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項、報告怎麼看?異常原因一次看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項、報告怎麼看?異常原因一次看

作者:大象醫師

每年做一次抹片,一輩子可能就多活3個月!大家一定在想,是什麼好康的事情要這樣誇大?大象醫師不是在危言聳聽,根據婦產科醫師人人必讀的教科書Williams內文(編按:Williams Obstetrics)提到,若18~65歲的女性定期做抹片預防子宮頸癌,平均壽命可以增加2~3個月。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子宮頸癌:子宮頸的變化

在講述歷史之前,大象醫師先說抹片在幹嘛?其實女性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之後,大部分會被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壓制,但當壓制不住的時候,我們的子宮頸細胞會一步步從良性走到惡性,這個歷程約要走至少10年!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所謂CIN的意思,是指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輕度的癌前病變是CIN1,代表侵犯的程度輕微,大部分都可以自行痊癒;而中、重度的癌前病變,如CIN2、CIN3 ==>,在10到20年後演變到癌症的機率,分別至少是5%跟12%,建議要做較積極的治療。 子宮頸抹片的由來

來自希臘的Papanicolaou在西元1883年出生。大學時原本鑽研的是音樂與人文科學,後來受到身為醫師的父親所啟發,轉攻讀醫學;Papanicolaou在1904年以最高榮譽獎畢業於雅典大學(University of Athens);在短暫地從事軍醫後,在慕尼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1913年,Pap與太太Mary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帶著僅僅250塊錢,毅然決然前往美國「大蘋果」– 紐約,開啟一連串的闖蕩;在抵達紐約上東區之後,Pap在康乃爾醫學院(Cornell University Medical)找了研究的工作。 1916年,Pap在研究細胞染色體時,發現用顯微鏡觀察女性陰道分泌物的細胞,可以用細胞型態來分辨出有無癌變的可能。 1928年,Pap被晉升為助理教授,並結識了婦科病理學家Doctor Herbert Traut,在他們經過了多年努力不懈的研究後: #子宮頸抹片(Pap smear)終於在1941年被證實是有效的檢查。

Pap與Traut兩位大師也共同在1941年出版了這本關於抹片的經典大作。他們一輩子的貢獻真正造福了世上萬千的女性朋友!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 到底什麼是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預防6大方法 子宮抹片檢查前6大注意事項

期望大家能更理解抹片這件事情之後,讓這個檢查成為你我每年都放在心上的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如果可以,為何有些人不想做?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從現代醫學開始以來,我們人類就想盡辦法與癌症對抗,早期總以為侵入性的手術是最大的治療主力;以子宮頸癌來講,我們主要的手術是以根除性子宮切除術為主,需要切除整個子宮體及兩側組織、子宮頸、骨盆腔的雙側淋巴結及部分陰道(示意圖如上),過去在大型的醫學中心,這類手術是屢見不鮮的。

兵法家孫武說的好,「不戰而屈人之兵」,從預防的概念來講,如果我們能更早期的發現癌前病變,並予以治療,比起實行上述的大型手術,以及考量開刀完還有後續的ㄧ系列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另一個能否治癒的議題相比,實在是利遠大於弊。

前面提過的Papanicolaou及Traut博士自1943年開創了子宮頸抹片這個篩檢方式之後,時間已經倏忽過了50年;在歐美國家,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30年之間降低了70%。今天歐美各國的子宮頸癌發生率, 平均只有十萬分之三至七而已,以結論來講,子宮頸抹片大大降低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幫助我們預防子宮頸癌;因此,檢查對人類的貢獻,確實不可言喻。

反觀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995年開始提供免費篩檢子宮頸抹片,確實達成一部分的效果。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 1995 年的 2136 人,降至 2017 年 1418 人。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 10 萬婦女 27 人下降至 7.9 人,但跟歐美比起來,台灣既已躋身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抹片檢查實施狀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國民健康署分析 2016 年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指出,36 歲到 69 歲、未曾罹患子宮頸癌的524萬餘名婦女的抹片篩檢情形,3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占 56%、3至6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3%、超過6年以上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2.2%,而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約 18.8%,約98.5萬人。

綜觀來說,台灣65歲以上族群的篩檢率較低,除了行動較為不便、衛教相關知識較為不足外,加上看病需要人陪同等多重因素,都影響了篩檢意願。

以台灣來說,雖然因為掛號、候診加上個人隱私的觀念不同等,導致抹片在台灣的涵蓋率只有52%,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卻已顯著下降82%。大象醫師相信,未來若能優化以上步驟,增加大家願意做子宮頸抹片的意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絕對還能進一步下降!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30歲以上再檢查就好了?

子宮頸癌是只有年紀較大的女性會得嗎?該如何防範?

雖然說子宮頸癌好發年齡主要在50~60歲左右的女性,但其實年輕女性在20~30歲也可能得到。

我們目前知道,大部分的子宮頸癌都是來自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所導致,在感染後的5~10年間,有可能會被自身的免疫系統控制住,像是年輕如21~24歲的族群,較容易在感染後自己復原;相反的,25歲以上的族群則可能慢慢地演變成癌前病變,並被子宮頸抹片給提前抓到。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此為示意圖。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建議21歲以上開始,陰性則每3年一次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上圖為示意圖)

雖然台灣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的確是德政,但也造成大家以為30歲以上再做檢查就好的誤解,根據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 Consensus Guidelines)在2019年的最新規範中(上圖),其實應該21歲以上就開始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若為陰性則每3年再做一次抹片即可。

但如果有以下高風險指標,則可考慮更早開始做檢查: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多重性伴侶 抽菸 免疫功能差(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 過早開始性行為(低於平均開始性行為年齡者)–若以此點來說,建議可以在性行為後三年開始檢查。

