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去急診對嗎?幼兒新冠藥包有備有保庇?3大迷思名醫姜冠宇一次破除!

快篩陽去急診對嗎?幼兒新冠藥包有備有保庇?3大迷思名醫姜冠宇一次破除!

5月起新冠疫情單天確診人次動輒突破4萬人的情況下,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擔心疫情再度擴大的危機要如何因應。

Hello健康》特別邀來現職於台北市立聯合院區中興院區擔任主治醫師的姜冠宇醫師,以其位於第一線抗疫防線的觀察,建議大家究竟應如何面對,民眾又有哪些錯誤迷思應即時導正、以免誤信謠言過度恐慌。

新冠確診潮3大迷思:

姜冠宇醫師表示,由於快篩購買新制才剛上路,新冠疫情確診人次應遠比實際公布人數更高,此時在急診也湧出不少因恐慌而就診的人潮,真正需要就診的確診病患卻容易因此間接受到影響。他也提出幾點至今民眾仍有誤解的錯誤觀念與迷思: ❌ 1. 未肯定確診先衝急診就對了?

不少擔心新冠快篩偽陰性、甚至是只為了防疫保險需要證明的民眾,以為只要衝急診確認最快,殊不知其實此舉不但嚴重浪費醫療資源,還恐怕影響因染疫需就診治療民眾的黃金治療時間。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於疫情記者會時曾嚴明表示,根據保險法65條規定,從保險契約請求權開始,所有的保險理賠於2年內都可提出申請,民眾不應急於一時請醫師開具診斷證明書而癱瘓急診造成前線負擔,請大家發揮同理心。 (圖片授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姜冠宇醫師更指出,其實新冠急診區也意味著病毒密集度與濃度比其他區域更高,原本可能只是輕症或無症狀的民眾,如果因為上述原因執意貿然前往,恐怕反而還因此染疫;

另外,部分爸媽因心急而貿然帶著家中出現症狀的幼兒直衝急診,卻忽略新冠急診區為大人與10歲以下的幼兒分流檢驗的情況,亦可能在幼兒因落單檢驗而誤觸感染源的情況下,大幅提高小孩染疫的風險,同樣得不償失。(你也想知道:核酸、抗原檢測2大居家快篩選哪款?快篩檢測有篩有保庇) ⭕️ 正確做法:

欲申請保險理賠的民眾,可於全民健保快易通、各家醫院之APP上下載確診資訊,或透過確診訊息、居隔通知單證明書用於提供確診資訊。若擔心資訊不被保險公司受理,確診患者也能提供授權,讓就保之保險公司可以行文向醫院申請病歷報告即可。

由於新冠疫情急診之判定原則以「症狀嚴重度」為依據,而不是「快篩陰陽性」。若是快篩陰性但症狀嚴重者可前往急診,但即使是快篩陽性卻沒有症狀,建議應該至門診或社區篩檢站完成進一步的PCR採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於上週公布,民眾如果自覺有風險並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相關症狀,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時,應戴好醫用口罩,再就近前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進行PCR核酸檢驗。 (圖片授權:中央流行疫情中心) ❌ 2. 急診不給掛、改赴門診確認新冠疫情?

部分民眾即便快篩為陰性,雖知道急診僅接受快篩陽性確診者或症狀嚴重者,但抱著「門診比較快」的心理,自行掛號做流感快篩以確認是否確診,但此舉同樣為醫護單位帶來極大的困擾外,姜冠宇醫師則建議,如今已陸續有醫療院所開設COVID-19特別門診,不妨先查詢再前往,以免造成各醫療院所的負擔。

同時,中央流行疫情中心也指出,當居家隔離對象進行3天之居家隔離,以及4天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對象在7天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為陽性時,應該留在家中不可外出。 ⭕️ 正確做法:

此時可聯繫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可 24 小時視訊諮詢「健康益友APP」遠距門診醫療(免費使用),提供緊急醫療諮詢服務,以遠距/視訊診療醫師來進一步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健康益友app:iOS版本、Android 版本)

接受視訊診療的病患及醫師若對評估陽性結果達成共識,接著將由評估確認醫師所屬的醫事機構進行通報,並由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在零接觸、更具效率的情況下讓民眾安心面對疫情、正確治療。 姜冠宇醫師現任職於聯合醫院中興院所擔任主治醫師。(影像授權:姜冠宇醫師粉絲專頁) ❌ 3. 急救藥包有買有保庇?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計,9歲以下兒童今年至上週的確診個案已達2萬4200人以上,佔所有年齡層近12%,10至19歲則有10%,比起前一週新增近1.7萬人,增幅高達42%。

加上不久前有2歲染疫重症兒童死亡的案例,更讓不少家長因此十分恐慌,紛紛依照網路上流傳的急救藥包準備備藥,希望讓自家寶貝可以多一份保障;姜冠宇醫師對此也搖頭。

他指出:「目前多數宣稱的幼兒防疫常備藥品,例如抗組織胺、乙醯胺酚或止咳化痰藥品,大多為成人使用的藥物,若用在幼兒,劑量恐怕過重而有安全疑慮,需另外由專業醫事人員調配才行,絕非大家自行決定用藥就可以。」

姜冠宇進一步說明:「多數『防疫藥品』僅能緩解症狀,卻無法達到消滅病毒的作用;只有屬於處方用藥的藥品、意即需確診後才能在醫院中取得的藥物,才能真正對新冠病毒發揮治療作用。」 ⭕️ 正確做法:

即便是已針對幼兒調配的藥品,姜冠宇醫師建議仍應謹慎用藥,在輕症如發燒、頭痛時即應先採取多休息、多喝水的基本作法,讓免疫系統發揮作用,除非已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如喉嚨痛、呼吸急促甚至脫水時,即應安排前往兒童防疫門診進行治療,以免過度用藥,反而加重身體負擔。

