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20週出現高血壓 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

懷孕20週出現高血壓 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

孕婦在懷胎第 20 週以後,經常發生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然而症狀通常也會在產後 6 週內慢慢消失。若在懷孕前 20 週就出現高血壓的症狀,很可能在懷孕前就已經有高血壓了。

也就是說,即使孕婦在產後,高血壓的狀況也不會消失,這對於孕婦跟寶寶本身都相當危險,以下文章將帶大家認識妊娠高血壓,並提供控制血壓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妊娠高血壓的健康風險

體重過重、高齡產婦,或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的孕婦,是妊娠高血壓的危險族群,妊娠高血壓可能帶來不少症狀:

早產 子癲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是懷孕第 20 週有妊娠高血壓後,同時伴隨水腫、蛋白尿等現象,有些孕婦第二次懷孕時也可能再次出現子癲前症。 子癲症:好發於產前或是產後,常引起全身痙攣、心腎功能衰竭、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嚴重時會危害孕婦跟寶寶的生命安全。

至於有些如何診斷有妊娠高血壓,醫師會判斷血壓的收縮壓是否高於 140mmHg 或舒張壓高於 90mmHg,而妊娠後期收縮壓升高 30mmHg、舒張壓升高 15mmHg,且血壓要測兩次,並間隔 6 小時以上才算準確。 如何治療妊娠高血壓

醫師將依據孕婦血壓水平,進行額外的血液檢查、尿液監測,並且在不影響孕婦與寶寶健康的前提下,提供適度的治療。血壓是孕婦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孕婦須留意身體健康才能照顧寶寶健全成長。若孕婦在懷孕前就患有高血壓 ,醫師會開立Methyldopa等藥物,讓血壓保持在 150/100mmHg 以下。 如何控制血壓

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備孕中的女性或是已經懷孕的媽媽們可以參考下列方法:

懷孕前: 限制鹽分攝取、養成規律運動及減重等,都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 若需服用藥物控制血壓,請謹遵醫師指示用藥。

懷孕期間:

定期產檢 健康飲食並充足運動 多補充蛋白質 自行監測血壓 避免菸酒 不使用未經醫師開立的非處方藥物

產後照顧: 在產後的一到兩天內持續服用降血壓藥 產後返家休息時,應定期測量血壓 飲食則是要補充蛋白質、清淡飲食

懷孕不能運動?破解8個常見懷孕迷思

懷孕後的女性經常被長輩提醒不能做許多事情,免得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像是不能運動、不能吃冰、要多吃補品等。不過這些禁忌是有科學根據的嗎?讓本文帶準媽媽們了解孕婦們常見的懷胎 8 大錯誤。

錯誤1:一人吃兩人補

若孕婦抱著「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而攝取過多的熱量,其實是很傷害身體的。懷孕的女性依然要好好控制體重,若體重過重會有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只要比平常多攝取 300 大卡,就足以提供胎兒發育所需,記得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堅果或蛋,並攝取足量的水分。

錯誤2:自行買藥服用

懷孕的女性若有小感冒可能去藥局買個成藥吃,不過這樣可能會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Congenital abnormalities)的風險。在購買營養品、藥品之前都一定要請醫師評估狀況再做決定。

錯誤3: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導致疲倦,由於懷孕會讓體內荷爾蒙改變並造成生理上的變化,準媽媽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才有體力來應付。請記得養足精神與體力來迎接生產,但也別讓自己睡得太多,睡太多會讓身體即使在產後也維持這個壞習慣。 錯誤4:不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話

懷孕期間的疲勞感跟身體沉重感是無可避免的,但別因為這些不適就忽略了逐漸隆起的肚子,準媽媽與準爸爸可以試著撫摸肚子,跟裡頭的小寶寶說說話,這能幫助寶寶在出生前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錯誤5:禁吃「療癒系」食物

若孕婦本來就喜歡吃甜食,在懷孕後完全戒掉喜歡吃的食物簡直是一場惡夢,孕婦可能會感到焦慮、倍感壓力。其實並不需要放棄能帶來療癒感的所有食物,在懷孕第 4 個月後少量吃點甜食是無妨的,不過吃太多甜食恐會造成記憶力下降,所以還是要好好控制份量。 錯誤6:不能運動

許多人認為懷孕之後就不能運動,否則會流產。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懷孕後也需要好好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這也能讓生產時更加順利。不過Hello健康也提醒,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不要一下子挑戰太劇烈的動作,對準媽媽或是寶寶都是傷害。(延伸閱讀:孕婦運動好處多!減緩背痛、便祕還可助睡眠)