同場加映:懷疑得 HIV?愛滋篩檢在家醫院都能匿名做

此外,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大力推廣,不過以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來說,人類乳突病毒的結果,其實也會大大影響我們如何替病人規劃追蹤及檢查的計畫。因為抹片結果若是落在高度惡性跟良性之間的灰色地帶,若HPV結果為陰性或是低風險的病毒型,我們的追蹤時間可以拉長;但若是同時驗出有高風險的HPV病毒型態(16、18跟台灣人較常見的52、58型),則可以考慮更密集追蹤或是直接陰道鏡做檢查。 

不過大象醫師要在這邊補充一點,那就是並非「所有」的子宮頸癌都是HPV病毒感染所導致,有少部分的「非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子宮頸癌」的表現是非常惡性的,所以近年來有人在說為何不單驗HPV就好?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說法。

這裡做個小結,大象醫師在此呼籲,21~29歲的女性可以考慮自費做抹片,若正常就每3年一次追蹤;同時,任何年齡層的女性,若抹片結果有異常,皆可以考慮做HPV的自費病毒篩檢,幫助臨床醫師做更好的判斷。 癌前病變是什麼?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這張是我們子宮的示意圖,我們抹片主要就是用圖中的白色刷子做檢查,會在子宮頸附近以旋轉方式拿取細胞,所以這裡的第一大重點就是,我們抹片結果是看「細胞型態的異常」,而不是像一般手術切下來比較大塊的標本看的是「病理標本」。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抹片結果都能使用喔!如圖上所示意,若是血液太多、發炎細胞太多又或者是前日有性行為,都有可能影響抹片結果,稱為「難以判讀的結果(Unsatisfactory)」,會建議在2~4個月之後重做喔!

而我們在子宮頸那邊會蒐集到什麼樣的細胞呢? 子宮內膜跟子宮內頸掉落的細胞,主要是分泌腺體的細胞。 子宮外頸掉落的鱗狀上皮細胞,同時也是HPV病毒最常侵犯的細胞族群。(附註:鱗狀上皮細胞也是陰道表面的細胞,非常耐承受摩擦,但也是HPV病毒喜歡藏匿的所在。)

下面這張圖是我們抹片後,醫師會勾選的報告結果。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抹片報告怎麼看?子宮頸抹片異常原因

結果分成18種,直接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如果結果是1號,正常,建議每年追蹤即可。(附註:美國目前是建議若同時HPV跟抹片結果都無異常,可以5年再追蹤,但台灣目前是否要按照此準則施行,可能還需要國內醫師的共識。) 若結果是2、3號,代表發炎或是停經後的陰道萎縮,臨床醫師會判斷是否需給予賀爾蒙藥物或是抗生素等治療,可3到6個月後追蹤即可。 若是4~18號之後的異常,則建議到有陰道鏡或是可做錐狀切除的醫療機構進行追蹤,臨床醫師可能會輔以自費的HPV病毒結果決定追蹤或是治療方式;若是年輕女性21~24歲伴有7號CIN1等輕度分化不良的,建議都追蹤即可;但像4號這種難以判斷的結果,若伴有高致癌的HPV結果或是持續追蹤仍然難以判斷,也建議陰道鏡檢查輔以切片。(延伸閱讀: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陽性!異常不等於罹癌

附註:下圖為子宮頸之良性到惡性的變化過程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子宮頸癌預防6大方法

除了積極做抹片之外,若能做到以下項目,也能幫助我們遠離子宮頸癌喔! 避免過早性行為 建議單一性伴侶(延伸閱讀:禍從口入!口交也會感染HPV這樣預防) 使用保險套 避免與有多位性伴侶之人發生性行為 避免與曾得過尖性濕疣(俗稱菜花)等人發生性行為 戒菸

延伸閱讀: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復發與末期症狀有這些 子宮抹片檢查前6大注意事項

抹片前,婦女需事先做好衛教,下列幾項事項應避免: 在做抹片前應避免使用陰道藥物塞劑。 勿盆浴、或沖洗陰道。 避免在月經期時做抹片。 抹片前一天應避免性行為。 子宮頸急性發炎期時,應先請醫師以藥物治療後再做抹片。 在剛做過子宮頸手術治療時,諸如:冷凍治療、電燒、切片、圓錐切除、雷射治療或切片、高頻電刀切割等,應避免做抹片。

最後,大象醫師親身看過很多因為子宮頸癌而離世的婦女,包含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年輕媽媽,深知子宮頸癌有多恐怖,也衷心感謝Papanicolaou醫師當年的貢獻。 來自希臘的Papanicolaou研究的子宮頸抹片 – Pap smear,在1941年被證實是有效的檢查。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被套細胞淋巴瘤(MCL)易復發 新療法有助提升預後、有望延長存活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分為何杰金氏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台灣有9成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被套細胞淋巴瘤,初期常無症狀,不易察覺,70%確診時已是晚期,導致中位存活期僅有42個月;近年醫界推出新療法,其中之一為新一代BTK抑制劑,針對60、70歲的好發族群,有望延長存活、爭取更卓越的預後。

究竟什麼是被套細胞淋巴癌,其症狀及主要治療方式為何?《Hello健康》為您邀請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醫師,詳細說明MCL於淋巴瘤的分類及好發年齡,以及MCL的診斷、症狀及治療情形;並解說新一代BTK抑制劑的成效、與其他治療方法之間的差異。

被套細胞淋巴癌(MCL)是什麼?

