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流感知多少?一篇看懂3大傳染途徑,學會5招預防方法

兒童流感知多少?一篇看懂3大傳染途徑,學會5招預防方法

流感為高度傳染性疾病,任何年齡皆有可能得到,但相對於成人,免疫力較差的兒童更容易感染,且症狀更嚴重、復原時間也較長。《Hello健康》為你介紹兒童感染流感的3大途徑、兒童流感症狀,並提供5招預防兒童流感的方法。

兒童感染流感的3大途徑

流感是由一種或多種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病毒通常會自鼻腔或口腔侵入體內。兒童感染後,通常在發病後的前3~4天傳染力最強。

常見的3大傳染途徑如下:

飛沫傳染:飛沫傳染為主要途徑,若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噴出的飛沫(Droplet)裡較小的飛沫核(Droplet nuclei)會飄散在空氣裡,進而侵入眼、口、鼻並造成感染。 直接接觸 :例如直接碰觸嬰兒的口、鼻或手,而嬰兒又將手放入口中,或是揉眼睛。 接觸受汙染的物體表面:部分病毒會在物體表面存活2小時以上,嬰兒可能因碰觸玩具或受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而受到感染。

兒童流感的7大症狀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需要時間來對抗流感,若得到流感但未出現症狀,家長應在7~10天內帶小孩看診,並接受治療。

若小孩只有2~3個月大,當有任何症狀出現時,家長都應該帶小孩立即就醫,因為即使是一般感冒,都可能會很快地演變為嚴重的支氣管炎(Bronchitis)、肺炎(Pneumonia)。

常見流感症狀如下: 鼻塞與流鼻水 鼻涕變濃稠、顏色變黃或綠色 輕微發燒 打噴嚏 咳嗽 食慾不振 易怒或失眠

5招預防兒童流感

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輕微,通常僅有輕度的流感症狀或發燒,且症狀不會超過2天。施打疫苗後仍得到流感,通常是因為疫苗尚未產生抗生素來對抗病毒。一般來說,疫苗需要2週時間才會完全發揮作用,所以家長應該在流感季節開始前2週,安排孩子施打疫苗。 多洗手、保持個人衛生:即使小孩對流感免疫,仍需要保持衛生整潔。無論餐前、吃點心時或玩樂之前,都要常用肥皂洗手。肥皂請選擇抗菌肥皂。家長要在一旁看著小朋友洗手,確保清潔乾淨,洗手時間至少20秒。若出外沒有沒有肥皂和清水,請用酒精或洗手液消毒。(同場加映:濃度愈高愈好?買消毒酒精3大原則) 經常打掃與消毒環境:固定時間消毒與清潔家中環境,特別是經常會碰觸的表面,例如門把、桌椅、鍵盤及冰箱把手。 補充維生素C:透過維他命C錠補充,或多攝取高麗菜、橘子、柳丁、葡萄柚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常量體溫:家長可以挑選適合小朋友的體溫計,藉由經常量體溫確認小孩有無發燒、鼻塞、咳嗽、疲倦、發冷、耳朵痛、食慾不振、喉嚨痛、腺體腫脹等症狀,以盡速帶小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胃食道逆流引起氣喘?3點自我診斷!惡性循環的雙生病:氣喘與胃食道逆流

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難(Dyspnea)可說是有胃酸回流問題及慢性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俗稱火燒心)的人最怕碰到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和氣喘息息相關,如果你有氣喘,有很高的機率你可能也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研究顯示,高達75%成人氣喘患者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反之,如果你經常出現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因此導致支氣管痙攣,進而誘發氣喘發作。長期下來會導致有生命危險的呼吸道併發症。

胃食道逆流和氣喘有什麼關係?

胃食道逆流是指當胃與食道(Esophagus)交界的下食道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鬆弛,導致胃酸等內容物逆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或呼吸道等部位引起的不適症狀。

當胃酸回流對食道和呼吸道造成的傷害,就會導致咳嗽和喘鳴,甚至是氣管收縮等非典型氣喘發作的症狀,也會讓患者不易吞嚥固體食物。

胃食道逆流和氣喘有緊密關聯。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僅有呼吸困難現象,但有時也會演變成氣喘。臨床研究指出: 有3/4的氣喘病患有胃食道逆流。 氣喘患者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情況是非氣喘患者的2倍。 有嚴重氣喘且對治療藥物有抗藥性者,很可能也有胃食道逆流。

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成人患者常面臨俗稱火燒心的胸口不適症狀。但胃食道逆流並非每次都會造成火燒心症狀,反可能類似氣喘發作的症狀呈現。(同場加映:消化不良太常見~您基本衛教懂了嗎

如果你氣喘的發作情形符合以下條件,便可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成年才出現的氣喘。 壓力、飯後、運動後、躺下或夜間氣喘狀況惡化時。 對於標準治療方式沒反應的氣喘。

