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自我檢查:妹妹長濕疣是「假性菜花」?用4特徵自我判斷

菜花自我檢查:妹妹長濕疣是「假性菜花」?用4特徵自我判斷

31歲林小姐和丈夫兩人表情凝重地走進診間,一坐下後,醫師詢問有何問題,丈夫一臉不悅地說「她長菜花了,不知道在哪裡亂搞。」

林小姐辯解說「我才沒有亂搞!」,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醫師安撫林小姐,表示先進行檢查再說。

檢查結束後,醫師冷靜地說「林小姐得到的不是菜花,是前庭乳突症,這不是性病,不會傳染,請不用擔心。」

本文將為你介紹什麼是前庭乳突症、前庭乳突的症狀與治療,並告訴你分辨前庭乳突與菜花的小技巧。 前庭乳突症(假性菜花)

前庭乳突症的正式名稱為前庭乳突狀瘤病(Vestibular papillomatosis),亦有絨毛狀小陰唇之稱,為陰部前庭黏膜的結構變異,屬於良性血管纖維瘤。因其外型類似菜花,因此又稱為「假性菜花」、「假性濕疣」。 前庭乳突症是性病嗎?會傳染嗎?

前庭乳突症不是性病,此病症類似於男性的陰莖珍珠疹,皆為良性的生理變異,而非受內在疾病或外在傳染病所引發,因此並無傳染之虞。

前庭乳突症好發於成年女性,發生率約5%,意即每20位女性中,就有1位長有前庭乳突狀瘤。

假性菜花症狀不明顯,多偶然就醫發現

前庭乳突主要長於陰道前庭與小陰唇內側,大小約1~2毫米,呈叢狀或線狀對稱性分布(陰唇左右兩側),外型平滑、圓潤且一粒粒突起,可能為乳突狀或指狀,顏色與陰道黏膜相同,為粉紅色、肉色。

前庭乳突通常沒有症狀,沒有痛感,亦不會快速擴散或生長,僅可能感覺陰部有搔癢感,因此多數前庭乳突患者往往是由另一半發現或陰道因其它因素不適,赴婦產科檢查才會發現。 菜花自我檢查:真菜花、假菜花?用4特徵來判斷!

多數人發現陰道長疣,第一時間往往會懷疑自己遭傳染菜花。其實在皮膚科及婦產科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先詢問患者近期有無不安全性行為、赴游泳池或溫泉、直接接觸公廁馬桶或性伴侶的生殖器狀況等,初步排除菜花的可能性,但實際診斷結果仍以目測,並透過以下4點特徵協助判斷是否為前庭乳突症:

在臨床上,醫師目測後若不確定是否為前庭乳突,則會在患部塗抹冰醋酸進行測試。菜花塗抹冰醋酸後顏色會轉為白色,前庭乳突由於為陰道黏膜構造,因此不會變色。

前庭乳突該如何治療?

由於前庭乳突並非疾病,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因此即便不治療亦無害健康。然而若因外型及心理因素考量,欲將其去除,則可考慮以電燒、冷凍療法、汽化型雷射及手術切除等方式去除。

前庭乳突經治療後通常不會再次復發,傷口及疤痕亦不明顯,因此女性患者可不用過度擔心,若長有前庭乳突,可赴皮膚科或婦產科,與醫師溝通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除。

經前症候群8種人最常有!月經來前兆、經前症候群症狀與改善方法

不少女生只要月經快來了,情緒就變得異常敏感,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煩躁、生氣或難過,或是覺得全身提不起勁,甚至感到頭痛或腰痛,渾身不舒服;事實上,這些症狀很可能都是「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Hello健康》為您介紹經前症候群,解說經前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症狀及改善方法。 經前症候群(PMS)是什麼?

經前症候群指在月經到來前3~10天,出現焦慮、躁動等情緒性變化,或是頭痛、乳房疼痛及胸部脹痛等生理症狀;屬於身心症的一種,英文為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PMS。

依據台大健康電子報的資料,約47.8%——將近半數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雖然經前症候群十分盛行,但其診斷和治療卻未受到同等重視,多數人常將PMS視為一種難以判定的週期性變化;然而,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及精神醫學會,卻對其診斷有明確定義: 經前症候群的定義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經前症候群需符合連續3次的月經週期,且在月經來前5天,無論是心理或生理上,至少有1種症狀,並造成患者在人際關係、社會與工作上受到影響;相關症狀會於月經來潮後4天內消失。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過去1年多數的月經週期中,於月經到來前1週,至少出現下列5種或以上症狀(其中至少包含1種主要症狀);相關症狀會於在月經來潮幾天內消退,並於月經來潮1週內完全消失。