淋巴癌又稱淋巴瘤,依據細胞型態的不同,可分為下列兩種: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簡稱HL)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簡稱NHL)

不同國家、人種及年齡,兩種淋巴瘤的發生率皆不一樣;在台灣,兩者差距極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佔9成,何杰金氏淋巴瘤則僅有1成。

人類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球,主要由B細胞、T細胞所構成,多數淋巴瘤都從這兩種細胞演變而來;所以,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概分為B細胞淋巴瘤或T細胞淋巴瘤。

被套細胞淋巴瘤屬於B細胞淋巴瘤,相較於其他種淋巴瘤,惡性度低,惡化速度較慢,因此較難在早期發現,又加上復發率高、患者普遍為60~70歲年長者,治療的棘手程度不輸惡性度高的淋巴癌。 MCL發展慢、症狀不明顯,早期難發現

人體的淋巴系統遍布全身,有500~600個淋巴結,當淋巴組織癌變時,除了淋巴結腫大之外,隨著受影響器官的不同,也會引發不同症狀,例如腦部的淋巴瘤可能會導致神智不清、手腳無力,腹部淋巴瘤則會造成下半身水腫或腹水,所以相較於其他癌症,淋巴癌的症狀較複雜多元,病患較難在第一時間發現。

罹患淋巴癌後,患者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性的淋巴結腫大,例如脖子、腋下及鼠蹊部的淋巴結腫大,許多患者就是因此才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

李典錕醫師指出,相比於其他淋巴瘤,被套細胞淋巴瘤的成長很緩慢,也不會引起明顯症狀,所以病患通常不知道自己罹癌,等到淋巴結開始腫大、就醫檢查時,病情通常已進入第三或第四期。

被套細胞淋巴瘤復發率高,過往治療選擇效果有限

李典錕強調,被套細胞淋巴癌另一個難纏之處,在於復發率高、易有抗藥性。

MCL第一線的治療方法包括:

化學治療 標靶治療 自體骨髓移植

病患通常會先採取化學治療,再視病情嚴重程度、病患年紀及身體狀態,決定是否輔以更積極的標靶治療、自體骨髓移植;然而,多數病患接受化療後,通常還是會復發,而且腫瘤會對藥物產生抗藥性,使效果變差;即使採取更積極的標靶治療、自體骨髓移植,若患者的病情嚴重,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

2013年醫學界推出BTK抑制劑;BTK是一種蛋白質,正式名稱為Bruton氏酪胺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癌化的B細胞中BTK有較高活性,使B細胞增生和擴張;而該藥物則能抑制BTK的活性,中斷細胞訊息的傳遞,藉此控制癌細胞,使其凋亡。

相比於其他療法,BTK抑制劑雖然效果好,提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但也有血液及心臟相關的副作用,例如心房顫動、高血壓或凝血功能變差等,因此部分年紀較長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難以持續服藥。 MCL治療新進展

所幸隨著醫學進展,近年來在BTK抑制劑在專一性上有了新的突破,期待這一突破可以嘉惠更多病人,幫助延長病患存活年數,减少副作用,提升MCL患者的生活品質,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李典錕提到,他曾收治一位約70歲的MCL病患,服用新一代BTK抑制劑藥超過1年,至今病情已獲得穩定控制,也鮮少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改善病人生活現況。

然而腫瘤的致癌途徑往往非單一成因,對於部分MCL患者而言,化學治療或其他現有治療同樣具良好效果,因此患者首要應積極配合醫師建議,共同評估自身病情發展及生活目標,透過不同治療選擇達到相輔相成的治療效果。

原位癌是什麼?剖析癌症進化史

當被醫師宣告罹患癌症,甚至得知為癌症末期時,想必心情一定難過又絕望,因此,若能在癌症早期就跟進治療,或許就不至於陷入絕症之苦。當然,不管是什麼癌症,都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靜悄悄地在患者身上生長,隨著時間慢慢突顯症狀。而最初的階段即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本文將進一步介紹。

(欲了解四大癌症的最佳篩檢時間,請看:癌症篩檢) 原位癌的定義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資料,原位癌的定義是意指一群異常的細胞成形,但尚未擴散或轉移,仍停留在原發身體部位的上皮組織。此階段也叫作零期癌(Stage 0 cancer),但這些異常的細胞隨後可能會開始癌化,進而擴散到附近的細胞組織,成為活躍的癌細胞。

原位癌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由於癌細胞只於原本細胞中發生病變,所以有高達九成的治癒機率!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期刊(American Cancer Society,簡稱 ACS)的期刊資料,2008~2014 年在美國罹患膀胱原位癌的存活率高達 95%。如果及早發現和處理,就能大大提高痊癒機會!

原位癌的種類

一般來說,原位癌可分為鱗狀細胞原位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和腺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兩種。但有個特例,就是泌尿道上皮癌,泌尿道上皮細胞又稱移行細胞(Transitional Cell),這類細胞能隨其成長改變形狀或延展,不會造成細胞的崩解,因此,泌尿道上皮癌也被稱作移行細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ncer)。

鱗狀細胞原位癌:癌細胞於鱗狀細胞開始增長,細胞呈扁平形狀,看起來像魚鱗,因此也叫做表皮樣癌或上皮細胞癌。含鱗狀細胞的部位如皮膚、中空器官的內壁及呼吸道及腸胃道的內壁。常見如頭頸部癌、子宮頸癌、肛門癌和陰道癌。

腺原位癌:癌細胞於腺細胞(分泌細胞)開始增長,腺細胞位於某些內臟組織中,可製造和釋放如黏液、消化液或其他液體的物質。常見如乳癌、肺癌、結腸癌、胰臟癌,以及攝護腺癌。

(女性從年輕開始就要留意乳癌,了解更多:年輕女生不能忽視!乳癌必知的5件事) 原位癌變成侵襲癌

當癌細胞突破上皮組織的下層基底膜,即會成為侵襲癌(Invasive carcinoma),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癌症了。如名稱所示,侵襲癌意指具有侵襲性的癌細胞,它會持續向外擴散與堆積,並直接擴展和滲透至鄰近的正常細胞,此過程叫做「浸潤」或「侵入」。

醫師和病理學家在判斷腫瘤為良性或惡性時,細胞的「浸潤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加拿大病理學教育網站我的病理學報告(MyPathologyReport)的資料,良性腫瘤可能會變大,但它通常不會浸潤鄰近的正常細胞;相反的,大多數惡性腫瘤會脫離原本的地方,浸潤周圍的非癌性組織,癌細胞一旦滲入周圍組織,它們就有能力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癌細胞向身體另一部分的移動稱為轉移(Metastasis),尚未滲透到周圍正常組織中的癌細胞稱為原位(In situ)。

