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先天心臟病:「肺動脈狹窄」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小心先天心臟病:「肺動脈狹窄」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11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2,而心臟病種類繁多,包括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等,若孩子出生就有先天性心臟病,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不已。

先天性心臟病除了有法洛氏四重症、三尖瓣閉鎖外,還包含肺動脈狹窄,一旦患有此疾病,起初並不會出現任何不適,大多是例行檢查如注射疫苗時,發現有心雜音才被發現。

究竟有哪些原因會使孩子罹患肺動脈狹窄?肺動脈狹窄可能引發何種症狀?《Hello健康》將解答肺動脈狹窄的檢查方式、症狀、原因與治療方法。 造成肺動脈狹窄的原因

肺動脈狹窄(Pulmonary Stenosis)屬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之一,約佔所有病例中的10%,主要是指患者的右心室因通往肺動脈處狹窄,而使流到此處的血液受到阻塞。(推薦閱讀:先天性心臟病童:4大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原因症狀、8成能順利長大

一般而言,肺動脈狹窄可分為連接心室的肺動脈瓣狹窄、肺動脈瓣膜下狹窄及肺動脈瓣膜上狹窄3種類型,其中以肺動脈瓣狹窄最為常見。

儘管目前醫學研究尚未確定造成肺動脈狹窄的原因,但患者母親可能於懷孕期間罹患德國麻疹(Rubella)或糖尿病,或者有飲酒、抽菸、服用特定藥物(如沙利度胺、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等)的情形,皆容易導致孩童罹患肺動脈狹窄及其他種類的先天性心臟病。

肺動脈狹窄8大常見症狀

大部分輕度或中度的肺動脈狹窄病患症狀並不明顯,直到病況嚴重時,才可能會引發下列8種常見症狀: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疲倦 發紺 體重下降 胸痛(延伸閱讀:心好痛演哪齣?狹心症=心絞痛!胸痛症狀與治療方法一次看) 昏厥

診斷肺動脈狹窄:3大檢查助判斷

若長期出現上述8大症狀,除應盡早就醫檢查,以確認是否患有肺動脈狹窄,下列則是3種常見的檢查方法: 胸部X光檢查: 可能看到心臟大小及肺部血流狀況。 心臟超音波:經由心臟超音波可觀察病患肺動脈狹窄的部位、形狀與有無合併其它心臟異常,以及預測狹窄程度。 心導管檢查:可以檢測肺動脈瓣膜是否異常,以及估算心室與肺動脈之間的壓力差,以確認狹窄部位及嚴重程度,同時也可以進行治療。

肺動脈狹窄治療:2大方法氣球導管擴張術、外科手術

若患者僅有輕度肺動脈狹窄,只需定期就醫追蹤即可,但如果病情進展為中度或嚴重肺動脈狹窄,則需加以治療,而目前多以氣球導管擴張術(PTCA)治療肺動脈狹窄,醫師會先將氣球導管經由管線引導至肺動脈血管狹窄處,再透過氣球加壓擴張,增加血管管徑大小,以促進血流順暢,解決病患不適症狀,而此治療方法效果通常不錯。

不過,如果肺動脈瓣狹窄的患者接受氣球導管擴張術後效果不佳,則需以外科手術,切除肺動脈狹窄處的瓣膜,再置換為正常的瓣膜,以有效治癒肺動脈狹窄。

心室中膈缺損怎麼辦?新生兒心室中膈缺損分4種,缺損大小影響自癒率

心室中膈缺損,顧名思義就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中間有一個洞,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25~30%;在心室中膈缺損病童中,有些新生兒會在2歲前癒合,不同種類的心室中隔缺損自然癒合的機率差異很大;一些缺損很大的心室中隔缺損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Hello健康》帶您了解什麼是心室中膈缺損,以及心室中膈缺損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什麼是心室中膈缺損?

人體的心臟共4個腔室,上為左、右心房,下為左、右心室。身體用過的血液會經上腔靜脈流至右心房、右心室,經肺動脈送往肺臟以獲得氧氣,並清除二氧化碳與廢物;富含氧氣的新鮮血液則透過肺靜脈輸送至左心房、左心室。

若分隔心臟左、右心室的牆壁有缺損時,就是「心室中膈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心室中膈缺損會導致左心室的血液,從破洞流向右心室,導致以下問題: 左心室流往主動脈的血液量減少 右心室負荷增加,流至肺動脈及肺部的血量也增加

左為正常心臟,右為心室中膈缺損的心臟 心室中膈缺損的原因

研究認為心室中膈缺損,主要是因為中膈肌肉在發育過程中不夠緊密,大部分是偶發性的問題。(延伸閱讀:先天性心臟病童:4大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原因症狀、8成能順利長大

