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工作環境的粉塵!塵肺症不可逆,14大高風險職業公開!

小心工作環境的粉塵!塵肺症不可逆,14大高風險職業公開!

50多歲的劉太太來到診間,訴診動不動就咳嗽、喘及呼吸困難,而且症狀逐年惡化。醫師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肺部有許多白色棉絮,便問劉太太做什麼工作。劉太太說她是陶瓷工廠的作業員。醫師一聽覺得有異,細問工作內容為何?工廠是否有很多粉塵?工作有無配戴呼吸防具?最終發現劉太太罹患因長期吸入粉塵所致的塵肺症。

塵肺症為不可逆的症狀,許多工作例如裝潢業、建築業都容易導致塵肺症。《Hello健康》說明塵肺症的症狀及高風險族群為何。 塵肺症是什麼?

塵肺症係指長期吸入粉塵,使粉塵沉積於肺內,造成非腫瘤性的組織反應。塵肺症可分為許多種,包括: 矽肺症(Silicosis):長期吸入二氧化矽所致。 煤礦工人塵肺症(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又稱黑肺症,由吸入煤塵所引起。 石綿肺症(Asbestosis):石綿雖已於1989年禁用,但若過去曾暴露於高石綿濃度的環境中,仍可能引發石綿肺症或肺癌。 電焊工人塵肺症:又稱肺鐵質沉積症(Pulmonary siderosis),由吸入電焊所產生的氧化鐵燻煙及粉塵所造成。

塵肺症的原因與有害物質

長期暴露高粉塵環境,會使二氧化矽、煤及石綿等有害物質沉積於末梢支氣管與肺泡中,造成發炎與纖維化,影響氣體交換功能。依患者接觸的粉塵濃度、大小、接觸時間、肺部感染及個人體質,塵肺症快則4~5年發病,慢則10~15年。

導致塵肺症的常見有害物質包括:

結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英、方矽石、鱗矽石) 隱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髓) 非結晶型態游離二氧化矽(蛋白石、矽藻土) 煤塵 鐵粉 石綿纖維 粒徑小於4 µm的可呼吸性粉塵

塵肺症14大高風險職業 採礦 隧道工程 採石業 石匠或雕刻師 鑄造工 鼓風爐修補相關工程 噴砂業 砂石研磨 玻璃製造業 玻璃搪瓷 陶瓷製造業 石材製品製造業 製造或使用含碳化矽的研磨劑 使用結晶型二氧化矽作為填充物的顏料、橡膠、木工

塵肺症的症狀

塵肺症早期無症狀,或僅容易喘、覺得呼吸不過來。隨著患者持續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中,會漸漸開始咳嗽、呼吸困難、出現肺高壓合併心肺症或導致肺結核感染。

不同塵肺症的症狀和病程不同;矽肺症若以急性發展,患者可能在出現呼吸困難、咳嗽、體重減輕、疲倦等症狀後1年內死亡;慢性矽肺症則通常在暴露矽塵約10年後才會出現,症狀相似但病程緩慢。

煤礦工人塵肺症可能出現類似肺阻塞的症狀,尤其是抽菸者;電焊工人塵肺症則是初期無症狀,因此即使胸部X光發現異常,也容易被判定為是良性的。

塵肺症能治癒嗎?塵肺症的治療方法

塵肺症無法治癒,治療重點在於緩解症狀及重建肺功能。患者首要之急就是停止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之中,並在出現症狀時,使用以下藥物治療: 止咳化痰藥物:緩解咳嗽與濃痰。 止痛藥:減緩疼痛及不適。 呼吸擴張吸入劑:擴張肺部通道,增加呼吸量。 類固醇:減緩急性症狀。(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若從事前述高風險職業,或工作會接觸大量粉塵,建議工作時務必配戴防塵面罩。一般滅菌口罩或N95口罩皆無法防止粉塵入侵。日常生活中最好戒菸、維持營養均衡並適時運動,以維持肺部健康、減少可能傷害。

有氣喘能運動嗎?如何預防氣喘發作?氣喘病患運動注意4重點

運動是導致氣喘(Asthma)發作的原因之一,英國醫師約翰.弗洛耶(John-Floyer)早在1698年就發現這樣的現象。究竟有氣喘的人可以運動嗎?當氣喘病人要運動時,該如何避免氣喘發作呢?《Hello健康》帶您一探究竟!