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本週(7日)最新發佈、針對兒童新冠疫情就診條件建議中表示,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或須進行血液透析者,即視同中/重症之確診者,皆可收治於醫院治療。若家中有75歲以上、須血液透析者或懷孕36週以上之女性符合任一條件,也可收治於醫院。

而長者部分,如為70~74歲、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65~69歲且獨居者,或懷孕35週以內女性,將安排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69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或無懷孕,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或非65-69歲獨居者,則一律採居家照護。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麻疹、德國麻疹差在哪?麻疹傳染性強,出現9症狀愛注意、接種疫苗可預防

麻疹(Measles)是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疾病。雖然台灣從民國67年後,就開始全面施打麻疹疫苗,讓罹病率大幅降低,但在近年又有暫時升高的狀況,罹患麻疹後,身體不僅會出現紅疹及類似感冒的症狀,甚至還可能會發高燒。

究竟罹患麻疹與耳熟能詳的德國麻疹有何種差異?又會引發何種症狀?有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來了解這個高傳染性疾病「麻疹」吧! 麻疹與德國麻疹有什麼不同?

對麻疹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不太清楚麻疹和德國麻疹(Rubella)有何差別。首先,它們的病原體不同,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感染;德國麻疹則是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感染。(推薦閱讀:什麼是蕁麻疹?蕁麻疹的原因、症狀和治療)

在傳染途徑方面,麻疹與德國麻疹皆屬於呼吸系統的病毒感染,傳染性非常強,可透過口鼻飛沫或經由直接接觸感染者而傳染,例如暴露在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的空氣裡,且這類病毒能在物體表面存活好幾個小時。不過,德國麻疹病毒還可能透過胎盤垂直傳染,倘若孕婦受病毒感染,胎兒便可能罹患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

喉嚨痛、全身長紅疹子!麻疹常見症狀報你知

通常在感染到麻疹病毒後的10~14天內,病毒還在發展,所以不會有明顯症狀,之後則會開始出現咳嗽、發燒、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痠痛、眼睛發炎(如結膜炎),及口腔內出現白斑,例如柯氏斑點(Koplik’s spot)等症狀,接著3到5天內皮膚會有紅疹子,且長達7天。這些紅疹通常從臉開始,再擴散到四肢等部位,並伴隨著高燒(體溫達攝氏40~41度)。 麻疹的高危險群

麻疹是導致世界上多數兒童死亡的主因,在2014年,全球因麻疹死亡的人數有11萬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其中大多是5歲以下的小孩。只要未接種過疫苗者,都有可能會感染麻疹,若常接觸外國旅客或到他國,或飲食中未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以及抵抗力弱者,也都易遭感染。 麻疹的治療方法

目前沒有可治療的藥物,通常症狀會自然在2到3週內消失。但也可能有其他併發症,例如耳道遭細菌感染、支氣管炎(Bronchitis)、喉炎(Laryngitis)或哮吼(Croup)、肺炎(Pneumonia)及腦炎(Encephalitis)等,其中腦炎有可能在麻疹康復後才出現。需特別注意的是懷孕媽媽們,要避免得到麻疹,否則易導致早產、寶寶體重過輕或母親死亡。

如何預防麻疹?打麻疹疫苗就對了!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簡稱MMR)是目前主要用來預防麻疹的三合一疫苗,接種該疫苗可有效幫助預防麻疹、德國麻疹或腮腺炎(Mumps)等。而新生嬰兒可於12個月大時,施打第1劑MMR疫苗,滿5歲到上國小前,再施打第2劑。(推薦閱讀:時間到就要打!孩子接種疫苗時程表)

從未接種過的成人,也可自費施打,若過去曾感染過麻疹者,身體即有免疫力。提醒您,若出現疑似麻疹初期的症狀,請盡速就醫,並避免到戶外接觸人群。

腳臭+腳底佈滿坑洞?足蹠蠹蝕症好發這6種人,亂用香港腳藥膏恐惡化

楊先生在診間坐下後,一臉委屈地說「醫生,我香港腳擦藥好幾個月都沒好,家人都嫌我腳臭,叫我不要靠近他們。」楊先生腳抬起後,一雙腳宛如珊瑚礁般佈滿坑洞。醫師仔細觀察後表示:「你這是足蹠蠹蝕症,不是香港腳,若誤用香港腳藥膏反會讓症狀惡化。」

足蹠蠹蝕症會導致腳臭和脫皮,經常與香港腳混淆。《Hello健康》向你說明何謂足蹠蠹蝕症,解釋足蹠蠹蝕症的原因和症狀、好發足蹠蠹蝕症的高風險群。

足蹠蠹蝕症是什麼?怎麼念?

足蹠蠹蝕症(Pitted keratolysis)是一種因細菌感染導致腳底角質溶解,形成無數坑洞的疾病,因此又稱為「點狀角質溶解症」或「凹陷型角質溶解症」。

病名中的「蹠」(ㄓˊ)意為腳掌,「蠹」(ㄉㄨˋ)指蛀蟲,「蝕」則意如其名,指受侵蝕的狀態,合併起來便是腳掌受蛀蟲侵蝕的疾病,而這個蛀蟲則是細菌。 足蹠蠹蝕症的原因:腳底多汗、悶濕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腳底很容易流汗,若又長時間穿著悶熱不透氣的鞋子,便很容易滋生細菌、感染足蹠蠹蝕症。細菌會侵入角質,在角質中增生繁殖並在過程中產生蛋白酶,分解皮膚角質形成凹洞,此分解過程也會釋放硫化物而產生惡臭。

導致足蹠蠹蝕症的常見細菌如下: 放線菌屬(Actinomyces) 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 剛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 不動蓋球菌(Kytococcus sedentarius) 鏈黴菌屬(Streptomyces)

這6種人最容易有足蹠蠹蝕症 運動員 工人 農民 軍人 學生 長時間穿包鞋的上班族

足蹠蠹蝕症還是香港腳,傻傻分不清?