心室中膈缺損分4種

依據缺損位置不同,心室中膈缺損可分為4種,其癒合率和併發症皆有所不同: 第一型:在東方人較常見,心室中膈缺損的比例達30%,破洞位在主動脈瓣及肺動脈瓣的下方,較不易癒合且容易引起主動脈瓣膜脫垂變形。 第二型:又稱膜邊型,約占50~70%,為最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有可能變小或自癒。 第三型:又稱房室腔型,較為少見,約5~8%,可能合併其他基因問題。 第四型:又稱肌肉型,自癒率高,約占心室中膈缺損的5~20%。 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

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視缺損大小而定,若缺損小,只有少量血液從左心室流向右心室,新生兒通常不會有特殊症狀,只能聽到心雜音;但若缺損大,大量的血液分流會造成以下症狀:

生長緩慢 食慾差、容易溢奶 哭聲微弱、睡眠不安穩 呼吸急促 盜汗、四肢冰冷 大便較硬 易有呼吸道感染 心跳加快 心臟擴大

心室中膈缺損嚴重時,肺部會因充血嚴重而引發肺高壓,造成喘、發紺等症狀,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延伸閱讀:怎麼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注意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心室中膈缺損的診斷與治療

在治療前,醫師會先透過下列方式了解缺損大小及位置、心臟狀況,以及右心與肺動脈壓力是否有增高趨勢:

主要確診工具 心臟超音波

輔助檢查 心電圖 胸部X光 電腦斷層 心導管 核磁共振

若缺損小,對心臟影響不大,醫師會安排定期追蹤,確認缺損是否自行癒合;假設缺損嚴重,便需服用強心劑(毛地黃)、利尿劑或血管擴張劑等藥物;如果藥物仍無法控制,或已發展為嚴重肺高壓、主動脈變形或心臟衰竭,病童就需進行心導管或開心手術矯正,迅速改善問題,避免造成生命危險。

心臟沒電昏倒!病竇症候群好發年長者,治療就靠心律調節器

72歲的楊老先生近日經常無故昏倒,每次持續幾秒鐘就會甦醒,令家人非常擔心;赴醫院接受心電圖和心臟電氣生理檢查,才發現楊老先生罹患病竇症候群。

究竟病竇症候群是什麼?為何會造成昏厥?《Hello健康》為您介紹病竇症候群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病竇症候群是什麼?

心臟跳動由神經與心肌細胞所控制,會隨身體需求而變換速度。心電傳導由右心房的竇房結(SA node)開始,依序傳至心房心室交界的房室結(AV node)和心室,最終引起心臟跳動。若其中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心搏過緩,並產生症狀。

「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指竇房結的機能異常,症狀通常是心搏過緩,也就是心搏過速的心律不整後,有一段時間心搏停止(Tachy-brady syndrome)——心臟完全停止跳動,並造成頭暈、虛弱及昏厥等症狀。

病竇症候群的主要原因:老化

病竇症候群的心臟相關症狀包括: 竇性緩脈(Sinus bradycardia) 竇房傳導阻滯(SA block) 竇性閉止(Sinus arrest) 心博過緩過速症候群(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

其原因通常為老化導致竇房結原發性退化(Idiopathic degeneration),常見於高齡長者,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缺血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 心肌炎 結締組織疾病 心臟創傷 浸潤或擴大型心肌病變 接受心臟矯正手術之先天性心臟病嬰幼兒

病竇症候群的檢查與診斷

病竇症候群的診斷,通常可透過詢問病史,搭配以下2項檢查,就能診斷9成以上病患: 心電圖:顯現心跳持續性緩慢,每分鐘小於40下或日間心跳停止超過3秒。 心臟電氣生理檢查:藉由在股靜脈或頸靜脈放入偵測導管,刺激心房快速跳動,來得知竇房結引起心臟跳動的機能是否正常。 病竇症候群的治療方法:心律調節器

病竇症候群也可以說是心臟沒電了,因為應該放電的竇房結未正常運作,導致心臟跳動不正常、心律不整;因此,可以透過植入心律調節器,幫心臟裝一顆輔助放電的電池,讓心跳恢復正常。(延伸閱讀:心臟節律器安裝完成!使用心律調節器的注意事項與生活須知

心律調節器為病竇症候群的主要治療方法,因為藥物可能會讓部分病竇症候群的患者,產生心室上頻脈、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等症狀,僅適用於早期控制。

心律調節器可幾乎完全恢復竇房結機能,改善心律不整及相關症狀,且副作用低、傷口小;其電池可持續運作7~10年,在電力用盡之前,患者僅需注意以下3點事項: 不使用會讓身體震動或通電的醫療器材 避免讓手機靠近心律調節器的安裝位置 避免靠近高伏特電壓變電箱、大型電機馬達及強大磁場或輻射能量之場所

吃麵包竟讓你膽固醇升高?膽固醇過高不能吃什麼?5大高膽固醇食物快避開

美味的加工食品總是讓人垂涎欲滴,但背後潛藏的健康危機,諸如高油、高糖,缺乏纖維等問題,反而易導致膽固醇過高,甚至增加罹患高血脂症、高膽固醇血症,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Hello健康》介紹5種容易造成膽固醇超標的高膽固醇食物,協助你及時避開此類食物,有效控制體內膽固醇濃度,預防心血管疾病纏身。 哪些人容易膽固醇過高?