運動影響氣喘3大因素

許多因素會提高氣喘的發作率,運動只是其中一,因此氣喘患者需減少接觸過敏原、穩定控制氣喘,方能減少運動氣喘的發作率。

氣喘的控制情況:若妥善治療氣喘,氣喘發作便不易惡化,反之亦然。 生活環境裡的各種狀況:生活中引發氣喘的原因,可能來自冷空氣、空氣濕度低、空氣中的汙染源、灰塵、香菸與煙霧、汽車排放廢氣及工業排放物(特別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吸入性過敏原、空氣微粒物質、呼吸道受感染、疲勞等。 運動的壓力:若持續運動,運動所引發的氣喘可能會更常發作。容易引發氣喘的運動包含有氧、賽跑及騎單車等。通常運動的強度愈高,喘不過氣的可能性愈高。

如何預防運動氣喘?氣喘病患運動4大重點

當氣喘症狀發生時,請立即停止活動或運動,以下提供4個運動前預防氣喘的方法:

暖身:運動前請先做好暖身,從和緩的散步開始,接著短跑30秒、休息60秒,反覆持續2~3次。平均暖身時間為5~10分鐘,老年人通常需要更長的暖身,運動的強度應該從低強度開始,再逐漸增加。 避免有害的環境因子:運動的地點選擇,請避免在有空氣汙染、灰塵、花粉、青草,或是乾冷的空氣中運動。 適時讓身體休息:不同的運動之間,應休息至少10分鐘或更久時間,讓身體緩和下來,尤其是年長者及身體狀況較差者。 服用藥物:在劇烈運動前20~30分鐘使用,預防氣喘發作。請務必依醫師指示服用。這些長期治療氣喘的藥物包括吸入性皮質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例如貝克美松(Beclomethth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替卡松(Fluticasone)。

身體活動過於激烈是導致氣喘發作的原因之一,但這不表示氣喘患者不能正常運動或參加體能競賽;相反地,近年研究顯示,長期的身體運動訓練,對氣喘的控制和減少氣喘發作住院的機率,有很大幫助。

若遵照以上的預防訣竅,因氣喘所苦的人,就能有效預防氣喘發作,甚至可以達成許多訓練和競賽的目標與成就,在美國於1996年參加奧運的選手裡,有近30%運動員患有氣喘,其中很多人最後都贏得奧運獎牌。

矽肺病是什麼?可以治療嗎?矽肺病3大症狀、致病原因完整看

雖然工作帶來了金錢,但也可能蘊藏著風險。比起辦公室的工作,工地或礦場這些工作區域,除了危險性高,也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Hello健康》為您介紹好發於工人的矽肺病(Silicosis),說明矽肺病產生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矽肺病是什麼?矽肺病的形成原因

矽肺病屬於塵肺病(Pneumoconiosis)的一種,罹患矽肺病的主因,多來自於工作場域的影響。在工程進行時,對石英、花崗岩、黏土和水晶的切削、鑽挖,都會使二氧化矽(Silica)飄散在空氣中。人體吸入後,無法正常代謝,只能沉積在呼吸道與肺部,產生疤痕造成纖維化,而且若二氧化矽的吸入量沒有達到一定程度,身體出現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難以察覺已罹患矽肺病。

矽肺病的3大症狀

矽肺病不會在吸入二氧化矽當下就發病,通常需要數年才會引發明顯症狀。一旦矽肺病的症狀顯現之後,即便已經遠離二氧化矽,也無法使病症好轉。以下為3種不同類型的矽肺病症狀:

急性矽肺病:數週到數年暴露在高濃度二氧化矽環境下,容易引起急性期矽肺病症狀,患者可能感到胸部疼痛、呼吸困難、發燒、咳嗽、身體虛弱和體重減輕等症狀,致死率高。 慢性矽肺病:患者若暴露於較低濃度的二氧化矽環境達10年以上,便可能出現此症狀。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只有咳嗽與痰液多,通常需要透過X光檢查才會發現罹病。慢性矽肺病患者可能會長期咳嗽,或出現腿腫、嘴唇發青,甚至在勞動時呼吸困難。 加速性矽肺病:處於高濃度的二氧化矽環境達數年以上,比起慢性矽肺病,發作更早,且惡化速度也更快。

矽肺病的併發症

由於感染矽肺病會造成肺部免疫力下降,提高了感染相關肺部疾病的機會,例如:結核病(Tuberculosis)、肺癌和慢性支氣管炎等。此外,也可能增加硬皮症(Scleroderma)、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及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機率。

矽肺病的治療與預防

以目前的醫學技術,無法治癒矽肺病。一旦二氧化矽進到肺部,造成纖維化後,便無法逆轉這個過程;因此,針對矽肺病的治療,重點在減輕症狀與減少汙染源,以下常見的治療方法: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ation):接受疫苗注射,可以降低細菌感染的機率。 定期檢查:定期照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CT),追蹤病情變化,觀察有無其它併發症出現。 氧氣治療:如果患者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過低,或者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可能會使用氧氣面罩或鼻導管的方式,進行供氧治療。 支氣管擴張劑:擴大呼吸道,讓患者的呼吸能夠更加順暢。 抗生素:若胸腔發生細菌感染的情形,使用抗生素予以治療。 戒菸:抽菸會讓肺的健康狀況更加惡化,加劇發炎與引起併發症的機會。 減少汙染源:工作場域的防護工作相當重要,配戴適當的防護器具、排氣設備或進行濕式作業等等,減少二氧化矽對人體的危害。 及早檢查:如果工作環境容易接觸到二氧化矽,或者出現咳嗽、多痰的症狀,請及早去醫院就診檢查,減輕肺部所受到的傷害。

