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注意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怎麼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注意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不只成人會有心臟相關的疾病,兒童也會,而且比起成人,兒童患有心臟病時需要加倍時間的照護。孩童的心臟病分成許多種,包含先天性心臟病,或是其他遺傳性疾病或是健康問題,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心臟。

不過現代的醫療技術進步,有心臟疾病的孩童還是可以順利長大成人,只是除了醫護治療,需要搭配飲食照顧,特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Hello健康》將介紹心臟病兒童的發展,以及所需要的營養。 代謝較快、營養攝取不足

營養攝取多寡會影響心臟病童的成長和發展,尤其心臟病兒童需要的營養和熱量,會比一般孩童還要多,因為他們的心臟跳得比一般人快,要攝取更多才能供給身體所需。因為心臟病童的代謝也比一般人還要快,因此心臟的缺陷會帶給身體壓力,讓心臟病童會更容易感覺疲憊。(同場加映:父母請看!必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患有心臟病的兒童在嬰兒時期,可能會喝奶喝到一半因為太累就不喝了,甚至是睡著,再大一點的兒童,可能就會表現得挑食,吃幾口飯就說飽了,甚至跟爸媽反應要休息一下再吃。

另外,心臟病童也可能因為腸子缺氧,而無法正確地吸收營養,所以即使心臟病童需要更多熱量和營養來維持體重,他們更可能因為太累不吃東西,或是代謝不好而失去補充營養的機會。

3方法確保攝取足夠營養

醫師、護理師或營養師可能會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以維持先天性心臟病童所需的營養。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 AHA)表示,以下3個方法可幫助心臟病兒童攝取足夠的營養: 1. 高熱量的母乳或配方奶粉

你可以在母乳或是配方奶粉中添加營養品,這樣一來,即使小寶寶喝的少,還是可以攝取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另外,照顧者也可以調整餵食的次數和時間。以哺乳來說,假設媽媽每3小時要哺乳,正常的小寶寶大約會喝113克的奶量(相當於1天餵8次, 大薛907克),你可以調整成每兩小時餵85克,相當於一天餵12次。

以配方奶粉來說,你可以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市面上哪種配方奶粉最適合自己的寶寶,並觀察寶寶體重有無增加,來確認寶寶是否有吸收足夠的營養。  2. 管灌飲食

對某些寶寶來說,只喝母乳或配方奶粉並不夠營養,他們還需要插鼻胃管,管子經由寶寶的鼻子,連通到胃部,不論是母乳或是配方奶,都可以藉由管子直接進到寶寶的胃裡,其他例如胃造廔口管及空腸造廔口管也是常見的餵食方式。

 3. 高熱量食物和點心

當寶寶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就可以搭配高熱量的食物,雖然說要餵食高熱量食物和點心,但請記得還是要讓寶寶均衡飲食,所以避免含糖食物或垃圾食物。熱量較高又營養的食物,例如香蕉、芒果、百香果、甜菜、冷凍蔬菜、雞肉和雞湯等。

4原因造成發展慢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一般外型都會比同年齡的孩童瘦小,他們在發展里程上,例如翻身、坐、走路、講話和學習上廁所等,可能都比別人慢一些。影響他們發展較慢的原因有下列4個: 基因遺傳的心臟缺陷,會影響心臟病童的思考發展。 身體營養攝取不足會讓心臟病童沒有體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肌肉、骨骼、大腦和神經細胞發展。 營養攝取不足會讓心臟病童容易疲累,所以在學習上較難跟上同年齡的孩子。 經常或是長時間住院會讓心臟病童缺少外界刺激,包含和其他人玩、講話、擁抱和觸摸,這會造成發展遲緩。

身為心臟病童的爸媽,可以在孩子動完手術後輕輕安撫他,不論是輕拍、溫柔細語的安慰,都是很有效的,多和孩子相處;也可以帶孩子喜歡的小玩具、毯子等物品,放在醫院讓孩子安心。等到孩子出院回家,若是身體許可,多讓他和兄弟姐妹一起玩,只要注意不要從事太激烈的活動就好。(延伸閱讀:如何照顧心臟病患者?4點關鍵注意新症狀)

有心臟病還能喝咖啡?這樣喝竟然幫降心臟病風險

咖啡已成為多數上班族開啟一天的生活方式之一,但咖啡因對某些人而言仍具風險,可能產生使心跳加速、心悸、腹瀉等症狀,倘若合併有呼吸時覺得喘、水腫或精神不濟的倦怠,就需要留意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究竟心臟病患者是否可以喝咖啡?一天喝幾杯咖啡就算過量?對於難以戒斷咖啡的心臟病患而言尤其不可輕忽,快與《Hello健康》一起深入了解喝咖啡與心臟病的關聯!

心臟病患可以喝咖啡嗎?

咖啡能提神醒腦,對人體的影響也相當廣泛,包括神經、心血管、內分泌、消化道系統等。根據發佈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文章指出,雖然心臟病患普遍認為,咖啡容易造成心悸與高血壓的狀況,但研究結果也顯示,每天喝一~數杯咖啡可以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此項研究乃針對2萬1千名每天最多飲用達3杯咖啡的成年人、研究並長達10年以上所得的追蹤結果。

而由​​美國農業部以及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每5年聯合出版一次的「美國人飲食指南」,其最新出版2020~2025年的報告中指出,每天攝取2~3杯(每杯約360cc)中杯黑咖啡可被視為健康飲食的選擇之一,心臟病患者喝適量的咖啡其實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不大,甚至能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

不過,很受大眾歡迎的拿鐵或焦糖瑪奇朵,因糖分、熱量與脂肪較高,就不在此限之外,由於咖啡因仍屬興奮劑的一種,當攝取過量時,就會容易影響睡眠、造成局部顫抖等現象,還是應適度攝取。因此整體而言,心臟病患者仍舊可飲用適量黑咖啡,不一定非戒掉不可。(延伸閱讀:可以喝咖啡、喝酒?準媽媽該了解的懷孕注意事項

護心有術 包裝標示有看就安心

雖然咖啡對於心血管有一定的保護功效,不過究竟喝多少才算安全範圍內?對此國民健康署則有具體建議;以成人而言,一天應不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約1~3杯咖啡)較安全;,而心臟病患者則須減半,約15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

