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安慰人?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不知道怎麼安慰人?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看見身邊的人陷入沮喪或失望中,你總是不知道怎麼安慰對方嗎?人生起起落落,難免會有悲傷及失落的時候,儘管心裡百般想要幫助對方,但卻因為說錯話,或是沒有表現出同理心,結果愈幫愈忙,甚至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不論是感情受挫或工作失意,人都需要心靈上的撫慰。《Hello健康》教你如何成為親友在悲傷汪洋中的浮木,幫助分擔他們的痛苦。

安慰是一種能力,第一步是學會同理對方

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安慰人,而是依靠成熟過程的歷練和學習,換句話說,安慰是一種可以被開發的能力,而懂得安慰的人一般通常都具備幾種特定的特質及行為。

同理心是安慰的重點,看似簡單卻十分困難,因為對方若感受不到被同理,任何安慰的話其實都是徒勞。根據情況的不同,我們必須先理解對方需要什麼,並嘗試去了解他所在乎的「點」,可能是某人的言行舉止,也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

安慰的訣竅在於理解與接納,比起大費周章地急著幫他解決問題,對方或許只希望身邊有人能傾聽,分享他正在經歷的痛苦,覺得自己被他人理解。

有時候言語反而會成為安慰的阻礙,像是在對方才剛失去摯愛的親人的情況,給予合適的非言語行為和肢體語言,反而更能表達您的誠懇,如眼神交會、拍肩、擁抱,以及其他誠心關懷的肢體表現。多數人都會因此覺得有安全感,且更能接納你的關懷,但請依循你們平常的互動模式,若搭肩擁抱會讓彼此尷尬和不自在,其實就不必勉強。(同場加映:善意謊言是好的!不自私且有同理心)

安慰最忌諱敷衍,請多表達關心鼓勵

安慰最怕敷衍帶過,試圖告訴對方這沒什麼大不了,甚至用玩笑轉移焦點,這種行為只會讓傷心的人變得更加負面。若你害怕被對方情緒影響,建議如實告訴對方,相信對方也一定能理解。

其次,建議不要以「為什麼」提問,這會讓對方有種被定罪感。對此,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心理學教授約翰葛特蒙(John Mordecai Gottman)建議,探察式問題會是更好的提問方式,像是「可以告訴我你的顧慮和想法嗎?」或「可以讓我了解你的心情嗎?」等。

另外,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請照著你們之間的關係說合宜的話,切勿搶他人角色風頭,就像父母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並不是伴侶或朋友可以代替的,只有由合適的人說出來,安慰才會奏效。最後,別忘了表現對傷心者的愛和肯定,簡單一句「我相信你」都是很好的鼓勵,讓他能重燃希望,繼續前進。

癡愛加害者!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

在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故事中,貝兒代替爸爸被監禁,最後反而愛上了野獸,解除了野獸身上的魔咒。如此浪漫的故事,其實也暗藏一種心理學現象,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稱作人質情結,指的是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情愫,甚至認同加害者的觀點,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情結。《Hello健康》將於本文帶您認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典故、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什麼?典故來自這裡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一詞,來自1973年的一宗綁架案。當時2名歹徒搶劫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銀行,並且挾持  4位銀行行員,歹徒在與警察僵持了100多個小時後才投降。但事件落幕後,被挾持的銀行行員非但不痛恨歹徒,還和歹徒成為朋友,甚至對警察產生敵意,拒絕出庭指證歹徙,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因此得名。 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愛情觀:傷得越深就越癡迷!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除了可能發生在綁架案的人質、集中營的囚犯身上之外,還可能發生在一般的情侶關係中。一段關係中,如果對方很常說:「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如何如何」、「我真的很愛你,但是怎樣怎樣」,這樣的話聽上去很棒,實際上卻是以愛為名、控制另一半的行為。(推薦閱讀: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我們的身邊可能也有這樣的人,他的另一半常常用言語羞辱、以分手威脅,甚至以冷暴力相逼、不理不睬,但只要另一半送個小禮物,或講一句暖心的話,讓原本想要離開、想要分手的伴侶,又立刻放棄分開的念頭,而且還會對身邊的人說:「他其實對我也很好啊!」這樣的戀愛態度,就屬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人質情結可能出現在你我身上

