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 的定義與種類
指生長在大腸壁或直腸中的細胞腫塊,多數情況下,大腸息肉 對身體無害,但若息肉長成癌細胞,且進入晚期癌化階段,致命性就會大大提高。
事實上,息肉要長成癌細胞,其過程需要好幾年,而息肉生成數量、大小皆有不同,不過息肉愈大,通常癌症風險愈高。 大腸息肉種類
大腸息肉的成因不明,只能推測身體系統產生過多的細胞於大腸壁中,形成細胞腫塊,即是息肉。依其病理組織可分為以下兩種:
非腫瘤性息肉:無害且不會癌化的息肉,以增生性息肉為大宗。其中,發炎性息肉容易伴隨的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 發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s,或稱假性息肉) 缺陷瘤性息肉(Hamartomatous polyps) 腫瘤性息肉:有癌化可能的息肉。大部分癌化皆來自腺瘤性息肉。但需特別注意的是,鋸齒狀息肉與增生性息肉病理組織相似,但鋸齒狀息肉有癌化可能。
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 鋸齒狀息肉(Serrated polyps) 大腸息肉如何變成大腸癌
目前並無明確的遵循法則可以確定大腸息肉如何變癌細胞,只能推測當息肉愈長愈大,癌化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只要息肉大於一公分,它就屬進階性息肉,需要儘快被移除,避免它長成癌細胞。 大腸息肉的症狀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因此大腸癌篩檢和檢查非常重要,只要在早期發現,息肉是可以安全被移除的。以下列出大腸息肉可能造成的症狀。
直腸出血:糞便有黏液或血,可能是大腸息肉、癌症或其他健康警訊,像是痔瘡或肛門裂傷。 糞便顏色變化:糞便出現紅色條紋,或呈黑色,這也可能是因為飲食及藥物所導致。 便祕或腹瀉:便祕或腹瀉持續超過一週可能是大腸息肉變大的警訊,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健康因素。(推薦閱讀:大便卡住出不來!便祕5原因與4點預防) 腹部疼痛:大腸息肉變大可能會導致腸道阻塞,進而造成腹部疼痛。 缺鐵性貧血:大腸息肉的出血可以是沒有跡象的,這種慢性出血最終將使血液中缺乏鐵,也就是缺鐵性貧血,患者可能感到疲勞和呼吸困難。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師?
只要察覺有腹部疼痛、糞便有血,以及排便習慣改變持續了一週以上,就應該找醫師求助了。 大腸息肉的風險
以下為促使大腸息肉形成及其癌化的風險因子: 年齡:50 歲以上者有更高的大腸息肉和大腸癌風險;或者 50 歲前曾罹患卵巢癌(Ovarian cancer)或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性別:男性的大腸息肉和大腸癌風險比女性稍高一些。 腸道發炎狀況: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病會提高大腸息肉和大腸癌風險。 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患者,其罹患的風險可能會提高。此外,家族性息肉疾病(Hereditary polyp disorder)也有很高的風險,包括以下六種。 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也稱為林奇綜合症(Lynch syndrome) 家族性腺性息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加德納症候群(Gardner’s syndrome) MYH 基因相關息肉症(MYH-Associated polyposis) 黑斑息肉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 鋸齒狀息肉症候群(Serrated polyposis syndrome)
抽菸 過量飲酒 肥胖 缺乏運動 未經治療的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高脂飲食
(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成因與風險 )
大腸息肉的診斷方法
藉由大腸直腸癌篩檢,能及早發現息肉,若仍在早期癌化階段,痊癒的機率較高,以下介紹五種大腸息肉診斷方法: 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檢查程序是將攝影鏡頭透過一個細小的軟管,從肛門進行侵入型檢查,當在直腸及大腸鏡發現息肉時,醫師能予以切除並取樣化驗。 乙狀結腸鏡檢查(Sigmoidoscopy):檢查方式與結腸鏡類似,差別在於它只檢查直腸及乙狀結腸,且無法進行活體組織切片或取樣,如果檢查中發現息肉,則必須另安排大腸鏡檢查將其切除。 大腸鋇劑灌腸造影(Barium enema):醫師會將鋇顯影劑注射到直腸,然後經過特殊的 X 光攝影,鋇劑會使大腸在畫面中呈現白色,息肉則呈現黑色,從黑白色差辨識是否有息肉。 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術(CT colonography):又稱為虛擬大腸鏡,會透過電腦斷層掃瞄,得到大腸的成像圖,可檢查出腫脹組織、腫塊、潰瘍及息肉,若發現息肉打算切除,需經由大腸鏡執行。 糞便潛血反應檢查(Stool test):醫師會給你一組糞便檢體收集容器及採檢說明,讓你自行採集糞便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進行化驗,其中顯微潛在出血的檢查可以驗出糞便是否含有血液,進而判斷是否有息肉的徵兆。
更多有關大腸癌篩檢資訊請參考:
大腸直腸癌:篩檢與診斷
大腸息肉的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在診斷過程就會把所有應該移除的大腸息肉都切除,依照醫師或病理學家的專業,以及藉由顯微鏡去分析息肉的細胞組織,就能判斷該息肉會否變成癌細胞了,以下列出三種治療大腸息肉方法。 檢查時切除息肉: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檢查時切除,先在大腸鏡上繫上帶電流的鐵絲環,藉此燒灼切除大腸息肉,過程並不會感到疼痛。若息肉大於一公分,可能會注射液體,讓息肉與鄰近細胞組織分離,使切除更順利。 微創手術:體積過大或腸鏡無法安全觸及的息肉,通常會使用腹腔鏡(Laparoscopy)這類微創手術切除。 大腸直腸切除手術:若罹患罕見遺傳疾病,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可能需要手術將大腸及直腸切除。
(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治療方法 ) 大腸息肉的術後照護
當大腸息肉順利移除後,醫師會考量以下三個層面,對患者的健康狀況做治療評估:
息肉是否已完全被移除 息肉重新生長的風險 息肉有無發生癌細胞變化
有的息肉種類會復發,尤其是腺瘤和鋸齒狀息肉,造成大腸癌的風險也會提高,須考量的因素包括移除時的息肉大小、數量,以及細胞活動特徵。對此,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持續接受大腸鏡篩檢和相關檢查,以避免息肉又長成癌細胞,以下為建議的檢查週期: 若移除的腺瘤很小,且數量只有一到兩個,建議五到十年之間要做大腸鏡篩檢。 若移除的腺瘤約一公分,或更大,且數量超過兩個,建議三年內要做大腸鏡篩檢。 若移除的腺瘤數量超過十個,也建議三年內要做大腸鏡篩檢。 若移除的腺瘤很大,或它需要分塊式移除,建議六個月就要做一次大腸鏡篩檢。 大腸息肉的預防方法 由於現代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所致,無論性別和種族,大腸息肉皆很普遍。大腸癌和息肉在低於40歲的族群中較少見,大部分發生在50歲以後,而男性又略高於女性。因此,衛生福利部建議 50 歲以上的族群,每兩年要做一次糞便潛血的篩檢。此外,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幫助預防大腸癌,以下列舉三種方式: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每日飲食中吃足夠的蔬果和全榖物,並減少攝取脂肪,控制酒精的量且戒菸,以及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攝取足夠維生素 D 和鈣 質:維生素 D 和鈣 質可能對預防大腸直腸癌有不錯的效果,但需要更多研究佐證,請患者在調整飲食前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知道自己的家族疾病史:家族性息肉疾病或其他增加大腸癌風險之遺傳疾病的患者,請務必做遺傳諮詢,並於成年後固定做大腸鏡檢查。
(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預防與抗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