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前兆12症狀!晚期能活多久?位置、存活率一次看

卵巢癌前兆12症狀!晚期能活多久?位置、存活率一次看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卵巢細胞發生病變,並長出惡性腫瘤,且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加上初期的症狀大多又不明顯,因此極難在早期發現,而被稱為「婦女的沉默殺手」,根據最新的癌症報告指出,2019年共有1,677名卵巢癌患者、其中683名病患過世,名列女性十大癌症第7名。

卵巢癌被診斷出來時,通常都已經擴散至骨盆腔與腹腔,成為較晚期的癌症,也因此在婦科癌症中,卵巢癌的死亡率相對較高。想要多了解有關卵巢癌的知識,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了解。 卵巢位置

卵巢是女性的內生殖器,共有兩個,位於子宮的兩側。卵巢的尺寸約是一粒杏仁的大小,能夠產生卵子、雌激素(Estrogen)、黃體素(Progesterone)。卵巢由輸卵管與子宮相連,卵子通過輸卵管從卵巢輸送到子宮。(同場加映:卵巢癌和基因有關?了解卵巢癌原因、風險與預防方法)

卵巢每個月會有15~20個卵泡發育成長。留在卵巢內的卵泡細胞,受黃體素與雌激素的作用為懷孕的準備。如果排出的卵子沒有受精,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剝落,形成月經。(同場加映:女生必知!4月經症狀潛藏的健康危機)

卵巢癌能活多久?卵巢癌分期與存活率 卵巢癌第1期:惡性腫瘤只出現在卵巢。(5年存活率90%) 卵巢癌第2期:癌細胞擴散到骨盆腔內的其他臟器,如:子宮、輸卵管、膀胱、結腸、直腸等。(5年存活率70%) 卵巢癌第3期:惡性腫瘤不僅僅出現於卵巢、骨盆腔內,並且已侵犯到腹腔內組織或後腹腔淋巴結。(5年存活率39%) 卵巢癌第4期:卵巢癌最常轉移至腹腔、骨盆腔以外的器官,包括肝、肺、腎、骨頭等。(晚期5年存活率17%)

卵巢癌的分類

若以組織學(Histology)分類來說,依不同的細胞而加以區分: 上皮細胞腫瘤(Epithelial stromal tumor):佔60~70%

上皮細胞覆蓋著卵巢,它是卵巢的最外面一層,卵巢癌大都來自於上皮細胞。最常見的上皮細胞腫瘤可以分成5種型態: 腺體型(Adenocarcinoma) 漿液型(Serous)  黏液型(Mucinous) 子宮內膜型(Endometrioid) 無法分類(Undifferentiated)

生殖細胞腫瘤(Germ cell tumor):佔20%

生殖細胞腫瘤實為罕見,往往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 性腺基質腫瘤(Sex-cord stromal tumor,另譯間質瘤):佔6%

性腺基質細胞負責生成荷爾蒙,比較能在早期發現並且診斷出來。

卵巢癌前兆12大症狀

早期卵巢癌細胞只留在卵巢時,大多沒有什麼症狀。當腫瘤逐漸長大時,便會壓迫到鄰近器官或神經,一些輕微的症狀就會出現,但也常常被忽略: 腹部腫脹感 用餐時很快就飽了 體重減輕 下腹部不適 消化不良 便祕 頻尿 噁心 腰痛 腹痛 坐骨神經痛 月經異常

若腫瘤大小超過15公分的時候,症狀會更加嚴重: 外觀可見腹部隆起、也可摸得出來 併發腹水(Ascites) 呼吸困難 出血 嘔吐而無法進食

卵巢癌的主因與風險

醫學界目前尚未明白卵巢癌的主因,除了家族病史與特殊基因外,醫學界也推測與現代人飲食西化和肥胖有很大的關聯。以下就是卵巢癌的主要危險因子: 好發於50~60歲的女性 BRCA基因突變者 家族遺傳病史 長期服用雌激素 初經過早與停經過晚 肥胖 乳癌病史 從來沒有懷孕或不孕的女性 抽菸 有多囊性卵巢

(延伸閱讀:高齡產婦小心!卵巢癌高風險群看這裡) 卵巢癌診斷 影像學檢查:包括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可以評估卵巢的大小、形狀和結構。 血液檢查:可以檢測卵巢癌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CA-125)。 手術:取得腫瘤樣本和腹水,用來確認卵巢癌的診斷,或是開刀做腹腔鏡檢查卵巢和四周的情形。 卵巢癌的治療 手術治療

醫師為了盡可能移除所有的腫瘤,切除手術對卵巢癌是必要的基本治療,被稱為卵巢癌「減積手術」(Debulking surgery),切除的位置包含以下:

子宮 卵巢 輸卵管 骨盆腔內的淋巴結 骨盆腔內的大網膜(Greater omentum)

如果是卵巢癌第一期,而患者又希望保留生育力,手術的範圍可以縮小,只要切除生病的卵巢和輸卵管,患者仍然保有生育能力。(延伸閱讀:不能不知!卵巢癌患者傳宗接代4方法)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通常是在開刀後所做的輔助性治療,要把殘存在體內的癌細胞消滅,以及延長復發時間達到治療效果。目前以紫杉醇(Paclitaxel)合併卡伯拉丁注射液(Carboplatin)治療卵巢癌的效果最佳,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及減輕化療所引起的副作用。 追蹤治療

當作完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或其他治療之後,病患仍須要定期回門診接受追蹤檢查,減低卵巢癌復發的風險。一般來說,每3個月應接受追蹤治療。如果發現還有癌細胞,仍需要繼續治療。

「醣胖」別怕!美食照吃 名醫游能俊減重26公斤「到老都能做」

「游醫師,我想喝拿鐵,又想兼顧一份醣的需求,該怎麼辦?」糖尿病名醫游能俊在2023台北國際書展新書發表會現場,讀者問起最切身的執行問題。「很簡單,從你原本要攝取的醣類中減掉,例如一片吐司,就減為半片吐司,這樣同時可以兼顧美味,也可以顧及健康」。

在宜蘭羅東開業的新陳代謝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合作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與讀者分享何謂「醣胖」,並示範「133餐盤飲食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吸引滿座讀者到場聆聽。游能俊認為,任何飲食習慣調整,都要能長久執行才行,所以,他也希望推廣「低醣享食」觀念,「正念」才能建立一輩子的健康飲食觀念。

Hello健康》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什麼是「醣胖」?