錯誤7:草率決定待產的醫院

生產是一個很私密又情緒性的體驗,因此別太草率倉促決定生產的醫院或診所。孕婦規劃一個詳細的生育計畫,若有個人的特殊需求也應納入考量。如果目前定期報到的醫療院所無法滿足需求,那麼還有時間可以再尋找更適合的。 錯誤8:不參加產前課程

如果您是沒有懷孕經驗的第一胎準媽媽,可以試著參加產前課程,這些課程能提供懷孕必須知道的知識、日常照護方法,以及如何準備生產。

孕期頭痛、水腫、視力模糊?孕婦殺手「子癲前症」症狀與治療

懷孕時因荷爾蒙波動的關係,很容易產生不少併發症,對母親和寶寶都將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像是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都是很常見的併發症。

而孕期間頻傳的妊娠高血壓(Preeclampsia),亦被稱為妊娠毒血症、子癇(癲)前症,由於極易造成孕婦或胎兒死亡,全球的子癲前症發生率也有近5~14%,發生率相當高,若置之不理,後果將相當嚴重。《Hello健康》將針對有「孕婦殺手」之稱的子癲前症,帶您了解其症狀、治療以及如何預防。

子癲前症的原因、症狀

在《懷孕20週出現高血壓 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文中提及,懷孕第 20 週之後很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進而引發子癲前症的併發症。這是由於胎盤的血管形成出問題,導致胎盤的血管阻力增加,讓胎兒的血流減少,嚴重時會影響生命安全。

據亞東紀念醫院婦產科彭福祥醫師表示,子癇前症的確切成因目前未明,研究均認為它是胎盤異常引起的病症,可能與免疫相關。因此常發生當孕婦子宮供血給胎盤的血流缺乏、以致於難以提供胎兒成長所需時,母體即會以發炎反應升高血壓,增加子宮血流的供給。

但懷孕期長期惡性循環的情況下,母體血壓則會持續飆高,最後可能將導致多重器損傷,而這樣的症狀通常發生在第一胎的機率較高。

子癇前症的症狀如下: 全身性水腫:易造成胸水或腹水生成 高血壓(血壓高於 140/90mmHg) 蛋白尿:導致白蛋白流失並因此發生全身性水腫 頭痛:前額部位 嘔吐:噁心嘔吐頻率增加 視力模糊:產生閃光與視力衰退 肝功能、腎功能指數異常 凝血功能降低

另外,子癲前症還會造成胎兒生長遲緩,或是引發胎盤剝離,死胎的機率大大提升。

雖然目前醫界對於子癲前症的成因尚不清楚,不過可能和遺傳、免疫疾病有關,因此有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家族有類似疾病的孕婦,除了應特別注意之外,產期間的檢查亦不可略過。(你也想知道:孕期間貧血別輕忽!快補4大營養素、遠離早產助「好孕」

子癲前症的風險族群

上述提到,子癲前症可能和免疫疾病有關,除了家族史或是本身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孕婦要注意之外,還有以下風險族群須多多留意:

第一胎孕婦 高齡產婦 20 歲以下或 40 歲以上。 多胞胎 肥胖 曾有妊娠高血壓 本身有糖尿病、腎臟病病史

如何診斷、治療與預防子癇前症

醫師會在產檢時檢查血壓與尿液,若尿中出現蛋白、血壓過高,或是血小板低下( 1.1mg / dl)都有可能是子癲前症的徵兆,透過這些檢查都能提早發現並治療。

治療子癲前症最快的方式就是終止懷孕,或待寶寶出生後,上述相關症狀都將自然會消失。不過多數母親皆因擔心早產影響胎兒健康,因此多數都不願這麼做。但醫師也提醒,若按照正常早產流程,多數寶寶還是可以順利生產,但若等到子癇前症發作時,對媽媽或胎兒都將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

除了中止懷孕,有些醫師則會在孕婦住院時,先給予口服降低血壓的藥物和硫酸鎂預防痙攣,不過血液中的鎂需要維持一定的濃度,須時時抽血檢測鎂離子濃度。

目前並沒有方法能完全預防子癲前症,醫師建議孕婦需要在產檢時定期抽血、尿液檢查;產後也要定期回診,並控制體重,才能減少發生的機率。(推薦閱讀:早產或胎位不正~自然產或剖腹視情況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胎盤前置風險多!日常4招避出血、預防前置胎盤發生

有些女性懷孕5個月後左右,會發現自己下體總有出血狀況,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前置胎盤,必須盡早剖腹產才能保障寶寶與媽媽的健康。前置胎盤是孕婦常見的病狀之一,生產時也會併發各種狀況,讓準媽媽們輕忽不得。《Hello健康》就一次告訴您什麼是前置胎盤,是否能自然生產?而當胎盤前置發生時,日常生活中又有哪4招讓準媽媽們加強預防、避免前置胎盤發生!