童年有經歷過家暴陰影的人,的確更容易產生人質情結,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美國知名法庭心理學家史蒂芬諾頓(Steven Norton)表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並非正式的疾病診斷,反而是一種解釋特殊反應的心理學名詞。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症狀的受害者,通常會有以下7種症狀: 對加害者抱持正向看法。 當警方或是政府機關提供協助時,不願意配合辦案。 不願逃跑或是逃跑意願不高。 只相信加害人好的那一面。 認為站在加害者那一邊,就可以降低自己被傷害的機率。 對加害者產生同情,認為加害者本身才是「受害者」,甚至想要拯救加害者。 忠於加害者,甚至不願意離開加害者去接受治療。

如何治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透過諮商或心理治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有機會被治癒的,以下舉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常見的6種治療方式: 心理教育:告訴受害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相關知識,包括症狀和成因等。 委婉勸說:避免太直接告知加害者的危險特質,這樣可能會讓受害者一心幫加害者辯護。 蘇格拉底詰問法(Socratic Method):詢問受害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感受如何,有什麼想法,或是他們認為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不帶批判的傾聽:展現出同理心,不要看輕受害者,但也不要給意見,治療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讓受害者可以重拾做決定的信心。 調整認知失調:身處一段強制操縱的關係中,被害人會出現認知失調的現象,所以要幫助他們看清真相,也要鼓勵他們更相信自己。 找出原因:幫助找出受害者潛在的需求,釐清他們從這一段暴力關係中,所尋求的是什麼。(同場加映: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如果您發現身邊有疑似正在經歷暴力事件,或符合上述描述症狀的親友,不妨幫助他們尋求諮商治療。

連咀嚼聲都刺耳?恐音症可能纏上你了

您有聽說過恐音症嗎?恐音症是一種對聲音過度敏感的症狀,常見的例子如:咀嚼聲、喝水聲、打字聲和按壓筆蓋的聲音等。如果您對於類似細小且重複的聲音也感到煩躁和焦慮,您可能就有恐音症!以下就讓《Hello健康》帶您了解恐音症的定義、症狀與解決的方法。

恐音症是什麼?

恐音症(Misophonia),又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就如同它的名稱一樣,罹患這個疾病的人,對於那些一般人不太會注意到的聲音特別敏感。這些聲音通常都擁有高重複性的特徵,並且會造成恐音症患者心理跟情緒的不適。

許多人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恐音症狀時,大多在9~13歲,且多為女性,而恐音症通常會跟隨著患者一輩子,目前仍無治療方式可以使其痊癒,只能降低恐音症狀對您生活的影響。(推薦閱讀: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比較高?聲音不同的原理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討厭刮黑板的聲音,算不算恐音症?有研究指出,位於2000~5000赫茲(Hz)的聲音頻率,最容易讓人感覺不適,這其中便包含指甲刮黑板、刀叉刮玻璃與尖叫等聲音在內,大多數人都會對這些聲音感到不適,但並非真正患有恐音症。

發布在科學導向(ScienceDirect)的一篇研究指出,經由功能性核磁共振腦造影(fMRI)發現,相較於一般人,當恐音症患者聽到那些「噪音」時,大腦的前島葉皮質(Anterior insular cortex)在腦內其他部位引發的活動更多,尤其是腦內掌管長期記憶和情緒的區域。

此外,核磁共振造影(MRI)顯示出患者的髓磷脂(Myelin)較常人高,但其與恐音症的關聯性仍需要近一步的研究。

目前醫師對於恐音症的原因還無法確定,有說法認為是心理跟生理的因素共同造成此症狀的發生。此外,關於恐音症的研究仍稀少,因此,在患者雙耳功能正常,聽力也正常的情況下,恐音症有時會被診斷為躁鬱症(或稱雙極性情緒疾患,Bipolar disorder)或強迫症(OCD)。

恐音症的常見症狀

由於恐音症屬於新提出的病症類型,關於其定義仍有不少爭議,前面也提過,許多人都可能會有對部分聲音感到不舒服的症狀,但是只要這種情況不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基本上並不需要治療或將自己視為恐音症的患者。

恐音症的症狀廣泛,包含焦躁不安、噁心、恐慌、憤怒或想離開聲音所在處等。嚴重的恐音症其實對患者的社交生活產生非常大的阻礙,他們可能無法忍受跟別人一起吃飯,因為聽到那不停地咀嚼聲就會崩潰,甚至連考試時周遭的作答聲,都會阻礙思考的進行,而影響他們的成績。(同場加映:有聯覺的人~聽得見音樂的顏色和味道

