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治療、診斷、好發族群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治療、診斷、好發族群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曾經被稱為幼年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IDDM),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製造胰島素(Insulin)的細胞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遭到破壞,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產生能量所需的激素。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但也可能在成人階段才會發展出來。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數並不多,佔總糖尿病患者人口不到5%,絕大多數還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與危險因子

第一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與危險因子如下: 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 基因遺傳:某些基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地理位置:高緯度地區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會比低緯度地區的更高。 年齡:雖然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在任何年齡發展,但有兩個明顯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在4~7歲的兒童中,第二個高峰發生在10~14歲的兒童中。(延伸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第一型糖尿病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無法治癒,主要透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控制,並輔以飲食與運動。若控制不佳,則易引起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

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有3種治療方法: 傳統胰島素注射法(中長效+短效):注射次數較少,但血糖浮動較大,容易使患者半夜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加強式胰島素注射法(長效+三餐前短效):血糖控制效果佳,而且有筆型,外出施打方便;缺點是注射次數較多。 胰島素幫浦:3天才需更換一次針頭,注射頻率低,而且可依照血糖釋放胰島素,減少低血糖的問題;缺點是幫浦貼片可能會使患者過敏,且不受健保給付,費用較高。 第一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醫師會藉由以下檢驗標準判斷是否確診糖尿病: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簡稱FPG)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OGTT) 隨機檢測血糖(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除了症狀和年齡,要判斷一個人罹患的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還需檢查:

自體抗體(Autoantibodies) C肽(C-Peptide) 胰島素分泌 酮(Ketones)含量

酮是人體燃燒體內脂肪時會產生的物質。第一型糖尿病有1/4患者在診斷前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糖尿病酮酸中毒。(進一步了解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因此確診患者務必定期將血糖紀錄帶回去診所或醫院,讓醫師診斷和追蹤,同時讓血糖水平盡可能接近目標值,以預防或延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推薦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糖尿病測尿酮控制病情!尿酮體過高請就醫

糖尿病患要積極控制血糖,除了可以透過血糖機進行血糖檢測,自我檢測尿酮是控制血糖的一項重要工具,雖然醫師不會以尿液檢查來診斷糖尿病,但監測患者體內的尿酮體(Urine ketones)濃度,能夠即早發現並預防高、低血糖併發症,也避免糖尿病酮酸中毒的狀況發生。

為什麼會尿酮體過高?

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糖份無法進入細胞提供熱能,身體會轉而分解脂肪做為能量來源,脂肪在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酮體(Ketone)至血液,再經由尿中排出,因此高血酮或當尿酮呈「陽性」時,表示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或胰島素作用相對不足,顯示糖尿病控制狀況不佳。

當血液裡的酮體累積過多,身體就會發生酮酸中毒,並可能會造成昏迷,甚至死亡,更多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資訊可參考:糖尿病酮酸中毒|酮酸血症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檢測尿酮或血酮的時機與狀況 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時。 遇有外傷、感染症或大手術時。 早上空腹血糖濃度超過250mg/dL 時或任意時間血糖大於300mg/dL。 第一型糖尿病人,且當血糖持續升高(>250mg/dL)時。 生病時,例如:一般感冒或流感。 出現疑似酮酸中毒的症狀,例如:噁心、腹痛、疲倦感、口乾、暈眩、或是呼氣有水果味。 有糖尿病的懷孕婦女(包括妊娠糖尿病)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未進食前檢測。 積極嘗試藉由限制熱量減重的糖尿病患。

檢驗尿酮體步驟

準備品質良好尿酮試紙。

1. 用尿杯取出半杯中段尿,取出一張試紙,蓋緊紙蓋。

2. 將試紙檢驗區浸入尿液1秒鐘。

3. 取出試紙時,沿著容器邊緣,去除多餘的尿液。

4. 等待1分鐘,讀取試紙的顏色。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與血液檢查

驗尿主要是用來監測患者的尿酮體濃度,以及尿液中的葡萄糖。如果這兩項尿液檢測結果,有任1項為異常,就可能表示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

需要做尿液檢查的人為血糖值超過250mg/dL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糖尿病酮酸血症(Diabetic ketoacidosis)患者。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自行測量和監控酮體濃度。若體內酮體濃度呈中等以上或過高,則是危險徵兆,代表糖尿病的病情沒有控制好,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延伸閱讀:持續運動超重要!第一型糖尿病必知運動注意事項

過去,醫師可能還會透過尿液,檢查患者尿裡的葡萄糖濃度,以診斷和監控病情,不過這種作法並不像血液檢查普遍。現在醫師大都採用血液檢查方式觀察糖尿病,因為比起尿液檢查,血液更能精確地測量出體內的葡萄糖濃度。(延伸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糖友測驗2

葉克膜是什麼?ECMO的原理、用途、風險、費用

葉克膜可能是台灣人特別熟悉的一種醫療設備,最早由時任台大醫院外科醫師柯文哲引入台灣,由於其經常應用在生死交關的醫療狀況,有些人可能因此產生迷思,認為用葉克膜就可續命,然而其實有許多條件與風險需要釐清。

Hello健康》將會透過本文介紹葉克膜的作用機制、風險、使用方式,以及健保給付條件。 什麼是葉克膜?

葉克膜最早引入台灣時,主要用於支持換心患者在接受心臟移植前的過渡期,亦或是在心臟移植術後沒有立即恢復,便可利用葉克膜暫時取代心臟的功能。然而隨著技術熟練和普及,目前葉克膜已經廣泛用於需要短期心肺功能支持的病患身上。

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又稱體外膜氧合、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主要功用是利用人工心臟(幫浦)將患者的血液從靜脈引出,接著透過人工肺臟(氧合器)讓缺氧血中的二氧化碳移除,加入氧氣以轉換為充氧血,再將血液輸回患者的動脈或靜脈內。(延伸閱讀:維持心臟健康:心臟保健與功能介紹

葉克膜與人工心肺機的差異

聰明的你是不是已經聯想到,在進行心臟停跳手術(Cardiopulmonary bypass)時,負責代替心臟功能的機器(人工心肺機)其實和葉克膜有關係?

