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大!行為仍像小寶寶怎麼辦

孩子長不大!行為仍像小寶寶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沒表現出該年齡該有的行為,可能是因為智力發展上出了點問題。身為家長,您應該留意孩子的思維及能力。與孩子的老師及兒科醫師談談能更了解孩子的狀況。若您懷疑孩子有學習障礙或發展遲緩等問題,請盡快尋求協助。若孩子行為突然變幼稚,可考慮下列5方法改善。

1. 找到問題的根源

試著找出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並好好解釋給他聽。例如:孩子害怕長大,請告訴他身為大人的好處。若孩子覺得長大會失去您對他的愛,那麼可以向孩子保證您將無條件永遠愛著他。

2. 給孩子替代方案

若孩子幼稚化的行為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請教導孩子其他方法來達成。例如:孩子不停抱怨想引起您的關注,可以告訴他以輕摸手臂取代。若孩子認為某些不恰當的行為能博取其他孩子的好感,那麼應教導合適的交友方法。只要您發現孩子即將做出不適當的舉動,請提醒孩子使用您教導的替代方案。盡可能給孩子機會練習這些人際相處技巧。 3. 建立規矩

告訴他除非以成熟的方式,否則他的願望絕對不會實現,且堅持無論如何都要遵守規矩。只要孩子的方法適當,當孩子做對事情時,可以稱讚孩子的努力,並讓他感到受關注。您還可以將孩子的行為記錄下來。每達到一個里程碑,便給孩子一點小獎勵。

4. 表現出同理心

這時的孩子正在探索世界並發展認知。有時,孩子可能困惑不已,需要大人指引。父母應該隨時在孩子身邊,了解孩子的情形並理解他們的行為。 5. 留意外在因素

如果父母間充滿爭吵、壓力及衝突的負面環境,會造成孩子行為上出現問題。因為父母的首要責任,不是爭吵,而是孩子的幸福。

陪小孩看書有方法!培養閱讀興趣從小開始

閱讀好處很多,從小培養閱讀興趣,對小孩的認知發展和知識學習都很有幫助。小說、雜誌、網路文章等,不管小孩在讀什麼東西,哪怕只是一張生日卡片,他們都可以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父母也可以參考以下建議,加上正向的態度,讓閱讀變成小孩喜歡的活動。

把閱讀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如果父母可以跟小孩一起看書,閱讀這個活動對小孩來說會比較有吸引力。而且這麼做不但能加深親子感情,還可以幫助小孩培養對書本的興趣,如果小孩年紀還小,父母可以嘗試在睡前念故事給他們聽,這樣以後他們就會把書本和快樂聯想在一起。

別讓小孩覺得閱讀很無聊

不要用無聊的書和沒有抑揚頓挫的音調,扼殺小孩對閱讀的興趣。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父母務必要想辦法,用正面的方式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例如製造音效、發揮演技等等,讓小孩覺得閱讀是一件好玩的事,一點都不無聊。唸完的時候,父母也可以讓小孩講一下自己喜歡剛剛哪一段情節,或故事裡的哪個角色 。此外,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不要一直唸都不中斷,除了演戲融入劇情、中途討論,也可以跟小孩輪流唸,一人一段,小孩有看不懂的字時再幫他就好。 父母以身作則多看書

如果父母希望小孩多看書,自己卻不看,那不是很奇怪嗎?因此建議父母以身作則,如果自己很久都沒閱讀了,請把書拿起來看吧,讓小孩知道自己的爸媽也是個愛看書的人。

讓小孩選自己的讀物

如果讓小孩在圖書館或書店挑自己喜歡的書,他們會比較願意和比較常去看它。另外,平常如果小孩問了您不知道的問題,也不用裝懂,而是可以一起與他們找書查資料,因為透過對自發的知識渴望找到的讀物,對小孩來說閱讀起來也會比較有趣。 處處都有學習閱讀的契機