游能俊說,大家常認為,肥胖是因為攝取熱量過高或少動造成,卻忽略攝取過多的「醣」造成的肥胖,所以希望向大眾宣導「醣胖」的重要性與其帶來的風險。

游能俊說,國內糖尿病患者與糖尿病前期人數,合計有700多萬,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透過身體質量組成檢測,才發現體內塞滿脂肪,肌肉量非常少;他建議,如果能改變包括飲食在內的生活型態,加上養成運動習慣,就不必擔心發展到糖尿病的階段。

許多人常介意自己身材變成「大腹翁」或「小腹婆」,游能俊說,從儀器檢測來看,腹部脂肪就是脂肪肝和脂肪胰;因胰臟分泌胰島素,若被包滿脂肪,胰島素分泌效果就不好;新的治療法是透過藥物、飲食調整與運動,只要減下一定比例的體重,可以逆轉身體佈滿脂肪的情況,同時也可避免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的危害。 為何肥胖與醣有關?

為何肥胖與醣有關?游能俊解釋,人體每天所需的醣不多,只需約130克,若攝取過量,即使未造成血糖升高,也會轉化成身體脂肪,形成惡性循環;從醫學上來看,這就是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胰島素分泌變得不靈敏,造成身體脂肪愈積愈多。

醣在日常飲食中,無所不在,游能俊解說,生活中哪些常見食物屬於醣類食物?例如:玉米、山藥屬於澱粉,玉米筍、紅、白蘿蔔則是蔬菜;不過,所有蔬菜都會產生醣,所以,紅、白蘿蔔也不見得不會升血糖,例如跟秋葵相比,升血糖效果也較明顯。

但減少醣的攝取,不代表只能吃少少的食物,其實不盡然,因為只要攝取的食物愈多元,選擇就愈豐富,減下飯等澱粉類的低醣飲食,可追蹤臉書「糖管理學苑」,就可以知道,每天可以吃得很豐富,這就是所謂的「低醣享食」。

黃惠如補充,只吃一份醣,聽起來感覺很餓,好像很可憐,其實換個角度想,你可以吃到更多種食物,例如游能俊愛吃小籠包、拉麵,連五星級飯店好吃的可頌,都不必「戒」,反而可以盡情享受「卡滋卡滋」的感覺,前提是做好每天攝取的醣攝取量就可以。

(延伸閱讀:老是胃口差?老化「隱形螺旋」正來襲!名醫教您「控醣」遠離風險糖尿病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示範簡單伸展運動,現場讀者不約而同跟著齊一動作。 低醣享食、美食照吃 減重近26公斤

游能俊說,若缺乏正向觀念做長期飲食調整,體重反而起起落落,效果更不好;黃惠如也建議,有人常見到新的飲食法,就跟著流行改變,其實,飲食的習慣建立不容易,所以要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方法。

游能俊說,自己身體力行的結果,從78公斤瘦到52.5公斤,整整瘦了近26公斤;黃惠如也說,自己從之前每天早餐兩片吐司,減為一片吐司,並攝取大量蔬菜,寫完這本書的結果,體重也自然減了下來,是一種無痛、生活不用太多改變、可做一輩子的飲食調整法。 什麼是1份醣飲食?133飲食又是什麼?

所謂1份醣,要先釐清的是哪些食物被歸為「含醣食物」,游能俊說,所有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食、奶類和水果都算「含醣食物」,「一杯牛奶250c.c.也是一份醣量,所以早餐配豆漿,就可以攝取純蛋白質,而非醣」。

所以,如果早餐一定要喝一杯拿鐵,就可以奶量少一點,或改喝豆漿拿鐵,就不會「QQ(哭哭)」;現在流行的燕麥奶,其實就是醣類,一杯大約等於兩份醣。若不能減少奶量,那就減少其他醣類的攝取量。

如何簡單測量1份醣?游能俊說,大約是一湯匙裝兩次的米飯或麵,大約四分之一碗;或者三顆水餃;其他可多點青菜或切滷味代替,麵量太多也可要求店家打包。

游能俊也用「初戀」妙喻如何調整吃少量飯或麵的心情,當無法擁有太多,就會懂得珍惜,所以,雖然只吃兩湯匙的飯或麵,反而可以細細咀嚼其中美味。「兩湯匙的飯,粒粒分明,我可以咀嚼六十口」。

為何要改變進食順序?「吃飯配菜」改為「吃菜配飯」

最重要的,要改變「吃飯配菜」的觀念,改成「吃菜配飯」,細細品味每一道好吃的食物,也就是從正向思考,「家中餐桌食物就是美食,掌握祕訣就在於自己」。

黃惠如補充,在採訪游醫師過程中也得知,有位糖尿病患運用調整後的一份醣飲食法,到八十幾歲都還適用,也就是先裝四分一碗飯,然後夾菜吃完,第二次再夾肉,之後再配飯,改變飲食順序,也可以幫助實踐「聽起來很可憐的一份醣飲食調整法」。 133飲食的蔬菜與蛋白質要如何搭配?