沒錯,它們的原理大致相同,心臟停跳手術所用的人工心肺機一般只會持續數小時,直到手術結束,而葉克膜則是用於數天甚至數週的心肺功能維持。

此外,人工心肺機和葉克膜最大的差別在於血液有無停滯。人工心肺機屬開放系統,容易在手術中吸入許多空氣,因此需要將血液排到體外的貯血槽中,以便排除空氣,但是為了避免貯血槽中的血液凝固,必須使用大量抗凝血劑,避免產生血栓。

葉克膜則不需要貯血槽,讓血液處於封閉循環,加上病患的心肺系統並未完全失能,因此血液不會有持續停滯在一處的情況發生,也就不需要使用太多的抗凝血劑,從而提高葉克膜的可使用時間,讓體外循環也能應用於手術室之外。 如何安裝葉克膜?

葉克膜需要透過手術進行安裝,其主要組成有塑膠導管、人工肺臟(氧合器)、人工心臟(幫浦),醫療人員會在患者的靜脈或動脈切開小口以便插入導管,並透過X光確認導管位置正確,同時,患者也會連接呼吸器,因此會使用靜脈注射或鼻胃管的方式,維持患者的營養供給。(延伸閱讀: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另外,醫療人員也會注射抗凝血劑,以避免導出的血液凝固,注射預防性抗生素,以及注射鎮靜劑,以避免患者躁動。或者也可能使用利尿劑來幫助腎臟排出水分。

安裝完成後,體外循環師會透過螢幕監測患者的心率、血液壓力、氧氣含量,以確保患者在使用葉克膜期間的健康狀況。

葉克膜的連接方式

視患者的症狀差異,葉克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應用模式: 靜脈至靜脈(Veno-Venous, VV):輸出端由腹股溝將導管插入股靜脈,輸出端則位於頸部靜脈。主要用於肺功能受損,但心臟無停跳風險的患者。 靜脈至動脈(Veno-Arterial, VA):輸出端由腹股溝將導管插入股靜脈,輸出端則位於股動脈。主要用於肺功能受損,且心臟有停跳風險的患者。 哪些人需要使用葉克膜?

真正需要用葉克膜的人,必須先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判斷的原則有以下3點:

在給予額外氧氣支持下,肺部的氧氣供給仍不足。 即便有呼吸器的輔助,肺部仍無法妥善排除二氧化碳。 心臟無法泵送足夠的血液。

很多疾病可能造成以上情況,比如嚴重的肺部感染或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的規範,以下情形屬於葉克膜的適應症: 一、心因性休克 心臟手術重建後,出現暫時性心臟功能障礙(Stunned heart)。 作為準備心臟手術、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時,暫時替代心臟功能而用。(延伸閱讀:心跳過慢的救星!心律調節器作用與類型介紹) 可回復性的心肌病變(Cardiomyopathy)。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急性心肌梗塞併心因性休克。(延伸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其他心因性休克。 二、呼吸衰竭 FiO2:1.0, PaO2<60 mmHg,已排除可逆轉之原因。 二氧化碳滯留(CO2 retention)造成血行動力學不穩,已排除可逆轉之原因。 作為肺臟移植時,暫時替代肺臟功能而用。 三、小兒及新生兒 吸入性胎便肺炎症候群(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呼吸窘迫症候群(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Congenital diaphragm hernia, CDH) 新生兒頑固性肺高壓(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onate, PPHN) 上述疾病經傳統治療(含呼吸器),並合乎下列呼吸衰竭指數:

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 OI)≧ 40 OI=MAPxFiO2x100/PaO2

平均氣道壓(Mean Airway Pressure, MAP)

AaDO2=(Patm–47) x FiO2–PaO2–PaCO2>610 for 8Hrs or >600 for 12Hrs

PaO2< 40 mmHg for 2hrs

四、其他 氣道外傷 極低體溫(核心體溫≤30℃)

葉克膜的費用與健保給付

相信許多人都想了解葉克膜有無健保給付,其實只要符合上述的適應症,健保皆有給付,那麼有哪些情況是葉克膜無法獲得健保給付呢?請看以下: 一、絕對禁忌症(健保不給付) 不可逆之腦病變 惡性腫瘤末期 不可逆之心、肺疾患且不適合做臟器移植者 不可逆之多重器官衰竭 二、相對禁忌症(需逐案審查之個案) 持續進展之退化性全身性疾病 不可控制之感染 不可控制之出血 重度免疫不全之患者

※若想進一步了解健保給付項目,可利用健保署的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網路查詢服務。 葉克膜非萬能 主要用於維持心肺功能

受媒體宣傳的影響,葉克膜在某些人觀念裡已經成為緊要關頭一定可以派上用場的醫療設備,然而葉克膜本身並不具「治癒」的效果,而是「暫時維持患者的心肺功能」。

如果患者病況嚴重,已經屬於無法治療的狀態,使用葉克膜也只能稍微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並不能逆轉病情,這也是為什麼要訂出禁忌症以減少無謂的健保資源浪費。

總而言之,醫師判斷需要使用葉克膜的狀況,大都符合健保給付條例,不過仍有部分項目需要民眾自行負擔。 使用葉克膜的5大風險

即便葉克膜能夠為心肺失能的患者提供相當大的助益,在使用葉克膜上也有許多不便存在,像是安裝葉克膜的患者就不能隨意亂動,因為隨便一個翻身都可能使導管鬆脫導致大量出血,因此可能需要注射鎮定劑並固定手腳,不過也可能提高肺炎的風險。

