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修課!學齡前兒童飲食這樣吃

父母必修課!學齡前兒童飲食這樣吃

孩子吃的健康身體當然就能擁有最佳狀態!尤其是學齡前到就讀幼兒園期間,您的孩子應該要盡量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用餐,而且要為學齡前兒童提供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並提供他們足夠的營養,以及幫助他們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聽起來很容易,但是各位父母又有哪些細節要注意呢?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爲學齡前兒童準備食物的技巧。

學齡前兒童應該怎麼吃

您的學齡前寶貝應該已經會使用餐具自己吃東西,也能夠嘗試更多種類的食物,因此您應該提供他們更多樣的選擇,例如:新的食材、餐盤上的不同顏色、和不同口味的食物。請各位父母盡可能地提供孩子秀色可餐的食物來吸引您的孩子,尤其要讓孩子吃多樣化的食材,如穀類、蔬菜、水果、牛奶和肉。 學齡前兒童應攝取的食物種類

您的孩子想吃多少就給吃多少食物,只要不要過量都可以接受;若是他們的口味換了,也都屬於正常範圍,畢竟小孩也是人,他們不會喜歡也不需要一直吃同樣的東西。下列將列出幾種食物以及份量,讓您可以在準備餐點上有更多變化,也顧及到營養。

穀類:1天6份

1片麵包 4-6片餅乾 ½ 杯的米、義大利麵或麥片 ½ 個麵包、馬芬或貝果

水果和蔬菜:1天至少5份 ½ 杯已煮熟或切條狀、塊狀的生鮮蔬果 ½~1個的小水果/蔬菜 ½杯果汁

牛奶:1天至少3份 ¾杯的牛奶或優格 21.3克起司

肉:每天2份

1~3 湯匙的瘦肉、雞肉或魚肉 4~5 湯匙的豆類或豌豆 1顆蛋

脂肪:每天3~4份 1茶匙人造奶油、奶油或食用油

但為孩子準備食物時,也請家長特別注意一些容易噎到的食物,如:整顆葡萄、大片肉、雞肉、熱狗、糖果等;和小卻硬的食物,如:堅果、種籽、爆米花、薯片;以及黏稠的食物,如:花生醬、棉花糖。也請父母記得將食物切成小塊,並在孩子進食時留在一旁觀察。若是您的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請留意奶、蛋、花生及其他堅果類、黃豆、麥、魚類或貝殼類等常見引起過敏的食材。 3招避免小孩挑食 一次只試一種新食物:請記得孩子可能要嘗試10次以上才會接受一種新的食物,在吃飯的最一開始、孩子最餓的時候給他試吃新食物,這樣他們可能更容易接受。 準備至少一樣喜歡的食物:如果孩子吃膩某些食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您可以隨時提供其他食物來增加豐富度,但如果您的孩子對某類的食物嚴重挑食超過2週,請諮詢您的醫師。 別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建議家長能夠提供他們多樣的選擇,這樣他們才有空間發現自己的偏好。

孩子有過重的問題怎麼辦

如果孩子有過重問題,首先需要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孩子過重的原因,此外,請記得在孩子進入身體增長突飛猛進的階段前,他們都會先長胖,以下有幾個避免孩子過重的建議: 3餐和點心定食定量,這樣做可以幫助您的孩子過度飢餓而導致飲食過量。 當孩子滿2歲後,您可以提供低脂食物,如低脂鮮乳、起司和瘦肉。 多運動。 餐點減量。

專家指導~5方法糾正小孩咬人發脾氣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處罰孩子、禁足、設立家規等。但您有衡量過這些方法,真的適合孩子嗎?本文將提出5種教育方式,可能會讓您感到驚喜或驚訝。

1. 應該用「不」這個字嗎?