游能俊推廣的133餐盤,除了1份醣之外,另外的兩個3,代表蔬菜及蛋白質,若以一個圓形餐盤劃分,切一半就是蔬菜,大約300克,煮熟約一碗半的量,建議用多種類蔬菜,不見得都是粗纖維的種類,多種配色,「一天下來,我可以吃到三十種食材」。

另一半則是蛋白質,比主食多一倍;因水果都是醣類,若要吃一整份的水果,就取代主食,或者只吃半碗以下的水果。 糖尿病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合作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示範「133餐盤飲食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實執行,讀者擠著拍攝作為日常飲食範本。

游能俊也爆「彩蛋」分享自己的早餐,早餐固定兩顆蛋、5百c.c.豆漿,所以有4份蛋白質;他喜歡吃水果,但透過切片方式,盛裝半碗的量,「一次可以吃4到5種水果」,再喝一杯水,吃一口水果、喝一口水,清掉嘴中的味道,繼續享受下一口美食。

飢餓感是身體層面,但從心理層面,應該學習如何享受食物的「正念飲食」,跟著「醣胖」中的飲食建議,就可以享受生活中的色、香、味等食物體驗,除了獲得健康以外,也可打造屬於自己的飲食享受與品味。

黃惠如也說,她會用一個日式小盤子,就像在五星級飯店一樣,盛裝多種類水果,好好享受,用寵愛自己的方式,享用美食。

肥胖年輕化?未成年怎麼調整飲食?

針對肥胖年輕化的問題,若是14、15歲就已是大人體態,建議多食用蔬菜、試著降低醣類到只有1份,「小時候發福真的不是福,可能對未來健康的影響,種下很難擺脫的慢性病命運」;而且,年輕時的肥胖,也會種下老化的因,栽培孩子不只是培養專長,也要培養「健康」,包括從家庭飲食型態的調整及運動習慣的建立等,社會也會跟著改變。

游能俊分享切身經驗,當體重在78公斤時,已是糖尿病前期,當時他患有高血壓,必須吃藥,否則頭痛到無法工作;可是透過低醣飲食法調控及運動,三個月後,就不用再吃血壓藥,但他仍持續維持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會持續減重,但保留肌肉比例。

不過,游能俊覺得遺憾的一點就是起步太慢,50幾歲才開始,種下血管不夠健康的因,目前血管有一點硬化,所以他鼓勵大家早點去做血脂肪的檢測,「不要跟自己的體檢資料賭,膽固醇過高是心血管疾病惡化的兇手之一,而且是最嚴重的因子,千萬別跟自己健康開玩笑」。 飲食調整、運動習慣要能維持一輩子

書中也蒐集過去五年來的許多例子,都看到一致性的結果;游能俊舉例,有病友胖到120公斤以上,但透過飲食調整後,體重慢慢減少,自己也恢復信心,開始到健身房運動,現在體重一直維持在一百公斤以下;而且,運動也有最佳時機點,例如午餐後2個小時內運動,是減少血糖上升的最好時機。

游能俊也期許自己,希望70歲時,能回頭看看自己現在留下的腹肌照,勉勵自己,希望到時、甚至到80歲時,肌肉都還在,「任何新藥都可能有效果,但只要一停藥,效果就會消失;只有生活習慣的調整,可以長久實踐,讓每個人、整個社會更健康。

別再怪新陳代謝害你變胖 名醫幫您找出中年發福罪魁禍首

【Hello 醫Book】× 《天下雜誌》

過去,我們吃得愈來愈少,體重卻一年一年往上加,要和大學時代的牛仔褲說拜拜。多數人認為年過中年,新陳代謝變慢才導致體重增加,很遺憾的20 歲和 60 歲的新陳代謝沒什麼變化。2021 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的研究裡,發現新陳代謝在中年時依舊保持旺盛,成年期 20 歲~ 60 歲之間幾乎沒有改變,直到 60 歲以後才不可逆轉地下降。

Hello健康》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如果新陳代謝下降不是罪魁禍首,是什麼讓我們發胖?

簡單來講,世界是催人肥的,我們正處於致胖環境(Obesogenic Environment)中。人類遺傳基因經過狩獵、採集到現代,並沒有太大改變,都是為了適應食物有限、不時發生飢荒的環境,如今卻活在自己創造的富裕社會,隨時都可以享受高熱量又美味的食物,但我們卻整天坐在電腦前或在沙發上滑手機。吸收多、動得少,才是讓我們愈來愈胖的主因。

醣胖公害,正在台灣蔓延

台灣也深受「致胖環境」的影響,甚至是亞洲最胖的國家。《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2017-2020 年》發現,台灣19 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達 50.7%,超過兩個人就一人過重、肥胖。

然而,肥胖的成因很多,最主要的生成原因還是來自飲食,過去大眾普遍認為,只要少吃「糖」——飲料、蛋糕、零食等,就能好好控制體態,但實際上,比起甜蜜的糖,潛藏在我們三餐的主食——米飯、麵包、麵、水餃等的「醣類」,更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吃太多。

醣類本身沒什麼不好,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提供燃料給大腦、中樞神經和肌肉。問題出在過剩。當醣類的攝取量超過身體所需,其餘的就會打包變成肝糖和體脂肪儲存。這些囤積下來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外,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糖尿病怎麼吃澱粉類?低醣減醣有配套) 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