葉克膜的其他使用風險如下: 出血:為了避免血液凝固,患者可能需要注射肝素(Heparin),但葉克膜使用時間愈久,血液凝固等問題發生機會也會提高。然而,長時間使用葉克膜與血液抗凝固劑也可能讓增加患者出血,或者破壞血球導致溶血反應。 腎衰竭:有些使用葉克膜的患者的腎臟因為缺乏血液循環,可能引發腎衰竭,這時可能需要透過機器替代腎臟功能,也就是所謂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推薦閱讀:什麼是洗腎?認識血液透析的優缺點和併發症) 感染:插管提高了細菌進入血液,導致患者感染的風險,在患者本身已經相當虛弱的情況下,感染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器官衰竭,提高致死率,因此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投藥。 腿部缺乏血液供給:末端血液循環極差,尤其在大腿處,因為血液由股靜脈引出至葉克膜,因此插管處的大腿容易由腳趾處因為缺乏血液供給開始發黑,逐漸向上擴散,情況嚴重甚至需要截肢。 中風:患者可能會因空氣或血塊進入血管,導致栓塞。如果這個血塊出現在腦內血管,使得患者腦部血液供給量不足,便可能引發中風。

2024葉黃素推薦最新20款!功效解析,找眼睛保健食品必看

葉黃素是維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究竟葉黃素是什麼?功效有哪些?什麼時候吃比較有效?《Hello健康》一次為您解答,推薦20款熱門葉黃素產品供您參考。

葉黃素是什麼?

葉黃素(Lutein)是天然類胡蘿蔔素的一種,與玉米黃素同屬於眼睛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組成成分,能過濾藍光,避免眼睛感光細胞受損,也能抑制自由基,減緩眼睛發炎;現代人長時間注視手機、平板,眼睛受藍光照射,補充葉黃素有助於保護視力,改善眼睛健康。

葉黃素功效有哪些?推薦預防哪些眼疾?

日常生活的光線中,以紫外線的能量最強,其次為藍光。眼睛角膜與視網膜具有調節紫外線的能力,能保護眼睛不會受傷;然而,藍光卻可穿透角膜,深至視網膜黃斑部。視網膜長期吸收藍光能量,容易氧化並產生自由基,造成細胞受損,提高黃斑部病變或白內障等眼疾的機率,故補充葉黃素有助於預防眼睛受損,守護視力健康。 葉黃素功效 降低藍光傷害,避免眼睛細胞受損:強光,特別是藍光,會加速視網膜感光細胞的老化和凋亡;葉黃素能幫助過濾藍光,減緩細胞損傷。 防止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長時間接受藍光照射,視網膜黃斑部的氧化損傷會不斷累積,進而增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攝取葉黃素可有助於抵氧化,維持黃斑部健康。 降低白內障發生率:白內障是由於眼睛水晶體氧化而變得模糊,進而影響視力;葉黃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減緩老化和氧化造成的損害;研究指出,血液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濃度較高的人,罹患核性白內障(水晶體中央部位「核心」混濁)的風險較低。

葉黃素推薦什麼時候吃?

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和油脂一起服用時,吸收率更好,因此建議可在三餐飯後服用;但服用時,要注意避免與含大量β-胡蘿蔔素的保健品一起服用,因為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都是類胡蘿蔔素,兩者的吸收路徑相似,可能相互競爭,進而影響吸收率。 葉黃素推薦游離型?葉黃素產品怎麼挑? 游離型葉黃素、酯化型葉黃素的差異?

市售的葉黃素產品分為兩種:酯化型葉黃素、游離型葉黃素。

酯化型葉黃素具有脂肪結構,人體食用後,須透過酵素水解消化後才能吸收利用;游離型葉黃素是去除脂肪酸結構後,轉化為小分子游離狀態的葉黃素,因分子結構較小,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吸收率比較好。 葉黃素單方、複方的差異?

葉黃素產品若成分僅含有葉黃素,稱為單方,若有添加其他營養素,則為複方。

常見的葉黃素單方產品,適合日常眼睛保健,也適合有黃斑部病變風險的年長者;若是複方的葉黃素產品,則較針對長時間用眼工作、重度使用3C產品,注重全方位眼睛保健的族群。 葉黃素劑量

葉黃素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6~30毫克。葉黃素的攝取量過高,不僅不會加強保健功效,反而可能導致皮膚變黃。建議每日攝取至少約6毫克的葉黃素,最高攝取量不應超過30毫克。 葉黃素推薦品牌:20款 BLUEMEI 布樂美 北歐藍靛果金盞花葉黃素複方 配方時代 三倍感受金盞花葉黃素 大研生醫 視易適葉黃素 永信藥品 健康優見高單位葉黃素軟膠囊 白蘭氏 金盞花葉黃素精華凍 天地合補 Advanced金盞花葉黃素濃縮飲 DHC 金盞花萃取物葉黃素 善存 游離型葉黃素軟膠囊 好立善 葉黃素軟膠囊 台塑生醫醫之方 成人金盞花葉黃素複方膠囊 三多 金盞花萃取物(含葉黃素)複方軟膠囊 萊萃美 葉黃素複合軟膠囊 樂敦V 金盞花萃取物葉黃素複方軟膠囊 船井生醫 金盞花萃取高單位葉黃素 BHK’s 專利晶澈葉黃素EX 健康力 葉黃素 (金盞花萃取物) QQ凍 Youth Light 優識立新複方葉黃素軟膠囊 威德 適立佳葉黃素 活沛多 游離型葉黃素 三多 葉黃素凍

葉黃素推薦:BLUEMEI 布樂美 北歐藍靛果金盞花葉黃素複方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 60粒 x 1瓶,共30日份

銷售通路:樂入優選

產品特色: 你的補給首選,搶先全台第一上市! 添加【歐洲藍靛果】配方,花青素相當於藍莓的4倍,葡萄的20倍! 嚴選【冷凍乾燥技術】,鎖住28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關鍵因子 黃金比例10 : 2的游離型金盞花葉黃素與玉米黃素 含日本AstaReal蝦紅素、亞麻籽萃取物,幫助舒適放鬆 InnoBio專利【微膠囊技術】,提高生物利用率及配方穩定性 打造健康舒適全視野,晶亮每一天!