主要症狀 相關症狀 情緒擺盪、突然難過或對他人的拒絕異常敏感 注意力下降、容易疲憊、沒有活力 生氣、易怒 食慾改變、暴飲暴食、狂吃 覺得沒有希望、情緒憂鬱、容易自我批評 容易疲憊、沒有活力、覺得無法負荷或失控 緊張、焦慮、覺得被邊緣化 乳房疼痛、脹氣、體重增加、關節肌肉痛 睡眠過多或是睡眠不足

月經來前兆有哪些?經前症候群的症狀

經前症候群的症狀,通常會於月經來潮後逐漸消失,並於下次月經前再次出現;其症狀可大致分為3個層面:

情緒反應:緊張、焦慮、憂鬱、情緒低落、躁動、易怒。 生理症狀:頭痛、背痛、腰痛、乳房漲痛、關節及肌肉酸痛、噁心、腹痛、腹脹、四肢水腫、體重增加、腹瀉。 行為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倦怠、嗜睡或睡眠不足、厭食或食慾大增、協調力變差。 經前症候群這8種人最常有

根據林口長庚精神科的資料,經前症候群常發生於25~35歲女性,尤其以下8種人發生率更高:

25~35歲、月經不規則的女性 體重起伏不定、飲食不均衡 有抽煙、喝酒習慣 長期缺乏運動 長期承受身心壓力、婚姻關係不和諧,或曾有憂鬱症、焦慮症者 曾懷孕、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 母親或姐妹也有經前症候群 因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藥物,身體感到極為不適者

月經前下腹抽痛怎麼辦?3階段改善經前症候群

依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指引,經前症候群可分成3個階段進行改善: 階段1. 自行調整生活型態 飲食健康、均衡:少吃高油、高糖、高鈉及生冷食物,例如炸物、麻辣鍋、泡麵、甜點及冰品;同時,斟酌食用咖啡、巧克力等容易影響自律神經及血壓的食物。 補充營養:額外補充有助於穩定情緒的營養素,例如或維生素B6。 規律運動:每週從事2~3次的有氧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 調適壓力:依據個人喜好及習慣,藉由瑜珈、冥想、諮商、按摩、旅遊或聆聽音樂等不同方式排解壓力。 睡眠時間規律且充足:無論平、假日,都盡量在同一時間上床與起床,每天至少睡足7~8小時。

階段2. 藥物治療

經歷第1階段的自我治療,若症狀仍無顯著改善,可赴醫院向婦科、身心科或精神科醫師諮詢,經由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 抗焦慮藥物、低劑量抗憂鬱藥物:改善焦慮、易怒等症狀。 內分泌調節藥物、口服避孕藥:藉由調節荷爾蒙,抑制雌激素、黃體素的波動,進而減少由荷爾蒙波動所引起的症狀。 利尿劑:改善水腫、腹脹。 止痛藥:改善頭痛、腰痛或其他疼痛症狀。 階段3. 長期藥物治療

若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十分嚴重,甚至合併精神疾病,需接受藥物治療數週以上,再觀察臨床的治療效果。

月經來可以喝咖啡嗎?月經量變少原因、生理期喝咖啡4大問題公開

生理期禁忌多,除了不能喝冰飲、吃辣的之外,也有人說不能喝咖啡,會造成月經失調、經血量變少;究竟月經來可以喝咖啡嗎?生理期喝咖啡有哪些影響?經期時,喝咖啡要注意什麼?《Hello健康》為您一次揭曉!

月經來可以喝咖啡嗎?從中醫看月經量少的4大原因

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使人更警醒、精神更好,但也會刺激心臟,讓心跳加速、血壓升高。

生理期時喝咖啡,其實不會讓經血變少、變多,或加劇疼痛;而且,咖啡因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甚至可能改善血管擴張所致的月經性偏頭痛(又稱經期偏頭痛)。

以中醫觀點來看,月經量異常減少,通常是以下4個原因所致:

氣血虛:身體血液本來就不足,所以經血少、顏色淡;可能是貧血,或發生外傷或手術,由於出血量過多所致。 氣血瘀滯:不常運動、喜愛冰冷寒性食物,造成經血運行不順暢。 痰濕體質:因為體質肥胖、代謝功能差,使經血量減少。 腎精虧虛:腎臟精氣主掌女性的生殖能力,若腎精不足,除了會影響生育之外,也容易造成月經量減少。

然而,生理期喝咖啡仍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影響。

生理期喝咖啡的3個問題 1.加劇經前症候群的症狀

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指在月經前7~10天,出現易怒、焦慮、憂鬱、體重增加、愛吃東西、下腹及胸部腫脹等症狀。

