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您是外食族嗎?褲子又穿不下了?是久坐少動的上班族、或步入中年了呢?如果您符合上述任何一項,請趕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自我檢查是不是有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並了解代謝症候群發生的原因、診斷與預防。

代謝症候群 5 點指標自我檢查

代謝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肥胖,它是數個症狀的總稱,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患者卻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Diabetes)的高危險群,以下是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針對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如果五項指標中有三項符合,那代表已經罹患代謝症候群了: 中廣型肥胖(腹部肥胖):即男性腰圍超過 90 公分( 35 吋),女性腰圍超過 80 公分( 31 吋),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另外以腰臀比不超過 0.9 為標準。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過高:血中三酸甘油酯超過 150 毫克/分升(mg/dL),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 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過低:男性< 40 毫克/分升、女性< 50 毫克/分升。 血壓高:收縮壓≧ 130 毫米汞柱(mmHg)或舒張壓≧ 85 米汞柱,或是正在服用高血壓治療藥物。 空腹血糖過高:空腹血糖值≧ 100 毫克/分升,或是正在服用治療糖尿病的藥物。

若只有一項符合,雖然不代表罹患代謝症候群,不過同樣代表更容易發展成其他疾病;如果愈多項符合,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更高。

3 人中有 1 人患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雖然不是病,但卻是許多疾病的前兆,根據 2007 年衛福部的調查, 20 歲以上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為 19.7 %(男 20.3% ,女 19.3% ),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的趨勢,一份針對南台灣健檢民眾的研究也顯示,在成年人中,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竟達 36.7% ,等於約每3人就有 1 人有代謝症候群,而可怕的是,這些都還是 10 多年前的數據。 十大死因半數跟代謝症候群有關

患有代謝症候群會衍生許多慢性疾病,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竟有一半以上的疾病跟代謝症候群相關,例如:腦血管疾病、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高血壓(Hypertension)等慢性疾病。其他衍生疾病如痛風、脂肪肝、肝硬化、中風、腎衰竭也不少見。根據美國南卡大學阿諾公共衛生學院(South Carolina Arnol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追蹤代謝症候群患者 14 年的研究顯示,這些病人的罹癌死亡率竟提高至 56% 。可見得代謝症候群對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顯然也是國民必須加強關注的健康議題。(延伸閱讀:了解肥胖與心臟病的關係) 引發代謝症候群的 5 個原因 胰島素阻抗:胰島素負責幫助細胞轉化血糖為能量,而有胰島素阻抗的人,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無法正常反應,造成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更多,然而除了遺傳因素外,胰島素阻抗的產生,肥胖、抽菸、久坐少運動的生活型態,都會間接導致胰島素阻抗,也是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齡增長: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與年齡成正比,年紀愈長,機率愈高。 肥胖:體重過重的人,特別是腹部脂肪過多、腰圍的增加,也會提升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若您曾在懷孕期間得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或是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家族病史,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提高。 其他疾病:如果您曾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將更有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

認識糖尿病

5 方法預防 擺脫代謝症候群 站起來、多運動:避免久坐,每 30 分鐘就起來動一動,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最好為中高強度、會輕微流汗的運動最佳。 減體重、更健康:減掉 7~10% 的體重,能夠減緩胰島素阻抗以及血壓,也能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不抽菸、少喝酒:菸酒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眾所皆知,戒菸、戒酒對改善代謝症候群也相當有幫助。 健康飲食、三低一高:運用「三低一高」的口訣,挑選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食物。 釋放壓力、放鬆心情:壓力會使整體健康狀況惡化,若發覺壓力太大,可以做些運動、冥想、瑜伽或是任何有幫助減壓的活動,好的心情帶來好的健康!

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Netflix上線的台灣影集《誰是被害者》中,不斷提到的麻醉藥物吩坦尼(Fentanyl),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是屬於2級管制藥品,醫學上屬於鴉片類止痛藥(Opioid analgesics),多為靜脈注射。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就醫中可能碰到的麻醉方式、麻醉止痛藥物以及這些藥物的分類又為何,本文將為您介紹。

(同場加映:麻醉藥物吩坦尼~藥物及貼片使用原則) 4大主要麻醉方式

一般來說,手術或療程中會使用到麻醉方式共分成4類:全身麻醉、半身麻醉、鎮定和局部麻醉。主治醫師會和麻醉師討論病人適合什麼類型的麻醉方式,並且詳細向病人解釋,有的時候病人還可以選擇自己要使用哪種麻醉方式。以下就分別介紹這4種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過程中,病人不會有任何意識或感覺,醫師可能會藉由氣管或面罩,讓病人吸入麻醉氣體。全身麻醉常見的副作用是在睡意退去之後,有些病人可能會喉嚨痛(sore throat)或噁心(nausea)。 半身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最常見的半身麻醉分別是腰部麻醉(spinal anesthesia)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這2種麻醉方式多半是用於生產手術或是骨科手術,例如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手術。 鎮定(Sedation):又稱監測麻醉(Monitored Anesthetic Care, MAC),通常是透過靜脈注射(IV),讓病人放鬆、昏昏沉沉睡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大多是利用針筒注射利多卡因(Lidocaine),麻痺病人身體的一小部分。如果臨床只有進行局部麻醉,通常是用在縫合傷口或是填補蛀牙上,但如果搭配鎮定則是進行門診手術(minor outpatient surgery),這指的是不用留院觀察的小手術,這樣的小手術,在復原期間會注射局部麻醉幫助舒緩疼痛。