葉黃素推薦:配方時代 三倍感受金盞花葉黃素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 30粒 x 1包,共30日份

銷售通路:配方時代

產品特色:

針對希望【確實且快速有感】的保養需求,可以選擇配方時代葉黃素,因為它: 使用全球頂級 FloraGLO 游離型葉黃素,補充效率為一般葉黃素的 18 倍 嚴選世界純度最高的 AstaZine 蝦紅素,舒緩效果更勝一般蝦紅素 添加歐、美、日 3 國專利智利酒果,【劑量市售最高、補充最確實】 純官網銷售,省下高額通路抽成,【售價超實惠】 超足劑量 1 顆抵 2 顆,最快 1~2 個月晶亮有感! 葉黃素推薦:大研生醫 視易適葉黃素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 30粒 x 1包,共30日份

銷售通路:大研生醫網路商店

產品特色: 採用專利FloraGLO®游離型葉黃素 + ZeaONE®游離型玉米黃素,組成10:2黃金比例 搭配珍貴複方:MaquiBright®智利酒果、BS7®山桑子萃取物、AstaZine®蝦紅素 食用報告顯示,水潤明亮提升190% 7 in 1 黃金配方,天天晶亮舒適有神 葉黃素推薦:永信藥品 健康優見高單位葉黃素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30粒 x 5瓶,150日份 銷售通路:momo購物網 葉黃素推薦:白蘭氏 金盞花葉黃素精華凍

劑型:葉黃素果凍 包裝份量:15克 x 21條,21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天地合補 Advanced金盞花葉黃素濃縮飲

劑型:葉黃素濃縮飲 包裝份量:240克 x 16包,16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DHC 金盞花萃取物葉黃素

劑型:葉黃素錠劑 包裝份量:30粒 x 1包,3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善存 游離型葉黃素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60粒 x 1盒,6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好立善 葉黃素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30粒 x 1盒,3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台塑生醫 醫之方 成人金盞花葉黃素複方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60粒 x 3瓶,90日份 銷售通路:momo購物網

葉黃素推薦:三多 金盞花萃取物(含葉黃素)複方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100粒 x 1罐,10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天地合補 葉黃素功能飲

劑型:葉黃素飲 包裝份量:60毫升 x 18瓶,18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萊萃美 葉黃素複合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150粒 x 1瓶,150日份 銷售通路:Costco 好事多官方網站 葉黃素推薦:樂敦V 金盞花萃取物葉黃素複方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60粒 x 1盒,6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船井生醫 金盞花萃取高單位葉黃素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50粒 x 1盒,5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BHK’s 專利晶澈葉黃素EX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60粒 x 3盒,180日份 銷售通路:momo購物網 葉黃素推薦:健康力 葉黃素(金盞花萃取物)QQ凍

劑型:葉黃素果凍 包裝份量:15克 x 45條,45日份 銷售通路:Costco 好事多官方網站 葉黃素推薦:Youth Light 優識立 新複方葉黃素軟膠囊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130粒 x 1瓶,65日份 銷售通路:Costco 好事多官方網站 葉黃素推薦:威德 適立佳葉黃素

劑型:粉狀葉黃素 包裝份量:3克 x 60包,60日份 銷售通路:Costco 好事多官方網站 葉黃素推薦:活沛多 游離型葉黃素

劑型:葉黃素膠囊 包裝份量:90粒 x 1瓶,90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葉黃素推薦:三多 葉黃素凍

劑型:葉黃素果凍 包裝份量:15克 x 12條,12日份 銷售通路:屈臣氏

本文列出之產品,均為《Hello健康》依各產品之公開資訊統整後所得。各產品排名之先後順序,與推薦排名無涉。若您有任何產品相關疑問,請逕洽各品牌業者或購物平台。 產品最終售價請依各電商平台價格為主。

唐氏症是什麼?生出唐寶寶原因?唐氏症症狀、外表特徵解說

唐氏症是什麼?

唐氏症(Down syndrome),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的疾病,會造成失能及肢體障礙等症狀,多數有輕至中度智能障礙,一出生就會出現症狀,而且目前尚無法治癒。

然而,只要早期接受復健和教育,唐寶寶也可順利生長、發展,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減輕照護者的負擔。

生出唐寶寶的原因:染色體異常

正常的染色體是成對的,若是父母生殖細胞異常分離,導致精卵帶多一條染色體,第21對染色體異常(多出一條),就會導致導致唐氏症。

而此病症的基因變異類型有3種,分別是: 三染色體症(trisomy 21):成因為染色體無分離(nondisjunction),約占95%。 轉位型:成因為染色體轉位 (translocation),約占4% 鑲嵌型:成因為異常細胞鑲嵌 (mosaicism),約占1%

若小孩確診為轉位型唐氏症,由於帶有轉位型染色體基因,下一胎懷有唐寶寶的機率較高;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父親帶有轉位型染色體基因,生下唐寶寶的機率是3%,母親則是12%。 唐氏症的發生機率