由於咖啡因會影響大腦中的腺苷(Adenosine)受體,以及刺激腎上腺分泌,因此體質敏感、長期過量飲用咖啡、壓力大,或本來就有經前症候群的人,容易出現焦慮、緊張或心悸等症狀。

延伸閱讀:開始無咖啡因生活10理由!戒咖啡好處不只助眠,還能減低焦慮護腸道

2.增加腸胃不適

部分女性在生理期時,會出現嘔吐、拉肚子、消化不良等症狀,此時若再飲用刺激性高的咖啡,或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濃茶,就可能加重腸胃症狀。 3.加重貧血症狀

女性普遍都有缺鐵性貧血的問題,因為體內儲存的鐵質,會隨著經血排出而不斷耗損;若經常於用餐時或用餐後飲用咖啡、茶,其中所含有的咖啡因、單寧酸,會抑制鐵質吸收,導致身體持續排血,卻無法於飲食中正常補血。

月經來可以喝咖啡,但要注意這3點

避免喝冰咖啡或冰飲:就中醫觀點,冰寒食物會讓體質偏寒的人減低臟腑陽氣運作,使身體代謝循環下降,月經量變少,子宮收縮強烈而加重經痛;因此,體質偏寒者,或曾因飲用冷飲而加劇經痛者,避免於生理期喝冰咖啡。 避免隨餐或餐後喝咖啡: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單寧酸,會阻斷鐵質吸收,建議於餐與餐之間、至少間隔2~3小時再飲用。 經前症候群或生理期易不適者斟酌飲用:若已有經前症候群,或生理期時容易有腸胃、失眠或心理問題,例如焦慮、憂鬱,建議暫時停止喝咖啡,或減少飲用量。

女人40一枝花!7撇步照顧身體健康

40歲以上女性的飲食選擇,與20多歲時相比,確實困難許多,因為身體在這兩個階段的改變,使得飲食營養需求變得完全不一樣。此外,年紀愈大,代謝速度會隨著改變,飲食習慣也當然要跟著做調整。以下整理了7個撇步,幫助您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維持身體健康,一起來看看吧!

1. 了解自己的生理變化並調整至新的模式

年紀越大越容易變胖,第一個健康撇步便是了解自己的生物性節律(Biological rhythm)的改變,並調整飲食以適應新的模式。您必須了解在現階段裡,哪些食物吃了後體重很容易增加,然後將所有食物列成清單,以提醒自己哪些該攝取,哪些該避開。

2. 40歲的飲食和20歲的飲食不一樣

40歲以上的飲食目標,是要避開容易讓體重增加的東西,因此食物的選擇就不能再跟20幾歲時吃的一樣了,您應該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舉例來說,一天可以吃超過3餐,但要注意每次進食的分量及營養的攝取,使用較小的盤子進食,更能夠控制餐點的分量 3. 多吃魚

由於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會隨著身體邁入更年期而攀升,想在40歲以上維持健康標準的體重,一週吃兩次魚有很大的幫助。對40歲以上的女性而言,有益健康且富含營養素的魚類為鮭魚,鮭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及蛋白質,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相關疾病的機率。您也可以攝取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全穀類、黃豆、雞蛋、堅果。

4. 強健骨質需要

更年期期間,荷爾蒙會產生劇烈的變化,40歲以上的女性因此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想要減肥的女性必須控制好質的攝取量,選擇乳製品時可以挑低脂的產品。若是想選擇其他有效的含鈣產品,也請您諮詢醫師。

5. 多喝水

請確保您每天都有喝超過8杯的水,水分能夠維持肌膚彈性並改善整體健康,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6. 規律運動

每天請至少運動30~60分鐘,可以嘗試像慢跑、騎腳踏車、散步等,這些能活動身體並流汗的運動。重訓也是不可或缺的運動方式,能夠彌補自然流失的肌肉量。若在家運動,可以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三頭肌撐體(Triceps dips)、弓箭步。

7. 避免壓力

壓力會擾亂睡眠,睡眠品質不佳便無法維持健康的體重。睡眠問題也會讓人失去動力、造成皮質醇(Cortisol)增加。皮質醇又稱可體松,為一種壓力荷爾蒙,若體內濃度變高,身體會囤積多餘熱量造成體重增加。想要避免壓力的干擾,可以做瑜伽、冥想或其他自我照護的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女生肚子痛怎麼辦?從胃痛位置判斷左、右下腹痛原因

陳小姐某天下腹部突然隱隱作痛,且疼痛感不斷加劇,甚至出現血尿,讓她嚇到趕緊就醫,最後發現自己罹患膀胱炎。

其實許多女性都有下腹疼痛的困擾,但除了常見的經痛或膀胱炎外,還有很多疾病會導致下腹痛。就讓《Hello健康》帶你從下腹痛位置,了解是何種疾病在作怪! 女生下腹痛可能會出現哪些疾病?

