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僵硬: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關節僵硬: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關節僵硬的定義

關節僵硬是指關節的活動度受限或活動困難,而且不是因為關節無力或活動時疼痛所導致,有些關節僵硬的人仍可以完全活動該關節,只需要花費比較多的力氣。

關節僵硬有多常見

關節僵硬很常見,雖然大多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不過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關節僵硬有哪些症狀

與關節僵硬相關的徵兆及症狀:

關節疼痛或腫脹 移動時關節處發出聲響 關節變形

關節僵硬的原因

隨著年齡,關節、肌肉及骨骼多年的使用損耗,關節僵硬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困擾,多數人只是在早晨起床時感覺關節僵硬,這是因為平躺睡眠數小時後,關節的潤滑液減少,因此才在隔天早晨感覺活動困難。以下為可能導致關節僵硬的原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大部分關節僵硬的原因是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炎之一,通常在年齡30~60歲時發作,是一個主要影響關節的長期持續性免疫系統疾病,這表示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健康的部位,包含關節裡的粘膜,而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及僵硬,長期下也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骨頭侵蝕(Bone Erosion);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特效藥,因此症狀完全無法消除,只能透過藥物或其他療法加以控制,然而,一旦此病惡化,關節失能有可能導致避免。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另一種常見的關節炎即是骨關節炎,有時亦被稱為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通常發作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關節的磨損所導致,關節中保護骨頭的軟骨,因長期使用而磨損無法再保護您的骨頭,隨著症狀惡化,骨頭容易破裂,或形成骨刺。在骨關節炎晚期,關節中的軟骨已完全磨損殆盡,骨頭相互摩擦導致疼痛、關節僵硬及失能,可用替換部分軟骨及關節中的潤滑液來治療骨關節炎。改變生活型態療法有減重以降低關節的壓力也很有效,對一些較嚴重的個案,置換關節手術可能是必須的。 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A):兩種都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您的身體會攻擊自己的器官和組織,當紅斑性狼瘡攻擊您的關節時,就會造成關節僵硬、腫痛,而紅斑性狼瘡很難診斷,因為它的很多症狀跟其他疾病的症狀很類似,可能必須觀察數月後才能將它與其他疾病區分出來。如同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也是慢性的,一旦發病,終生都會受其影響,因為無特效藥,於是治療多著重在控制及減輕症狀。 滑囊炎(Bursitis):關節內的骨頭、韌帶或肌肉之間充滿著擁有潤滑液的封閉性囊,而當這些囊袋發炎時即為滑囊炎,症狀是發炎的關節僵硬疼痛,滑囊炎通常是暫時性的,治療方式就是讓發炎的部位暫停活動休息數週,因此您必須在短期內減少肢體活動讓關節休息,就能緩解滑囊炎及關節僵硬。 痛風:不像其他造成關節僵硬的症狀,痛風是突如其來的,可能在您熟睡時發作,因此當您醒來時,關節感覺異常疼痛,嚴重疼痛和關節無力就是痛風的典型症狀,痛風可能發作於任何部位的關節,大腳趾常是大部分人最經常發作的第一個部位,痛風也是關節炎的一種,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但女性患者多半在停經後才會發作,痛風會不斷的復發,但其症狀是可治療的。 骨癌(Bone cancer):是少見導致關節疼痛、僵直的直接原因,骨癌患者可能會有關節、骨頭痛,並感覺骨頭的某一部位腫脹敏感,並非每個人都會有疼痛感,因此很多人在骨癌蔓延而導致其他症狀產生前都未能發現自己已罹患骨癌。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但治療的成效卻視骨癌的大小、位置及骨癌腫瘤的類型等多項因子而定,治療骨癌的方式有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手術。

上述是關節僵硬的常見原因,若需要更精確的診斷,請諮詢醫師。

關節僵硬的症狀

若有以下情形,請立即就醫:

快速腫脹 嚴重疼痛 關節變形 關節紅腫,觸摸時溫度很熱 關節無法彎曲

若您有疑慮或出現上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關節僵硬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關節僵硬:

熱敷或冰敷 服用消炎藥 減重 養成運動習慣 均衡飲食 食用魚油葡萄糖胺等營養補充品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膝蓋痛炸了!嚴重膝蓋痛的5個原因

膝蓋痛炸了!怎麼會這樣?嚴重的膝蓋痛不是在家裡冰敷熱敷、休息一下就會好的。下面就來看看會造成嚴重膝蓋痛的原因,有時是關節和骨頭的問題,有時是肌鍵和韌帶的問題。了解它就可以預防它,並找到適合的膝蓋保健、治療方法。

1. 受傷如撕裂和骨折

韌帶和肌腱撕裂:可能是因為打籃球、踢足球、打網球等運動傷害,或是因為意外、工作傷害等原因造成的。韌帶連接關節與骨頭,肌腱則是負責把骨頭和肌肉組織連接在一起;一旦膝蓋側面的韌帶和肌腱出現撕裂傷,就算在休息,膝蓋也會痛。這時要是在膝蓋上加諸重量,疼痛就會加劇。韌帶或肌鍵受傷時,膝蓋可能會腫脹、發熱、瘀青,並變得很不穩定,讓人會覺得失去了控制膝蓋的能力。 骨折:膝部的骨頭骨折會造成嚴重的膝痛,有時一些小塊的骨頭破片會傷害到關節或膝蓋中的軟組織。骨折流血時,如果血流到關節,也會讓膝蓋發熱、僵硬、腫脹和瘀青。若腫脹惡化,患者應該盡速就醫。