由此可知,無論是為了維持健康還是體態,我們都需要重新建立一套吃「醣」的好習慣。游能俊醫師自己也是低醣飲食的實踐者,開始吃低醣的起心動念,是他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沒想到自己也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這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

他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臨床的統計,建議18歲之後,人人都應該採取低醣飲食,由於過了青春期,荷爾蒙穩定後,我們的活動力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逐漸下滑,吃了過多的醣反而是負擔。實際做法是:每餐一份醣,再由一餐 3 份蔬菜,以及一天兩次的半碗水果,補足醣類總攝取量,吃到 6 份醣,接近 90 公克。

此外,肌少也要從年輕時擋下。不管你喜歡或討厭你的 25 歲,肌肉質量在 25 歲達到高峰,之後緩步下滑,60 歲加速流失。因此從青春期後一直到老,都應該攝取足量蛋白質,建議成人以每公斤 1.2 克~1.5 克為一日目標,如果已經面臨肌少,則要吃到每公斤 1.5 克。

(延伸閱讀:減肥避免肌少症:運動後補充醣類蛋白質

為此,游能俊長期推廣133低醣飲食,幫助超過三萬人次成功減脂、增肌,並維持血糖穩定。但133低醣飲食是營養學上份量的概念,實際煮熟放在餐盤上,約等於321,3是蔬菜(占餐盤一半)一份是25克,約等於三碗八分滿的蔬菜,建議選不同顏色的菜搭配。2是蛋白質(占餐盤六分之二)一份是7克,約等於一杯豆漿+2顆蛋。1是醣類(占餐盤六分之一)。一份是40克,約一湯匙的飯或麵、三顆水餃。這套方法乍聽很餓,但實際操作後,實踐者不僅沒有挨餓,還能找回健康。

最後,游醫師建議,飲食法不要分階段改來改去,因為建立習慣困難,好不容易建立了,就一路到老。

本文摘自:

《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

作者: 《慢老》作者黃惠如及新陳代謝科權威名醫游能俊(游能俊診所院長)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吃飯順序把握這原則,輕鬆減肥無負擔

在減肥減脂的族群之中,「吃飯順序」一直都是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有人主張「先吃肉再吃菜」,有人則反其道而行「先吃肉再吃菜」或者「先喝湯再吃菜或吃肉」。如此多樣的吃飯順序,是否有優劣之分?就讓《Hello健康》帶您一一分析,找出最適合且健康的吃飯順序。

吃飯順序因人而異,先了解怎麼吃最適合你

其實吃飯順序並沒有一個絕對且正確的答案。依據每個人身體狀況的不同,每個人適合的飲食方法就不一樣。例如水腫情形非常嚴重的人,若總遵循「先喝湯再吃菜」,很可能因多數湯品的高含鈉量,加劇身體水腫情形,長期下來可能因體內的鈉過高,引起高血壓或腎臟病。

另外,每個人飲食習慣不同,遵循單一吃飯順序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但當我們將推薦的吃飯順序整理後,可發現主要有以下3類:

菜 ➔ 湯 ➔ 肉 ➔ 飯 湯 ➔ 菜 ➔ 肉 ➔ 飯 肉 ➔ 菜 、 湯 ➔ 飯

聰明的你肯定已經發現,飯總是排在最後才吃,因此只要由後往前看,把握最後吃飯(澱粉)的簡單原則,就可以輕鬆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吃飯順序與習慣。

然而,為什麼要把飯放最後吃呢? 飯最後一個吃就對了

諸多研究皆指出先吃碳水化合物(飯、麵、麵包或其他精緻澱粉),再吃其他類的食物,會使體內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濃度上升。過多的血糖容易轉變為脂肪,不僅造成肥胖,也會同步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則會提高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因此有些醫生會直接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用餐時先吃菜或蛋白質,將澱粉留到最後吃,以控制血糖波動。

其實此種用餐順序不只適用於糖尿病患者,也適合一般人。人們常吃的精緻澱粉不僅熱量高、營養價值也比較低,儘管澱粉飽足感高,但也會讓血糖急速上升後驟降,在短時間內再度讓人產生飢餓感,鼓勵進食。

先吃菜、先吃肉,哪一個才對?

有研究證明先吃蔬菜,攝取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但也有研究指出先吃肉,肉類之中的蛋白質會刺激下視丘的飽足感中樞,進而使大腦感到飽足感,發出停止進食的訊號。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由於蔬菜體積大、含水量高,因此可於進食後獲得飽足感,其富含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蔬菜類胃排空的速度也相較快肉類、主食快,但是也不能一味只吃菜,蛋白質攝取不足反而會讓飢餓感更頻繁出現,使人必須忍耐或進食,因此建議讀者從菜類、肉類開始吃都可以,只要記得大量蔬菜,搭配足量的蛋白質與適量澱粉食物,既確保營養均衡,也有助控制身材。

先吃菜、肉,澱粉放最後,用餐順序6步驟

建議用餐順序可以這麼做:蔬菜 + (湯) ➔ 肉 ➔ 澱粉 ➔ 水果 ➔ 甜點 蔬菜:先吃蔬菜可增加飽足感,補充膳食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同時也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減少脂肪囤積。 湯:喝湯可額外增加飽足感,但喝湯的順序並無硬性規定;蔬菜和湯兩者可以同時食用,也可以先湯後菜;另外,由於不是每個人都有喝湯的習慣,因此湯不是一個必要項目。若是在外用餐,建議避免食用濃湯、重口味的湯品。 肉:建議可食用脂肪較少的「低脂蛋白質」,例如:去皮雞肉、白肉、海鮮、大豆類等,延長食物消化時間。飽和脂肪較高的紅肉則可減量食用。 澱粉:建議選擇未精製全穀類取代精緻澱粉類(如白米飯),除比較容易有飽足感外,血糖也不易升高。另外需特別注意勾芡過的濃湯、裹麵衣的炸物、披薩等食物,因烹調過程有加許多澱粉,屬於碳水化合物,應置於蔬菜及肉類之後食用或減少攝取。 水果:水果因含有糖分,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建議於餐後食用。(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能吃水果?近9成人水果吃太少,這樣吃才能降膽固醇!) 甜點:甜點的糖分比多數食物都高,建議淺嚐即止並於最後食用,避免血糖瞬間升高,脂肪快速囤積。