要如何從判斷一個人膽固醇(Cholesterol)是否過高,可以透過4種數值來進行膽固醇自我檢測,包括總膽固醇是否高於200mg/dl、三酸甘油脂濃度是否高於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是否高於130mg/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否男性低於40mg/dl、女性低於50mg/dl。(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然而,膽固醇濃度過高不見得是體重過重者才有的專利,體重正常或身材瘦長的人,甚至是長期茹素者,也可能會有膽固醇過高的情形。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年長者,以及平時飲食習慣不佳、缺乏運動、長期抽菸和酗酒者屬於皆具較高膽固醇過高風險,建議應定期健檢追蹤血脂肪變化。 膽固醇過高不能吃什麼?5種高膽固醇食物少吃為妙

若想要改善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除了能從改變不良習慣做起,也應多注意日常飲食,才不會一不小心就吃下過多膽固醇。以下列出建議減量食用的5種高膽固醇食物: 1. 花枝

花枝又稱作墨魚或烏賊,擁有豐富的維生素B3,適量食用有助於維持血糖,還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其中的維生素E和牛磺酸,更具有極佳抗氧化能力,能有效保護心臟血管。

不過,依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的花枝內含193毫克的膽固醇,屬於1種高膽固醇食物,若一次攝取過多,即可能造成總膽固醇超標,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推薦閱讀:海鮮膽固醇排行榜出爐!蝦米、小魚乾膽固醇含量high翻天) 2. 麵包

許多人會買麵包當作早餐,但長期食用可能會導致膽固醇過高。由於麵包多為再加工的麵粉製品,通常得在製造過程中添加許多奶油、糖或其他人工香料,像是我們平時常吃的白土司、烤得油亮的菠蘿及酥皮麵包,雖然吃起來口感綿密,卻含有大量的澱粉及油脂,會讓人不知不覺吃進不少熱量。

建議民眾在麵包選擇上,可以少奶油或無奶油的歐式雜糧麵包為主,或可買饅頭、飯糰、包子或三明治輪流替換,補充不同營養成分,降低膽固醇過高或罹患高血脂症的風險。

3. 豬肉、牛肉

膽固醇過高者應盡量避免食用五花肉、梅花肉、香腸、培根、牛腩、牛小排及動物內臟等油脂較高的部位。平常可改攝取脂肪含量較少的瘦肉,並於料理時先將脂肪先去除,使用水煮、清燉,代替油炸或油煎的烹調方式,即可減少脂肪攝取量,並降低膽固醇升高的機率。(推薦閱讀:膽固醇過高還能吃肉嗎?4種常見肉類這樣吃) 4. 牡蠣

牡蠣又稱作蚵仔或青蚵,每100克的牡蠣中便含47克膽固醇,若經常採油炸方式進行烹調,且未節制食用量,就可能一不小心攝入過多膳食膽固醇。

建議食用牡蠣可以水煮代替油炸;因牡蠣內含的總脂肪量與飽和脂肪酸均較豬肉、牛肉低,若能適量食用牡蠣,其富含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除具抗發炎效果,還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罹患動脈粥狀硬化、血脂異常等疾病的風險。(延伸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5. 高油脂肉類、澱粉類餐點

尤其是滷肉飯及三寶飯,店家通常會使用的肉類多為較為肥嫩的部分,而且飯上都會額外淋上一層富含豬油或雞油的醬汁,整體下來,脂肪含量通常都會超標。另外,像是炒飯、炒麵、炸醬麵、麻醬麵等快餐店常見餐點,皆屬於大量澱粉加入油脂的料理,不僅熱量較高、重口味,而且營養也較不均衡。

為避免膽固醇升高,導致高血壓及高血脂,甚至罹患心血管疾病,建議外食族可降低食用快餐的頻率,並搭配燙青菜、加一顆蛋或其他小菜,增加膳食纖維與其他維生素的攝取。

醫:注意3大症狀,別讓心臟衰竭悄悄上身!