8招改善胃食道逆流,避免氣喘發作

當呼吸問題與胃食道逆流有關時,可透過以下8種方法預防與改善症狀: 將床頭抬高15~20公分,幫助食物在睡覺時留在胃裡不回流。但請避免使用大量枕頭來墊高頭部,太多枕頭會讓身體維持錯誤姿勢,引發胃食道逆流。 少量多餐,每餐吃少量食物,分成多次食用。(推薦閱讀:少量多餐對血糖才好嗎?吃什麼對糖尿病最有益) 少碰刺激性、高油脂和酸性食物。(同場加映:改善氣喘~控制體重與均衡飲食) 睡前三到四小時避免用餐。 若有過重的情況應該減重。 戒菸。 穿著寬鬆衣物,避免使用腰帶。 找出引發胃食道逆流症狀的因素,並避開這些因素。例如要是茄汁會導致酸液回流,則應該要避免食用含有茄汁的食物。

若改變生活習慣仍無法改善症狀,醫師會透過藥物來治療你的胃食道逆流。某些罕見病例甚至可能會需要手術。(推薦閱讀:呼吸困難快檢查!COPD嚴重程度不一樣)

肺炎只是重感冒?老人小孩才會得肺炎?肺炎5大迷思,你中了幾個?

肺炎(Pneumonia)是嬰幼兒首要的死亡原因,雖然醫學界已提高對肺炎的關注,也發表各類衛教文章,但仍有不少人缺乏對肺炎的認識。《Hello健康》將為你釐清5個常見的肺炎迷思,幫助你建議正確的肺炎相關知識,避免誤判病情、延誤就醫。

迷思1:肺炎只是重感冒

事實上,一般感冒是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緊急治療,自行休息調養就好。但肺炎是肺部受到細菌、病毒或真菌(包含黴菌)感染,病情比感冒嚴重許多,需要接受專業治療。(延伸閱讀:病毒性肺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普通感冒的症狀輕微,例如流鼻水、喉嚨痛、打噴嚏、咳嗽等,通常在1~2週後能痊癒。而肺炎初期的症狀和感冒很像,但若置之不理,卻可能導致死亡。據研究,全球每年有5萬名成人和超過百萬名兒童因肺炎而死亡。

迷思2:天冷才會得肺炎

許多人認為遭到冷風吹拂容易導致身體著涼。事實上,在天氣寒冷的季節,人們的確比較容易感冒,而且罹患肺炎的人數也較高,不過原因卻跟著涼八竿子打不著。

人們在冬天傾向於待在室內,多人聚集的室內,反而成為肺炎病原體傳染的理想環境,這也是為什麼肺炎容易在特定時期突然大流行。熱帶地區也是肺炎病原體發展的好環境,包括人口密集、環境汙染嚴重、民眾普遍營養不良的開發中國家。(延伸閱讀:非典型肺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迷思3:身體健康的人不會感染肺炎

一般認為免疫系統較差的人或已罹患疾病的人,才會因為併發肺炎而死亡。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感染肺炎,有很多身體強健者,或是職業運動員也會感染肺炎。因此別忽略肺炎所引起的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須及早就醫、治療。

此外,部分人認為只有老人才會得肺炎,然而任何年齡階段者皆可能感染肺炎,只是65歲以上的老人和嬰幼兒因免疫力較弱,感染風險較高。

迷思4:肺炎無法預防

事實上,有許多方法可預防肺炎,例如保持衛生、避免二手菸或施打疫苗。嬰兒則建議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完全餵母乳,提供完整的營養。

針對呼吸道有輕微感染者,及早就醫治療並使用抗生素治療,也能避免肺炎感染。 迷思5:肺炎不會傳染

如上所述,肺炎可能是由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否會傳染要取決於是哪一種類型的肺炎,若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便會傳染他人;但若是真菌引發的肺炎,則不會在人之間傳播。

呼吸有怪聲?呼吸困難疑似氣喘?!出現5大症狀恐是氣管狹窄!

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在出生後常出現喘鳴聲,父母相當擔心他是否罹患呼吸道疾病,趕緊就醫診治。起初醫師將其診斷為氣喘,後續治療發現喘鳴聲未能改善,醫師便建議透過支氣管鏡查看氣管情形,檢查後男嬰原來是患有「先天性氣管狹窄」。

究竟造成氣管狹窄的原因有哪些?氣管狹窄時會出現何種症狀?如何治療才能解決氣管狹窄問題?本文帶你來了解!

先天V.S.後天  檢視氣管狹窄4大原因

氣管狹窄(Bronchiarctia)主要是因氣管腔內疤痕增生,導致管徑縮小,才會出現氣管狹窄的情形。而氣管狹窄又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以下分別說明致病原因: 先天性氣管狹窄:嬰兒的前腸若在胚胎發育早期,出現氣管與食道分段不平均的狀況,便可能導致先天性氣管狹窄。 後天性氣管狹窄:後天性氣管狹窄原因包括如胸部曾因鈍物挫傷、進行過氣管重建手術、氣切手術或長期插管等外在因素。此外,若遭致病菌反覆感染所罹患的肺結核、自體免疫疾病、結締組織疾病、類澱粉沉積症等疾病,皆可能產生氣管狹窄的問題。