2. 各種關節炎、狼瘡和痛風 骨關節炎: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位於骨頭之間的軟骨組織,主要是由膠原蛋白組成,可以吸收衝擊。隨著老化,軟骨會漸漸分解,降低緩衝保護。骨頭互相磨擦,就造成了膝關節的疼痛、僵硬和腫脹,讓人感到膝蓋無力和僵硬,並可能使膝關節長出骨刺。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身體會沒來由地開始攻擊健康的組織,影響膝關節等處。不只關節會疼痛、僵硬、發熱、腫脹,也會限制患者地行動,甚至令人感到胸痛。 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狼瘡(Lupus)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影響膝蓋,還會影響皮膚、大腦、腎臟等部位。除了讓患者膝蓋痛,也會令人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發燒、口腔潰傷等不適症狀。 痛風:痛風(Gout)是一種代謝問題,是因血液中尿酸堆積形成結石,而引起的關節發炎。發炎一開始會發生在特定的膝關節,然後再擴散到其他關節發作。

3. 骨頭受細菌或黴菌感染

骨髓炎: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由細菌或黴菌造成的一種常見骨骼感染,會讓膝蓋骨等組織感到疼痛、腫脹、發熱,也會讓人發燒、發冷。 關節感染:因為受傷或手術使細菌或黴菌侵入關節時,有可能會讓人得到敗血性關節炎。患者會經歷劇烈的關節痛,並可能有腫脹、發紅、發燒的情形,是一種最常見的急性關節炎。

4. 膕窩水囊腫/貝克氏囊腫(Baker cyst)

這是一種體液堆積在膝蓋後面的情形,囊腫破裂前只會讓人感到不適,但不會痛。但當囊腫破裂,除了劇烈疼痛,也會腫脹、瘀青。 5. 脛骨粗隆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

好發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通常是在發育完成前,骨頭和肌鍵因過度拉扯而造成的受傷。患者會有疼痛、腫脹和刺激感。踢足球、打排球或籃球的人會更容易得到此症。

打籃球、跑步膝蓋痛?3大膝蓋痛原因解說

膝蓋痛是很普遍的經驗,很多人都經歷過,只是嚴重程度不盡相同。造成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高齡、舊傷、膝關節炎等都有可能,大致上可歸咎於3大主因:創傷、新陳代謝問題(Metabolic Problems),和退化性組織病變。以下針對3大主因進行說明,若有任何疑問、症狀請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及診斷。

1. 創傷、過度使用造成的發炎

可能是因為過度虛弱、過度運動、過度撞擊、過度扭曲、過度拉扯等,而導致膝蓋走位、受傷,使膝蓋產生疼痛,並無法正常運作。造成創傷的常見原因有:

肌腱炎:肌腱炎(Tendonitis)是運動時一次伸展過度,造成撕裂而導致的發炎,會引發膝蓋疼痛。例如打籃球高度跳躍時,不只可能引發肌腱發炎,甚至會造成肌鍵斷裂。怕跌倒,為了取得平衡時大腿肌肉過度收縮,也會導致肌腱受損。 韌帶損傷/扭傷:前十字韌帶損傷,是因為膝蓋扭轉,韌帶拉長或斷裂(或兩者同時發生)而造成。中間、側邊或後十字韌帶損傷,則通常是因為直接衝擊,而造成韌帶拉扯或斷裂,如車禍或、踢足球、打曲棍球。 脛骨粗隆炎:或脛前骨骺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會使膝蓋及上肢骨腫脹,進而造成疼痛。可能是因為上肢骨受擠壓或拉扯,或附著於脛骨的肌腱斷裂所造成。跑步過量的人,也可能會罹患此病。 肌腱腫脹症候群:肌腱腫脹症候群 (Tibble-like syndrome),是當肌腱摩擦膝蓋外骨骼,並產生腫脹感時的症狀。膝蓋長時間過度運動,或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 軟骨病症:軟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Disorders),就是髕骨內的軟骨軟化。可能是因為髕骨受到重擊,因而導致軟骨鬆脫。也可能是因為膝蓋負重太大,造成扭傷。或是因撕裂傷、骨折引起。

2. 新陳代謝問題:痛風

代謝問題常會伴隨疾病一同發生,影響到身體各個部位。例如痛風,就是最常造成膝蓋痛的代謝問題之一。

痛風: 痛風(Gout)又稱代謝性關節炎(Metabolic arthritis),成因是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處。痛風好發於腳的大拇指,但也會在膝蓋出現。 假性痛風: 假性痛風(Pseudogout)常被誤以為是痛風,不同的是,它的成因為焦磷酸結晶沉積於關節液中,而膝蓋關節就是最常見的病發處。  3. 退化性組織病變:關節炎

退化性組織病變是由年老而造成的,其引發的膝蓋相關疼痛問題無法治療,但可藉由適度運動和止痛藥來舒緩。

骨關節炎: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會損害軟骨及膝蓋周圍的組織,讓關節無法正常運作,使膝蓋產生疼痛、僵硬感。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之一,特別好發於80歲左右的長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對身體危害最大的一種關節炎。這種關節炎能危害身體的任一關節,屬於慢性病,症狀出現時的嚴重度可能每次都不一樣,也可能只短暫病發。