心臟衰竭是不可逆的疾病,只要心臟功能受損,就無法恢復原始機能,僅能透過藥物改善症狀、減緩惡化,因此及早診斷、治療,且按時服藥十分重要;心臟衰竭藥物能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心臟結構,讓病患重拾健康正常的生活。

Hello健康》為您邀請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王宗道醫師,說明心臟衰竭的3大症狀,幫助您及早發現可能的病情,並解釋心臟衰竭的治療策略及臨床上最常出現的共病,一起守護您的「心」,改善生活品質,活得更健康、更長久。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302246312)

心臟衰竭沒症狀不代表康復!醫:擅自減藥或停藥易加重病況

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致死率高。一名長年服藥的心臟衰竭患者,在病情穩定後,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日常出遊或運動與一般人無異;但卻在自行嘗試減藥後,多年不見的病症又再次出現。醫師說明,要控制心臟衰竭病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規律服藥與維持劑量穩定是不二法門。

Hello健康》為您邀請亞東紀念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說明心臟衰竭為何不可逆的原因與及早治療之重要性,與介紹心臟衰竭第一線治療藥物,以及多數人所不知的2大治療重點。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及早治療改善預後與存活率

心臟衰竭又稱為鬱血性心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指因心臟功能受損,無法打出足夠血液量,以滿足身體及組織代謝的需求,進而產生一連串的症狀。心臟衰竭患者往往不只有心臟問題,也常合併其他共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為常見。(延伸閱讀:洗腎者罹患心臟衰竭10倍於常人 心腎症候群類型、風險、治療詳解

心臟衰竭會使人體分泌神經荷爾蒙、刺激交感神經亢進等種種因素而造成心肌細胞凋亡或死亡,再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形成惡性循環;然而,藥物雖能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但已受損的心臟機能是無法恢復的,所以治療重點在於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避免心臟功能繼續惡化。

心臟衰竭分級系統主要有兩種,一個是紐約心臟學會的症狀分級,另一個是美國心臟協會考量心臟衰竭風險因素的綜合分級。曾炳憲主任強調,無論是哪個分級,提早治療的效果都比較好,愈早治療,愈能改善病患的預後、死亡率及提升存活率。(延伸閱讀: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透析病友心臟檢查項目一次看,定期檢查才安心

以美國心臟協會的ABCD分級來說,A和B級的5年存活率都有97%,但到C級,5年存活率就降至74%,D級則只有20%;可見及早治療,對於提升存活率的重要性。

心臟衰竭第一線治療4大類藥物介紹

心臟衰竭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4大類藥物: 統稱A類藥物:可擴張血管與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 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 新的雙重機轉藥物,可改善心臟功能。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可減緩心跳、降低血壓、抑制交感神經系統。 礦物性皮質素/醛固酮受體阻斷劑(MRA):促進腎臟排除鈉與水,減少荷爾蒙對心血管的危害。 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i):促進腎臟排除糖分,進而排除體內水分,並透過參與脂質及其他機轉促進心臟功能。

曾炳憲主任解釋,基本上4大類藥物的重點都在於降低心臟負荷,避免心肌細胞持續受到不利荷爾蒙與交感神經的刺激;根據歐美臨床指引,若確診為心臟衰竭且已有症狀,建議直接使用上述4大類藥物;因為心臟衰竭為相當嚴重的病情,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心臟衰竭需規律服藥,隨意減藥或停藥易惡化

曾炳憲主任特別提到,心臟衰竭的治療有兩個重點: 需嘗試將藥物調至目標劑量。 一旦病友病情穩定,輕易減藥或停藥都容易使病情惡化。

心臟衰竭藥物經過臨床實驗後,都會訂定為達最佳療效所需的目標劑量;醫師會視病友狀況,緩慢將劑量調升,以求及早控制病情;若病友在服藥過程中,出現低血壓、高血鉀或其他問題,醫師則會暫時調低劑量,待狀況穩定後再嘗試調升;一般而言,醫師都會和病友一起朝目標劑量努力,只要能達到50%以上的劑量,療效就會顯著提升;但有些患者因為身體狀況不穩定,可能需半年或1年以上才能達到目標劑量。

當患者已經接受藥物治療,劑量或功效只能往上加,就不要隨意降低,除非有其他狀況。曾炳憲主任對此說明,一般人所熟知的累、喘、腫等症狀只是心臟衰竭所表現的冰山一角,即使症狀在服藥後穩定,心臟仍可能持續受損及惡化,所以需要持續穩定服藥才能妥善控制;任意減藥、停藥,或是改用療效較差的藥物,都可能加重病情。(延伸閱讀:30歲透析病友有顆80歲的心?當心「心腎症候群」!預防心臟衰竭注意這2點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302014409)

腳麻、發冷別輕忽!周邊動脈阻塞疾病7大危險因子、成因與預防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除了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容易引發猝死的冠狀動脈心臟病之外,另一個無形殺手則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初期常無症狀或只是腳麻、冷或間接性跛行,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有研究顯示,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即使沒有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致死率也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近似;《Hello健康》帶您了解,究竟何謂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其症狀、危險因子及預防方式為何?

