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必看!做好這些準備不留遺憾

登山客必看!做好這些準備不留遺憾

台灣群山環繞,熱愛爬山的登山客非常的多,不過登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沒做好準備,更是相當危險的行為,我們時不時都在新聞中看見登山客罹難的不幸消息,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老手都可能錯估形勢,或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因此,我們登山前與爬山時,不但要做好所有的相關準備,也要時時留意天候的變化與個人身體狀況。以下提醒大家登山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希望大家在享受台灣的美麗山景之餘,都要平安回家,不留遺憾!

登山前的準備

1. 規劃要完整:

包括登山的路線、需要帶的工具,需要的飲食分量等。

2. 裝備要充足:

爬山時要把裝備帶齊全,衣服多帶幾件,洋蔥式穿法,由內往外,依序從棉質輕薄的短T、長袖保暖的羊毛或羽絨衣,到最外層的防風防水外套,隨時要穿、脫都很方便。

還要記得帶雨具,以及合腳、能包覆整個腳踝、抓地力夠的鞋子,夏天可穿硬底靴,冬天若到可能下雪的地方,則應在靴子外加穿防滑冰爪釘鞋套。另外,也要記得做好防曬,海拔越高的地方,陽光越強烈(尤其雪會反射紫外線,強光會刺激到眼睛角膜與結膜),也要記得防蟲子。此外,也應攜帶緊急避難用的工具,例如帳篷,以防天氣狀況不佳時,可以躲避。

3. 注意天候狀況及地形條件:

要登山前,請先留意氣象報導,如果要去的山岳天候狀況不佳,最好擇日再去;另外,也要衡量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登山。

對於人類來說,山的高度超過1,500公尺就算是高海拔,而從海平面開始算起,高度每增加1,000公尺,溫度約下降6度,山上的氣溫不但低而且空氣稀薄,登山時要特別注意預防高山症發作,以下會有詳細說明。

4. 食物和水要帶夠:

不管要去登山多久,食物是絕對重要的,若因故(天氣狀況差,或是不幸發生意外需要等待救援等)需要待在山上時,有足夠的食物才能生存下來。要帶上山的食物,建議是重量輕、能充分補充能量的食物,如巧克力、水果乾、堅果、起司條等。另外,也要記得時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或中暑。飲食尤其重要的意義是,身體可以補償夠多的血色素適應不一樣的氧氣分壓環境,營養或水分循環不良是非常致命的。

5. 讓親友知道您的爬山行程:

要登山前,請務必依政府規定向有關單位事先申請、登記,讓相關單位知道您要爬的山、路徑、行程多久,所有相關訊息也要告知家人與朋友,以防需要救援時,他們可以用最快速度通報救援單位。除了手機之外,還可以攜帶無線電以當作通訊工具。 常見的高山症類型

高山症會發生的原因是,高山上的氣壓低,空氣變稀薄,人在呼吸時肺部吸收到的氧氣減少了,能送往全身的氧氣也跟著減少,因此發生缺氧(Hypoxia)的狀況。

1. 高山病(Altitude sickness,或稱 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高山病通常就是指高山症,常在登山後4~12小時之間出現症狀,登山高度超過2,500公尺時容易發生,症狀包括:頭痛、噁心、暈眩、疲勞、睡眠受到干擾。大部分的人下山後1~2天,症狀就會有所改善。建議事先諮詢醫師,或到藥局購買非處方的高山症藥,帶藥上山有備無患。

2. 高山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通常待在高於2,500公尺的高山第2晚會發生,因為胸腔內部承受與平時平地不同的壓力差,導致肺動脈被擠壓,增加肺部血壓,症狀包括:呼吸急促、乾咳、心跳和呼吸速率加快、發紺(Cyanosis,或稱青紫)、囉音(Rales,或稱肺鳴)。

3. 高山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此症狀和腦部無法調適因血氧分壓差而造成的腦部缺氧傷害有關,通常待在高於4,000公尺的高山1~2天會發生,嚴重時會造成昏睡,或在24小時內死亡,症狀包括:昏睡、疲倦、走路搖搖晃晃、意識錯亂、妄想、出現幻覺、個性改變等。 如何預防高山症?

高山症的出現是因為登上高山,所以提前去適應高海拔的地形會有所幫助,這叫適應氣候。在登山前1~8週,從低地慢慢待到高海拔的地方一段時間,慢慢適應高地地形。另外,也要注意自身的狀況,要補充水分、注意保暖,也可以喝含有電解質的飲料。

另外提醒,疑似高山症時,記住,降低海拔高度是最有效的方式! 意外發生如何處理?

若真的在登山時發生意外,請做好應對,等待救援:

不要慌、保持冷靜,評估傷者的傷勢,是否可以自行治療,是否能由同伴帶下山,或是需要外界救援。 將傷者帶至可避難休息的地方,幫助傷者保暖、補充水分,但若傷者疑似傷到脊椎時,千萬不要移動傷者。 若需要外界救援時但電話打不通,就要有人下山尋求支援。 不要待在離上山路線太遠的地方,因為救難隊找人時,是以登山客上山的路徑去搜尋,若要找避難處的話,記得留下記號指引救難人員您避難的地點。 想辦法與外界聯絡,等待救援的這段時間,注意保暖,食物盡可能有效分配,讓自己能撐更長的時間。

銀髮族動起來!簡單動跟病痛說掰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的定義,台灣在 2018 已正式步入「高齡社會」了,意味著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 14 %,若達到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因此,與長照等老人相關的各種議題和政策也愈來愈多人關心,尤其是健康層面,因為身體老化後難免會有病痛,且容易受傷或行動不便。但其實銀髮族可以靠自己努力,盡可能地遠離病痛,或延緩病痛的到來。運動就是很重要的關鍵,可以幫助銀髮族更有效地避免受傷和生病,不管運動的強度高低都有用。所以,銀髮族要多動,才能健康到老、無病善終!