認識腎臟病|腎臟功能與位置、腎病原因、分期與治療

腎臟病種類繁多,泛指腎臟出現病變或功能受損。一般說的腎臟病,大多是指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主因為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導致結構或功能下降,無法正常運作。

不過腎臟的其他組成都有可能發生疾病,治療和預後也有差別;腎臟各個部份所引發的病變,也有急性與慢性之分,甚至全身性的疾病也可能併發腎臟病變。如果罹患腎臟病,不只腎臟本身出問題,還會造成高血壓(Hypertension)、骨質疏鬆、紅血球數量不足等併發症。 腎臟的功能與位置 腎臟的位置與構造

腎臟位於後腰脊椎的兩側,大小和拳頭差不多,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方的位置,左右各1對稱於脊柱。腎臟的基本組成單位稱為「腎元」,每個腎臟約由100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又包括腎絲球及腎小管。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過濾血液並製造尿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除此之外,腎臟也有重要的分泌功能,包括分泌腎素(Renin)、紅血球生成素及活化維生素D等。 腎臟如何製造尿液

尿液含有身體需要排泄的物質,主要有水份、新陳代謝後的廢物、過多的電解質、藥物和毒素等,體內物質的多寡會影響尿中物質的含量,然後再由腎臟決定排出量;一個健康的腎臟可以經由製造「優質」尿液,而來調節身體的狀態。當疾病侵犯到兩個腎臟時,就會導致腎臟無法維持尿液品質,嚴重的話會造成尿毒症。(同場加映:少一顆腎臟會怎樣?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腎臟病種類

腎臟病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種類外,糖尿病、高血壓、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病人也常併發腎臟病變。以下介紹台灣常見的腎臟病種類: 先天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損傷 腎病變 腎炎 腎小管間質腎病 腎囊腫 腎絲球疾病 腎結石 繼發性腎臟病(由其他疾病產生的腎臟病)

腎臟病的原因、風險與症狀

影響腎功能的原因和風險分別有下列: 起始病因 老化 家族史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蛋白尿 原發性腎疾病 泌尿疾病 高尿酸血症

腎功能惡化風險 蛋白尿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高尿酸血症 高蛋白質飲食 肥胖、吸菸 濫用成藥、中草藥或止痛藥 中斷治療或自動停藥 腎臟病的高風險群 糖尿病患者(延伸閱讀:尿出泡泡、水腫恐患腎臟病!3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7大前兆) 高血壓患者 痛風患者 65歲以上老年人 藥物濫用者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 腎臟病的症狀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有5字訣可以自我檢查是否有腎臟病的前兆,分別如下: 泡:泡泡尿、尿液異常,例如血尿、蛋白泡沫尿(延伸閱讀:10種尿尿顏色來自我檢查) 水:下肢有水腫現象,且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 高:高血壓 貧:貧血、臉色蒼白 倦:原因不明的倦怠

此外,其他如食慾不振、血尿、尿痛、腰部痛、皮膚病變、頻尿或夜尿、多尿但尿量少、少尿或無尿,也都可能是腎臟病症狀。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能反應腎臟的受損程度,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定義,慢性腎臟疾病可分為5期。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第5期:GFR

腎臟病的治療 腎臟病藥物

洗腎病患配合醫師處方按時服用以下藥物,以防發生合併症: 磷結合劑 活性維生素D3 維生素 紅血球生成素 鐵劑 降血壓藥物 降血鉀藥物 抗凝血劑 抗組織胺藥物 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 腎臟病手術

腎臟移植指的就是以健康的腎來取代衰竭的腎臟,捐贈的對象可以是五等親內的親戚,或是腦死病患的器官捐贈。捐贈者需先抽血檢查確定腎臟正常,且與受贈者的組織配對相合才能進行移植手術。

當尿毒症病人有意接受腎臟移植時,必須先經過移植院所進行詳盡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相關評估,確認符合適應症,並且無禁忌症,才可以登記等候捐贈,根據《臺灣腎病2020年報》的數據,2014至2018年境內腎臟移植個案數每年約有282至319人。 腎臟替代療法

腎臟替代療法最常見的就是透析療法,分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俗稱洗腎)與腹膜透析。根據《臺灣腎病2020年報》的數據,台灣透析盛行率從2000年每千透析人口924人次,增加至2018年每千透析人口有1,038人次。(同場加映:什麼是洗腎?認識血液透析的優缺點和併發症) 腎臟病預防與照顧

當身體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出,便會引起腎臟發炎;長期腎臟發炎、慢性病(三高)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腎臟正常功能逐漸衰退;因此,為預防腎臟病,日常生活上須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二抗、一沒有」的原則,分別是:

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 三少:少鹽、少油、少糖 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二抗:抗發炎和抗氧化 一沒有:沒有鮪魚肚

延伸閱讀:

腎臟病的飲食原則

對早期腎功能不全的病患,適度的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鈉、磷及鉀離子,可以延緩腎功能衰竭;但若是已經開始洗腎的患者,血磷、血鉀偏高時,就需要限制飲食中磷、鉀的攝取。