而當患者若有甲狀腺、食道、氣管與縱膈腔等處的惡性腫瘤,也會佔據氣管腔,對氣管產生壓迫並發生氣管狹窄的問題。

呼吸聲異常、咳嗽要小心!氣管狹窄5大常見症狀

氣管狹窄病患由於管腔狹窄的位置的不同,或是姿勢上的差別,例如躺著時比坐著的症狀更明顯時,症狀也會不太一樣。以下為氣管狹窄5種常見症狀:

咳嗽 呼吸困難 長期聲音沙啞(延伸閱讀:聲音沙啞、喉嚨痛好崩潰?靠4招避免聲帶長繭,維持天籟美聲) 異常呼吸聲:吸氣時出現喘鳴音,吐氣出現哮鳴音 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液有排出困難 氣管狹窄應何時就醫

由於氣管狹窄症狀與多數呼吸道疾病所引發的症狀相似,若出現上述症狀,請盡快至胸腔內科就醫,讓醫師進一步專業診斷。 4大檢查診斷氣管狹窄 肺功能檢查:透過患者的吹氣量,了解目前的肺活量多寡以評估氣管狹窄的程度。

胸部X光:經由輻射線透射人體成像,可確認病患氣管狹窄的位置。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利用X光的光束穿透身體,再以電腦解讀接受器的X光顯像,協助醫師觀察氣管狹窄的部位,確認狹窄的程度與範圍。 支氣管鏡檢查:醫師會先將一個直徑約0.6公分、長約80公分的支氣管鏡,由氣管放入,觀察氣管腔內是否有疤痕增生或沾黏的情形,以便於診斷造成氣管狹窄的原因。

治療氣管狹窄2方法 外科重建手術:經醫師評估可接受外科重建手術者,即可透過此手術切除氣管狹窄部位並重建,以解決病患呼吸困難的症狀,維持呼吸道暢通。 內視鏡手術:針對年紀大、心肺功能較差、氣管狹窄部位過長等不適合進行外科重建手術的患者,醫師會以需內視鏡介入的治療方式,包括支氣管鏡氣球擴張手術、經氣管鏡氣球擴張術、雷射手術或氣管支架等,改善氣管狹窄所引發的不適症狀。

氣管狹窄病患照護3大原則!

照顧氣管狹窄病患時建議可遵照以下3大照護原則,協助患者即早康復: 適時抽痰:協助維持患者呼吸道順暢,而抽痰前可鼓勵患者深呼吸與咳嗽,並每2小時為臥床病患翻身1次及拍背,促進痰液排出。 觀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四肢冰冷或發紫的症狀,以確認其生命徵象、意識狀態、氧合狀態穩定與否。 保持警覺:當病患有呼吸不順、胸口有壓迫感、聲音嘶啞的症狀,且經由拍痰等方式清除痰液,仍無法改善呼吸狀況及氧合狀態時,應立即協助就醫治療。(同場加映:呼吸困難、不順怎麼辦?看哪科?認識原因、症狀、治療

被牛奶嗆到咳成肺炎?吸入性肺炎8症狀快就醫!教你6招預防嗆咳

許多肺炎患者多因飛沫傳染細菌或病毒所致,但亦有不少患者因進食時不慎嗆咳,而引發吸入性肺炎,如高齡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於2020年便因喝牛奶嗆到,咳嗽咳不停,而引發吸入性肺炎,不幸逝世。

究竟有那些原因會引發吸入性肺炎?罹患吸入性肺炎者會出現何種症狀?本文將為你介紹4大罹病高風險群,並簡列治療與預防妙招,助你保護呼吸道健康,不讓細菌趁虛而入。 什麼是吸入性肺炎?

當進食不小心嗆到時,食物、嘔吐物或嘴巴內的分泌物,可能在吞嚥過程中通過未完全關閉之會厭軟骨,進入呼吸道內而引發細菌感染與發炎,即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推薦閱讀:長期抽菸恐致肺氣腫!咳嗽、呼吸困難要小心,學會3招輕鬆預防) 造成吸入性肺炎原因有哪些?

吸入性肺炎好發於吞嚥功能退化、咳嗽反應能力下降的年長者,容易在喝水或進食過程中,因嗆咳而讓異物跑進氣管卻難以咳出,最終跑進肺部,進而引發以下2種吸入性肺炎: 化學性肺炎:常因吸入酸性嘔吐物液體,導致下呼吸道因化學性灼傷而發炎,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急性肺損傷。 細菌性肺炎:若飲食中含有細菌(如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進入肺部後可能會引發肺炎。(延伸閱讀:肺炎鏈球菌奪兒童命!了解預防別恐慌

然而,並非所有嗆咳都會導致吸入性肺炎,若嗆入物總量多、帶菌量多、毒性大時,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相對較高,而下呼吸道防禦機制及免疫力較差的患者,亦較易因少量嗆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4大高危險族群

以下4類高危險族群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較高,平時需要特別注意: 意識不清者:如服用鎮靜安眠藥物過量、中風、癲癇發作等。 患有吞嚥疾病者:如食道問題、因頭頸部食道腫瘤而影響吞嚥協調。另外,氣切管也會影響吞嚥,所以當患者由口進食時需特別小心,以防嗆咳的情形發生。 年長者:隨年齡增長,神經功能會亦會逐漸退化,導致吞嚥功能下降,若本身抵抗力較差,吸入性肺炎的罹患風險則會進一步上升。 其他高危險族群:因酗酒或腸胃炎引發的劇烈嘔吐,可能會讓人嗆入胃酸與腸胃道細菌,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另外,接受鼻胃管灌食者若突然增加單次灌食量,或是未先反抽確認胃排空狀況就進行灌食,皆可能造成嘔吐而提高肺部發炎風險,照護者應多加留意。 出現吸入性肺炎症狀,速速就醫別再拖!

