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癌早期症狀「像感冒」易忽略!存活率、治療後遺症一次看

下咽癌早期症狀「像感冒」易忽略!存活率、治療後遺症一次看

下咽癌屬於頭頸癌的一種,發生率僅次於口腔癌、口咽癌;由於症狀與耳鼻喉疾病相似,容易忽略或誤診,因此發現時經常都是晚期。

Hello健康》帶您了解下咽癌的症狀、原因、治療方法、後遺症及存活率。 下咽位置在哪裡?

咽(Pharynx)是一條連接口腔、鼻腔、食道和氣管的圓錐形通道區域,位於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是發聲的重要器官。在臨床醫學上,依據前方對應的部位,咽通常分成3部分: 鼻咽(Nasopharynx)

口咽(Oropharynx) 下咽又稱喉咽(Laryngopharynx),位於口腔、氣管與食道的交接處,由梨狀窩、後咽壁和環狀軟骨後區等3個構造組成;研究指出,約70%的下咽癌生長於梨狀窩區域。 下咽癌是什麼?

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ncer)顧名思義就是原生於下咽的惡性腫瘤,好發於55~70歲的男性,主要的致病原因包含抽菸、過量飲酒及嚼食檳榔,這些不良嗜好也可能引發食道癌或其他種類的頭頸癌,所以經常與下咽癌同時發生。

研究指出,約有20%的下咽癌病人同時患有食道癌,相關性極高;此外,人類乳突病毒也是造成下咽癌的可能原因之一,不過在頭頸癌中,人類乳突病毒與口咽癌的關聯性更高。

頭頸癌分5種,致病原因和菸、酒有關

依據癌症原發部位不同,頭頸癌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等。(延伸閱讀:頭頸癌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速懂頭頸癌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根據統計,超過75%的頭頸癌患者病患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因此抽菸、喝酒已被證明會造成頭頸癌。 每天抽1包菸,罹患頭頸癌的機率高於未抽菸者2倍 每天喝酒,罹患頭頸癌的機率高於未喝酒者約2~3倍 每天抽菸及喝酒持續20年,罹患頭頸癌的機率增高到近40倍

此外,台灣特有的嚼檳榔文化,也被證實與口腔癌的罹患有關,故減少抽菸、喝酒、嚼檳榔,是避免頭頸癌的第一步。

下咽癌原因

下列風險因子也可能導致下咽癌:

飲酒 嚼檳榔 抽菸 營養不足 長期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慢性刺激 缺鐵性吞嚥困難(PVS)

有風險因子並不意味一定會得癌症,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有罹癌風險或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向醫生諮詢。 下咽癌早期有哪些症狀?下咽癌症狀一覽

下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見包括耳朵痛、喉嚨痛(治療後仍持續痛)及咽喉異物感等,因此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混淆;隨著腫瘤長大,病患會產生頸部腫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呼吸喘鳴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下咽癌的症狀: 口臭 咳血 耳朵痛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咽喉異物感

頸部淋巴結腫大 聲音變沙啞(末期癌症) 喉嚨痛(治療後仍持續痛) 吞嚥困難或疼痛(通常會因拒絕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

下咽癌檢查方法 1.理學檢查

醫生藉由喉反射鏡或軟式纖維喉內視鏡,檢查腫瘤位置、侵犯的範圍及聲帶運動的情形;對頸部進行觸診,確認癌症是否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2.影像學檢查

透過頭頸部的電腦斷層檢查(CT)及核磁共振(MRI),檢查下咽癌的侵犯及轉移程度,為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有時會輔以胸部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有無肺部轉移;肝臟超音波、全身骨骼掃描的檢查,則可排除肝臟和骨骼轉移的可能性。 3.咽喉顯微直視鏡檢查

在全身麻醉時,經顯微直視喉鏡採集組織標本做病理切片檢查,並可標記的腫瘤位置、範圍,作為手術時的依據。 4.食道鏡及氣管鏡檢查

下咽癌的病患原則上都需接受食道鏡的檢查,確認癌細胞向下侵犯的範圍,以及有無第二處食道原發癌存在的可能性;此外,若懷疑氣管受癌細胞侵犯時,也需做氣管鏡來確定。 下咽癌治療

下咽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化療合併放射線治療等方法。 1.手術治療 部分咽喉切除術

下咽癌早期,癌細胞尚未侵犯到真聲帶或環狀軟骨侵,可施行此種手術;僅切除腫瘤,仍可保留喉部,發聲、呼吸及吞嚥等機能都不會在術後受到太大影響。 全咽喉切除術

下咽癌晚期,喉部通常已被癌細胞侵犯,因此喉部也需要一併切除;全喉切除後,下咽部的缺損可直接縫合,或以組織瓣來重建吞嚥道;術後病患的呼吸道、吞嚥道即分離,進食時仍由口,呼吸則由位於胸骨上緣的氣管造口進行。

全咽喉切除術後,病患發聲將會有所不便,但仍可靠輔助方法發聲。  頸部淋巴結清除手術

若癌細胞轉移至頸部淋巴結,便可能需同時進行此種手術,一併治療頸部;然而,一旦癌細胞轉移至有頸部淋巴結,預後通常較不理想。 2.放射治療(俗稱電療)

下咽癌若早期發現,有機會使用放射治療將癌細胞殺死,但由於發現時,通常都是第三期以上,因此一般來說都需合併放射治療及化療同時進行。

放射治療也用於下咽手術後病理報告發現有危險因子時的追加治療。 下咽癌放射治療後遺症 第1~2週:皮膚會出現輕微紅斑 第2~3週後:紅斑顏色逐漸變深並發癢 第3~4週後:乾性脫屑、膚色更暗沈等 第4~5週後:可能會導致濕性脫屑、皮膚潰瘍等現象,若患者隨意搔抓,易併發細菌感染,甚至可能被迫需要中斷放療,延長療程的時間。 3.化療及標靶治療