根據育兒專家及提倡者泰咪古德(Tammy Gold)的說法,在某些情況下:不、不要、不行、不可以,都是不適合對孩子說的,您只能在大事時,使用「不」開頭的字。古德的觀點是,只是單純地使用「不」字,卻不對孩子解釋他被制止的原因,只會造成孩子模仿您,一直重複說同樣的話。他們學會在生活中使用這些字,即使並不完全明白是什麼意思。小孩並不會因為聽到您說「不」,就馬上明白您想傳達的意思,以及您想教他們什麼。

古德建議,在「不」字之後加上一小段話,使用孩子能理解的話來加以解釋,例如「不要碰刀子,它會割到你」,就算孩子一時不懂,之後也自然就會明白。

2. 以成人的方式和小孩說話

以成人的方式和小孩說話,是教他們使用適當詞彙的好方法。古德認為,只要能激發孩子使用正確的字詞回應,父母說話的方式,以及所說的內容,就不是最主要的考量點。此外,學習選擇合適的成人字詞,可幫助建立孩子的詞彙量,進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展。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以成人的方式和他們溝通,也可以刺激鼓勵他們早點開始說話。 3. 拿掉尿布讓寶寶學習上廁所

根據許多有經驗的父母做法,他們會在某幾天拿掉孩子的尿布,教他們使用小便盆或馬桶。這種方法很有效,寶寶會依自然節奏,學習控制自己的生理需求。他們不但會學習控制,也會學習在小便或大便前,和您溝通,讓您知道他們的需求。

第一次可能有些困難,然而,盡早開始永遠是對的,即使寶寶剛出生,也可以開始教導他們,學習控制自己的尿尿和便便,孩子也能早日學會自己上廁所。

4. 糾正寶寶咬人的行為

有些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咬人的行為,有時是因為長牙,但有時卻是在表現他們的憤怒。您應該向孩子解釋,咬人是不對的行為,不能這樣做。或是他們可以咬您拿給他們的玩具,但就是不能咬人。您該告訴他們,咬人會使人受傷。您的目的是,在孩子因長牙不舒服或生氣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並修正他們不對的行為。 5. 正確引導正在發脾氣的孩子

少數的父母會以為,讓孩子了解自己做錯的方式,就是重複孩子的行為給他們看,表現出和孩子一樣的態度,比如,對著生氣的孩子發脾氣。古德認為這並不是好方法,這樣做只會讓寶寶更加困惑,反而會模仿您,一再重複做出您想制止的行為。

如果在公共場合發生這樣的情況,您應該把孩子帶到安靜的角落,冷靜地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這將使他們了解到,自己必須學習成人解決問題的方式。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教小孩照顧自己~癲癇兒也能健康成長

小孩有癲癇(Epilepsy),看著他長大的同時,是否也經常擔心,這個疾病會影響他的身心發展呢?本文將介紹一些陪伴癲癇兒成長的建議,就算小孩有癲癇,有了家長的支持,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疾病,小孩也能順利長大。

提供資訊幫忙處理心理問題

癲癇可能會造成小孩的心理問題,包括和同儕的交流,以及對自身疾病的擔憂、恐懼等。如果能讓小孩了解癲癇是甚麼、自己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還有癲癇發作時會發生什麼事,會有助於他們建立自信和能力感。因此建議家長盡量為小孩提供癲癇的相關資訊,同時給予情緒上的支持,幫他們管理自己的疾病。如果小孩的心理問題需要治療,在使用結合藥物、認知心理治療、行為介入治療,或任一組合療法前,務必將小孩正在使用的完整藥物清單交給醫師。 鼓勵小孩負責和獨立

小孩小的時候,癲癇發作家長當然應該在旁協助。但小孩愈大,他們會愈想變獨立和負責,如果認為小孩已經準備好、有意願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癲癇時,請鼓勵他自主照顧。可以讓小孩獨自練習自己與醫師溝通,並向小孩解釋讓他這麼做的重要性。家長別忘了在小孩自己就診後詢問目前的現況,參與小孩的問診過程,並一起討論、規劃未來的醫療計畫。 為小孩在各領域溝通協調

癲癇多少會讓小孩面臨一定程度的學習問題,所以不管在家中還是學校,小孩都會需要得到適當的支持和協助。小孩可能需要家長介入協助的領域包括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建議家長與小孩的醫護人員、教育人員、病友和病友家屬保持聯絡,有順暢的溝通管道,需要特別協助介入時才更好規劃。