除此之外,優質護腎營養成分還包含了抗氧化、抗發炎食物,由於發炎可與慢性腎臟病息息相關,選擇日常飲食或挑選營養補充品時,可以多挑選具有抗發炎成分的食物,例如綠茶中兒茶素_EGCG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發炎功能的成分。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足夠的熱量 低蛋白飲食 低磷飲食 低鉀飲食 低鈉飲食 限制水分攝取量 抗氧化、抗發炎飲食

除了依據身體狀況調整飲食外,透析時容易貧血和流失胺基酸,建議多補充鐵、維生素和蛋白質。(同場加映: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糖尿病要補鉻?鉻的功效好處有這些,10大含鉻食物排行榜一次看

許多糖尿病相關的營養品或飲品都有添加鉻,並強調能控制血糖;究竟鉻是什麼?對糖尿病有哪些好處?吃鉻真的可以降血糖嗎?《Hello健康》為您一一揭曉!

鉻元素(Chromium)是什麼?

鉻(Chromium,元素代號Cr)是一種天然的礦物質,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因為身體無法自行合成,所以必需透過外界進行補充。

在自然界中,鉻主要有以下2種形式:

3價鉻(Cr 3+):具有生物效益,對人體能提供幫助,普遍存於食品之中,也會添加至營養補充劑內。 6價鉻(Cr 6+):主要由3價鉻氧化而成,有毒且會致癌,現今廣泛應用於工業之中,若大量吸入會導致呼吸道疾病與肺癌,意外食用則會造成腸胃損傷及胃癌。

補鉻對糖尿病有好處嗎?認識鉻的功效

鉻的功效可回溯至1950年代,當時動物研究發現,為缺鉻的老鼠補充鉻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被利用,進而達到降血糖的功效;隨後其他研究則發現,長期透過全靜脈營養注射營養素之病人,因為缺鉻較容易發生糖尿病;若適時給予補充,可以改善血糖、脂質代謝及降低體脂肪。

後來研究證實,鉻能透過增加胰島素受體數量、促進胰島素受體磷酸化,增強胰島素活性,使細胞外的葡萄糖主動進入細胞、提供能量。 補鉻就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

雖然過去研究指出鉻能改善血糖,但後來醫學界的研究結果卻有分歧;有研究發現鉻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但對於耐糖異常者(糖尿病前期患者)或血糖正常者則沒有效果;其他研究則發現,鉻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患的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但對於減少低密度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則沒有明顯功效。

由此可知,對於改善血糖及糖尿病的功效,目前仍需更多的臨床研究證實;因此,不建議用含鉻的營養品取代藥物或減少飲食控制;飲食及生活調整與藥物治療,仍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糖尿病患需要額外補充鉻嗎?

基本上,只要飲食均衡就不易出現缺鉻的情形,所以糖尿病患們可先檢查營養是否均衡、有沒有適時攝取下列含鉻食物,或是透過抽血確認有無鉻攝取不足的情況,再決定需不需要補充。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料,成年男性每日建議攝取30~35微克的鉻,女性為20~25微克;懷孕及哺乳女性的攝取量則需調整至30及45微克。 哪些食物含有鉻?10大含鉻食物排行榜

富含鉻的食物包括肉類、全麥製品、糙米、堅果類、十字花科蔬菜及啤酒酵母,以下整理10個富含鉻的食物:

食物名稱 份量 鉻含量(微克) 葡萄汁 1杯(約250毫升) 7.5 啤酒酵母 1匙(約5毫升) 3.3 柳橙汁 1杯(約250毫升) 2.2 牛肉 85公克 2 生菜 142克 1.8 番茄汁 1杯(約250毫升) 1.5 蘋果 1顆 1.4 香蕉 1根 1 番茄醬 1匙(約5毫升) 1 全麥麵包 1片 1

兒童糖尿病症狀:皮膚為何變黑?孩子患糖尿病的原因、治療方法

過去兒童期糖尿病多屬於第一型糖尿病,但隨著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少動多坐等,造成肥胖兒童愈來愈多,使得通常只有成人才有的第二型糖尿病,現在也出現於兒童與青少年身上。

根據國內研究顯示,高中以下學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約為第一型糖尿病的6倍,完全顛覆過去認為小孩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觀念。

究竟應如何預防兒童糖尿病?兒童糖尿病會有哪些症狀?《Hello健康》帶你一同了解,及早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為孩子的健康把關。

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

兒童與青少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理機轉與成人相同,雖然患者體內仍會產生胰島素,但是對身體產生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反應。因此葡萄糖不能順利進入細胞,完成其提供能量的工作。當葡萄糖不能以這種方式進入細胞時,醫生稱其為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儘管人體中存在大量胰島素,但由於胰島素不能正常運作,所以血糖值仍然居高,這會導致胰臟又製造更多的胰島素。若胰臟長期分泌過多的胰島素,身體最終將無法再產生足夠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兒童糖尿病症狀:皮膚為何會變黑?