足蹠蠹蝕症十分容易和香港腳混淆,因為兩種疾病皆會導致腳底有脫皮狀並產生臭味,但足蹠蠹蝕症事實上並沒有脫皮,而是角質直接遭侵蝕,因此形成凹陷;反觀香港腳則會有脫皮和掉屑,且皮屑會卡於脫皮處、紋路與趾縫中,是兩疾病最主要的差異。

在病灶分布的部分,足蹠蠹蝕症多發生在足底承受重力之處,如腳掌前端、腳跟或接觸底面的趾頭,而香港腳的病灶範圍則多以趾縫、腳掌前端為主,較少出現於腳跟。

除臭味外,足蹠蠹蝕症僅可能出現輕微癢症或完全不癢,而香港腳則通常會癢、刺痛且有灼熱感,還可能出現水泡、破皮、紅腫及糜爛狀。兩者相比之下,香港腳的症狀較多樣化,也較嚴重,若久病未治有可能會出現傷口和潰爛,進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6招改善足蹠蠹蝕症

足蹠蠹蝕症是細菌所致,所以可使用外用抗生素藥膏,加上調整生活習慣,避免腳部長期處於悶濕狀態;但切記不可使用治療香港腳的抗黴菌藥膏或其他含有類固醇成分的藥膏,此兩種藥膏無法殺死細菌,還可能導致症狀惡化,患者不可不慎。

以下提供6點建議幫助改善足蹠蠹蝕症:

保持腳部乾爽 易流腳汗者可使用止汗劑 穿著透氣通風的鞋子和吸汗力強的棉襪 盡量輪流穿不同雙鞋,讓鞋子有時間通風或排濕 若需長時間穿著包鞋,建議多帶幾雙襪子替換 游泳、淋雨或洗澡後,盡快將腳部擦乾,避免造成細菌易生長的潮濕環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牛蒡4大營養功效知多少?這2類人吃牛蒡要小心

牛蒡有「最平價的人蔘」之稱,其功效與好處相當多,不但能保健身體,也能做成牛蒡茶當成補品飲用。究竟牛蒡還有哪些好處?食用上需要注意哪些禁忌?有關牛蒡的知識就讓《Hello健康》與你分享。

牛蒡有哪些營養?這成分最特殊

牛蒡(Burdock root)屬於寒性的食物,為菊科牛蒡屬,原產於歐洲、西伯利亞,之後才傳入亞洲。牛蒡的獨特味道可與人蔘媲美,不但能當藥材使用,也能加入菜餚中提升味蕾。

此外,牛蒡的營養成分也相當豐富,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牛蒡中含有5.1公克膳食纖維、2.5公克粗蛋白,以及、鎂、鐵、鋅等礦物質。不僅如此,牛蒡還含有大量稱為「菊糖」的多醣體,不但可取代蔗糖作為食品的甜味劑、其低熱量的特性也可降低食用者的身體負擔。(延伸閱讀: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抗癌、解便祕 牛蒡還有哪些功效?

牛蒡雖長得其貌不揚、口感也較硬,但依然不影響它對人體帶來的功效與好處:

降膽固醇:牛蒡中的菊糖能促進人體對其他礦物質的吸收,能降低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減少罹患動脈硬化、高血脂症的機率。(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能吃水果?近9成人水果吃太少,這樣吃才能降膽固醇!) 腸胃蠕動:牛蒡含有菊糖以及膳食纖維,而菊糖屬於水溶性纖維的1種,有利於腸道中比菲徳氏菌生長,平衡腸道中的菌叢;膳食纖維則是能促進腸胃蠕動,達到解便祕的功用。(推薦閱讀:便秘免驚快吃這一顆!新鮮無花果營養勝果乾、吃無花果好處多) 降血糖:牛蒡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容易有飽足感,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抗癌:牛蒡含有多酚,能結合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發揮抗氧化的作用,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達到抗癌的效果。 牛蒡可以每天吃?這幾類人吃了更傷身

牛蒡對於人體益處多,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吃牛蒡,若你有下列的問題時,須盡量避免食用過多的牛蒡:

腸胃不佳者:牛蒡含有膳食纖維以及粗蛋白,若本身腸胃不佳者食用牛蒡過量,易出現消化不良等腸胃症狀。 腎功能不佳者:牛蒡鉀離子不低,每100克約含鉀358毫克,因此食用過量可能引發高血鉀症並加重腎臟負擔,建議腎臟病患應避免食用或先諮詢醫師與營養師。(同場加映: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牛蒡茶加入其他食材 口感更豐富

牛蒡營養豐富,製作成茶喝更是能改善血液循環不良、提升免疫力,不過我們也可以加入其他的食材讓牛蒡茶提升口感: 牛蒡枸杞茶

食材:乾牛蒡絲30公克、枸杞10粒 作法:將乾牛蒡絲以及枸杞平裝入茶包袋,放進杯子後加入熱水,浸泡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堅果有許多種類,但無論哪一種,營養都很豐富且健康好處很多。此外,堅果也是麥得飲食(MIND Diet)重要的關鍵,能防止大腦退化、降低失智症(Dementia)的罹患率。多吃堅果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膽固醇和其他危險因子,以下將列出十種常見的堅果種類,以及對健康的好處。

