奶讓嬰兒溢奶或吐奶 奶瓶瓶口未讓寶寶含妥,吸入太多空氣 奶瓶嘴的洞口過大讓嬰兒一下喝太多

請選用瓶口大小適中的奶瓶,在餵奶時確保姿勢正確,讓嬰兒身體保持45度傾斜,並注意瓶口是否完全含妥。(延伸閱讀:麥擱吐啊~寶寶吐奶拍嗝有效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 方法4:維持奶瓶乾淨衛生

換奶粉拉肚子或便祕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配方奶本來就比母乳容易便祕,父母不用太過緊張。建議可先觀察幾餐,確認有無改善寶寶腹瀉或便祕狀況。

但有時嬰兒拉肚子未必是換奶粉造成,可能是衛生問題。在泡奶粉前,家長請務必確保奶瓶充分洗淨及消毒、沖泡的水質乾淨無毒,並徹底清洗或消毒雙手。

方法5: 仔細觀察嬰兒反應

當寶寶不願喝奶或一喝就哭,可能是因為想要媽媽抱、肚子還不餓或想睡覺,如何判斷嬰兒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仔細觀察和經驗的累積。

建議家長記下每次餵奶的時間,確保嬰兒不會餓過頭或餵食過多,若嬰兒不餓會用手推開奶瓶或將頭轉開。在嬰兒哭鬧時先觀察是否因太熱流汗、太冷發抖等身體狀況,並非因為換奶粉。(推薦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方法6:換奶粉前先諮詢醫師

建議父母換奶粉前可先諮詢醫師,讓醫師了解寶寶狀況後判斷有無換奶必要。此外,醫師也可診斷寶寶哭鬧的狀況是否因腸絞痛、感冒或其他疾病所致。

需特別注意的是,若寶寶換奶後出現嚴重不適,例如過敏、血便或嚴重腹瀉等,請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而影響嬰兒健康。(推薦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小瑜出生後,右眼皮底下有條淡淡紅線,隨著時間過去,這條紅線愈來愈突出。3個月大時,紅線已轉為外型如同草莓的血色腫瘤,,摸起來溫溫熱熱,看起還有點嚇人。小瑜媽媽趕緊帶她到小兒科就醫,醫師仔細檢查,發現原來小瑜罹患嬰兒血管瘤,出生3至6個月是快速生長期。幸好,小瑜媽媽就醫時間不算太遲,經治療後很快就能改善。

嬰兒血管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可能給孩子外貌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潰瘍、影響器官功能。《Hello健康》向您說明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及部位,以及相關治療資訊。

嬰兒血管瘤是什麼?

血管瘤一般可分為2類,一類為真正的血管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所致,嬰兒血管瘤即屬此類,另一類則是血管畸形,由血管構造異常擴張所引起,如常見的葡萄酒色斑;這類血管畸形之血管瘤沒有退化期,一輩子皆會留存身上。

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infantile)多發生於新生兒時期,因此以嬰兒血管瘤稱之;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到了嬰兒期甚至學齡期都還持續。

嬰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時,斑塊表面會有草莓狀的隆起,因此又稱為草莓樣血管瘤。新生兒的發生率約1至2%,女嬰的發生率為男嬰的2~5倍,約3成血管瘤如同胎記,出生時就在嬰兒身上,其餘7成則會在出生後1~4週出現。

為什麼會長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多為偶發性的,與遺傳關聯不大,可能導致嬰兒血管瘤的因素包括: 早產 胎兒體重過輕(低於1000g) 高齡產婦 多次懷孕 子癲前症 前置胎盤

嬰兒血管瘤的種類及部位

嬰兒血管瘤可能生長於身體各部位,其中以頭頸部發生率最高(60%),其次為軀幹(25%)及四肢(15%)。嬰兒血管瘤依其深度主要可分為3類: 表淺型:位於皮膚淺真皮層,外型為類似草莓的亮紅色凸起斑塊。 深層型:位於較深的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顏色呈淡藍色至紫色,表面摸起來十分平整。 混合型:混合上述2種類型,可能同時混雜2種不同顏色。

而嬰兒血管瘤依分布方式可分為2類: 局部型:血管瘤侷限於一小區域,病灶可能為圓形或斑塊狀。 帶狀型:血管瘤呈帶狀分布,漫布在一個大範圍內,容易伴隨其他異常,需就醫檢查。