閱讀並不只限於書本,世界上到處都有學習閱讀的契機。父母可以盡量讓小孩接觸各式各樣的讀物,例如餐廳的菜單、食物包裝上的字、傳單、招牌等,裡面都有很多他們可以學到的新字。

嚴格虎爸虎媽~孩子更自律獨立負責任

若是爸媽的管教方式很嚴格,那麼每個孩子應該都會抱怨。不過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虎爸虎媽的教育方式或許能帶給孩子們好處。因為教養孩子時,嚴格的父母常有較高的標準,而這些父母多半知道,藉由教導孩子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性,以及所有行動都會導致某種後果,來有效限制孩子的行為,也能鞏固設定的限制。因此,鐵腕手法不僅能幫助孩子發育,還能建立教養過程中的一致性。下列將為您列出,這種看似高壓手段的教育方式能帶給孩子的4項好處。

1. 學業好且成就高

很多人注意到有著嚴格父母的孩子常會是模範生,因為他們比較會服從,而且一般在學校表現都不錯。這樣的孩子通常在學業以及追求其他事物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因為他們一直處於需要達到父母高標準的環境中。不過也因為從小學會自律,這樣的孩子通常容易成功。他們會督促自己更用功且更努力獲得好成績。事實上,針對教養及孩子學業成就的研究顯示,成績好的孩子通常有嚴格的父母。

2. 會控制行為與自律

若父母較嚴格,常為孩子劃定界線和建立限制,那麼孩子會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因為有父母訂下的規矩,所以這樣的孩子,比較不容易被同儕壓力影響或做出危險的行為。因為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特質,所以成年後也比較不容易發展出不良行為,也比較能夠自律。

3. 面對挑戰不退縮

有威信的父母,意味著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了解努力能帶來成功,加上父母設定的高標準,孩子會更加用功來達成目標。這樣的孩子在做決定之前會先衡量情況。而父母也會督促孩子更進步,因此孩子面臨挑戰時不會退縮,而會抬頭挺胸地勇敢面對。 4. 獨立對自己負責

和其他孩子相比,虎爸虎媽的孩子比較獨立。這是因為他們很小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要為自己著想,並在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學會妥協。一旦孩子夠大了,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錢生活,也會為了未來儲蓄。因為他們需要自食其力,因此學會衡量金錢的價值與如何靈活運用,以確保未來經濟上的成功。

讓小孩學畫畫好處~訓練手眼建立自信

現在的小孩可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許多爸媽在小孩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發展興趣與專長。其中許多人會選擇讓小孩上畫畫課,對很多小朋友來說,畫畫也是一種有趣的遊戲。而研究指出,塗鴉或畫畫,都的確對小孩的發展有益。

畫畫對小孩的8大好處

對喜歡畫畫的人來說,只要給他們一張白紙和各種顏色的色筆,就如同給了他們無限的空間,可以發揮想像力盡情創造,以下是畫畫的8個好處:

訓練手指:畫畫能運動手指,訓練小孩的手部肌肉,尤其手指畫(用手指直接作畫)的方式。 建立自信:自由的創作能幫助小孩建立自信。 自由表達:在畫畫的世界裡不具對錯和規則,因此小孩不需要擔心失敗或成功,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想法和自我。 手眼協調:畫畫能訓練小孩的手眼協調發展。 認識顏色:小孩在畫畫的過程中可以認識顏色,並了解顏色混合後的效果。 培養創意:畫畫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療癒人心:眼睛看著紙張、手裡握著畫筆、自在的勾勒出線條的過程,以及筆頭和紙張發出的磨擦聲,都能讓人靜下心來。畫畫也能代替語言傳達想法或訊息,藉此達到治療心理憂鬱或焦慮的作用。 學習設計:透過畫畫,小孩可以訓練自己用圖像思考,並增進設計的能力。

如何鼓勵小孩畫畫

爸媽不妨多鼓勵孩子,發揮創意畫畫,甚至可以幫助他們跳脫框架,不用紙筆,而用其他媒材創作,例如用手指、梳子或海綿取代筆刷,或用有天然色素的食物來取代顏料等等,可以一邊讓小孩嚐味道,一邊刺激視覺、觸覺、聽覺,是很棒的感官和創意練習,對正值學齡期的小孩來說很重要。另外也請爸媽們記得,對還在學齡期的小孩來說,比起畫畫技巧和作品完整度,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的創作過程唷!