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兒童或青少年,症狀特徵也如成人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高之外,也包含以下症狀: 口渴 飢餓感增加 嗜睡 頻尿、尿量多 皮膚變黑又變厚(因為胰島素阻抗,引起黑色素增生)

另外,有胰島素阻抗的人,通常也可以從脖子和腋窩觀察看看是否有膚色較深的狀況。胰島素阻抗狀況下,身體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使得表皮層的角質細胞與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增生,造成皮膚過度增生與角化,讓脖子或腋窩的皮膚色素沉澱,此稱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另外,患有胰島素阻抗的女孩,可能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簡稱PCOS )。經期通常會較不規則,且臉上和身體有較多毛髮。

兒童糖尿病6大原因 1. 肥胖

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有許多風險原因,其中肥胖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美國一項針對年輕人罹患糖尿病的研究調查(The SEARCH for Diabetes in Youth study)指出,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中,所有人皆超過標準體重範圍,且近8成屬於過度肥胖。

在台灣,台大醫學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立民曾於2003年發表研究指出,肥胖學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學生的18倍,第二型糖尿病的學生中則有5成屬於肥胖者。 2. 少運動

少運動與肥胖是相輔相成的,不運動就容易胖,體重上升後卻更懶得動,而脂肪的增加就會導致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造成胰臟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平衡血糖。(推薦閱讀: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掌握控制體重與運動兩大原則) 體重過重是導致兒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之一。 3. 糖尿病家族史

第二型糖尿病也受遺傳基因影響,直系親屬中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則小孩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其中,父母的影響遠高於祖父母的影響,而媽媽的影響效果又比爸爸高。 4. 妊娠型糖尿病

除糖尿病家族史之外,若孕婦在孕期罹患妊娠糖尿病,即使產後痊癒,寶寶長大後仍有較高機率罹患糖尿病。 5. 出生體重過高或過低

小孩出生體重低於2,000公克或高於4,000公克,長大之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將增加。體重過重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與脂肪較多有高度相關,研究指出,當出生體重超過4,000公克,將來肥胖的機率是一般出生體重小孩的2倍。

然而出生體重低之所以較可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推測是當胎兒在媽媽的子宮環境吸取不了足夠營養時,會調整對於母親內分泌的敏感度以利生存,然而這也可能影響寶寶的胰島素敏感度或造成胰島細胞出現缺陷,提高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另一可能原因是遺傳基因與媽媽子宮環境的交互作用所造成,導致長大後容易變胖。(延伸閱讀:小時候胖也是胖!解決兒童肥胖4方法) 6. 高血壓

兒童也可能會有高血壓,而有兒童高血壓或病史的孩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

兒童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醫師會透過血液檢測來診斷是否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除了血糖之外,也可能會進行另一項血液檢查,稱為糖化血色素(Hemoglobin A1c,簡稱HbA1c)檢查,檢測過去幾個月血糖值的變化。(欲了解更詳細的診斷方式,請閱讀:第二型糖尿病|診斷與治療、第一型與第二型差別) 治療方法1. 藥物與胰島素治療

依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的規定,目前核准用於治療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用藥僅Metformin與胰島素兩種。(延伸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在臨床上,醫師可能於糖尿病初期使用胰島素,等到血糖控制穩定後,再搭配Metformin進行治療。Metformin是一種降血糖藥物,不過其導致低血糖的風險較低,血糖監測需求較少,也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因此適合用於青少年和兒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治療方法2. 飲食和運動習慣

健康的飲食是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之一,也能幫助減重。 定時定量吃飯 天天吃5份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避免油炸食物或含糖的加工食品 主食選擇低GI(低升醣指數)的食物,如全麥、糙米等(推薦閱讀:糖尿病一定要吃糙米嗎?低GI飲食這樣吃)

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有助消除多餘脂肪,保持健康體重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值,並可以幫助減少或甚至不用藥物來控制糖尿病病情。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同時加上高纖飲食,可提升人體對胰島素敏感度20%以上。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稱為血糖,血液將葡萄糖帶到人體所有細胞中,提供人體所需能量。不過葡萄糖需要胰島素(Insulin)的幫助才能有效提供細胞能量,而當我們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就會造成血糖過高,進一步造成糖尿病等其他嚴重問題。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血糖數值怎麼看?

健康檢查報告上面都會有血糖數值,是用來檢測一個人的血糖狀況,並用來診斷糖尿病。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紅字大多不用太擔心,不過相信許多人還是會關心自己血糖狀況是否正常、有沒有罹患糖尿病,但是血糖檢測報告上有太多中英文夾雜的陌生名稱,如果沒有醫療人員解釋真的不好懂。以下就帶你認識血糖檢測分析的項目和正常數值,讓你看懂自己的血糖檢查報告。(延伸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以上圖表整理的為三種最常見的血糖指標,大致上分為4個範圍: 低:血糖值偏低,可能要留意低血糖狀況。 正常:血糖數值正常。 前期:血糖偏高,進入糖尿病前期。(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糖尿病:已是糖尿病診斷標準,建議就醫診斷治療。(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診斷與治療、第一型與第二型差別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飯前血糖(Glucose AC, mg/dL):正常數值70~99mg/dL

檢測空腹情況下血糖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澱粉類食物分解成葡萄糖,因糖尿病患胰島素的分泌異常,故導致血液中血糖數值過高。如果有胰臟炎的患者,檢驗數值也可能上升。(延伸閱讀:抗性澱粉減肥顧腸道!常見抗性澱粉食物這樣吃效果加倍)