唐氏症發生率隨母親年齡增加而升高,30歲以上的孕婦約有1/800機率生出唐寶寶,45歲以上則提升至1/25,較年輕的孕婦即便機率較低,仍有可能生下唐寶寶。 唐氏症症狀與外表特徵

唐氏症的症狀有輕重之分,而唐氏症患者的心智與生理發展通常較為遲緩,雖然唐寶寶出生時的體型可能符合平均值,但日後的發育則會逐漸落後。下列為唐氏症常見的生理特徵:

臉較扁平且眼睛向上傾斜 頸部較短 耳朵形狀異常 舌頭突出 頭部較小 掌紋較深 手指較短 眼睛虹膜有白點 肌肉張力低、舌頭及韌帶鬆弛下垂 手腳短小

常見的唐氏症患者身體症狀包含: 先天性心臟病 聽力問題 腸道問題,如:腸道或直腸短小阻塞 腹腔疾病 視力問題,如:白內障 甲狀腺功能異常 骨骼發育異常 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 易受感染,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唐寶寶易罹患肺炎等感染疾病

唐寶寶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唐氏症的早期療育可以盡可能發展潛能,讓唐寶寶達到其智力上限,實現獨立生活和工作。透過早期的動作訓練及兒童智能開發,有助於他們的成長並能接受特殊教育,進而融入社會。

什麼是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針對0~6歲發展遲緩的兒童,透過綜合醫療和教育服務提早介入,解決醫療、教育、家庭及社會相關問題,利用這段成長黃金期,改善遲緩、障礙的現象,一方面開發孩子的潛力,一方面減少併發症,最後希望讓孩子能融入社會。

唐氏症的壽命

隨著醫療技術和早期療育的進步,唐氏症者的照顧品質提高,壽命顯著延長,參考美國的數據,唐寶寶的平均壽命從1983年的25歲增至現在的60歲,其中約80%的人能活過50歲。

然而,這也帶來了唐氏症者提前進入老年階段的問題,甚至出現老年人照顧老年人的情況。面對老化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唐氏症者、家屬、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提前做好準備,了解成年唐氏症可能遇到的問題。(可參考唐氏症關愛者協會出版的唐氏症家長手冊) 唐氏症的預防:篩檢與診斷

目前的技術主要透過產前篩檢與產前診斷來做預防。

產前篩檢

一般為非侵入性,可以綜合血液檢驗及胎兒超音波的檢查結果,再參考孕婦年齡,計算胎兒罹患唐氏症的風險機率。 產前診斷

透過絨毛膜採樣 (建議懷孕10~12週) 或羊膜穿刺採樣 (建議懷孕16~18週),取得胎兒細胞檢體,進行分析,準確率將近100%,但由於是侵入性的檢驗,有0.1~1%致流產的風險。 喜憨兒 ≠ 唐氏症

民眾常搞不清楚唐氏症與喜憨兒的差別,其實「喜憨兒」這名字因基金會的推廣,在台灣成為「心智障礙者」的代名詞,所以,唐寶寶屬於喜憨兒,但喜憨兒不一定是指唐寶寶。

【亞洲人先天基因缺陷 容易造成血糖過高】43歲糖友掌握這關鍵!糖化血色素從9%降至6%

「其實我很怕死,也很擔心洗腎和其他併發症」43歲的上班族楊小姐平時不喝含糖飲料,卻在健檢時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她試圖「自力救濟」,血糖值卻遲未下降;後來,她下定決心就醫,並配合用藥,短短6個月,糖化血色素就從超過9%降到6%,堪稱模範糖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吳忠擇醫師說,亞洲人普遍有胰島β細胞分泌不足的問題,只要配合醫師診斷,「針對不同族群給予合適的治療」,就能「把握上天給我們的最後一次機會,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楊小姐接受《Hello健康》訪問時表示,她在3年前接受公司健檢時,發現空腹血糖超標,當時不以為意,認為只要透過調整飲食和運動,就能將血糖降至標準範圍;沒想到,隔年健檢發現血糖超標問題依舊存在;到醫院檢測糖化血色素,數值更超過9%,「真的非常震驚,我不喝含糖飲料、不吃甜食,為什麼糖尿病還會找上門?」

楊小姐說,當下雖然難以接受,但她很快地整理好心情,配合醫師進行治療,6個月後再測糖化血色素,數值已經降到6%。楊小姐認為,「糖尿病不可怕,它就是一種慢性病,可怕的是罹病後還置之不理,讓自己出現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擔憂引發併發症 嚴格控糖不鬆懈

楊小姐回想確診時的心情表示:「其實我很怕死,也擔心糖尿病引發腎臟病變」;原來她有家人是洗腎患者,在照顧過程中,清楚感受洗腎病人的辛苦之處」;因此,就算起初無法接受,她仍然理性面對,「把血糖控制好之後,應該就不容易走到洗腎的那一步」。

楊小姐的主治醫師吳忠擇主任接受《Hello健康》訪問時說明,因血糖會隨血液出現在全身,若血糖沒控制好,很容易出現全身性的併發症,「根據統計,超過5成以上洗腎族群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所致;此外,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失明等,也是常見的共病或併發症」。 亞洲人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先天不足 確診糖尿病僅剩20%功能

吳忠擇主任指出,像楊小姐這種平時不愛吃甜食、沒有家族史卻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由於亞洲人體質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β細胞缺陷,若以造成糖尿病兩大因素「胰島素敏感度差」與「胰島素分泌不足」來看,亞洲人大多屬於第二種類型。

吳忠擇主任進一步說明,胰島素由胰臟中的β細胞製造,除了先天分泌較少,容易造成血液中血糖過高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人被診斷為糖尿病後,β細胞已經凋亡80%,只剩下20%能正常作用」;他特別提醒,「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後,更要及早保護β細胞,避免細胞持續凋亡」,因為β細胞凋亡得愈多,未來勢必使用更多藥物,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吳忠擇主任說,及早使用藥物控制血糖,配合飲食調整,可讓β細胞獲得減少製造胰島素的喘息機會;想避免β細胞凋亡,用藥部分有多種選擇,除了先從控制血糖著手,也可利用DPP-4抑制劑維持腸泌素正常分泌,補充或維持腸泌素在體內的濃度,達到保護β細胞的效果。

另外,透過飲食調整與規律運動,也有機會恢復β細胞。吳忠擇主任補充,有研究發現,運動時,身體會產生多種激素,對於修復β細胞也有幫助。

什麼是β細胞(β cells、Beta cells)?