麻醉止痛藥3大類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寫CDC),2018年共有67,367人因藥物過量而死亡,其中鴉片相關的藥物過量死亡就佔了69.5%,達46,802人。而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根據藥品的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程度,分成4級管理,醫師若是要開1~3級的管制藥品時,需要再另外開一張「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而且一般人服用管制藥品必須遵從醫師指示,如果自行改變用藥方法,除了對身體有不良副作用,還有可能成癮無法戒除。也因此,醫師在開藥前必須做疼痛評估,再決定用藥的類型和劑量。

(同場加映:「痛」不會說謊!10種疼痛量表看這裡)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癌症疼痛處理指引》,止痛藥大致分成3類:非鴉片類、弱鴉片類及強效鴉片類,以下分別介紹。 非鴉片類藥物: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通常是用來治療及舒緩體感性疼痛,且多為口服用藥,除非病人沒辦法口服,醫師才會採取直腸塞劑或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如果這類藥物沒有效止痛,醫師才會選擇使用麻醉性藥物或鴉片類止痛藥物。不過除了乙醯胺酚,這類藥物會抑制血小板作用,因此不適合容易出血或是有凝血障礙的病患。 D類藥物:雖然都是鴉片類藥物,但也有強弱性之分。強效的多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第3階段止痛藥物,包含吩坦尼和嗎啡(Morphine);弱效則是2階段止痛藥物,包含可待因(codeine)和曲馬多(tramadol)。鴉片類的藥物不論是給藥的時間間隔和劑量都依藥物不同而定,不過醫師都要特別注意,避免病人對藥物產生生理依賴和成癮。另外,和其他藥物一樣,鴉片類藥物也有副作用,例如便祕、噁心及嘔吐,甚至是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呼吸抑制,少見的其他副作用還有口乾、尿液滯留、皮癢症等。 其他藥物: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癌症疼痛處理指引》,其他藥物又分為類固醇和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類固醇大多應用在神經病變性疼痛,以及骨頭、內臟轉移的疼痛,然而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影響免疫系統、位腸道及中樞神經。雙磷酸鹽在癌症治療上則集中於骨轉移併發症的治療或預防,例如氯膦酸(clodronate)、裴米卓耐特二鈉(palmidronate)和唑來膦酸(zolendronate)。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5.1勞動節快樂!放鬆紓壓平衡身心

勞動節的由來與制定

每年的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除了台灣,很多國家也都在這天慶祝,感謝勞工的付出與辛勞。另外,由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訂定的「世界勞動安全與健康日」(World Da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則是4月28日,目的為喚起國際對職業災害和疾病的預防意識,也是聯合國的國際節日之一。

勞動節與台灣勞工職災數據

隨著社會進步、競爭力高,現代人的工時長、壓力大,除了有害健康,工作場所的安全與衛生,有些可能也不符標準。在台灣,根據勞動部勞保局給付勞保的統計人次,在2017年因工死亡的人數為522人,職業傷亡和失能的共50387人,且該數據還不包含職業病。另外,上下班交通事故是職災死亡的最大宗,佔全體職災死亡比率34%,其比例目前仍持續攀升。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全球勞工每年約230萬人死於職業災害,或因工作引起的疾病。(推薦閱讀:了解並預防過勞死~自我檢測與高風險群) 台灣勞動現況

工作環境不合標準的情況,常見於小型企業中,因資源少、工作量大,一人常負擔多項任務,或是家族企業、小型手作工業等,大多雇用親友和鄰居,甚至可能包含兒童、孕婦或老人等,除了勞工易超時工作之外,也可能未得到合理的待遇。根據估計,世界上還有2/3的勞工,其工作環境仍未達到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標準。

工作生活要平衡、注意職業安全

預防職業災害,人人有責,辛苦的勞工們除了在勞動節和假日時,可在家好好休息之餘,平時也要多留意工作場所和工作的安全性,保護自己並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所有國家的勞工健康與安全規範,如工作時數、環境衛生安全、工作內容等,都應該符合標準,勞工們不需要因任何原因,而捨棄自身權益向企業妥協。

另外,大家也可在工作時,簡單地維持健康和環境衛生,例如在工作場所記得勤洗手、定期清潔辦公用品,與生病的同事保持距離避免傳染,下班後可盡量做些放鬆、紓壓的活動,可幫助達到身心健康的平衡喔!(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動物世界大學問 從牠們學這3個價值觀

每一次去動物園或是在家看著國家地理頻道時,想必我們心中自然會萌生溫馨、療癒的感覺,有養過狗或貓的人可能更能體會。但除了心動和可愛,動物世界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生功課,像是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精神等,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保護牠們的同時,其實我們同時也在效仿動物的本能,以下舉出從動物世界可學到的3個主要價值觀,對戶外教學來說,這可說是很棒的教育素材呢!

(同場加映:有一種父愛叫獅子王!學5個好爸爸原則) 1. 動物真的有感情 獸性背後是父母愛

人往往會把肉食動物的野性汙名化,將其一概視為「獸性」,意指只憑自身感覺和慾望行動者,其眼中看的盡是自己的益處,不會有愛牠的情感因素,在今天的社會,則暗喻那些為滿足自己對性的慾望,而侵犯他人身體者。

但真相可能並非如此,我們看作的「獸性」,對動物而言,那是為保護其小孩、給家人溫飽的唯一方法。我們都只看見獅子嘶咬獵物,而忽略了牠彰顯父愛及母愛的那一面。愛情並不是人類的特權,您在電視節目中看過母獅舔撫幼獅的畫面,就是動物表達愛的方式之一,其他的例子還包括像海豚呼叫彼此、大象撫慰傷心同伴等等。

若是家裡有養毛小孩,可以讓孩子多與貓狗玩耍互動,不但能培養同理心,還能助於其社交發展與責任感。因為孩子能學習如何照顧牠們並一起成長,養寵物對小孩的健康絕對是大加分!