銀髮族運動的 7 個好處

延長壽命:研究顯示,長期久坐是造成死亡和行動不便的一大原因。然而,就算只做溫和的運動,也能讓壽命增加三至五年。 降低中風(Stroke)和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罹患風險。 強化骨質密度。(推薦閱讀:吃這些就對了!老人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降低失智症(Dementia)發生的機率。 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運動對於慢性疾病來說,是很好的治療方式,研究指出,患有關節炎(Arthritis)、心臟方面疾病或是糖尿病(Diabetes)的人,只要有規律運動,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強化認知方面的能力。 加強記憶力。

可以嘗試哪些運動?

銀髮族的運動類型可以很多樣,例如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率,有助於心血管的健康,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騎單車、游泳等等。

另外,也可嘗試一些肌力訓練,肌力訓練是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加上一些重量,或是用彈力帶予以鍛鍊的運動,也能靠身體來做不需外在的輔助,例如在家或去公園做伏地挺身、拉單槓、仰臥起坐等等。此外做園藝(會有挖、拔等動作)、搬東西、瑜伽、打太極等,也都是很好的運動。 建議的運動量

每星期做 2.5 小時一般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每星期做 75 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跑步),再加上每星期至少兩天以上的肌力訓練,強化全身的重要肌肉群如腿、背、腹部、胸部、肩膀、手臂、臀部等;也可以把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平均分配,加上每星期至少兩天以上的肌力訓練。 簡單運動訓練肌力與平衡

除了一般類型的運動外,銀髮族還可試試一些較容易做,又能達到活動身體的小運動喔!

伸展運動

1. 上背部伸展:坐下,保持肩膀放鬆,雙手向前伸與肩同高,兩手握在一起向外推,讓背部與肩膀往前伸展,撐 10 秒再放開。

2. 坐+伸展:坐在椅子的邊邊,雙腳向前伸,膝蓋微彎,腳跟著地,腳趾朝天,雙手向前伸去碰腳趾,讓腰維持彎曲,撐 10 秒再坐回原姿勢。

3. 頸部伸展:坐下,腳與肩同寬,雙手放鬆擺兩邊,頭向右轉,且不要前傾或後傾,頸部覺得有伸展的感覺便停下來,撐 10~30 秒,再換另一邊做。

4. 大腿內側伸展:站立,雙腳打開略寬於臀部,腳尖稍微朝外,身體慢慢向左邊傾,彎左膝,右腳打直,左膝不要超過腳指尖,撐 10 秒再換另一邊做。

平衡訓練運動

1. 佛朗明哥單腳站立訓練(Flamingo Stand):站立,雙腳併攏,雙手放鬆擺兩側,左膝彎曲,讓腳微抬離開地面,用右腳平衡身體,撐 10 秒再換另一腳,可以在旁邊放把椅子,以便有需要的時候可去扶。

2. 腳趾平衡訓練:站立,雙手放鬆擺兩側,左腳向前伸,讓左腳跟碰到或盡量靠近右腳趾尖,重複 15~20 次。

3. 時鐘擺盪:站著,左手扶著椅子,想像前方是十二點鐘方向,後面為六點鐘方向。舉起左腳,右手伸直到十二點鐘方向,再到三點鐘(右邊),最後到六點鐘方向(背後),此時伸直的右手臂會與扶椅子左手成一直線,接著再換手重複步驟。

椅子運動

1. 舉前臂:坐在椅子上,兩手掌相對合拿一顆球(約籃球大小),手肘微彎伸向前,讓球放在腿上,再來慢慢將球舉到肩膀的高度,再放下來,整個過程約三秒,重複 10~15 次。

2. 脛骨訓練:坐在椅子的邊邊,腳伸向前,只有腳跟著地,膝蓋微彎,再來腳趾頭向下壓,再往上拉,做 15 次,休息,再做 15 次。

3. 腹部扭:坐在椅子上,雙手合拿球(約籃球大小)靠在腹部附近,手肘微彎,再來身體慢慢向右轉,下半身維持不動,轉回來再轉左邊。

肌力訓練

1.  微蹲:站立,拿張椅子方便扶,盡量在舒適的範圍內彎膝蓋,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再站起來,重複十次。

2.  握啞鈴上下動:站直,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身體稍微向前傾,兩手各拿一個啞鈴自然下垂,以正手方式握啞鈴(手掌向身體),接著雙手把啞鈴舉到下巴的位置,同時背要打直,肩膀不動,手放下,重複十次。

3.  前後擠擴肩膀:站直,手放鬆,兩邊肩胛骨同時向前擠,停三秒,再向後擴,一樣停三秒,然後放鬆,前後算一次,做 8~12 次,記得做的時候,肩膀自然下垂就好,不要聳肩往耳朵縮。

4.  肩膀及上背肌力訓練:彎右手臂,舉起來讓手肘在胸部的高度,右手拳頭靠近左肩,左手放在右手肘,輕輕將右手臂往左壓,持續 20~30 秒,換另一隻手重複動作。

核心肌群訓練

抬腳運動:躺下,腳平放地面,放鬆,收縮腹部肌肉,同時左腳抬起約 13 公分高 ,撐三秒,放下,再換右腳。

低強度的有氧運動

1.  速度訓練:在地上畫六格階梯格(一階一階的格子),或用膠帶貼,然後一次一腳踏一格,另一腳再跟著踏進同一格,依序把所有格子走完,回頭再走一遍。

2.  踩階梯:找個樓梯,在樓梯的底部做此運動,左腳踏上第一階,讓右腳懸空,停留一秒,下階梯時右腳先下,再換左腳下,接著換右腳上,重複同樣動作,兩腳都做十次。

銀髮族因為有了年紀,比較容易受傷、生病,但只要平時規律地運動,雖然不會因此而長生不老,但能盡可能地遠離病痛與疾病。所以銀髮族快動起來吧,讓自己更健康!