對此標準衛生局何秉聖局長則進一步建議,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含有咖啡因成分、且有容器或包裝飲料,應於產品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另連鎖飲料店等業者依「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咖啡飲料之咖啡因含量為201mg以上須明確標示「紅色」、咖啡因含量101~200mg標示「黃色」、咖啡因含量100mg以下為「綠色」。

因此當心臟病患在外需購買瓶裝咖啡時,不妨先透過標示篩選咖啡因含量,為自己的心臟安全把關。 多少咖啡因才安全?超過400毫克咖啡因恐心悸失眠

即便非心臟病患者,當攝取過量咖啡因時都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喝多了也會有過度飲用時則產生下列副作用:

暫時性頭痛 焦慮 顫抖 失眠 心跳加速(延伸閱讀:心臟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正常心跳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喝咖啡總是一杯接著一杯,再加上每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不盡相同,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台灣家庭醫學會指出,當每人每日攝取超過400毫克的咖啡因時,可能會使心跳加速,提升癲癇、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的風險;另外,當過量攝取咖啡因,也易有骨質疏鬆、腸胃過度刺激、甚至咖啡成癮的隱憂,建議在健康飲食與過量攝取咖啡之間,仍應視個人健康狀況與醫師諮詢後取得平衡。(同場加映:有心臟病可以運動嗎?注意心率以有氧運動為主

膽固醇是什麼?看脂蛋白密度分好壞

大家都聽過膽固醇(Cholesterol),也或許了解膽固醇過高對心臟有害,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不過,你可能不知道,膽固醇其實是人體內必需成分,如果沒有膽固醇,人可能無法存活。《Hello健康》將幫助你拋開對膽固醇的成見,重新認識膽固醇。

膽固醇是什麼?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分子,就像油脂一樣,呈稠狀且具黏性,身體內的細胞中都可以發現膽固醇的蹤跡,因為它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此外,人體也需要膽固醇來製造荷爾蒙、幫助吸收維生素D和消化食物。

人體膽固醇有2大來源,一是身體會自然生成所需的膽固醇,70~80%由肝臟生成,另外則是從食物中攝取,大多動物性食品包括:蛋黃、肉類或起司等,都含有膽固醇。

如果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容易堆積動脈斑塊(Plaque),這種情形就稱為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會導致造成血管狹窄、阻塞,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等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提高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膽固醇及脂蛋白:密度高低分好壞

多數人都將膽固醇和及心血管疾病連結在一起,但其實脂蛋白(Lipoproteins)才是疾病背後的主要成因。

脂蛋白和膽固醇常常被視為同樣物質,但兩者事實上有所差別;脂蛋白的內部由脂質構成,外部的成分則為蛋白質,因而得名脂蛋白。(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

膽固醇身為脂質的一種,自然也被包在脂蛋白的內部,蛋白層讓膽固醇獲得親水性,得以在血液中流動,脂蛋白就像膽固醇的「Uber」,運送它至身體各處細胞或器官,所以脂蛋白和膽固醇才會常常被混為一談。脂蛋白可大致粗分為以下6類:

乳糜微粒(Chylomicron):屬於顆粒最大的脂蛋白,主要運送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進入血液循環後很快就可以被分解,不容易殘留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VLDL): 由肝臟產出,將肝內三酸甘油脂運出,供給其他組織細胞利用。VLDL會造成動脈斑塊的堆積,提升心臟病風險,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壞膽固醇之一。 中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 IDL):是VLDL代謝為LDL的中間產物,在血液中含量非常低。 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公認的「壞膽固醇」,在血液中約占60%~70%,負責運送膽固醇分子。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和動脈粥狀硬化有密切關聯,不過和VLDL主要的差別在於,VLDL主要運送的是三酸甘油酯,而LDL主要運送膽固醇。 另外,LDL內還可以細分出不同大小的顆粒,而小顆粒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dLDL),又更容易引起心臟病,所以也被稱為「超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俗稱「好膽固醇」,因為HDL能把附著於血管壁、多餘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分解或利用,也有研究顯示HDL能預防動脈斑塊的推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

好壞膽固醇皆有必要

有些人可能看到「壞膽固醇」這4個字就避之唯恐不及,的確,所有低密度脂蛋白都可能提高動脈阻塞等心血管疾病機率,但「膽固醇」本身並無好壞,且是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原料之一,大部分的症狀通常是於「脂蛋白」的運送過程中而產生。

然而,人體也不能完全沒有低密度脂蛋白,否則膽固醇將無法運送給肝外組織利用。因此,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上,我們仍須注意攝入的食物、運動和血脂狀況,才能達到理想的防範效果。(同場加映: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脂蛋白的代謝途徑

前面提到膽固醇在人體中主要透過兩種來源產生,同樣地,它們也會經由這兩種管道進行一系列循環降解作用,提供細胞所需的膽固醇,最後透過肝臟回收。 內源性途徑 肝臟藉由游離脂肪酸與碳水化合物合成三酸甘油脂,包裹在VLDL內進入血液。 在血管中與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以下簡稱LPL)發生作用、遭到水解後,釋放出肝油和脂肪酸給脂肪和肌肉組織吸收,同時產生IDL ,一部份會被肝臟吸收,其他則繼續參與血液循環。 當IDL受到肝脂酶(Hepatic lipase)水解後,便會產生LDL,可被肝臟或是周邊組織吸收,釋放出膽固醇。 外源性途徑 腸道從食物中吸收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脂化形成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進入淋巴循環後,再透過胸導管進入血流當中。 與LPL發生作用,水解釋放出甘油與脂肪酸供周圍組織吸收,剩下乳糜微粒殘體。 乳糜微粒殘體繼續進行循環,直到肝臟回收。

高油、高鹽飲食與缺乏運動,皆會提高膽固醇過高的風險。 正常膽固醇區間標準

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HDL、LDL與三酸甘油酯所計算而成,生物參考區間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 造成膽固醇超標的危險因子

若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人很難得知自身有無膽固醇過高的情形,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數項下列所述之情況,建議進行血脂檢測,減少高膽固醇引發其他疾病的機會。高膽固醇血症的危險因子如下: 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膽固醇過高,例如從肉類、油炸類或加工食品中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或是同樣自加工食品等食物,攝取過量的反式脂肪,這些都會使LDL,壞膽固醇濃度提高。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缺乏運動:久坐少動的坐式生活型態,會降低HDL,好膽固醇的濃度。 抽菸:會降低HDL的濃度,並提升LDL,壞膽固醇的濃度,在女性中又特別明顯。 年齡:年紀愈長愈容易有高膽固醇血症,然而,雖然在兒童跟青少年較少見,但仍有可能有高膽固醇的問題。 體重:過重和肥胖都會造成膽固醇濃度升高。 基因: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就是會遺傳的高血脂症。 藥物:某些特定藥物也有可能導致膽固醇濃度變高。