化療除了會與放療合併進行外,也常用於根治性或緩和性治療: 根治性化療:先注射藥物使腫瘤初步縮小,再搭配後續的手術或放射線治療。 緩和性化療:用於癌症末期,目的是減緩腫瘤出血、呼吸道阻塞等症狀,而非治癒癌症。  4.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屬於化療的一種,可更精確地殺死腫瘤細胞,減少傳統化療藥物的毒性及副作用。目前的標靶藥物無法證實能夠單獨用於治療下咽癌,通常會併用其他傳統治療方式,例如放射治療。 下咽癌的轉移與存活率

研究指出,發現罹患下咽癌時,70%的病患都已轉移到頸部淋巴結,20%的病患則會出現遠端轉移,常發生的位置依序為肺部、骨骼及肝臟等部位。

醫學文獻指出,下咽癌3年的平均存活率為30~60﹪,5年的平均存活率為25~30﹪;但若為第一期或第二期,存活率可高達80-90﹪。

唾液腺癌6大症狀「死亡率超高」 原因、分期、治療一次看

唾液腺癌雖罕見,死亡率卻極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待患者臉部出現不明腫塊、吞嚥困難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

Hello健康》帶您認識唾液腺癌的症狀、原因、檢查及治療方式。 唾液腺是什麼?

唾液腺負責產生唾液,釋放至口腔中,可以幫助消化食物的酶;唾液中含有特殊的酵素與免疫球蛋白,有抗菌的功能;此外,唾液還能維持口中的酸鹼值穩定,進而保護牙齒琺瑯質,預防蛀牙。

人體的唾液腺包括了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與小唾液腺等4個部份:

腮腺:最大的唾液腺,位於每隻耳朵的前面和下方;約80%的唾液腺腫瘤源自於此腺體,其中約20%為惡性。 頜下腺:位於頜骨下方,約10~15%的唾液腺腫瘤源自於此,下頷腺腫瘤則約有50%的機率為惡性。 舌下腺與小唾液腺:位於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體積較小且出現腫瘤的機率較低,但若產生腫瘤,超過50%為惡性。

唾液腺腫瘤約占所有頭頸部腫瘤的3%,值得注意的是唾液腺體積愈小,產生腫瘤後惡性的機率愈高。 唾液腺癌是什麼?

唾液腺癌是癌細胞在唾液腺組織中形成,屬於非常罕見的疾病,罹癌佔比低於1%,約佔頭頸癌的3~5%,是發生率較低的罕見頭頸部惡性腫瘤。(延伸閱讀:頭頸癌是什麼?有哪些症狀?速懂頭頸癌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研究顯示,唾液腺癌好發年齡介於60~70歲,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3倍,臨床上經常出現頸部淋巴結及遠端轉移,再發性極高、生存率低。 唾液腺癌的原因

多數唾液腺癌的病因不明,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 高齡年長者:雖然唾液腺腫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最常見於年長者。 工作場所接觸特定物質:工作涉及橡膠製造、石棉開採和管道工程會提高罹癌風險。 淋巴腺疾病:研究發現,曾患淋巴腺疾病,發生唾液腺腫瘤的危險性較大。 頭頸部曾經過X光照射:頭、頸部接受X光照射、孩童接受輻射治療是重要風險因素。

由於目前唾液腺癌原因不明,有風險因子不代表一定會罹癌;無風險因子也不代表無罹癌風險。若認為自己可能有風險,請立即諮詢醫師尋求建議。

唾液腺癌的轉移與分期

研究指出,約60~80%的唾液腺管癌患者會有淋巴結轉移,30~60%會遠端轉移,最常見為肺轉移,其次為肝轉移、骨轉移。

唾液腺癌可分為以下四期: 唾液腺癌初期:腫瘤不超過2公分,且癌細胞尚未到達淋巴結。 唾液腺癌二期:腫瘤大於2公分,但不超過4公分,且尚未轉移至淋巴結。 唾液腺癌三期:腫瘤大於4公分,或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結。 唾液腺癌四期:屬於末期,腫瘤可能是任何大小,並且已轉移至下列區域: 附近的軟組織 皮膚、顎骨、耳道、面神經、顱底或頸動脈 頭部和頸部以外的身體遠處部位 大的淋巴結(超過3公分),與腫瘤位於頸部的同一側 任何大小的多個淋巴結,與腫瘤位於頸部同一側

任何大小的一個淋巴結,與腫瘤位於頸部對側 唾液腺癌的症狀

唾液腺癌的症狀包括腫塊、或吞嚥困難,但也可能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並在患者接受定期牙科檢查或身體檢查才中發現。

唾液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耳朵、臉頰、​​下巴、嘴唇或口腔內的腫塊(通常無痛) 臉上的疼痛不會消失 液體從耳朵流出 面部麻木或無力 嘴巴難以張開 吞嚥困難

如果您有上述任何情況,請諮詢醫生尋求進一步建議。 唾液腺癌的檢查方式

如有發現異常腫塊,建議可先至耳鼻喉科門診接受專業診斷,唾液腺癌的檢查方式包括: 身體檢查和健康史:檢查是否有腫塊、不尋常的特徵,詢問健康習慣及過去的疾病和治療史。 MRI(核磁共振) CT掃描(電腦斷層掃描) PET掃描(正子放射斷層) 內視鏡檢查 活組織檢查 細針抽取法(FNA):用細針取得組織,為最常見的檢驗方法。 切片:切除部分腫塊或看起來異常的組織樣本。 手術:若在FNA或切片檢查無法診斷出癌症,則可考慮切除腫塊,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由於唾液腺癌難以診斷,建議由有唾液腺癌診斷經驗的專業醫生進行檢查。