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現代人暴飲暴食且經常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卻沒有規律運動,導致體內膽固醇濃度過高而引發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當膽固醇找上門,多數人會透過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來降低風險,倘若血脂狀況仍未改善、膽固醇持續偏高,就需要開始服用降膽固醇藥來降低膽固醇濃度。

然而,在各款降膽固醇的藥物中,分別含有何種成分、功能及副作用?《Hello健康》將於本文為您完整揭祕! 降膽固醇藥成分作用、副作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在醫師所開立的處方下最常見的降膽固醇藥屬以下3款,基本上皆安全無虞,然而,膽固醇過高或罹患高血脂的患者若認為病情獲得控制而自行停藥,仍有可能引發危急的病症,對此醫師們也強烈建議應當先安排諮詢後再決定是否停藥。(推薦閱讀:遠離壞膽固醇防心臟病!清除壞膽固醇食物要吃些)

降膽固醇的3大類常見藥物如下: 1. 史他汀類藥物

史他汀藥物(Statins)可抑制肝細胞中膽固醇合成的速率限制酵素,進而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含量,是效果最強的降膽固醇藥物,也是醫師最常開的處方藥。常見的藥品包含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喜克脂(Simvahexal)及亞托瓦斯坦丁(Atorvastatin)等。 史他汀類藥物副作用

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後,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速就醫: 肝功能指數上升 頭痛 噁心 疲倦 肌肉酸痛

2. 膽酸結合樹脂

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sequestrant resin)會在小腸與膽酸結合,阻止腸胃道中的膽酸被吸收,以增加肝臟代償性利用膽固醇製造膽酸。膽酸會從大便排泄,肝臟內膽固醇因而必須大量氧化成膽酸,使得肝細胞中膽固醇的含量跟著降低。最常見的藥品為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降膽寧(Colestipol)等。 膽酸結合樹脂副作用

服用膽酸結合樹脂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胃腸不適 腹瀉 便祕

3. 菸鹼酸

菸鹼酸(Nicotinic acid)又稱作為維生素B3,服用後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的濃度,並增加好的膽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常見藥品為阿西莫斯(Acipimox)等。 菸鹼酸副作用

服用菸鹼酸後,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如下: 胃腸不適 高尿酸 痛風 紅疹 肝功能指數上升

若患者長期服用還可能增加膽結石生成的機率,故不建議膽結石患者服用。

4大飲食原則3少1多、有效降低膽固醇!

如果膽固醇過高,甚至患有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除了可服用上述的降膽固醇藥物外,搭配以下4種飲食原則,更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1. 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含量高之飲食:飽和脂肪酸是讓膽固醇濃度升高的主要危險因子,像是肉類製品、全脂乳製品、黃油、酥油、蛋糕和餅乾、椰子油和棕櫚油等都有相當高的飽和脂肪含量。(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還能吃肉嗎?4種常見肉類這樣吃)

另外,高血脂症患者也應避免攝取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動物油、奶油、冰淇淋、蛋黃、椰子油、牛油製成的麵包或餅乾,以及五花肉、香腸、魚卵及蟹黃等。

2. 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攝取過多反式脂肪酸會使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增加,提高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應盡量避免攝取含有過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酥油、乳瑪琳、氫化油、糕餅類、麵包、速食食品等。

3. 降低油脂之攝取:烹調時多採用低溫烹調法,如:蒸、煮、滷、烤、涼拌等方式,少吃油酥、油炸和油煎等食物;建議炒菜時建議不要使用過多的油,舉例來說,1份100公克的蔬菜最好以1茶匙油(5公克)為主。

另外,在炒菜時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像是芥花油、橄欖油、葵花油、玉米油、黃豆油、葡萄籽油、紅花籽油等植物油;少用飽和脂肪酸比例高者,如動物油、奶油等。(你也想知道: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4. 多攝取富含高纖維質食物:主食盡量以全穀類為主;全穀類食物包括燕麥、糙米、麥片、蕎麥、薏仁、地瓜、蓮藕、蓮子、山藥等。而蔬菜、水果、豆類皆富含膳食纖維且蔬菜水果又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建議每日至少3份蔬菜及2份水果。

有心臟病還能喝咖啡?這樣喝竟然幫降心臟病風險

咖啡已成為多數上班族開啟一天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咖啡因對某些人而言仍具風險,可能產生使心跳加速、心悸、腹瀉等症狀,倘若合併有呼吸時覺得喘、水腫或精神不濟的倦怠,就需要留意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究竟心臟病患者是否可以喝咖啡?一天喝幾杯咖啡就算過量?對於難以戒斷咖啡的心臟病患而言尤其不可輕忽,快與《Hello健康》一起深入了解喝咖啡與心臟病的關聯!

心臟病患可以喝咖啡嗎?