飯後血糖(Glucose PC):正常數值70~140mg/dL

飯後2小時檢測血糖值,可用來輔助診斷是否有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況或是罹患糖尿病,如果有胰臟炎的人,數值可能會上升。 糖化血色素:正常數值4.2~5.7%

血色素是紅血球中的1種蛋白質,主要的功能是將氧氣帶到組織裡,並將二氧化碳帶離組織,讓葡萄糖可以附著在血色素上。而被葡萄糖附著的血素稱為糖化血色素(又稱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簡稱 HbA1c、A1C),可用來評估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控制狀況和治療效果。 糖化白蛋白:正常數值11~16%

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簡稱 GA)可以呈現近2~3週血糖控制的狀況,並觀察短期血糖變化情況,比糖化血色素敏感,且不需要空腹檢測。但對於罹患影響蛋白質代謝的疾病,如腎臟疾病、甲狀腺疾病等,便不適合以此方式進行檢驗。

糖化白蛋白的數據依試劑和廠牌不同,各國數據也不盡相同,並不像糖化血色素,在國際上沒有統一準則。大家如果要計算的話,可參考 2018 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提供的糖化白蛋白計算公式: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色素 -2.015)*4。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50g(OGTT 50g):正常數值

此用於篩檢懷孕媽媽是否在懷孕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孕婦需要在喝完糖水後1小時檢測血糖值,若血糖 >140 mg/dL 代表有妊娠糖尿病。(同場加映: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預防|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75g(OGTT 75g):正常數值

先空腹8小時以上,抽1次血檢驗,在喝完糖水後的30分、60分、90分、120分再抽一次血檢驗。 喝完糖水後120分鐘及任一時間點,血糖值>200mg/dL 則為糖尿病 喝完糖水後120分鐘,血糖值在140~200mg/dL,表示為血糖耐受降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100g(OGTT 100g):正常數值

可用來診斷妊娠糖尿病,抽1次血檢驗,在喝完糖水後的 30分、60分、120分、180分再抽1次血檢驗。(若喝完糖水後120分鐘及任一時間點,血糖值>200mg/dL則確診為妊娠糖尿病) 檢查血糖的次數和時間

如果你罹患糖尿病,將血糖值保持在目標範圍內非常重要。可能需要每天多次檢查血糖。即使沒有罹患糖尿病,我們也可能會發生血糖過低或過高而出現問題,所以建議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並遵循醫囑使用符合醫師開立的藥物,維持血糖正常。(同場加映:胸悶、焦慮、慢性疲勞是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找回健康)

以下為檢查血糖的頻率建議: 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穩定,建議每天檢查3~4次。 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可以每週只檢查3~4次。 如果三餐前的血糖都接近正常的話,也要進一步檢查飯後2小時的血糖。 每1~2週,半夜3點測一次血糖,以防半夜低血糖不自知。

相關文章:認識糖尿病:原因、症狀、診斷、預防 飲食控制、穩糖產品雙管齊下,血糖穩定不飆升

穩定血糖的首要之務為控制飲食,包括定時定量、多吃高纖食物、少吃高糖、高熱量或高油食物,例如炸物、精緻糖、甜點、含糖飲料及酒類等,並且維持作息正常、多運動;除此之外,藉由服用穩糖產品,也可作為加強調節血糖之輔助,維持血糖值起伏穩定。

市面上有許多穩糖產品,近年最流行的成分為「苦瓜胜肽」。苦瓜胜肽為苦瓜成分之一,由多種胺基酸組成,屬於小分子蛋白質;研究發現,苦瓜胜肽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幫助調節血糖、延緩血糖吸收,並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

市售的苦瓜胜肽保健食品多為萃取並濃縮後的產品,相較於直接食用苦瓜,吸收率更高,身體利用率也更好,但相關產品百百種,應該怎麼挑才好呢?

可以留意挑選有「定量」的苦瓜胜肽保健品,仔細查看有無標示出萃取物中所含苦瓜胜肽的濃度,對於實際食用的胜肽含量才有保障;另外則是萃取技術,像是日本專利ConstanGI®超臨界萃取技術製作的產品,透過高達20倍的濃縮倍數,保留苦瓜胜肽最大程度的活性成分,有助調節血糖。民眾挑選時,建議也選擇添加肉桂、鉻及鋅的複方產品,都是對調節血糖有利的保健成分,像是美國專利Cinnulin PF®的肉桂萃取物、美國專利的鉻,在原料成分上取得專利,食用時也更安心,對於維持體內醣類正常代謝的功效也更有保障。

在測量完血糖後,若發現血糖偏高或常起伏不定者,除了著手飲食控制、調整生活之外,建議也能同步服用穩糖產品,提早保健、調控血糖;若已經診斷患有糖尿病者,請務必諮詢醫師,在醫師指示下,可搭配服用穩糖產品,維持身體機能。

第二型糖尿病|診斷與治療、第一型與第二型差別

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會出現如頻尿、口渴、容易覺得餓、體重下降等症狀,另外還有疲憊、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但是症狀不見得明顯,可能會被輕忽,而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藉由健康檢查中的血糖檢測,才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以下帶你進一步認識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並簡單解釋第一型糖尿並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差別。(同場加映: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