唾液腺癌3大治療方法 1. 外科手術

手術切除是唾液腺癌常見的治療方法,醫生會切除腫瘤及週邊組織,有時還會合併淋巴結切除手術,以求徹底去除癌細胞。

經歷手術後,部分患者可能需接受放射治療,以殺死手術無法清除的殘留癌細胞;手術後為降低癌症復發風險,則可能會進行輔助治療。 2. 放射治療

用高能量X光或其他輻射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唾液腺癌多為鱗狀扁平的上皮細胞癌,對於放射線照射較敏感,因此常作為主要療法,或手術切除的輔助療法;放療療程通常7週,第1週後就會開始有副作用:唾液減少、口腔乾澀、食物不易軟化及咀嚼費力等。

放療長期副作用後有口乾、牙照顧不易等狀況,應適時保持口腔清潔與牙科定期追蹤檢查,以減少蛀牙產生。被照射過之神經肌肉組織容易纖維化或早期退化,依照射部位不同,可能有張口困難、肩頸部組織僵硬、吞嚥困難、視覺聽力退化等。雖然有些副作用可用藥物來減輕,但最重要的是及早適度進行復健、運動並持之以恆,可減輕及預防嚴重慢性副作用的產生。 3. 化療

透過藥物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化療藥物可通過口服或註射到靜脈或肌肉中;唾液腺末期可使用化療與放射線合併治療,但化療目前並未列入唾液腺癌的標準療法,因此仍需藉由醫師專業診斷後決定是否進行。 唾液腺癌的死亡率、生存率

唾液腺癌多數病患5年內死亡,死亡率達60%至75%,惡性度極高。研究顯示,唾液腺癌第一期5年生存率平均86%,第二期5年生存率平均66%,第三期53%,第四期32%。

1/3血癌是這種!淺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症狀、治療及存活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有2,612位白血病案例,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比例最高達32%;在AML病患中,有11%未接受治療,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無法治療嗎?《Hello健康》向您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症狀,以及相關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什麼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因骨髓內的骨髓母細胞(或稱骨髓芽細胞)發生癌變,導致芽細胞大量增生,也就是所謂的「未成熟白血球」。這些白血球會佔據骨髓空間,進入血液循環,導致紅血球、血小板等細胞的數量下降。

為什麼會罹患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3點: 由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發展而成。 部分AML患者有FLT3、c-KIT和RAS等基因突變型態,可能是染色體易位(轉位)、缺失、倒位或重複所致。 其他致癌因素,例如長期接觸苯這類化學物質、抽菸、白血病家族史、暴露於輻射環境、遺傳疾病(如唐氏症)及病毒感染(如HTLV-1)等。

AML與白血病家族史的關聯較小,65歲以上老年男性為AML的高風險族群。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分類

雖然白血病不像其他癌症可根據腫瘤大小、擴散狀況來分期,但可依據不同染色體變異與細胞分化,分成以下8種類型: M0:急性低度分化白血病(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leukemia) M1:急性未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 M2:急性成熟骨髓芽球性白血病 M3:急性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 M4:急性骨髓單核球性白血病 M5:急性單核球性白血病 M6:急性紅血球性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細胞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

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夜間盜汗、食慾減低和莫名的體重下降等,不過AML患者的疾病進程通常較快,有利於患者早期發現,其症狀的變化主要和以下3點有關:

紅血球不足:患者有貧血、臉色蒼白、頭暈、呼吸困難或急促、頭痛及疲倦等症狀。 正常白血球不足:AML患者體內雖有大量未成熟白血球,但因不具備正常白血球的功能,一再發生感染或發燒。 血小板不足:患者的凝血功能下降,容易發生牙齦流血、流鼻血、皮膚有點狀或塊狀出血。

患者還可能會有骨頭或關節疼痛,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因白血球不正常積聚在肝或脾臟,導致腹脹。

在罕見的情況下,大量的不正常白血球還可能會堵塞血管,若發生於肺部就會引起呼吸困難;若是眼部則會影響視力。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診斷方法

常規血液檢查(Complete blood count, CBC)可提供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值,若懷疑是白血病,則會進一步利用骨髓穿刺,抽取極少量骨髓液做抹片檢查,觀察血球的分化情形,以便判定是何種白血病與擬定未來的治療策略。

由於AML是因為芽細胞異常增生,經常可在健康檢查或其他需要抽血的情況下被檢測出來。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方法

AML患者以化療作為治療主軸,依序為「誘導」、「鞏固」、「維持」,一開始會先採用7+3療程:注射Ara-C藥物7天加上Idarubicin或Daunomycin注射3天,約7成的病人會獲得改善。

癌細胞數量大幅減少後,病人的症狀會得到緩解,不過仍須繼續接受鞏固化療,以2+5療程(為7+3的減量版)避免血癌復發。若能進行骨髓移植(幹細胞移植),就能提高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癒率;患者可能需服用免疫抑制劑來減低排斥反應。接受骨髓移植前或鞏固治療後,患者會視情況進行維持性化療。

M3 AML治癒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急性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簡稱APL或AMPL)的病人,在接受分化誘導治療時,可選擇使用ATRA全反式維甲酸(或稱全反式維生素A酸),搭配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高達9成患者會出現緩解,缺點是只要停藥便容易復發,因此也有療程是在初期以全反式A酸治療,隨後再使用傳統化學療法降低復發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方針也須視患者年齡而定,年輕患者較適合比較積極的治療方式,以痊癒作為目標;老年人主要在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標靶藥物提升高齡患者存活率

部份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並未接受治療,這可能是因為患者認為白血病的治癒率不高,拒絕治療,或因病情快速發展,在接受治療前離世,因為AML患者未治療的存活率可能只有幾個月。