下腹痛好發於女性,經常由生殖、泌尿或腸胃道等疾病引發,而依據下腹痛部位的差異,以下分成3種類型,個別介紹其所蘊含的疾病訊息: 右下腹疼痛:闌尾炎、大腸憩室炎

一般而言,右下腹疼痛最常見的疾病為闌尾炎。當闌尾炎發作後,起初病患會感到肚臍周圍不適,或出現上腹部悶痛,並逐漸轉移至右下腹部,疼痛感還會隨著咳嗽或腹部用力而加劇,而且上述症狀可能會於24小時內發作,而目前臨床上以急性闌尾炎的案例居多,且可能合併發燒等症狀。

此外,好發於中老年人的大腸憩室炎也會造成右下腹疼痛,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多數病患初期為無症狀,待病情發展後,才會出現血便、噁心、腹瀉、發燒等症狀。

其餘像是腸繫膜淋巴炎、白血球缺乏性腸炎及克隆氏症也很容易引發右下腹疼痛,為避免與闌尾炎混淆,因此病患就醫後,醫師除了會詢問相關病史外,還可能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檢查到底是闌尾、大腸憩室,還是其他部位出現發炎反應。

左下腹疼痛:便祕、腸躁症

引起左下腹部疼痛的罪魁禍首往往來自便祕。由於便祕者的糞便會堆積在位於左腹部的乙狀結腸與直腸,因此當糞便過多卻未排出時,就會引發左下腹疼痛。

然而,因為乙狀結腸屬於一種游離腸段,因此也可能移至腹部中間,而讓便祕引發的腹痛改變位置。

另外,許多年輕女性罹患的腸躁症,患者除了會有便秘、腹瀉或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的症狀外,也可能出現左下腹疼痛。

下腹中間疼痛:膀胱炎、生理期

膀胱炎為女性下腹中間疼痛的主要疾病之一,由於女性的尿道長度只有3公分,相較於男性長達18~20公分的尿道,外來細菌很容易就入侵女性的膀胱,造成發炎症狀,進而出現腹痛、頻尿、解尿疼痛,甚至合併血尿的症狀。(推薦閱讀:女性容易泌尿道感染!做這些才能遠離尿道炎

除了腸胃道疾病與泌尿道疾病外,女性最常因生理期而引發下腹悶痛。不僅如此,當細菌沿著陰道、子宮頸往上侵入子宮,再經輸卵管或子宮旁結締組織擴散至骨盆腔時,就會導致骨盆腔發炎,而除了會感到下腹悶痛外,女性於性行為時也會感受到明顯不適。

此外,女性的下腹痛也要考量是否為子宮或卵巢疾病,例如卵巢囊腫或扭轉,甚至卵巢破裂,導致下腹疼痛。(延伸閱讀:巧克力囊腫≠不孕!腫瘤小於5公分可吃藥控制)

陰道萎縮怎麼辦?了解萎縮性陰道炎症狀、原因、檢查及治療

不少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會出現盜汗、熱潮紅、睡眠障礙等問題;然而,還有一個常被忽略且難以啟齒的私密問題,同樣造成生活品質大幅降低,那就是萎縮性陰道炎(Atrophic vaginitis)。

究竟萎縮性陰道炎的症狀有哪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該如何治療及預防?《Hello健康》為你一次解答! 陰道也會萎縮?認識萎縮性陰道炎

萎縮性陰道炎又稱作陰道萎縮,常見於停經後的婦女,由於體內女性荷爾蒙大幅降低或喪失,導致停經、陰道上皮細胞變薄萎縮。

不僅如此,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不足還會導致陰道ph值上升,促使乳酸桿菌消失,提高陰道遭細菌感染、發炎的風險。(推薦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不只停經!萎縮性陰道炎7大原因

根據發布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醫學研究指出,停經前約有15%的女性出現陰道萎縮症狀;停經後則有高達40%~57%的婦女飽受萎縮性陰道炎所困擾。

然而,除了停經外,還有下列幾種原因會導致萎縮性陰道炎:

早發性卵巢衰竭 接受過雙側卵巢切除  接受過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 使用抗雌激素藥物  哺餵母乳 泌乳激素增高  長期抽菸(推薦閱讀: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萎縮性陰道炎6大症狀

以下為萎縮性陰道炎常見症狀: 陰道乾燥 陰道灼痛 陰道搔癢 性行為時陰脣或陰道口疼痛(延伸閱讀:愛愛結束後要愛自己!性交後常見女性問題) 出現黃色、有異味的分泌物 陰部有壓痛感

此外,萎縮性陰道炎還可能影響患者的泌尿系統,使病患出現頻尿、排尿疼痛或血尿等症狀,甚至造成患者有壓力性尿失禁的狀況。

陰道萎縮何時該求診?