什麼是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Placenta praevia)與胎盤的位置有關,正常懷孕時,胎盤是附著在子宮腔前壁、後壁或是頂部的位置,隨著懷孕週數越長,胎盤也會跟著往子宮頂部前進。而前置胎盤是指懷孕5個月後,胎盤位置太低,附著在子宮下段,下緣甚至覆蓋到子宮頸口,阻礙了胎兒先露的部位。臨床上將前置胎盤分成以下4種: 完全性前置胎盤(total placenta previa):子宮頸內口完全被胎盤覆蓋。 部分性前置胎盤(partial placenta previa):子宮頸內口部分被胎盤覆蓋。 邊緣性前置胎盤(marginal placenta previa):胎盤緣位於子宮頸內口的邊緣。 低位胎盤(low-lying placenta):胎盤著床於子宮下段,雖然很接近但未到達內口。

其中有完全性以及部份性胎盤的孕婦若用自然產是相當危險的,這是由於胎兒出生時,子宮頸會先打開,若胎盤先剝離則會引起大量出血。被診斷出有前置胎盤的媽媽們也需要注意生產時,可能會導致­「植入性胎盤」,嚴重時不易止血且有較高的死亡率。

發生前置胎盤的高風險族群:

雖然前置胎盤的成因尚不清楚,但以下的高風險族群須特別注意: 曾發生過前置胎盤 多胞胎 多次生產 高齡產婦 有子宮肌瘤 子宮位置不正常

前置胎盤無明顯症狀:無痛性出血是關鍵

有些孕婦因沒有明顯症狀,不曉得自己有前置胎盤的問題,而多數孕婦都有無痛性出血的問題: 無痛性出血:由於子宮下段變薄後牽扯到胎盤附著的位置,導致陰道出現無痛性出血,通常為無痛、大量的出血,而有些孕婦會合併胎盤早期剝離的問題。

隨著出血次數增加,血量也會越來越多,而出血量大的女性,約有10~20%的機率會合併子宮收縮,任何孕期間的出血都不可大意,務必去醫院檢查。雖然前置胎盤的出血量不太會讓孕婦休克,大部分出血也都會自然停止,不過有些孕婦會併發產痛,導致突發性腹痛、破水或是胎動降低,這些情況都應立即就醫。(推薦閱讀:落紅就要生了?待產包要帶什麼?產兆與待產注意事項) 有前置胎盤只能剖腹生產嗎?

目前只有低位性及部份邊緣性胎盤的孕婦可以自然產,其他前置胎盤的媽媽們必須剖腹生產。由於前置胎盤是母體出血,再加上出血量不太會讓孕婦休克,但要是無法有效止血、安胎失敗或是胎兒已經成熟時,必須要終止妊娠才能保障媽媽與寶寶的健康。 日常4招預防前置胎盤

雖然前置胎盤無法預防,不過懷孕的媽媽們依然可以從日常的生活照護預防大量出血: 避免泌尿道感染 避免搬重物或進行過度腹壓的活動,例如按摩、彎腰拖地、性行為。 嚴禁騎機車:騎車時因道路會增加突發性劇幅震動的機會,容易使胎盤剝離的風險大增。 避免盆浴、溫泉。(你可能想了解:孕婦瑜伽3式!強健身體為生產做準備

懷孕第1週:了解月經週期與排卵期

懷孕第 1 週不算懷孕?

所謂的懷孕第一週,嚴格來說不算懷孕,因為醫學上對於懷孕週數的定義(預產期),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起,會如此計算是因為卵子受精的日期很難確認,但是月經週期開始的日子卻非常清楚。不過對於月經週期不規律的女性來說,僅僅憑藉最後一次月經來計算懷孕週數可能會有些誤差,此時便需用超音波來估計懷孕週數。(推薦小工具:預產期計算器) 寶寶的成長狀況

如上述,第一週尚未受孕,甚至還沒開始排卵,所以寶寶還沒誕生。不過相當常見的是,當月經規律的女性發現月經沒來、前往就診時,醫師可能會告訴妳已經懷孕至少四週了,這是因為排卵和受精是在月經週期開始的大約兩週之後發生的,所以雖然說是懷孕四週,其實胚胎才兩週大。換句話說,胚胎的實際週數比一般所說的懷孕週數還要小兩週。因此當醫師說懷孕七週時,事實上肚裡寶寶的胎齡,也只有五週而已。 懷孕第 1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的第一週,並沒有任何懷孕的跡象。誠如上述,懷上孩子的第一週,其實開始於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所以對準媽媽來說還未受孕,要更加注重健康,把身體準備好才能讓未來的寶寶住得舒適又得到充足的養分。(推薦小工具:排卵期計算器) 懷孕第 1 週該進行哪些檢查?