有恐音症怎麼辦?可以治療嗎?試試這幾種方法解決困擾

目前恐音症的療法仍有限,美國恐音症協會(Misophonia Association)也提供了,包含認知行為治療或改變生活習慣在內等改善方式,雖然戴耳機或耳塞來阻隔聲音,只能治標不治本,但仍是最簡單實用避免恐音症騷擾的解決方式。若您有朋友受恐音症所苦,請不要認為他們在胡說八道,在出現能確切治療恐音症的辦法前,旁人的關心與理解,是患者與恐音症共處的能量來源。

研究:交友軟體易使人憂鬱及焦慮,3招教你輕鬆交友沒煩惱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也可稱為群居動物。我們無法獨自一人生存下來,孤單寂寞的心情也對生理、心理的健康都不好,所以人類天生有尋找歸屬、與他人連結的驅力,最終發展成友情、愛情、親情,而手機交友對此來說,便成了一個便捷的開始。不過,我們真的能靠著上傳照片、與人私訊而得到所謂的幸福嗎?

Hello健康》從交友軟體的問題切入,告訴你為何使用交友軟體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並提供你3招實用的交友建議。 交友軟體容易讓人憂鬱及焦慮

沒有誰可以預料用交友軟體到底能不能幫助你找到天命真子或天命真女,不過手機交友其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不小。澳洲的研究顯示,使用交友App(英文為Dating App或Dating Application)的受測者,比起沒有使用的受測者,出現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的比例更高。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也指出,使用交友App的受測者比起未使用的受測者,有較高的比例會採取「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例如:服用瀉藥、減肥藥、增肌補品、類固醇等等。(同場加映:覺得自己胖?可能受K-Pop影響(上))

交友軟體創造「照騙」現象

怎麼會為了交個朋友搞到心情很差,還得亂吃藥?這跟網路交友以照片取勝脫不了干係。有些交友軟體以「左滑,右滑」的操作方式風行全球。打開App後,在螢幕上看到你喜歡的相片,手指往右滑,系統幫你歸類;看到你不來電的相片,手指往左滑,系統替你過濾。

之後交友軟體再替你跟有緣的網友配對,讓雙方得以聯繫。一切看似十分的科學,畢竟都有數據可循。但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靠「以貌取人」來「一翻兩瞪眼」。網路交友成了一場選美大賽,難怪參與其中的人卯起勁把照片修成「照騙」,或是讓自己更符合世俗嚴苛的審美標準來奪人眼球。

不過這麼努力地經營自己了,卻無法找到真愛,一定高興不起來,心理健康必受影響。有些人認為問題出在自己的外表,可能會嘗試不當減肥方法,反而弄壞身體。(延伸閱讀:從社群網站大頭照~看出您的人格特質) 愈滑愈沮喪?使用交友軟體前,務必先懂這3件事

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無可避免得經營「網路人際關係」,其中包括怦然心動的愛情。根據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研究,綜合其數據,可以歸納出一些手機App交友的使用建議供你參考 1. 投資一定有風險,交友軟體也是!

金融商品的廣告內必須加註:「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來提醒消費者。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交友App的用戶也得認清:當我們的樣貌、年齡等諸多條件被攤開來評選,一定會帶來相對應的壓力。被網友拒絕,非常有可能影響心情,帶來負面情緒,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同場加映:收到負評怎麼辦?7招教您輕鬆應對(上)) 2. 除了交友軟體,你還有其他選擇

研究顯示,上班族的受測者使用交友App的動機上,選擇「解決交友困境」人數高過於學生族群的受測者。我們得以推論:上班族的生活圈侷限於工作環境,能夠認識業務之外的人實在不多,無怪乎手機交友App成了接觸世界的一扇窗。

不過除了虛擬的網路世界之外,其實參加各式的運動社團、課程、志工活動也可以解決交友困境,我們不需要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犧牲了認識「活生生」的人之可能性,這樣一來,也許我們也就不需要屈就交友App外貌至上的風氣。 3. 無論線上、線下,化被動為主動吧!