1. 核桃降低心臟病危險因子

核桃(Walnuts)富含 α-次亞麻油酸,是 Omega-3 類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許多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以及維持大腦健康和具有抗發炎的效果。核桃的攝取也能抵抗攝護腺癌,另外有研究指出,天天吃胡桃的人,飲食相對更容易吃得健康。(同場加映:維持心臟健康:心臟保健與功能介紹) 2. 夏威夷豆降血脂血糖

夏威夷豆(Macadamia)既方便食用、好入菜,也相當美味。研究發現,飲食中強調杏仁果、巴西堅果、腰果和夏威夷豆等上述樹堅果的攝取,能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的升糖指數。

另一研究指出,有輕度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在攝取富含夏威夷豆的飲食後,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都有下降。不過夏威夷豆的脂肪含量偏高,每 100 克熱量超過 700 大卡,脂肪含量也相當於成人一日的建議攝取量,應酌量食用。

3. 巴西堅果增進血管功能

這種較大粒的堅果含有硒(Selenium);這種微量元素不僅有抗發炎和防癌的效果,研究顯示,針對過重的青少年,巴西堅果(Brazil Nuts)除了能降低他們的膽固醇指數,還能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加強血管的功能。

另雖然一般堅果含高鉀,不建議腎臟病人食用,不過,洗腎患者身體常出現發炎或氧化壓力提升,其中一個原因是體內抗氧化物濃度的下降,特別像是硒,研究指出,食用三個月的巴西堅果,不論是對健康的成人或洗腎患者,都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同場加映:洗腎怎麼洗?了解透析治療的準備及流程

4. 杏仁果幫助減少壞膽固醇

杏仁果(Almond)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和纖維,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 LDL,俗稱壞膽固醇),進而保護心臟健康,對於肥胖或過重的人,杏仁果搭配低卡飲食,也能有效降低他們的血壓,另外,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攝取杏仁果有降低發炎的效果。

(同場加映:遠離壞膽固醇防心臟病!政府禁止食品添加反式脂肪) 5. 腰果富含好油給你飽足感

對花生過敏,或不喜歡花生醬的人,腰果醬(Cashew)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只要適量,也不必擔心攝取太多油脂,因為堅果含有的多是屬於「好油」,甚至有些研究顯示,因為高油脂的飽足感,反而讓人食量下降,進而達到減重效果。

(同場加映:腰果的4大好處!懷孕這樣吃就健康

6. 開心果熱量低、穩定血糖

開心果(Pistachios)的歷史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 7,000 年,直至今日,仍然是大家熱愛的點心及配料,除了擁有一般堅果的好油,開心果還富含了蛋白質跟抗氧化物,而且這些蛋白質當中,也含有較高比例的必需胺基酸,位居堅果類之冠。

此外,開心果除了能穩定飯後的血糖,也是所有堅果中熱量最低的一種,是控制體重和血糖的好選擇。(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7. 松子營養價值極高

松子(Pine Nuts)常見於義大利麵中的青醬,雖然熱量不低,但全是有營養價值的熱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吃松子會引發嘴苦的症狀,而且可持續長達二至四週,不過其實對人體並無危害,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體某些特殊基因在作祟。

8. 胡桃降低特定癌症罹患率

研究顯示胡桃(Pecan)除了能降低特定癌症的罹患率,例如乳癌及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等,還含有精胺酸(L-Arginine),這是人體所需的一種必需胺基酸,能維護毛髮健康,也能增加血管彈性,避免血栓,而且胡桃富含的鐵質,也能避免掉髮。

9. 榛果能降低心臟病危險因子

和其他堅果一樣,榛果(Hazelnuts)能降低心臟病的危險因子,研究也顯示,常吃榛果的人,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甚至發炎指數都有降低,同時也維持了血管健康。 10. 花生降低罹患糖尿病機率

嚴格來說,花生(Peanuts)不算是堅果,它其實是長在地下的豆類(Legumes),但營養成分確實很類似堅果,不僅含有高蛋白質,還有很多維生素。

研究顯示,常吃花生的人,擁有較低的死亡率,常吃花生醬的人也被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低,不過市面上的花生醬,通常會添加較多的油和糖,建議民眾挑選時,應該選取較高花生含量的花生醬。(同場加映:上班嘴饞?辦公室健康點心大推這7種) 堅果熱量高要注意攝取量

雖然堅果好處多,但畢竟屬於油脂類,因此熱量也不低。下列是上述10種堅果的熱量: 核桃:每100公克有667大卡 夏威夷豆:每100公克有786大卡 巴西堅果:每100公克有655大卡 杏仁果:每100公克有588大卡 腰果:每100公克有566大卡 開心果:每100公克有601大卡 松子:每100公克有680大卡 胡桃:每100公克有654大卡 榛果:每100公克有672大卡 花生:每100公克有516大卡

先天性心臟病症狀有哪些?先天心臟缺陷成因、種類及治療與照護詳解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高居第2,更連續14年佔據十大死因亞軍,僅次於癌症。若從心臟疾病分類來看,大致分成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高血壓心臟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和冠心病(Coronary eart disease);《Hello健康》將為您介紹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症狀、治療等相關資訊。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指的是,寶寶的心臟或周遭血管未正常發育,一出生就有的心臟結構問題,又稱為先天心臟缺陷(Congenital heart defect)。(關於心臟病概略介紹,請看:認識心臟病)