咳嗽及呼吸急促皆為吸入性肺炎的常見症狀,若發生以下8種症狀時,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進食後嚴重咳嗽並伴隨黏稠痰液,甚至咳血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胸口刺痛(深呼吸及咳嗽時加劇) 發高燒 發冷 疲倦嗜睡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神智不清,甚至休克

吸入性肺炎診斷:胸部X光、痰液培養

一般而言,醫師會先確認患者是否為上述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險群,並有無嗆咳或上述症狀,才會採取胸部X光檢查及痰液培養,進一步診斷是否患有吸入性肺炎: 胸部X光檢查:利用輻射線透射人體成像,確認患者的肺部是否有異常浸潤。 痰液培養:醫師會將病患所吐出的痰液,進行痰液培養,檢查是否含有肺炎鏈球菌等肺炎常見致病菌。 吸入性肺炎治療:以抗生素藥物為主、拍痰有效減緩不適

吸入性肺炎與其它種類的肺炎治療方式相差不大,大多以抗生素藥物作為治療主軸,依患者感染菌種的不同,來決定使用的抗生素與療程。

另外,醫師也可能為吸入性肺炎病患開立化痰、止咳藥,或是藉由痰液引流(拍痰)、抽痰等方式,舒緩患者的不適症狀,或者醫師也可能採用類固醇治療來緩解肺部發炎反應。

進食小心別嗆到、施打疫苗,6招助你預防吸入性肺炎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洗手,並透過漱口水或自來水,進行口腔清潔,以降低嗆入口水或其他食物,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食物要調理成易吞嚥的方式:對於吞嚥困難的患者而言,食用液體流質及乾燥固體狀的食物,皆容易出現嗆咳的情形。因此,平時照顧者在料理餐點時,不妨使用太白粉、蓮藕粉等食材,提升餐點黏稠度,可降低嗆咳風險。 進食時保持容易吞嚥的姿勢:患者進食時應維持坐正、頭略前傾的姿勢,若受身體條件限制而無法完全坐起來,則應讓患者斜躺約60度,再用枕頭或毛巾將頭部墊起並保持身體向前傾斜的姿勢進食。 進食時盡量不要說話:無論有無吞嚥困難,邊吃東西邊說話會大幅提升嗆入食物的機率。 常嗆到應接受吞嚥攝影檢查:當家中長輩曾連續發生2次以上嗆咳的情形,建議照顧者應帶患者就醫檢查,評估是否需進行吞嚥攝影檢查。醫師在進行吞嚥攝影時,會請患者口含顯影劑,並做出吞嚥的動作,以確認顯影劑從吞入至流至胃的過程中,是否有吞嚥困難的問題,若是,則可及早改善,預防吸入性肺炎。 施打疫苗:65歲以上長者屬於吸入性肺炎高危險族群,建議可於政府依據公告期間,前往各大醫療院所,施打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罹患吸入性肺炎或其他種類肺炎的風險。(同場加映:成人疫苗打這些!9大常見疫苗接種時間表及須知)

肺纖維化會好嗎?6大常見症狀恐致「菜瓜布肺」,根治唯得肺臟移植

65歲的周先生近日頻繁出現乾咳,外出散步還會感覺喘,常需要停下來休息,而體重也有下降的狀況,讓太太感到十分擔心,因此帶著周先生來到胸腔外科求診,經醫師詳細問診與理學檢查後,發現他原來是罹患「肺纖維化」。

究竟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為何?出現哪些症狀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本文將一一為您解答,並簡述肺部纖維化的常見治療方式。

什麼是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s)屬於一種間質性肺病,俗稱「菜瓜布肺」。當患者長期抽菸,或者吸入環境中的金屬粉塵、木屑或有害化學氣體,就會對肺部產生嚴重傷害,使其出現急性發炎反應。

為了修復肺部傷口,肺臟便會活化結締組織中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開始分泌以膠原蛋白為主體的細胞外間質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一旦傷口修復過程中失去控制,便會導致肺部結締組織間隙及肺泡沉積過多膠原蛋白,進而破壞肺泡的正常結構,使肺部形成過多疤痕組織,亦即「肺部纖維化」,降低人體氧氣交換功能,引發呼吸困難、乾咳等症狀。(延伸閱讀:呼吸困難、不順怎麼辦?看哪科?認識原因、症狀、治療