研究概略性地描繪出22~33歲的受試者之共同特質:有高度的情感需求,卻不會主動尋求。研究推測這些交友App的用戶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皆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與人互動,被動地等待他人接納自己、對自己友好,因此難以與他人有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交友App雖然有廣大的用戶,但網路世界也並非有求必應的許願池。如果大多數的網友都偏向被動的態度,那誰能主動開啟經營的可能呢?如果重新釐清、反思自己的需求與交友模式,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同場加映:空虛寂寞覺得冷?造成孤單5原因

4種懼高症治療方法!讓您高處不發寒

您曾有過懼高症(Acrophobia)的感覺嗎?例如在走吊橋的時候,往下一望,發現原來自己身處萬丈深淵的上方而感到恐懼;又或是到知名打卡景點,站在視野超棒的懸崖旁邊,不經意地往下看才不禁感到有點暈眩而想離開?有時候我們會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己有懼高症,但事實上是否真是如此?以下就讓《Hello健康》將帶您揭開懼高症的神祕面紗。

產生懼高症的原因

曾經的創傷:有些懼高症是來自於曾經歷過的事件,留下的創傷而產生,例如自己曾從高處跌落、看到別人從高處摔下來、在高處的時候有過恐慌等其他負面狀況。(延伸閱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家族遺傳:若家族成員有人患懼高症,您得到懼高症的機率便會提高。 環境影響:例如小時候身邊的保母有懼高症,那麼您可能也會因此受影響。 物競天擇:有種說法是人類在長久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產生並提高對高度的敏感度,減少了意外摔死的狀況,才能獲得生存和繁衍的機會。

站在高處往下看讓你頭暈、冒冷汗?懼高症8大常見症狀有這些

從天擇的說法來看,人類對於高度本身就有畏懼和警戒的心理,因此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懼高的本能,但若要達到懼高「症」的標準,一般人與患者之間最大的差異,主要在生理部分的反應,與過度激烈的情緒,像是恐慌。以下將懼高症的症狀,分成生理與心理2個層面介紹: 生理層面 心跳加速、出汗增多。 頭暈或反胃。 身體發抖。 想找什麼東西抓著,感覺自己好像失去重心要掉下去了。 心理層面

恐慌。 非常害怕會被困在高處。 焦慮。(推薦閱讀:焦慮失眠怎麼辦?過半失眠者受焦慮所擾,10大焦慮症狀你中了幾個?) 擔心以後還會遇到需要位於高處的情況。

4方法治療懼高症

一般來說,輕微的懼高症不太需要治療,除非它嚴重影響了您的生活。當然,若是懼高症阻礙了您想從事的活動或是工作,如:高空彈跳、跳傘或飛行傘等,不妨藉由以下3種方法幫助你克服懼高症的障礙。 1. 暴露治療(Exposure therapy)

患者將透過觀看照片或影片,來逐漸適應和習慣位於高處的感覺,例如:從高樓往外望、高空走鋼索、攀岩或是走過吊橋等場景。循序漸進後,患者將親自體驗站在高處的感覺,可以選擇陽台或頂樓等地方,經過前面的訓練後,患者會發現懼高的狀況減低,並慢慢地克服懼高症。

2. 認知行為治療(CBT)

適合推薦給還沒準備好接受暴露治療的患者,可能是情況比較嚴重或心理障礙比較大,認知行為治療將透過與治療師的合作,一起重構患者對於高處所聯想到的創傷、回憶或想法。雖然認知行為治療仍然有部分療程需要患者接觸或感受高處,但並沒有暴露治療來得直接與衝擊。 3. 虛擬實境(VR)

近年來發現,虛擬實境對於懼高症的治療可能有幫助,柳葉刀精神醫學期刊(The Lancet Psychiatry,也稱刺胳針)的研究發現,使用VR治療的患者,懼高的狀況比起對照組,有顯著的改善。

此外,VR的好處在於患者可以透過虛擬實境,感受親身位於高樓正上方、懸崖邊、電線桿上方,或是在高空中走鋼索等各式場景,而不用承擔失足的風險。除此之外,患者若是發現身體不適,無法承受現在治療的強度,也可以馬上關機。 4. 放鬆身心

懼高症的患者可以考慮做瑜伽、深呼吸或冥想,來使肌肉放鬆,舒緩繃緊的神經,減少因懼高症而感到焦慮和恐慌的症狀。

職業婦女必看!3招超實用生活小撇步,提升工作效率又紓壓

以前的女人只為孩子忙,但現代的女性多為職業婦女,早上在外工作,下班後還要打理家裡、顧小孩,生活變得愈來愈忙。

不過即使是身兼多職的職業婦女,你還是可以嘗試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好好照顧自己,以下《Hello健康》告訴你3個生活小撇步,讓你可以平衡繁忙的生活,重拾健康與活力。