(曬太陽不防曬?認識皮膚癌的威脅:日曬機恐致癌!太陽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侵襲癌進階變轉移癌

而在浸潤鄰近細胞後,癌細胞也可能會觸發繼發性腫瘤,或導致癌細胞轉移,其透過侵入淋巴和血管系統,攻擊其他身體部位的細胞組織。很多人可能以為轉移癌是無法預測的,但根據澳洲政府國家癌症護理教育項目(National Cancer Nursing Education Project)的資料,轉移癌是一個有秩序、可預知的過程,也叫做轉移級聯(Metastatic cascade)。

另外,腫瘤的成長、侵襲性及轉移需仰賴血管生成,因為癌細胞和其他正常細胞一樣,需要血液的供給,才能確保腫瘤的內皮細胞持續滋生新的血管。因此,控制血管生成的刺激物和抑制劑就是關鍵了,如促進血管生成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以及控制細胞訊息傳遞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等物質。阻斷癌細胞的養分供應鏈,往往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之一。

外陰癌是什麼?致病原因和HPV有關?外陰癌症狀、治療詳解

外陰癌指發生於女性外陰的癌症,發生率雖低,佔所有婦科癌症中的1%,但正因為罕見,不只病患容易疏忽,醫師也可能在第一時間沒有察覺;到底外陰癌是什麼?好發族群、致病原因為何?外陰癌應如何治療?《Hello健康》為您深入解說!

外陰癌是什麼?

外陰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有大/小陰脣、陰蒂、尿道口及陰道口等構造;外陰癌最常影響外陰脣;其中,大陰唇病變佔病例的50%,小陰脣則佔15~20%。

外陰癌會導致外陰搔癢、灼熱、出血,並產生皮疹、腫塊和疣;好發於60~70歲年長女性。臨床上,多數女性年長病患因為觀念保守,經常會等到症狀嚴重時才會就醫,平均延遲診斷時間約1年。

外陰癌的原因?高達7成病例與HPV有關!

外陰癌如同其他癌症,難以歸咎於單一的致病原因,但有高達70~80%病患,在癌前病變時,發現人類乳突瘤病毒(HPV)的感染跡象,而癌變後的發現率則為10~50%,所以HPV可視為外陰癌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抽菸 外陰慢性發炎 外陰或子宮頸有上皮內瘤 有子宮頸癌病史 免疫機能不佳 曾患有梅毒、淋巴肉芽腫(披衣菌)或菜花等性病者

男、女子宮頸癌疫苗怎麼挑?3大HPV疫苗價格、保護力比比看

外陰癌的症狀

外陰癌最主要症狀是外陰搔癢,並可能持續多年以上,其他症狀包括: 有腫塊、斑塊

病灶型態包括白斑、贅瘤、皮疹、菜花狀疣、黑色素塊或硬化性苔癬;多數長於大陰脣上,但小陰脣、陰蒂及會陰也可能出現。 外陰灼熱、潰瘍 出血 分泌物異常 排尿疼痛、困難

【延伸閱讀:外陰搔癢怎麼辦?看私密處搔癢3大原因、止癢及治療方法】 外陰癌的分期

外陰癌的病程分為5個階段:

第零期:外陰原位癌,病變細胞尚未擴散或轉移。 第一期:腫瘤小於或等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 第二期:腫瘤大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 第三期:腫瘤侵犯到尿道下部、陰道、會陰及肛門,或懷疑有淋巴腺轉移。 第四期:腫瘤侵犯到尿道上部、膀胱、直腸或遠處轉移。

如何治療外陰癌?

外陰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並依據分期、擴散程度,搭配不同的治療選項: 外陰癌各階段的治療方法

外陰癌第零期 廣泛局部切除術、雷射手術,或兩者併行。 外陰皮膚切除術和移植

外陰癌第一期 根治性局部切除術 若癌細胞轉移至腹股溝淋巴結,再依據病灶位置,施行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外陰癌第二期 改良根治性外陰切除術 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若淋巴結發現轉移的癌細胞,可考慮接受放射線治療。

外陰癌第三期、第四期 徹底切除外陰、腹股溝與兩側大腿上的淋巴腺,以及其他已擴散之骨盆腔臟器 依據擴散範圍,合併接受放療或化療。

息肉變大腸癌:原因、症狀、徵兆、診斷、治療

息肉變大腸癌的基本概念

當癌細胞影響直腸或結腸時,就會引起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也稱大腸癌)。結腸,也稱作大腸,是消化系統中大腸的最後一段,長達1.5公尺長。當消化食物時,食物從胃經過小腸,再進入結腸。結腸負責吸收所有需要的營養素,將廢棄物(糞便)從人體移除。直腸是大腸的最後一段,也是移除廢棄物的地方。

當結腸或直腸內壁長出息肉時,可能就會引發結直腸癌。監控並移除息肉來預防結直腸癌很重要。結直腸癌是全世界第3常見的癌症,每年影響將近140萬新病例。 息肉變大腸癌的原因

大腸息肉如何變成大腸癌?