新生兒血管瘤多久消失?嬰兒血管瘤的病程說明

嬰兒血管瘤依照生長狀況,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初期病灶:出生或出生不久時產生,呈紅紫色斑點,大小如同紅疹或被蚊蟲叮咬,但也有可能以淡紅色斑塊呈現。 快速生長期:快速生長期為出生後的3至~6個月,在此期間中,血管瘤會迅速變大、變硬,顏色亮紅。依據個體差異,快速生長期也可能提前至滿月開始,或晚至6個月大後。 緩慢退化期:經歷約3個月的快速生長期後,嬰兒血管瘤會開始緩慢退化,病灶變平,顏色從亮紅轉為灰紫,並逐漸分散消退。約3成血管瘤在3歲前消失,5成在5歲前消失,9成在9歲前消失,其患部可能會出現皮膚萎縮、血管擴張或脂肪纖維化(變成膨起的小肉球)等現象。

若嬰兒血管瘤會自己消失,那還需要治療嗎?

嬰兒血管瘤雖然由於是良性腫瘤,且會自行消失,一般而言無需治療,但其生長部位若為臉部,則可能影響嬰兒的器官功能,如長於眼睛附近,易導致斜視、散光或弱視;、長於鼻子,可能會使鼻軟骨變形,影響呼吸;、若長於耳朵,恐讓耳朵畸形或影響聽力;、長於嘴唇,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即使生長部位不在臉部重要器官附近,也可能給小孩外觀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建議接受治療。

不過,即使新生兒血管瘤未長於臉部,也容易有潰瘍、出血或引發感染,亦可能因血管瘤過大、出血過多,造成心衰竭,進而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安全之計便是仍建議請專業醫師診斷、及評估,決定是否需要立即治療,或任其自然生長及消退。

目前臨床上治療嬰兒血管瘤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有2種: Timolol(外用藥水):適用於較小且表淺的血管瘤,具有輕微刺激性,需早晚使用,並避免碰觸眼口鼻。 Propranolol(口服藥):適用較大且較深層的血管瘤,可抑制血管新生,不適合有低血壓或心律不整之嬰兒,因副作用包含低血壓、低血糖及心跳過緩。

一般而言,若早期接受治療,病灶多能獲得良好控制並漸進改善,若治療時間較晚,則至少需6個月以上的治療期,建議父母協助治療時需保持耐心,定期用藥、拍照記錄及回診檢查,並隨時注意嬰兒有無出現任何藥物副作用,以確保嬰兒健康無虞。

可體松是什麼?過低症狀?5分鐘速懂可體松的作用、過低或過高原因

可體松(Cortisol)俗稱皮質醇,是腎上腺皮質所分泌的荷爾蒙之一,能調節人體多種機能,舉凡血壓、血糖、心跳都與它有關,並負責處理壓力,在危急時提供人體額外的能量,所以又稱為「壓力荷爾蒙」。

可體松功能如此重大,一旦不足或過高便會對人體造成重大影響。一般與腎上腺相關的疾病,例如庫欣氏症、艾迪森氏症,或是腎上腺疲勞等都與可體松有關。《Hello健康》介紹可體松是什麼、有何作用,若過低或過高會有何症狀與疾病。 可體松是什麼?

腎上腺(Adrenal Glands)內部分為皮質、髓質等2層,並各負責分泌以下5種荷爾蒙,其中之一便是可體松,可體松同時也是人體自然產生的類固醇之一。

皮質(Cortex) 醛固酮 可體松(皮質醇) 雄性激素

髓質(Medulla) 腎上腺素 正腎上腺素

可體松的濃度會隨著時間變動,影響人的注意力與精神狀況,其分泌量通常從凌晨5點開始上升,於早上8~9點來到高峰,以因應白天的活動,接著逐漸下降,在下午出現1~2次的微幅上升。入夜後,由於身體準備進入休息狀態,可體松會在10~11點降至最低濃度。

由於可體松會隨著晝夜調節濃度,因此可體松的濃度並非固定不變,其濃度標準也會隨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的參考標準。