診斷第二型糖尿病,包含以下四種檢測方式: 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簡稱FPG)的檢測方式為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檢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126 mg/dl,則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以下簡稱OGTT)的方法為口服含75g葡萄糖溶液經過2小時後,測得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200 mg/dl,就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3. 糖化血色素

檢測糖化血色素(又稱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簡稱 HbA1c、A1C)可以檢測出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當等於或大於6.5% ,則可能有糖尿病。而這個檢測方式,建議在另一個時間測第二次會比較準確。

4. 隨機血糖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可以測量,包含進食後。當測出的血糖值等於或大於200mg/dl,並且伴隨糖尿病症狀,如頻尿、經常口渴、體重減輕等,則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延伸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 ADA)建議,從45歲開始養成固定檢查第二型糖尿病的習慣,尤其如果你的體重過重。若結果正常,則建議每3年做1次測試,如果檢測結果接近標準的上限,建議最好諮詢醫師下次的檢查時間為何時。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並不能完全被治癒,最佳的情況是維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型態,免除過多的藥物控制。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佳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不外乎從生活習慣和作息等方面著手,如下: 減肥 健康飲食 定期運動 正確使用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血糖監測 減肥

減肥可以降低血糖,即使只是減少體重的5~10%就具有些微效果了,最理想的是持續減重,減少至少7%體重,對血糖才有更明顯的影響。控制份量和食用健康食品是開始減輕體重的簡單方法。(推薦閱讀:有效3方法!幫助糖尿病人規劃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雖然糖尿病患沒有所謂專屬或固定的飲食方法,但是必須遵守以下幾項原則:

減少熱量攝取 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推薦閱讀:糖尿病飲食禁忌!油鹽糖和精緻澱粉少碰為妙)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 多攝取蔬菜和水果 多攝取含纖維的食物

多運動

每個人都需要規律運動,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活動,如散步,游泳和騎自行車,最好可以把這些當作日常活動的一部分,可以幫助你穩定血糖。每次運動30~60分鐘的中度運動,如果是劇烈運動則15~30分鐘。建議從事任何運動前,先諮詢醫師強度和難度適不適合自身。(推薦閱讀:糖尿病運動入門:瑜伽、走路散步、伸展平衡任你選

上述這些如果都控制良好的話,不僅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也可以延緩併發症的出現。

第一型與第二型的差別與診斷

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明顯差別在於發病年齡,因為第一型發病主因是由於先天性的缺乏胰島素所致,而第二型雖然也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多是受後天環境因素而引發,所以第一型糖尿病通常發病於兒童、青少年時期,而第二型糖尿病則更常見於成人。(延伸閱讀:第1.5型糖尿病(LADA)) 其他差異:發病時程、體型、有無抗體

我們曾在《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這篇文章中提及,第一型糖尿病是由於胰臟受到自己免疫系統的攻擊所造成,因此發病時程較短且突然,症狀也容易在早期被發現和診斷;相對而言,第二型糖尿病會先經過「糖尿病前期」的階段,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得透過測血糖或等到出現併發症時,才發現自己已經是糖尿病患。而以症狀來說,常見糖尿病症狀都是因為血糖過高而造成,因此其實兩者並無明顯差別。

如果被斷出罹患糖尿病,醫師可能會進行其他檢測,來區分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 從血液檢測的話,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一種稱為穀醯酸脫羧脢的自體抗體(或稱麩胺酸脫羧酶自體抗體,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簡稱GAD-Ab)。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除體型普遍較第一型患者胖,體內也不具有此種抗體。

除了上述測試外,醫師也會測量血壓並定期採集血液和尿液樣本,檢測膽固醇水平、甲狀腺功能、肝功能和腎功能等。 眼睛和腳部的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常見併發症,詳細介紹請見: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前期定義?有症狀前兆嗎?會好嗎?改善治療解析

糖尿病前期定義?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未達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診斷標準。在這個階段,患者還有機會可以透過改變飲食、適當運動或藥物輔助來讓血糖恢復正常,預防或延緩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依據不同的檢測方式,可分為空腹血糖偏高(Impaired fasting glucose,以下簡稱IFG)以及葡萄糖耐受性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以下簡稱IGT)兩種。

IFG意指空腹時血糖超過標準值,但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IFG通常與胰島素阻抗有關。如果IFG異常,建議可進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OGTT),其也被稱為糖耐力測試,測試者口服葡萄糖,被腸道吸收後,血糖上升而刺激胰島素(Insulin)分泌,約過30~60分鐘後,觀測血中血糖濃的峰值,若測出的結果為異常便為IGT。

除此之外,糖化血色素(HbA1C)也是指標之一,當葡萄糖進入血液後,會與血色素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測量糖化血色素可反映過去2~3個月的血糖狀況。 糖尿病前期飯前、飯後血糖值標準

糖尿病前期的症狀前兆?