避免「隱形殺手」一氧化碳中毒!5方法教你速速遠離

天氣轉涼,有些人可能會習慣緊閉家中門窗,避免讓冷風進到屋內,但若稍有不慎,很容易會導致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中毒;本文將帶您了解一氧化碳是如何產生、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治療來避免受到傷害。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與症狀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後產生的氣體,例如:瓦斯、油、煤炭或木材,都可能在燃燒過程產生一氧化碳,雖然它無色無味,卻有著致命危險。它會搶走並佔有人體內的血紅素(Haemoglobin),使得血紅素無法輸送氧氣,導致人體細胞組織面臨缺氧危機。

一氧化碳難以被人體察覺,通常在吸入一定的量後,人體才會出現緊張型頭痛(Tension headache),以及其他症狀包含:暈眩、反胃、四肢無力和呼吸困難等;隨著吸入的一氧化碳愈多,可能進而造成視線模糊或喪失平衡感,最後導致昏迷;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一氧化碳環境,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腦部和心臟受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選擇燒炭輕生的人,就算被救回來,也可能會產生智能或是運動障礙的後遺症。

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方式

輕度的一氧化碳中毒,身體會自行緩解,但是無論如何,當您發現自己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形,請立即就醫。以下為嚴重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採取的2種治療方式:

純氧治療:將患者戴上氧氣罩,直接供給純氧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況,如果患者無法順利自行呼吸,醫師則會提供呼吸器輔助。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高壓氧一樣也是純氧,差別在於其擁有較高的壓力,可以提高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加速一氧化碳代謝。高壓氧除了適用於嚴重一氧化碳中毒者外,由於一氧化碳對於胎兒的威脅更大,因此也可能用於一氧化碳中毒的孕婦身上。 5方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就像是個隱形殺手,它不像感冒,當症狀發作時,再做治療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當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發生時,其實已經相當危險了,尤其在冬天,吃火鍋不配上幾瓶啤酒怎麼行,在酒酣耳熱情況下,往往會忽視中毒的症狀,因此,防範一氧化碳中毒,比起治療更加重要。以下為5種避免您暴露在高濃度一氧化碳的方法。

保持室內通風:大部分的一氧化碳中毒多來自門窗緊閉,使得室內一氧化碳堆積所造成,除了前面提到的吃火鍋之外,洗澡時使用瓦斯熱水器,也可能導致一氧化碳堆積。 瓦斯熱水器不要裝室內:早期台灣有不少人會將瓦斯熱水器裝置在室內,導致洗澡時不自覺吸入;當然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有瓦斯熱水器要裝在戶外的觀念,這個戶外通常指的是陽台。然而如果陽台堆滿雜物並懸掛滿滿衣服,也有可能導致一氧化碳沒辦法順利排出屋外,而滯留於室內。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如果陽台有加裝窗戶,或是其他造成通風不良的因素,應更換為電熱水器或是強制排氣式熱水器。 不要在室內燒炭:大部分的人買木炭就是要烤肉,因此若是是想烤肉的人,請至戶外或樓頂等空曠場地;但若您是想買木炭回家取暖,建議購買電暖器作為替代,台灣的房子大多沒有壁爐的設計,並不適合在室內燃燒木炭或木材取暖。 不要將發動的車子停留在室內:如果您的家中有車庫,最好避免將車子發動後,在車庫中進行其他事務,因為從排氣管中所排出的一氧化碳,會隨著時間漸漸充滿整個車庫。 一氧化碳偵測器:許多人家中會裝置火災警報器,只要偵測到煙霧便會鈴聲大作,而一氧化碳偵測器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無論您是要分開購買或是選擇二合一的產品,都能為您的生命安全多加上一道保障。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感冒耳鳴怎麼辦?3撇步改善耳朵嗡嗡叫!耳鳴超過2天快就醫,以防聽力受損

「醫師,我的耳朵有聲音,一直嗡嗡叫。平常過敏嚴重時就會耳鳴,但通常一天就好。這次感冒卻一直好不了,講話都聽不到別人的聲音。」

耳朵與鼻腔和喉嚨相連,只要這兩處有症狀,耳朵很容易受到影響並引起耳鳴。《Hello健康》帶您了解過敏、感冒耳鳴的原因,告訴您耳鳴該怎麼辦以及是否需要就醫。

耳鼻喉同體一命!耳咽管功能介紹

耳鼻喉(Ear, nose, throat, ENT)彼此相連,若鼻腔和喉嚨受病毒感染或過敏,而發炎腫脹、產生大量鼻涕,耳朵也會產生不適症狀。

在耳朵與鼻咽間有一條連結管道,稱為耳咽管(又稱歐氏管,Eustachian tube),長度約3公分,由軟骨與硬骨構成。平時耳咽管皆處於封閉狀態,只有咀嚼、吞口水或打呵欠時才會打開。

耳咽管具備以下3種功能:

保護中耳腔:避免病毒、細菌或鼻涕自鼻腔逆流。 調節耳內外壓力:耳內外壓力平衡,耳膜才能正常作用,以維持聽力。 清除中耳腔分泌物:避免分泌物在中耳累積,進而影響聽力。