(同場加映:請放手!別當直升機父母害慘小孩)

2. 彼此相互需要 7種動物團隊精神

人和動物都活在不同的生態系統(Ecosystem)裡面,而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生活在其上的動植物也會受影響。舉例來說,當池塘的水源被汙染,造成水藻慢慢死去,以水藻為主食的魚類就會因缺乏食物也漸漸死去,進而影響食物鏈中的其他消費者,引致該生態系的生存危機。換句話說,動物與動物之間需要彼此才得以繼續活下去,尤其對有些動物而言,這就是牠們生來倚賴的生活方式,以下將帶您一一介紹。 蜜蜂:僅次於螞蟻,蜜蜂算是昆蟲界團隊合作的模範生,就以一個蜂巢為例,至少也住著6萬隻蜜蜂,而每隻蜜蜂都有牠特定的工作內容。從這就可以看出一個群體的高系統性和責任感,只有確保工作分配得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加拿大雁:說到這群動物,任誰都會聯想到其著名的倒「V」形陣容,但別以為前面帶頭的就是領袖。由於需要長久飛行,所以牠們有輪班制度,讓飛累的領頭休息換人做。這也凸顯領導交接的重要性,不應該讓一個人扛起所有責任,每個成員都要學習付出和照顧彼此的需要,這對團隊才是健康的。 海豚:也許您知道海豚有很高的智商,但不僅如此,牠們還很懂得溝通,不管是呼叫聲,或是尾巴拍打,都為保護團隊而行動,同時拉近彼此的連結。 狼群:狼會透過叫聲向同伴呼求幫助,但不僅如此,科學家也相信,它也象徵情感和友誼,當狼群一起吼叫,這對於堅固士氣有很大的效果。 斑點鬣狗:跟人猿一樣,當一群斑點鬣狗聚在一起,牠們就擁有能解決問題的聰明智慧。一個人不行,但有同伴在一起時,任何困難都不再是問題了。 黃頭鷺:有的動物可以依靠其他動物共存,這種關係稱之為互利共生(Mutualism)。舉例來說,黃頭鷺會棲息在牛或其他吃草的動物身上,以其身上的寄生蟲為食,使牛不會被蟲子所傷害。 虎鯨(又稱殺人鯨):深藍海洋中,虎鯨可是很有名的捕獵者,但您可能不知道,牠們的團隊合作也是一流的,不管事獵捕還是育兒。成年虎鯨會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捕獵,直到孩子學會了獵食的技巧。

(同場加映:權威式教育!3招教出獨立自律小孩)

3. 年老動物領頭走 聆聽是最佳利器

在動物王國,敬老尊賢對於生存而言非常重要,這和我們耳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一樣的道理。年長代表經驗豐富,可以避免團隊陷入危險,以大象為例,牠們會讓老象做群體行動的領頭者,因為比起年輕的象,年老的象可以更準確地預知乾旱或災難臨到。

此外,聽覺是動物最有利的武器,有時更是躲避天敵的唯一方法。雖然人類無法聽到很細微的聲音,但我們可以學習動物在做出行動前先專心傾聽的習性,這有助於冷靜的分析能力,不會因為粗心大意出差錯。要說人最該向動物學的功課,那就是活在當下,且活得簡單,動物不會花心思去想明天的事,而是自在地享受今天的美好,若仍沒有頭緒,只要去觀察貓一天的日常,您大概就能體會何謂「慢生活」了。

甲殼素助減肥防蛀牙?研究結果這樣說

幾丁聚醣(Chitosan)俗稱甲殼素,是一種從甲殼類動物(如蝦蟹等)的殼中,所取出的一種物質,因為普遍認為甲殼素能改善健康,而被廣泛製作成保健食品,且該類產品被宣稱能阻斷身體吸收脂肪,不怕變胖,是許多人減肥時的依賴品。但甲殼素是否真的益健康且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以下用科學研究結果來為大家解惑。

迷思1:甲殼素能減肥?

雖然曾有研究人員回顧過去15項關於甲殼素減肥效果的臨床試驗,服用甲殼素的受試者們,和服用安慰劑(不含甲殼素)的受試者相比,似乎減去更多體重,而且膽固醇值和血壓的表現都改善了。然而,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這些實驗的設定品質不夠好,且其他高品質實驗的結果,也指出甲殼素對體重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

此外,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報導指出,甲殼素可能對減肥沒效,該研究作者表示,綜觀一些評論和眾多數據分析,發現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沒有任何特定的膳食補充品有絕對的減肥功效,包括甲殼素與知名的飲品瑪黛茶(Yerba mate)等。 迷思2:甲殼素幫助牙齒健康?

早期的研究指出,使用含甲殼素的漱口水2週,有助於預防牙菌斑的形成,並減少牙周病的機率,但實際上,並沒有可信的數據證明這些產品可預防蛀牙。其實,無論口腔清潔產品是否含甲殼素,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刷牙習慣,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才能有效防蛀牙,維持牙齒健康。

迷思3:甲殼素能治克隆氏症?