如同許多癌症,結直腸癌發生在細胞於結腸或直腸內不正常增生,並導致腫瘤時,不正常的細胞影響大腸邊緣,並讓結腸或直腸長出息肉。經過一段時間,有些息肉會癌化。也可能因為身體其他部分的癌細胞轉移到結腸或直腸,而引起結直腸癌。

發源自結腸或直腸的結腸直腸癌稱為原發性癌症(Primary cancer);從其他地方轉移的是,轉移型癌症(Metastasis cancer)。

大多數的結直腸癌屬於腺癌,意思是指癌細胞從分泌黏液和其他液體的細胞產生。超過95%的結直腸癌屬於腺癌。癌細胞從結腸與直腸內部負責製造潤滑黏液的腺體中長出。當醫師提及結直腸癌時,他們幾乎都是在討論這種類型。 息肉變大腸癌的風險因素

建議超過50歲的人,應接受癌症掃描測驗,有一些會增加您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因素,若您有下列因素,建議應提早接受癌症掃描測驗。 過去曾罹患結直腸癌或有結直腸息肉。 有結直腸癌或結直腸息肉的家族病史。 有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 有遺傳性結腸癌症候群。

(延伸閱讀:什麼是大腸癌?認識大腸癌原因、症狀、分期、治療) 息肉變大腸癌的徵兆和症狀

因為可能無法在早期結直腸癌,就偵測到息肉,所以剛開始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一旦發展成較大的癌細胞腫瘤,可能會開始有某些症狀。結直腸癌的症狀包含如下: 下痢或便祕 沒有腸道完全清空的感覺 糞便中含血(鮮紅色或暗紅色) 糞便比平常細 時常感到脹氣或痙孿,或覺得腸子裡充滿東西或脹脹的 體重減輕但原因不明 疲勞 噁心或嘔吐

上述症狀也可能指向其他狀況,若有下列症狀應安排健康檢查: 直腸出血 糞便中含血或如廁後在馬桶中發現血跡 糞便形狀或排便頻率改變(例如持續好幾週拉肚子或便祕) 下腹部發生痙攣性疼痛 當不需要排便時,卻突然感到不適或急著想上廁所 虛弱或疲勞 非自願地體重減輕

每位病人經歷的癌症狀況,各有不同,可能不會每項症狀都有,或是症狀呈現不同程度。結直腸癌其中一個常見的症狀,是覺得想吐,並且有排便困難的狀況。 息肉變大腸癌的併發症

結直腸癌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癌症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而治療結直腸癌的方式,也常會導致下列的併發症:

尿液滯留 手術位置的滲出液體 疼痛 皮膚反應或灼傷 機械性阻塞 流血或放射性組織壞死(因輻射能量引起的組織損壞) 噁心及嘔吐 下痢 無法應付發炎反應 過敏反應

請與醫師討論,以找出減輕併發症風險的方式。 息肉變大腸癌的診斷與檢查

大多數人僅在症狀發生時才去診斷,然而早期的結直腸癌,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多數病患在癌症較為後期時才被診斷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應定期接受下列測驗,來檢查身體狀況。 直腸指檢:醫師會戴上手套,將手指伸入直腸,以觸碰結腸內的息肉或增生物。 大腸鋇劑:醫師會將一種液體注入直腸(大腸)中,使腸道更能在x光中顯現,醫師會看x光片來檢查任何不正常的地方。 糞便潛血檢查:醫師會給您一組工具,可以在家中採集糞便樣本,之後將樣本交給醫師檢查是否含有血液。為了使檢驗有效,可能會需要禁食某些食物和藥物。 糞便基因檢測:這是另外一種檢查糞便中癌細胞的糞檢方式,若先前的血檢結果為陽性,醫師可能會要求另外加做這個測驗。 大腸鏡:大腸鏡是利用細小且有彈性的管子,來深入直腸確認整個大腸道。大腸鏡可能會有點不太舒服,但一般來說不會疼痛。 虛擬大腸鏡:虛擬大腸鏡是利用電腦斷層,在電腦上製作出大腸模型的新型檢驗方式。若醫師在您的大腸中發現任何息肉,或其他不正常的地方,可能會需要做傳統大腸鏡,來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移除病灶。 息肉變大腸癌的治療與控制

若結腸或直腸發生癌症,醫師會和您討論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案。

1. 手術治療

手術常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醫師會用這個方法移除腫瘤。

2. 化療

化療是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會降低身體免疫系統,因此會需要接受免疫治療,來避免治療過程中發生感染,兩者結合,會比單純化療更能有效減低癌細胞擴散。有時醫師會建議手術後化療,以殺光無法完全移除的癌細胞,也常用於癌症可能復發的時候。化療及免疫治療有很多不同的藥物,醫師會協助您決定哪些藥物最適合您的治療。

3.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使用輻射的方式殺死癌細胞,可用於手術前以縮小癌症腫瘤,有時放射治療和化療,會在手術後使用。 如何控制結直腸癌?

沒有能100%避免罹患結直腸癌的方式,不過可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同時一旦罹患結直腸癌,也能應付得比較好。可以先從基本開始做起:

1. 定期接受檢查

定期檢查能早期發現結腸直腸癌,並增加治療成功的機會。若已經罹患結直腸癌,需要定期檢查來確認,是否有增長或轉移到其他部位。常用的測驗包含CEA血檢(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原)和CT電腦斷層測驗(Computed tomographic)。

2. 吃得好

癌症治療很累人,吃東西可能會變成您最後一項想到的事情。可能會出現噁心及嘔吐等症狀,造成難以進食。這些治療的副作用,常可能會使體重下降,少量多餐會有幫助,例如每2~3小時進食一小部分,直到狀況好轉。也可能會希望和治療團隊討論,是否需要與營養師面談,營養師是營養方面的專家,能提供處理治療副作用的專業建議。

3. 休息和運動

雖然癌症治療引起的疲勞,可能會導致活動力下降,但運動能幫助減輕疲勞。若在治療過程中,感到沒有活力,還有身體健康狀況、耐力和肌力下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運動計畫應符合您的個人狀況,若已經好幾年沒有運動,會需要慢慢來,可能例如從短程的散步開始。

如果很累則會需要讓休息和運動時間平衡,有時太習慣整天工作或整理家務,會使人很難找時間休息,不過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請務必傾聽身體的聲音,在需要時休息。