感冒耳鳴的主要原因:耳咽管阻塞

耳咽管經常開闔是維持耳朵機能,但若耳咽管因某些原因阻塞,會導致以下症狀: 耳鳴 耳朵痛 頭暈 聽力變差

耳咽管阻塞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感冒、過敏性鼻炎及鼻竇炎。這些疾病會使耳咽管發炎腫脹,形成阻塞;而過度用力擤鼻涕也會讓鼻涕倒流,讓鼻腔內的病毒有機會侵犯耳朵,引發中耳炎並阻塞耳咽管的開口。

當感冒和過敏已好,但耳鳴卻不見好轉,是因為鼻腔和喉嚨等部位已經成功消滅病毒,但耳咽管和中耳部位卻持續受病毒所苦。若長期耳鳴不理,病毒可能會侵犯內耳,引起神經發炎,使耳鳴或耳痛惡化,嚴重時甚至造成永久性耳鳴或失聰。

耳咽管阻塞的常見其他原因包括: 先天或後天結構問題:顱顏異常、顎裂、鼻咽腫瘤 耳內外壓力變化:潛水、搭飛機 其他原因:耳朵外傷、懷孕時荷爾蒙變化、洗鼻方式錯誤導致食鹽水倒流

感冒耳鳴怎麼辦?需要看醫師嗎?

即使沒有感冒或過敏,耳鳴也是相當常見。多數耳鳴都不會持續太久,只要透過以下3種方法,就能打開耳咽管,快速緩解耳鳴症狀: 打哈欠 吞口水或吞嚥 閉起嘴巴,用手捏住鼻子,將氣吹入中耳

但若耳鳴持續超過2天以上,或出現其他更嚴重的症狀,例如耳朵明顯脹痛和單側耳朵聽力下降,便建議赴耳鼻喉科就醫檢查。

若診斷是由感冒或過敏所引起的耳鳴,醫師會對症下藥,開立麻黃素類藥物或抗組織胺,緩解鼻塞或流鼻水;而針對耳鳴,醫師則會使用以下藥物或療法,緩減耳咽管症狀: 去鼻塞充血劑:這類鼻噴劑除了能讓鼻黏膜消腫,快速緩解鼻塞,也能改善鼻咽管開口附近的腫脹。使用上需注意不要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藥物性鼻炎。(延伸閱讀: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類固醇鼻噴劑:適用於過敏性鼻炎病患,長期規律使用可有效降低鼻子過敏的發作頻率,進而減少鼻塞和流鼻水。(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洗鼻或使用生理食鹽水鼻滴劑:去除堆積在鼻咽的鼻涕與病菌,達到消炎功效,並幫助維持耳咽管開口的水分,讓耳咽管可以正常開闔。(延伸閱讀:洗鼻子能治好過敏?洗完鼻水反而更多?教你洗鼻器正確用法!

氣胸勿輕忽!張力性氣胸恐休克、死亡,張力性氣胸原因、症狀一次了解

患有氣胸輕度則毫無症狀,重度則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在氣胸種類中,張力性氣胸最危險,若發病時不迅速就醫,患者會休克,甚至死亡。

究竟什麼是張力性氣胸?張力性氣胸與一般氣胸的差別?《Hello健康》為您詳解張力性氣胸的原因、症狀、特徵及治療。

什麼是張力性氣胸?

肺臟表面與胸壁內緣各有一層薄膜,分別為臟層肋膜與壁層肋膜,兩薄膜之間的空腔則是肋膜腔。肋膜腔存有部分組織液,當肺臟因呼吸而脹大或縮小,肋膜腔可作為潤滑空間,減少肺臟與胸壁的摩擦。若空氣因肺泡破裂或肺部外傷而進入肋膜腔,便會造成氣胸。(延伸閱讀:肺阻塞讓人減壽11年!你還在抽菸嗎?詳解慢性肺阻塞症狀、原因、治療、自我檢測)

張力性氣胸(Tension pneumothorax)指空氣進入肋膜腔的情況,因為傷口特性或其他原因,形成單向活瓣效應,意即空氣只進不出。隨著空氣持續進入肋膜腔,肋膜腔會對肺部造成正壓,使肺部無法正常擴張或收縮,導致呼吸困難。此外,肋膜腔壓力升高也會造成縱膈腔移位,壓迫與扭曲心臟血管,使血液無法正常回流,最終引發休克,甚至死亡。 肋膜腔脹大並壓迫肺部的情況 張力性氣胸與一般氣胸的差異?

正常情況下,肺部、氣管或食道的空氣不會進入肋膜腔,除非發生以下情況: 肺泡破裂 氣管或食道破裂 胸壁發生穿刺傷

即使空氣進入肋膜腔而形成氣胸,多數時候空氣也不會持續滲入,而肋膜腔的空氣也能在呼氣時排出。

張力性氣胸與氣胸的主要差異在於:吸氣時,空氣會持續進入肋膜腔,並且不會在呼氣時排出。隨著患者持續呼吸,肋膜腔的空氣會愈來愈多,因而加重症狀。

形成張力性氣胸的原因

氣胸可分為自發性氣胸與創傷性氣胸,而自發性氣胸又可分為原發型與繼發型等2種:

自發性氣胸 原發型自發性氣胸:在無肺部疾病或外傷情況下出現氣胸。 繼發型自發性氣胸:由肺部疾病所致,例如肺癌、肺炎、肺阻塞及肺結核等。

創傷性氣胸:受到外傷使肺臟破裂導致空氣漏出,或胸壁出現開放性傷口使空氣可直接滲入。

無論氣胸發生的原因為何,都可能演變為張力性氣胸,而張力性氣胸最常見於創傷性氣胸或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此外,刀傷或槍傷等開放性傷口,或肋骨骨折等閉鎖性創傷,容易形成單向活瓣效應;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會因壓力過大,使空氣進入肋膜腔,造成氣胸惡化。 張力性氣胸的症狀與特徵一次看

張力性氣胸的症狀包括:

呼吸短促 呼吸困難 急性胸痛 低血氧 心率加快 低血壓

臨床診斷時,張力性氣胸之病患常有以下狀況與特徵: 氣管偏離患側 聽診時,呼吸音微弱或消失 胸部扣診聲音過清 肺部塌陷導致胸部不對稱擴張 因血氧過低,導致發紺或皮膚變藍

如何治療張力性氣胸?

張力性氣胸是臨床急症,患者若確診張力性氣胸,需立即用空針插入患側的肋膜腔內,排除內部壓力。待張力性氣胸轉為一般氣胸後,再輔以胸管引流治療,隨後安排胸部X光檢查,確認患者肺部是否恢復穩定。

手術結束後,患者需暫時住院觀察並適時下床走動,以加速胸部傷口癒合。待傷口癒合、胸部X光檢查正常以及引流胸管也無氣泡後,即可安排出院。

換季病毒最活躍!簡單7點健康預防感冒過秋冬

「夜寒如水,露水將凝結成霜」這是24節氣中「寒露」的描述,近來早晚溫差大,許多人身體也馬上發出警報,一不小心就會罹患感冒;最主要原因是人體為了適應外在溫度的變化,免疫系統需承受額外的壓力,導致免疫力減弱,易受病原體攻擊,其來源也包括任何來自動植物的病原體或灰塵;保健防疫靠自己,只要參考以下6點簡單有效的撇步,就不怕換季感冒上身、流鼻水、酷酷嗽或喉嚨癢癢了!

所謂感冒,就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數百種病毒和細菌可能誘發感冒;在季節交替時,病毒比較活躍,而且因為早晚溫差大,人體較難適應,若身體抵抗力下降,病毒或細菌便會乘虛而入,侵犯人體而導致疾病。

1. 多喝水

水分為人體重要的成分,在人體中約佔人體總體重的 60-70%,例如約佔新生兒 80%的水分, 成年男性約60%,成年女性約佔50%;在人體中,水分主要幫助人體正常運作,像是構成血液血漿、構成消化液、 幫助營養素吸收、氧氣的運送、調節體溫、排泄廢物、參與體內新陳代謝及維持心血管系統循環等作用;因此,多喝水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即使天冷少汗,也要定時補充水分。多喝水可助調節體溫,還可促進體內循環與排毒;依據專家建議,每天要喝的水量,可依個人體重計算,簡單的公式為:每日喝水量=體重公斤數(kg)x30毫升(ml.=c.c.);例如體重60公斤, 每天建議喝60×30= 1,800 也就是1,800c.c.。 2. 保持居家衛生

家裡的灰塵及塵蟎常是造成過敏和感冒症狀的主因之一,盡量保持住家乾淨,清潔地毯、衣櫃和家具;若有寵物更該注意定期清潔;另外,冬天使用暖氣需注意出風口衛生,建議每年至少清潔一次。 3. 注意個人衛生

個人衛生在對抗感冒症狀方面也非常重要。感冒和流感病毒具有傳染性,可以藉由觸摸傳播。下班回家時先洗手,如果接觸任何有感冒症狀的人,也請洗。每天洗澡,這是擺脫身體細菌非常有用的方法。 4. 選擇當季蔬果

台灣的蔬果一年四季, 選擇多又好,選擇當季盛產的水果和蔬菜是最理想的,因為其天然礦物質和維生素, 會比非當季的農產品更新鮮豐富。

5. 多吃抗寒食材

體外穿暖了,體內也要滋補,包括許多辣的食物,如辣椒和雞湯,以及一些天然的免疫增強劑,如生大蒜等,都是溫補的食材。 6. 穿合適質料的衣服

季節變化,衣服質料也要跟著調整,如春夏穿棉麻,秋冬羊毛與鵝絨。天冷時則再加強耳朵、手、腳等處的保暖。睡覺時,要讓皮膚呼吸所以別穿太緊的衣物或硬布料。

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保持免疫系統健康至關重要。練習健康的習慣,比如在吃飯之前洗手,保持房子清潔,多喝水和健康飲食。此外,嘗試定期鍛煉,可以增強您的免疫系統和整體健康。

7. 多運動

運動型態多元,可選擇自己最合適的環境與運動方式,建議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讓自己維持在稍微流汗、有點喘但又不會太喘的運動強度即可;只要適當增強鍛煉身體,自然可以適應天氣換季帶來的不適,增強抗病能力。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死亡