曾有研究指出,同時服用甲殼素與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也就是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改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症狀,這是一種腸道發炎的疾病,但目前還缺乏更多研究結果來證明其真實性。 甲殼素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甲殼素可能會導致胃部出現輕度不適、便祕或脹氣,而懷孕和哺乳的女性,最好避免服用甲殼素,或先諮詢專業醫師,避免擅自服用。此外,對海鮮過敏的人也須注意,因為甲殼素是取自蝦、蟹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可能會因此產生過敏反應。

「痛」不會說謊!10種疼痛量表看這裡

人家說疼痛最能體現身體的真實狀況,因為一般人是沒辦法忍痛的,當人的腦部接收到「被攻擊」的訊號時,身體自然會啟動保護機制,做出應對的抵抗反應。在醫療上,痛覺也很常用於診斷患者的情況與治療成效,亦是所謂的疼痛量表(Pain scale)。以下是關於評估疼痛的10種類和方法,但民眾請謹記,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確保治療過程更加順利。

量表評估 多層評量才安全

過去在二戰以前,醫護人員會藉由疼痛閾值(Pain threshold,簡稱痛閾),來觀察病人在面對刺激時的身體反應,然後才給予適合的治療方法,但由於每個人對疼痛的忍耐度不一致,這種測量標準的失誤性很大。

之後,才有了我們較熟悉的量表評估,至今仍廣泛應用在不同疾病的診斷中,而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多層的評估方式往往是比較安全的,且細節愈多愈好,雖然檢測可能會很花時間,但得到的結果會更貼近真實情況,畢竟我們都不希望被誤診,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

10種疼痛評估方法 幫助治療

眾多疼痛評估方法中,除了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還有另一種叫做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前者用於檢測疼痛症狀的進展,像是好轉或惡化;後者則用以幫助釐清其疼痛原因,像是疾病所引起,或是治療的副作用。

事實上,這兩種評估都有它的盲點,只有將其融和運用,才能提高治療的準確性,病人和醫師之間需要有良好的溝通,這才是健康的。值得留意的是,以下的疼痛評估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年齡層,也有過於簡單化疼痛的情況,請務必在檢測過程前先跟醫師商量。

1. 數字評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簡稱NRS)

一般用於年紀超過9歲者,因為受評估的人需要能表達出疼痛的程度,其量表通常以0~5,或0~10為標準,0為沒有疼痛,10為劇烈疼痛,評估時間則是治療前後都有可能。

2. 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簡稱VAS)

類似數字評定量表,此評估需要受評估者在10公分的量表上畫記號,最左邊是沒有疼痛,最右邊則是劇烈疼痛,只是量表上不會有數字顯示。然後,醫師會運用該記號,算出病人疼痛的指數,但缺點就是每個人對疼痛的理解不一樣,建議只供參考。

3. 類別尺度量表(Categorical scale)

若將數字和視覺融合運用,就產生了像臉譜量表(Wong-Baker Face Pain Rating Scale)的評估法,它不會只有兩個極端對比,而是可以分得更細,好比說,有不痛、微痛、痛、很痛、非常痛、劇烈疼痛。

此方法尤其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因為它在每個分類上會有可愛的彩色表情,還不會看文字的小孩,也能藉由哭的表情選出符合自己疼痛的情形,雖說如此,它可能仍無法診斷出疼痛的真實原因。

4. 描述差分量表(Descriptor Differential Scale,簡稱DDS)

此評估方法有12個分類,且每個類別有一個量表,最左邊是很弱,最右邊則很強。受評估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身體及疼痛狀況,畫下最貼近的真實情形。

5. 簡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簡稱BPI)

就如量表的名稱,它可說是很直接快速了解身體狀況的方法,總共有15個題目,每個題目都有一個量表讓受評估者圈選,內容涵蓋過去24小時內身體的活動、與人的互動、睡眠狀況等等。

6. 曼科斯基疼痛量表(Mankoski Pain Scale)

這項評估量表有較完整的疼痛分類和對應的解釋,讓醫護人員和受評估者與家屬都一目了然,分類為0~10,0為無疼痛,10為劇烈疼痛。

7. FLACC身體反應測試

此評估通常會由醫師做觀察,判斷病人的疼痛穩定情形,且用在言語表達不全的人,像是還在學習說話的小孩,以及有語言障礙(Dysphasia)的人或老人,FLACC代表各個檢測身體部位,包括臉部表情、腿部動作、活動性、哭、可撫慰性。

每個類別的分數為2分,計算的分數愈低愈健康,評估結果分別是:0為放鬆和舒適、1~3為輕微不舒服、4~6為中度疼痛、劇烈疼痛和不適。

8. 兒童事件影響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簡稱CRIES)

若對象是小於6個月的嬰兒,可能會採用此評估方法,透過觀察寶寶哭的反應、氧氣狀況、生命徵象、臉部表情,以及有否失眠情形。評估一般由醫護人員進行檢測,無疼痛為0分,劇烈疼痛為2分。

9. 安慰行為量表(COMFORT Behavior Scale)

當一個人無法表達其疼痛,醫護人員可能會採用此評估方法,對象包含小孩、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損傷者,或是服用鎮定劑者。量表的分類共有9欄,每個類別皆有1~5的評估標準,內容包含警覺性、鎮定性、呼吸窘迫(Respiratory distress)、哭、身體活動、肌肉張力、臉部張力、血壓,以及心率。