當女性出現上述任一症狀,且於從事性行為感到極度不適,嚴重影響性生活時,便應盡快就醫尋求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萎縮性陰道炎診斷方式

針對患者所述之陰部不適症狀,醫師會採以下方式診斷是否為萎縮性陰道炎造成: 內診:若出現陰道灼熱、乾癢、流出黃色分泌物,甚至影響性行為時,可至婦產科接受內診檢查,醫師會觀察陰道外觀、結構,以及有無分泌物,來確認病患是否患有萎縮性陰道炎。(延伸閱讀:白帶顏色這樣分!教你從顏色分辨身體有沒有健康) 尿液檢查:由於罹患萎縮性陰道炎還可能影響病患泌尿道系統,因此可透過檢驗尿液酸鹼值,來確認是否過高,幫助醫師診斷是否有泌尿道感染的情況發生,並確認其中是否有其他致病菌。(推薦閱讀:驗尿:原因、流程、前後須知、尿液檢查結果)

預防勝於治療,除發現症狀後就醫,國民健康署也建議,凡有過性行為的30歲以上婦女,最好每3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除了能確認自己是否罹患子宮頸癌,也可檢測出陰道是否出現發炎反應,請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推薦閱讀: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陽性!異常不等於罹癌

如何治療陰道萎縮?

治療萎縮性陰道炎主要可以分成以下2種方式:

局部非荷爾蒙治療:對於症狀較為輕微的患者,可使用潤滑劑或保濕劑,進行局部非荷爾蒙治療,以增加陰道的潤濕度,改善女性從事性行為時的不適感,但此種治療方式對於陰道萎縮的修復並無幫助。 局部荷爾蒙治療:若萎縮性陰道炎症狀較為嚴重的女性,可使用陰道乳膏、陰道環或低劑量的雌激素進行治療。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即為替病患注入適量的雌激素至陰道,能有助於恢復陰道酸鹼值,使陰道上皮增厚、分泌物增加,減少陰道乾澀及泌尿道感染的機率。 如何預防萎縮性陰道炎? 戒菸:抽菸會對陰道黏膜上皮造成直接傷害,並降低局部雌激素的再利用效果,減少陰道局部血液流動,建議盡早戒菸預防萎縮性陰道炎發生。(延伸閱讀:壓力大來根菸~女性吸菸的健康危害) 規律的性生活:女性若能擁有規律性生活,可使陰道局部血流量增加,並保持陰道彈性,以避免陰道口閉鎖及引發萎縮性陰道炎。

月經來吃什麼?巧克力能舒緩經痛嗎?5大經痛舒緩食物公開

每個月大姨媽來報到,讓你痛不欲生嗎?不少女性於月經來潮時,容易出現經痛不適、頭痛、噁心想吐及腹瀉等症狀。雖然服用止痛藥可擺脫不適,但不少女性也尋求更健康、天然的方式,利用飲食來減緩經痛。

Hello健康》為您統整出5大有助舒緩經痛的飲食,與3項經期女性必知的飲食禁忌,在月事期間調養好身體,跟生理痛say no! 舒緩經痛吃什麼?5大食物、熱飲報你知

當月經來時,由於子宮內膜剝落,造成體內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或稱攝護腺素)大量分泌,引起子宮發炎及劇烈收縮,因而引發經痛。

許多女性會吃止痛藥來減輕疼痛,但服用過多止痛藥,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推薦閱讀:止痛藥等5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以下介紹5種舒緩經痛的食物或飲品: 1. 高食物

充足的質攝取有助放鬆肌肉,而鈣攝取不足的女性,經期子宮收縮會更強烈,造成經痛情況加劇,因此,多補充高鈣食物,如牛奶、優格、起司、小魚乾、豆腐等,不僅能預防骨質疏鬆、穩定情緒,還有助降低子宮肌肉痙攣的風險,適合女性於生理期時多加食用。 2. 熱牛奶

牛奶本身含豐富鈣質,以全脂牛奶為例,每100公克就含有101毫克的鈣,再加上飲用溫開水或溫熱的飲品可促進血液循環,具緩解經痛的功效,因此建議女性在月經來時,可以適量飲用熱牛奶。