國內一年約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COPD),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有症狀者抗拒就醫;有醫師分享,近來因「咳、痰、喘」等症狀就醫而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從疫情前約20%上升到35%;值得注意的是,約1/5肺阻塞病人在急性惡化住院後在1年內死亡,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觀察,新冠肺炎改變人們對於肺部健康的態度;所謂長新冠,跟肺阻塞共通點是「咳、痰、喘」等三種症狀,許多到胸腔科門診的新冠肺炎病人,通常只有咳或喘,痰的狀況不甚明顯;不過一般民眾較難區分,也難以直接聯想到肺阻塞。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北區委員柯信國說,以前在門診收治的「咳、痰、喘」病人中,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約20%,「後來我們發現,這個數字在疫情之後大概上升到35%,推估可能是疫情趨緩後,民眾驚覺自己的症狀已持續太久,或變得太嚴重了才到門診求助」。可見在疫情期間,肺阻塞(COPD)患者延誤就醫的狀況確實有所增加。

究竟肺阻塞成因為何?出現哪些症狀就應特別注意?《Hello健康》帶您了解肺阻塞,及早診斷肺阻塞,就能更早避開致命危機。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肺阻塞成因為何?

所謂肺阻塞,是一種因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呼吸道長期受髒空氣或化學物質刺激,便會產生發炎反應,讓呼吸道分泌過多黏液,進而造成支氣管阻塞,使氣體無法順暢進出肺部,嚴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6.3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導致的死亡中,更有45%可歸因於菸品使用 肺阻塞成因主要與外在刺激有關,以下為高風險因子:

吸菸 二手菸 空氣汙染 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 廚房油煙

根據統計,台灣40 歲以上成人約有6.1%患有肺阻塞(COPD),許多研究都證實長期吸菸是高風險因子,而且菸齡越長,罹患肺阻塞的機率越高。

除了外來刺激外,成年前肺功能發育不良也要特別小心;柯信國表示,「有些人肺功能基本發育比正常人差,若再加上20幾歲就開始抽菸,即使發病時間與一般人相近,肺阻塞症狀的表現也會嚴重許多」。

柯信國呼籲,若屬於肺阻塞的高風險族群,最好能避免繼續接觸風險因子,尤其當咳、痰、喘症狀持續出現,應透過肺功能檢測,確認這些症狀是否可能與肺阻塞相關。

肺阻塞4大症狀

肺阻塞早期症狀,易與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10大死因第7位,其中40歲以上成人更有約6.1%罹患肺阻塞。因肺阻塞為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典型症狀如下: 慢性咳嗽 濃痰 喘鳴 運動易喘 肺阻塞死亡率為何如此高?

根據研究顯示,約1/5肺阻塞病人會在急性惡化住院後1年內死亡;柯信國說,「一般人也許很難想像,只是咳、痰、喘而已,死亡率怎麼這麼高?」主要原因如下: 肺阻塞症狀需達一定的嚴重程度才會住院 急性惡化會加速肺功能的衰退,進而提高死亡率

如何自我測試肺功能?

患者易因輕忽肺阻塞症狀,或缺乏病識感而延遲就醫,導致病患確診時,病情多已達中重度,造成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特別是長期吸菸的民眾,或自覺有慢性咳嗽(長達3週)、濃痰、喘鳴、運動易喘,建議多利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展的「1分鐘358」登階測試(爬樓梯),進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狀況,如有異常應就醫接受專業診斷,避免延誤早期治療時機。 0~30階: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1分鐘內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1分鐘內登階 50 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控制您的肺阻塞,3大方式輕鬆達標: 戒菸與遠離二手菸:「菸害」是造成肺阻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改善自身呼吸道症狀及保護親人,都應儘早戒菸。可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衛生所的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戒菸協助。 規律正確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肺阻塞的主要藥物之一,應遵醫囑規律且正確使用藥物及吸藥技巧,並按時回診追蹤監測,可有效控制疾病避免惡化。 肺部復原運動:患者配合醫囑指示,並依照身體狀況進行肺部呼吸及運動訓練,來增強肺功能;相關運動建議:散步、騎腳踏車、噘嘴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柯信國強調,很多病人上網搜尋後發現肺阻塞(COPD)是不可逆的疾病,覺得再怎麼治療也沒用,事實並非如此,患者在用藥治療後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進而維持生活品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肺阻塞知多少手冊》,民眾可自行透過網路下載: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530,瞭解肺阻塞的成因、共病症、營養照護、用藥及運動等相關知識。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10月開跑 三地巡迴廣邀民眾免費檢測

為了宣導早期診斷肺阻塞(COPD),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1分鐘登階測試,民眾可藉由自己的登階速度自檢,若1分鐘內爬不到30階(約1-2層樓),應盡速至胸腔內科就醫。

此外,今年(2022)學會更邀請台中榮民總醫院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同舉辦肺功能檢測體驗活動,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40歲以上、有菸癮或正在戒菸、常接觸二手菸或三手菸者、咳痰喘症狀長達3周以上者」,就能免費上車體驗,並了解自己的肺年齡。現場也有專業的呼吸治療師駐點,與民眾分享正確的肺健康觀念,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眾呼朋引伴,一同響應!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活動詳情請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官網