寶寶也會大腹便便~便祕跡象5招改善

別以為便祕是青少年或成人的專利,寶寶也可能受便祕所苦,也會「大腹便便」,因此本文將帶大家了解寶寶便祕的跡象有哪些,以及可以幫助寶寶排便的方法。

寶寶便祕觀察4跡象

寶寶不像大人可以透過言語,表達自己便祕的情況,只能靠大人細心觀察,來了解他們的腸胃是否出了問題。以下為4個寶寶便祕的跡象:

很久沒排便且表情痛苦:如果寶寶已經有3天以上沒有大便,或者在排便時表情很痛苦,甚至有哭泣的情況,很可能就是有便祕的情形。除了排便頻率外,大便的型態如果呈現乾硬顆粒狀,也是便祕的症狀之一。 便便有血:乾燥缺乏水分的大便,在排便時肌肉需要更用力,才能將大便排出腸道,過程中很容易使肛門產生撕裂傷,導致大便帶血。許多長期患有便祕情形的寶寶,可能還會因傷口反覆結痂與破裂,導致靜脈曲張,並長痔瘡。 肚子脹大:摸摸看寶寶的肚子,如果感覺有鼓脹感,就可能代表有未排出的糞便在裡面堆積。 拒絕進食:寶寶可能因便祕產生的不適及腹脹感,而拒絕進食。

5方法改善寶寶便祕問題

一般來說,還在以母乳為主食的寶寶,出現便祕的情況較少,喝配方奶或是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的寶寶,比較可能會有便祕的困擾。以下為5種家長可以嘗試,幫助改善寶寶便祕問題的方法:

飲食調整:如果寶寶還在只能喝奶的階段,可以考慮更換配方奶的品牌或配方。如果寶寶已經可以接觸固態食品,可以讓他吃點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花椰菜、高麗菜、燕麥、水梨等,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 增加水分攝取:母乳和配方奶應該就能為寶寶提供足夠的水分,但如果還是水分還是不足,寶寶滿6個月後,可以試著讓他們除了喝奶,也喝一點水。至於為什麼要滿6個月才能喝水,請參考「未滿6個月別喝水~小心寶寶水中毒」這篇文章。 按摩寶寶肚子:既然寶寶身體自然的腸道蠕動不足以將糞便排出,那就要靠大人雙手輔助啦!大人可以用指腹,重複地以順時針的方式在寶寶的肚子上畫圓,並注意力道的拿捏。或者重複用手掌,從寶寶肋骨下緣開始,按壓寶寶的腹部直至腿部,並注意不要壓迫到寶寶的肋骨。 肛門溫度計:這算是肛門溫度計除了量體溫外的額外功用;伸入肛門的肛溫計,可以順便刺激腸道排便,但這只是應急的方法,請不要過於依賴,不然可能使寶寶產生非得量肛溫,才願意大便的情形。 甘油灌腸劑:甘油灌腸劑主要的功用是潤滑,讓卡在寶寶肚子裡的糞便軟化,以順利排出體外。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學步期後的小孩使用,如果寶寶未滿2歲,或是自己對劑量的拿捏不甚清楚,建議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籤後再使用。

父母硬起來!門禁對青少年的正面效果

做為父母,有時您可能會對孩子訂下門禁的時間,因為當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通常會花更多時間跟朋友外出,為了讓青少年們能夠準時回家,門禁的訂定有時候是必要的。本文將介紹門禁的效果,以及能夠防止的事項。

治安為最大考量

除了成為犯罪的受害者,青少年深夜在外,也會時常面臨到,或者涉及犯罪活動,因此門禁能降低青少年捲入暴力和幫派犯罪紛爭的風險。為了能讓青少年們早點安全回家,以及遠離做非法勾當的那群人,這種為了治安考量設下的門禁,有時候是很必要的。

避免毒品和酒精濫用

毒品和酒精濫用,是每年層出不窮的意外的主要原因;當青少年們深夜出門,有很大的風險會受到藥物和酒精的誘惑,懵懂無知的他們也可能會隨時受到傷害,甚至造成死亡;就算他們自己沒有使用那些藥物,或酒精,但他們仍可能被其他酒駕的車撞或受到攻擊。 充足睡眠很重要

當青少年晚歸,他們就無法獲得充足的睡眠,這對青少年有負面影響,他們可能因為睡眠不足無法在課堂上專心、缺乏精力來做其他事情,或整天昏昏欲睡;因此門禁是能幫助他們能有充足睡眠的有效方式之一。