膽固醇過高 小心心血管疾病

當血液當中的膽固醇過高,便可能造成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aemia),這屬於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但後者指的是血液中的血脂太高,而不單指膽固醇。

如前所述,顆粒愈小的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提高更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它們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導致巨噬細胞進行胞吞作用形成泡沫細胞,之後產生一系列相關反應導致脂肪斑塊逐漸成形、變大,也就是動脈粥狀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步不僅會造成血管變窄、血流受阻,如果斑塊破裂,將可能造成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的阻塞,嚴重可致心絞痛(Angina)或心肌梗塞。動脈斑塊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形成,例如大腦或四肢,還可能造成頸動脈疾病(Carotid Artery Disease)、中風或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定期就診抽血檢查膽固醇濃度,有助追蹤並控制膽固醇在健康水平。 如何讓膽固醇不超標?

先做個血脂檢查吧!由於高膽固醇血症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建議滿18歲後,每4~6年檢查一次。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0~65歲民眾每3年1次,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滿35歲者、 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如果你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通常會先透過改善生活型態著手,一段時間後,再次檢測血脂狀況,若仍偏高,則可能會使用藥物幫助降低膽固醇。(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改善生活型態:利用戒菸、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或減肥等方式,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 藥物:史他汀類藥物(Statins)、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binding resin)、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皆有助降低膽固醇,醫師會根據病患情況決定使用何種藥物。(延伸閱讀: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現代人暴飲暴食且經常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卻沒有規律運動,導致體內膽固醇濃度過高而引發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當膽固醇找上門,多數人會透過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來降低風險,倘若血脂狀況仍未改善、膽固醇持續偏高,就需要開始服用降膽固醇藥來降低膽固醇濃度。

然而,在各款降膽固醇的藥物中,分別含有何種成分、功能及副作用?《Hello健康》將於本文為您完整揭祕! 降膽固醇藥成分作用、副作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在醫師所開立的處方下最常見的降膽固醇藥屬以下3款,基本上皆安全無虞,然而,膽固醇過高或罹患高血脂的患者若認為病情獲得控制而自行停藥,仍有可能引發危急的病症,對此醫師們也強烈建議應當先安排諮詢後再決定是否停藥。(推薦閱讀:遠離壞膽固醇防心臟病!清除壞膽固醇食物要吃些)

降膽固醇的3大類常見藥物如下: 1. 史他汀類藥物

史他汀藥物(Statins)可抑制肝細胞中膽固醇合成的速率限制酵素,進而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含量,是效果最強的降膽固醇藥物,也是醫師最常開的處方藥。常見的藥品包含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喜克脂(Simvahexal)及亞托瓦斯坦丁(Atorvastatin)等。 史他汀類藥物副作用

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後,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速就醫: 肝功能指數上升 頭痛 噁心 疲倦 肌肉酸痛

2. 膽酸結合樹脂

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sequestrant resin)會在小腸與膽酸結合,阻止腸胃道中的膽酸被吸收,以增加肝臟代償性利用膽固醇製造膽酸。膽酸會從大便排泄,肝臟內膽固醇因而必須大量氧化成膽酸,使得肝細胞中膽固醇的含量跟著降低。最常見的藥品為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降膽寧(Colestipol)等。 膽酸結合樹脂副作用

服用膽酸結合樹脂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胃腸不適 腹瀉 便祕

3. 菸鹼酸

菸鹼酸(Nicotinic acid)又稱作為維生素B3,服用後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的濃度,並增加好的膽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常見藥品為阿西莫斯(Acipimox)等。 菸鹼酸副作用

服用菸鹼酸後,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如下: 胃腸不適 高尿酸 痛風 紅疹 肝功能指數上升

若患者長期服用還可能增加膽結石生成的機率,故不建議膽結石患者服用。

4大飲食原則3少1多、有效降低膽固醇!

如果膽固醇過高,甚至患有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除了可服用上述的降膽固醇藥物外,搭配以下4種飲食原則,更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1. 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含量高之飲食:飽和脂肪酸是讓膽固醇濃度升高的主要危險因子,像是肉類製品、全脂乳製品、黃油、酥油、蛋糕和餅乾、椰子油和棕櫚油等都有相當高的飽和脂肪含量。(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還能吃肉嗎?4種常見肉類這樣吃)

另外,高血脂症患者也應避免攝取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動物油、奶油、冰淇淋、蛋黃、椰子油、牛油製成的麵包或餅乾,以及五花肉、香腸、魚卵及蟹黃等。

2. 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酸:攝取過多反式脂肪酸會使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增加,提高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應盡量避免攝取含有過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酥油、乳瑪琳、氫化油、糕餅類、麵包、速食食品等。

3. 降低油脂之攝取:烹調時多採用低溫烹調法,如:蒸、煮、滷、烤、涼拌等方式,少吃油酥、油炸和油煎等食物;建議炒菜時建議不要使用過多的油,舉例來說,1份100公克的蔬菜最好以1茶匙油(5公克)為主。

另外,在炒菜時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像是芥花油、橄欖油、葵花油、玉米油、黃豆油、葡萄籽油、紅花籽油等植物油;少用飽和脂肪酸比例高者,如動物油、奶油等。(你也想知道: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4. 多攝取富含高纖維質食物:主食盡量以全穀類為主;全穀類食物包括燕麥、糙米、麥片、蕎麥、薏仁、地瓜、蓮藕、蓮子、山藥等。而蔬菜、水果、豆類皆富含膳食纖維且蔬菜水果又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建議每日至少3份蔬菜及2份水果。

了解心臟病:最危險因素與最佳預防方法

心臟病是台灣10大死因的第2名,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的數據顯示,2020年因心臟疾病死亡人數比2019年上漲了3%。大多數患有嚴重心臟和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有一連串的疾病,例如心臟病或心臟衰竭。