β細胞是一種存在於胰臟的細胞,其主要職責為分泌胰島素以調節血糖,是維持血糖穩定的關鍵角色,就像是一把打開身體細胞大門的「穩糖鑰匙」。

 

由於澱粉食物在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中佔較高比例,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因此,為了降低血糖,β細胞需要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不過,歷經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可能導致β細胞提早衰退;一旦「穩糖鑰匙」損毀,血糖就無法從血液進入身體細胞,導致血糖升高,進而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因此,保護和維持β細胞的健康,對於預防糖尿病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

持續控糖穩糖 避免胰島素中的β細胞凋亡

楊小姐確診糖尿病後,坦承在控制血糖過程中,難免因忘記吃藥、生活壓力大等因素,導致血糖波動。吳忠擇主任說,類似楊小姐的情況在糖友圈其實很常發生,但多數糖友都輕忽血糖波動的嚴重性。

吳忠擇主任表示:「血糖波動愈大,對器官的傷害愈大,像是大腦、心臟等器官都會受影響,此外,因為沒有穩定用藥,導致血糖飆升,等於是在蹂躪β細胞,加速β細胞凋亡;如果將血糖控制好,可以生活得和一般人差不多,也不會因為出現相關併發症,造成健康困擾」。

糖尿病治療藥物不斷更新,其中有一種DDP-4抑制劑藥物能達到降低血糖、保護β細胞的功效;吳忠擇主任解釋,使用DDP-4抑制劑藥物,有助於維持腸泌素在體內的濃度與作用時間,進而實現控制血糖、保護β細胞的功效。同時,吳忠擇主任也提醒,病患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因為停藥又吃藥會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等於是讓身體不斷在欠債,有一天總要還的」。 藥物 飲食 運動 三管齊下控糖不卡關

楊小姐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除了配合醫師治療計畫,認真用藥控制血糖外,也戒掉大量吃麵食的習慣,同時盡量多補充蛋白質與纖維質,透過調整飲食份量與用餐時間,讓自己吃得更健康;此外,她也安排每周三天在住家附近散步30分鐘,維持規律運動習慣。

楊小姐分享,控制血糖沒有捷徑,唯有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且規律用藥,加上飲食與運動,缺一不可。所以,她才能成功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楊小姐說,現在生活更有自信,「身邊的人都說我變得比較有精神,體態也變好了」。

模範糖友小檔案

楊小姐

年齡:43歲 糖齡:3年 初期糖化血色素:9.6% 模範事蹟:配合醫師治療6個月內,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 控糖藥物:2顆 家族遺傳史:無 控糖秘訣:配合醫師治療定期服藥、每日散步30分鐘、少吃澱粉多吃蔬菜、纖維質與蛋白質,並且調整吃飯時間,避免吃完就睡覺

【亞洲人先天基因缺陷 糖尿病控糖關鍵】 新糖友及早保護「這個」細胞,幫助延後加藥時間

「短短一周,體重掉了16公斤,我心想慘了,會不會得到『 歹物仔!』(台語「壞東西」,引申為『 惡性腫瘤』之意)」42歲的李先生回想起確診糖尿病時的心情,從「怎麼會是我」到勇敢面對,只花了3個月,就成功將糖化血色素從14.9%降至5.7%;李先生說,關鍵在於完全信任醫師,配合用藥,加上每餐飯從6碗減為1.5碗,以及維持運動習慣,「愈早面對愈好,不然拖愈久,對身體傷害愈大」。

確診糖尿病後立即治療 掌握控糖黃金期

李先生接受《Hello健康》採訪時表示:「剛開始有容易餓、喝多、尿多、體重快速減輕的症狀,在短短一周減少了16公斤」,他最擔心身體長了不好的東西,也以為跟中風有關,經檢查後才驚覺罹患糖尿病;由於沒有家族史,也沒有頭暈的症狀,他和多數糖友一樣,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怎麼這麼倒楣」,更驚詫自己才40幾歲,「怎麼這麼快就發生在我身上,有點措手不及」。

不過,李先生隨即轉念,既然發生了,就勇敢面對,因為他最擔心糖尿病造成其他的併發症,「害怕拖愈久,對身體傷害更大」。因此,經過醫師解說與鼓勵後,他積極接受治療,成功成為醫師認證的模範糖友。 安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沈振榮醫師(由左至右)、模範糖友李先生,兩人合影留念。

收治李先生的安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沈振榮醫師說,很多人擔心,被診斷為糖尿病後要吃藥吃一輩子,「其實是一種迷思」;面對初確診的糖友,我會仔細說明醫療的進展,讓糖友有信心面對疾病;只要有機會早期發現,配合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不僅可以避免日後加藥,更可以完全像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

亞洲人先天β細胞缺陷 糖尿病機率增

李先生身高175公分、體重74公斤,其實未達肥胖標準,加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也不算高危險群,是否可能因此容易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沈振榮主任解釋,一般臨床診斷時,會從病人是否過重或肥胖,初步決定治療策略,但除此之外,更應該注意的是胰臟中負責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因為亞洲人的β細胞先天分泌不足,因此,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沈振榮主任進一步說明,當β細胞分泌不足,血液中的血糖無法進入器官作用,便會出現高血糖;所以,當身體出現長期高血糖,β細胞會持續增加工作量,無法休息,更加速細胞凋亡;一旦演變至此階段,未來不僅無法減少藥物使用,反而還會導致劑量增加,因此,被診斷為糖尿病後,即刻控糖是很重要的關鍵。

什麼是β細胞(β cells、Beta cells)?