過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除了化療與骨髓移植外,幾乎沒有其他治療選擇,然而高強度的化學治療往往對高齡病患造成威脅,因此有時可能會採取姑息治療的方式,減少癌友的痛苦。

然而目前已有不少標靶藥物,可代替副作用比較強的傳統化療,減少病患體內的癌細胞數量。若有機會進行骨髓移植,病患的存活率便會明顯增加。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預後和存活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緩解率佳的血癌類型。基本上,接受誘導治療的AML患者,有60~70%機率可完全緩解,然而緩解不代表白血病不會復發;也因為如此,在後續鞏固化療的部分,3年以上的存活率會降低至20~30%;所以最好還是接受骨髓移植。若接受骨髓移植(以異體骨髓移植為佳),超過5成患者的存活率可達5年以上。

「肝膽相照」膽管癌致死率更高!症狀、治療與預防建議

成語有云「肝膽相照」,意指肝與膽是彼此相連、關係密切的器官;一般民眾對於肝癌的預防與重視日漸提升,但對於致死率更高的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卻不甚了解;究竟少見的膽管癌有何症狀?為何致死率比肝癌更高?《Hello健康》帶您了解膽管癌會有什麼症狀?哪些人屬於膽管癌的高風險群,以及該如何降低自己罹患膽管癌的機率。

膽管與肝臟的關係為何?

肝臟除了有肝細胞,裡面還布滿像水管一樣的通道,稱為膽管;肝細胞製造的膽汁,有乳化脂肪、幫助人體吸收的功用;膽管的功用,就是輸送膽汁到膽囊儲存,接著,膽汁再排到十二指腸消化食物。

膽管位於肝臟以及十二指腸之間,若膽管上皮細胞長出惡性腫瘤,即發生所謂的「膽管癌」,也是除了肝癌之外,第二常見的肝膽惡性腫瘤。 膽管癌可分為哪幾種?

依照腫瘤發生位置不同,膽管癌分成以下3種: 肝門部(肝外)膽管癌:肝外膽管癌的患者較多,不過因肝外膽管癌的腫瘤長在左右肝管上,很難經由影像檢查出來,許多患者往往直到膽管阻塞引發黃疸症狀時,才會被診斷出膽管癌。 肝內膽管癌:這類的膽管癌患者較少,不過相較肝外膽管癌,這類型的腫瘤長在肝臟裡面,較易經影像檢查發現,不過也經常被誤診斷為肝癌。 遠端膽管癌:是肝外膽管癌的一種,腫瘤位於遠端區域,是總膽管穿過胰腺並進入小腸的地方。

膽管癌患者為何出現黃疸?

由於膽管癌通常初期症狀並不顯著,加上膽管左右兩側都有,就算其中一邊的膽管嚴重阻塞,另一邊還是可以照常運作,病患常難以察覺;建議當出現下列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萬一罹患少見的膽管癌,仍有機會提高治療成功率: 右上腹側疼痛 噁心 茶褐色尿液 體重莫名減輕 食慾不振

除上述症狀外,若出現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可能會因膽管阻塞,出現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等症狀,也因而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 罹患膽管癌的高風險因子為何?

目前膽管癌確切成因未明,大部分膽管癌病患並無明顯的危險因子,但以下造成膽管慢性發炎的疾病或慢性膽汁鬱積,可能比一般人容易罹患膽管癌,務必要小心: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簡稱PSC) 膽道寄生蟲感染(如東南亞國家常見的寄生蟲「中華肝吸蟲」) 纖維多囊腫肝疾病 膽管結石(包括肝內膽管、總膽管及膽囊結石) 先天膽道異常 發炎性腸炎(IBD)  慢性B/C肝炎及肝硬化

膽管癌治療方式為何?

確診膽管癌後通常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治療: 外科手術:為最直接的治療方式,並依腫瘤生長處而提高手術困難度。像是許多膽管腫瘤經常長在血管與神經豐富的肝門或總膽管一帶,導致切除病灶時難度更高;若腫瘤長在肝臟裡,即使較易切除,但由於症狀不明顯,手術時往往已是膽管癌末期,手術的預後也較其他病症略差。 光動力刀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患者透過口服、靜脈注射、或局部塗抹的光敏劑,因具有局部滯留於腫瘤組織內的特性,當醫師將藥物送到腫瘤處後,再利用特定波長之光照將藥物活化,進而消滅癌細胞。雖然預後與存活率較高,但缺點是費用相當昂貴。 膽管癌預後存活率為何?

雖然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膽管癌,但治療成效通常不如預期,腫瘤長在肝臟裡面的膽管癌5年後的存活率約25~33%;腫瘤長在膽管附近的膽管癌,5年後存活率更低,僅10~15%。正因預後成效不佳,也因此如能積極預防、發現病徵以及早治療,或許將有截然不同的治療成績。

定期檢查+預防 4招遠離膽管癌

既然膽管癌病徵不大明顯,預防膽管癌就應從改變生活型態與定期檢查做起。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 避開高熱量與高油脂食物 控制體重 避免抽菸與過度飲酒(延伸閱讀:別再抽啦!6個戒菸方法拯救肝癌患者) 規律運動

在膽管癌篩檢的部分,除了衛福部目前提供40~65歲成人每3年1次健康檢查外,未補助對象也建議每1~3年自費接受健康檢查,尤其是肝炎患者,更應透過腹部超音波確認膽管是否有惡性腫瘤存在。

發燒、咳嗽可能是淋巴癌!了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6大症狀、分期及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有近3千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死亡率排名第9。