最可怕的是有關心臟疾病的統計數據,因為它發生得很快,而且沒有任何預警,任何人都可能遇到,也有愈來愈多人心臟病發作。不幸的是,大多數心臟病發的人,是因為不了解這些症狀。因此,了解如何預防心臟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幸運的是,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了解任何心臟疾病並加以改善心臟健康,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疾病風險,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來了解。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高血壓(Hypertension)和高膽固醇(High cholesterol)等疾病,被公認為是心臟疾病和心臟病發作的最大危險因素, 並且它們經常沒被發現,直到變得更糟且更嚴重。如果有出現以上的症狀時,建議立即就醫。(同場加映:維持心臟健康:心臟保健與功能介紹

心臟病測試與檢查

透過普通的測試,就可以容易且快速地了解一些較為明顯的心臟疾病症狀,例如胸悶和胸痛等。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醫師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例如壓力測試、冠狀動脈再成形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等。

然而,並非所有就診的患者,都會被確認患有心臟疾病,醫師可能也會提供預防心臟疾病的有用建議,例如,與患者聊天時,醫師可以確定患者需要調整的最小風險因素,來降低心臟疾病風險。

如何預防心臟疾病?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去看醫師!做心臟疾病篩檢並不好玩,所以大多數人都拒絕去檢查,即使已有心臟疾病症狀的人,也是如此。事實上,不管是否感覺良好,去一趟診所或醫院是必要的,因為很難自我分辨心臟疾病的症狀。更重要的是,如果不進行治療,這些症狀並不會就此消失!(延伸閱讀:了解心臟病:最危險因素與最佳預防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如何預防心臟疾病?這問題長久以來的最佳答案,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醫師也會如此建議。即使是沒有心臟疾病徵兆的人,也可從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獲益良多。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壓力控管、戒菸、定期鍛鍊和健康飲食,健康飲食包括限制鹽分攝取量,完全排除或適量飲酒,以及維持健康的體重。

積極主動去檢查,絕對是好事,同時配合健康的飲食,去控制已經出現的症狀,會讓您遠離心臟疾病或心臟病發作。(推薦閱讀:愛護你的心臟!日常生活6關鍵保持心臟健康

【想認識更多心臟相關疾病,請至心臟健康專區】

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說到膽固醇,你想到什麼?雞蛋、內臟,還是花枝、蚵仔及牡蠣這類海鮮?不管腦海浮現的是哪種食物,我們總是害怕膽固醇過高,不敢食用富含高膽固醇的食物,不過,其實飲食中的膽固醇,不只沒有想像中的可怕,還對人體相當重要;而且許多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雞蛋、全脂乳製品或魚油等,其實都富含許多營養,以下《Hello健康》將幫你打破對食物膽固醇的迷思。

膽固醇和心臟病的關係

過去認為攝取膽固醇是造成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主因之一,但是其實造成心臟病的因素很多,例如身體發炎、氧化壓力、高血壓(Hypertension)或吸菸等。

雖然心臟病和膽固醇脫不了關係,但真正的兇手是運送膽固醇的脂蛋白,飲食中的膽固醇反而影響不大。此外,有研究認為,氧化膽固醇(Oxysterol)在血液中的濃度,可能才是導致心臟病的主因之一。(延伸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 飲食中膽固醇 ≠ 血液膽固醇

雖然吃什麼補什麼看似很合理,但事實上,飲食所攝取的膽固醇,和血液中的膽固醇不完全相關,因為人體本身即製造了近8成的膽固醇,只有不到2成是從飲食中攝取。因此,膽固醇自飲食的攝取量,對血液膽固醇的濃度影響很小。

然而,有研究指出有近4成的人由於基因因素,較容易因飲食而產生膽固醇濃度上的變化,但他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並沒有因此比較高,因為他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體內所增加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LDL,又稱壞膽固醇)顆粒較大,而非對人體最為有害的小顆粒低密度脂蛋白(sdLDL)。

此外,在攝取高膽固醇食物的時候,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簡 HDL,又稱好膽固醇)的濃度也會上升,所以整體而言,不論是一般人或較敏感族群,飲食中的膽固醇對心臟的影響並不大。(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新健康指南解除膽固醇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舊版的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應低於300毫克,但最新公布的《2015-2020 美國人飲食指南》已取消了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也推翻過去應控制雞蛋和海鮮攝取量的觀念。(延伸閱讀:膽固醇指數這樣顧!不要再過度攝取糖分

不過,每個人營養吸收的狀況皆不一樣,因此民眾若在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發現身體或指數出現異狀,仍建議限制攝取量。尤其有些人可能因遺傳關係,膽固醇天生就容易升高,或是本身已經有膽固醇超標的問題,更要特別注意避免攝取過多的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食物。

蛋黃解禁,糖尿病患應少吃

至於過去認為蛋黃的膽固醇較高,應避免食用過多的說法,諸多研究都指出,攝取蛋黃並不會增加心臟病的罹患風險,甚至還能有助於改善好壞脂蛋白的比例,降低罹病風險。

更有學者比較吃蛋白和吃全蛋,兩者對於膽固醇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三顆全蛋的人,HDL的數量上升較多,且壞膽固醇的濃度也下降較多。不過,習慣西式飲食的糖尿病患者(Diabetes),應特別小心雞蛋的攝取,因為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吃雞蛋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無論如何,關於雞蛋、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仍在研究當中,因此建議適量食用,並透過定期的膽固醇檢測(血脂檢測),確認及追蹤自己的膽固醇指數與血脂狀況。(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飲食均衡不怕膽固醇過高

血液中膽固醇過高是心臟病的主因之一,但對多數人來說,自飲食所攝取的膽固醇其實對血中膽固醇濃度影響不大。目前也尚未有任何研究證實攝取膽固醇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因此,愛吃的人可以不用再小心翼翼地吃海鮮或各式美食,僅須保持適量且均衡攝取的飲食原則即可,並定期追蹤血液的膽固醇濃度,就可以放心品嚐各類美食。

心臟瓣膜手術:瓣膜修補與置換、手術類型與費用

心臟共有4個瓣膜,而心臟瓣膜就像閥門一樣,控制血液在心臟內的單向流動。如果瓣膜沒有關緊,可能導致血液逆流,引起血栓等其他併發症。

一般來說,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和先天心臟缺陷是引起瓣膜性心臟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因為缺少瓣葉、瓣膜脫垂,而造成瓣膜閉鎖不全,或是因為化造成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等。