可體松作用多,與代謝、免疫調節皆有關

可體松對人體的影響是有許多面向的,以下說明:

促進代謝與合成:協助分解脂肪、蛋白質、醣類,調節血糖和血壓 應對壓力與緊急狀況:加快心跳、升高血壓,並提升注意力、體力與精神 調節免疫系統:抗發炎、抑制免疫反應 影響其他荷爾蒙分泌:例如抑制下視丘分泌濾泡激素或黃體激素,讓男或女性荷爾蒙出現異常。

可體松和腎上腺素兩者雖皆負責應對壓力,但作用方式不同。可體松主要是經由內分泌產生,先自腦下視丘釋放皮釋素(CRH),刺激腦下垂體前葉釋放腎上腺皮促素(ACTH),最後再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可體松;而腎上腺素則是直接由腎上腺與神經刺激分泌。

兩者相比,可體松影響的功能範圍較廣泛,但腎上腺素的分泌方式較直接,主要針對危險、緊急情況或重大壓力而分泌。

可體松過低的症狀:疲累消瘦、血壓偏低

可體松過低者會長期處於精神不濟、疲倦的狀態,且若是由原發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艾迪森氏症)所致,皮膚顏色更會黯淡深沉、出現斑點,特別是手肘、膝蓋等易摩擦處。

可體松不足的常見症狀包括: 食慾不振 腹痛、身體不適 疲倦虛弱 認知能力與記憶力下降 血壓偏低或出現低血壓 體溫略高,超過攝氏37.5度 血液鈉離子偏低、鉀離子偏高 造成可體松過低2大原因:器官受損、類固醇影響

可體松不足通常來自於以下2種狀況:

1.下視丘、腦下垂體或腎上腺功能受損

例如:腦部發炎、缺血、手術或全腦放射性治療造成下視丘或腦下垂體功能低下,就會影響可體松分泌,或腎上腺受到感染、外傷,免疫系統遭到破壞等。

2.藥物直接或間接影響

例如:癌症的免疫療法藥物影響腦下垂體功能,或因氣喘、免疫疾病而長期服用類固醇,身體已習慣受類固醇刺激分泌可體松,斷然停藥恐造成身體製造可體松功能短時間無法跟上,出現不足現象。

可體松過高的症狀:軀幹肥胖、皮膚長紫色條紋

可體松過高者外型與不足者截然不同,會是體型擁腫肥胖的樣貌,特別是臉頰、下巴、脖子後緣與肚子等部位,並常有類固醇過度使用者會有的月亮臉、水牛肩、軀幹型肥胖等現象。而在皮膚皺摺處,如腋下、腹部、大腿內側與女性乳房下緣等則可能出現紫色的長條紋。

可體松過高的常見症狀包括: 血糖上升 脂肪堆積、蛋白質流失 骨質密度下降 體內水份淤積 男、女性荷爾蒙下降 免疫力下降 皮膚變薄、皮脂腺發炎 眼壓升高 情緒緊繃、失眠

若可體松長期過高,患者可能會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疾病,並導致肌肉萎縮,不孕、青光眼或精神狀況異常。

可體松過高的3種原因

可體松過高的表現,通常出現在以下3類人身上: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可體松為人體自然產生的類固醇,若額外使用過量的類固醇藥物,便會導致可體松過高。 腎上腺或腦下垂體長瘤者:若為良性腫瘤,腫瘤可能會分泌可體松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導致可體松過高。 體內具惡性腫瘤者:較為少見,部分惡性腫瘤如支氣管類癌、肺小細胞癌或甲狀腺髓質癌會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刺激腎上腺製造過多可體松。 可體松過低、過高怎麼辦?

若經抽血或驗尿得知可體松濃度異常,醫師便會針對異常成因治療,以下說明:

可體松過低 下視丘、腦下垂體或腎上腺功能受損:針對患部治療,並給予糖皮素補充可體松。 藥物影響:提供糖皮素治療,待可體松濃度恢復正常後再緩慢減藥。

可體松過高 腎上腺或腦下垂體長瘤,或具惡性腫瘤者:透過手術移除腎上腺或腦下垂體腫瘤,或其他器官之惡性腫瘤。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緩慢減少類固醇用量,或因疾病所須用藥,則考慮改用其他藥物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