烤肉致癌吃不吃?2大撇步安心吃烤肉

中秋月圓人團圓之際,除了有月餅和柚子可以吃,相信很多家庭都會烤肉,將一串串食物擺在炭火上燒烤,接著大口滿足地吃下肚,不管大人小孩都很喜愛。燒烤雖然好吃,但若不小心,可能會在燒烤的過程中產生致癌物質,危害全家人的健康。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常以燒、烤、煎全熟肉為主食的人,他們得到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的機率大幅提升,同時也提高胃癌( Stomach cancer)、肺癌(Lung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的罹患風險。以下介紹燒烤致癌的2大原因與避免的方法,請烤肉控注意了,別把不該吃的都吞進肚子裡。 烤肉致癌?高溫烹調易生多環胺、多環芳香烴

烤肉時,不少人常擔心肉烤不熟,所以寧願讓肉烤久一點、焦一些,不過,愛吃烤肉或喜愛焦香肉味的民眾要注意了!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簡稱NCI)的資料,高溫烹調方式如:油炸、煎、炒、烤等,都容易產生多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s)和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的致癌物質,造成細胞DNA突變,提高致癌風險。

長時間高溫燒烤會使肉裡的肌酸(Creatine)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轉變成多環胺類;而在燒烤過程中,肉汁或肉類油脂滴在木炭等高溫表面會產生帶有多環芳香烴的煙霧,其他包括煙燻食品、菸蒂以及汽車排出的煙也都含有多環芳香烴。 烤肉致癌煙霧 皮膚吸收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致癌物質不僅會被吃下肚,烤肉產生的煙霧也是一大兇手。根據一份研究指出,雖然吃進燒烤食物所攝取的PAHs最多,但燒烤產生的煙,也含有PAHs,且人體透過皮膚接觸所吸收的量,竟比從空氣中攝入的還要多,因此與親朋好友烤肉時,地點最好選在通風良好的戶外,盡量避免坐在煙霧飄向的位置,減少致癌物的危害。 烤肉2原則 安心吃不致癌

目前為止,以上提及的兩種致癌物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因此民眾仍可安心食用,如果擔心的民眾,減少吃燒烤等高溫烹調肉類的次數,或者避免烤得太焦、注意通風,以下提供2點撇步,讓你安心吃烤肉不怕癌上身。

1.烤肉+蔬菜再用鋁箔紙包

將肉與菜串在一起烤,或在燒烤前,先將肉類醃一醃,搭配紅椒、大蒜迷迭香等蔬菜和香料放在肉上,含有抗氧化物質,可能有助於降低致癌物的產生。

避免PAHs的產生,最重要的是減少煙霧的產生,而我們只要鋪上鋁箔紙或將食材包上鋁箔紙就沒問題了,這樣不僅防止肉汁和油脂滴在炭火產生煙霧,還能鎖住食物的味道,一舉兩得! 2.烤肉不吃加工肉遠離大腸癌

加工食物和加工肉品,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恐導致產生致癌物質,,如果再搭配燒烤的方式,等於同時涉入多種致癌物質,因此建議烤肉時,避免吃太多加工肉類,適量就好。

熱狗、香腸、火腿、臘肉等都屬於加工肉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加工過的肉類和抽菸一樣,都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表示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是四類致癌物等級裡最危險的。(推薦閱讀:塑膠塑膠餐盒微波有毒?必知3種有毒物質)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加工肉和紅肉都可能會提高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的風險,因此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建議,適量地攝取,能降低罹患大腸癌,以及高血壓(Hypertension)和心臟疾病的風險。

月餅餅皮熱量差異大!低熱量月餅怎麼挑?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和柚子,常見月餅有綠豆椪、芋頭酥、蛋黃酥,現在也有流沙月餅、冰淇淋月餅,甚至專為減肥人士設計的低卡月餅,究竟月餅要怎麼吃才不會變胖呢?《Hello健康》教你4招挑選月餅的方法,並告訴你哪些人須避吃柚子,以免產生健康問題。

月餅熱量驚人,最高破千卡!

想減肥或維持身材的人,享受月餅的同時,也得注意攝取量唷!一個正常大小的傳統月餅,通常卡路里約300~700大卡,有些廣式月餅甚至超過1000大卡。

新加坡的營養學家 Cyndy Au 表示,因為月餅含有大量糖和脂肪,所以卡路里很高。以包有2個鹹蛋黃的蓮蓉月餅約900大卡來說,總脂肪含量約55克,相當於11茶匙的油,整體熱量則等於45茶匙的糖,如果要消耗這些熱量,以60公斤的人為例,需要騎腳踏車約225分鐘以上才能消耗掉。(延伸閱讀: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月餅依餅皮類型,大致可分3種:

傳統的烤皮月餅 冰皮月餅 酥皮月餅

其中,傳統烤皮和冰皮月餅是比較健康和低熱量的選擇,因為有些酥皮月餅(如潮式月餅),使用含大量油的麵團和麵粉製作,有些做法甚至有油炸的程序,所以會有較多油脂。 低熱量月餅怎麼挑?怎麼吃才不易胖?