1. 早點起床

為不讓自己匆忙出門上班,或為準備送孩子準時到校而手忙腳亂,早點起床是實用的應對策略。每日只要提早半小時起床,當天出門就可以不必那麼匆忙,甚至能有機會悠閒地和孩子吃早餐。

此外,建議在睡前和早上喝杯水。由於人體在長達數小時的睡眠中都不會補充水分,因此在睡前或睡醒喝水非常重要,請務必別等到口渴後才喝水,以免身體輕微脫水,若置之不理,則可能會造成疲勞和頭痛

除了早起呼吸新鮮空氣外,提早吃飯避開人潮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能減少你置身於人群當中所感受到的忙碌氣氛與壓力。 2. 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不少人認為女性擅長一心多用,認為多任務處理是她們的天賦,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安東尼.瓦格納(Anthony Wagner)說明,我們所認知的「多任務處理」,其實只是「任務切換」,因為人的腦一次也只能專注在一件事上。

除非一件事需要用腦,另一件事則不用,例如邊跑步邊想事情,或邊吃飯邊聊天等,但當人同時要做2件需要動腦的事情時,其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尤其在極度要求記憶力和專注力的任務上更是如此。 3. 適時放鬆自己

生活可以很忙碌,但我們總要找到自己的舒壓方法,無論是運動、美食或旅遊,當然,能從事健康的活動為最為理想,不過懂得放鬆總好過壓抑在心裡。

下班回家前,偶爾買個夜市小吃,邊吃邊看電視,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日常,但若願意做些調整,放鬆之餘也可以很健康,包括像公園散步、健身、瑜珈、騎腳踏車、游泳、泡溫泉及睡前閱讀等。

至於在飲食選擇上,吃得健康不僅僅是少糖、低脂及低熱量,也包括少吃加工食品;相對地,盡量多吃天然食物,尤其是富含纖維的蔬果。此外,避免攝取過多酒精,以免影響睡眠或產生其他健康問題。

看不慣打破常規的女性?不一定只有男性會仇女!公開厭女症常出現的15種特徵

如果您有看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原文名稱:82년생 김지영),或許能更了解電影中想傳達韓國社會的性別歧視及不平等,以及潛藏在社會中的「厭女文化」。

諷刺的是,電影上映後,韓國各大評分網站,男性都給電影過低的評價,女性則給到近滿分的好評。這樣的社會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厭女症(Misogyny,又稱女性貶抑),《Hello健康》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厭女症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不論男女都可能會有厭女症

在心理學上,厭女症並不是真的討厭女性,而是因為看不慣女性某些「反常」的行為,或是認為女性「該有身為女性要有的樣子」。舉例來說,整個社會認為傳統女性應該遵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然而,當女性開始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打破成規,看不慣的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厭女心態。

因此,厭女症並不只限於韓國,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別認為男生才有這樣的心態,甚至女生也會有。厭女雖然算不上是疾病,但心理學上,它仍是大男人主義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學中的意識形態(Ideology),也就是社會大眾的共識。

厭女症的形成

一般來說,有厭女症的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厭女症屬於無意識的仇恨,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意識形態外,根據研究,也有可能是在早期發展時,特定的女性造成了某些心理創傷,例如母親家暴、母親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或是姐妹、女老師,甚至是被女朋友用錯誤的方式對待。

這些都有可能在大腦的皮質下區域(Subcortical matter)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樣的種子會持續在腦中成長,經過大腦中的恐懼處理(Fear processing)和記憶區域(Memory areas),最後影響感性及理性的決策,形成日後的厭女症。

男女表現出不同的厭女症行為

男生、女生所表現出的厭女行為是不同的,且並不容易察覺,這是因為他們不一定會全部都表現出來,以下為您舉例男女間的表現有何差異。 女性的厭女症特徵 認為女人就該結婚生子、勤儉持家、維持溫柔婉約的形象,並且沒有過任何婚前性行為。 認為女人就該永遠站在男人身後,成為男人的溫柔鄉。 看不慣嘗試打破成規的女人。