為何會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有哪些治療方法?《Hello健康》為您說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起因、症狀、分期及治療。 什麼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淋巴瘤指人體中的淋巴球轉為惡性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受限制,可從單一的淋巴結擴散至全身,俗稱淋巴癌。淋巴癌又可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以及何杰金氏淋巴瘤。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又以下列2種最為常見: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非特定周邊T細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TCL-NOS)

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原因

目前醫學界認為可能導致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原因: 免疫系統功能不全:曾接受器官移植並服用免疫制劑者,或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HIV感染者,較容易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細菌、病毒感染:病毒會影響淋巴球,進一步轉變成淋巴癌;有可能造成感染的病毒,例如第1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C型肝炎病毒或伊波病毒(Epstein-Barr virus)。 環境:長期暴露在殺蟲劑或染髮劑等化學製劑環境中,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機率也較高。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症狀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依侵犯部位不同,會出現6大症狀: 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常見的淋巴結腫大部位如頸部、胯下、鼠蹊部。 肝脾系統:若肝脾腫大,會造成腹痛。 腸道系統:腸道系統的淋巴腫大會出現胃潰瘍、胃出血或胃穿孔等問題。 呼吸系統:以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為主。 骨髓系統:若骨髓遭侵犯,造血功能會變差引發貧血;血小板減少則會造成不正常之出血。 神經系統:癌細胞入侵脊椎管造成疼痛、感覺異常,甚至出現神智異常。

除了上述症狀外,病患也會有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或疲勞等問題。

淋巴癌分期:第一、二、三、四期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臨床上以侵犯廣泛程度作為分期基準,其差異說明如下: 第一期:僅有1處淋巴結有癌細胞。 第二期:2處以上的淋巴結有癌細胞,且這2處淋巴結在橫膈膜的同一側。 第三期:癌細胞已擴散至橫膈膜的2側。 第四期:身體有多處淋巴結被癌細胞侵犯,或是單一臟器伴隨遠端癌細胞侵犯,例如肝或肺。

以上4期皆有A、B期之分,若病患症狀出現超過38度發燒、夜間盜汗、體重在半年內突然減輕10%時,可診斷為B期,若無這些症狀者則為A期。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診斷方法

除了詢問病史、臨床症狀之外,醫師也會藉由下列方式檢測其他器官是否受到癌細胞的侵犯: 觸診:觸摸頸部、胯下、鼠蹊部是否有不正常的淋巴結腫大。 抽血:若有貧血、血小板減少,可能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所造成。 胸部X光:檢查胸腔是否有遭癌細胞侵犯。 腹部超音波:偵測肝臟或脾臟是否有被侵犯跡象。 骨髓切片:檢查骨髓是否受到侵犯。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3種治療方法 放射線治療:以鈷六十為主,主要治療第1、第2期的病患。 化學治療:若為惡性腫瘤病患,則需使用化療。化療為每3至4週施打1次,總共需要6至8個療程;部分醫師會採取密集治療的方式,提高治療效率,每週施打1次化療,隔週使用不同的藥物來減少抗藥性。 混合放射線與化學治療:適合腫瘤侵犯至鼻腔、腦部、脊椎或是腫瘤已經大於8公分的病患。

淋巴癌第四期能活多久?腫瘤惡性度影響淋巴癌治癒率及存活率

繼《淋巴結腫大看哪科?如何治療淋巴癌?解說淋巴癌檢查、診斷及分期》後,相信大家對淋巴癌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於病友或家人來說,最關心的是淋巴癌治癒率與存活率,雖然這些都只是參考數值,但也讓人們做好心理準備,鼓起信心一起對抗病魔。《Hello健康》為您說明兩大淋巴癌:何杰金氏淋巴瘤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預後、治癒率及存活率。 何杰金氏淋巴瘤治癒率、存活率較高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患者的預後普遍良好,一方面是發病的高峰年齡在 20~30歲,相對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大多於老年發病,前者可選擇的治療方式較多,術後的恢復也較好。(延伸閱讀:淋巴結腫大

不僅如此,何杰金氏淋巴瘤也不容易轉移,而且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良好,減少術後不斷復發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何杰金氏患者若是在早期(一、二期)就發現,治療成功率可達80%,即使到了第三或第四期確診,患者10年的存活率也分別有50%或60%;因此癌友們不必氣餒,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成功抗癌的機率不低。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較致命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種類繁多,可依照其腫瘤結構與發展速度分成低惡性度與中、高惡性度等兩種。國人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比例較高,又以老年人居多,預後狀況較差。(延伸閱讀:發燒、咳嗽可能是淋巴癌!了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6大症狀、分期及治療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根據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共有2,725人確診,其中超過半數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共1,403人。此種淋巴瘤屬於中、高惡性度,也稱為「侵襲性淋巴瘤」,因此發展速度快,致命率高。

目前在治療上主要是採行CHOP(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 Prednisolone)化療搭配抗CD20單株抗體,不過也因為患者非何杰金氏患者罹患年齡通常較大,因此化療藥物的劑量可能需要減少,相對也提高淋巴癌復發的機率。

淋巴癌第四期能活多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存活率

低惡性度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5年存活率約70%,但因較容易轉移與復發,需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中、高惡性度的腫瘤若能早期治療,多數患者在化療後都有明顯的改善,甚至比起低惡性度淋巴瘤,更容易將癌細胞完全清除,達到治癒的效果;不過若是拖到淋巴癌第四期(末期)才發現的話,存活率可能只剩下20%。

以上都是統計數字,抗癌不僅依靠醫師的專業,病友的信心和家人的支持都是影響治療成果的重要因素。有些患者除了常規醫療外,還會轉向民俗療法,建議病友還是先與醫師詳細討論,以免影響正常療程的進行,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淋巴癌初期症狀、先兆有哪些?淋巴癌6大症狀、原因詳解

脖子腫一塊,摸一摸覺得是粉瘤就不以為意嗎?或許比想像的更嚴重,可能跟淋巴系統有關,意即可能罹患淋巴癌!淋巴癌通常由其他部位轉移所致。究竟淋巴癌初期症狀為何?有哪些先兆?在淋巴癌的類別中,有分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者差異為何?本篇文章《Hello健康》為您說明淋巴系統、罹患淋巴癌的原因,以及淋巴癌6大症狀。

認識淋巴系統

淋巴系統(Lymph)是人體免疫的重要環節,許多器官皆受到淋巴系統的保護,對抗感染和病菌。

淋巴系統可分為淋巴管、淋巴結及淋巴球等3部分。淋巴會在淋巴管中流動,將病原體帶回淋巴結進行過濾,此時可能會產生淋巴結發炎或腫大等免疫反應,但在病原體清除後,淋巴結通常會消腫。

什麼是淋巴癌?