由於懷孕第一週尚未受孕,所以我們應該聚焦於「孕前檢查」,所謂的孕前檢查指的是夫婦倆在計劃懷孕前要做身體檢查,才能夠事先排除對懷孕與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的疾病。而孕前檢查夫妻雙方都要參與,最好選在計劃懷孕前三至六個月來做。這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疾病在篩檢出來後,還需要 3~6 個月的治療或觀察(延伸閱讀:準媽媽打針沒?懷孕前該接種的疫苗)。

準媽媽與準爸爸所要做的檢查如下:

準媽媽: 血液常規檢驗 尿液常規檢驗 愛滋病(AIDS)篩檢(建議閱讀:懷疑得 HIV?愛滋篩檢在家醫院都能匿名做) 梅毒篩檢 水痘抗體篩檢 德國麻疹抗體篩檢 若有家族病史可加做地中海型貧血篩檢 口腔檢查,無論是蛀牙、牙周病、假牙等等議題最好都重新再詳細檢查。

準爸爸: 血液常規檢驗 尿液常規檢驗 精蟲分析 愛滋病篩檢 懷孕第 1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為了讓寶寶在子宮裡健康長大,準媽媽應多注意生活習慣並遠離有害物質: 戒酒與戒菸

菸酒有可能會導致寶寶先天的缺陷,尤其是飲酒容易引發「胎兒酒精症候群」(Fetal alcohol syndrome),會讓寶寶有下列症狀:

外觀異常 身材矮小 體重過輕 小頭畸形 協調不佳 智力不足 行為異常 認知障礙 聽覺或視覺受損

與醫生討論用藥

若準媽媽此刻有在服用藥物,建議跟開藥的醫師討論,畢竟無論處方藥或是非處方用藥都有可能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切記不要因為想生孩子就立即中斷原本的用藥療程,一定要諮詢相關的醫事人員。 懷孕第 1 週的飲食原則

建議準媽媽要均衡飲食,還能夠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尤其是葉酸(Folate)。要懷孕的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神經上的缺陷的風險(也就是由大腦或脊髓發育不全所引起的出生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此疾病在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類水果) 動物的肝臟 酵母 豆類

葉酸攝取應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準媽媽每日應攝取: 3~4 份深綠色蔬菜(煮熟約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塊水果約 2~3 碗)

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依處方籤補充葉酸錠劑。

【下一週:懷孕第2週】

懷孕第2週:媽媽排卵、準備受孕

寶寶第 2 週的成長狀況

到了第二週,準媽媽其實仍未懷孕,不過母體已經準備好要「造人」了。 懷孕第 2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二週是女性排卵的關鍵期。在排卵之前,雌激素的分泌會讓子宮內膜增厚,卵巢內的卵泡也會因為在激素的刺激之下開始增大,卵子接著也會成熟。

懷孕第二個星期的週末,也就是女性經期的中間點,準媽媽便進入了排卵期,卵巢內的卵泡會釋放一個卵子,在輸卵管中等待著準爸爸的精子與之結合。

一般來說,在排卵後的 24 小時內,若準爸爸與準媽媽有發生沒有避孕措施的性行為,卵子就會與精子結合為受精卵,屆時準媽媽仍然不會感覺到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延伸閱讀:排卵期這樣算!掌握黃金受孕和避孕時間) 寶寶的性別由爸爸決定

寶寶的性別在卵子與精子的結合時就決定了。人類的基因組合都是由 23 對,也就是 46 條不同的染色體組成的。其中的 22 對都是「體染色體」,另一對則是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

其中一條染色體來自精子,另一條來自卵子。卵子只有一種性染色體,稱為 X 染色體,但精子有 X 染色體或 Y 染色體,因此如果受精結果是 XX 染色體,寶寶就是女孩,若是 XY 染色體,就會是男孩。我們由此可知:決定孩子未來的性別的是準爸爸,而非準媽媽。(推薦小工具:排卵期計算器) 懷孕第 2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與醫生討論用藥

若準媽媽此刻有在服用藥物,建議跟開藥的醫師討論,畢竟無論處方藥或是非處方用藥都有可能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切記不要因為想生孩子就立即中斷原本的用藥療程,一定要諮詢相關的醫事人員。

不要清貓砂 避免感染弓蟲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又稱弓蟲,弓漿蟲。會寄生在動物體內,貓咪也容易成為宿主。所以人類如果不小心接觸到貓咪的糞便,便有可能被感染。準媽媽若是初次感染,弓形蟲可經由胎盤傳染給寶寶,感染率可高達 40%。