糖尿病前期可能很難查覺到特別的症狀,但糖尿病前期開始漸漸惡化,甚至即將轉變為第二型糖尿病時,可能會出現下列症狀: 口渴 頻尿 過度飢餓 疲勞 視力模糊(延伸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如果發現自己有上述這些情形,請盡快諮詢醫師並安排血液檢測。基本上,新陳代謝科或內分泌科都可以諮詢與看診,如果沒有相關的門診,也可以先掛內科或是家醫科。 糖尿病前期會好嗎?改善治療一次看

診斷出自己罹患糖尿病前期之後,先別喪氣,只要開始調整生活型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運動並且管理體重,仍有機會逆轉,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降低和穩定血糖。研究指出,若沒有及時改善生活習慣,1年內平均每7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就有1人會演變為糖尿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無論血糖正常與否,平常都需要加強自我的健康行為管理。

飲食方面,少吃紅肉和加工肉品,少喝含糖飲料。多選擇蔬菜、大豆、白肉、堅果、全穀類等,並攝取適量的水果。另外,多運動,並控制好血壓、膽固醇。(同場加映: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可藉由下列兩種方式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達58%: 減重7% 每週5天、每天30分鐘的適度運動(如快走)

想了解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建議民眾若年滿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可接受1次免費健檢。年滿65歲以上者,每年可有1次免費健檢。 如果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則應每1~2年檢查1次是否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檢測糖尿病最簡便的方式

判斷是否罹患糖尿病前期或是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很簡單,只要檢測血液就可以知道了,共有三種方法。下列是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對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檢測標準,血糖值若介於以下數值範圍,即為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又稱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簡稱 HbA1c、A1C)介於5.7~6.4% 空腹血糖100~125 mg/dl OGTT 2小時血糖介於140~199mg/dl 糖尿病前期的原因?

糖尿病前期的確切原因尚未確定,目前認為家族病史和遺傳學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還包括肥胖、缺乏運動和腹部脂肪過多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因素。

正常來說,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以將葡萄糖供給細胞利用作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並降低血糖值。當血糖值開始下降時,身體便會自動減少胰島素的分泌。但一個人當處於糖尿病前期時,上述的過程就無法正常進行,胰臟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抵抗力(又稱胰島素阻抗),葡萄糖無法順利被細胞利用,在血液中積聚,造成高血糖。

因為糖尿病前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有些人可能罹患好幾年後,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甚至發現時已經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在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是產生其他健康問題之前應該要多留意,並且尋找專業醫師諮詢血糖檢測。

糖尿病前期的風險因素包含:

過重 年滿45歲 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第二型糖尿病 每週運動少於3次 罹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或生產時寶寶體重超過4,000公克 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糖尿病酮酸中毒|酮酸血症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定義

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或稱糖尿病酮酸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通常發生在體內胰島素不足、導致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時,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脂肪酸代謝後快速累積酮體,導致血液過酸的症狀。 糖尿病酮酸中毒常見嗎?

糖尿病酮酸中毒較常發生在第一型糖尿病患,由於其天生缺乏胰島素,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又未按時注射胰島素,就可能出謝糖尿病酮酸血症,不過也可能發生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或甚至是糖尿病前期的人身上。建議避開以下提及的危險因子,可以避免酮酸中毒的情形發生,如果有其他疑問建議向醫師諮詢。(推薦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原因

在身體缺乏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或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時,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身體會轉而使用脂肪酸和胺基酸來產生能量,造成酮體累積,當累積過快過多時,血液會開始呈酸性,導致酮酸中毒。

常見的糖尿病酮酸中毒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未按時施打胰島素或擅自停藥。 使用胰島素療法的作用導致體內的胰島素量減少,導致酮酸中毒。 因感染或某些疾病,可能導致身體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或皮質醇(Cortisol)等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抑制胰島素的作用,進而導致糖尿病人發生酮酸中毒,較常見的元兇為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引起的糖尿病酮酸血症。

其他造成糖尿病患酮酸中毒的危險因子致病原因還包括: 心臟病。 酗酒或吸毒。 身體或精神疾病。 使用如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或利尿劑等藥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症狀

臨床症狀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常見症狀: 多尿 常口渴 疲累無力 腹痛 呼吸急促 高血糖/高酮體(可自行測量) 呼氣有水果味(丙酮)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當感到不舒服或壓力大,或是近期生病或受傷了,可以先前往藥局購買血糖及尿酮檢測試紙測驗自己的尿酮和血糖值。(點此了解如何自己檢測尿酮)

如果出現了以下狀況就應就醫諮詢:

嘔吐、吃不下或喝不下。 尿中的酮(酮體)值一般或過高。 血糖值高於標準且一直居高不下。

若有下述症狀,則屬於緊急狀況,請立即就醫:

血糖值持續高於300 mg/dL或16.7mmol/ L。 尿液中測出酮體,且數值超出標準範圍。 高血糖/高酮體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不能替代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 尿液分析。 胸部X光檢查。 血液電解質分析。 血液檢驗以檢測量血糖值、血酮值及血酸濃度。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測量心電傳導及心臟節律。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治療

醫療方式主要是在靜脈中補充有助於提升胰島素的物質,如含有鈉、鉀和氯化物等維生素或礦物質的電解質,其他可為身體補充水分的液體,或是胰島素等。 糖尿病酮酸血症的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 嚴格控制胰島素劑量。 維持健康飲食和日常體能訓練,遵照醫囑規律服藥。 當生病或生活壓力大時,比平日更密切測量血糖和血酮值。 旦發現血糖或血酮值異常,就要提防糖尿病酸酮症的發生。(推薦閱讀:糖化血色素正常值?偏高怎麼改善?血糖正常值對照表公開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向醫師諮詢,了解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