注意標示選低卡:要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最好選擇標示碳水化合物、脂肪量較少的月餅。尤其是糖尿病(Diabetes)患者、高膽固醇和肥胖者,除了要注意熱量外,要小心避免攝取過多醣量、油脂還有鈉含量。 選擇小份量的月餅:選擇包裝小顆、小盒的月餅,避免攝取過量。 和家人一起分享:吃月餅時,切塊和家人朋友一起分著吃,才不怕一次吃太多,每塊月餅4分之1~8分之1的分量,相當於100~200大卡左右。 學會代換:記得和其他餐次的主食、油脂代換,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柚子雖然熱量不高、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在柚子和葡萄柚中,含有柚皮苷(Naringin)及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的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的酵素作用。使得某些藥物的代謝受到影響,,如某些降血壓藥、斯他汀(statin)類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等,若服用了這些藥物又吃柚子,容易導致藥物累積在體內,在血中濃度升高,產生中毒現象。所以有服用上述類別藥物的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柚子和葡萄柚等水果,而有長期服藥習慣的民眾,也須注意藥袋上是否有註明不可食用葡萄柚或柚子的注意事項。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正常人的雙眼自嬰兒時期(約3~6個月)就能互相配合運用,無論朝任何方向注視物體,雙眼都能同時自動焦距到正確位置,使大腦獲得正確的影像組合。然而,約有2%小孩的眼睛無法正常調節,導致斜視。

Hello健康》為您說明斜視的原因,介紹內斜視與外斜視等各種斜視種類,以及斜視的矯正與手術方式。

斜視、鬥雞眼原因?

人類眼睛周圍有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可幫助控制眼球活動。若眼外肌的肌肉控制失常,便導致斜視(Strabismus)。

基因遺傳是斜視好發於幼兒的主要原因,而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水腦症(Hydrocephalus)或唐氏症(Down’s syndrome)等會影響腦部功能的疾病可能影響大腦負責控制眼部的肌肉,也會提高斜視的機率。此外,嚴重的兒童遠視也可能因眼睛調節過度,導致眼球內旋而引發內斜視。

在幼童時期的斜視容易演變為兒童弱視(Amblyopia),因為大腦同時接收斜視眼的影像和正視眼的影像,使兩種影像相疊而形成複視。隨著時間演進,大腦會自動忽略斜視眼所提供的影像,逐漸喪失眼睛機能,引發斜視性弱視。(延伸閱讀: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眼睛突然斜視?

成年後的斜視才多是因外傷或疾病所引起,例如糖尿病(Diabetes)、中風或甲狀腺亢進(Hyperthyroidism)等。值得一提的是,成人斜視的複視通常比幼童嚴重,因為成人的眼睛已經習慣接受兩眼的影像,無法忽略斜視眼所看到的畫面。

斜視分4種:內外斜視、上下斜視

斜視指用兩眼視物時,無法共同對焦在物體上,例如有右眼斜視的人,在看正前方的物體時,左眼可以正確對焦,但右眼卻會偏向其他地方。

斜視的症狀包含眼位不正、習慣偏頭看物或缺乏立體感和疊影,而依據斜視方向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而4種斜視類型中,以內斜視的發生機率最高: 內斜視:斜視眼朝向鼻樑 外斜視:斜視眼朝向耳朵方向 上斜視:斜視眼朝上 下斜視:斜視眼朝下

此外,斜視也可以依據症狀持續時間,分成以下2類: 顯示斜視:又稱真性斜視、持續性斜視,指眼位永久不正。 隱性斜視:又稱間歇性斜視,指眼位暫時偏移。這類患者不會一直斜視,通常在疲倦或精神不佳時才會出現,且只要認真視物,眼位即能恢復正常。

在幼童眼睛發展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間歇性外斜視,這也是最常見的間歇性斜視類型,隨著年紀增長,該症狀有可能加重,甚至轉變成持續性斜視,因此定期視力檢查十分重要。 嬰兒有鬥雞眼?認識假性斜視

嬰兒出生後,隨著視力逐漸發展,有些家長會覺得小孩看東西時眼睛斜斜的,好像斜視。這是因為嬰兒的鼻樑較寬、鼻子扁平,加上內眥贅皮的影響,使眼白看起來比較少,造成外觀上有一種眼球隔著鼻樑鬥在一起的感覺,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這種情況多會在嬰兒期至2~3歲、鼻樑隆起後自行消失,因此稱為「假性斜視」。(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然而,因為嬰兒常有假性斜視,部分長輩會認為小孩斜視會自行改善,造成小孩斜視到5、6歲了仍未就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建議兒童滿3歲時,父母要帶小孩赴眼科接受完整的視力檢查。一旦兒童滿7~8歲,眼睛機能多已發展成熟,此時才要矯正斜視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可能已有弱視問題。

斜視矯正與手術

斜視雖然無法預防,但能透過幼兒期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矯正眼位,避免演變為弱視。

斜視的治療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等兩種,依據不同病況所採取的治療方式不同,但多數情況下,醫師會綜合使用各種療法,也是手術合併非手術治療,以達最佳的治療效果,而且手術次數也可能超過1次以上。以下列舉3種矯正或治療斜視的方式: 眼鏡:斜視的配鏡矯正可分成一般遠視和近視戴的眼鏡,以及專門矯正斜視的稜鏡鏡片,兩者差別是一般眼鏡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影響的是屈光度,而稜鏡鏡片則可以修正眼位不正。若是遠視所造成的斜視可配戴遠視眼鏡改善,而加裝稜鏡鏡片則能矯正輕度斜視。 眼睛訓練:透過醫師提供一些提升眼睛訓練動作,改善眼睛會聚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幼童常見的間歇性外斜視。若接受完整的眼睛訓練,有機會矯正斜視,不用接受手術治療。 眼外肌手術:前面提過眼外肌是控制眼球移動的重要肌肉,若患者為內斜視,可能是因為內側肌肉力量過大,或是外側力量過小所致,而眼外肌手術就是透過加強或放鬆肌肉張力來治療斜視。一般而言,先天性內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通常需要手術治療,而且最佳的治療時機是3歲以前。