若在懷孕初期就感染弓蟲,更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死胎。罹患「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症」的新生兒 70%~80% 的機率要等到數月,甚至數年後,才會有症狀出現,症狀包括: 視力不良 失明 學習障礙 心智發育遲緩 皮膚紅斑丘疹 全身淋巴結腫大 肝脾腫大 黃疸(Jaundice) 血小板低下(Thrombocytopenia) 水腦症(Hydrocephalus) 小腦症(Microcephaly) 顱內化 神經病變

為了寶寶的健康,準媽媽最好讓其他人幫忙清貓砂,而且千萬不能吃生食,讓弓蟲不會有機可趁。 懷孕第 2 週的飲食原則

建議準媽媽要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尤其是葉酸。要懷孕的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神經上的缺陷的風險(也就是由大腦或脊髓發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兒童,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脊柱裂於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類水果 動物的肝臟 酵母 豆類

葉酸攝取應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準媽媽每日應攝取: 3~4 份深綠色蔬菜(煮熟約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塊水果約 2~3 碗)(推薦閱讀: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依處方籤補充葉酸錠劑。 懷孕第 2 週的飲食禁忌 生食忌口

準媽媽一定要記得生食不能吃,所有的生食包含: 未殺毒消菌過的奶製品 肉品(推薦閱讀:懷孕吃肉要小心!肉品沒熟恐染寄生蟲) 魚類 蝦類 貝類 沒有全熟的蛋類 生菜 蔬果汁

上述的食物、飲品都應該盡力避免。因為除了有寄生蟲的風險之外,還容易感染沙門氏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若引發腹瀉,容易讓子宮收縮,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早產(Preterm birth)。李斯特菌若經血液讓寶寶感染,甚至有「胎死腹中」的可能。雖然上述的情況發生的機率並沒有特別高,但是有個萬一,後果不堪設想。(推薦閱讀:好孕飲食:懷孕時這些最好別吃) 避免吃中大型的魚類

對於準媽媽來說,要避免食用以下魚種:

鮪魚 旗魚 鮭魚 馬頭魚 鯊魚 油魚(俗稱:龍鱈)

這是因為上述的魚類吃小魚維生,位處食物鏈頂端,汞含量會累積地較多,建議媽媽也不要多吃。如果真想要食用,建議: 每星期食用不超過兩份(約 70 公克)的旗魚、鮪魚及油魚 每星期食用不超過一份(約 35 公克)的鯊魚

建議孕婦每週至少均衡地食用 7~9 份 (約 245~315 公克)魚,獲得均衡且多元的營養。(推薦閱讀:好孕飲食:懷孕時這些請限量吃

【上一週:懷孕第1週】

【下一週:懷孕第3週】

懷孕第3週: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

寶寶第 3 週的成長狀況

懷孕第三週,準媽媽的外在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其實在肚裡的小世界中,胚胎(Embryo)正漸漸地成長與茁壯。受精卵約在 24~30 小時受內會分裂成兩個細胞,之後隨著時間推演分裂成四個、八個,成倍數增長,並從輸卵管朝子宮的方向的移動。

到達子宮後,胚胎分裂為 32 個細胞,而這個細胞團組的形狀就像桑椹,所以我們也稱之為桑椹胚(Morula)。桑椹胚之後形成囊胚(Blastocyst),囊胚內的細胞一部份會發育且形成胚胎的主要構造。

在即將進入懷孕第四週時,囊胚會附著在子宮內膜上,這過程稱為著床(Implantation)。隨著時間的推演,囊胚的著床之處會發展為胎盤(Placenta),而胚胎也能因此從母體獲得營養及排泄代謝廢物。(推薦閱讀:郭安妮 X 張益堯「醫師上菜」聰明孕養新撇步) 懷孕第 3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三週,準媽媽可能仍無法感覺到身體上有什麼劇烈的變化。 懷孕第 3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 排卵試紙的使用

排卵日期基本上可由月經週期來推算,但有太多外在變因,讓我們無法完全準確地預估。其實女性排卵期主要是受黃體化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稱 LH)的影響。所以我們可藉由排卵試紙,來檢測女性尿液中黃體化激素的濃度,進而預估排卵的日期。日期確認後要積極「做人」,通常可在性行為的三週後確認是否懷孕。(推薦小工具:排卵期計算器)

不過就算驗孕結果呈現陰性反應,也不代表沒有懷上孩子,可能因為過早驗孕、試紙使用方式錯誤、尿液檢體不夠濃等因素都會影響結果。若準媽媽的月經延遲,應再檢驗一次,或向醫師諮詢。(延伸閱讀:在家驗孕) 懷孕第 3 週的飲食原則 葉酸

準媽媽除了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之外,也要特別注意葉酸的攝取。要懷孕的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神經上的缺陷的風險(也就是由大腦或脊髓發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兒童,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脊柱裂於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類水果 動物的肝臟 酵母 豆類