什麼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表現,與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一樣,更是造成50歲以上患者死亡及行動不便的主因;隨著年齡增加,其盛行率也隨之增高。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衛教資訊指出,台灣盛行率高達15.6~32%。

所謂周邊動脈疾病,指的是發生於冠狀動脈、腦部動脈與主動脈弓以外動脈的血液循環問題。一般而言,周邊動脈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多好發於下肢,常見的症狀為缺血性疼痛,尤其是小腿肚附近;最常抱怨的症狀包括:下肢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和休息疼痛(restpain)、痙攣或冰冷。。

由於飲食西化,偏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選擇不僅讓營養失衡,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 使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發生率快速攀升。(延伸閱讀: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標準、診斷、治療、預防) 動脈阻塞成因為何?

一般而言,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多來自於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也就是脂肪班塊在血管中堆積,使血管變得狹窄或甚至堵塞的症狀,它不僅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也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因。

在少數情況下,患者也可能因為血管發炎、四肢受傷、韌帶或肌肉結構異常,甚至暴露於輻射而導致。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症狀

許多周邊動脈的輕症患者鮮少出現任何症狀,而有症狀患者則常會出現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的狀況;由於周邊動脈阻塞經常發生在下肢,患者在走路或運動時,可能會因為下肢動脈阻塞而出現疼痛,但這種暫時性的症狀通常會在患者休息幾分鐘後,即獲得改善,不過如果周邊動脈阻塞症狀加劇,患者甚至連在休息、睡覺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形。

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還包含:

腿麻、虛弱無力 腳趾、腳掌、腿部有持續不斷的痠痛 腿部皮膚顏色改變 單側腿(腳)變得冰冷 勃起功能障礙 腿部或腳掌感受不到脈搏 腿部皮膚看起來有光澤 腳趾甲生長緩慢 腿(腳)毛脫落或生長緩慢

周邊動脈阻塞患者可能有腳痛、腳麻或發冷的症狀。 周邊動脈疾病的分級

臨床上,可以下列4種分級區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表現: 無症狀患者:患者基本無症狀,經檢查可能發現有四肢容易發冷、周邊動脈脈搏漸弱或出現雜音。 間歇性跛行 輕度跛行:步行200步後,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 中度~重度跛行:步行不到200步,即有間歇性跛行。 休息疼痛:休息或者睡覺的時候,也能感覺疼痛。 潰瘍或壞疽 周邊動脈阻塞患者何時應求醫?

當你感覺腿(腳)有麻痺、疼痛的感覺,便可考慮就醫。除非你剛剛翹著二郎腿或盤腿過久,否則請勿當作是上了年紀自然會有的腿部退化現象,而延遲治療時機。另外,即便沒有症狀出現,以下患者也應該就醫檢查: 65歲以上 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或吸菸者 高風險族群(肥胖、高血壓等等)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7大危險因子

基本上,引發周邊動脈堵塞的危險因子與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原因同質性十分相似: 高膽固醇 高血壓 家族史(周邊動脈阻塞、中風、心臟病) 抽菸 糖尿病(Diabetes) 年紀大(超過50歲者風險較高) 同半胱胺酸過高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4大高風險併發症 嚴重肢體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因動脈阻塞情形變嚴重,轉變成慢性的肢體缺血狀況,患者可能因肢體受傷或感染的原因出現壞疽,嚴重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急性肢體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因血栓、栓塞或是外傷導致血管完全堵塞的急性症狀,通常發生在下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在臨床表現上,有6個P可以代表:疼痛(Pain)、麻木(Paralysis)、感覺異常(Parethesia)、脈搏消失(Pulselessness)、皮膚蒼白(Pallor)及肢體冰冷(Perishing with cold) 中風或心肌梗塞:有周邊動脈阻塞的人,可能在冠狀動脈、頸動脈也有脂肪班塊堆積的狀況,一旦破裂便可能引發中風或是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急性症狀。 嚴重感染:若腳上有久未癒合的瘡或潰瘍,可能會發生進一步感染,使細菌傳播到患者的肌肉、骨頭或血液當中。(延伸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如何診斷?

通常醫師會請病人自述症狀後,再透過理學檢查,了解患者患部有無脈搏減弱、血流雜音、血壓降低、不正常的皮膚顏色、皮膚冰冷等症狀。其他進一步的檢查方法還包含: 踝肱指數(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ABI or ABPI):也稱為上下肢血壓比,是檢查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常用方法。醫師會量測患者踝部與手臂的血壓,如果踝部血壓較低,代表患者可能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推薦閱讀: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血壓標準)

都卜勒超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又稱為彩色超音波,可以將動脈阻塞處以影像呈現。 血管攝影:其實就是常聽到的心導管,但它也能用於檢查心臟以外的部位。通常將導管從患者的股動脈處放入,移動至要檢查的部位並注射顯影劑,搭配X光觀看血管有無堵塞的狀況。 抽血檢查:檢測患者的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指數是否過高。(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治療方法