10. 麥吉爾疼痛問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簡稱MPQ)

這算是其中最常見的疼痛評估方法,它含有78個詮釋病患的狀況,受評估者需要圈選出貼近自己的字句,其分數會憑所選的字句數量做評分,尤其適用於復健過程,因為病人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情形。

染新冠肺炎名人多~日星志村健不幸過世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都在努力對抗疫情,其中,也包含許多陸續傳出染病的名人,從皇室、政界、娛樂界到體育界,有些是因為家人或同事確診,而正在居家隔離。其中,日本著名藝人志村健,已於3月29日深夜不敵病魔過世,享壽70歲。其他確診的全球各界名人,以下將逐一介紹,包括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夫婦、英國查爾斯王子(Charles Prince)與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Boris Johnson)、摩納哥親王亞伯特二世(Prince Albert II)等。

[covid_19]

志村健(志村けん,Ken Shimura)

2月20日才剛過70歲生日的志村健,本名志村康德,被尊為日本的喜劇之王,因「志村大爆笑」等搞笑節目,而有「怪叔叔」的暱稱。志村健在日本演藝圈的人緣很好,終身未婚的他,其實一直渴望結婚也想有孩子,曾有過好幾段戀愛,可惜都未能如願。

據日媒報導,本身有肝臟慢性病的志村健,今年(2020)1月時才因胃部瘜肉而住院動手術。3月19日出現發燒和呼吸困難等症狀,20日被診斷為「嚴重肺炎」,直到23日才確診是新冠肺炎,隔天就因病情加劇,轉院至駐有傳染病專家的醫院,並仰賴體外維生系統,簡稱葉克膜(ECMO)的設備(人工心肺的概念),來幫助他維持呼吸,沒想到還不到一星期就過世了,令人不勝唏噓。

志村健來過台灣多次,在台的知名度很高,也曾和藝人金城武合拍宣傳台灣旅遊的廣告,他過世的消息傳出後,不少粉絲與名人,紛紛在社群網站上悼念這位一代喜劇大師謝幕了,感謝他曾經帶給大家的歡樂 。

湯姆漢克斯夫婦

63歲的湯姆漢克斯,與和他同齡且也是演員的妻子麗塔威爾森(Rita Wilson),於3月11日在社群媒體Instagram上,宣布他們的新冠病毒檢驗結果為陽性反應。夫妻倆當時都在澳洲的城市黃金海岸,漢克斯正在當地拍攝美國已故歌手貓王(Elvis Presley)的電影。

確診後兩人即留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之後出院繼續在澳洲居家隔離,漢克斯也不時在社群平台上,跟粉絲分享他恢復的狀況,呼籲大家做好自我隔離,避免傳染。3月28日漢克斯在社群平台Twitter上貼文,表示和老婆已回到美國加州的家了,仍會持續社交隔離(Social distancing),他非常感謝照顧他們的澳洲醫療團隊,還有那些祝福他的粉絲們。 查爾斯王子與首相強生

來自英國皇室的消息,證實現年71歲的查爾斯王子前幾天已確診染新冠肺炎,對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為陽性。在皇室的聲明中,提到查爾斯王子一直只有輕度症狀,身體仍然健康,並且像往常一樣,過去幾天一直在家工作。

查爾斯的妻子卡蜜拉(Camilla)也接受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為陰性,但目前兩人都仍在蘇格蘭進行自我隔離。

沒想到在王子確診後沒兩天,英國首相鮑里斯強生也確認染了新冠肺炎。至於已高齡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這段時間與兒子查爾斯和首相都有過互動,但尚未知她是否做了新冠肺炎的篩檢,可確定的是,她已取消今年6月94歲生日的傳統閱兵典禮了。 亞伯特二世親王

以富豪、賭場、跑車著名,與法國相鄰的歐洲小國摩納哥,人口不到4萬人,其62歲的親王亞伯特二世,日前也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使他成了全球第一位染此疾的國家元首。亞伯特二世的身體狀況很穩定,目前仍繼續在自己的住所辦公,並照常與內閣和政府成員保持聯絡,同時呼籲摩納哥人民要嚴格遵守禁令,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避免病毒的傳播。 加拿大總理夫人蘇菲杜魯道(Sophie Gregoire Trudeau)

44歲的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妻子蘇菲杜魯道,在結束短暫的英國之旅後,對新冠病毒的檢驗呈陽性反應,3月12日確診後,兩人皆進行自我隔離,目前杜魯道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傳出。

伊卓瑞斯艾巴(Idris Elba)

因演出好萊塢電影《雷神索爾》(Thor)裡彩虹橋的守門人而成名的英國演員艾巴,現年47歲,他在3月26日上傳影片說自己被診斷出罹患新冠肺炎,他的模特兒妻子薩布麗娜艾巴(Sabrina Dhowre Elba)之後也傳出確診,但兩人都表示沒有出現症狀,而選擇接受檢測的原因,是因為他曾與確診患者接觸。艾巴也持續對自己的健康保持警覺,他呼籲大家要記得保持個人衛生,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並勤洗手。 普拉西多多明哥(Plácido Domingo)

著名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西班牙男高音多明哥,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自曝,基於道德義務,他接受了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反應。「只要有醫學上的必要,我和家人就會進行自我隔離。」他表示自己和身邊的人,身體都健康,但因為曾有發燒和咳嗽等症狀,才因此決定接受檢查,目前已住院治療中。 10幾位美國職籃球星