門禁理由合理效果最好

若是沒有考量到孩子的需求,就冒然實施門禁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反彈,這樣一來,他們可能只會我行我素,導致反效果;因此,建議父母先和孩子們討論,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覺。門禁必須基於孩子的個別狀況而定,合理的門禁可以幫助您的孩子遵守規距,並且心甘情願地配合。 未遵守宵禁的規範訂清楚

懲罰孩子們之前,請先確認孩子們清楚的知道未遵守宵禁的後果,也能機會教育他們對於自己行為的因果關係;如果孩子未在約定的時間回家,請嚴格執行事前說過的規範,否則下一次他們就不會再把門禁當一回事。您也可以在特殊狀況下准許他們晚歸,例如舞會,這樣他們也不會錯過社交生活,畢竟太過嚴格最後也只是為難到父母自己。

胎記 痱子... 認識6種嬰兒皮膚症狀

剛出生的嬰兒皮膚非常細嫩,但是他們的皮膚可能會隨著時間,漸漸地出現一些問題。通常這些症狀只要配合妥善治療,就會逐漸消失。以下介紹各種嬰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

1. 胎記

有些寶寶的胎記,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但有些則會一輩子留著。常見的胎記類型包含如下:

蒙古斑:90% 以上的亞裔、美洲原住民、非裔和西班牙裔寶寶,都有蒙古斑,外觀為類似瘀青的藍色且扁平,主要在寶寶的背部或臀部,通常會在2年內褪色。 鮭魚色斑:外觀為扁平的粉紅色胎記,可能會出現在鼻樑上、眼瞼下或脖子後面,通常在數週至數個月內就會消失。 嬰兒血管瘤:例如草莓色痣等,因微血管增生所致,這些胎記會隨著時間,使其大小和高度增加。通常在寶寶第2~4週時開始出現,若不治療,可能要8年之久才會消失。

2. 汗疹(Miliaria)

又稱為痱子,常出現在嬰兒的背部、胸部或腋下,外觀似含液體(或膿)的小水泡或囊腫,是由皮膚上的汗腺管堵塞所致,通常好發在炎熱潮濕的天氣,或是寶寶穿太多衣服時。

3. 粟丘疹(Milia)

通常因為皮膚腺體的分泌失調,使得寶寶臉上會長出一些白色或黃色的小囊腫,裡面充滿角蛋白和皮脂,有時也會長在牙齦上。這通常在幾天或幾週內就會自行復原,若塗油和乳膏,可能反而會使情況惡化。 4.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Cradle cap)

又稱搖籃帽或乳痂,因為過多的皮脂堆積,導致和表皮細胞黏在一起,無法正常讓表皮細胞脫落,導致寶寶頭皮上出現油膩的黃色斑塊。 5. 新生兒痤瘡(Newborn acne)

大約30%的嬰兒會在出生後4個月內,長紅色或白色的粉刺(多數在2週後開始)。專家認為,這是由於媽媽傳給寶寶的激素所致,而這類情況會自行消失,不用塗油或乳膏,否則可能會使症狀惡化。 6. 毒性紅斑(Erythema toxicum)

毒性紅斑的外觀是紅色斑點的皮疹,有些可能中心為黃白色的小腫包,通常出現在寶寶的背部、臉、胸部或手臂。但好險這些對健康無害,在幾個月內就會消失。

學步期小孩和寵物!安全共處必知要點

寶寶和毛小孩在同個屋簷下相處時,有些安全上的要點需留意,畢竟狗狗仍是有獸性的動物,再和善都還是可能會咬人。以下介紹家中的小孩和寵物相處時需注意的細節,以及如何教導調皮好動,正值「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1~3歲學步期兒童,與寵物安全互動的方式。

讓毛小孩熟悉新成員

若是養狗狗的家庭,在寶寶出生前,多讓狗狗去嬰兒房認識新環境,在寶寶出生後、回家前的幾天,將帶有寶寶味道的毛巾,鋪在狗狗的休息環境讓牠熟悉味道。寶寶接回家後,讓牠們先聞寶寶身上的味道,來熟悉這個新成員,同時給狗狗零食當獎勵,未來只要狗狗對寶寶表示友好時,也都要給狗狗點心,讓牠們認為寶寶是可親近的朋友,並非敵人。 與寵物保持距離