β細胞是一種存在於胰臟的細胞,其主要職責為分泌胰島素以調節血糖,是維持血糖穩定的關鍵角色,就像是一把打開身體細胞大門的「穩糖鑰匙」。

 

由於澱粉食物在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中佔較高比例,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因此,為了降低血糖,β細胞需要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不過,歷經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可能導致β細胞提早衰退;一旦「穩糖鑰匙」損毀,血糖就無法從血液進入身體細胞,導致血糖升高,進而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因此,保護和維持β細胞的健康,對於預防糖尿病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

即刻保護β細胞 延緩疾病惡化

沈振榮主任說,在確診初期,糖友若能正確配合醫師診斷,使用藥物控制血糖,就可降低β細胞負擔、延緩β細胞的衰老速度,甚至還有逆轉的機會;沈振榮主任補充說,糖友若想了解β細胞受損的情形,臨床上除了可透過抽血檢測之外,也會透過外觀體型是否肥胖,飯後血糖上升程度,特別是吃甜食後的變化,以及糖尿病的症狀是否惡化?等作為重要的觀察指標。

在控制血糖初期,李先生完全信任醫師診斷,配合服用2種降血糖藥,由於血糖控制得宜,很快地減少到只需服用1種藥。為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經過糖尿病衛教師指導後,李先生徹底地改變飲食習慣,從過去每餐需要吃到6碗白飯,現在一餐只吃1.5碗飯,早餐吃的包子盡量不吃皮,透過減少澱粉攝取,多補充纖維質、蛋白質與適量堅果,養成控糖的習慣。

此外,他也維持固定運動的好習慣,例如利用休假時,增加1小時的運動量,「我做的運動很『硬』喔!大概要花半小時跑上山」。 鼓勵積極控糖 降低糖尿病威脅

李先生說:「血糖降下來後,不僅降低糖尿病對健康的威脅,人變得更有精神,工作上也有更好表現,『好處非常多』」。

李先生相信,「遇到問題、面對問題,問題就解決7成以上,擔心、害怕對糖尿病沒有幫助,要相信醫師、正確用藥,加上自律的生活習慣,「醫師可能會幫我打80分的好成績,持續穩定治療未來可以減緩加藥」;他說,日後仍會持續努力控糖,也鼓勵初確診糖友和他一樣,及早積極控制血糖,加入模範糖友行列。

模範糖友小檔案

李先生

年齡:42歲 糖齡:3個月 初期糖化血色素:14.9% 模範事蹟:開始治療3個月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5.7% 控糖藥物:2顆->1顆 家族遺傳史:無 控糖秘訣:積極配合醫囑、透過健康小零食止餓(堅果類)、生活自律、心態樂觀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營養品助調理生理機能、顧健康,挑選必看3關鍵

糖尿病飲食有許多「眉角」,稍不注意,就可能碰上許多不設防的地雷區,不僅造成糖友的心理壓力,也讓照顧者「心驚驚」,深怕一不小心就「越界」,影響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搭配使用糖尿病營養品,不只能幫助調理身體機能、補充多元營養之外,也能減輕糖友或照顧者的負擔。但糖尿病營養品種類繁多,應該怎麼挑才好呢?

Hello健康》彙整糖尿病飲食原則、地雷禁忌、照護須知,以及糖尿病營養品挑選重點等重要資訊,以清晰易懂的圖表,讓您一圖看懂糖尿病飲食的大小事,輕鬆管理維持身體狀況,保持好體力、好精神,健康沒煩惱!

掛號費取消上限、荷包縮水?8家醫院升格,看診費用也調漲

衛生福利部宣布自3月4日(2024年)起取消掛號費上限,讓價格調整回歸市場機制,不少民眾擔心各醫療院所會任意調漲掛號費,增加就醫支出,加重經濟負擔。

衛福部在2000年訂定「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規定,設定門診費用為0~150元、急診費用為0~300元,此次公告解除多年的參考限制,也取消備查制度,醫療院所若調整掛號費無須向衛生局報備,也沒有收費上限。

另外,因應衛福部公布最新的醫學評鑑結果,有8家醫院因升格,看診費用也將依規定調整,未來一般民眾赴這些醫院看診時,將增加160~180元不等的部分負擔費用,急診費用也增加250~350元。 六都醫療院所調漲情形

六都醫療院所 掛號費調漲家數 2023年 2024年 台北 205家 95家 新北 110家 25家 桃園 111家 45家 台中 35家 142家 台南 6家 15家 高雄 8家

(參考來源:各市衛生局)

衛福部所屬26家醫院掛號費暫不漲價

衛福部表示,雖然取消醫療院所的掛號費上限,但由於所屬26家醫院多位於偏遠或特殊照護地區,在醫療服務、照顧弱勢群體及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考量下,衛福部決定暫不調漲掛號費。 各縣市衛生局、新北聯合醫院、高雄市立醫院凍漲

衛福部於3月7日公告,為讓國人能安心就醫,不因掛號費用影響就醫意願,目前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轄下衛生所之醫療門診掛號費仍維持現狀。

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表示,為維護新北市、尤其偏鄉住民之就醫權益,新北市聯合醫院及29區衛生所暫不規劃調漲掛號費,維持原收費50元。