葉酸攝取應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準媽媽每日應攝取: 3~4 份深綠色蔬菜(煮熟約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塊水果約 2~3 碗)(推薦閱讀: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依處方籤補充葉酸錠劑。 蛋白質

除了葉酸之外,準媽媽在孕期也要有足量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主要功用是建構與修補組織,並且提供生長發育及免系功能所需的原料。蛋白質夠,寶寶才長得好。

質的攝取有助於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除了乳製品外,深綠色葉菜類和豆類也是鈣質的良好來源。(延伸閱讀:愛亂咬流口水!寶寶長牙階段的徵兆和時間) 鐵質

鐵質在人體內主要是製造血紅素,血紅素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物質。紅血球負責把氧氣運送到身體各個組織,所以準媽媽攝取鐵質,能有助於寶寶的血容量。紅肉,豆類,雞蛋和深綠色葉菜類都是鐵質的良好來源。(推薦閱讀:懷孕期飲食必知!補充7類食物營養素) 各式維生素

準媽媽對於維生素的補充也不可少,讓我們來看看維生素有哪些好處以及該如何攝取: 維生素 A 可以促進細胞生長。食物來源:魚肝油(建議先諮詢醫師再攝取)、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和水果、奶、蛋。 維生素 B2 為準媽媽及寶寶組織形成所需。食物來源:牛奶、肉類、內臟類、蛋。 維生素 B6 幫助準媽媽蛋白質新陳代謝,促進紅血球的形成。食物來源:穀類、豬肉、雞肉、魚肉。

維生素 B12 與細胞分裂及蛋白質製造有關。食物來源:動物肝臟、腎臟、肉、奶製品。 維生素 C 有助於寶寶免疫系統發展,也能幫助鐵質的吸收。食物來源:芭樂、奇異果、鳳梨、柳丁、檸檬、柚子、文旦。 維生素 D 能幫助寶寶吸收鈣質與磷質,來生成建全的骨骼與牙齒。食物來源:魚肝油(建議先諮詢醫師再攝取)、蛋黃、動物肝臟,不過曬太陽才是主要的維生素 D 獲得管道。

【上一週:懷孕第2週】

【下一週:懷孕第4週】

孕婦睡眠習慣改變!懷孕3階段這樣看

懷孕的過程,因為經歷各種改變,如身體不適、情緒上壓力,總是讓準媽媽感到精神、力氣幾乎快要消耗殆盡,因而異常疲勞。因此,這種情形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孕婦的睡眠狀況,導致一些與睡眠有關的問題。下列將介紹,妊娠期3階段的睡眠狀況變化。

妊娠期第1期

在這個階段,孕婦可能面臨許多問題,如:噁心、胃灼熱(Heartburn)、頻尿等。由於孕婦這時候體內的黃體素(Progesterone) 能幫助婦女調節生殖週期。女性在排卵後,藉由黃體分泌,能維持子宮內膜穩定,讓女性在受孕後,提供胚胎良好的發育、成長環境。這時期的黃體素濃度很高,很容易感到昏昏欲睡,因此常需要午睡休息。此外,當孕婦感到極度疲勞時,黃體素也會讓孕婦覺得一整天下來,變得很漫長,沒有心力做任何事。

孕婦也可能因為乳房變得很敏感而睡不好,這時候可以試著用左側身體躺著睡覺,讓輸送到子宮、胎兒的血液循環、營養成分能夠更順暢。由於孕育胎兒的子宮會壓迫到膀胱,導致排尿次數比過去多,這也是造成睡眠不佳的另一個原因。如果要改善這個情況,建議晚上少喝水或其他液體,以減少排尿;在妊娠期的第1期,孕婦應該儘可能多休息。 妊娠期第2期

在這個階段,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濃度增加速度較為緩慢,孕婦的睡眠狀況會比第1階段好很多。媽媽們可以改變原有的睡眠習慣,讓睡眠狀況更好,如:睡覺前例行性的按摩,固定時間就寢,或在客廳使用電子產品,如看電視、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等。

也可以請醫師建議懷孕期間適合從事的一些運動,這樣更有助於一夜好眠,這個階段,孕婦可能會面臨其他問題,如睡覺時做的夢,往往讓您留下清晰強烈的印象、腿部痙攣、打呼、胃灼熱、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等。必要時,醫師會在安全範圍內,建議孕婦進行治療。

妊娠期第3期

在這個階段,孕婦的睡眠狀況會比前面2個階段都還要差,每晚可以熟睡的次數也會減少,早上可能很早就醒來、起床。由於胎兒愈大愈活躍,也使得孕婦的腹部愈來愈大。這個階段孕婦如果要睡覺,為了避免脊椎神經、主要血管受到壓迫,醫師大多會建議不要躺著睡,而是改用靠左側的姿勢睡覺,並且在腿部、腹部與背部放置枕頭,作為支撐輔助。有些孕婦在這時候,可能會出現更顯著的胃灼熱、排尿次數增加、打鼾、腿部痙攣,或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等症狀。

台灣女性每4人就有1位不想生小孩!台灣低生育率:缺錢、缺時間成主因!