通常在醫療落後地區,風濕熱是引起瓣膜性心臟病的主因,特別是二尖瓣狹窄(Mitral stenosis)或二尖瓣閉鎖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而醫療開發國家則以瓣膜退化及化為大宗,特別是主動脈狹窄(Aortic stenosis)、主動脈閉鎖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或二尖瓣閉鎖不全。

根據患者的瓣膜狀況,醫師會選擇修補或置換瓣膜的手術,改善瓣膜問題。 瓣膜修補

在瓣膜能夠修復的狀況下,醫師通常會盡量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因為置換人工瓣膜不僅要價不斐,耐久度也不比原有的瓣膜,若選擇機械瓣膜則會面臨血栓問題,必須定時服用抗凝血藥物。

修補瓣膜的方法很多,視瓣膜的問題而定,包括填補破洞、分開黏合在一起的瓣葉、去除部分組織,讓瓣膜能完全正常開闔、縫合瓣膜底部或加裝瓣膜環,以增加瓣膜穩定性等等。(延伸閱讀: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瓣膜置換

如果患者的瓣膜已經確定無法修補,則醫師就會考慮以人工瓣膜替換患者自己的心臟瓣膜。在人工瓣膜的選擇上,主要分為以下2種: 機械瓣膜:最早出現的人工瓣膜,由金屬、陶瓷或塑膠製成。使用期長和費用便宜是它的優點,但是使用機械瓣膜需要終生使用抗凝血劑,以減少血塊產生,避免血栓,因此較適合餘命較長的年輕人。病人患有心房顫動本來就應長期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則剛好適用機械瓣膜並同時使用抗凝血劑。 生物瓣膜:大多由牛、豬的組織製造而成,比起機械瓣膜更容易被人體適應,因此也不容易產生血塊。當然,可以接受人類的心臟瓣膜移植更好,但絕大多數仍以動物組織製品為主。生物瓣膜價格昂貴且較不耐用,不過血栓機率較低,適合老人或有其他重大疾病的病患使用,而且使用者只需要在術後約3個月的短期服用抗凝血藥即可,另外也適合有懷孕計畫的人,因為服用抗凝血藥對懷孕和胎兒有不良影響。

心臟瓣膜手術類型

在瓣膜手術的修補上,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然而,心臟瓣膜其實也可以透過導管置換瓣膜,或是進行特定的修補方法,以下為各類心臟瓣膜的手術介紹。 傳統手術

傳統手術也稱開心手術(開胸手術),透過將患者全身麻醉後,用胸骨鋸切開患者胸骨、心臟停跳,接上體外循環機後,心臟停跳,用胸骨鋸切開患者胸骨,再對有問題的瓣膜施行修補動作,

接受開心手術的患者,術後恢復時間較久、疤痕較大且感染風險也較高。像是有骨質疏鬆(Osteoporosis)或糖尿病(Diabetes)的患者,在術後骨頭的癒合上,就可能會面臨困難。因此對於中老年患者或是希望降低手術對外觀影響的人來說,微創手術或導管手術會是更合適的方式。 微創手術

顧名思義,微創指對身體的創傷較小的一種手術方式。在微創手術不須將胸骨鋸開,會以更小的傷口從胸口側邊肋間進入心臟進行手術。

此方法可以大幅降低切開胸骨可能造成的術後疼痛與感染問題,也讓患者可以更自在地穿著低領的衣服。不過患者的側胸仍會有較為明顯的疤痕。一般適用於二尖瓣、三尖瓣的修補與主動脈瓣置換,而至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內視鏡手術與達文西手臂讓微創手術的技術更加精密。

影像輔助胸腔鏡手術

影像輔助胸腔鏡手術英文為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簡稱VATS。透過在胸側的開一個或數個數公分的小口,將手術器械與攝影鏡頭伸入患者體內,醫師可以透過監測螢幕看到體內的影像,雙手則在患者體外操縱已伸入患者體內的手術器械。

這種方式讓醫師不必鋸開患者的胸骨或肋骨或使用撐開器擴大傷口,即可進行修補或更換瓣膜的手術。早期的胸腔鏡手術只有 2D影像,比較難以掌握空間感,而近來已有3D的影像技術,讓醫師在操作時可以更直覺。 達文西(機械手臂)

只需要四到六個8~12mm的小孔,即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手術。醫師會在一旁的操作台上,控制機械手臂使用所需的器具與攝影機鏡頭。達文西手術的好處不僅只有手術傷口小,也能減少長時間的精密手術造成疲勞,導致手抖的問題,降低失誤機率。 導管手術

導管手術其實跟我們耳熟能詳的「心導管」概念類似,透過由患者腹股溝、手臂或其他地方插入配有攝影鏡頭導管進行檢查,或是攜帶氣球、支架、瓣膜夾等器具,處理瓣膜或血管問題。

在心臟瓣膜修補與置換上,主要有以下幾種導管手術: 氣球擴張術

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的應用層面很廣,除了廣泛應用於冠狀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外,對於瓣膜狹窄的狀況,也有立即的改善效果。其操作方式與心導管相同,藉由將導管放入血管當中,沿著血管到目標瓣膜處,讓氣球擴大打開狹窄的瓣膜,氣球擴張術即完成。

但瓣膜不像血管一般,可以撐開後使用支架避免再度縮窄,患者的瓣膜日後仍有機率再度窄化。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英文名稱為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 TAVI 或稱 TAVR(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此手術是相當常見的導管瓣膜手術。最初用於有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狹窄患者,可作為傳統外科手術主動脈瓣膜置換(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的另一選擇。

最近此手術有逐漸擴展至較年輕低風險患者的趨勢。醫師會評估患者適合從何處(一般多從股動脈進入)開口放入導管,讓導管攜帶氣球與新的人工瓣膜到主動脈瓣的位置,將氣球充氣膨脹之後,原本的主動脈瓣會被壓扁,接著再將新的人工瓣膜置換上去,即完成手術。

另外,這種瓣膜置換手術也同樣適用於二尖瓣(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TMVR)三尖瓣的置換。 經導管二尖瓣膜逆流修補術

英文名稱為 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air。瓣膜閉鎖不全導致血液逆流的問題,經常來自於瓣膜脫垂,使其在閉合的時候,仍有縫隙讓血液回流。

此手術一樣是透過由導管經血管至欲修補的瓣膜處,接著以「瓣膜夾」夾住瓣膜的脫垂端,阻止血液逆流。理論上,瓣膜夾應該也可以應用於三尖瓣逆流的治療,但目前仍以二尖瓣膜夾治療為主流。

感染導致心臟發炎!心內膜炎成因、症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心內膜炎?