靠飲食對抗乳癌!吃這 7 類食物最優

有許多因素會導致乳癌(Breast cancer),其中一個常見的因素就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健康的飲食雖然無法神奇地治癒乳癌,但根據研究,它能夠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本文將向你介紹抗乳癌七大最佳食物。

1. 十字花科蔬菜抗腫瘤

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包括綠花椰菜(又稱青花菜)、花椰菜、芥藍菜、高麗菜和蕪菁(台灣稱大頭菜)等。這些蔬菜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E、K等營養素,以及葉酸和礦物質,這些含有抗腫瘤物質,能夠進一步防止乳癌擴散。十字花科蔬菜在預防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和肺癌(Lung cancer)上,也有顯著功效。 2. 飽含健康油脂的魚類

魚類,特別是飽含健康油脂的魚類(如鮭魚、海洋鮪魚、鯖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鰻魚、鱒魚等)富含以下營養素: Omega-3脂肪酸:已被證明可以重新延長端粒(Telomeres) 維生素A:它是對抗癌症的重要維生素(鯡魚、鯖魚和鮭魚為含量最多的前3名) 維生素D:有助於對抗癌症

3. 薑黃的多酚薑黃素可抗癌

黃植物是的親戚,在印度被使用了數千年(用於咖哩料理)。此外,薑黃也是抗癌鬥士,因其含有強大的多酚薑黃素可抗癌,已被證實能預防多種癌症與疾病,如乳癌、肺癌、胃癌(Stomach cancer)、肝癌(Liver cancer)和大腸癌,透過干擾慢性疾病的細胞信號傳導,來阻止癌細胞的發展。 4. 綠茶限制腫瘤生長

研究顯示,綠茶能幫助乳癌病人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感覺較好,它還能限制腫瘤的生長,保護細胞不受外界環境致癌因素的干擾。

5. 莓果類含大量花青素與植化素

所有莓果類都含有大量的花青素(Anthocyanins)和植化素(Phytochemicals),花青素是高含量的抗氧化劑,對於降低人體的氧化與減少體內癌細胞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莓果家族的水果包括草莓藍莓蔓越莓(又稱小紅莓)、黑莓、覆盆子等。

6. 大蒜是最強的抗癌香料

大蒜是最強大的抗癌香料!世界各地的研究顯示,它可以減緩所有類型癌症的發展,並阻止癌症的擴散。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服用新鮮的大蒜 2~3 瓣。 7. 堅果類含好油脂和高纖維

巴西堅果含有微量礦物質硒(Selenium),它是一種抗氧化劑,這對抗癌非常有用。而核桃和杏仁,因為含有好的油脂和高天然纖維,因此建議將它們加入日常的飲食中,會非常有益健康。根據癌症觀察的研究,每天吃堅果的人比其他沒吃的人長壽。

(同場加映: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掰掰這5類壞食物

那麼,對於不健康的食物呢?您還是必須堅定地跟它們說掰掰,例舉如下:

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包括麵粉與添加的糖) 加工肉品(如香腸、培根) 燒烤過的紅肉(烤肉產生的多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 會提高罹癌風險) 反式脂肪(常見於油炸食品與加工食品中,如包裝過的餅乾與糕點) 酒精飲料(即使適量也可能增加乳癌風險)

注意膽管癌初期3症狀!膽管癌治療新藥、存活率一次看

膽管癌又稱「膽道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且難以察覺,確診時,病患多已進入晚期,不僅治療棘手,藥物選擇也有限,導致病患致命率高,所以又被稱為「隱藏版癌王」。

因膽管癌去世的名人,包括香港巨星「肥肥」沈殿霞、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長子辜啟允,以及曾連任5屆台北縣(新北市改制前)議員的柯玟伶;究竟其存活率有多少?末期能活多久?《Hello健康》帶您一次了解膽管癌的症狀、治療方法、存活率,以及「3大關鍵前兆」! 膽管在哪裡?

膽管(英文Gallbladder)在肝臟與十二指腸間,是連接肝臟、膽囊和小腸的管道。

肝臟所製造的膽汁會透過膽囊儲存,當食物被消化時,膽汁會被膽囊釋放,並通過膽管進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 膽管癌是什麼?

膽管癌(英文為Cholangiocarcinoma)又稱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遠端膽管癌(即靠近壺腹的膽管癌)這3種類型,其中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

膽管癌好發族群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膽管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居多,男性略高於女性。 膽管癌初期症狀難發現,出現3前兆速就醫!

膽管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加上國人對膽管癌的認識有限,即使胰臟癌初期出現消化不良、腹痛、食慾不佳或、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是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膽道癌的末期症狀則包括腹痛、全身乏力、夜間盜汗與體重減輕等。

多數病友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因此,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而末期症狀則。,

若您持續出現疲勞、腹痛、黃疸或其他特徵和症狀,請儘速就醫檢查;假設病情已趨嚴重,醫院可能會安排轉診至消化系統科,由專科醫師如腸胃科醫生師診斷。

膽管癌原因尚不明確,9大風險因子一次看

目前關於膽管癌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9大風險因子包括: 肥胖 糖尿病 白色糞便 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 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 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 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 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 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潰瘍性結腸炎 抽菸、酗酒

符合上述9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延伸閱讀:膽長息肉怎麼辦?要切除嗎?膽囊息肉原因、種類及症狀解析

膽管癌末期能活多久?存活率多少?