淋巴癌最明顯的徵兆就是淋巴結腫大,這可能是癌細胞自他處轉移,或淋巴結自身出現癌變所致。由淋巴結癌變形成的惡性腫瘤也可稱為淋巴瘤(Lymphoma),並分為以下2種:

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延伸閱讀:莫名發燒又咳嗽可能不是感冒!了解什麼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症狀、分期及治療方式)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又可細分成以下3種:

B細胞淋巴瘤 T細胞淋巴瘤 NK細胞淋巴瘤 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差異?

臨床上,醫師會藉由切片檢查,觀看病理組織中有無李特.斯頓伯格細胞(Reed-Sternberg Cell,簡稱 RS 細胞),來判斷淋巴癌種類。若患者檢體有RS細胞,即屬於何杰金氏淋巴瘤。

何杰金氏淋巴瘤比較容易在頸部、胸部或腋窩形成,患者年齡層較年輕,約30歲;普遍預後情況較好,但罹患人數也較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沒有固定位置,患者年齡層較年長,多數為60歲以上長者,預後則視惡性程度而定。

以發病率來說,台灣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機率為何杰金氏淋巴瘤的9倍,因此多數淋巴癌死亡患者大都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在10大癌症死因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占女性第8位、男性第9位。

淋巴癌的初期症狀與先兆

換言之,淋巴結腫大為淋巴癌的症狀之一。在淋巴癌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頸部、腋窩或腹股溝的淋巴腺腫大;這些淋巴結通常無痛也不會紅腫,若會紅腫、發熱則通常是淋巴腺發炎。

頸部、腹股溝及腋下的淋巴結腫大,可透過觸診、自我檢查發現,但患者也可能因腫大體積過小而忽視。若腫大的淋巴結位於身體內部,無法透過觸診發現,就須接受深入檢查。

淋巴癌6大症狀

淋巴瘤形成位置的不同,患者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症狀,如腦部淋巴瘤會影響記憶與思考能力;腹部淋巴瘤可能造成下半身水腫或腹水;皮膚淋巴瘤則可能出現紅腫發癢、斑塊或結節;鼻腔淋巴瘤則是鼻塞、發燒等症狀。

淋巴癌常見的6大症狀如下:

發燒 皮膚起紅疹、發癢 體重減輕 夜間盜汗 咳嗽 呼吸困難或急促

讀者可用「燒、腫、癢、瘦、汗、咳」等6字搭配自我觸診,進行簡易判斷。若發現頸部、腹股溝及腋下有明顯腫脹,或症狀與上述情形十分接近,建議盡速就醫。

為什麼會罹患淋巴癌?淋巴癌原因說明

如同多數癌症,淋巴癌無法歸咎於單一原因,但特定族群或長期接觸特定物質的致癌率會較一般人高: HIV患者(延伸閱讀:HIV=AIDS?一次搞懂愛滋病毒和愛滋病的差異) 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第1型、第2型感染者 人類皰疹病毒第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稱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者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者 免疫功能缺損患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長期暴露於化學藥劑者

淋巴結腫大看哪科?如何治療淋巴癌?解說淋巴癌檢查、診斷及分期

相較於其它癌症,淋巴癌只要妥善接受治療,通常存活率和預後都不會太差。當然診斷時間的早晚影響仍非常大。 

繼《淋巴癌初期症狀、先兆有哪些?淋巴癌6大症狀、原因詳解》後,《Hello健康》帶您繼續了解淋巴癌的診斷、分期及治療方式。

淋巴癌的診斷與檢查

如上篇文章所述,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主要徵兆,在醫師檢查時,通常會先針對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淋巴結數量較多的部位進行觸診,再透過以下方式做進一步的診斷: 抽血檢查:

相較於一般人,淋巴癌患者的白血球和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與乳酸去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數值會升高,血小板和紅血球數量則會減少。 影像學檢查:

例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正子斷層掃描(PET scan)及超音波檢查等。 骨髓穿刺:

利用細針穿入骨頭,抽取部分骨髓樣本,檢查淋巴癌是否入侵骨髓。 活體組織切片檢查:

採取部分淋巴腫瘤的組織,經由顯微鏡觀測後,判定患者是否罹患淋巴癌與淋巴癌的分期。

淋巴癌該看哪一科?