胎兒的心臟在懷孕前6週就會積極發展,缺陷也可能就在此時產生;不過,因胎兒體積過小,若想透過產檢發現,可能要到懷孕中期才比較能察覺胎兒的心臟缺陷。

根據心臟先天缺陷的種類與嚴重程度不同,每個人的發病狀況也不同,有些人可能不會產生任何心臟病問題,或要到成年才會出現,但也有部分人會立即發病或產生嚴重症狀。一般來說,有先天心臟缺陷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常人要高。

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

正常的心臟結構,各腔室之間有中膈或瓣膜阻擋,因此血液會依照正確路徑流動;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因心臟缺陷,如中膈、瓣膜與動脈等組織異常發展,以致產生的破損或狹窄,影響其應有功能,就會造成先天性心臟病。

根據醫學研究,先天心臟病成因尚難斷定,但有研究統計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罹患德國麻疹(Rubella,又稱風疹)、吸菸或服用部分藥物,可能導致胎兒罹患先天心臟病。(延伸閱讀:麻疹、德國麻疹有差!麻疹傳染性強,疫苗可預防) 先天性心臟病種類

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可分成發紺(Cyanosis)與非發紺(Acyanotic)2大類,所謂的發紺,是指因血氧偏低而造成皮膚呈藍紫色。靜脈的血液是缺氧血,顏色偏深,若有心臟缺陷,當缺氧血流入動脈與充氧血混合,便會造成發紺。(推薦閱讀:父母必看!4種你不可不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先天性心臟病種類繁多,根據高雄榮民總醫院的先天性心臟病介紹,心室中膈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與法洛氏四重症(Tetralogy of Fallot)的罹患率最高,分別為31.2%與22%;以下介紹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如下: 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三尖瓣閉鎖(Tricuspid atreria)、大動脈轉位(Transpostion of great artries)、全肺靜脈回流異常( TAPVR)、左心發育不全症候群(HLHS) 非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心房中膈缺損(ASD)、房室中膈缺損(AVSD或稱心內膜墊缺損ECD)、心室中膈缺損(VSD)、肺動脈狹窄(Pulmonary valve stenosis)、主動脈窄縮(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

患者有無症狀與心臟缺陷的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較輕微的心臟缺陷,患者可能毫無任何症狀,但隨著年紀增長,心臟缺陷情況也可能出現變化,以致患者成年後才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症狀有下列幾種: 呼吸困難、急促 腿部、腹部與眼睛周圍腫脹 手、腳和腳踝腫脹 心律不整(Arrhythmia) 運動或勞動時易感疲累甚至暈倒 發紺 寶寶進食時出現呼吸困難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師?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胸痛(心絞痛)、呼吸困難或是其他跟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症狀與徵兆,或者在小時候接受過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請盡快就醫檢查。 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

先天性心臟病並沒有明確的發生原因,但根據研究與統計的結果發現,下列情況可能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 母親在懷孕期間罹患德國麻疹(Rubella,又稱風疹) 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史他汀類(Statin)或部分痤瘡藥物 母親在懷孕期間抽菸或飲酒 家族遺傳 唐氏症(Down’s syndrome) 糖尿病(Diabetes) 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方法

由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會形成心臟缺陷,醫師可以使用胎兒心臟超音波(Fetal echocardiography)進行檢查。對於寶寶、幼童或是成人的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主要有下列方式: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胸部X光(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心臟超音波 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心臟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心臟核磁共振檢查(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rdiac MRI) 心導管檢查(Cardiac catheterization) 血氧飽和度監測(Pulse oximetry)

產檢時的超音波檢查有助診斷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的併發症

心律不整 心臟感染(推薦閱讀:心肌炎)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 中風(Stroke) 發展遲緩與學習困難(想知道寶寶學習發展有沒有遲緩?請看:寶寶學說話~注意語言發展遲緩徵兆)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與照護

心臟缺陷的嚴重程度是決定是否需立即接受治療的關鍵,部分輕微的心臟缺陷可能不必即時進行治療,也可能隨著孩子長大而慢慢改善;若醫師判斷有需要治療,以下是可能採取的方式: 藥物治療:依據不同先天性心臟病所造成的症狀,選擇相對應的藥物治療。 心導管手術:包含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心房中膈關閉術、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等。 開心手術:切開胸口,直接使用手術刀或電刀對心臟施行手術。 心臟移植:如果心臟受損情況嚴重、難以修復,可能會建議採心臟移植。 植入式心臟儀器:例如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或植入式去顫器(ICD),改善先天心臟病造成的相關併發症。(先天心臟病患需要心律調節器?類型一覽:心跳過慢的救星!心律調節器作用與類型介紹(先天心臟病童如何照顧?請看: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根據情況,醫師也可能會使用藥物改善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症狀,如血栓或心律不整等等。但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接受手術或藥物治療並非「完全治癒」,仍需長期監控以及照護。相關照護方式如下:

與感冒患者保持距離,避免傳染。 注意口腔衛生,避免感染心內膜炎。 依照醫師建議進行適當運動。(延伸閱讀:有心臟病可以運動嗎?注意心率以有氧運動為主) 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可能需要在進行手術或拔牙前,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延伸閱讀:如何照顧心臟病患者?4點關鍵注意新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的預防方法

目前並無百分之百可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方式,但可參考前列風險因素,降低心臟缺陷的發生機率;另外,父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有較高機率會造成小孩罹病;若打算生小孩,請務必先諮詢醫師。以下提供有助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6種方法: 接種德國麻疹和流感疫苗(懷孕前疫苗接踵知多少?請見:準媽媽打針沒~懷孕前該接種的疫苗) 避免飲酒。 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好血糖。(延伸閱讀:零食點心不能碰?糖尿病友吃零食有撇步、3低零食不NG) 在懷孕初期提高葉酸攝取量。 孕期服藥請先與醫師討論。 避免接觸有機溶劑。