從小教起!6撇步讓孩子成為負責任的人

負責任比「有責任感」還有更深的意義。這代表您是可靠的人,當遇到重要的事情時,其他人能夠依靠您、可以信守承諾、並且總是盡力而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接受表揚又能承擔錯誤,以及為家人和群體付出。因此,不管是在社會上的哪一個領域,負責任都是成功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教導孩子做個有責任感的人這麼重要。

教導孩子負責任的6撇步

從小開始:教導負責任這件事,應該愈早開始愈好。最好在孩子還在邯鄲學步時就為孩子灌輸這個概念,也不要把他們當作小嬰兒,認為要等到青少年期才開始教負責任就可以了。因為,突然把責任加諸在對這件事一點都不了解的青少年身上只會增加衝突。 讓孩子幫忙:不要所有的家事都自己來。就算孩子動作慢又弄得一團亂,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幫忙。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利用這珍貴的時間幫孩子好好上一課,幫助他們在真實世界中也能成功。 告訴孩子怎麼做:第一步是要告訴孩子怎麼完成零碎的小事。如果他們想要吃點心,告訴他們水果放哪裡和怎麼清洗。要是他們把髒衣服亂丟在地上,就把洗衣籃給他們,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穿過的衣服應該放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指派合適的工作給他們完成,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負責任這件事。 稱讚孩子:若是小小孩喜歡參與,也樂於幫忙。那麼做家事對孩子來說,更像是玩遊戲而不是在工作。因此,盡量稱讚他們來維持好氣氛。不過要精確一點,避免使用「你好棒!」之類的用語,而是要告訴他們哪裡做得好,讓您的言語不是空泛,而有意義。 不做不切實際的期待:5歲小孩做事可能會亂七八糟,這些都是可以預期,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不要對孩子太嚴格,下次做的時候,再好好示範給孩子看怎麼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避免使用獎勵:負責任不代表會有獎勵,不要讓孩子有簡單地做個家事,就有能夠得到獎勵的期待。讓孩子因為做家事而得到獎勵,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負責任就應該要有報酬。如果真的想要獎勵孩子,就在孩子做了多過他們原本份內的事情時再獎勵。

獨生子女問題多?4方法引導孩子成長

在社會的變遷下,家庭的組織也從以往的大家庭,轉變成核心家庭,一個家庭中只有1~2個小孩已經變成常態。因此,獨生子女也常被貼上過度寵愛或缺乏同理心的標籤。本文將帶您了解獨生子女是否真的像許多人所想的缺點多多,又或只是一場誤會。

少了兄弟姊妹真的有負面影響嗎

事實上,關於獨生子女的相關研究一直都沒少過,而且不少研究提出,因為少了兄弟姊妹的陪伴,獨生子可能會有缺乏同理心和難以與人相處的問題,因為他們缺少在家裡學習如何與人分享的機會,例如:衣服、玩具或是父母的愛。

或許是因為家中只有一個小孩,所以父母會特別的疼愛他,使得孩子認為父母的愛是理所當然,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有趣的是,近來又有研究提出獨生子並不如刻板印象裡所想的那樣,反而可能比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更加懂得社交、與父母感情更好和更加有創造力,在如此矛盾的研究情況下,很難去定義獨生子女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4種教導獨生子女的方式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2018年出生率僅1.06%,顯示獨生子女的狀況已逐漸變成勢不可擋的趨勢。有兄弟姊妹當然很好,但若只有一個孩子也不用擔心,只要父母懂得付出關愛和正確的教育方式,獨生子女就不會因為少了兄弟姊妹的陪伴而感到寂寞,以下就為您提供4種陪伴獨生子女成長的教育方式:

提早讓他們學習獨立:由於獨生子女缺乏手足的陪伴,一旦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的時候,爸媽是他們唯一的幫手,但也因為如此,父母必須提早讓孩子練習自己解決困難,或者練習處理情緒的方式,畢竟父母不可能陪在孩子身邊一輩子。假如孩子跟同學起了爭執尋求您的幫助,您可以告訴孩子您認為怎麼做比較好,給出您的建議,但把處理人際關係的任務交給孩子親自完成。此外,現在社會不婚不生的族群愈來愈多,獨生子女到了老年往往最缺乏的就是陪伴,也少了來自兄弟姊妹的關心與問候;又或者在家庭出現變故的時候,缺乏手足可以一起討論,獨生子女往往得自己思考這些問題,依靠自己的判斷做決定,這也是為什麼獨立對他們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 多讓他們與人互動:獨生子女已經缺乏手足陪伴成長了,多接觸人群、認識新朋友,可以讓他們比較不會變得孤單甚至孤僻。 避免過度保護及溺愛:身為家中唯一寶貝,獨生子女可能會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和溺愛,父母應該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孩子提出要求就馬上答應、一哭鬧就心軟。畢竟小孩的品格與他們的未來生活很有關係!因此從適時的踩著界線是很重要的。 避免過度施加壓力:有溺愛的父母當然也有嚴格的父母,獨生子女承受著父母的所有期待,不少家長可能從小就讓孩子學習各項才藝,對於孩子學校的成績非常要求,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雖然從父母的角度來說,這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也需要喘息的空間,當父母的期待轉變成巨大壓力,又怎麼能期待親子關係能親密與和諧呢?有些父母甚至連孩子未來的路都安排好了,或者希望孩子能夠彌補自己當年的缺憾,而限縮孩子的發展方向。請爸媽給孩子多一些空間,讓孩子獨立思考,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孩子身上的壓力,也能讓他學習獨立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給我閉嘴!亂吼小孩沒用以後恐問題多

當大人快因壓力而爆炸,小孩卻持續跑來跑去,鬼吼鬼叫,怎麼講都講不聽,常常會讓人忍不住對他們大吼:「坐好!給我閉嘴!」不過您要知道,這樣吼小孩可能沒用,要是太常這樣,小朋友觀察大人感受的能力可能甚至會變遲鈍,並更常忽略您。

對小孩大吼大叫的負面影響

通常大人對小孩大吼大叫都是因為當時很生氣,而在情緒失控當下說的話,常常很容易傷人。要是您的小孩比較敏感,焦慮和自我認同低落,便成為必然的結果。

此外,亂吼小孩對他們的人格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因為小孩會模仿大人的所作所為,要是您常常吼小孩,他們長大時便可能會認為這就是正常的溝通方式,並把它變成自己的習慣,而等他們長大,甚至會對您吼回去。 停止對小孩大吼的方法

要停止對小孩大吼大叫的習慣,首先應該要知道自己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您生氣可能是因為小孩忤逆、粗心或忽視您,或者在經歷漫長的工作一天後,您其實是在用大吼抒發上班時的壓力,了解自己憤怒的根源和爆發的時機,才能控制亂發脾氣的習慣。

再來,每當您想吼小孩時,應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您希望小孩學到什麼,因為有時在情緒下對小孩施罰的懲處,可能跟小孩的行為沒有關係,對他們的教育也沒有用,只是大人純粹的發洩。

待您冷靜下來之後,再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小孩,慢慢並堅定地解釋哪些事情不能被接受,並具體說明您希望小孩怎麼做。若小孩年紀夠大,瞭解您說的話,您可以鼓勵他們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母親哺乳飲食很重要!6招降低母乳中的有毒物質

母乳對寶寶來說無庸置疑是最好的營養來源,因為母乳能提供寶寶至少前6個月的完整營養需求,此外,餵母乳也能為寶寶及媽媽帶來親密感,但科學家也發現母乳中可能也含有某些有毒物質。因此請各位親餵母乳的媽咪多注意,在哺餵心愛的寶寶之前,請先確認自己的母乳是不是安全無虞。