改善患者不適以及阻止動脈粥狀硬化惡化是治療的2大重點。根據患者的周邊動脈堵塞嚴重情況,醫師會考慮以運動訓練、藥物或手術進行治療。 運動訓練

症狀較為輕微的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透過運動訓練的方式,改善動脈血液流動以及間歇性跛行的狀況。這個運動計畫可能會在醫院執行或自行訓練,請跟醫師討論。 藥物治療

降膽固醇藥物:例如史他汀(Statin),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濃度。 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β-blockers)、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 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Cilostazole,它們可以避免血栓形成,以及降低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血栓溶解劑(Thrombolytic therapy):透過靜脈注射藥物,溶解血栓。 手術治療 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也稱為氣球擴張術。通常會將導管從患者股動脈放入,引導至動脈阻塞處後,讓氣球充氣撐開血管,增加血液流量,醫師可能會視情況決定要不要放入支架,避免血管再度變得狹窄。 繞道手術(Bypass surgery):以腿部為例,醫師會截一小段腿部靜脈,或是使用人造血管進行移植,代替原本阻塞的動脈,讓血液能夠順利通過。(延伸閱讀: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經導管血栓治療(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將導管插入血栓處,直接注入血栓溶解藥物。若效果不佳,也可能或以藥物機械導管溶栓治療(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簡稱PCDT)以器具將血栓搗碎後,將碎片抽出並使用溶栓劑治療。 截肢:如果患者的阻塞狀況已經無法以藥物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或是效果不彰,便可能會考慮截除動脈阻塞之肢體。(延伸閱讀: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如何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的最佳方式,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建議採行以下建議: 戒菸 避免高飽和脂肪飲食 規律運動 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控制,以免加速動脈硬化,而且糖尿病患傷口較難痊癒,若腿部有傷口而不自知,很容易引發嚴重感染。(推薦閱讀:三餐老是在外?糖尿病控制血糖也能很簡單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透析病友心臟檢查項目一次看,定期檢查才安心

繼《30歲透析病友有顆80歲的心?當心「心腎症候群」!預防心臟衰竭注意這2點》,本次《Hello健康》邀請台中瑞東診所杜柏村院長,說明心臟檢查對於透析病友預防心臟衰竭的重要性,以及心腎照護上常見的2大問題。到底透析病友應做哪些心臟檢查?多久要檢查一次?選擇透析中心和醫院的考量重點?讓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透析病友應每年檢查心臟,預防心臟衰竭!

心、腎緊密相連,只要一個功能低下,另一方也會被連累;因此,定期接受心臟檢查,才能避免心臟功能受損,免於心臟衰竭;在問題初顯時,及早接受相關治療及調整,才可維持透析病友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並延長壽命。

杜柏村醫師說明,除了抽血及理學檢查外,常見的心臟檢查項目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及心臟超音波;基本上,透析病友每年都應做1次心電圖和胸部X光;若為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友或心臟相關疾病病友,或已有心臟衰竭症狀者,則應加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各項檢查說明如下:

理學檢查:為基本檢查項目。透過聽診檢查心臟異音、肺部液體積蓄與否;檢查腳踝、腿部及腹部有無水腫情形;並查看頸部靜脈是否腫脹。 抽血檢驗:回診時定期檢驗。檢查血氧及電解質,了解肝、腎功能是否有因心臟衰竭而受影響。 胸部X光:每年檢查1次。確認心臟大小的變化,檢查有無肺水腫或肋膜積水。 心電圖:每年檢查1次。測量心跳速率和規律性,查看有無心律不整、心臟缺血或心臟肥大等情形。 心臟超音波:是診斷心臟衰竭的重要項目。高危險族群或心臟衰竭病友應定期檢查,建議至少每年檢查1次;可了解心臟有無正常收縮與心臟結構、大小及功能是否異常。

心腎照護常見2大問題:認知不足、治療鏈不完備

杜柏村醫師強調,檢查雖然有用,但多數病友及照顧者缺乏定期檢查的認知,或是雙向轉診的治療鏈設置不夠完備,導致透析病友未定期追蹤,經常發生已心臟衰竭卻不自知。透析病友心臟衰竭的風險會隨洗腎年數增加而逐年上升,醫病雙方都應具備正確的認知與準備,才能讓治療與照護更臻完善。 沒生病不檢查?心臟衰竭的風險高、預後差!