男性的厭女症特徵 將女性視為獵物。 性格轉換很快,像是有雙重人格。 對女生的承諾常常光說不做,但是卻十分遵守對男生的承諾。 和女生約會習慣遲到,與其他男生出去則很守時。(延伸閱讀: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在女生面前總愛表現出驕傲自大、控制慾強,且以自我為中心。 對女人的好勝心特別強,如果輸給女人會感到特別挫敗,但若是贏了,反而能夠客觀地面對。 對待男性朋友及女性朋友的方式不同,尤其會對女性朋友和女同事品頭論足。 無意識地讓女性難堪,例如開不得體的玩笑,或是在感情中強行要求發生性行為。 約會時喜歡反其道而行,比方說,女生喜歡傳統的紳士行為,這時有厭女心態的男生對女生就像對待兄弟一樣,甚至直接要求女生買單。如果女生是較獨立,想各付各的帳單時,男生反而想唱反調,直接幫忙點餐、買單。 發生關係時,容易忽略女生的感受,或是只享受女生口交,性愛時也喜歡採用後背位,避免眼神交流。(推薦閱讀:別再一招打天下!4種經典愛愛體位學了嗎) 一夫一妻制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容易劈腿,並且認為女人就只是他們的所有物。 常常無緣無故消失、結束一段感情,隔一段時間後出現,再以花言巧語挽回女生。

如果沒有在厭女症初期形成時,開始修正的話,就很難改變這樣的想法,雖然聽上去很讓人難過,但改變一個觀念所需要的時間本就長,女生們應該要有自信和想法地去做想做的事,別被厭女文化限制。

「每個人都是沒有靈魂的殭屍」,談殭屍電影給我們上的3堂課

早從16世紀開始,殭屍就是一種在西非少數民族中流傳的神話故事,且跟巫毒教(Voodoo)有密切的關係,但對多數人來說,他只是人想像出來的虛擬生物,以下是我們可以從殭屍電影學習到的3件事:

1. 別活得像殭屍一樣,沒有靈魂

你印象中的殭屍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腦中,都會把牠聯想成一種嗜血吃人、無人性的生物,電影情節更是將他們塑造出眼睛反白、肢體和行動快速又難以捉摸來形容。雖然殭屍的存在只是人的假想,但若仔細思考,殭屍這種「看似活著,卻是死了」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恐懼的嗎?我們不應像殭屍這樣活得沒有自我的空虛存在,只為活著而活著,心裡早已失去了靈魂的熱情。

在生活中間,我們總是扛著大大小小的責任及身分,包含工作、婚姻、家庭等等,而如果情緒管理沒做好,人就很容易陷入沮喪,漸漸被負面情感所淹沒,且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最後淪為「活死人」。殭屍雖是捏造的幻想,但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卻是真的。因此,不妨開始為生活設下目標,維持良好的人際互動,並且懂得適時調解壓力放鬆。(延伸閱讀:壓力大好焦慮怎麼辦?3分鐘認識壓力和焦慮)

2. 用心感受和建立情感

殭屍與正常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人類可以理性思考並做出對應行動的能力,殭屍的腦可能因為病毒感染而喪失原本的身體功能,因此牠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的資料,殭屍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懂得控制自己。

用心感受和專注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和警覺,或是體恤他人和感受情感都是必要的條件。從很多災難電影就可以看出,人與人的關係中需要健康互動,透過行為、情緒,以及肢體語言連繫彼此,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

3. 傳染病可引起衛教意識

殭屍甚至還能成為衛教議題的提倡者,間接喚醒政府單位的重視,擬訂相關的安全措施,並警戒民眾做好保護,尤其像狂犬病(Rabies)這種透過的唾液感染疾病,和殭屍的傳染媒介一樣,因此能再次喚起民眾對傳染病的關注。(開放空間工作?認識這些病菌風險:開放式辦公室的優劣?氣氛活潑但易傳染病菌

關於殭屍病毒的謠言沸沸揚揚,但事實上它純粹只是學術上的假設,其信賴度很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普恩蛋白 (Prions)是俗稱狂牛病的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簡稱 BSE)的變異蛋白,可能導致牛隻出現神經質、狂躁等症狀,在人類身上則稱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會出現情緒和精神狀態不穩、產生幻覺以及智力衰退等症狀,可能類似殭屍的特徵。但因為它並不會造成流行性傳染,加上其潛伏期甚至從數年達數十年,所以殭屍病只能說是無科學根據的傳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解婆媳問題3大常見原因與解決之道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Hello健康》本文將為您剖析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以及在家庭中,婆婆、媳婦及同時身負老公和兒子2種角色的男人,如何化解婆媳問題的2大解決之道。