此外,肺纖維化也會讓肺臟從原來柔軟、細緻且充滿彈性的海綿狀態,逐漸惡化成一塊菜瓜布般粗硬的模樣,即便經過治療也難以完全復原。

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已知恐誘發肺纖維化的成因,包括抽菸、長期吸入有害化學氣體或溶劑、吸入石綿、矽、煤灰、服用藥物或接受腫瘤化學治療、接受放射線治療、患有肺部感染(尤其是肺結核)、自體免疫疾病等,皆為誘發肺纖維化的原因,又以50~60歲年長者為好發族群。(延伸閱讀:無法治癒的疾病!矽肺病的原因與預防)

另外,少數新冠肺炎中、重症患者亦可能於痊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的現象。

肺纖維化6大常見症狀、4大併發症

如果是輕微的肺纖維化,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若纖維化仍持續進行,即可能引發以下6種肺纖維化常見症狀: 乾咳 呼吸短而淺 呼吸困難(尤其是在運動中或運動後不久) 疲勞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低血氧

肺纖維化4種併發症

呼吸衰竭 氣胸 肺癌 肺動脈壓力增高導致右心衰竭

何時就醫?如何診斷肺纖維化?

若出現上述症狀,請立即至胸腔外科接受檢查,確認是否有肺纖維化的情形。醫師一開始可能會先詢問患者是否有相關病史或職業史,並觀察有無上述症狀,同時進行理學檢查,以有效排除其他種類的間質性肺病。

根據醫師的初步判斷,之後會再經由血液檢查、肺部X光檢查、肺功能測試、脈搏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測試、運動心電圖等方式,協助醫師為患者進一步診斷。 肺纖維化不能逆轉!可靠2方法改善肺部纖維化

由於肺纖維化屬於「不可逆」的變化,肺纖維化主要透過支持性療法或藥物加以治療,用以減緩肺纖維化的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但無法有效根治,治療簡介如下: 1. 支持性療法 氧氣治療:透過氧氣治療,可維持肺纖維化患者的體能活動,減緩缺氧所致的續發性肺高壓。 肺部復健運動:進行肺部復健運動不僅能協助胸廓內氣體流通,改善體內氣體交換、提升運動耐受性,還能促進動脈氧合作用,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有效延緩肺功能退化。(延伸閱讀:腹式呼吸提升肺功能!肺部復健6要項) 施打疫苗:由於肺纖維化患者的肺功能已經下降,遭受病菌感染引發肺炎的機率與風險皆比常人高出許多,因此建議定期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保障肺部健康。

2. 藥物治療

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並無有效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採用類固醇、化痰藥、抗凝血劑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為患者減緩不適,但治療成效普遍不佳。

肺移植是根治肺纖維化的唯一方法

肺臟移植是肺纖維化的最後一線治療選項,當患者經上述治療後,皆無減緩病況惡化的療效時,才可接受肺移植。接受肺移植的患者會經外科手術將體內已失去作用的肺臟,置換為捐贈者的肺臟,以恢復其正常肺功能。

目前肺臟移植手術仍需經健保署審核後才可進行,病患須先進入等待名單後,當有適當的捐贈者出現,經配對成功,才可進行肺臟移植,有效根治肺部纖維化。(點此了解更多器官移植資訊)

知道嗎?因為噴霧器而受惠的患者有這些

噴霧器(Nebulizer)是一種將液態藥物霧化,以供患者以吸入的方式服用的機器,通常用於治療肺部疾病。噴霧器可作為緊急醫療用品,或家用的常態性醫療器具,可以受到幫助的對象如下:

罹患氣喘(Asthma)的患者

氣喘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為慢性的氣管發炎現象。罹患此病的患者,氣管會腫脹、緊繃,並分泌過多黏液,造成呼吸困難。若這些症狀突然惡化,就會引起氣喘發作,讓氣管變得比平常還要更腫脹。大多氣喘患者不需要每天定時使用噴霧器,除非病況非常嚴重、會不定期發作、病況難以控制,或患者年齡還小,還無法自行正確使用吸入器(Inhaler)。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種進行性的肺病,主要由抽菸所引起。此病的患者,會有持續性的呼吸系統問題,以及吸不到空氣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同時罹患肺氣腫(Emphysema)、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難治型氣喘(Refractory or non-reversible asthma)等原因所致。

預防此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抽菸,否則一旦罹患,是無法治癒的,只能控制症狀,不讓它對肺部造成更多損害。大多數患者能透過服用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s)改善此病的症狀,而服藥的方式就是使用噴霧器。 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患者

細支氣管是人體肺中最小的氣管,若因病毒感染而發炎,就會變成細支氣管炎。此病在嬰兒中很常見,若罹患,長大後很有可能也會罹患氣喘。在特定狀況下,醫療人員會建議此病的患者使用噴霧器接受治療。

支氣管擴張症(Bronchiectasis)患者

若罹患支氣管擴張症,患者的支氣管就會受傷、發炎,並製造濃厚的黏液,也就是所謂的「痰」。過度擴張的支氣管會喪失自我清理的功能,使患者受細菌感染的風險增加。用噴霧器服藥,可以幫助減少痰的分泌,讓患者較容易把痰咳出來,也能讓服下的抗生素更有效地對抗細菌感染。 囊狀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患者

囊狀纖維化是一個進行性的基因疾病,會影響患者細胞對鹽分和水分流動的控制,使肺部和消化器官中產生黏液,進而造成呼吸問題,以及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此病的患者能使用噴霧器一次服用多種藥物,以改善黏液分泌過多的症狀。 鼻竇炎(Sinusitis)患者

鼻竇炎是一種會影響鼻竇的發炎現象,能深入鼻孔的噴霧器,特別有助於減緩許多患者鼻塞和臉部疼痛的問題。也有很多人表示透過噴霧器服用抗生素,能改善鼻竇受細菌感染的症狀。 噴霧器還有什麼好處?