臨床上常有病友或照護者認為沒有生病,就不用做檢查,或是覺得赴醫院檢查,會增加時間與心力上的負擔。然而,定期檢查是透析病友預防心臟衰竭的第一道防線!多數透析病友年紀已長,身體狀況較不穩定,一不注意就可能有異常,若發現時間較晚,治療難度往往也會隨之增加;年輕病友雖然身體狀況佳,但若發生心臟衰竭,死亡率也相當高;因此不分年紀,病友都應該要定期接受心臟功能檢查。

就臨床的觀察情況而言,醫療認知正確、定期檢查且照護完善的病友,無論心、腎的控制狀況都比較好;相反地,病友心態不夠正確積極、自我照護能力差,或是缺乏照護資源,預後就比較差,心臟衰竭的風險相對也較高。

轉診管道不流暢,降低就醫及檢查意願

然而,病友也常遇到醫療院所之間的治療鏈不夠完備,而造成以下狀況: 地方診所的認知不足,認為有問題再做檢查。 上、下層醫院雙向轉診的管道不流暢,例如基層診所沒有固定配合的醫院,或上層醫院接受轉診的程序複雜、病史資料傳達不夠清楚。 大型醫院缺乏統一醫療平台,加強對透析腎友心、腎的雙邊照護。

上述問題都會增加轉診難度及治療時間,降低病友的檢查意願。雖然雙向轉診在透析治療上行之有年,但仍有許多加強空間。

杜柏村醫師建議,透析病友選擇透析機構除了考量完善的等待制度外,也可選擇轉診管道流暢、照護全面的透析中心,利用其距離較近、較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點;若選擇診所進行透析,也建議可選擇有定期配合大型醫院的診所,腎友除了可就近洗腎外,若遇問題或需接受檢查時,也能即時安排轉診。

在一般情況下,透析病友到透析中心或診所的次數會較頻繁,醫師和護理師通常較能掌握病友狀況,部分診所的治療範圍也包括心臟衰竭,能視情況安排轉診或給予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病友便能就近獲得良好的診療與照護,降低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TW2212055512)

舒張壓過低恐為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原因、治療及症狀完整看

張小姐因近期咳嗽時經常氣喘吁吁,一量血壓發現舒張壓特別低而趕緊就醫,竟意外發現有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問題;中華職棒擁有最多救援成功紀錄、統一獅棒球名將「餅總」林岳平也曾因主動脈閉鎖不全於2007年進開刀房、重返球場後繼續稱霸至2018年才光榮退役。

原來舒張壓低竟和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相關聯!?究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會造成什麼問題?換瓣膜是否就一勞永逸了?《Hello健康》帶你一起了解。

主動脈瓣膜的作用

昔日統一獅棒球名將、2018年退役後轉為統一獅總教練的「餅總」林岳平,去(2021)年帶隊奪下半季冠軍拚進台灣大賽後,隨即進手術房進行第2次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置換瓣膜手術,日前已順利出院休養。

然而,心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僅部分病患在量血壓時出現舒張壓特別低(小於60mmHg)、體力慢慢變差綜合有時暈眩等徵兆時,開始偶有喘不過氣或胸悶才有警覺。

所謂的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的交界處,功用在於當左心室收縮要將含氧血液打入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便會開啟讓血液流入主動脈,並於左心室收縮時關閉,以免血液逆流。一旦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或是出現瓣膜狹窄時,就可能造成血液流通不順或血液逆流,提高心臟負擔。(延伸閱讀:瓣膜脫垂=閉鎖不全?心臟瓣膜問題一次看)

為供應人體各器官的血液需求,長久下來可能會導致左心室血容量超過正常範圍而形成代償性的心臟肥大,部分病患甚至演變為心臟衰竭,即使進行瓣膜置換手術也無法讓心肌恢復原本的收縮程度,最後僅能接受心臟移植才有機會活命。(同場加映:主動脈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4原因造成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

根據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與多方研究顯示,風濕性心臟病是造成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下列原因引發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

細菌感染(延伸閱讀:感染導致心臟發炎!心內膜炎成因、症狀、診斷、治療) 自然老化 先天性瓣膜結構異常 長年高血壓(推薦閱讀:高血壓就在你身邊!這些高血壓地雷你知道嗎?高血壓4大迷思一次破解!) 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症狀:舒張壓太低快送醫

瓣膜輕微受損時的症狀不明顯,許多人在初期時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不過若瓣膜受損情形加劇,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偶發性心悸或呼吸困難 頭痛 頭暈 咳嗽會喘氣 心雜音 心絞痛 心律增快 心臟衰竭

當自身或親友符合以上任一症狀,尤其是血壓出現收縮壓正常,而舒張壓卻特別低的現象,就應高度懷疑為主動脈閉鎖不全的前兆,應立即就醫檢查。

置換人工瓣膜手術 存活率高達近9成!