在過去,多數台灣女性都希望找到好歸宿、和另一半一起養育孩子,直到他們長大成人。近年隨時代變遷,卻有愈來愈多的台灣女性想婚或已婚、但不願意生小孩,讓台灣的生育率直直落,甚至降至全球最低。究竟台灣女性不生小孩的原因是什麼?政府對於少子化是否又有相關方案讓女性提高生育意願?《Hello健康》為您一次揭開台灣女性不願生孩子的原因和困境。

不願生育:經濟壓力成主因

根據衛福部民國109年8月最新公布之「108年15-64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顯示,近 ¼ 的台灣女性沒有生小孩的意願;另外,據《世界人口評論》(World Population Review)的最新統計顯示,2021年度台灣在全球的生育率排名為前5大最低國家之一,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從下圖統計數字可發現,台灣女性認為生小孩會讓經濟負擔太重的人數高達近6成,不僅顯示出台灣長久以來的低薪問題與低生育率高度相關,自同份調查中也發現,在最近一年有收入婦女當中,平均每月收入為 31,568 元,與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經常性台灣平均薪資,仍有超過萬元左右的差距,顯示育兒對多數家庭而言,首先必須克服的即是經濟上伴隨而來的沈重壓力。 台灣婦女不想要有小孩原因統計(資料來源:衛福部提供)

高工時剝奪陪伴時間

根據 108 年國際勞動統計,台灣年均總工時為 2,028 小時,排名世界第4,在低薪的壓力下,連帶必須以高工時來獲取相對穩定的收入,卻讓低迷的生育率更是雪上加霜。

高工時也意味著超時加班,以及父母可在家育兒的時間減少。台灣現今的家庭結構普遍以雙薪佔大多數,讓「小孩由誰照顧」成為一大難題。當孩子的童年與成長只有一次,高工時不僅讓父母在生養或養育孩子的意願降低,即便孩子生下來,也可能因缺乏陪伴而產生隔代教養問題、親子關係疏離以及觀念偏差等隱憂,讓生育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半數父母無法親自照顧孩子

養育小孩需要金錢與時間,多數雙薪家庭即便在經濟層面負擔得起,但談到孩子照顧問題卻是「一個頭兩個大」。根據 105 年婦女就業與婚育調查,只有近5成父母在小孩滿3歲前會親自照顧,低於理想比率 78.79%,其他則大多交由祖父母、托嬰機構或褓姆照顧,可見多達半數以上的父母缺乏照顧孩子的時間。(延伸閱讀:阿公阿嬤帶小孩~隔代教養的3大好處

不僅如此,同一調查中也顯示,3~6 歲孩子可送公立幼兒園或托嬰中心的比例,與理想比例 31.11 差了一倍,顯示公共幼兒托育服務急需改善,否則無法親自照顧的家長,只能繼續托請長輩育兒,或選擇相對昂貴的私立托育服務。

如何提高生孩子的意願?

根據此調查並可歸納出,照顧小孩的「時間」和「花費」可說是台灣家庭最需要獲得改善的首要關鍵因素。另外,調查中亦有94%以上的婦女每日平均需花費近2小時處理家務,其中有配偶或伴侶的女性中,必須每日處理家務的比例更高達98.6%,顯示當台灣多數家務仍由婦女負責時,須兼顧工作、家務、養育甚至是照顧長者的重擔,更是讓台灣女性生育意願跌至谷底的綜合原因之一。

當諸多外在因素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提升生育率的機率就更加遙遙無期。如下表統計資訊顯示,在多數家庭擔任照顧者與家務執行者的婦女們,其迫切需要協助的資源中,有多達3成2期望有人可分擔幼兒托育及老人照護的相關工作,同時降低或補助托育費用,減輕其因生育後無法自理的困境外,另有2成以上的婦女基於經濟考量而卻步。 婦女希望政府提供、加強之婦女服務措施列表(調查資訊來源:衛福部提供)

畢竟孩子一生下來,各種尿布、奶粉的花費著實驚人,當政府可在孩子就學前即提供如托育、褓姆費用補助等相關協助,將有助於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進而提高生育意願。

另外,保障婦女生育後的工作權也相當重要,雖然目前有產假、育嬰留職停薪、陪產假等措施,但根據統計,多達2成8的婦女期望可落實彈性工作與友善工作環境,並有2成3的女性因生育、無人可協助照顧而離職,最後僅有6成女性在育兒階段告一段落後回到工作崗位。