咖啡能提神醒腦,對人體的影響也相當廣泛,包括神經、心血管、內分泌、消化道系統等。根據發佈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文章指出,雖然心臟病患普遍認為,咖啡容易造成心悸與高血壓的狀況,但研究結果也顯示,每天喝一~數杯咖啡可以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此項研究乃針對2萬1千名每天最多飲用達3杯咖啡的成年人、研究並長達10年以上所得的追蹤結果。

而由​​美國農業部以及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每5年聯合出版一次的「美國人飲食指南」,其最新出版2020~2025年的報告中指出,每天攝取2~3杯(每杯約360cc)中杯黑咖啡可被視為健康飲食的選擇之一,心臟病患者喝適量的咖啡其實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不大,甚至能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

不過,很受大眾歡迎的拿鐵或焦糖瑪奇朵,因糖分、熱量與脂肪較高,就不在此限之外,由於咖啡因仍屬興奮劑的一種,當攝取過量時,就會容易影響睡眠、造成局部顫抖等現象,還是應適度攝取。因此整體而言,心臟病患者仍舊可飲用適量黑咖啡,不一定非戒掉不可。(延伸閱讀:可以喝咖啡、喝酒?準媽媽該了解的懷孕注意事項

護心有術 包裝標示有看就安心

雖然咖啡對於心血管有一定的保護功效,不過究竟喝多少才算安全範圍內?對此國民健康署則有具體建議;以成人而言,一天應不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約1~3杯咖啡)較安全;,而心臟病患者則須減半,約15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

對此標準衛生局何秉聖局長則進一步建議,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含有咖啡因成分、且有容器或包裝飲料,應於產品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另連鎖飲料店等業者依「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咖啡飲料之咖啡因含量為201mg以上須明確標示「紅色」、咖啡因含量101~200mg標示「黃色」、咖啡因含量100mg以下為「綠色」。

因此當心臟病患在外需購買瓶裝咖啡時,不妨先透過標示篩選咖啡因含量,為自己的心臟安全把關。 多少咖啡因才安全?超過400毫克咖啡因恐心悸失眠

即便非心臟病患者,當攝取過量咖啡因時都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喝多了也會有過度飲用時則產生下列副作用:

暫時性頭痛 焦慮 顫抖 失眠 心跳加速(延伸閱讀:心臟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正常心跳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喝咖啡總是一杯接著一杯,再加上每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不盡相同,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台灣家庭醫學會指出,當每人每日攝取超過400毫克的咖啡因時,可能會使心跳加速,提升癲癇、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的風險;另外,當過量攝取咖啡因,也易有骨質疏鬆、腸胃過度刺激、甚至咖啡成癮的隱憂,建議在健康飲食與過量攝取咖啡之間,仍應視個人健康狀況與醫師諮詢後取得平衡。(同場加映:有心臟病可以運動嗎?注意心率以有氧運動為主

怎麼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注意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不只成人會有心臟相關的疾病,兒童也會,而且比起成人,兒童患有心臟病時需要加倍時間的照護。孩童的心臟病分成許多種,包含先天性心臟病,或是其他遺傳性疾病或是健康問題,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心臟。

不過現代的醫療技術進步,有心臟疾病的孩童還是可以順利長大成人,只是除了醫護治療,需要搭配飲食照顧,特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Hello健康》將介紹心臟病兒童的發展,以及所需要的營養。 代謝較快、營養攝取不足

營養攝取多寡會影響心臟病童的成長和發展,尤其心臟病兒童需要的營養和熱量,會比一般孩童還要多,因為他們的心臟跳得比一般人快,要攝取更多才能供給身體所需。因為心臟病童的代謝也比一般人還要快,因此心臟的缺陷會帶給身體壓力,讓心臟病童會更容易感覺疲憊。(同場加映:父母請看!必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患有心臟病的兒童在嬰兒時期,可能會喝奶喝到一半因為太累就不喝了,甚至是睡著,再大一點的兒童,可能就會表現得挑食,吃幾口飯就說飽了,甚至跟爸媽反應要休息一下再吃。

另外,心臟病童也可能因為腸子缺氧,而無法正確地吸收營養,所以即使心臟病童需要更多熱量和營養來維持體重,他們更可能因為太累不吃東西,或是代謝不好而失去補充營養的機會。

3方法確保攝取足夠營養

醫師、護理師或營養師可能會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以維持先天性心臟病童所需的營養。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 AHA)表示,以下3個方法可幫助心臟病兒童攝取足夠的營養: 1. 高熱量的母乳或配方奶粉

你可以在母乳或是配方奶粉中添加營養品,這樣一來,即使小寶寶喝的少,還是可以攝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另外,照顧者也可以調整餵食的次數和時間。以哺乳來說,假設媽媽每3小時要哺乳,正常的小寶寶大約會喝113克的奶量(相當於1天餵8次, 大薛907克),你可以調整成每兩小時餵85克,相當於一天餵12次。

以配方奶粉來說,你可以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市面上哪種配方奶粉最適合自己的寶寶,並觀察寶寶體重有無增加,來確認寶寶是否有吸收足夠的營養。  2. 管灌飲食

對某些寶寶來說,只喝母乳或配方奶粉並不夠營養,他們還需要插鼻胃管,管子經由寶寶的鼻子,連通到胃部,不論是母乳或是配方奶,都可以藉由管子直接進到寶寶的胃裡,其他例如胃造廔口管及空腸造廔口管也是常見的餵食方式。

 3. 高熱量食物和點心

當寶寶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就可以搭配高熱量的食物,雖然說要餵食高熱量食物和點心,但請記得還是要讓寶寶均衡飲食,所以避免含糖食物或垃圾食物。熱量較高又營養的食物,例如香蕉、芒果、百香果、甜菜、冷凍蔬菜、雞肉和雞湯等。