一份針對有在家使用噴霧器患者做的研究顯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噴霧氣的利多於弊。大多噴霧器使用者都認為,在家自行使用噴霧器治療,能幫助他們減少對專業醫療人員的依賴,並對此感到滿意。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是認為,噴霧器不僅對維護健康有益,長遠下來也能減少醫療開銷。

如何判斷氣喘?教你4點自我評估,長期咳嗽、喘鳴恐為氣喘症狀!

27歲的張小姐近年咳嗽愈加頻繁,特別是晚上睡覺時,總是得咳個幾分鐘才能入睡,半夜也會不時咳嗽影響睡眠。尤其當天氣變冷、換季或是待於冷氣房較久時,症狀還會進一步加劇。

張小姐赴醫院看診時,醫師細問她情況後,判斷她的症狀應為氣喘所致。張小姐聽了十分吃驚,她從小沒有過敏、氣喘病史,為什麼醫師會說她氣喘呢?

其實,即使從小沒有過敏或氣喘病史,成年後也可能罹患氣喘。本文將為你說明為何成年後也會罹患氣喘,教你如何判斷氣喘,以及認識氣喘檢查可能會使用的診斷方式。

成年也會「喘」!氣喘人口增加的5大因素

氣喘好發於幼年患者,並伴隨著過敏病史,但近年來,成年後才出現氣喘的盛行率愈來愈高,從7%成長至10%以上,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氣喘。

現代生活及工作型態、環境因素及空氣汙染等因素,導致成人氣喘人口逐漸上升,以下列出5項導致氣喘的主要因素: 環境因素:長期暴露於環境中的過敏原及化學物質,例如塵蟎、蟑螂、動物皮屑、黴菌、菸害及甲醛。(延伸閱讀:夏天蟲蟲危機!蟑螂、蒼蠅等居家常見蟲類介紹) 遺傳與基因:遺傳為氣喘的重要風險因素,若一個同卵雙胞胎中,有一人患有氣喘,則另一人也有氣喘機率為25%。然而,罹患氣喘的風險是由基因加上環境暴露的程度共同決定,因此即使幼年沒有氣喘,成年後仍可能因長期曝露不良環境而氣喘。 空氣汙染: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與得到氣喘的機率存在正相關,空氣中PM10濃度增高10毫克/立方米,氣喘盛行率增高12.8%。 肥胖:肥胖也會提高氣喘的發生率,根據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若BMI≥25,氣喘發生率會提高50%,若BMI≥30則會提高90%。 職業性氣喘:所從事之職業會接觸大量氣喘誘發因子,如藥物、木屑、化學品、金屬、消毒劑、麵粉及乳膠,並缺少防護措施。(延伸閱讀:職業型氣喘是什麼?必知原因與治療

「喘」才是氣喘?其實這些都是氣喘症狀!

若僅從字面意思判斷,氣喘患者應該皆有「喘」的症狀,但其實氣喘症狀十分多樣化,不同個案(胖瘦、年齡及有無過敏、呼吸道或肺部疾病)、氣喘嚴重度等,都會影響氣喘的症狀表現。

一般而言,常見的氣喘症狀包括以下4種: 喘鳴呼吸聲 呼吸困難 咳嗽 胸悶

其中,喘鳴呼吸聲並非指患者出現跑步後呼吸急促、很喘的樣子,而是指呼吸時,患者喉頭發出「咻咻咻」的呼吸聲。此聲音可大可小,有時可小至難以聽見,嚴重則會發展為呼吸困難,也就是大喘。

亦有患者氣喘發作時,完全沒有喘鳴聲、呼吸困難或胸悶,僅出現慢性咳嗽,就像感冒一樣,三不五時便會咳嗽,但過一段時間又自行好轉。

由此可知,單憑是否會喘無法評估是否患有氣喘,較適合的方式是透過症狀及病程變化進行綜合性的判斷。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氣喘?掌握4點評估關鍵

由於氣喘的症狀十分多樣,不同病患的氣喘症狀皆不相同,因此通常醫師會透過以下臨床表現,以及患者在何種情況下會出現症狀,進行綜合診斷,而民眾亦可自行評估是否符合以下4點敘述,及早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4個氣喘常見症狀(喘鳴呼吸聲、呼吸困難、咳嗽、胸悶),同時存在2種以上。 症狀常在夜間及清晨惡化。 症狀及嚴重度會反覆變動。 症狀會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感冒)、運動、過敏原暴露、氣候變化、大笑、暴露於刺激性氣體、氣味或菸而發作。

氣喘看什麼科?