因有球員染疫,目前賽季已暫停的美國職業籃球賽NBA,已有3位球星確認感染了新冠肺炎。首位確診的NBA球星是猶他爵士隊(Utah Jazz)的魯迪戈貝爾(Rudy Gobert),27歲的他,確診前曾在一次記者會後,故意去摸桌子和所有的麥克風,藉此嘲諷新冠病毒,影片曝光後引來網友猛烈攻擊,他也出面道歉,沒想到後來真的染疫。

戈貝爾的隊友唐納文米歇爾(Donovan Mitchell)、布魯克林籃網(Brooklyn Nets)的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也都相繼染病,目前已有14位來自不同球隊的球星確診了。其中23歲的米歇爾,坦言自己沒有症狀,他覺得這病毒最恐怖的是,因為染病後可能外表看起來還好,所以永遠不知道您接觸過的人裡面,誰是已經生病的了。

歐嘉柯瑞蘭蔻(Olga Kurylenko)

曾飾演「007龐德女郎」的烏克蘭女星歐嘉柯瑞蘭蔻,於3月15日在Instagram上透露自己被診斷罹患新冠肺炎,已經在家待了一週的她,表示自己的主要症狀包含發燒和疲倦,也呼籲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好好照顧自己。 克里斯多佛希夫哲(Kristofer Hivju)

演出美國知名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挪威演員克里斯多佛希夫朱,3月16日在Instagram上表示自己對新冠病毒的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目前他和家人正在進行隔離。41歲的他,表示自己與家人的身體還算健康,只有輕度的感冒症狀。 安迪寇恩(Andy Cohen)

知名的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安迪寇恩,於3月20日在Instagram上宣布自己罹患了新冠肺炎,在某次日後的採訪中,51歲的他提到自我隔離時最難過的事,就是必須與他1歲的兒子本(Ben)分開,而他也提到了自己出現身體疼痛,及失去食慾和嗅覺等症狀。

防疫優先!跨年急凍注意保暖,5個健康要點提醒

2020 是非常艱辛的一年,其中對世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COVID-19)的蔓延,目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續延燒;台灣雖然相對穩定,但近日傳出的本土案例,以及英國新冠病毒突變的消息,也讓民眾人心惶惶,疫情指揮中心也在日前宣導並加強防疫措施,請民眾在跨年參加活動時一定得遵守防疫規範。

根據報導,入冬第一波寒流將於週三(30日)報到,在跨年當夜低溫更只剩 7~10 度,體感溫度甚至可達 3~5 度。面對急凍的跨年夜,不管您的跨年計畫是和三五好友開心出遊,還是和親朋好友宅在家,Hello健康在此都要提醒您幾點冬天容易出現的健康問題,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開心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1. 體溫過低

人體體溫若低於 35 度,可能會有失溫危險,此時身體會顫抖、神智不清、疲倦與尿液偏多,如果沒有緊急給予照護,嚴重者恐怕有生命危險;此外,小孩和老人因為血液循環較弱,所以不管跨年在家或外出,都要特別留意他們的衣服夠不夠暖。(推薦閱讀:正常體溫37度?發燒體溫標準受部位影響

2. 心臟與心血管疾病

若你所在之處很寒冷,保暖不夠時,心臟為了讓身體暖和,會更用力工作跳動加速,血壓也會跟著飆升,容易誘發心臟病(Heart disease),而且即使氣溫只是稍稍低個2度,血管也會自然收縮,血液流通隨之變慢,容易造成堵塞,衍發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隨著年齡增加,體溫調節慢慢變弱,若還有高血壓(Hypertension)、高膽固醇(High cholesterol),以及心臟病等舊疾的長輩們,千萬注意多加件外套、戴上毛帽、手套等保暖用品 3. 氣喘發作

氣喘(Asthma)屬於慢性呼吸道阻塞肺病(Chronic Airway Obstruction, CAO),平時患者或許沒有特別症狀,但遇上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是氣候變化,就有可能發作。因此,除了冬天在室外要避免吸入冷空氣,注意保暖之外,在室內也別掉以輕心,因為塵蟎也是氣喘發作的重要元兇,所以,即使冬天冷冷好想偷懶,千萬別忘記打掃家裡,勤洗枕套床單,才能減少塵蟎滋長。

4. 防範新冠肺炎與流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表示,考量跨年晚會活動具有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的特性,故請民眾務必遵守活動期間之防疫規範。

除了防疫外,流感也千萬不能輕忽,根據疾病管制署指出,台灣流感(Flu)好發於冬季,自 12 月起漸入高峰,並且流感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傳播,因此出入人潮集中的場所,像是醫院、跨年晚會要特別留意之外,長期待在室內的朋友們,也要關心周遭親友的身體狀況,記得請有感冒、咳嗽症狀的人戴上口罩,也要勤洗手、維持健康飲食、減少糖分攝取,才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有本錢抵禦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入侵。(同場加映:解密武漢肺炎: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入侵)

5. 皮膚乾癢

冬天許多人會出現皮膚乾癢的狀況,不僅搔癢難耐,忍不住抓抓後,還皮屑紛飛,特別困擾,因此建議這些朋友冬天定期擦乳液,讓皮膚保溼,清潔皮膚請用溫水,避免過燙的水溫。另外,雖然愛乾淨很好,但對冬天的皮膚來說,過度清潔可是會受不了的,因此,別用夏天的標準來清潔皮膚,適度就好,清潔過後,也請記得做好保濕,仔細呵護皮膚,皮膚才會水給你看。