母乳的有毒物質哪裡來

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含有很多有毒化學物質,例如每天生活中碰觸過的食物、化妝品、水甚至是空氣都可能含各種有毒物質,由於這些毒物含量輕微,所以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但是卻會透過母乳傳遞給寶寶。

含有毒物質的母乳會影響寶寶嗎

所幸母乳所含的有毒物質非常微量,因此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事實上,寶寶在子宮裡,就已經接觸過這些毒物了,只是比母乳所含的更微量罷了。而且,目前尚無研究證實這些有毒物質會影響寶寶腦部發育,因此請媽媽不用過度擔心。

該不該繼續餵母乳

因為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完美的食物,所以各位媽咪應該要繼續餵母乳;母乳不僅能提供寶寶抗體,可以幫助寶寶預防一些小兒常見疾病,例如:胃腸炎(Gastroenteritis)、感冒(Colds)、肺部感染(Lung infections)或耳朵感染,而且母乳還含有腦部發育所需的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因此,餵母乳的好處大過於任何的潛在風險。 該如何儘量降低母乳的有毒物質

多留意並遵守指示適量地攝取肉類、魚、蛋及其他富含脂肪的食品,並注意您的食物來源未受污染,您也可以諮詢專家意見以確認您的食物來源是否可能暴露於過量的有毒物質中。從飲食做改變可能幫助不大,但聊勝於無,而且若您擔心因餵食母乳將毒物帶給寶寶,您可以參考以下6方法來儘量降低母乳中的有毒物質:

建立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這樣您就能避免從單一來源攝取污染食物的風險,記得也要吃多樣的蔬果、食品、肉、魚與澱粉食物。 烹調前先切除肉類的脂肪。 轉換成低脂產品。 食用多脂魚對您跟寶寶健康都有好處,但每週勿食用多脂魚或鮪魚超過2份,一週內勿食用鯊魚、旗魚或馬林魚超過一份,因為這些魚的汞含量很高。 如果可以,請購買有機食物,尤其是肉類,食用前要徹底洗淨。 勿食用魚肝油營養補充品,如鱈魚魚肝油(Cod liver oil),因為污染物通常都會累積在魚肝,但您可以食用使用新鮮魚肉製成的魚肝油營養補充品。

跟小孩談敏感話題~6方法父母老實說

當小孩漸漸會說話和表達之後,他們會開始對很多事情感到好奇,可能會一直問為什麼,或是一些敏感的問題,例如:媽媽是怎麼懷孕的?讓父母頓時不知該怎麼回答。有時生命中發生無常的事,如家人或親友過世時,大人也會感到難以和小孩說明,面對這些棘手話題,大人又該如何向小孩解釋呢?可參考以下的方法,讓您更容易開口說清楚。

6方法跟小孩談敏感話題

和學步期(1~3歲)的兒童談論棘手話題時,最好用簡單的話語來解釋,並關心小孩當下和之後的反應。當孩子再大一點時,雖然感情上較成熟,但有些第一次感受到的情緒,對他們來說可能還是難以消化。等到小孩上學後,更容易從媒體或同儕的對話中,聽到許多複雜的話題。所以大人們不妨嘗試以下6種方法,會讓您談論敏感話題時更順利:

永遠說實話:永遠對孩子坦承,假設是父母離婚的事情,不妨對孩子說實話:「爸爸(或媽媽)現在要去住別的地方了,但還是會一直很愛你的。」 態度要真誠:真誠地交談、尊重小孩的想法,並有些目光接觸,可讓小孩更信任您,以後也願意繼續跟您溝通。 挑私密場合:如果可以提前規劃,請選擇一個對彼此都放鬆的時間,且私密又舒適的地方來談話。 安慰地擁抱:和小孩談話後,可視孩子的情緒而定,適時擁抱孩子給予安慰。 情緒管理:與孩子溝通時,大人的情緒管理很重要,因為大人在陳述或應對時的情緒處理,會深深影響小孩看待同一件事的態度。雖然可以讓孩子知道您的心情和想法,但若表現得太過痛苦、暴躁,小孩很可能會複製您的感受,甚至會一直持續影響到他們的未來。 善用故事書:無論哪種年齡的孩子,都適合用故事書當作見習問題的機會,或建立良好觀念的媒材。不妨引用故事內容與該話題相似的書,幫助他們更理解這件事情。