GABA 12種功效:改善睡眠與壓力!這時吃最有效!副作用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加上工作壓力大,常有失眠症狀,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9年調查,有高達23.3%的輪班工作者慢性失眠;隨著現代人失眠及焦慮問題日益嚴重,營養素GABA(γ-氨基丁酸)也在近年受到矚目,成為坊間不少保健食品的新興添加物。

究竟GABA是什麼?何時吃最有效?讓《Hello健康》為您解析GABA的12大功效,介紹富含GABA的食物,以及GABA的副作用與食用注意事項。 GABA是什麼?

GABA是Gamma-aminobutyric acid的縮寫,中文名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又稱胺酪酸或哌啶酸,是天然的胺基酸,亦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以安神作用而聞名。

GABA是我們中樞神經系統(人體大腦和脊髓)固有的神經傳導物質,其作用在於抑制過度活躍的神經細胞,放鬆並穩定大腦,因此,GABA近年來在學界被廣泛研究,並嘗試使用在改善失眠、焦慮、壓力和恐慌等相關問題。 GABA的12大功效與作用

GABA功效目前主要被認為適用以下12種情況: 改善失眠 減輕焦慮 抑制食慾 抑制血壓上升 提高認知能力 增進記憶力 改善憂鬱 改善癲癇 帕金森氏症 老年癡呆症 促進酒精代謝作用 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GABA何時吃?

一項日本研究指出,空腹或飯前30分鐘攝取GABA的效果均不佳;但若是飯前立即補充GABA,或是與流質食物同時服用,則可增強作用,顯示GABA和飲食之間的相互作用,對GABA功效有重要影響;以GABA相關保健品來說,食用時間建議在睡前30分鐘~1小時攝取,並避免使用3C產品等影響睡眠的品質。 GABA保健食品怎麼挑?3大原則是關鍵 1.GABA原料與含量 GABA功效保障:通過專利的天然原料

GABA成分可分為化學合成與天然萃取,其中,天然萃取的GABA更適合人體食用,因為化學合成的GABA具有明顯的副作用,例如因成癮而導致嗜睡和頭暈。為確保GABA成分天然且有效,可選擇通過專利的GABA成分產品,例如萃取自專利乳酸菌,原料與效果都有保障。

GABA攝取足量

在攝取GABA前,應遵循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且評估自身狀況後,再決定GABA的攝取量;依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規定,食品中的GABA含量,不得超過550毫克。 GABA高含量:先確認GABA濃度,市面上最高20%

市售GABA保健食品的營養標示常使用「麩胺酸發酵物」,但這並非代表GABA的含量;若要計算GABA含量,須依據「GABA濃度」推算,濃度越高,含量也越高,選購時,最好選擇有標示GABA濃度之產品。目前市售GABA產品中,濃度最高為20%。

GABA含量 = 麩胺酸發酵物 x GABA濃度

以市面上GABA最高濃度20%的產品為例,若標示含有300毫克的「麩胺酸發酵物」,其GABA含量應該是300 x 20%=60毫克。

2.搭配複方效果更加倍 芝麻素

要留意「芝麻素」與「芝麻萃取物」不同,唯有濃度達到97%以上才算是芝麻素。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制署規定,芝麻素每日食用上限為15毫克。 色胺酸

有助於合成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可幫助心情放鬆與壓力釋放;適度的運動與曬太陽都可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然而飲食部分,則需仰賴色胺酸協助身體合成血清素。 維生素B6、B12

B6可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菸鹼酸,維持睡眠好品質;褪黑激素的生成需要B12參與,因此當B12不足時,就可能降低睡眠品質。 、鎂及維生素D

與鎂有助放鬆肌肉及穩定情緒,協助色胺酸轉換成褪黑激素,提高睡眠品質;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調節鈣平衡。

蘆筍萃取物

日本研究發現,連續4週每日攝取150毫克蘆筍萃取物,有助減少疲憊感與提升睡眠品質,適合忙碌高壓、失眠的族群。 洋甘菊萃取物

洋甘菊是古老的鎮靜藥草,一項針對60位年長者進行的研究指出,洋甘菊萃取物可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睡眠品質。

3.產品有檢驗報告,安心有保障

在選購GABA保健品前,應注意內容物及原料標示是否清楚及完整,如是否標示GABA濃度及有無取得專利等;此外,可確認是否有產品相關檢驗報告,包括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未檢出檢測結果,以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安全。 富含GABA的食物

富含GABA食物包含穀物、蔬菜及醃漬食品,包括:

穀物 胚芽米(糙米除去米糠,保留胚芽) 發芽糙米(糙米浸泡在冷水中12小時) 大麥芽 豆芽 豆類 玉米 大麥 糙米

蔬菜 菠菜 地瓜 山藥 馬鈴薯 羽衣甘藍 栗子

發酵食品

泡菜 豆豉 清酒

GABA的安全性

隨著GABA的功效受到矚目,其安全性也受到關注,其實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在2015年將GABA歸類為「公認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as as Safe)的食品添加劑,因此,一般情況下,正常食用含有GABA的食物或營養品被認為是安全的。

GABA的可能副作用

過量服用GABA可能會出現以下副作用,建議按照指示分量服用,若服用後出現明顯副作用,請立即停用。 頭痛 嗜睡 腹部不適 喉嚨燒灼感(短暫)

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用?益生菌迷思破解、過敏兒家長必看!