4原因造成發展慢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一般外型都會比同年齡的孩童瘦小,他們在發展里程上,例如翻身、坐、走路、講話和學習上廁所等,可能都比別人慢一些。影響他們發展較慢的原因有下列4個: 基因遺傳的心臟缺陷,會影響心臟病童的思考發展。 身體營養攝取不足會讓心臟病童沒有體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肌肉、骨骼、大腦和神經細胞發展。 營養攝取不足會讓心臟病童容易疲累,所以在學習上較難跟上同年齡的孩子。 經常或是長時間住院會讓心臟病童缺少外界刺激,包含和其他人玩、講話、擁抱和觸摸,這會造成發展遲緩。

身為心臟病童的爸媽,可以在孩子動完手術後輕輕安撫他,不論是輕拍、溫柔細語的安慰,都是很有效的,多和孩子相處;也可以帶孩子喜歡的小玩具、毯子等物品,放在醫院讓孩子安心。等到孩子出院回家,若是身體許可,多讓他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只要注意不要從事太激烈的活動就好。(延伸閱讀:如何照顧心臟病患者?4點關鍵注意新症狀)

膽固醇是什麼?看脂蛋白密度分好壞

大家都聽過膽固醇(Cholesterol),也或許了解膽固醇過高對心臟有害,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不過,你可能不知道,膽固醇其實是人體內必需成分,如果沒有膽固醇,人可能無法存活。《Hello健康》將幫助你拋開對膽固醇的成見,重新認識膽固醇。

膽固醇是什麼?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分子,就像油脂一樣,呈稠狀且具黏性,身體內的細胞中都可以發現膽固醇的蹤跡,因為它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此外,人體也需要膽固醇來製造荷爾蒙、幫助吸收維生素D和消化食物。

人體膽固醇有2大來源,一是身體會自然生成所需的膽固醇,70~80%由肝臟生成,另外則是從食物中攝取,大多動物性食品包括:蛋黃、肉類或起司等,都含有膽固醇。

如果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容易堆積動脈斑塊(Plaque),這種情形就稱為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會導致造成血管狹窄、阻塞,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等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提高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膽固醇及脂蛋白:密度高低分好壞

多數人都將膽固醇和及心血管疾病連結在一起,但其實脂蛋白(Lipoproteins)才是疾病背後的主要成因。

脂蛋白和膽固醇常常被視為同樣物質,但兩者事實上有所差別;脂蛋白的內部由脂質構成,外部的成分則為蛋白質,因而得名脂蛋白。(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

膽固醇身為脂質的一種,自然也被包在脂蛋白的內部,蛋白層讓膽固醇獲得親水性,得以在血液中流動,脂蛋白就像膽固醇的「Uber」,運送它至身體各處細胞或器官,所以脂蛋白和膽固醇才會常常被混為一談。脂蛋白可大致粗分為以下6類:

乳糜微粒(Chylomicron):屬於顆粒最大的脂蛋白,主要運送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進入血液循環後很快就可以被分解,不容易殘留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VLDL): 由肝臟產出,將肝內三酸甘油脂運出,供給其他組織細胞利用。VLDL會造成動脈斑塊的堆積,提升心臟病風險,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壞膽固醇之一。 中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 IDL):是VLDL代謝為LDL的中間產物,在血液中含量非常低。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公認的「壞膽固醇」,在血液中約占60%~70%,負責運送膽固醇分子。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和動脈粥狀硬化有密切關聯,不過和VLDL主要的差別在於,VLDL主要運送的是三酸甘油酯,而LDL主要運送膽固醇。 另外,LDL內還可以細分出不同大小的顆粒,而小顆粒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又更容易引起心臟病,所以也被稱為「超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俗稱「好膽固醇」,因為HDL能把附著於血管壁、多餘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分解或利用,也有研究顯示HDL能預防動脈斑塊的推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好壞膽固醇皆有必要

有些人可能看到「壞膽固醇」這4個字就避之唯恐不及,的確,所有低密度脂蛋白都可能提高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疾病機率,但「膽固醇」本身並無好壞,且是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原料之一,大部分的症狀通常是於「脂蛋白」的運送過程中而產生。

然而,人體也不能完全沒有低密度脂蛋白,否則膽固醇將無法運送給肝外組織利用。因此,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上,我們仍須注意攝入的食物、運動和血脂狀況,才能達到理想的防範效果。(同場加映: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脂蛋白的代謝途徑

前面提到膽固醇在人體中主要透過兩種來源產生,同樣地,它們也會經由這兩種管道進行一系列循環降解作用,提供細胞所需的膽固醇,最後透過肝臟回收。 內源性途徑 肝臟藉由游離脂肪酸與碳水化合物合成三酸甘油脂,包裹在VLDL內進入血液。 在血管中與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以下簡稱LPL)發生作用、遭到水解後,釋放出肝油和脂肪酸給脂肪和肌肉組織吸收,同時產生IDL ,一部份會被肝臟吸收,其他則繼續參與血液循環。 當IDL受到肝脂酶(Hepatic lipase)水解後,便會產生LDL,可被肝臟或是周邊組織吸收,釋放出膽固醇。 外源性途徑 腸道從食物中吸收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脂化形成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進入淋巴循環後,再透過胸導管進入血流當中。 與LPL發生作用,水解釋放出甘油與脂肪酸供周圍組織吸收,剩下乳糜微粒殘體。 乳糜微粒殘體繼續進行循環,直到肝臟回收。

高油、高鹽飲食與缺乏運動,皆會提高膽固醇過高的風險。 正常膽固醇區間標準

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HDL、LDL與三酸甘油酯所計算而成,生物參考區間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 造成膽固醇超標的危險因子