通常獨留小孩和狗狗相處時,很容易發生咬傷意外,所以當狗狗和小孩不在您的視線範圍內時,必須確保兩者已隔離開了,而平時當毛小孩出現以下行為時,請讓寶寶與牠們保持適當距離:

睡覺時:提供寵物安靜的地方休息,別讓小孩打擾牠們。 吃飯時:千萬不可讓小孩在寵物用餐時接近牠們,更不可拿走寵物的碗。 被栓著時:如果為了懲罰狗狗而牽制牠們的行動時,可能會讓牠們心情不好,這時請別讓小孩接近牠們。 生病或受傷時:當毛小孩疼痛或不適時,可能會更易暴躁和衝動。 毛小孩和牠的寶寶互動時:當毛小孩和牠們的寶寶在一起睡覺或餵奶時,請別讓小孩接近牠們。 叼走小孩玩具時:請告訴小孩,若玩具或食物被狗狗搶走時,請不可擅自去跟牠們搶。

與毛小孩的互動須知

小孩無意間的動作都可能激怒寵物,所以當孩子與狗狗互動時,最好與狗狗保持約一隻手臂的距離,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可立刻介入處理。平時主人們也要多找時間來陪伴寵物,別讓寵物感覺因為小孩的關係,所以自己被冷落了。以下幾點小提醒供參考: 對小孩示範撫摸毛小孩的方式,以狗狗為例,請從頸部往尾巴方向來撫摸背部,不可拍打和撫摸頭部和屁股的部位。 請小孩平緩地走向寵物,不可跑向牠們,也不能對牠們大聲喊叫。 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平時溫柔善待動物,孩子也會模仿您的態度來對待牠們,此外,偶爾讓小孩嘗試給毛小孩獎勵,讓牠們認為小孩是友善的小主人。 避免直視陌生動物或是他人寵物的眼睛,請保持安靜、不能尖叫,維持站立的姿勢。

如果發現毛小孩和孩子的互動緊張,或是寵物出現狂吠和攻擊行為時,請立刻隔離牠們,並向寵物訓練師尋求協助。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隨和害羞還是活潑?辨別小孩個性特徵

從小孩出生到現在,或許您已經觀察到他的一些性格特徵了,許多研究也列出一些供家長觀察、判斷小孩個性的指標。以下介紹3種不同個性的小孩,您家的寶貝是屬於哪一種呢?

1. 隨和好帶的小孩

大概有一半的小孩天生個性都很隨和,他們通常喜歡嘗試新事物、不容易生氣、什麼都吃,且對陌生人和新環境的接受度都很高。隨和的小孩很好帶,不像其他小孩需要很多關注。然而,這類小孩的缺點是不突出、沒有特色,或可能因為大人要忙著照顧其他小孩,而不小心被冷落。如果家裡有很多小孩,就算好帶的小孩不需要您多費心,也請爸媽不要忘了他們的存在。

2. 害羞慢熟的小孩

大概15%以上的小孩個性屬於慢熟、容易害羞的類型,而且這些特徵在小孩只有9個月大時,就觀察得出來。例如隨和的小孩看到陌生人的時候會笑,但害羞的小孩就會皺眉頭,或想把臉遮起來。害羞的小孩對陌生環境也比其他人敏感,他們不會馬上融入,而是會先從旁觀察,需要花較久的時間才能適應。

害羞小孩的優點是在學東西時會比較投入跟細心,做事情也比較會三思而後行。但面對批評時,他們可能較容易受傷,也會耿耿於懷很久,尤其是當他們在還小的時候,有不被家人或社會接受的經驗時。如果您的小孩個性害羞,面對變化時,家長務必要多給他們一點時間習慣。

3. 活潑外向的小孩

活潑外向的小孩總是看起來很開心、很有活力、很衝動、喜歡頂撞、激動,和很愛搞笑。他們想笑就大笑,想哭就大哭。有這樣的小孩,父母除了要讓他們自由表達,也要教他們健康抒發情緒的方法,或多讓他們去戶外玩,消耗他們的體力。如果他們常常講不聽,父母也要很有耐心且很堅定地教導他們。