我們通常會依身體的不適部位,決定要去哪一個專科就診,如感覺腋下淋巴結腫大,就去血液腫瘤科或一般外科,或發現頸部有莫名腫塊,去耳鼻喉科就診。

以下科別皆可協助淋巴癌診斷,若不確定,可先掛家醫科,由醫師診察後再決定是做進一步的治療或轉介。 家醫科 血液腫瘤科 耳鼻喉科 一般外科 內科 腫瘤醫學科

淋巴癌分期:第一、二、三、四期

淋巴瘤的分期通常以橫膈膜為界線,分為以下四期:

第一期:淋巴瘤僅出現於1個淋巴區,或淋巴瘤僅出現在淋巴系統以外的1個器官。 第二期:橫隔膜同側有2處以上的淋巴區遭到腫瘤侵犯,或是淋巴瘤出現在淋巴系統外的1個器官和同側之其他淋巴區。 第三期:橫膈膜上下兩側或脾臟都有淋巴區遭侵犯。 第四期:腫瘤侵犯淋巴系統外器官,如:骨髓、肝、肺及骨頭等。

另外,若臨床症狀發燒超過38度、夜間盜汗和6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10%者,醫師會在期別後加上一個「B」,如無上述症狀則加上一個「A」,輔助判斷病情。(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如何治療淋巴癌?

淋巴癌的治療會因腫瘤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如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因為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良好,因此會優先放療;但若期數已進展至第三或第四期,可能會搭配化療一併進行。由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對放療效果較好,也不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患者的預後和存活率通常良好。

不過,台灣的淋巴癌病患通常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依其病情發展速度,可分為低惡性度與中、高惡性度: 低惡性度:

腫瘤發展較慢,早期難發現,主要治療方式包含放療和化療;但是低惡性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面對化療的效果不佳,因此常有復發情形;可考慮使用抗 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單株抗體可和癌細胞的結構結合,讓免疫細胞辨識並將其殺死。 中、高惡性度: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展迅速,但結構較不穩;對於化學治療的反應良好,通常採用CHOP(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 Prednisolone)等4種化療藥物合併治療,不過能用化療根治的患者僅達30~40%。

針對復發病患,可考慮採用局部放療搭配化療,或是提高化療劑量,再搭配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或者透過抗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

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類型、症狀與治療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痣的存在,它可能長在臉上、手上或是任何部位,不過,你知道這些看似無害的痣,有可能成為黑色素瘤(Melanoma),並可能造成皮膚病變導致癌症嗎?《Hello健康》將帶您了解黑色素瘤是如何產生?以及該如何預防以避免危害我們的健康。

黑色素瘤如何生成、與痣的關係

簡單來說,黑色素瘤就是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在皮膚上過度堆積或聚集,造成皮膚表面產生黑色的斑塊。痣的生成是因為黑色素堆積而成,但並非所有黑色素瘤都由身上的痣演變而來;黑色素瘤除了可以從痣轉變之外,也可能出現在身體其他部位。 黑色素瘤的好發族群: 年齡:大多為20~50 歲的成人 生長部位:男性主要長在背部,女性則以腿部為主。

紫外線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會破壞皮膚細胞的 DNA。當然,這並非呼籲大家完全遠離陽光照射,畢竟想獲得足夠維生素D,仍須適度地曬太陽;但切記要做好防曬,避免在大太陽底下曝曬時間過長,若造成皮膚反覆曬傷,就容易提高罹患皮膚癌機率。

皮膚愈白,通常更容易曬傷,這也是為什麼白人罹患皮膚癌機率高居所有人種之冠;除了膚色,如果身上痣特別多,或是家族有黑色素瘤病史,也要特別注意預防黑色素瘤的產生。(推薦閱讀:皮膚曬傷怎麼辦?前中後期這樣照顧)

黑色素瘤的症狀與類型

想要區分黑色素瘤和痣,可以從大小、形狀和顏色著手觀察: 大小:痣的直徑通常不會超過6毫米(mm),但黑色素瘤則通常會大於這個尺寸,並有逐漸擴大的可能。 形狀:一般的痣都是呈對稱生長,兩側圓潤且顏色明顯,多呈現黑色橢圓狀;黑色素瘤的邊緣兩側則會呈現不對稱的形狀,例如:一側為圓弧,但另一側卻像是齒痕般的不規則形狀。 顏色:黑色素瘤的顏色可能不像痣一樣只有單純的黑色,有可能偏中心的部分是黑色,但是外側是淡黑色或是咖啡色。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可能為黑色素瘤的情況外,如果發現黑痣出現隆起、擴大、發癢或結痂、甚至流血,建議就診以獲得進一步診斷,提高及早發現黑色素瘤的機會。

黑色素瘤也可能會長在眼睛,但個案極少;其生長位置是在眼球,而非眼皮或是眼睛周圍;因此,若在照鏡子時看到眼球有黑色斑點,或是視線感覺被遮蔽,請盡速前往醫院做檢查。(同場加映:舌頭生白斑和黑毛?秒懂7種口腔疾病

黑色素瘤的診斷

為了確認到底是痣還是瘤?醫師可能會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診斷: 活體組織切片(Biopsy):也就是透過切除或針頭擷取部分受檢組織,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 淋巴結切片:若黑色素瘤深度超過1毫米(mm),可能已經由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透過此方式可了解黑色素瘤是否有擴散跡象。 其他的檢查方式:包含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MRI)或血液檢查等。

黑色素瘤的治療

若已經確定為黑色素瘤患者,早期發現且治癒的機率相當高,依據確診階段不同,有以下不同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醫師可以在黑色素瘤的癌細胞還沒轉移之前,利用手術將它移除;為了避免周遭的皮膚內還藏有微量癌細胞,除了切除腫瘤外,周遭 1.5~2.5 公分的皮膚,也可能納入手術切除範圍。 化療、放射線治療:當癌細胞已經從黑色素瘤經由淋巴系統擴散,單純的切除腫瘤就無法抑止癌細胞在其他部位肆虐,這時就需要利用化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將身體內的癌細胞殺死,而這樣的治療方法,有可能會損害其他正常的細胞,導致患者免疫系統癱瘓,身體變得十分虛弱。 新興的免疫療法:考量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對於人體的傷害程度,採用免疫療法可能對於癌症的治癒率有明顯提升,未來或許可成為末期癌症患者的另一線治療希望。