心臟本身可以分成3層,由內而外分別為心內膜、心肌層、心外膜。心內膜炎(Endocarditis)一般係指心內膜層發炎的狀況。(推薦閱讀:維持心臟健康:心臟保健與功能介紹

心內膜炎可以由微生物(Microorganism)感染引起,稱為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是細菌或真菌(Fungi)。若由非微生物原因引起,則稱為非感染性心內膜炎(Non-infective endocarditis)。

由於心內膜連接心臟瓣膜,所以心內膜層如果發炎往往會導致瓣膜病變。心內膜炎若沒有及時妥善治療,可能會傷害心臟瓣膜,引發瓣膜性心臟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而危及生命。本文主要討論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雖然不算常見,但一旦發生,人體對在心臟滋生的細菌是沒有什麼對策的,尤其心內膜炎的症狀與感冒又有些類似,讓患者更容易輕忽,延誤就醫時間。 心內膜炎的種類

依照症狀發作速度與致病菌的不同,感染性心內膜炎可分為以下2類: 急性心內膜炎:發病速度較快,約數日或數周內。病原體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乙型溶血性鏈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i)及嗜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aerobic Gram-negative bacilli, GNB)。 亞急性心內膜炎:發病速度較慢,可能為6週至數月。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Viridans group streptococci, VGS)、腸球菌(Enterococci)、HACEK群菌種是主要病原菌。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的心內膜炎都是由微生物感染造成,只是這些非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較少而已,以下是非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相關病症: 無菌性血栓性心內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tic endocarditis, NBTE):血液、纖維蛋白、血小板聚集在瓣膜上產生的贅生物(Vegetation)所致。通常此種贅生物較小,且對瓣膜破壞較少。 利-薩二氏心內膜炎(Libman-Sacks endocarditis):好發於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瓣膜手術後形成的血栓。(推薦閱讀:心臟瓣膜手術:瓣膜修補與置換、手術類型與費用) 勒夫勒心內膜炎(Löeffler endocarditis):嗜酸性白血球過多造成的血栓所引發。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成因

感染性心內膜炎會發生,是因為細菌進入血流、流經心臟,並附著在異常的心瓣,例如二尖瓣脫垂合併閉鎖不全、主動脈瓣二葉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或受損(如風濕性心臟病、主動脈化)的心臟組織上所導致。大部分的心內膜炎是由特定的細菌造成,但是真菌或其他微生物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推薦閱讀:不是公主病!林依晨、大S也有「二尖瓣脫垂」!二尖瓣脫垂症狀、治療與預防)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的免疫系統會破壞進入血流中的有害細菌,就算細菌到達了心臟,也會直接通過,不會造成感染。然而,藏匿於口中、喉部、皮膚或腸道等其他身體部位的細菌可能會在適合的條件下,造成如心內膜炎等嚴重的感染。造成心內膜炎的細菌、真菌或其他菌種,進入你的血液途徑包括下列: 日常口腔活動:刷牙或其他會造成牙齦出血的活動都可能讓細菌進入血流之中,尤其是你未使用牙線、或是牙齒、牙齦不健康。(推薦閱讀: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感染或其他病況:細菌由皮膚受感染區域傳播,其他的病況包括牙齦病、性病或特定的腸道疾病(如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可能讓細菌有機會進入血流。 導管:導管是指醫師用來注射液體進病人體內所用的細管,在導管長時間留置時,會提高細菌進入血液的風險。 受汙染的針頭:包括刺青、穿洞、或是注射毒品(如海洛因、古柯鹼)等行為,都需要使用將針頭刺進皮膚,但通常非醫療行為的注射,更容易因為針頭汙染而導致細菌進入血液。(推薦閱讀:介紹毒品與物質濫用在台灣狀況,毒品分級分類各有4種) 特定牙科手術:有些牙科手術會切開你的牙齦,可能造成細菌進入血流。 人工瓣膜(Prosthetic valve):非天然瓣膜容易導致心內膜炎,致病微生物的種類及臨床表徵和瓣膜置換的時間有關。 比方說,瓣膜置換2個月內發生的心內膜炎,多與開刀過程的汙染有關,菌種多為葡萄球菌、腸球菌、格蘭氏陰性桿菌及真菌;瓣膜置換2個月後發生的心內膜炎,則有更多比例是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oNS)引起。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症狀

根據感染的病原體,與患者本身有無其他心臟疾病,心內膜炎的發展速度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的症狀緩慢進展,有些人則發作的非常突然。一般來說,心內膜炎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括號內為大約發生概率): 1. 常見症狀 類似流感症狀,如發燒(80~90%)、發冷(40%) 疲勞(40%) 關節和肌肉疼痛(15%) 夜間盜汗(25%) 噁心(25%) 咳嗽(25%)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25%) 呼吸困難或急促 呼吸時胸痛 腳、腿、腹部腫脹 2. 其他表徵 栓塞(Embolism)現象大於50%。 高C反應蛋白(CRP)和高紅血球沉降速率(ESR):(90~100%) 。 心雜音:新出現的雜音或原有雜音的改變都要提高警覺(85%)。 血尿(30~50%)、蛋白尿(50~65%)。(推薦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 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脾臟腫大(20~57%)。 紫斑(Petechiae):皮膚、眼白或口腔出現紫、紅色的斑點(20~40%)。 奧斯勒氏結(Osler’s nodes):1種在手指或腳趾尖端的紅色壓痛點(10~23%)。 指甲下有線狀出血(Splinter hemorrhage):(15%)。 杵狀指(Clubbing of fingers):(12~52%)。 賈尼威病灶(Janeway lesions):出現在腳掌或手掌的無痛性紅斑或出血點(小於10%)。 視網膜病變:2~10%有羅氏斑(Roth’s spots),特徵是在羅氏斑的中心有由凝結纖維(Coagulated fibrin)所形成的白色或較淡的點。 白血球數目通常正常,但贅生物如果有化膿時,白血球會增加。 什麼時候該就醫?