若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人很難得知自身有無膽固醇過高的情形,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數項下列所述之情況,建議進行血脂檢測,減少高膽固醇引發其他疾病的機會。高膽固醇血症的危險因子如下: 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膽固醇過高,例如從肉類、油炸類或加工食品中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或是同樣自加工食品等食物,攝取過量的反式脂肪,這些都會使LDL,壞膽固醇濃度提高。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缺乏運動:久坐少動的坐式生活型態,會降低HDL,好膽固醇的濃度。 抽菸:會降低HDL的濃度,並提升LDL,壞膽固醇的濃度,在女性中又特別明顯。 年齡:年紀愈長愈容易有高膽固醇血症,然而,雖然在兒童跟青少年較少見,但仍有可能有高膽固醇的問題。 體重:過重和肥胖都會造成膽固醇濃度升高。 基因: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就是會遺傳的高血脂症。 藥物:某些特定藥物也有可能導致膽固醇濃度變高。

膽固醇過高 小心心血管疾病

當血液當中的膽固醇過高,便可能造成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aemia),這屬於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但後者指的是血液中的血脂太高,而不單指膽固醇。

如前所述,顆粒愈小的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提高更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它們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導致巨噬細胞進行胞吞作用形成泡沫細胞,之後產生一系列相關反應導致脂肪斑塊逐漸成形、變大,也就是動脈粥狀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步不僅會造成血管變窄、血流受阻,如果斑塊破裂,將可能造成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的阻塞,嚴重可致心絞痛(Angina)或心肌梗塞。動脈斑塊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形成,例如大腦或四肢,還可能造成頸動脈疾病(Carotid Artery Disease)、中風或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定期就診抽血檢查膽固醇濃度,有助追蹤並控制膽固醇在健康水平。 如何讓膽固醇不超標?

先做個血脂檢查吧!由於高膽固醇血症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建議滿18歲後,每4~6年檢查一次。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0~65歲民眾每3年1次,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滿35歲者、 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如果你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通常會先透過改善生活型態著手,一段時間後,再次檢測血脂狀況,若仍偏高,則可能會使用藥物幫助降低膽固醇。(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改善生活型態:利用戒菸、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或減肥等方式,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 藥物:史他汀類藥物(Statins)、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binding resin)、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皆有助降低膽固醇,醫師會根據病患情況決定使用何種藥物。(延伸閱讀: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腸躁症患者有救了!試試低FODMAP飲食改善症狀

對有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的人而言常常拉肚子或是便祕令人相當困擾,雖然目前沒有藥物治療,不過有一種叫做低FODMAP(Fermentable Oligo-, Di-,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的飲食可以舒緩腸胃不適,減緩腸躁症的症狀。

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營養科學系所的研究指出,依靠這個飲食法可以改善86%的症狀,不過FODMAP飲食是什麼?有沒有什麼禁忌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壓力大、生活緊湊容易有腸躁症

現代人生活忙碌,步調緊湊、工作壓力也大,長期下來腹部總是悶悶脹脹,有時還會便秘,若你有這種情況,那麼可能是得了腸躁症。腸躁症是功能性的腸胃蠕動障礙,除了會讓腹部悶脹、便祕之外,還會有下列症狀: 拉肚子(延伸閱讀:腹瀉與消化不良怎麼辦?這些食物都要避開) 解便時常常覺得未完全排乾淨 排泄物有黏液 腹鳴

腸躁症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腸胃調節能力、蠕動功能。

低FODMAP飲食有助於緩解腸躁症症狀

要治好腸躁症無法透過吃某種食物就能根治,而近年來有一種飲食叫低FODMAP,這個飲食法可以舒緩腸躁症的症狀。低FODMAP的飲食有下列這些: 穀類:燕麥、玉米、木薯、高粱、鵝腳藜 蛋白質:牛肉、豬肉、魚肉、雞肉、雞蛋、豆腐 乳製品:無乳糖的奶和酸酪乳、米奶、杏仁乳、椰子汁、硬起司 蔬菜:竹筍、豆芽、芹菜、小白菜、芥藍、蘿蔔、韭菜、黃瓜、地瓜、番茄、茄子、、芋頭、萵苣、橄欖、筍瓜、防風草、馬鈴薯、蔥(綠)、蕪菁、甜椒、綠豆、菱角 水果:草莓藍莓、覆盆子、葡萄葡萄柚、蜜瓜、網紋甜瓜、奇異果、香蕉、檸檬萊姆、柑橘、百香果 堅果類:杏仁、花生、胡桃、腰果、松果、芝麻籽

而低FODMAP飲食可分成3個階段來進行: 排除期(Elimination):根據加拿大慈善機構胃腸道協會(Gastrointestinal Society)的資料,首先病人需要禁吃FODMAP很高的食物,通常為6~12週,然後依身體狀況做調整,要注意的成分包含:乳糖、果糖、果聚糖、半乳寡醣及多元醇。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遵照醫師指示調整飲食,腸躁症便會漸漸好轉,倘若仍不見任何變化,則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治療方式。 重新引進期(Reintroduction):當病人的腸躁症症狀已恢復正常,或大獲改善,就可以開始攝取FODMAP食物,但建議以3~7天為一個基準點,以利於觀察有無食物刺激因子。 維持期(Maintenance):此階段的目的是盡可能正常地攝取飲食,但避吃會引起刺激的FODMAP食物,腸躁症的發作次數會逐漸減少,直到消失。

除了腸躁症患者,功能性腸胃道障礙、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以及其他炎症性腸病也都可以透過低FODMAP飲食來降低不適感。

腸躁症患者這4類碳水化合物要少吃

前面提到低FODMAP飲食可以舒緩腸道不適,那麼什麼是FODMAP?對身體有什麼影響?FODMAP其實是指在腸道中發酵(Fermentable)的碳水化合物,它們分別是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

