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身邊的人陷入沮喪或失望中,你總是不知道怎麼安慰對方嗎?人生起起落落,難免會有悲傷及失落的時候,儘管心裡百般想要幫助對方,但卻因為說錯話,或是沒有表現出同理心,結果愈幫愈忙,甚至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不論是感情受挫或工作失意,人都需要心靈上的撫慰。《Hello健康》教你如何成為親友在悲傷汪洋中的浮木,幫助分擔他們的痛苦。
安慰是一種能力,第一步是學會同理對方
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安慰人,而是依靠成熟過程的歷練和學習,換句話說,安慰是一種可以被開發的能力,而懂得安慰的人一般通常都具備幾種特定的特質及行為。
同理心是安慰的重點,看似簡單卻十分困難,因為對方若感受不到被同理,任何安慰的話其實都是徒勞。根據情況的不同,我們必須先理解對方需要什麼,並嘗試去了解他所在乎的「點」,可能是某人的言行舉止,也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
安慰的訣竅在於理解與接納,比起大費周章地急著幫他解決問題,對方或許只希望身邊有人能傾聽,分享他正在經歷的痛苦,覺得自己被他人理解。
有時候言語反而會成為安慰的阻礙,像是在對方才剛失去摯愛的親人的情況,給予合適的非言語行為和肢體語言,反而更能表達您的誠懇,如眼神交會、拍肩、擁抱,以及其他誠心關懷的肢體表現。多數人都會因此覺得有安全感,且更能接納你的關懷,但請依循你們平常的互動模式,若搭肩擁抱會讓彼此尷尬和不自在,其實就不必勉強。(同場加映:善意謊言是好的!不自私且有同理心)
安慰最忌諱敷衍,請多表達關心鼓勵
安慰最怕敷衍帶過,試圖告訴對方這沒什麼大不了,甚至用玩笑轉移焦點,這種行為只會讓傷心的人變得更加負面。若你害怕被對方情緒影響,建議如實告訴對方,相信對方也一定能理解。
其次,建議不要以「為什麼」提問,這會讓對方有種被定罪感。對此,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心理學教授約翰葛特蒙(John Mordecai Gottman)建議,探察式問題會是更好的提問方式,像是「可以告訴我你的顧慮和想法嗎?」或「可以讓我了解你的心情嗎?」等。
另外,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請照著你們之間的關係說合宜的話,切勿搶他人角色風頭,就像父母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並不是伴侶或朋友可以代替的,只有由合適的人說出來,安慰才會奏效。最後,別忘了表現對傷心者的愛和肯定,簡單一句「我相信你」都是很好的鼓勵,讓他能重燃希望,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