3. 黑巧克力

生理期適量攝取黑巧克力可以稍微緩解經痛,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平均每100克中,黑巧克力(意指可可含量>70%)就富含286毫克的鎂,而鎂不僅具有促進鈣的吸收,以及舒緩緊張情緒的效果,還能有效減輕頭痛及經痛等症狀。(推薦閱讀:鎂的功效與作用: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然而,食用市售含糖量較高的巧克力,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刺激子宮肌肉收縮,造成疼痛感更為劇烈,甚至會導致體重增加,因此建議以黑巧克力為主,含糖巧克力只能作為心理上的安慰,淺嚐即止。 4. 核桃、杏仁

市面可供民眾挑選之堅果種類繁多,諸如核桃和杏仁皆具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助於女性減緩經痛。

核桃相較於花生、杏仁、胡桃等堅果類,含較多α-亞麻酸,可提供人體所需的Omega-3脂肪酸及維生素B12,有助降低人體發炎反應。

此外,杏仁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研究顯示,女性若於經期前2天開始補充400IU(180毫克)的維生素E持續5天,能幫助女性減緩經痛所帶來的不適。(延伸閱讀:吃籽超營養!4 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5. 高纖維蔬果

高纖維蔬果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胡蘿蔔、地瓜等蔬菜,以及櫻桃、葡萄柚等水果,除了富含維生素B、C和E等營養成分外,也是效果卓越的抗氧化劑,能替女性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 月經來不能吃什麼?少吃3類型食物舒緩經痛

根據中醫的觀點,女性於生理期間應減少或避免攝取下列3類食物,有助改善痛經情形:

少吃寒涼、生冷食物:如涼拌生菜、西瓜、椰子汁及冰品,容易使血液凝結,引發痛經。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油炸物、辣椒或酒等刺激性食物,不僅會刺激胃液分泌,還可能使女性經痛症狀增加,應盡量避免食用。 忌食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食用後易使血管收斂、澀滯,不利於經血的排出,造成經血瘀阻,引發經痛。

卵巢早衰怎麼辦?卵巢早衰原因、症狀、檢查及治療全整理

30多歲的林小姐平時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近2年發現月經出血量愈來愈少,顏色也比以往更深,且經期常常3天內就結束;更重要的是,總是無法順利懷孕。

林小姐赴醫院檢查後,發現卵巢出現早衰現象,讓她相當難過。究竟為何會出現卵巢早衰?女性又該如何預防?《Hello健康》為您深入說明。

什麼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也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低下(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40歲之前卵巢功能衰竭,導致出現停經的現象,臨床上稱為早發性停經,患者多有不孕的狀況。

如何知道卵巢早衰?診斷檢查一次看

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提醒,除40歲之前停經外,卵巢早衰的診斷還需符合下列條件才能成立:

40歲以下的女性 超過4個月無月經或者更久並已排除懷孕者 血液中的雌二醇(Estridiol,E2)下降 濾泡刺激素(FSH)檢測2次(相隔1個月)數值皆大於30IU/mL

卵巢早衰症狀

卵巢早衰症狀與更年期相似,常見症狀如下: 性慾下降 月經延遲超過4個月 月經量過少 夜間盜汗 熱潮紅 陰道乾澀

此外,卵巢早衰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使得女性荷爾蒙濃度也跟著下降,無法保護心血管與骨骼,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的機率比一般女性來得高。

卵巢早衰原因

卵巢早衰的機率在40歲之前發生的機率大約為1%,然而是哪些原因造成卵巢早衰?《Hello健康》列舉如下:

基因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前者如透納氏症候群(Turner syndrome);後者如X染色體脆折症候群(Fragile X syndrome)。 自體免疫疾病:自身的免疫細胞因不明原因突然攻擊卵巢組織,使得卵巢功能暫時衰退,相關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甲狀腺炎等。 環境因子:長期接觸空氣汙染、一氧化碳、殺蟲劑、化學物質、環境荷爾蒙等皆可能傷害卵巢功能。 卵巢早衰好發於40歲前女性

除了上述原因可能會導致卵巢早衰,下列危險族群也需注意卵巢狀況: 年齡:多數患者為40歲以前,但臨床上也有少數30歲以下的患者。 家族史:若有女性親友曾患卵巢早衰,則家族中的女性成員出現卵巢早衰的風險較高。 曾進行過卵巢相關手術:卵巢有開過刀、接受化療,或是曾經長過腫瘤的女性,比一般女性更容易罹患卵巢早衰。

如何治療卵巢早衰?