如果你有上述的任一徵兆或症狀,皆可考慮諮詢醫師。尤其是本身有心臟疾病、心臟病高風險族群,或曾經發生過心內膜炎的人,更要特別留意自己身體有無符合上面所述之症狀,及早就醫診斷,可避免病情惡化。(延伸閱讀:長期抽菸、過度飲酒要小心!心血管疾病10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引發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因子

前面提過,人體的免疫系統通常能夠保護好心臟,避免細菌有機會附著在心臟上,而且正常人的心內膜非常光滑,讓細菌難以入侵。

相對地,如果心內膜表面粗糙,或是患有心臟瓣膜疾病,包括瓣膜受損或是使用人工瓣膜的患者,皆可能提高細菌附著、滋生的風險。當然,心內膜炎偶爾也會發生在健康的個體身上。以下為可能造成心內膜炎的風險: 人工心臟瓣膜:比起正常的心瓣膜,細菌較容易附著在人工心瓣膜上。 先天性心臟缺陷(Congenital heart defect):如果出生時帶有不正常心臟或異常心瓣膜等特定心臟缺陷時,心臟遭到感染的機率更高。(延伸閱讀:先天性心臟病) 曾患有心內膜炎:心內膜炎會傷害心臟組織或心瓣膜,增加未來心臟感染的風險。 受損的心臟瓣膜: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可能會傷害瓣膜並在瓣膜上留下疤痕,增加心內膜炎的風險。 曾非法使用靜脈藥物注射:使用非法藥物注射的人有更高的風險會得到心內膜炎,用來注射的針具可能受到污染,而帶有會造成心內膜炎的細菌。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併發症

細菌附著在心臟(通常是瓣膜)後,便會逐漸增長,形成贅生物,有贅生物代表預後較差。這些贅生物可能在剝落後,順著血液在身體裡到處流動,最終卡在某處,造成血管栓塞。

贅生物如發生在右邊心臟瓣膜,脫落後會導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如發生在左邊心臟瓣膜則會導致腦、腎、脾及心臟本身的栓塞。以下列出心內膜炎可能導致的併發症: 肺栓塞 心臟衰竭 脾臟腫大 腎臟受損 膿瘍(abscesses) 中風 癲癇(Seizure)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方法

醫師會依照你的病史、當前徵兆、症狀和試驗結果判斷你是否有心內膜炎。心內膜炎的診斷一般是基於數項因素來判定,而非單單由陽性試驗結果或症狀來判定。醫師可能會要求你進行數項試驗,以進行正確的診斷,其中包括: 血液細菌培養:判定血流中是否有細菌或真菌,是診斷有無罹患心內膜炎的重要檢查。特別要注意比較難培養的菌種,例如HASEK群,包含5項菌種,都是革蘭氏陰性桿菌,通常發生在自體瓣膜(Native valve)引起的心內膜炎。雖然只占所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3%而已,但必須用巧克力瓊脂(Chocolate Agar)在5%CO2下才能培養成功。另外,還有會造成培養陰性的菌種如極其少見的 Tropheryma whippelii 和巴通氏菌(Bartonella ),以上這些菌種都較難藉由血液細菌培養檢測出來。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利用經胸壁心臟超音波(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簡稱 TTE)或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簡稱 TEE),可以看到心臟動態影像,以檢查心臟有無贅生物。由於 TTE 對心內膜炎診斷的敏感度較低(65%),所以TTE如果無異常,並不能排除心內膜炎的診斷。此時必須再做TEE,因為TEE敏感度更高(95~100%),能檢測更小的贅生物及心臟內部結構,對於人工瓣膜引起心內膜炎的診斷更有幫助,也可檢測瓣膜旁被侵犯的範圍,以作為瓣膜手術的依據。(延伸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心內膜炎患者可透過心電圖檢查發現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 block)、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及束支傳導阻滯(Bundle branch block)等狀況。(推薦閱讀:心電圖怎麼看?波型判讀及檢查流程介紹) 胸部X光:醫師可以用X光圖檢視心內膜炎是否造成心臟擴大,或是否有任何感染擴散到肺部。

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如果醫師覺得感染擴散到大腦、胸部或其他身體部位時,可能需要用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或核磁共振(MRI)檢查這些部位。(推薦閱讀: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成因來自細菌或真菌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就是主要的治療手段。根據患者病情,有時候也可能需要手術修復或置換受損的心瓣膜,或確定沒有任何感染殘留。(延伸閱讀:小孩濫用抗生素!必知4風險與副作用) 抗生素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需要在醫院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醫師會使用血液培養試驗,判斷造成感染之病菌種類,再基於血液試驗的結果,選擇最適合的抗生素或抗生素組合進行治療。

原則上,治療心內膜炎必須使用有效針對性且殺菌性(Bacterocidal)而非抑菌性(Bacteriostatic)的抗生素、高劑量、注射劑型以及較常時間的抗生素治療。才能對抗有生物膜(Biofilm)保護及進入冬眠的頑強細菌。

一旦開始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後,通常要在住院治療2~6週。出院後,請依照醫師指示繼續服用抗生素,不可擅自停藥,以確保治療有發揮功效。如果你出現感染惡化的徵兆或症狀時,一定要告訴你的醫師,惡化的情形包括: 發燒 發冷 頭痛 關節痛 呼吸困難或急促

另外,若你在開始抗生素治療後有呼吸困難或腿部、踝部或腳部腫脹的情形時,請立即就診。這些症狀可能代表你有心臟衰竭的危險。 手術

若心內膜炎已經造成心臟瓣膜受損,可能需要透過置換人工瓣膜,但為了避免術後的感染,一般仍以抗生素的治療為優先,待細菌感染痊癒後,再考慮進行手術。另外,真菌感染造成的心內膜炎,也可能需要手術與藥物治療並行。(推薦閱讀:心臟瓣膜手術:瓣膜修補與置換、手術類型與費用)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後

一般來說,感染性心內膜炎在6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2~27%,致病菌如果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且患者年齡大於50歲,其死亡率可達50%,感染性心內膜炎如果合併主動脈閉鎖不全則死亡率也達50%。

如果患者合併鬱血性心臟衰竭、神經系統缺陷、或者人工瓣膜在置換後2個月內就發生心內膜炎,則預後皆屬不良。 如何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明白心內膜炎的徵兆和症狀:如果你有任何徵兆或症狀時,立即就醫。 格外注意牙齒健康:經常刷牙,用牙線清潔牙齒和牙齦,定期給牙醫檢查。(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避免可能造成的皮膚感染:如身體部位打洞或紋身。 預防性投藥:如果你有瓣膜疾病或曾進行人工瓣膜手術,請在接受牙齒治療(尤其是拔牙)前,告知醫師自己的病史。醫師可能會考慮給予廣泛性抗生素,降低心內膜炎風險。(延伸閱讀:拔牙後別用吸管!5招預防乾性齒槽炎