徐若瑄右肩肌腱撕裂!旋轉肌撕裂5大高危險族群,辦公族姿勢不良要小心

女星徐若瑄為準備演唱會表演,在臉書自爆旋轉肌撕裂,只要練舞就會痛,必須接受治療。

旋轉肌拉傷或撕裂是常見的肩膀傷害,多數人受傷後,自認過一段時間就會復原,徐若瑄也是一樣;她在發文前個月前跌倒、肩膀受傷時,也未就醫,僅嘗試抹藥和貼藥膏。但要特別小心的是,若旋轉肌受傷後不立即治療,傷口恐隨時間惡化、產生劇痛,並增加後期治療難度。

究竟旋轉肌是什麼、旋轉肌撕裂的原因為何?《Hello健康》向你深入說明,介紹旋轉肌撕裂的5大高危險族群,以及旋轉肌撕裂的症狀及治療方式。 旋轉肌是什麼?

肩膀為人體活動度最高的關節,由內、外等2層肌肉所組成,內層的旋轉肌群(又稱旋轉肌袖,Rotator cuff muscle)較靠近骨頭,容易因過度使用而摩擦受損,造成肌腱撕裂。

肩膀肌肉組成

外層肌肉: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後三角肌 內層肌肉:肩胛下肌、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

旋轉肌撕裂5大原因

年齡因素:肌腱會隨年齡增長有微小撕裂、化、纖維血管增生等現象,故年長者較容易出現肌腱撕裂。 職業傷害、過度使用:不斷使用旋轉肌做重複動作,或將重物高舉過頭部,例如投擲棒球、舉重。 長期姿勢不良:久坐辦公族若長期圓肩,前胸肌會失衡並導致肩夾擠症候群,進而使肌腱磨損破裂。 肩膀肌肉鬆弛:平時若未鍛鍊肩部肌群,在日常生活中施力過猛、舉重物也易導致旋轉肌受傷。 家族史:家族基因具有肌肉缺陷,易導致肌腱拉傷或撕裂。

旋轉肌撕裂5大高危險族群 運動選手:舉重、排球、游泳等運動皆須將手高舉過肩膀,並用力施力。 舞蹈表演者:許多舞蹈表演皆含有繁複的肩膀動作,特別是須舉人的高難度動作。 物流業者:物流業司機、搬家工人由於須長期高舉重物,容易導致旋轉肌撕裂。 久坐辦公族:長期姿勢不良、圓肩易導致肩夾擠症候群,使肌腱日漸磨損斷裂。 車禍受傷者:車禍受傷易導致肩膀拉傷,傷者當下可能不自知,但日後肩膀疼痛症狀不見改善,便會發現是旋轉肌撕裂。

旋轉肌撕裂的症狀特色:舉手特痛、睡覺不動也痛 

旋轉肌撕裂所造成的疼痛主要位於肩膀外側或上臂三角肌區域,疼痛性質為鈍痛或隱隱作痛,尤其當手臂抬高60~120度時。

旋轉肌撕裂的症狀特點如下: 手臂高舉過頭時,肩膀三角肌會疼痛。 夜晚睡覺時無論擠壓與否,肩膀都會有疼痛、腫脹或無力感,甚至因此痛醒失眠。 手臂側舉時會突然疼痛無力,無法舉起。

旋轉肌撕裂與肩夾擠症候群兩者雖皆會造成肩膀疼痛,但前者無論用肩與否,肩膀都會有疼痛情形,後者則通常在活動肩膀時才出現疼痛。

旋轉肌撕裂的治療:先用藥和復健,好不了再手術

旋轉肌撕裂會造成生活許多不便,諸多日常小事如梳頭、晾衣服、炒菜或舉手拿東西都可能造成疼痛,更遑論仰賴肩膀工作的物流業者、運動選手或表演者。

旋轉肌撕裂的治療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維持期、手術修復等4階段: 急性期:重點在於緩解疼痛、發炎,預防肌肉萎縮。治療方法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藥、局部藥物注射,或冰敷、電療、熱療、震波等復健物理治療。 恢復期:目標在於恢復肩關節活動度,正常從事日常活動或工作而不感到疼痛。醫師會藉輕度的藥物或復健改善症狀,傷者則須從事肩關節肌耐力的訓練活動,提升肩膀的活動性。 維持期:傷者持續執行肌耐力訓練,並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小心執行肩膀動作,預防旋轉肌再次受損或撕裂。 手術修復期:若歷經4~6個月的保守療法無法改善或旋轉肌撕裂過於嚴重,則須以外科手術進行修補。目前多採用傷口小、復原時間較快的關節鏡進行手術。

胯下、腋下紅癢怎麼辦?對磨疹保持乾爽最重要,若會痛還可用2招緩解

張媽媽帶著身材圓滾的張小弟來到皮膚科。走進診間時,張小弟面有難色、手臂微開。醫師請張小弟抬手檢查,發現兩側腋下一片通紅,腋下上下處皆嚴重充血,甚至有點破皮。

母親緊張問:「醫師,他的手怎麼會這樣?」醫師冷靜回答:「這是對磨疹,最近天氣炎熱潮濕,加上張小弟比較胖,腋下皮膚反覆摩擦才會如此。」

對磨疹是一種好發於體態豐腴者的症狀,本文將從對磨疹的好發部位開始,一一帶你了解對磨疹的原因、好發族群及治療方法。 磨出來的紅疹:對磨疹

對磨疹(Intertrigo)顧名思義是兩側皮膚過度摩擦而成,在醫學上又稱為摩擦性皮膚炎(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好發於皮膚有皺褶、容易對磨之部位,如:

由於濕疹為眾多皮膚炎的統稱,因此對磨疹有時也會因部位不同,而稱為腋下濕疹、胯下濕疹。 為什麼會有對磨疹?