目前僅有荷爾蒙療法,以及改善生活習慣能治療卵巢早衰: 荷爾蒙療法:補充適量的荷爾蒙,提升卵巢功能,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與骨質疏鬆的機率。 避開危險的環境因子:減少外食、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品以及少用塑膠製品。不少塑膠容器會釋放出雙酚A、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這些物質會破壞卵巢功能,引發卵巢早衰;而加工品含有不少防腐劑、人工香料等添加物,也都會刺激卵巢,提高卵巢風險早衰。(延伸閱讀:塑膠餐盒微波有毒?必知3種有毒物質) 提升睡眠品質:睡眠不足情況下容易讓內分泌失調,透過充足的睡眠修復身體,也有助改善卵巢早衰症狀。

體重飆升好突然?多囊性卵巢症狀、治療、飲食3大改善方法

月經紊亂、體重飆升、青春痘瘋長,這些症狀看似可能由不良的生活型態導致,但其實也可由一種婦科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 PCOS)所造成。

根據統計,約有10~20%育齡女性有此症狀[1],究竟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該如何治療?是否會影響生育?讓我們從多囊性卵巢的成因開始了解。(延伸閱讀:巧克力囊腫≠不孕!腫瘤小於5公分可吃藥控制)

多囊性卵巢是什麼?

1935年,兩名美國婦科醫師提出了7項病例,女性患者皆無月經,並有體毛增多和肥胖的狀況。經過進一步的醫學檢查,發現這些女性病患的卵巢腫大並有多發性的囊腫(Enlarged polycystic ovaries)現象,也就是現今所稱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要解釋多囊性卵巢必須得從卵泡說起,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指出,一般健康女性每個月經週期約會排出20~30個卵泡,其中只有一個能發育成熟併排出卵子,其他卵泡則會自行退化或不發育直到下次濾泡期來臨。

多囊性卵巢患者則因為雄激素過多,使得體內的卵泡無法成熟為卵子,而成為一個個小水泡,也就是「多囊」的名稱由來。一般正常女性卵巢內的不成熟卵泡約6~10顆,而多囊性卵巢患者的單側卵巢不成熟卵泡數量可能大於20顆。 多囊性卵巢原因:遺傳恐為多囊性卵巢成因

多囊性卵巢的原因,目前普遍認為遺傳是多囊性卵巢罹病的罹病關鍵。研究發現,高達93%病人的女兒也具有同樣的多囊性卵巢形態。此外,肥胖、胰島素阻抗等因素,也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誘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另外,許多疾病都有地域性差別,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不例外。然而相較於西方國家,台灣女性患者的多毛症狀較輕微,反而是出現痤瘡(青春痘)的比例高於歐美。 多囊性卵巢症狀

多囊性卵巢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月經失調:一年月經少於8次,或者是兩次月經相隔超過35天。 不孕: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造成卵巢排卵功能異常,由於慢性無排卵,導致月經週期失序,出現不規則出血、經期過長、甚至於無月經的現象。而長期無法正常排卵也導致超過70%患者受不孕所苦。 雄性激素分泌旺盛:雄性激素旺盛會讓青春痘不斷冒出,好發於胸部或背部,而且還會促進毛髮生長,尤以嘴唇四周、小腿、手臂特別明顯。 肥胖、代謝異常:與其說肥胖是多囊性卵巢的症狀,其實比較像是誘發此症的危險因子。超過半數的多囊性卵巢患者都有肥胖問題,而患者因雄性激素偏高,容易導致蘋果型肥胖,加劇糖類代謝異常與血中三酸甘油脂增多,提高病人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的風險。(延伸閱讀: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多囊性卵巢診斷重點

根據以上的症狀,其實我們已經知道多囊性卵巢癌主要有排卵功能異常、雄性激素過多、多囊性卵巢這3項問題,而它們也正好是診斷的重點。 問診:醫師首先會經由問診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月經是否規律,並觀察患者有無冒痘痘、多毛等常見多囊性卵巢症狀。 抽血:若有進一步檢查的需求,則會透過抽血檢查各項激素指標,例如檢查黃體素濃度以確認有無排卵、或是檢查雄性激素是否超出正常值。此外,抽血也可以得知患者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指數是否過高。 超音波:可分為經腹部、經陰道兩種,經陰道超音波可以得到更清楚的卵巢畫面,診斷的準確度較高。目前診斷多囊性卵巢的標準:

卵巢中沒有直徑超過10mm的濾泡或囊腫時 在單個卵巢中,直徑 2 -9mm 的濾泡有12個以上,或是卵巢體積大於10cm,就符合多囊的條件。

藉由以上種種檢查,醫師可以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或庫欣氏症(Cushing’s syndrome)的可能性,幫助醫師確認患者是否有多囊性卵巢的問題。 多囊性卵巢飲食、作息3大改善方法