這些是我們每天幾乎都一定會吃到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和糖醇,但對腸躁症患者來說,這幾種碳水化合物要少吃,因為患者的腸道敏感度比一般人來得高,腸菌群所釋放的氫以及FODMAP食物的高吸水性導致便祕,會讓病患感到很難受。(同場加映:居家好食力!新北歐飲食WHO也推薦

雖然FODMAP食物會讓腸躁症患者不適,但也不需要完全避免,因為這類食物營養價值很高,只要腸躁症病人按照醫師指示控制其攝取量,就有助於消退其症狀。

FODMAP食物要吃對 均衡飲食才是健康的王道

FODMAP本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舉例來說,奶類和乳製品是質的好來源,蔬果能提供人體需要的纖維和維生素,豆科類有蛋白質,尤其對吃素的人很重要。此外,大蒜洋蔥皆含有寡醣,它能幫助大腸益菌群的成長。

醫師建議,除了低FODMAP飲食法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攝取高纖維食物與水分,並養成規律運動、正常睡眠的好習慣才是保持健康最有效的方法。

比目魚富含鎂~吃對能遠離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Sciatica)的感覺,大多會隨著坐骨神經傳遞,並延伸到大腿,使之感到疼痛、刺痛、麻木、無力。患者的疼痛有時會在晚上,或是坐著、站著、大笑和咳嗽的時候加劇。除了找到病因積極治療,健康的飲食也能有效改善坐骨神經痛。如果希望透過飲食舒緩坐骨神經痛,建議參考下文,並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和營養師的協助。

化學元素鎂不可或缺

坐骨神經痛常常是因為梨狀肌痙攣所致,因此建議在飲食中攝取充足的鎂,才可以協助身體放鬆緊縮的肌肉。富含鎂的食物有很多,包括乳製品、魚類、肉類、海鮮、蘋果、糙米、杏仁等。

維生素B12的食物也有助於減輕坐骨神經痛,富含這個營養素的食物包括動物肝臟、蛤蜊、牡蠣、羊肉,以及乳酪。

比目魚有大量鎂和維生素B12

比目魚在治療心律不整(Arrhythmia),和預防高血壓(Hypertension)等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的成效。此外,比目魚因為富含大量的鎂和維生素B12,對舒緩因肌肉緊繃或痙攣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幫助也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兩種營養成分,比目魚還含有很多其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例如色胺酸、Omega 3脂肪酸、硒、磷、維生素B3與B6。 坐骨神經痛患者請避免以下食物

相較於均衡的飲食,容易提高血糖,和對心血管有害的高油高脂食物,都容易讓身體組織更發炎,並對神經造成更大的壓迫。基於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知道要避免哪些食物,才能不讓坐骨神經痛變得更嚴重。

1. 精緻加工的高糖食物

雖然目前還不確定有沒有特定食物會使坐骨神經痛加劇,但營養不良,或會使體重增加的飲食,都有可能讓病情變得更複雜。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B在維持健康的神經組織是不可或缺的。精緻加工的高醣食物,如白麵包或任何用白麵粉作的食品、速食飯(如台灣便利超商微波食物),和油膩的麵食,在生產的過程中,都會將穀類中的維生素B等養分去除。因此為了確保身體能攝取到充分的營養素和纖維,不要選擇精緻加工的高醣食物才是明智之舉。

2. 加太多糖的食物

在食物中加糖,只會加入甜味和熱量,不但不會增加營養,反而還會對血糖產生巨大的影響。高糖飲食會提高身體發炎的機率,也會減少身體的容納空間,讓人吃不下能抗發炎的新鮮蔬果。高糖分的食物包括:糖果、含糖飲料、蜜餞、淋上糖漿煎餅、糖霜、烘焙甜點。

3. 飽和脂肪如紅肉

飽和脂肪也會導致發炎,其來源包括紅肉、合成肉、家禽的皮和肉、全脂乳製品,以及蛋黃。建議患者用富含Omega 3脂肪酸的食物,來取代含有飽和脂肪的食物,以減少坐骨神經痛的疼痛和發炎。

4. 反式脂肪如人造奶油

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是經化學反應產生的脂肪,會增加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又稱壞膽固醇),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又稱好膽固醇)。反式脂肪常見於人造奶油,以及食品成分標示中含有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的各種食物,請盡量避免。

吃百香果好處多!防便祕又能改善氣喘,揭密百香果6大功效

百香果所散發的陣陣果香,搭配酸甜爽口的滋味,相當開胃讓人一吃就上癮,其中富含的種子及果汁,更是整顆百香果不可或缺的精華,因而獲得「果汁之王」之美名。此外,百香果不僅可直接食用,還能用於各式冰品及沙拉中,只要適量攝取,其豐富營養成分便能為人體帶來許多健康功效。

究竟百香果蘊含哪些營養與好處?食用後又具有何種功效?就由《Hello健康》為你詳細介紹!

百香果營養成分知多少?