看完以上3種個性,無論您發現自己的小孩是隨和、害羞還是活潑,都請記得沒有哪種個性是比較好的,也請不要嘗試改變他們。認真了解他們,教他們如何擁抱自己個性的優點,並面對自己的個性的缺點,才能讓小孩成為一個愛自己,勇於追求快樂的人。

小孩是沙發馬鈴薯!幫他找朋友動起來

最近有一項的重大研究發現,每10位兒童,只有1位達到每天所需的運動量。換句話說,有90%的小孩屬於「沙發馬鈴薯」(Couch Potato)。若您家中寶貝有這樣子的現象,各位父母要特別留意!因為懶惰的小孩,成年後可能會肥胖(Obesity)或患有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s)。那麼,如果您的小孩碰巧常常久坐,應該怎麼辦?本文將告訴各位父母,如何把小孩拉開沙發,成為一位頭好壯壯的可愛青年。

找出發懶的原因很重要

小孩成為沙發馬鈴薯有多種原因,下列3種是最常見的:

當小孩發展出個人主義和開始獨立時,他們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人甚至會全神貫注於學習,以至於不想離開自己的私人空間去運動。 體育可能不是一個硬性規定參加的活動,讓小孩有機會拒絕從是自己缺乏技能的活動。 進行體育活動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可能會阻礙某些家庭的小孩去運動的機會。

缺乏運動可能導致的後果

成為沙發馬鈴薯等於缺乏運動,是引發致命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過早死亡,或罹患慢性病、焦慮症(Anxiety)、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偏頭痛(Migraines)、乳癌(Breast cancer)、結腸癌(Colon cancer)、憂鬱症(Depression)、糖尿病(Diabetes)、痛風(Gout)和高血壓(Hypertension)等。 小孩久坐的解決方案

研究發現,父母在鼓勵小孩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小孩的影響不大。研究人員將此歸咎於體育運動本身的關係,畢竟這是小孩個人生活的活動,而不是家庭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可能好說歹說,小孩還是興致缺缺。但是,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讓小孩離開沙發,請參考下列5種方法,鼓勵小孩動動身體。

選擇一項可以與他們一起玩的運動,小孩起初可能會感到不自在,但是至少您正在與他們共享這個經驗,一起活動。或者,您可以選擇一些可以在家練習的動作,例如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 密切注意小孩,並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鼓勵他們。 重新調整小孩的食物比例,並在必要時減少攝取的分量。 給小孩找個一起運動的朋友 減少小孩在電視或電腦前花費的時間

Hello Health Group 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父母應學傾聽引導~陪女兒度過青春期

每個人畢生都會經歷過一次青春期,而對女生來說,由於她們的大腦在這個階段特別容易受壓力和兩極化的情緒影響,青春期對她們來說可能會特別難度過。這篇文章要探討的就是,若青春期的女兒跟同儕起衝突,父母應該採取的態度。

傾聽女兒的心聲

女兒跟朋友產生衝突時,她可能會感到受傷和孤立,並很需要父母的關心。父母不應在這時數落她們的人格,而是應該跟她們坐下來好好聊聊,聽聽女兒對衝突事件的觀點。

不要受到女兒的遷怒影響

如果女兒跟別人起衝突,卻遷怒把氣出在家人身上,與其跟她們爭論,還不如退一步給雙方一點冷靜的空間,等可以心平氣和地談話時再討論事情爆發的原因為何。

引導女兒解決問題

女兒遇到衝突時,父母可以向她們詢問事情的原委,藉此了解她們的困難所在。如果女兒被別人錯怪,父母要教她們相信自己;但若女兒犯了錯,父母就要教她們道歉。此外,父母也可以給女兒解決問題的建議,並引導她們冷靜思考。 鼓勵女兒把事發經過寫下來

如果女兒不想開口談論心事,父母可以鼓勵女兒把生活裡發生的不順記錄下來。如果發現女兒被霸凌,父母可以尋求學校輔導老師的幫助。但如果發現自己的女兒會霸凌別人,父母應想辦法勸阻。而當父母發現女兒有憂鬱症(Depression)的傾向,如經常哭泣、孤立自己、拒絕上學等,應盡快尋求專業心理人員的協助。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