在多囊性卵巢患者第一線的治療上,劉奕吟醫師建議患者應改變生活型態提供3大方法,不但可幫助患者減重,待內分泌機能與代謝狀況改善後,排卵機能也能逐漸恢復正常。 減少熬夜 規律運動 均衡飲食(減少飽和脂肪及精緻碳水化合物,並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多囊性卵巢治療:藥物

由於每位患者的多囊性卵巢症狀有所不同,因此治療多囊性卵巢必須依據個別症狀而分別用藥,而藥物治療的目的主要有以下3點: 降低體內雄性素:若無生育需求女性,可以利用口服避孕藥(第三代或第四代)或是抗雄性素藥物(如Spironolactone)來調整月經週期使其規則並改善多毛、長痘痘的問題。 促進排卵:若患者有生育需求,則大多使用排卵藥劑刺激排卵,同時幫助月經恢復正常規律。 控制胰島素阻抗力:為第二線治療方式,針對肥胖或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使用Metformin藥物降低胰島素濃度,可幫助患者恢復約50%排卵功能,另外,因其腸胃副作用,患者體重也會減輕。 多囊性卵巢治療:手術(改善肥忙、不孕)

若多囊性卵巢患者經生活調整和藥物治療仍效果不彰,便可能需考慮手術治療。劉奕吟醫師舉例:「有病態性肥胖的患者可考慮接受胃繞道手術治療;若是不孕症的患者,已服用排卵藥卻遲遲無法受孕,則可考慮進行『腹腔鏡卵巢鑽孔術』,在卵巢的濾泡上鑽洞,誘導卵巢排卵,研究顯示約30~90%患者可恢復卵巢排卵。」

但這類侵入性手術可能會造成出血、沾黏或是影響卵巢功能的可能,因此需先和醫師詳細諮商後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變胖就是內分泌失調?了解背後的8大徵狀與3種疾病

長痘痘或月經不順就是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改善及解決內分泌失調呢?《Hello健康》為您一次說明。

內分泌失調是什麼?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是由許多腺體所組成,如腦垂腺、甲狀腺、腎上腺、胰島、卵巢和睪丸等,這些腺體會分泌荷爾蒙,透過血液順利進入器官,維持身體正常功能運作,若有不平衡就會讓身體出現異常症狀。

內分泌失調算疾病嗎?其實不算,身體內的內分泌調節都是相互牽連影響的,其作用在於讓身體穩定、協調生理功能並維持正常運作的重要腳色。 內分泌失調症狀:長痘痘、月經不規律

若內分泌失調,可能會有下列徵狀:

食慾異常好或是異常差 月經不規律 失眠、睡不好 心情憂鬱、焦慮 體重異常增加或是變輕 掉髮量變多 性慾減退 消化不良、便秘

若發現體重增加或長痘痘合併上列多數徵狀,可能就是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若未能即時控制,可能會罹患下列疾病: 甲狀腺疾病 多囊性卵巢 糖尿病

影響女性內分泌失調的3大激素

以女性身體為例,內分泌的平衡代表了青春和健康,影響內分泌的激素有下列3種: 雌激素

表現女性的第二性徵,幫助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發育成熟,會讓肌膚更光滑有彈性。分泌過少可能會導致不孕,分泌過多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延伸閱讀:子宮內膜癌的症狀與治療) 黃體素

黃體素又稱助孕激素,能幫助子宮內膜順利分化、剝落形成月經;分泌過少會有排卵期出血的問題,分泌過多可能有水腫、肥胖等徵狀。 雄激素

女性體內有少許的雄激素,可以刺激女性的性慾;若分泌過多,可能增加罹患多囊性卵巢的機率以及多毛症的困擾。

內分泌失調看什麼科才好? 怎麼改善?

若發現自己有內分泌失調的徵狀,建議去醫院的內分泌科或婦產科就診;要了解內分泌失調背後的原因需要透過個人體質、病史、症狀,以及抽血檢驗才有辦法給予治療方針。醫師會針對各個疾病進行藥物治療外,也能透過飲食來改善內分泌失調的狀況: 黃色食物:南瓜、玉米、香蕉都是很好的食材,可以幫助代謝、增強荷爾蒙的分泌。 綠色食物:花椰菜、芹菜能強健腎、肝和脾臟,促進消化吸收,平衡內分泌系統。 和維生素B的食物:牛奶、奶酪、綠色蔬菜、雞肉、魚肉及蛋類等都有助於平衡內分泌系統。

除了飲食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以及保持愉悅的心情才是長久之道。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