百香果(Passion fruit)的英文名稱乍看為「熱情」,正好與百香果的酸甜滋味與濃郁香氣不謀而合,不過有趣的是,百香果其實源於西班牙文的「受難」之義,當時1位巴西傳教士發現百香果花的柱頭分裂與耶穌十字架上的3根釘子相似,而5個花藥則代表耶穌身上的傷口,深受感動而命名。

百香果產期為6~12月,主要種植於低海拔山區,產地則分部於臺東縣、南投縣、臺南市等地,而在採收百香果時,毋須抬頭摘取,而是必須等它自己成熟後,自然掉落再行撿拾,也有的農民為了不讓果實落地碰傷表面或影響口感,會架設網子接收落下的百香果,以保障水果品質。

依據衛福部食藥署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的百香果熱量為66大卡,更富含下列幾種營養成分: 蛋白質:2.2公克 膳食纖維:5.3公克 鉀:200毫克 鎂:27毫克 磷:50毫克 :5毫克 鐵:0.7毫克 鋅:0.7毫克 維生素A:1617I.U. 維生素C:32毫克(推薦閱讀:維生素C治感冒?破除迷思了解原因) β-胡蘿蔔素:950微克

吃百香果的好處有哪些?6大功效報你知

百香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為人體帶來下列幾種功效及好處: 避免便祕:百香果內含的膳食纖維主要來自其種子,可有助於腸胃蠕動,避免便祕的問題發生。 預防眼疾:百香果擁有高達1617I.U.維生素A及950微克β-胡蘿蔔素,除了具有維持皮膚健康、滋潤肌膚的功效,還有助於協助眼睛適應光線,預防乾眼症、夜盲症及黃斑部病變等問題。 提高免疫力:百香果的籽富含白皮杉醇和Scirpusin B,兩者皆為優質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優秀抗氧化效果,可保護身體抵抗自由基的傷害,以增強免疫力。(延伸閱讀:抗氧化拒發炎!吃這5種維生素就對了) 控制血糖:根據研究,百香果屬於一種低GI水果,且其含有的可溶性纖維也較高,適量食用能有助於控制血糖濃度。(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降低血壓及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百香果高鉀、低鈉的特性對降低血壓、維持心臟健康有幫助,此外帶籽吃的百香果富含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排除血管中多餘的膽固醇,對心臟健康也有益。 改善氣喘症狀: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IH)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補充百香果果皮的萃取物,能有效改善氣喘,增加氣喘患者的肺活量,減少咳嗽及呼吸急促的發生率。

百香果這樣挑選與保存準沒錯

百香果屬於後熟型的水果,農友通常於採收後會先放置2~3天,使其香氣更加濃郁且甜美;而一般人在挑選百香果時,建議可先觀察其外皮的顏色,並拿起來感受其外型及重量,經比較後選擇表皮光滑、顏色較深,以及果型飽滿、重量偏重者為佳。(延伸閱讀:減肥健身聖物!毛豆低熱量還含5大營養,這樣挑選、保存準沒錯)

購買百香果時應避免大量購買,百香果通常可於常溫保存約1週,但如果外皮出現皺紋,就表示已經放置一段時間了,最好盡快吃完。

加州李、西瓜李哪個好?護眼強身抗重病,李子4大功效你必知

隨著台灣邁入春天,接下來就是李子的季節。李子小小一顆,營養成分完全不輸其他水果,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A、C、β-胡蘿蔔素,對於眼睛、腸胃、心血管的日常保健皆有幫助。

還不知道平常吃的李子是哪一種嗎?就讓《Hello健康》帶你瞭解李子的營養、功效,同時介紹西瓜李、加州李等常見李子品種。 台灣李子品種

依照產地,李子(Plum)可區分為國產及進口2種;進口李子主要來自美國加州,常見品種有加州紅李及加州蜜李。

國產李子種類則多達十來種,依品種不同,產季最早從3月開始,盛產期則是5~8月,外表有青黃色、黃色、紅色、暗紅色等多種顏色,果肉也有黃肉和紅肉的區別,常見品種有沙連李、紅肉李、桃接李、黃金李及西瓜李等。

而深受許多人喜愛的「西瓜李」則為李子的品種之一,因表皮色澤紅潤飽滿,果肉甜度高,像西瓜一樣水嫩多汁,因而命名為西瓜李。

李子越新鮮,表皮所擁有的果粉越多,因此在市場挑選李子時,千萬別誤以為果粉是發霉,而挑選沒有果粉、在攤位放置許久的李子。 有李就好,李子的4大功效

市面上的李子品種繁多,但無論進口或國產,每種李子的營養成分皆相差不遠,以下為大家介紹李子的主要營養素及功效。 1. 保護眼睛及視力

李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可在人體轉換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的主要功用在於維持正常視覺、免疫功能,促進生長發育、胚胎發展,並可改善傷口癒合、減少皺紋,保護皮膚免於紫外線輻射。如缺乏維生素A,則易導致視力問題,如乾眼症、夜盲症、老年黃斑部病變等症狀。 2. 預防便秘,有助降低膽固醇

李子所富含的果膠(水溶性膳食纖維),除可軟化腸道內部糞便,避免糞便過硬而造成便祕外,還可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減緩醣類吸收,避免餐後血糖過高。

此外,水溶性膳食纖維更可在腸道中與膽酸結合,幫助膽酸透過糞便排出體外,促進膽固醇的代謝,進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

3. 有效對抗自由基,提升抵抗力

許多水果都含有漂木酸(Chlorogenic acid,酚酸的一種),但李子的含量特別高。漂木酸有助清除人體之中的潛在癌細胞,預防癌細胞擴散。

此外,李子所含有的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降低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並保護腦細胞、神經,減少罹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果皮顏色越深的李子,所含有的花青素越多。

4. 維持鈉鉀平衡,改善高血壓症狀

大部分李子含鉀量高(每100克至少100mg以上),而鉀是負責平衡體液的重要元素,讓身體不會因攝取過多的鹽(鈉),而導致水分滯留於身體裡、血壓升高。因此食用李子,除可預防血壓上升,對於高血壓病患也可達到調解血壓的功效。

此外,由於鉀離子非常容易流失於水中,因此食用像李子這類不須烹煮過水的高鉀水果,更能使人體攝取到豐富的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