談敏感話題對小孩有正面影響

無論離婚、死亡或性等問題,它們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和小孩談論這些話題,其實是幫助他們應對生活中各種困難的方式之一。若您願意放開心胸和小孩談論這些話題,通常會有以下4點正面影響:

小孩會感受到當未來遇到類似的困難時,可向您傾訴,這也奠定未來小孩在青少年時期,親子溝通的良好基礎。 訓練孩子思考、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並培養適應力。 父母也可以藉此機會,向小孩談論您對家庭或人際關係的觀念。 孩子在表達想法時,便可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緒,這能幫助他們紓解和應對壓力。

小孩把話當耳邊風怎麼辦?6 招教你如何應對

小孩不理家長,不只是因為父母說的話他們不想聽,而是因為小孩有自己的想法;當事情與他們想法不同時,他們就會假裝沒聽到;或者他們可能只是想知道不聽話時會怎樣。小孩選擇性聽父母的話,或許會讓家長感到不解,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請不要覺得難過、受挫或生氣。以下是小孩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時,你可以採取的措施。

小孩把話當耳邊風怎麼辦? 給予明確和實際的指令

給小孩的訊息或指令,請確定是他能了解、處理的。如果小孩不了解,或是無法完成,他可能就不回應。此外,指令要明確,不要太籠統,例如應該要說「把帽子放在衣櫥裡」,而不是「把衣服收好」,因為小孩如果不知道要怎樣做,就可能會乾脆不回應。如果要確認小孩是否了解指令,你可以將指令再重複一次。

顧及小孩的感受

小孩不理你時,可能他當下正覺得很累、沮喪、注意力無法集中、興奮或開心。這些情緒都會影響他對聽話的專注程度,因此小孩有情緒時,先不要給他們太多指令。

給小孩一些緩衝時間

小孩在遊樂場正玩得開心時,如果準備要帶他們回家,請先確認你有提早告知他們,給他們一點時間準備離開。時間到了之後,如果小孩還是不想走,再溫柔和緩地將他們從溜滑梯或其他遊樂設施帶走,並可以讓他們知道,即使他們故意不回應、拖延回家時間,他們還是得聽話。 多稱讚小孩的良好行為

小孩表現良好時,總會希望得到父母的稱讚。因此如果小孩每次都能做到你的要求,請對他們多說一些讚美的話,這樣他們也會更願意聽從指令。 讓小孩知道聽話有好處

讓小孩知道,聽話對他們是有好處的。例如可以告訴小孩:「如果把玩具都放回收納箱,下次要玩的時候很快就找得到它們。」

儘量不要對小孩說不

小孩很聰明,如果常對他們說不可以,他們就會直接不理你,假裝沒聽到。因此,與其告訴小孩你覺得他們不該做什麼事,不如用正面、直接的方式告知他們你的想法。例如把可以「不可以在室內玩球」,改成「把球拿到外面玩好嗎?」或當小孩問你可不可以爬一個東西時,不要說「不」,而是可以說「最高只能爬到這裡。」總之就是不要反對或冷落他們。

父母什麼時候要尋求協助?

小孩不理父母是常有的事,但如果有下列情況,請尋求專業協助: 小孩不理人比聽話的時候還多。 小孩對你的要求,都用挑釁的態度回應。 小孩總是不在乎周遭事物的情況、反應。 小孩會無意識的發出奇怪的聲音。 小孩甚至連對他的朋友,都經常不理、不回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