此調查也反映出台灣多數女性面臨育嬰時不願請育嬰假的原因;包含擔心影響升遷、福利或主管壓力,且育嬰假只有前6個月可領取 60% 的月投保薪資。以台灣的薪資結構而言,多數勞工的月投保薪資仍偏低廉,即便使用育嬰假補助,仍需面臨極大的經濟壓力而難以專注育兒。

面對此擔憂,台灣各縣市政府如今多以生育獎勵金作為鼓勵婦女生育的誘因之一,生育津貼獎勵金最高的如桃園市、彰化縣、台東縣、澎湖縣,第一胎皆補助3萬元,高於多數縣市之2萬元獎勵上限。

然而,在生育金的補貼獎助外,政府與勞工機構亦應積極研擬提高產假、育嬰假利用率等相關配套措施,協助社會與企業認知到育嬰對日後社會結構與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才能讓婦女與期待生育的家庭們自職場、家庭與經濟的困境間解套。

台灣低生育率主因:經濟、高工時壓力、無幫手

認為生小孩讓經濟負擔太重的台灣女性人數高達6成 台灣年均總工時高達2,028 小時、排名世界第4 僅有近5成父母在小孩滿3歲前會親自照顧,低於理想比率 78.79%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準媽媽打針沒~懷孕前該接種的疫苗

媽媽的免疫系統對胎兒來說就是城牆,保護著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安全。在懷孕前驗血,檢查自己的免疫力,並適時接種,懷孕時就能減少自己和寶寶感染的風險。 以下就是5種媽媽們在懷孕前,應該接種完成的5大類疫苗。

1. 德國麻疹疫苗(MMR疫苗)

一般人感染德國麻疹(Rubella)病毒時會有輕微的症狀,如輕度發燒、咳嗽、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並會在全身發起不規則的丘疹,且持續約3天。懷孕期間感染德國麻疹,會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也會導致胎兒聽力損失、智力低下等先天缺陷。

也因此,疾管局建議,若有懷孕準備,在懷孕前3個月便要確認是否已有抗體或接種德國麻疹相關疫苗,檢查若無相關抗體或是接種過疫苗,則應儘速補接種MMR疫苗,保障自己免疫力,避免懷孕時感染,以保護胎兒。(推薦閱讀:麻疹、德國麻疹有差!傳染性強疫苗可預防)

2. 水痘疫苗

水痘(Chickenpox)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全身發起如水疱般的紅疹。而孕婦在懷孕時的前5個月染上水痘,可能會導致胎兒四肢不健全的缺陷。若在懷孕後期感染水痘,就可能會讓胎兒罹患先天性水痘症候群(Congenital varicella syndrome),在日後衍生各種不同的問題。若需要在懷孕前接種,醫師會根據您的工作或生活型態推薦適合的水痘疫苗。

由於水痘並未列入產前例行常規檢查項目,如果懷孕婦女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曾得過水痘,則須提醒醫師進行檢驗。而經過檢查後,發現孕婦並無抗體或是接種過水痘疫苗,準備懷孕前3個月接種水痘疫苗,以確保胎兒安全,由於水痘疫苗為活菌疫苗,故不可在懷孕期間施打水痘疫苗。

(推薦閱讀:水痘、濕疹、手足口病-常見 5 種兒童皮膚問題

3. B型肝炎疫苗

B型肝炎(Hepatitis B)的症狀包括疲倦、噁心和黃疸(Jaundice),會導致慢性肝臟疾病,如肝癌,甚至造成死亡。身為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的孕婦,很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把病毒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一出生就感染嚴重的肝臟疾病。因此,建議孕婦在懷孕24週時接受產科醫師檢驗B型肝炎e抗原、s抗原,若檢驗結果若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其所生之嬰兒,應依照醫師處置,施打B型肝炎疫苗。 4. 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Hepatitis A)疫苗,可預防因食用不乾淨的食物或水,而感染的肝臟疾病。感染A型肝炎的症狀包括發燒、疲倦和噁心嘔吐。如果媽媽有慢性肝病、凝血因子異常、常出國旅遊,照顧靈長類動物,便有罹患A型肝炎的風險,導致胎兒早產,或感染A型肝炎病毒。若是孕婦或是準備懷孕,建議向醫師做評估,決定是否該施打A型肝炎疫苗。(推薦閱讀:A型肝炎病毒檢測)

5. 肺炎球菌疫苗

若患有糖尿病(Diabetes)、腎臟病、慢性心臟、肺部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特殊疾病,則有可能需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感染任一類型的肺炎(Pneumonia)。若有任何慢性疾病及特殊疾病,建議先向醫師諮詢並決定是否接種疫苗。(延伸閱讀:)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