膽管癌常因發現得晚,可能出現化療效果不如預期,以及病情惡化快速等狀況,病友也可能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即癌症病患體內荷爾蒙、新陳代謝異常,或因食物攝取量減少所產生之結果)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使身體機能大幅衰落,僅約有半數病人存活超過8~10個月,末期膽管癌的五年存活率更小於5%。

(延伸閱讀:膽囊疾病怎麼吃?切記低油、少調味7大飲食原則助你吃得安心) 膽管癌治療方法:化療為主,放療為輔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樣早期難發現、具有高死亡率的膽管癌,卻鮮為人知,過去在診斷上,也常被界定是肝癌。

由於膽管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若無法採取手術治療,過去10多年來只能選擇化學治療,以及局部輔以放療,但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

為此,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投入新藥研究,研發改良型藥物,顯著改善膽管癌病患的治療及預後。

膽管癌治療1. 手術

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管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 膽管癌治療2. 化療

林口長庚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說明,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僅2~3成病友的腫瘤在治療後縮小。 膽管癌治療3. 放射線治療

國泰醫院指出,當有阻塞性黃疸時,對於無法切除之膽管癌,可以考慮放射線治療,有助減少黃疸,並使腫瘤縮小。

不過,化療、放療及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等方法的效果都不好,因此, 外科手術仍為治療膽管癌的首要選項。 膽管癌治療4. 免疫療法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2023年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管癌治療。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管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 膽管癌新藥:改良型GS處方、NGS處方

由台灣團隊研發:改良型GS處方、NGS處方,被視為台灣膽道癌患者的佳音,改良型GS處方研究論文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NGS處方初步成果則已發表於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胃腸腫瘤年會。

相較於國際標準治療,改良型GS處方具有相似療效,但副作用較低,整體中位存活期為12.7個月;若使用NGS處方,有高達45%的病患腫瘤明顯縮小,整體中位存活期更長達19個月,且只有6%的病患發生嚴重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為國內的膽管癌患者提供另一個成效更佳的治療選擇。

血癌死亡率排名第10!白血病10大症狀、種類、原因一次看

血癌對多數人而言可能感覺很遙遠,然而許多名人如高凌風、插畫家幾米等,其實都是白血病友。

根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在癌症死亡率排行中,血癌(白血病)位於第10位,其實白血病比我們想像中還近。《Hello健康》從白血病的原因、分類,直至症狀,為你深入介紹白血病。 (圖片來源: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什麼是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又稱血癌,是一種發生於骨髓白血球的異常增生現象。人體的骨髓是造血細胞的家,我們體內的血小板、紅血球和白血球都在這裡,經由造血細胞的轉化,待發育成熟,便進入血液系統當中。

當骨髓發生癌化,帶癌細胞的異常白血球因此大量增生,失去正常血球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現象。在帶癌白血球不斷分裂,無視甚至取代正常細胞成長的情況下,便會壓縮正常其他細胞與骨髓的空間,使人體造血功能下降,導致血小板與紅血球量不足而引發症狀。

急性與慢性白血病分類

白血病所導致的異常白血球增生,可依據其增生之細胞成熟度(不成熟母細胞或中度成熟細胞),進一步分為急性與慢性白血病。不過白血球也跟淋巴系統有緊密關聯,因此白血病還可依其增生之細胞種類分為: 骨髓母細胞(或稱骨髓芽細胞)異常增生所致 淋巴母細胞(或稱淋巴芽細胞)異常增生所致。

根據以上條件,白血病主要可歸類成4大類別: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簡稱CM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CLL)

統計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台灣成年人較易罹患的白血病類型,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則好發於孩童身上。(推薦閱讀:最多兒童罹患的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與症狀)

白血病的原因為何?

並非所有類型的白血病都已獲證實其生成原因,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轉位,記為T細胞(9:22),亦稱為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轉位後出現的T細胞會導致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過度活躍,引發細胞不受控制的增生。據統計顯示,超過90%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此染色體變異。

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可能提高罹患血癌的風險:

唐氏症(Down’s syndrome) 長期暴露於放射線汙染環境 病毒感染 長期接觸化學藥品或製劑 擁有白血病家族史

白血病的10大症狀

白血病的症狀會根據類別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症狀包含: 持續疲勞、虛弱 貧血 發燒 異常疲勞 體重莫名減輕 淋巴結腫大、肝臟或脾臟腫大 骨頭疼痛 皮膚出現紫斑(皮下出血產生的紅紫色的斑點) 流鼻血 牙齦出血 夜間盜汗

一般而言,慢性白血病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不過病徵會隨時間逐漸發展,可能開始出現一些急性症狀,最後成為急性白血病。

由於這些症狀跟感冒或流感的症狀相似,因此容易會造成病患忽視或延誤治療時機,不過由於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白血球往往會大幅上升,仍可及時透過血液檢查從中辨別出病徵與其關聯。

高齡產婦注意:高齡懷孕罹癌風險大增!卵巢癌5大高危險族群曝

在所有女性的癌症病例中,卵巢癌的比例雖只占3%,但死亡率卻相當高,第3期的5年存活率為39%,第4期的5年存活率僅17%。

由於卵巢癌初期症狀輕微,多數患者往往等到病情已晚時,才突然發現自己已罹患卵巢癌。卵巢癌的病因雖不明確,但特定族群,例如高齡產婦與更年期婦女的罹癌率都較一般人高。為何高齡婦女的罹癌機率較高?年齡與卵巢健康有何關聯?讓《Hello健康》來為你一一說明。 生育與卵巢癌的關聯

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指出,相較於在26歲前懷孕並生產的女性,未生育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較高,但若女性在35歲後才懷孕生子,罹癌機率也會變高;換言之,愈早生育的女性罹癌機率愈低,但若未生育或至35後才懷孕,罹癌機率皆會變高。

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女性的雌激素長期過高所致,若雌激素長期維持於較高水平,卵巢病變的機率就會增加,而懷孕則可讓雌激素暫時停止,使卵巢進入休眠狀態,進而降低卵巢癌的機率。

卵巢癌5大危險因子

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亦指出,若女性50歲後才進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時間較長,或年齡超過63歲,卵巢癌的罹癌風險皆會增加。此外,肥胖女性(身體質量指數大於30)由於脂肪組織較多,會影響體內雌激素水平,因此罹患風險也會增加。 懷孕年齡超過35歲 高齡(女性年齡超過63歲) 女性50歲後才進入更年期 肥胖問題 家族病史:

若家族成員中有乳癌(Breast cancer)或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病史,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較高。

建議可定期篩檢檢查,特別是上述4種高危險族群。

基因也是卵巢癌的危險因子!

