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國人第2大死因,然而,許多心臟病患者其實並不自知,直到急性症狀如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或嚴重心律不整發生後,才意識到自己的心臟已經出了問題。本文將帶你了解因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所導致的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之原因、症狀、併發症及預防方法。
猝死原因
猝死在醫學上的定義,指患者從有症狀到死亡不到一個小時,據推估,台灣每年約5000~1萬人猝死。猝死情況眾多,可能是在睡眠、運動、休息等狀況中。依照流行病學的研究,心血管疾病佔猝死比率的90%,多數都是「冠心病」,其他還有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一般民眾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0.5~1,但心肌梗塞族群的猝死率則有30%;而心室功能不佳者,或心衰竭患者的猝死率則高達15%。因此,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及抽煙習慣民眾們須特別留意。 心因性猝死=心臟病、心肌梗塞?
說到心因性猝死,許多人將它與心肌梗塞或心臟病(Heart disease)畫上等號,但是其實他們有不小的區別。
心因性猝死主要是來自心室放電異常,若將心臟想像成一個需要電才能跳動的機器,在放電正常的情況下,心臟會有規律地維持穩定的跳動速度,但是當放電發生異常時,便可能造成心律不整(Arrhythmia),而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或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則是心律不整當中,較嚴重的情況。
在這2種狀況下,心臟的跳動可能變得不規律,或是變得非常快速,使得血液無法保持循環,而在此狀況發生的同時,人體也會因為大腦缺氧昏迷,心臟則喪失了跳動的能力,若未受到即時治療,數分鐘內即有可能死亡。 心因性猝死沒有前兆
我們平常所講的心臟病發,主要都是在說心肌梗塞造成的症狀,當動脈產生阻塞,使得血液所輸送的養分和氧氣無法順利地到達心臟時,若沒有獲得即時的治療,致死率相當高。
簡單來說,心因性猝死和心肌梗塞雖然都是心臟出問題,且死亡率高,但心因性猝死是沒有徵兆、突然發生的心臟問題,發病過程中,心臟已無法正常跳動;心肌梗塞則需在動脈阻塞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引發症狀,且在發作當下,心臟仍可繼續跳動。
雖然上面將心因性猝死與心肌梗塞分開來解釋,但是其實兩者也會互相影響,以下為容易引發心因性猝死的4種危險因子: 曾心臟病發過:在心因性猝死的患者當中,高達75%有心臟病發(心肌梗塞)的經驗,尤其是心臟病發後的6個月內,是心因性猝死的好發期。 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心病也包含心肌梗塞,不僅是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之一,也提高了心因性猝死的發生機率。順帶一提,抽菸、家族遺傳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膽固醇,都是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疾病的原因。(推薦閱讀:心血管疾病很要命!10 招教你護心臟) 心臟肥大:心臟肥大可能會導致心跳速度異常,心肌也比較容易受損。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對於年紀未達35歲,卻發生心因性猝死的年輕族群來說,先天性心臟病是主要原因,因心臟有天生的缺陷,導致罹病率高。
發生心因性猝死立刻打119
如果發生在你身上,若仍有意識,當然就是立刻打119電話求救,若你已昏倒就只能靠旁人救援了。假如看到親友或路人突然昏倒,測量脈搏後發現沒有心跳,很可能是心因性猝死的症狀,請立即撥打119通報救護單位,並且使用心肺復甦術(CPR)或是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幫助患者恢復心跳。(推薦閱讀:叫叫CAB後面還有D?認識心肺復甦術(CPR))
如果當時你身邊還有其他人,可以請其他人撥打119,自己就能立刻為患者進行急救,提高成功救援的機率。
心臟疾病病發時若沒有得到立即救援,死亡率相當高,因此如何避免病發,便成了最重要的課題,建議可參考以下4種預防方法:
規律作息:維持規律的作息與充足的睡眠時間,並盡量避免長期處於高壓力和高工時的環境中,以降低心因性猝死的發生機率。 戒菸:吸菸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在心臟動脈阻塞的機率提高的情況下,一旦發生心肌梗塞後,也可能引發心因性猝死。(推薦閱讀:說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這4點) 保持良好體態:肥胖會提高心臟病發的機率,建議讓體重維持在正常水準,戒酒並少吃高油、高熱量及高糖的食物。(推薦閱讀:小心胖到讓血管油滋滋!肥胖症與心臟病的關聯) 運動:無論是有氧運動或重量訓練,運動都可提供降低血壓,並促進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可以預防動脈斑塊堆積,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推薦閱讀:吃蛋擔心膽固醇過高?帶你破除膽固醇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