每日檢測時間:11:30-18:30 ※18:00為最後開放上車時間

台北場:10/3(一)-10/5(三) 台北青年公園

台中場:10/6(四) 台中榮民總醫院、10/7(五)-10/8(六) 台中中央公園

高雄場:10/12(三)-10/14(五)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PM2.5是什麼意思?對人體有何危害?4招預防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不僅會造成呼吸道、肺部疾病,也會增加罹癌風險。究竟PM2.5是什麼意思?標準為何?空汙又如何影響人體健康?《Hello健康》帶您一探究竟,說明PM2.5對人體的危害,分享預防空汙危害的4個方法。

懸浮微粒PM2.5的意思?單位為何?

PM是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中文名稱為懸浮微粒,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含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和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

懸浮微粒指在空氣中存在的微小固態或是液態物質,例如灰塵、花粉、塵土、煙霧和小水珠等,這些物質的形狀大小各異,主流分類上將小於或等於10微米(µm)稱為PM10,小於或等於2.5微米則為PM2.5,也稱為細懸浮微粒。若您不清楚微米大概有多小,可以用頭髮做比較,人類的平均頭髮直徑約為70微米,比細懸浮微粒大約30倍。

懸浮微粒PM2.5的危害

一般來說,微粒愈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愈大,因為人體會更難攔阻它的侵入。舉例來說,10微米的懸浮微粒,便能夠入侵人體,黏附在肺部,而細懸浮微粒甚至還能進入血液當中,隨著血液的流動循環全身。

細懸浮微粒PM2.5,因粒徑小,可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如果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同場加映: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人體吸入懸浮微粒之後,首當其衝的便是氣管和整個呼吸系統,這會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和打噴嚏,且長時間暴露在懸浮微粒的環境中,可能會提高罹患氣喘(Asthma)、心臟病(Heartdisease)、肺病的機率,其中,老人、小孩和孕婦則是懸浮微粒危害的高風險族群。

另外,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一篇研究指出,每立方公尺的PM10只要上升10微克(μg),就會提升0.44%的死亡率,相同情況下,PM2.5提升的死亡率則為0.68%。

PM2.5濃度過高跟毒氣一樣危險!

簡單來說,懸浮微粒的濃度愈高,對人體的影響愈嚴重。許多人可能認為,不過就是空氣比較髒一點,吸幾口又不會怎麼樣,但從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懸浮微粒的濃度變化,跟死亡機率有直接相關,當某地的懸浮微粒數值極高時,是有機會「致人於死」的,如同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TheGreatSmog)。

倫敦素有霧都之稱,身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大量燃燒煤炭造成了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與懸浮微粒不停的堆積於城市上空,將整個倫敦壟罩在霧霾之下。該事件發生於1952年12月5日,受到天氣影響,當日城市中的煙塵更加難以散去,由於時值冬季,家家戶戶燃煤暖氣與工廠煙囪所排放的大量廢氣,彼此聚集、融合,使煙霧變成厚重且致命的黃色氣體。

根據統計,大約有4000人在吸取煙霧後死亡,致命的黃色毒霧持續了5天左右才完全消散,然而受到煙霧影響,而感到身體不適的人或是產生其他併發症的人數,可能達到25000人以上。 4招避免戶外空汙的危害

想要避免懸浮微粒進入到體內,除了避免待在該環境之外,如何避免吸入也是重要的一環,以下介4種避免吸入PM2.5的方法:

避免在戶外活動:若天空看起來灰濛濛、自己呼吸不順暢或空氣指數不佳時,請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若欲運動,建議可赴健身房、游泳池或其他室內運動場地。 戴口罩:一般口罩對於防護懸浮微粒的功用不大,例如布口罩、活性碳口罩等,需選購通過CNS15980檢驗的口罩,才具備防護PM2.5的能力。 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抽菸、燒香或煮飯的油煙等行為都會不斷製造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建議少燒香、戒菸,煮菜時則需保持室內通風,開抽油煙機。 減少車輛怠速時間:車輛所排出的廢氣,是造成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論是在路邊等人或是暫停路邊找路,請熄火以減少廢氣排放。 台灣的空氣汙染程度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所訂定的空氣品質標準,PM2.5在24小時內的平均值應低於35、年平均值應低於15,而台灣政府規定的數字已經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規範的日平均值25、年平均值10。

若參考2018年的空氣品質監測年報,可以發現年平均PM2.5濃度約在19,正負5左右,同時超越了我國以及WHO所訂定的標準,代表台灣的空氣品質仍有努力的空間。

從此空氣品質監測網的圖片可以發現,東半部的空氣品質最佳,為綠色「良好」,PM2.5濃度介於0至15之間,雲嘉南地區則最糟,呈現三角形橘色的「對敏感族群不健康」,PM2.5的平均濃度35至54之間,這跟台灣工業重鎮的聚集地多半在南部有關。

以指標的上限值來看,若一位民眾在當日,由北部空氣品質良好的地區,搭高鐵前往雲林,受到PM2.5增加將近40微克的影響,其死亡率將提高2.72%。

細支氣管炎好發2歲以下兒童!認識細支氣管炎的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人體的呼吸系統可分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等兩部分,上呼吸道涵蓋我們熟知的鼻腔和咽喉,下呼吸道則是氣管、由氣管往下分支的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以及肺部。

若病毒侵入呼吸道,深入細支氣管並引發感染,便會造成細支氣管炎。《Hello健康》為你介紹細支氣管炎的原因、症狀、治療及日常照護。 細支氣管炎是什麼?