高雄市衛生局也表示,9家市立醫院承市府醫療公衛政策推展責任,目前各院門診掛號費50~100元,急診掛號費100~200元,均較一般醫院診所略低。 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須公開透明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指出,為維護民眾就醫權益,掛號費調整的資訊須公開透明,以利民眾選擇,各醫療機構仍應將所訂掛號費收費額於機構明顯處張貼與標示,周知病人。

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因應掛號費漲價調整可能衝擊民眾就醫費用支出,新北市衛生局已發函全市各醫療院所及公會,若有調漲費用情形,應加強公告事先通知民眾,也須將收費告知衛生局,且已將掛號費收費情形納入醫療院所督考項目,以掌握各醫療院所收費情形。 8家醫院升格 掛號看診費用漲價

根據衛福部2月6日公布的2023年度醫院評鑑,其中8家醫院因升級,於3月1日起調漲掛號費;其中包括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和台大新竹分院晉升醫學中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為準醫學中心;義大癌治療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和台大癌醫則升為區域醫院。民眾前往這些醫院看診,門診費用須多付160~180元,急診費用則增加250~350元。

不過,民眾前往這8家醫院的看診費用變貴,並非因為掛號費漲價,而是因應不同醫院等級有不同收費標準,部分負擔費用也隨之增加,;由下圖可知,醫院層級愈高,各類部分負擔金額也愈高。

一般民眾的看診費用包含兩部分:掛號費+部分負擔金額;低收入戶、老年人或罕見疾病等弱勢族群,均有若干額度不等的減免優惠。

漲價後各家掛號費+部分負擔變動 升格醫學中心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7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 ➜ 1050元

台北慈濟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7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620 ➜ 970 元 新竹台大分院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2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 ➜ 1000元 升格準醫學中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2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元 升格區域醫院 台大癌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180 ➜ 34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00 ➜ 650元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230 ➜ 39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50 ➜ 700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180 ➜ 34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00 ➜ 650元 義大癌醫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230 ➜ 39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50 ➜ 700元 降級地區醫院 掛號看診費調降 麻豆新樓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60 ➜ 20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600 ➜ 350元

蘇丹紅是什麼?哪些食品受影響?4招加速代謝排毒

國內爆發蘇丹紅食安疑慮,有業者將具有潛在致癌風險的蘇丹色素摻入辣椒粉及調味粉中,引發民眾高度疑慮;衛生福利部及各縣市衛生局積極追查蘇丹紅違禁品流向,並公告下架及回收產品名單;究竟蘇丹紅是什麼?對人體是否有危害?若真的吃進肚裡,又有哪些方式可以加速代謝排毒?《Hello健康》帶您了解蘇丹紅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蘇丹紅是什麼?會致癌嗎?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蘇丹紅(Sudan red)為人工合成的工業用紅色染料,有6種常見種類:

蘇丹紅I 蘇丹紅II 蘇丹紅III 蘇丹紅IV 蘇丹紅7B  蘇丹紅G

蘇丹紅主要使用於溶劑、蠟、機油及鞋油等產品,目的是讓商品顏色更鮮豔,由於成本比食物色素更便宜,因此,部分不法業者將染料混入食用產品中,例如鴨蛋黃、辣椒粉、胡椒粉或豆腐乳等,藉此讓食品看起來更美味可口。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研究指出,蘇丹紅 I 可能具有基因毒性,同時 I 到 IV 具有潛在致癌風險,皆列為第三類致癌物;不過,目前仍屬動物實驗階段,所以對人類致癌性尚未有充足證據。

在台灣,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Chemicals Administrantio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將蘇丹紅 I 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代表有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的疑慮。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人類致癌因子分類表

1級:確定為致癌因子 1A級: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 2B級:可能為致癌因子 3級: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 Chemicals Administrantio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化學物類別

第1類:環境中不易分解或因生物蓄積、濃縮、轉化等作用,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 第2類:有致腫瘤、生育能力受損、畸胎、遺傳因子突變或其他慢性疾病等 第3類:化學物質,暴露後恐立即危害人體健康或生物生命 第4類:化學物質,具有內分泌干擾素特性或有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1995年,歐盟等國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蘇丹紅,當時環保署(現升格為環境部)自2018年6月28日起,將蘇丹紅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列入環保署跟衛福部工業原料的聯合稽查項目。 添加蘇丹紅的食品?

近期發生的蘇丹紅食安問題,起因於5家違規業者自中國進口蘇丹紅,販售給下游多間食品公司、小吃店,下游業者再將蘇丹紅摻入食品或調味料中。目前違規業者名單整理如下: 辣椒粉驗出不合格專區5大違規業者 蘇丹紅原料廠商

最新違規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查看: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2886 2024蘇丹紅產品清單 使用保欣公司不符合原料下游業者、產品名稱及相關資訊 使用津棧/佳廣公司不符合原料之下游業者、產品名稱及相關資訊 使用葛瑞特洋菜公司不符合原料之下游業者、產品名稱及相關資訊 使用長谷農產有限公司不符合原料之 下游業者名單、產品名稱及相關資訊 蘇丹紅吃下肚該怎麼辦?

目前雖無醫學研究證實,蘇丹紅直接導致癌症,但仍屬於工業用產品,是不可食用的工業色素,可能導致肝腎功能受損與皮膚過敏等問題。

蘇丹紅屬於脂溶性毒物,食用後經肝、腎代謝,會由腸道排出,若不小心食用相關產品,建議可藉由提升身體代謝的方式,加速毒素排出體外: 多吃蔬菜、水果,植化素可提高體內與肝臟有關的酵素活性,還可增加腸道蠕動,同時也可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劑 保持適當運動,促進排汗 多喝水,增加代謝 正常作息不熬夜,避免影響身體健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