大部分的瓣膜疾病(如二尖瓣脫垂)若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只需要定期門診追蹤心臟超音波以及藥物治療即可,但若為嚴重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就得透過手術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來改善;根據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表示,置換瓣膜手術的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患者或親友不妨寬心: 傳統開心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切開胸骨再置換瓣膜,手術傷口大、併發症多,例如中風、腎衰竭。 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過程僅須局部麻醉,經由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不須切開胸骨便能完成手術,風險低、傷口較小,手術中的死亡率僅3%,適合8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延伸閱讀: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一次看)

目前有以下2種人工瓣膜可供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患者選擇: 機械型瓣膜:可以終生使用,不過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避免瓣膜栓塞。然而,過量服用抗凝血劑將提高患者出血風險;劑量不足則會出現血栓的狀況。 生物組織瓣膜:毋須服用抗凝血藥物,但有使用年限,大約10~20年後需再次更換瓣膜。適合有生育需求的婦女使用。

30歲透析病友有顆80歲的心?當心「心腎症候群」!預防心臟衰竭注意這2點

台灣洗腎人口近10萬人,在死亡病例中,有5成伴隨著心臟衰竭;另一方面,在全台70萬心臟衰竭病友中,約半數罹患慢性腎衰竭。心、腎緊密相連,只要其中之一受損,另一個也會受影響。

Hello健康》邀請到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黎思源,向您解釋心腎之間的關聯性,為何洗腎會心臟衰竭?為何心臟衰竭病友容易有慢性腎衰竭?並說明透析病友針對心臟衰竭需注意的症狀,以及心臟衰竭的治療重點。

心腎同體一命,小心「心腎症候群」的惡性循環

心腎症候群指因原發性心臟疾病,對腎臟供血量不足而導致腎臟病變,或因原發性腎臟疾病,例如慢性腎衰竭,導致體液與電解質失衡,因而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臟衰竭。心腎症候群是一種雙向性的病症,其中一個器官受損,另一個也會被拖累,陷入愈來愈差的惡性循環。

針對心、腎的關聯性,黎思源醫師說,人的心肝脾肺腎等5大器官彼此相連,其中以心、腎特別相關。心臟輸出的血液之中,有1/4都會送往腎臟;當心臟功能受損時,腎臟的輸血量就會降低,導致腎功能下降;反之,當腎功能異常時,身體則會出現以下4種問題,增加心臟負擔:

水分累積、血壓升高 電解質或、磷失衡,影響心臟與血管的彈性。 因貧血而血氧含量不足,使心臟需加倍工作,以提高血液的含氧量。 腎臟排除毒素及有害物質的能力變差,損害心血管功能。

依照急性與慢性病變、心腎影響的因果關聯性,心腎症候群可分為5種。在臨床上常有患者一開始僅是高血壓,但後來控制不佳,使心臟和腎臟功能損傷。可見心臟與腎臟兩者關係密切,相互影響,對於疾病控制也應尋求心、腎,兩科醫師跨團隊的照護。 透析病友如何預防心臟衰竭?

黎思源醫師表示,大家常用「累、喘、腫」等3大症狀來判斷心臟衰竭,這適用於一般及心臟病友,但較不適合透析病友,因為洗腎會將多餘水分排除,所以不容易喘、腫,而透析病友本來就容易虛累,因此無法用於作為早期發現的判斷標準。

若透析病友出現累、喘、腫等症狀,通常已受損嚴重,最好的做法如下: 每年固定接受心臟超音波或胸部X光檢查,檢查心臟功能與結構 注意在透析過程中,是否常有掉血壓的情形。若每週或每兩週洗腎都有掉血壓,就應安排心臟檢查,確認心臟功能是否異常。

此外,若透析病友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已發生心臟衰竭,建議盡速檢查與治療:

平躺容易喘,上半身坐直反而不喘:心臟功能異常會導致肺積水,平躺時水會淹滿肺部,使人喘不過氣;坐直時,肺部上半部不必泡於水裡,呼吸功能較好;屬於心臟衰竭的明顯判斷依據。 走路或爬樓梯時,運動功能下降:此點就是指累喘腫的喘,雖然沒有水腫,但三不五時就容易有喘的情形,也是判斷心臟衰竭的重要指標。 透析病友治療心臟衰竭3大重點

黎思源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心臟衰竭的重點在於打破心、腎的惡性循環,並可分為3部分:

維持良好的透析頻率與效率:避免心血管系統因水分、毒素的累積而增加負擔。 控制三高:避免血壓、血脂或血糖上升,導致心臟衰竭惡化。 針對心臟問題處理:部分透析病友常合併心律不整或冠心症,便需透過電燒、藥物或心律調節器改善心律不整,或使用基礎擴張術與支架處理冠狀動脈狹窄,以改善心臟功能。若治療結束後,心臟結構及功能仍未改善,近期也有些新的心衰竭藥物,臨床研究顯示對於改善心臟結構以及臨床症狀都有明顯效果。

然而,黎思源醫師強調,除了接受心臟衰竭的治療外,妥善控制飲食、血糖和血壓亦為重要。臨床上,常見20~40歲的透析病友因自恃年輕,不關心飲食與身體狀況,30歲就有一顆80歲的心臟。心臟衰竭不分年齡,致死率皆很高,因此若在心臟功能嚴重受損時再接受治療,即使年輕,也難已恢復健康狀態,年輕透析病友不可不慎。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212222840)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