心臟節律器安裝完成!使用心律調節器的注意事項與生活須知

心律調節器(Pacemaker,又稱心臟節律器)雖然可以幫助心跳過慢的患者改善心跳速率,但由於在身上安裝了電子儀器,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生活中可能對儀器功能造成影響的各種風險因子。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來看看配戴心律調節器後,相關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心律調節器生活須知

為避免受到其他電子產品的電磁干擾,影響植入式心律調節器正常運作,使用者須注意以下規範: 術後照護

術後數天至數週內,心律調節器的安裝部位出現紅腫、疼痛感屬於正常狀況,通常疼痛感不會過於嚴重。若你感覺有嚴重不適,請告知醫師。 為避免導線移位,安裝心律調節器後24~48小時內,請勿過度伸展同側手臂或高舉過頭,但在3~5天後即可正常活動,避免肩關節組織發生沾黏,造成五十肩(或稱冰凍肩)。 1個月之內,避免進行從事劇烈運動或粗重工作。

(推薦閱讀:心跳過慢的救星!心律調節器作用與類型介紹) 每日測量脈搏 定期回診確保心律調節器運作正常 請養成每天測量脈搏的習慣,如果發現每分鐘心跳數少於最低設定數(心律調節器)5下,且伴隨不適時,應立即回診。(推薦閱讀: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操作流程、注意事項、血壓標準) 每3~6個月需要定期回診檢查心律調節器的狀況,確保機器運作正常以及確認剩餘電量。平均來說,心律調節器的電池大概可以使用6~7年。 隨身攜帶心臟調節器識別證。

5大心律調節器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使用手機時,請與心臟節律器保持15公分的距離,避免將手機放在襯衫胸前口袋。另外,講電話時建議以心臟調節器的對側耳朵接聽,或使用耳機、免持聽筒,讓手機與心臟節律器保持距離。 遠離焊接設備、變電箱、發電站,若需在此類場所工作,建議與醫師討論並與雇主協調預防或替代方式。 由於通過機場金屬探測器會觸發警報,建議將節律器識別證掛在胸前或主動告知,節省檢查時間。另外,雖然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金屬探測器會對心律調節器造成負面影響,但仍建議請避免在附近逗留,至少保持1.5公尺的距離。 就醫時,請告知醫師自己有在使用心臟節律器,因為部分醫療行為如看牙醫、核磁共振(MRI)、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癌症放射治療、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經皮神經電流刺激術(TENS)、電燒治療、電針灸治療等等,可能會影響心臟節律器的功能。 一般家中常見電器,例如:微波爐、電視、電腦、電毯、收音機、烤箱、吹風機、電動刮鬍刀等等,皆可正常使用。如果在使用電器中有發生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請遠離現場或關閉電器,以坐姿休息並測量脈搏,待脈搏恢復正常後再起身活動。若不適感遲遲未退,請盡速就醫。(同場加映:心律不整)

心跳過慢的救星!心律調節器作用與類型介紹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許多心臟病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除了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外,也可使用心律調節器(Pacemaker,心臟節律器)保持心臟跳動的規律。《Hello健康》將帶你了解心律調節器是如何作用,並介紹其種類、適用族群與相關注意事項。

心律調節器如何作用?

「心律」的產生仰賴竇房結(SA node,又稱節律點)發出電衝動,刺激心臟肌肉產生心跳,當竇房結不再正常的發送電衝動,或是電流訊號在傳導中遇到阻礙,便可能出現心律不整或心搏過緩(Bradycardia,或稱心跳過慢)。(推薦閱讀:心頭小鹿亂撞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有心人」正常心跳範圍)

心律調節器又稱心臟節律器,是一種植入在胸口或腹部的小型儀器,它可以偵測使用者的心率,在心律異常、過慢時予以電擊,讓心跳速度恢復正常。心律調節器會在適當的時機介入頂替竇房結,發出或穩定電流訊號,讓心律回歸正常。當心律不整發生時,患者可能出現疲勞、呼吸困難甚至昏厥的症狀,而這些皆可透過心律調節器改善。(延伸閱讀:心臟撲通撲通跳!影響心率的食物)

另外,心律調節器與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也有所不同:心律調節器主要用於調整心搏過緩與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而去顫器一般適用於心博過速、心搏停止的狀況。

心律調節器種類

心律調節器可分為臨時性與永久性,本文主要介紹永久性心律調節器。調節器多附有導線、電池與電子晶片,不過目前已有「無線」心律調節器問世。有些新式的心律調節器還可以偵測血壓、呼吸頻率,根據人體的活動狀況,調整至適合的心律。但就基本功能來看,一般主要可分為以下3種: 單腔心律調節器:只有一條導線連接到右心室或右心房,必要時會放電刺激。 雙腔心律調節器:各有一條導線連接右心室與右心房,必要時會放電刺激,控制或協調2腔室間的收縮頻率。 雙心室心律調節器:又稱為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通常用於心臟電活動異常的心臟衰竭患者,此裝置的導線會連接右心房與左右心室,刺激它們同步跳動,增強心臟收縮能力以泵出足夠血液量。

誰需要安裝心律調節器?

一般而言,有心博過緩或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的患者比較需要透過心律調節器改善心臟狀況。以下為可能導致這些症狀的可能因素: 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老化或心臟病都可能傷害竇房結的功能,造成心跳速度變慢、間隔拉長,或是時快時慢等症狀。 藥物:部分心臟病藥物如乙型阻斷劑(β-Blocker),可能造成心搏過緩的副作用。 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 暈厥或出現其他心律緩慢症狀

安裝前的診斷

在安裝心律調節器前,醫師可能會藉由以下方式了解心律不整的類型與發生原因: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ECG or EKG) 動態心電圖(Holter monitoring)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 運動壓力測試(Stress test)(同場加映: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心律調節器的使用風險

心律調節器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在大多數情況下,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很少。以下為心律調節器使用者可能面臨的風險: 植入式心律調節器發生感染 心律調節器安裝部位發生腫脹、瘀青、出血或者神經受損 肺塌陷(Atelectasis)

Exit mobile version