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感染,會導致肺部的細小空氣通道,也就是細支氣管發炎和阻塞。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疾病的高峰期為冬季。

細支氣管炎最初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接著會開始咳嗽、喘鳴,有時會呼吸困難,症狀會持續數天至數週,甚至一整個月。多數小孩經居家療養就會好轉,但有時會需要住院治療。細支氣管炎的嚴重併發症可能包含: 嘴唇或皮膚變藍(由缺氧所引起的發紺) 睡眠呼吸中止,常發生於早產兒與2個月以下的嬰兒 脫水 體內氧濃度低、呼吸衰竭

細支氣管炎7大症狀

細支氣管炎常見的症狀如下: 流鼻水 鼻塞 咳嗽 輕微發燒(不一定會有) 呼吸困難 喘鳴 中耳炎(常見於嬰兒身上)

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細支氣管炎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下列症狀應聯絡醫師: 嘔吐 可聽見喘鳴聲 呼吸急促短淺,約1分鐘超過60次 呼吸費力,嬰兒吸氣時肋骨看似塌陷 看起來遲緩或昏昏欲睡 無法飲用足夠水分,或是因為呼吸過快而無法進食 皮膚變藍,特別是嘴唇與指甲

若嬰兒年紀小於12週,或有其他支氣管炎風險因子,例如早產、有心臟或肺臟問題等,請密切注意上述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原因

多數細支氣管炎都是由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所引起的,這也是2歲以下兒童很容易感染的病毒,每年冬天都會有這種病毒的感染爆發。同時,細支氣管炎也可能由其他病毒感染導致,包含流感(Influenza)或一般感冒,嬰兒亦有可能同時被兩種病毒株重複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細支氣管炎很容易散播,可能會透過病患咳嗽、打噴嚏或講話時的飛沫傳染,也可能因共用物品而被傳染,例如餐具、毛巾或玩玩具後又觸碰眼、口、鼻。

細支氣管炎9大風險因素

細支氣管炎有很多風險因素,以下說明: 年紀小於3個月以下嬰兒 早產兒 有潛在的心臟或肺臟問題 免疫系統低落 暴露於菸害中 從未飲用母乳,未具備足夠抗體 生活會頻繁接觸不同兒童,例如上幼稚園或托兒所 居住在擁擠環境之中 家人返家時將病原從外界帶回

細支氣管炎的診斷及治療

醫師可透過視診、用聽診器聽肺部聲音來診斷是否患有細支氣管炎,若情況嚴重,醫師可能會安排以下檢測: 胸腔X光:透過胸腔X光來觀察肺炎(Pneumonia)的徵兆。 病毒檢驗:將棉花棒輕輕塞入患者的鼻中,蒐集黏液樣本來檢查導致發炎的病毒為何。 血液檢查:透過血液檢查確認患者的白血球數量,並觀察血氧氣濃度是否有下降跡象。

醫師也可能會觀察患者是否有脫水的徵兆,特別是當孩子拒絕飲食或有嘔吐的時候。脫水的徵兆包含凹陷的眼睛、皮膚和嘴巴乾澀、行動遲緩、沒有排尿或幾乎沒有排尿。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患者通常需藉由居家照護來控制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請補充水分避免脫水。若小孩有鼻塞,可用抽吸球來抽除黏液。退燒藥(如乙醯胺酚或布洛芬)有助於減少發燒的不適。

請勿給未滿20歲的患者服用阿斯匹靈,避免發生雷伊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或其他嚴重疾病,同時也不建議使用非處方的咳嗽或感冒藥。

若對藥物出現過敏反應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更嚴重的情況下,病童可能會需要住院並給予額外氧氣。 細支氣管炎的居家照護8重點 增加空氣濕度:若房間很乾,噴霧加濕器或蒸氣能讓空氣變濕,幫助緩解鼻塞和咳嗽。不過要確保加濕器的清潔,以預防細菌和黴菌孳生。 保持身體直立:直立姿勢較利於呼吸。 補充水分:為避免脫水,需補充足夠的水分。 使用鼻噴劑:可以使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來減緩鼻塞,或直接購賣非處方鼻噴劑。 使用非處方止痛藥:非處方止痛藥如乙醯胺酚有助於減緩喉嚨痛並改善孩子喝水的能力。但請勿給予阿斯匹靈(Aspirin),或給予小於2歲的兒童服用非處方咳嗽藥或感冒藥。 保持無菸環境:抽菸會刺激呼吸道感染。 勤洗手:以預防疾病傳播。 避免接觸:避免接觸有細支氣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