有鑑於台灣過敏及氣喘人數眾多,政府亦長期推廣氣喘照護的相關措施,因此一般家醫科、耳鼻喉科或兒科診所皆能診治氣喘。

若希望可接受更深入的診斷及評估,可赴醫院的胸腔內科求診,若懷疑有過敏問題則可赴過敏免疫風濕科看診。

常見氣喘檢查項目

醫師通常能藉由臨床診斷判斷病人是否患有氣喘,並開立治療氣喘用的類固醇吸入劑,但有時若病患病情較為複雜,例如合併患有其他肺部疾病或出現非氣喘常見症狀,醫師便可能安排以下檢查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肺功能檢查:檢查病患的呼氣量、呼氣流速是否正常。 PEF(尖峰呼氣流速)監測:透過對流速計呼氣,快速評估氣喘的嚴重度及控制情況。 過敏原檢測:確定病患是否對特定過敏原出現過敏反應。 支氣管激發測試:透過吸入特定刺激物,判斷呼吸道是否有反應過度的情形。 胸部影像學檢查:如X光及電腦斷層掃描,用以偵測及排除患者是否有結構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請小心!缺氧有致命的風險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簡稱肺阻病,是一種肺部疾病,無法治癒,且會影響肺部功能的狀況,導致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和肺氣腫(Emphysema)。若不幸罹患,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原因都在於進出呼吸道的空氣受到阻礙,造成肺部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患者承受缺氧(Hypoxia)的風險。身體細胞及組織供氧不足會導致許多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您應了解缺氧的症狀和發作前的跡象,並嘗試在嚴重發作前之前控制病情。

缺氧的症狀?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將缺氧定義為「即使血液流量充足,細胞組織中的含氧量仍不足」。氧氣支撐著人體內多項活動,而人體獲取氧氣的唯一方法是通過肺部進行氣體交換。慢性阻塞性肺病則限制了患者吸取氧氣的能力,而且慢性支氣管發炎的肺阻病患者主要是氣道發炎及腫大,肺氣腫患者則是肺組織損傷。缺氧的症狀包括: 休息時也會感到呼吸急促。 睡覺時因呼吸不足或停止而醒來。 運動或活動後會感到嚴重呼吸困難。 有快窒息的感覺。 發出哮喘聲。 咳嗽咳不停。 膚色變紫。

另外,高碳酸血症(Hypercapnia)經常伴隨著缺氧而來,由於呼吸困難,肺部積累了過多二氧化碳。吸氣和呼氣是互相連動的,因此當您無法正常吸氣時,呼氣也連帶不會正常。這會使您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到能會致命的程度。如果您呼吸困難,合併有高碳酸血症,您必需比平常更專注在呼氣,設法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缺氧的併發症?

氧氣是身體組織執行許多基本功能的基本要件,當呼吸困難,氧氣不足時,血液中缺失了最重要的成分,不僅影響肺部運行。還會嚴重影響您的心臟和大腦健康。肺阻病缺氧可能導致大腦缺氧(Cerebral hypoxia)。即使血流充足,大腦仍可能缺氧。據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的研究,您的腦細胞在缺氧五分鐘後就會開始死亡。肺阻病缺氧可能會導致: 憂鬱症(Depression)及其他情緒障礙疾病。 高血壓(Hypertension)。 肺動脈高壓。 心率增加。 心臟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繼發性紅血球過多症(Secondary Polycythemia,紅血球數量異常增加)。

氧療法和缺氧治療

治療缺氧情況的最佳方法就是增加氧氣攝取量。氧療法 (Oxygen therapy,又稱氧氣治療 )是最常用的方法;氧療法是把氧氣當成一種藥物,利用不同氧療設備,提供高於大氣中氧氣含量(21%)的氧氣,以預防或治療缺氧症狀。補充氧氣可以舒緩呼吸急促,增加血氧濃度,減輕心臟負荷,還可以減少罹患高碳酸血症的機率。在進行氧器治療之前,醫師會先測量您的血氧濃度。

氧療法最常用的是濃縮氧氣,氧氣會通過管子從筒中經過鼻導管、面罩,伸入式鼻管,傳送進入您的身體。此療法也有氧氣濃縮機可使用。氧氣濃縮機從環境中將空氣抽入機體內,利用如高分子聚合膜或氮氣吸附劑等特殊材質,過濾掉其他氣體,得到高濃度的氧氣供儲存使用。壓縮氧氣需要使用預先填充氧氣在容器內,濃縮機則可利用電動裝置隨時從周圍抽取空氣使用,適用於隨時需要氧氣治療的人。缺點在於它需要電力發動,機體較大又笨重,通常於居家使用,會限制患者的活動範圍。

另一種選擇是液態氧。液態氧離開容器後會轉變成氣體。根據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說法,液態氧比壓縮氧氣節省空間,但因此也更昂貴。液態氧會蒸發,所以供應持續時間較其他短。除了氧氣治療之外,治療缺氧還需要: 降血壓藥。 心臟藥物。 吸入器。 可以放鬆呼吸道的支氣管擴張劑。 治療氣道發炎症的類固醇。