手濕別碰插頭!皮膚電阻與觸電的關聯

你有過觸電的經驗嗎?身為成人的我們都知道手濕濕的時候,不要拔插電器插頭,但是許多人小時候可能常會因為好奇,總想拿些東西塞入電源插座,當然這種頑皮的行為通常會導致觸電,而且被媽媽發現還會招來一頓打罵。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本文將針對觸電對人體的危害、造成的症狀以及避免方式這三個重點,為你一一介紹。

電流種類與電阻對觸電的影響

人體對於電流的感知相當敏感,以交流電(AC)為例,男性的容忍度為一毫安培(mA),女性則為 0.7 毫安培,只要超過便會感覺到有電流通過身體。在電流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前,人體會比較容易掙脫電線或其他導電物,而交流電比起直流電(DC)更容易造成肌肉痙攣,因為前者的電流有週期性的變化,當人體觸電時,直流電可能在觸電的那一剎,肌肉便瞬間收縮而彈開;但是交流電則會在觸碰之後,造成肌肉「有週期性的收縮」,使得我們更難以控制肌肉脫離觸電的狀態,導致觸電時間拉長,而造成更大的損傷。

當談到觸電對人體會造成的傷害時,其中一項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便是電阻(Electric resistance);而常見的塑膠和木頭屬於絕緣體,因為它們的電阻相當高,使得電流不易經由它們傳導,而人體雖然不是絕緣體,但是皮膚在乾燥的情況下,也有 10 萬歐姆~60 萬歐姆(Ω)的電阻。(推薦閱讀:顱內高潮ASMR!咀嚼耳語聽了實在舒服

以台灣家中的 110 伏特(Volt)的插座為例,透過公式計算後,觸電時只會接收到 1.1 毫安培的電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觸碰插座,觸電之後還能活蹦亂跳的原因;但是當皮膚變得潮濕的時候,電阻可能會降到只剩一千歐姆,跟乾燥皮膚的電阻差了 100 倍,若這時觸電則可能遭到 110 伏特的電流流經身體,一般來說,超過 100 毫安培的電流強度,便有相當高的致死機率,因此,專家或是長輩們經常叮嚀不要用潮濕的雙手接近插座,並不是沒有道理。另外,除了潮濕會降低人體的電阻外,過高的電流強度,也可能瞬間將皮膚燒灼,導致電阻下降。

觸電了該怎麼辦

觸電的處理分秒必爭,因為每多經過一秒,你與死神的距離就會更近一步;觸電的當下,我們的本能反應便是想辦法將身體抽離導電物,若是在時間很短且電流強度很低的情況下可能還好,你甚至不會感覺到有任何不適,也不需要就醫;不過當電流強度不低時,你可能會產生麻痺、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的情形。

在較為嚴重的觸電情況下,如果你自身觸電,請盡你最大的努力,中斷觸電的狀態,在這同時也可以大聲呼救,請其他人協助,接著可以自行或是請他人幫忙撥打 119 叫救護車,做完這些事之後,請留在原地不要隨意移動,如果電流已經對你的身體造成了某些損傷,隨意移動可能會使狀況惡化;假如你看到有人觸電,切記不要下意識就衝過去將人拉開,這樣只會讓你一起加入電流串燒的行列而已。

最好的方法是先觀察是否有電源可以關閉,以中斷電流的輸出,或者利用身邊的絕緣物體如:拐杖、掃把或竹竿等,將觸電者移開後馬上叫救護車,如果患者已經沒了呼吸或失去意識,請立刻施行心肺復甦術(CPR)直到救護人員趕來為止。 電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人體在接觸到電流後,會因為接觸時間和電流強度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傷害,小量電流可能只會帶來些微痛楚,或是讓你有短暫麻痺的感覺;但是電流強度提高時,可能會灼燒皮膚或內臟組織,若導致壞死的情況,那麼可能就得面臨截肢。

另外,電流經過眼睛,也可能導致白內障(Cataracts)或失明,最嚴重的情況則是電流流經心臟,造成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又稱心室纖維性顫動),使得觸電者血液循環中斷而死亡,由於心臟位於人體左側,左手觸電是電流襲擊心臟的最短途徑,你不妨可以改以右手操作電器或拔插電線,降低遭受電擊的機會。

如何避免觸電的3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觸電就像地震一樣,發生的時候都是一瞬間的事,但是卻可能造成相當大的傷害,以下提供三種避免觸電的方式: 避免危險用電行為:手濕的時候不要碰插頭已經算是常識了,因此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在浴室使用吹風機,以及避免家中的小朋友亂摸插座。 不要自行修復電線:如果是家庭用品的電線有破損,請直接更換,不建議使用絕緣膠帶將其纏繞繼續使用;假設屋簷有破損的電線垂落,切勿進行任何形式的修復或碰觸,戶外的電線通常是高壓電線,其電壓相當高,隨意的觸碰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遇到這種情況,請聯絡相關單位進行修繕。 打雷請躲好:打雷的時候最好不要處於空曠處,以免自身成為雷擊的優先目標,尋找是室內或其他遮蔽物,並且不要待在金屬或其他高導電性的建築附近,以免遭受雷擊波及。

空服員到處玩好夢幻?5大風險超難熬

空服員這一職業,相信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不僅薪水高、福利好,還有機會到不同的國家、接觸不同的文化,從外行的角度來看,亦可稱得上夢幻工作了!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優雅瀟灑的空姐空少背後,需要承擔多少責任和風險,尤其身體在高空環境下工作的健康影響,以下將舉出空服員的5大職業風險,提供給想要應徵此工作的人,以及各位民眾參考。