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全台約有20~40%人口有鼻子過敏的困擾,2017年因過敏而就醫者更高達341萬人,其中15歲以下的孩童便佔75萬人,如此高普及率幾乎可稱「國民疾病」。

為改善孩子的過敏問題,不少父母嘗試給小孩吃益生菌,或是標榜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但益生菌對於改善過敏,尤其是鼻子過敏,是否真的有效?《Hello健康》為你打破最常見的2大益生菌迷思,告訴你益生菌的作用與治療過敏的最佳方法。

益生菌是什麼?

益生菌(Probiotics)泛指有益於腸道健康的「好菌」, 能夠阻礙致病菌,也就是「壞菌」在腸道內繁殖生長。

常見益生菌包括各類乳酸菌、酵母菌、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等。

益生菌可在腸道中把醣類(乳糖、碳水化合物)轉化為有機酸(如乳酸),降低腸道內pH值,維持好壞菌的生態平衡,同時改善腸道菌叢生態,幫助維持良好消化機能,預防腸道感染與食物過敏。(推薦閱讀:益生菌怎麼吃?原來益生元、益生菌作用有這些)

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效嗎?

芬蘭學者在2001年發表一項研究,指出LGG益生菌可大幅降低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研究團隊讓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孕婦,在生產前2~4週服用LGG乳酸菌,寶寶出生後,親餵母乳的母親則繼續服用益生菌,而餵食配方奶的母親則給寶寶服用。(延伸閱讀:嬰幼兒忽然過敏起疹怎麼辦?10大兒童皮膚病這樣應對!

在寶寶滿6月大後,研究團隊發現LGG益生菌可降低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約50%。自此之後,益生菌——特別是LGG益生菌,便與治療過敏劃上等號;然而,同一研究卻在追蹤小孩成長至7歲後發現,相較於一般小孩,這些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低約30%,但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機率卻增加2倍,氣喘則是3倍。由此來看,吃益生菌對治療過敏真的有幫助嗎?

益生菌治療鼻子過敏?有待商榷

過去針對益生菌治療過敏的研究多著重在異位性皮膚炎上,但研究結果相當分歧,部分報告指出益生菌能改善過敏,部分則認為療效不彰,甚至可能增加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風險。(延伸閱讀:過敏和氣喘牽緊緊~了解症狀與治療法

現今益生菌的相關研究雖涉及鼻子過敏、氣喘的領域,但研究結果仍彼此衝突,整體而言仍需更多研究證明。 益生菌吃了就有用?益生菌2大迷思解惑

由上述內容可知,益生菌對改善過敏並未有明確功效。在購買或食用益生菌之前,應先釐清以下2大迷思,以利購買與挑選適合自己的益生菌。 1.乳酸菌≠益生菌

不少民眾可能認為「乳酸菌=益生菌」,然而,益生菌的定義實為「當進食足夠份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活微生物」,因此只有經過研究證實對人體有益的菌體及菌數可稱之為益生菌。

2.不管哪種益生菌吃了都有幫助?

不同菌種的療效皆不一樣,此外菌種之間也有可能於腸胃互相競爭,導致益生菌完全無效,因此在購買前建議詳查不同菌種之功效、菌種的相互作用及相關實驗,以免白白浪費金錢。

3方法改善、舒緩鼻子過敏

相比於益生菌的相關研究,以下3方法已證實具有過敏療效:

正統治療:抗組織胺、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環境改善:減少接觸過敏原,如灰塵、塵螨等 飲食調整:少吃過敏食物

因此建議家有過敏兒的家長及過敏者,先去醫院接受醫師的專業診斷,瞭解過敏的類型並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抗過敏藥物,同時調整飲食及生活,避免接觸過敏原,才能有效阻止過敏一再發生。若想嘗試使用益生菌,建議應先與醫師討論,並不影響正規療程下進行。

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比較高?聲音不同的原理

你喜歡自己的聲音嗎?事實上,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會有兩種版本,一種是說話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一種是錄下自己聲音後播出的聲音,後者也是別人所聽到的你的聲音。或許你曾經在錄音播出後,訝異自己的聲音竟然如此不同,本文將介紹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與自己聽到的不同的原理。

聽自己的聲音共2個管道

美國非營利組織國家家庭學習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amily Literacy)表示,我們說話時所聽到的聲音,會受聲帶的震動,把聲波透過骨頭和細胞組織傳遞到腦部。另外,聲波也會從耳朵進入耳鼓膜,達到耳蝸,再將聲波傳送到腦部,也就是說,說話或唱歌時同步聽自己的聲音,有兩個聲波管道。而錄音後聽聲音,以及別人聽到的,卻只有耳道這個途徑,少了骨頭和細胞組織能產生的低頻率,所以我們的聲音在別人耳中所聽到的,會比我們自己實際聽到的,音調更高、更不同。

(同場加映:唱歌燒聲很困擾!5個必知保護聲音方法) 覺得自己的聲音奇怪,是因為和預期不同

覺得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很怪,是因為它跟我們理想的或印象中的有落差,包含個性與身分的不對稱。美國阿爾布萊特學院(Albright College)心理系所的研究指出,比起其他人的聲音,我們比自己想像得更能接受自己的聲音,並覺得更有吸引力,而這是種隱藏式自我主義(Implicit egotism,或稱內隱式的自我膨脹)的表現,即人類對與自己有關聯的事物,有潛意識的偏好。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