產生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 1. 情感問題

婆媳之間,不管是為奪取男人的心,或是討婆婆的恩寵,中間都有競爭元素,好比說,媳婦可能會和婆婆爭吵誰對兒子的影響更大,或是兒子更愛誰。此外,有的父母還會過分嚴苛地審視兒媳婦,即使在兒子結婚後,仍持續質疑這樁婚姻的合適性,這樣卻可能會帶來無止盡的家庭衝突,最後導致離婚或親子疏離。

當然,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婆媳問題,有的夫妻因為在婚後跟對方的長輩有更頻繁的互動,所以彼此之間能有更好的溝通空間,長輩既得到尊榮,媳婦也在新的家庭中感覺被接納。通常健康的家庭關係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隔代之間的感情非常緊密。(推薦閱讀: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3招帶你重燃愛火)

2. 男生小時候依賴媽媽

要理解媽媽對媳婦的心理,就得談談兒子的小時候了,母親往往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人,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時,兒子漸漸不再像以前那麼依賴媽媽了,並轉向學習和效法爸爸,換句話說,當男生愈長愈大,他會愈像爸爸,而不是媽媽。雖然兒子不再依附媽媽,但這不代表母子關係會變冷淡,這只是說明從前的男孩已經長大成男人了,這是件好事。

事實上,兒子與母親的分離是男人成熟的必然要素,因為他需要先重塑對「女人」的概念,才能步入一個健全的婚姻化家庭,夫妻要付出和奉獻,一味依賴著媽媽無疑只會讓婚姻關係陷入危機,畢竟家庭的職責是關乎兩個人的事,而不是媽媽。(推薦閱讀:心理發展不全 戀母情結不是愛上媽媽) 3. 媳婦讓媽媽覺得被取代

對媽媽來說,這樣的分離想必是難以接受的,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臨床研究發現,媽媽的腦中確實存在著兒子的微嵌合(Microchimerism),指胎兒離開母體前所留下的一部份細胞,所謂母子情深並不無根據,媽媽掛念兒子的心一直都在。

所以,當媽媽感覺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地位被取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很深的被拒絕感,且可能會無意識地怪罪媳婦,這通常於結婚當天才會真的意識到兒子的「離開」。另外,如果母親過去曾經歷其他男人的背叛或失職,她或許會把這些情緒一併導向對兒子婚姻的憤怒。從妻子的視角,當婆婆佔用太多丈夫的時間,她就會起嫉妒心,婆媳衝突容易一觸即發。

婆媳問題如何解決?學會2大方法,改善婆媳關係 1. 媽媽放手媳婦尊重

論到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我們通常會把責任都推給婆婆和媳婦,斷定它就只是「婆」和「媳」的問題,但其實做為丈夫和兒子,也有相當的責任需要擔當。兒子結婚成家後,媽媽要記得放手,請尊重他們夫妻經營自己家庭的方式。此外,也不要為了奪回跟兒子的關係,在背後說媳婦的壞話,更不要利用兒子的心理,刻意使用方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外,媳婦也要記得,結婚也是2個家庭的連結,即便得不到婆婆的認同,但為愛丈夫的緣故,您仍需要尊敬長輩,用愛包容婆婆及他的家人,甚至有些婆媳還能發展成像朋友一樣的關係,家庭關係更和睦。

2. 丈夫要讓妻子有安全感

做丈夫和兒子,請試著站在她的立場著想,主動傾聽想法,讓她覺得有安全感,只要能夠讓老婆相信你,其他關係上的問題也會自然迎刃而解了。丈夫最糟糕的示範就是不尊重妻子,甚至在遇到問題時,先去問媽媽的建議,進而製造不必要的誤會,較好的方案是您先和妻子商量,再一起去請教媽媽,這才是尊重妻子和媽媽的好男人典範。

提醒各位男性,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開口,而總是在猜測對方的想法,不妨直接關心和詢問如何改善,相信都會讓她感覺被愛和開心。例如,當妻子跟你反應媽媽經常干涉她做家事,或對教養小孩的方式有意見,請您主動跟媽媽討論,並幫她們劃清界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將來和你在一起白頭偕老的是妻子,不是媽媽。