1. 高空氣壓變化好不適

當飛機正在航行,空服員卻要忙著要服侍乘客,並確保機內的安全受保障,而一般民航機的飛行高度是介於海拔高度9,144~13,716公尺(約3萬~4萬5千英尺),機內的氣壓則縮在1,524~2,438公尺(5千~8千英尺)。

因此,機艙內的氧分壓(Oxygen partial pressure)會比海平面低25~30%,為多數人能調適的程度,但心肺有缺氧情形者要注意,因為在低壓的環境下,人的體腔會帶來空氣膨脹,進而造成耳朵、臉部、腹部的疼痛。

(同場加映:聽覺障礙很常見~用這5招防聽力受損

2. 小心空氣汙染恐中毒

現代的飛機有較完善的通風系統,藉由引進40~50%外面的空氣,以及機內循環過濾的空氣,能降低引擎造成的排氣汙染機率,波音(Boeing)型號飛機更有不用排氣的電動壓縮機系統,這可避免燃燒汽油及液壓流體(Hydraulic fluid)的滲漏。

但以一般的客機來說,這樣的過濾系統仍是不足,機外進來的空氣只有經過冷卻,它並非過濾過程,而機內所使用的高效率粒子空氣濾器(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簡稱HEPA)僅僅只能捕抓粒子,有害氣體或病毒仍可侵入機艙內,造成空氣傳播和人與人的感染,同業人會稱之為航空中毒症候群(Aerotoxic Syndrome)。

(同場加映:空氣好窒息!減少空汙危害的小撇步)

根據美國的聯盟飛行員協會(Allied Pilots Association,簡稱APA)資料,過去10年(2018)已有約2萬起引擎排氣汙染事件,平均1天就有5起排氣汙染事故。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還包括:換氣過度(Hyperventilation)、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空服員抱病上班等等。

溫馨提醒,別為要保住工作而犧牲健康,生病就要休息,即使呼吸道恢復正常了,也要留意神經或精神性症狀有無異常,包含暈眩、神經錯亂、失去平衡、肌肉無力、麻痺、運動障礙、感覺異常(Paraesthesia)、情緒不穩,以及憂鬱。 3. 機上空氣乾輻射強

飛機是禁菸場所,這雖然會大幅減低機艙的健康風險,但二手菸的機率仍是存在,加上空服員需要長時間待在機內,久而久之將危害身體。而叫人憂心的還不是抽菸,乃是機內空氣很乾燥,適合人生存的濕度是40~70%,機艙卻只有6~18%,若水分補給不足,容易造成搔癢感症狀,像是眼睛乾澀、鼻塞、喉嚨痛、喘鳴、頭痛、疲勞、無法專注,尤其氣喘(Asthma)或肺疾病患者更要注意。

在飛機上工作也會提高宇宙電離輻射(Cosmic ionizing radiation)的風險,以及其他可能致癌物,包括紫外線輻射(Ultraviolet radiation)、干擾睡眠週期和晝夜節律等等因子。

而依據美國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環境衛生系所的研究,相較於接受美國全國健康與營養體檢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簡稱NHANES)的人,即使體重過重和抽菸的比例很低,空服員罹癌的比例卻有明顯上升,特別是乳癌(Breast cancer)、黑色素瘤(Melanoma)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 4. 懷孕值勤要留意

另外,研究也發現,女性空服員在職期間太長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因素之一,沒生過小孩,以及生超過3個孩子以上的女性空服員,都可能是高風險群。對此,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簡稱NIOSH)有研究指出,空服員在懷孕的妊娠第1期(未滿17週)中,建議1天內不要在機上待超過15小時,以避免宇宙輻射吸收過多,而導致流產。

做為一個空服員和飛機工作人員,您能做的就是確保其航空公司有固定做輻射檢測,並會讓員工知道最新的減低輻射成果。其次,由於在飛機上的工作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曝曬於紫外線,所以在戶外活動記得防曬,且避免正午的時間,至於睡眠作息,就盡可能找空檔休息,並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 5. 性騷擾事件頻傳

在飛機上遭遇性騷擾,可說是做空服員的惡夢,特別是女空服員,但它卻真真實實地發生了,根據美國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所的研究,4,459位飛機機組人員中,有63%坦承曾受言語虐待;26%受性騷擾;2%受性侵害,且乘客是主犯。

儘管「#MeToo」運動在娛樂圈和政治界掀起很大的關注,但在其他服務類產業卻沒什麼反應,很多受害者選擇不舉報,因為覺得不會被受理,真的叫人很擔心。對此,美國的空服員協會(Association of Flight Attendants-CWA,簡稱AFA)國際主席薩拉尼爾森(Sara Nelson)表示,空服員是機上最重要的角色,倘若發生緊急狀況,而造成對安全程序的阻礙,這對機上的每個人都是不利的,乘客要遵從空服員的指示,空服員遇困難時,也要尋求他人協助,相信同事和上層主管會願意給予支持,切勿自己默默承受。

#Me Too!勇敢說出性侵創傷

跟職場性騷擾一樣, 它會造成心靈創傷、睡眠障礙,若出現粗暴行為,甚至會帶來肌肉骨骼的傷害,飛機的安全是你我的責任,多一點體恤和包容機上的空服員,有他們細心的服務,我們才能平安和舒服地到達目的地。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