口腔癌10大前兆!自我檢查方法「白斑長在這」惡性腫瘤機率最高

台灣口腔癌(Oral cancer)發生率於過去40年來持續上升,目前已高居世界第一,即便許多口腔癌患者在治療後倖存,依然會有吞嚥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等嚴重影響,因此平時若有嚼食檳榔、抽菸習慣的高風險族群,可利用早晨起床刷牙之際,檢查口腔內部是否有白斑、黏膜異常等狀況。

然而,仍有不少人會誤以為以上口腔症狀,是由年紀大或罹患牙周病所引起,而輕忽其嚴重性,事實上,這些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前兆。今天《Hello健康》將介紹口腔癌變的10大前兆,以及正確該如何做好口腔自我檢查,以利於癌症早期及時就醫,提高治癒機會。

口腔癌前兆會痛嗎?10大「口腔癌前兆」一次看

口腔癌是發生於口腔內部惡性腫瘤的總稱,但多數情況下屬於鱗狀細胞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各種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顎部、上顎竇及顎骨等處。

口腔癌初期的疼痛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無論進食或說話皆與健康者無異,直到腫瘤擴大發展為口腔癌晚期才來求診,卻已錯失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良機。

口腔癌通常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且以男性居多。以下列出口腔癌最為常見的10種前兆,如您發現口腔內符合下列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口腔癌前兆1. 白斑

口腔內白斑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最常見於頰黏膜,牙齦黏膜和下唇等處;倘若白斑出現在舌頭兩側和下唇,則最容易滯留且發育不良或發展為惡性腫瘤。

據研究發現,白斑導致惡性病變的發生率約在3.6%~17.5%之間,還有多達19.9%的白斑病變可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非典型增生現象,需接受專業檢查已確認是否為口腔癌表現。(延伸閱讀:舌頭生白斑和黑毛?秒懂7種口腔疾病

口腔癌前兆2. 紅斑

紅斑、白斑與疣狀增生並列台灣3大最主要的口腔癌前兆,口腔黏膜上呈現的紅色斑塊常見於口底、舌側、大臼齒後墊和軟腭上。

當紅斑突然變大、出血或形成長久不癒的潰瘍,造成口腔組織退變時,轉變為口腔癌的機率就會因而提高。(延伸閱讀:嘴巴破:嘴破的症狀、原因、治療、改善方式) 口腔癌前兆3.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口腔黏膜下組織層會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的現象,病患可能會開始對刺激性食物出現敏感或疼痛,甚至出現黏膜泛白、觸感變硬的症狀。

在台灣,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原因主要為長期嚼食檳榔、吃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維生素B群,而據台大醫院的衛教文章顯示,高達9成以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患者,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由於大量膠原蛋白會因此沉積在黏膜下層,使血管狹窄及表皮變薄,黏膜保護力因此隨之減少,而致癌物也容易通過表皮障壁,使組織產生惡性變化。 口腔癌前兆4. 疣狀上皮增生

疣狀上皮增生同樣也是因嚼食檳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變,表皮會因而向外增生,呈現如疣狀或花椰菜狀的外觀,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組織會呈現白色或紅色。疣狀上皮增生經常出現於口角、口腔底、口腔內兩頰等處。

口腔癌前兆5. 口腔潰瘍

許多人認為口腔潰瘍是因為火氣大所致,其實若非糖尿病患,一般人口腔潰瘍超過2週以上未癒合,應盡快至醫院做活體組織切片檢查,以防口腔癌找上你。 口腔癌前兆6. 碰觸後容易出血的腫塊

口腔內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並且在觸摸之後發生出血的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口腔癌前兆。 口腔癌前兆7. 口腔黏膜顏色出現改變

如果口腔黏膜的顏色變白、紅、褐或黑色,而且無法抹去,或口腔內壁原本就有的痣面積突然變大,表面增高、觸感粗糙,還出現潰瘍及色澤上的改變,就可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

口腔癌前兆8. 張口困難、角度受限

習慣嚼食檳榔的人可能會因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導致嘴巴開合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因此影響進食意願與效率,若發現此種症狀,應及早至醫院檢查是否罹患口腔癌。 口腔癌前兆9. 舌頭運動異常與知覺改變

舌頭的活動性會受到限制,知覺也可能發生變化,導致病患咀嚼、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使舌頭半側失去知覺。 口腔癌前兆10. 顎骨局部腫大與牙齒搖動

顎骨可能會產生局部性腫大,造成臉部左右不對稱,有時還可能合併牙齒搖動等症狀,而前述症狀容易與牙周病混淆,須請牙科醫師針對此部分進行診斷。

以上10種口腔癌可能出現的癌前病變並非一定會造成口腔癌,但若長期置之不理,未來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將顯著提高。

政府補助!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國民健康署有效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風險。(推薦閱讀:癌症診斷的目的與方法:5種常見癌症診斷方式)

口腔癌自我檢查

若想要及早發現口腔是否出現口腔癌前病變,可以趁著刷牙時,仔細檢查以下4個部位: 嘴唇:用手指把下唇拉下,檢查顏色與組織,上唇也同樣翻開檢查。 兩頰內側:用手指扳開內側,檢查是否有紅、白或深色斑點。以手指摸牙齒與臉頰間的部位,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平滑。 舌頭:將頭往後仰、嘴巴張大、檢查顏色有無異樣,或有無硬塊,再把舌頭由嘴巴左端移到右端,檢查其靈活程度,同時檢查舌頭兩側。(延伸閱讀:舌頭異常疼痛?搞懂口腔疾病找真相) 口腔底:以一隻手指觸摸口腔底部,檢查有無異常的硬塊。

除了自我檢查外,更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如有上述可疑症狀,或發現有超過2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就應立即就醫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