由於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對磨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症狀之一。當腋下、跨下等部位充滿汗水時,皮膚便會因潮濕而使摩擦係數增加,其原理等同於手指沾水時,比較容易將塑膠袋打開,因水分增加手指的摩擦力。

當皮膚反覆互相摩擦(對磨),加上潮濕、燥熱等因素,便會導致皮膚發炎及破皮。

這5類人最容易出現對磨疹 肥胖者:肥胖為對磨疹的主因,因肥胖會導致皮膚皺褶部位面積增加,提高摩擦起疹的機率。 嬰幼兒:體重較高的寶寶,可能容易於脖子、腋下或腹股溝處對磨起疹,但通常會隨身體逐漸成長與發育後自行緩解。 尿失禁者:因尿失禁導致胯下長期處於潮濕狀態。 糖尿病患:由於免疫功能異常,糖尿病患者較易出現皮膚問題,如皮膚搔癢、細菌感染引發潰瘍等。 長時間穿著緊身衣物活動者:例如軍人、運動選手等工作或日常活動經常對磨部位者。

不止痛、癢!對磨疹還可能感染黴菌、細菌

對磨疹的症狀雖不嚴重,但十分惱人,患者可能會因發炎、刺痛或搔癢而感到不適、不自在。對磨疹通常會對稱出現於皮膚皺摺處,常見症狀包括:

表面光滑的紅疹、紅斑 刺痛 搔癢 破皮 異味 嚴重時可能會糜爛、流血

對磨疹有時會因對磨部位悶濕不透氣,外加摩擦發炎、受傷,並導致細菌或黴菌感染,例如念珠菌感染、股癬、體癬或毛囊炎等,因此若發生對磨疹,建議及早看診治療,且不要擅自塗抹成分不明之藥膏;若患部有黴菌感染情形,使用含有類固醇成分之藥膏,可能會使感染情況惡化。

乾爽是對付對磨疹的不二法門

由於潮濕會增加皮膚的磨擦係數,因此盡量讓腋下、胯下等部位保持通風乾爽,便能有效降低對磨疹的發生率及嚴重度。

建議穿著寬鬆、透氣衣物,避免長時間置於悶熱潮濕的環境,若流汗則應以按壓紙巾或毛巾的方式將汗吸除。 使用醫師指示之藥膏減緩症狀

在治療方面,若症狀輕微,醫師可能會建議塗抹凡士林或氧化鋅藥膏,在發炎皮膚上增加一道潤滑的屏障;若症狀嚴重,已有刺痛、搔癢,甚至破皮之情形,但無黴菌感染,醫師會開立弱效的類固醇藥膏,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症狀多會於3~4日內痊癒。

若已發生黴菌感染,則需先以抗黴菌藥物治療,積極維持患部乾爽通風,以減少黴菌滋生並徹底將其根除。

小孩晚睡長不高?這時間入睡是關鍵!7大晚睡常見問題一次看

現代小孩容易因社群軟體、線上遊戲等誘惑,而拖延睡覺時間,尤其每到假日就晚睡,甚至熬夜的小孩更不在少數。

究竟小孩晚睡會造成什麽影響?有哪些方法能避免孩子成為夜貓族?《Hello健康》一次為你解惑孩子晚睡的各種問題!

小孩晚睡有哪些壞處?4大常見生理問題一次看

若因長期晚睡而導致睡眠不足,便有可能出現以下4種問題: 容易在白天想睡覺 無法集中注意力 容易感到煩躁、易怒及喜怒無常 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延伸閱讀:不只小孩會過動!成人ADHD過動4症狀

別讓小孩晚睡的3個理由

小孩晚睡不單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體力,長期晚睡更會妨礙孩子發育,以下列舉3項晚睡對兒童發展的危害: 1. 小孩晚睡會影響身高發展

據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醫師於長高門診的觀察發現,現代孩子容易長不高的原因,並非源自營養不良,而是與運動及睡眠較為相關,尤其睡眠作息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鍵因素。

依人體的生理時鐘,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屬於深度睡眠期,也是兒童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時段,這段時間內,生長激素不僅會刺激骨骼生長板,還會修復肌肉、腦神經等組織,使人恢復活力。若孩童未能在此段時間進入深度睡眠,就會導致生長激素的分泌無法進入上升波段,即可能影響兒童的身高發展。

2. 學習能力下降

睡眠佔據每人生命中約1/3的時間,是人類基本生存要素之一,對正值發育階段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其重要性更不在話下。

據兒福聯盟所提供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每天睡眠時數為6.9小時,平日6點多起床上學後,通常都會等到晚上12點才能上床睡覺,每日包括上課及唸書可能就超過10小時,若在加上玩手機或使用其他3C產品的時間,就相當容易導致晚睡的情況發生。

另外,調查也發現學生睡眠和疲累的程度呈現中度負向關係,即睡愈少愈容易疲累,反之亦然。長期睡眠不足及沉重的疲累感,讓學生難以在學校支撐1天近乎10小時的學習生活,因此部份學生經常會於上課時,出現打瞌睡的情況發生,進而造成學習能力下降。(延伸閱讀:快睡著突然抖一下驚醒?睡覺抽動竟會影響健康) 3. 睡眠不足恐提高近視風險 

晚睡不僅可能會造成孩子隔天早上起床,因睡眠不足而注意力不集中,還有可能會提高近視的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比起睡眠時間達9小時的學童,近視風險增加9.04倍,而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有近視的學童佔76.5%;睡眠時間達9小時的學童近視率則僅有23.5%。(推薦閱讀:眼睛疲勞、紅腫癢!用眼過度快休息