黑色素瘤擴散致死率高 預防首重防曬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擴散之後,致死率相當高;不管膚色偏黑還是偏白,想避免罹患黑色素瘤,建議做好防曬;以下防曬建議可供參考: 避免戶外活動:若在夏天太陽特別毒辣的季節,最好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在戶外活動,例如:早上10點至下午3點。 物理防曬:如果偏好到海邊戲水、浮潛或衝浪等戶外活動,比起塗抹防曬油或乳液,建議更應利用物理防曬方式,例如穿著水母衣來遮擋過量的太陽光照射。(推薦閱讀:曬傷恐增皮膚癌風險!黑痣變化要小心)

罹患乳癌怎麼吃:抗復發與治療飲食照顧

「吃」造成很多文明病,甚至與癌症的發生有關聯;但某些癌症如乳癌,雖無法藉由飲食預防,但透過健康飲食,仍有助維持身體最佳狀態,提升免疫力。乳癌患者可能會接受切除乳房手術及化療等治療,到底應該怎麼吃才能增強身體健康,加速康復並減少身體不適?《Hello健康》為您介紹預防乳癌復發的飲食原則,以及治療中的乳癌患者的飲食方針。同時也提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吃可降低罹患乳癌的建議。(同場加映:認識乳癌:乳癌風險、成因、症狀與預防

如何健康飲食預防乳癌復發?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指出,乳癌復發無法靠食物或營養補給品來預防,不過,國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有提供癌症預防指南,可用於幫助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包括以下飲食及生活方式: 多吃水果、蔬菜和穀類

大多數營養學家都認為,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可能比吃肉製品為主的飲食更健康,相較於肉類,水果和蔬菜的脂肪含量較低,纖維含量較高,且大多數都富含營養素;而且,水果、蔬菜和穀類含有抗氧化、抗雌激素和可能抗癌的化學預防物質(Chemopreventive properties)。

專家建議,每天應攝取 8~10 份五顏六色的水果和蔬菜,包含攝取 30~45 克纖維,其原因在於攝取高量纖維可能可透過改變荷爾蒙反應,進而對乳癌和其他與荷爾蒙分泌相關的癌症有幫助。(延伸閱讀:手術後的飲食怎麼吃?這些食物要多補充!

台灣癌症防治基金會也建議,預防乳癌可多吃以下蔬果: 海藻類:含葉綠素,具抗癌作用,所含的維生素 C 及類胡蘿蔔素可對抗自由基。 十字花科蔬菜:根據 Dr. Gaynor’s 理論,十字花科蔬菜能將身體中的動情激素由癌症誘發型轉成抗乳癌型。 多吃菇類:菇類含有刺激或活化免疫機能的成分。 青蔥科的蔬菜:青蔥類所含物質能刺激中和引發癌症自由基的酵素產生,青蔥類食物含皂素會預防癌細胞增生。

限制脂肪攝取量

試著每天攝取低於 30 克的脂肪,其中飽和脂肪中的熱量不超過整體的 10%。牛奶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而肉類可選擇瘦肉、魚和雞肉等家禽白肉。另外,避免反式脂肪,像是起酥油、人造奶油和市面上大多數的餅乾、零嘴、油炸食物、糕點或其他烘焙食品都含反式脂肪。 維持健康體重

體重超標女性的雌激素循環水平,比標準體重女性要高,近期研究指出,更年期女性的 BMI指數與乳癌之間有顯著的關係;建議體重超標女性先透過飲食調整減重後,再盡量維持運動習慣。(想要計算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歡迎使用我們的 BMI 計算器:計算 BMI 指數、評估體重狀況) 攝取大豆

大豆富含蛋白質、纖維、維生素 B 群、鐵、和大豆異黃酮。很多人可能都以為攝取過多黃豆容易誘發乳癌,或是乳癌患者不能喝豆漿等;根據研究,許多專家認為大豆有助於結合雌激素,並降低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症(如乳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高糖高油脂食物與乳癌的關聯

研究指出,從各種食物中獲取所需的營養,尤其是水果、蔬菜、豆類和全穀物等,人體感受最好,而且這些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所需的能量。

在多元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及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等總脂肪攝取量低的國家中,乳癌的發生率較低。一項研究指出,青春期攝取過多油脂的女性,即使沒有過重或肥胖,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更高;油脂含大量卡路里,攝取過多也容易生成脂肪,因此減少攝取卡路里,同時也可減少變胖機率。

高油脂飲食可能導致過重或肥胖,是罹患乳癌的危險因素,其中,若體重過重的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更高,因為身上多餘的脂肪細胞會產生雌激素(Estrogen),進而增加額外的乳癌細胞生長,提升罹患乳癌機率。(推薦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治療中的乳癌患者怎麼吃?

治療中的乳癌患者要攝取均衡營養,才可以恢復得更快,切勿因噎廢食,擔心脂肪可能造成乳癌,就滴油不沾;少量攝取健康的好油,對身體仍有其必要性,例如酪梨、堅果或富含油脂的魚類等。

對於接受治療中的患者來說,飲食原則都和上述預防乳癌及避免復發的建議一樣。食材要新鮮,且充分洗淨後再吃;少吃油炸或碳烤食物;餐餐別吃太飽,七分飽即可。

此外,手術後或接受化學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產生生理合併心理症狀,往往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口腔發炎等問題,可參考以下建議,幫助改善病患飲食情況: 若沒有食慾,用餐前可放鬆心情並適度運動。 少量多餐。 若有腹瀉情形,採用低渣飲食方式,吃纖維少的食物。 腹脹時,應避免食用易產氣的高纖食物,如豆類、牛奶或洋蔥。 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如雞、鴨、魚、肉類、蛋、牛奶、豆製品。 化療期間不建議斷食,注意營養均衡。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