厭男症不限女!社會與媒體是背後推手

根據2019年公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顯示,想達到真正的職場性別平等,可能還需要再努力257年。從調查結果來看,女性在大多數情況都處於下風,但男性也並非絕對的受惠者,實際上,「厭男」(Misandry)現象也同樣存在於社會,而相對於厭女症(Misogyny),厭男症反而更難察覺,根深蒂固的時間也更長,很多時候,男性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遠比對女性還要多。《Hello健康》以下將為你詳細介紹厭男症的形成原因。

生活充滿對男性的微歧視

在這追求性別平等的年代,我們總是覺得女性受到許多言語或肢體羞辱,不過,這些遭遇男性也同樣有機會碰到,比方說,當女生聽到男生在談論女生的外型或身材時,可能會覺得被侵犯,但其實也有部分女生會用一樣的方式討論男生,只是在父權文化下,女生會認為男生理應接受這樣的評論。(同場加映:倡平權卻感覺不自由~男女都有厭女症)

長久以來的社會期待往往要求男性不能表現出軟弱、要背負家計或必須扮演一家之主,使得男性變得形單影隻,比較沒辦法像女性一樣聚集起來捍衛自己的權益,這也讓厭男的情形加劇。

厭男症也稱為男性貶抑,廣義的厭男症甚至還包含對男性厭惡、害怕、憤怒、鄙視,以及許多對男性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例如:

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男人什麼都不懂 男人就是無法接受女人拒絕跟他發生性關係 男人就是要表現得像個男人 男人怎麼可能不喜歡運動

媒體與個人經驗皆可促成厭男症

雖然現在沒有確切的數據統計證明厭男和厭女的現象有多普遍,但能確定的是,這些觀念都已經深植在我們的文化裡。

不同於厭女症,形成厭男症的原因有很多,舉凡意識形態、政治、日常生活到心理狀態,都可能有所相關,以下將分別介紹各層面對厭男症形成的影響:

現實層面:厭男症與厭女症是互相影響而產生的,厭女的情形有多嚴重,相對地,厭男的心態就有多嚴重。 現代社會:以美國為例,大約有90%的謀殺案都是男性兇手,FBI的前10大緝凶名單也常常都是男性。這樣的數據也讓現代社會的人開始認為,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犯案,女人屬於弱者,不僅使性別刻板印象愈加偏頗,也讓厭男症不再只是事實,而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表現。 個人經驗:曾經跟爸爸、兄弟、男同學、男老師或是男同事有過讓人不愉快的經歷,或是他們的錯誤待人方式,都有可能在大腦的皮下區域(Subcortical matter)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顆種子會持續在腦中成長,經過大腦中的恐懼處理(Fear processing)和記憶區域(Memory areas),最後影響感性及理性的決策,形成日後的厭男症。 政治妖魔化(Political Demonization):某些女權主義或是擁女主義(Pro-feminist)的作家,可能會有意無意的在書中宣傳反向性別歧視(Reverse Sexism)的概念。例如美國作家瑪莉蓮.法蘭奇(Marilyn French)就曾在書中稱呼所有男性為「敵人」。 天使化:上一點提到的政治妖魔化男性,有一部分也是因為女性已經被天使化,尤其是性別歧視至今的極化(Polarization)發展:女人代表的就是好、同情心與善良;男人則代表壞、髒亂和隨便。 大眾文化:隨著大眾文化流行,厭男症的心理在很多商品、搞笑節目、電視劇,甚至流行音樂都看得到,大眾文化把嘲笑男性變成一種流行,好像男性生來就該扛得住這些鄙視的話語。

當然這也造成負面影響,男性對自己的性別會容易產生自我憎恨(Self-loathing),變相加重男性的厭女心理,同時也讓女性更鄙視男性,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影視媒體:許多美國的情境喜劇喜歡塑造兩性既定的形象,男生就是又呆又笨,可能還有個圓滾滾的肚子,例如《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的荷馬;而在《六人行》(Friends)裡面,女生總是成群結隊出現,個個多愁善感又性感撩人。雖然這些情境喜劇很好笑,但是觀眾也容易被潛移默化,接受這些既定的男女印象,甚至沒有察覺到心中已經形成厭男或厭女心理。

厭男的觀點隱藏在我們生活中各個角落,甚至已經被當作普世價值,對男女都造成不同的影響,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這個問題,一如我們對厭女症、種族歧視或是恐同症(Homophobia)一樣,了解這個現象後努力改變。改變當然需要時間,但就算職場性別平等還需 257 年,只要愈多人意識到問題,並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或作為,我們終將朝向更平等與同理的社會邁進。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