睡眠充足、做好視力保健

建議各位爸媽除鼓勵孩子盡早上床睡覺,也應每年定期帶孩子接受視力檢查1~2次,提醒孩子每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並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近視或避免度數持續加深。

每天睡多久剛剛好?兒童、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大公開

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所建議的睡眠時間,18~60歲的成年人每日應睡足7小時以上。然而,對於還在發育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睡眠充足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究竟孩子每日應該花多少時間才合適?請見以下說明: 學齡前兒童(3~5歲):10~13小時 學童(6~12歲):9~12小時 青少年(13~18歲):8~10小時

如何讓孩子不晚睡?養成這5種習慣就對了! 不論平日或假日都鼓勵孩子維持固定的就寢及起床時間,避免晚上睡不著的情形發生。 在睡前30分鐘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視等3C產品,以防其投射出的藍光延後褪黑激素分泌,導致孩子入睡或睡眠品質受影響。(同場加映:睡覺手機別作伴!3壞處影響睡眠品質) 攝取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讓人情緒異常亢奮,因此睡前6小時建議盡量避免給孩子飲用茶、咖啡、可樂、提神飲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晚餐最好在睡前3~4小時用餐完畢,且不要吃得太飽,以防增加腸胃消化時間,影響睡眠品質。 午睡以30分鐘為限,以免造成夜間就寢時,因腺苷濃度不足而缺乏睡意,進而導致晚睡而睡眠不足,影響隔日學習狀態。

寶寶吐奶怎麼辦?拍嗝有用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6招處理嬰兒吐奶

新手父母都會遇到嬰兒吐奶、溢奶的情況,初次面對時多數父母都十分緊張。

Hello健康》為您說明吐奶、溢奶原因,解釋兩者之間的差別,並教您如何處理嬰兒吐奶與溢奶,讓您遇到吐奶不慌張,有效減少嬰兒吐奶的情況。

嬰兒吐奶、溢奶的差別?

吐奶和溢奶常讓家長們摸不著頭緒,其實兩者差別在於吐奶的反應較激烈,寶寶除了會出現嘔吐的反應外,奶水還可能由嘴巴或鼻孔噴出;溢奶則相對緩和,奶水可能是因為胃食道逆流或姿勢不良,由嬰兒的嘴巴緩緩溢出。

若嬰兒在喝奶過程或喝奶後,有咳嗽搭配奶水噴出的狀況,則稱為「嗆奶」,原因可能是一次喝太多、排氣不足或胃食道逆流所致。

嬰兒吐奶、溢奶原因

寶寶滿3個月大前,吐奶或溢奶的情況皆屬正常,其原因可分為以下6點:

腸胃發展未成熟:由於新生兒的賁門尚無法完全緊閉,使得喝下的奶水容易因嬰兒激烈運動、姿勢變換,而發生胃食道逆流,導致溢奶。 過度餵食:嬰兒胃容量很小,若一下喝太多奶,可能造成胃部壓力過大,引發吐奶。 喝奶姿勢不佳:親餵寶寶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寶寶要主動吸吮才有乳汁;瓶餵寶寶則相對被動。如果平躺餵奶的話,嬰兒容易因奶水進入氣管而嗆到,或是喝下太多空氣而脹氣。 奶瓶孔洞太大:孔洞過大代表奶水的流速也會增快,易導致寶寶來不及吞嚥而溢奶或是嗆奶。 奶粉過敏:有些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喝下配方奶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出現便祕、拉肚子或是嘔吐等症狀。(推薦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生理結構異常:例如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餵完奶後幫寶寶拍嗝可減少寶寶因脹氣而發生溢奶或吐奶的機會。 嬰兒吐奶怎麼辦?6招處理吐奶、溢奶

家長發現寶寶有吐奶或溢奶狀況時,可參考以下6種方法改善: 確認奶瓶流速適中:將奶瓶倒置,觀察奶水是否呈一滴一滴流出,若沒有的話、或是孔洞過大流速過快,則建議更換奶瓶。 餵完奶後拍嗝:將寶寶頭部靠於肩膀處,以手掌由下往上輕拍背部,幫助寶寶打嗝排出氣體。或也可讓寶寶坐在腿上,一手以虎口托住寶寶下巴和身體,另一手幫寶寶拍嗝。拍嗝不僅能減少寶寶脹氣,也有助降低吐奶機率。(推薦閱讀:寶寶打嗝打不停怎麼辦?4招小撇步教你舒緩) 餐後避免激烈運動:在寶寶喝完奶後20~30分鐘內,盡量不要讓寶寶做太激烈的活動。 避免寶寶趴睡:趴睡的寶寶若發生吐奶可能會埋住臉部,導致無法呼吸。 更換奶粉:對於一喝配方奶就會吐奶或溢奶的寶寶,建議家長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減少寶寶的腸胃壓力。 適時哺餵寶寶:避免寶寶餓過頭、以致於下一餐因飢餓而一下子喝進過多奶水,很容易發生嗆奶或吸入過多空氣。

嬰兒吐奶需要看醫生嗎?

基本上,嬰兒吐奶或溢奶的情形十分常見,通常稍作休息後即可緩解,很少於短時間內不斷發生,或造成嚴重併發症。但若你已嘗試以上方法,卻仍發現寶寶吐奶或溢奶情形頻繁發生,不妨考慮就診檢查。此外,若發現寶寶吐奶、溢奶合併以下症狀,建議立即就醫:

吐出來的奶混雜黃、綠色液體,或是帶血。 拒絕進食 吐奶情形嚴重 寶寶體重停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