除了醫療治療外,更重要的是遠離環境中的不良誘發因素,包括: 抽菸。 二手菸。 空氣污染。 空氣中的化學顆粒或微塵。

呼吸困難怎麼辦?COPD的嚴重症狀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肺阻塞,是一種危害肺功能的疾病,病人會呼吸困難(Dyspnea),感覺喘不過氣、也可能覺得疲勞、沒有體力。有些病人在走路或運動後,會感到呼吸困難,而有些病人則是光坐下,沒做什麼事,也可能感到呼吸很吃力,因此開始喘氣。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涵蓋多種肺部疾病,以及肺功能不全的症狀,其中包含了肺氣腫(Emphysema)和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2大類型,許多病人合併有這2種病症,這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這個名稱的由來。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種慢性疾病,會隨時間推進而惡化,病情難以痊癒。然而,雖然無法完全治癒,但病人可以透過醫師的協助,讓呼吸困難的情況減少,減緩病情的惡化。

早期階段的肺阻病症狀經常會被誤診,被當成日常一般的疲勞或健康欠佳、狀況不好。一直到症狀明顯、變得嚴重了,才會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列為肺阻病最常見症狀。 喘不過氣,呼吸困難。 胸口很緊、胸痛。 經常咳嗽。 頭暈眼花。 呼吸道及肺部痰過多,咳嗽時時常咳出痰。 經常疲倦不堪。 反覆的呼吸道感染。 沒有原因的體重減輕。 咳嗽時發出哮喘聲。

慢性阻塞性肺病如何破壞肺功能?

肺氣腫:

肺氣腫患者的肺氣囊,會充氣過度膨脹導致氣道壁破壞,干擾了給身體組織細胞提供氧氣並載走二氧化碳的交換功能,造成肺部無法保存並移動足夠氧氣。您會感受肺活量不夠,無法提供您完成日常活動所需的氧氣,造成您您很容易感到疲倦、氣喘和呼吸困難。

支氣管炎:

支氣管發炎時,支氣管內層的粘膜因受刺激分泌過多黏液及其周遭組織的慢性發炎,會導致呼吸困難或咳嗽。久而久之,慢性支氣管炎導致氣道壁變厚、失去彈性,無法排除過多的粘液而堵塞住呼吸道形成,使呼吸變得十分困難。您的呼吸次數會增加,呼吸快又淺,您也更容易感到疲倦。 呼吸困難的程度

測量呼吸困難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許多醫生使用的英國醫學研究顧問團體之改良呼吸困難指標(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 ,MMRC),另外還包括基礎呼吸困難指標(Baseline dyspnea index,BDI)及呼吸氧耗圖(Oxygen cost diagram,OCD)。

根據研究顯示,改良呼吸困難指標被證實與各種肺功能的測試,或其他呼吸困難的指標有具體相關性,改良呼吸困難程度指標會直接評估患者,評估患者們呼吸困難造成的失能程度,在臨床上是非常實用的判斷工具。缺點是改良呼吸困難指標缺少對其他身體損傷的考量評估,缺乏涵蓋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受影響的部分。改良呼吸困難指標共分5個級距,0級最輕微,到最嚴重的第4級。這5項分別是: MMRC0級:只有在劇烈運動時才感覺到呼吸困難。 MMRC1級:在平路快速行走或上小斜坡時感到呼吸短促。 MMRC2級:在平路行走時即會因呼吸困難,而走得比同齡的人慢,或是以正常步調走路時必須停下來才能呼吸。 MMRC3級:在平路約行走100公尺或每隔幾分鐘就需停下來呼吸。 MMRC4級:因呼吸困難而無法外出,或是穿脫衣物時感到呼吸困難。

如何預防呼吸困難?

慢性阻塞性肺病無法完全治癒。儘管透過醫學治療,也只可以減緩疾病,但最終無法阻止肺阻病發展及患者死亡。不過,藉由一些藥物、方法及輔助工具,您可以降低呼吸困難和疲倦程度,並盡量維持正常日常活動。 運動:許多肺阻病患者會因擔心呼吸困難而閃避運動,但是,實際上運動對肺阻病患者的好處多多。運動可以幫助您的肺部更強壯、提升肺活量、增加肌肉的耐力,反而降低了呼吸困難的發作機率。您只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並可與醫師討論一個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的的健身計劃。 呼吸練習:呼吸治療專家會教您在運動時保持呼吸順暢的方法,也會傳授您在呼吸困難時調整呼吸的技巧。 戒掉壞習慣:吸菸是罹患肺阻病最主要原因。只要您戒菸,肺阻病的症狀即刻可獲得緩解。即使您之前有過不成功的戒菸經驗,您也應該再試試。許多人反覆吸菸戒菸了幾次才能成功,戒菸之後您會活得更久,生活得更健康。 呼吸乾淨的空氣:除了抽菸的菸霧,其他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加重您呼吸道及肺部的負擔,造成您呼吸困難。請盡量避開汽車排放的廢氣,油漆所含的化學物質,氣味強烈的清潔用品,這些都可能引發您的肺阻病發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